形而上学

合集下载

形而上学最通俗的理解

形而上学最通俗的理解

形而上学最通俗的理解形而上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它就是在研究一些看似很抽象的问题,比如“什么是真实?”“我们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就像我们平常聊起人生哲学一样,可能你在喝茶的时候,突然就会冒出“我到底为什么活着”的问题。

没错,这就是形而上学的魅力所在,它让我们去思考那些平时不太注意的事情。

想象一下,你坐在公园的长椅上,阳光正好,旁边的小鸟叽叽喳喳,你心里却冒出个疑问:“这些鸟为什么会在这里?”这就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它引导我们去探讨事物背后的本质。

形而上学就像一块神秘的拼图,拼起来真的很难。

比如,我们经常说“我在这里”,但是“这里”究竟是什么?是这个地方的物理属性,还是我们内心对它的感受?就像老妈煮的汤,有时候味道好极了,有时候却淡得像水。

我们尝的是汤,但究竟是汤的味道好,还是心情好?这就是形而上学想要搞明白的事情。

它关心的不是表面,而是那背后的深意。

说到这里,形而上学的思考就像一场无休止的追问。

你问我“什么是时间”,我告诉你“时间是你钟表上的指针在转动”。

可你又问“那时间真的存在吗?”这就让事情变得复杂了。

有人说时间是我们对变化的感知,但如果一切都静止不动,时间还存在吗?这就是那种让人抓狂的感觉,明明是个简单的问题,却能让人想得脑壳疼。

你可能会想,这也太不实际了吧,生活中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

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深邃的思考,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就会失去一些色彩?再说说“存在”的问题。

你听过“我思故我在”吧?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能思考,所以我存在。

听上去很哲学,但这也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

我们会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只是个小角色,活在别人的故事里。

可是,如果你能思考,能感受,能爱,能恨,那你就是存在的。

这让我想起一部电影,主角明明是个平凡的人,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生变得不平凡。

这种转变,正是形而上学让我们理解的“存在”的真正意义。

形而上学也关注“因果”关系,大家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因果关系的简单例子。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观点是什么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观点是什么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观点是什么
形而上学是指对世界本质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

形而上学是古代的思辨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基础所在。

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因果关系等。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观点是什么
1形而上学的观点是什么
形而上学一般是指用孤立地静止的观点来看问题,它是和唯物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哲学观点,它的最先的提出者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后来中国近代的着名翻译家,严复在翻译的时候依据易经当中的一句话把它翻译成了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具体来说,它的观点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就是用孤立的观点来看问题,那么这就和唯物辩证法当中的联系的看问题相对立,第二就是他否认事物发展之间的这
样一种联系性,第三就是他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总结来看形而上学就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来看问题,从而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对它内部核心要素的把握。

2形而上学的例子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形而上学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说楼道上经常有一些人为了图方便放置一些垃圾,这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表现。

他只图自己的方便便利,而却没有考虑到对其他人的影响。

倘若,所有的人都和他一样,那么他自己的权益也就没法保证了。

另外,在学校学习的时候,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往往归结于学校不好,教师质量差或者其他人的影响。

还不从自己的原因出发寻找到根本的原因。

有些人只看到了眼前利益,而没看到长远的利益,认为事情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说,一些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员工的利益经常加班,从而导致员工纷纷离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形而上学简单解释

形而上学简单解释

形而上学简单解释
1. 嘿,形而上学啊,简单说就是对世界本质的一种思考方式啦!就好比你在想:“这个世界到底是咋回事呀?”比如,我们为啥会存在呢?这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追问呀!
2. 哎呀呀,形而上学其实就是去琢磨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哦!像“爱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这就是在有形而上的味道了呀,懂了吧?
3. 形而上学呀,不就是试图搞清楚那些超级抽象的事儿嘛!比如说,命运到底存不存在呢?这多有意思呀!
4. 嘿哟,形而上学就是在探寻那些深深的奥秘呀!好比你问“灵魂真的有吗”,这就是形而上学的范畴啦,神奇吧?
5. 形而上学简单来讲呢,就是对那些玄之又玄的问题的思索哟!像“宇宙的尽头到底有啥”,这就是形而上学在发挥作用啦!
6. 哇塞,形而上学不就是研究那些我们很难直接感知的东西嘛!比如说“时间是不是可以倒流呢”,这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学问题呀!
7. 形而上学呀,就是爱问那些超级大的问题呢!像是“有没有一种绝对的真理”,这就是形而上学的领域咯!
8. 哎呀,形而上学其实就是对那些特别深刻的事儿好奇嘛!比如“意识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就是形而上学在起作用啦!
9. 形而上学啊,就是想弄明白那些特别神秘的事儿哟!像“有没有超越物质的存在”,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思考呢!
10. 嘿,形而上学说白了就是去钻研那些很难说清楚的东西呀!比如“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探索啦!
我的观点结论:形而上学就是让我们对世界的本质、抽象的概念等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虽然有些问题可能没有明确答案,但这种思考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呀!。

形而上学名词解释

形而上学名词解释

形而上学名词解释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概念,它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指的是研究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实质的哲学学科,它探讨的是超越感觉世界、超越物质本质的存在,与经验和感官直觉无关。

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存在本身、宇宙的本质、实体的特性和属性、存在与本体、因果关系等。

形而上学对于认知世界的本质和实在性有着重要的探讨。

它试图从超越感觉世界的角度来思考存在的真实本质和实在性。

形而上学强调超越个体和经验的存在,认为存在具有固有的本质和实质。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存在于个体知觉和感觉之外,超越了人类的认知和经验。

在形而上学中,存在被视为所有事物和现象共同的特性。

形而上学追求通过理性的思辨和推理来揭示存在的真相和本质。

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逻辑推理、概念分析、思辨思考等。

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本体论,指的是研究存在的本质、属性和特性的学科。

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试图回答存在的根本问题,如“什么是存在?存在是如何存在的?存在具有哪些特征和属性?”本体论深入探讨实体的存在与无知觉经验之间的关系。

形而上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试图揭示事物的产生、存在和消亡之间的相关性和必然性。

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它追求超越个体、文化和历史的普遍真理。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部分,但它不同于其他分支的哲学,如伦理学、政治学等,它主要关注存在本身和实质的问题。

总之,形而上学是研究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实质的哲学学科。

它探讨存在的本质、实体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如本体论和因果关系。

形而上学试图从超越经验和感觉的角度思考存在的实在性和本质,追求超越个体和文化的普遍真理。

解释形而上学的意思

解释形而上学的意思

解释形而上学的意思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

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

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形而上学的分支
本体论——探究客观存在以外的、一切现象之外的所谓终极实在。

比如,本体论可以研究一个任意物体在任意世界的性质会怎么样。

认识论——探讨知识的本质、起源和范围的一个哲学分支。

古代宇宙论——探究宇宙的生成、变化,时空结构等问题。

古代宇宙论早已经被现代宇宙论取代。

玄学——用非科学手段来臆测生命的起源、进化和本质,以及生命与宇宙、终极实在之间的关系。

比如,常说的“天人合一”就属于这种探讨的范畴。

形而上学白话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学白话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学白话是什么意思形而上学白话是什么意思: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

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1词语定义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对称。

用来说明“道”(形而上)与“器”(形而下)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

2哲学范畴按道家学说,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这些存在的。

道是一切的本源所在,而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是由道而生的、不永恒的存在,故万万不可认为形而上就是精神方面的抽象思维。

人的精神思想意识,均属于形而下的“器”,甚至于人建模创造的包括时间、空间在内的一切概念,也只是接近真理而并非真理,是形而下的“器”,我们所能说所能想的,均不离“器”的范畴,“道”是说不出想不出的,说出想出即变质离道远矣。

3形而下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儒家哲学中指有形质的或已成形的东西,与表示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的“形而上”对称。

来说明“道”(形而上)与“器”(形而下)的关系,即是法则、规律、道理和器物的关系。

4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

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

人的认识和认识的积累与提萃,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分。

形而上是对具体的客体的抽象和超越,也可以叫哲学;形而下是以具体的客体为基础的研究,也可以叫科学。

形儿上学的观点

形儿上学的观点

形儿上学的观点
形而上学是指对世界本质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

形而上学是古代的思辨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基础所在。

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因果关系等。

形而上学的观点是什么
形而上学一般是指用孤立地静止的观点来看问题,它是和唯物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哲学观点,它的最先的提出者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后来中国近代的着名翻译家,严复在翻译的时候依据易经当中的一句话把它翻译成了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具体来说,它的观点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就是用孤立的观点来看问题,那么这就和唯物辩证法当中的联系的看问题相对立,第二就是他否认事物发展之间的这样一种联系性,第三就是他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总结来看形而上学就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来看问题,从而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对它内部核心要素的把握。

形而上学的例子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形而上学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说楼道上经常有一些人为了图方便放置一些垃圾,这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表现。

他只图自己的方便便利,而却没有考虑到对其他人的影响。

倘若,所有的人都和他一样,那么他自己的权益也就没法保证了。

另外,在学校学习的时候,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往往归结于学校不好,教师质量差或者其他人的影响。

还不从自己的原因出发寻找到根本的原因。

有些人只看到了眼前利益,而没看到长远的利益,认为事情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说,一些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员工的利益经常加班,从而导致员工纷纷离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形而上学的意思_形而上学的成语解释

形而上学的意思_形而上学的成语解释
形而上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语解释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成语出处xxx《矛盾论》:“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 成语繁体形而上壆 成语简拼XESX 成语注音ㄒ一ㄥˊ ㄦˊ ㄕㄤˋ ㄒㄩㄝ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形而上学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哲学方面。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反义词实事求是 成语例子王朔《枉然不供》:“我觉得你执拗、形而上学的态度好笑。” 英语翻译metaphysics 日语翻译形而上学(けいじじょうがく) 俄语翻译метафизика <метафизический> 其他翻译<德>Metaphysik<法>métaphysiqu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到底是什么?

“我”并不包括身体


“我”不是具有身体形状的“我” The body could be part of the dream scenario 身体也许只是梦中的情境 I know I have a body through sense experience 通过感官才得知我有一个身体。 “I” can exist independent of the body.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




三类实体:可毁灭的可感实体 (eg.) 永恒的可感实体 (eg.) 永恒的不运动的可分离的不可 感的实体 (eg.) 前两种实体是Physics要考察的对象 后一种实体,就是形而上学要考察的对象: 它是前两类实体变化和生灭的原因(形式 因) 即“不动的动者”(Unmoved mover)
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mindbody dualism)

Descartes’ Life

Birth 1596, France Jesuit education at LeFlesh, standard Aristotelian training Learns law at LePutia Goes travelling Dreams: Commission from God to develop a new, comprehensive science 20’s, writes Rules for the Directions of the Mind 1629, takes up resident in Holland, engages in scientific studies We need to lay the epistemological basis for this new science before it can be developed Meditations, 1641, the founding text of modern philosophy, the book that is intended to replace the Aristotelian textbooks Tutors Queen Christiana in Sweden at 5:00am

῎Εστιν ἐπιστήμη τις ἣ θεωρεῖ τὸ ὂν ᾗ ὄν καὶ τὰ τούτῳ ὑπάρχοντα καθ᾽ αὑτό. αὕτη δ᾽ ἐστὶν οὐδεμιᾷ τῶν ἐν μέρει λεγομένων ἡ αὐτή· οὐδεμία γὰρ τῶν ἄλλων ἐπισκοπεῖ καθόλου περὶ τοῦ ὄντος ᾗ ὄν, ἀλλὰ μέρος αὐτοῦ τι ἀποτεμόμεναι περὶ τούτου θεωροῦσι τὸ συμβεβηκός, οἷον αἱ μαθηματικαὶ τῶν ἐπιστημῶν. ἐπεὶ δὲ τὰς ἀρχὰς καὶ τὰς ἀκροτάτας αἰτίας ζητοῦμεν, δῆλον ὡς φύσεώς τινος αὐτὰς ἀναγκαῖον εἶναι καθ᾽ αὑτήν. εἰ οὖν καὶ οἱ τὰ στοιχεῖα τῶν ὄντων ζητοῦντες ταύτας τὰς ἀρχὰς ἐζήτουν, ἀνάγκη καὶ τὰ στοιχεῖα τοῦ ὄντος εἶναι μὴ κατὰ συμβεβηκός, ἀλλ᾽ ᾗ ὄν· διὸ καὶ ἡμῖν τοῦ ὄντος ᾗ ὄν τὰς πρώτας αἰτίας ληπτέον. (Γ 1, 1003a20-32)
上帝存在,而且不仅存在于心灵中,也存在 于现实中。
The Sudden Shift!


17世纪,笛卡尔(Descartes):近代哲学的 开端 开始有了“ontology”这个词 metaphysics所考察的范围扩大了,亚里士多 德《物理学》中考察的内容也被囊括进来 Christian Wolff:两种不同的“形而上学”: general metaphysics (ontology): the study of Being as such special metaphysics: 具体领域问题的考察, 如人是什么、自由意志等等。
实体(substance)与事物(things)

“Things”



In the Physics and Categories Aristotle defines a substance in 4 jointly sufficient conditions: That underlying subject which endures through change That thing which contains within it a principal of activity; causal resources to act and withstand change Subject of predicates, not predicated of another; has properti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hings logically/causally; selfsufficient
6. 这样描述的上帝或者(1)仅存在于心中; (2)既存在于心中亦存在于现实中。 7.事物当其存在人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时比 它仅存在心中的事物更伟大。 (真实存在+存在于心中>仅仅存在于心中) 8. 归谬法所假设的前提:假设上帝仅仅存在 于心中——不信者的观点
9. 我们能够设想出比上帝更伟大的事物。 10. 我们能够设想出比那个与其相比无法设想 出的更伟大的事物的更伟大的事物。 ——which is a contradiction. 11. 因此,上帝仅存在于心中这种观念是错的 。
“Unmoved Mover” & God




亚里士多德“不动的动者”的概念 没有质料的个体 被亚里士多德称为“神” 构成了前两类实体的终极目的——形式因 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形而上学呢? Epicurus(伊壁鸠鲁), Stoa (斯多亚), Neo-Platonism (新柏拉图主义): 最高本 体 Being, God!
Meditation II



Descartes cannot doubt that he exists. 但是不能怀疑的是“我存在”这个事实。 Whenever I am doubting, I must exist in order to doubt. The evil genius can deceive me, but I must exist in order for him to deceive me. “I exist” is an indubitable proposition if I am thinking it. 只要我在思考,“我存在”就是明确无误的。 Cogito, ergo sum.
形而上学
刘阿斯 (2011-2012秋季学期)
An Outline





Substance Merelogical universalism and its extreme Composition Problem Identity Realism and anti-realism Substance dualism Person/ Consciousness Freewill

Came down with a flu and died in 1650
怀疑(doubt)作为哲学方法
Normal
Doubt: we doubt something because we have evidence for it. 有证据(并非充分的证据)证明某件事与原来被 认识的情况不符。 Hyperbolic Doubt: I will doubt everything that is possibly false, not just probably false 怀疑一切有可能被怀疑的
It is more efficient to doubt the source of beliefs and ask whether the source is faulty, bringing all following beliefs falling as well. 从信念的根基着手
Sense: not trustworthy 感官:不值得信赖 But can I doubt senses in the best conditions? 例如,晴天、视力好、距离恰当的时候 去观察一个建筑。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研究什么?





另称为“第一哲学”、“智慧”、“神学” “τό τι ηνει τι” “being qua being” “作为存在的存在”即实体(Metaphysics , Γ 2, 1003b15-19 ) 形而上学要研究的就是实体的本原和原因 那么,什么是实体?



My body? cannot be trustworthy either. 身体也要被怀疑。 I can dream, believing what I really think to be true, clear as day. 做梦:梦见的跟清醒时候的情形一样。 Maybe all of sense experience is like a dream, so I’ll doubt it because it is possibly false

Wouldn’t there still be certain truths like 2+2=4? (数学的真理是否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