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简述(一)

合集下载

音乐疗法的原理与应用

音乐疗法的原理与应用

音乐疗法的原理与应用音乐疗法,是一种以音乐为媒介的疗法方式,它通过音乐的声音、节奏、情感等元素,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增强免疫力、促进身心健康。

本文将从音乐疗法的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其作用和意义。

一、音乐疗法的原理1.生理学原理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它通过声音的频率、强度、节奏等因素,刺激人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研究表明,音乐可以影响人体的心率、呼吸、血压、内分泌等生理指标,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

例如,轻松愉悦的音乐可以降低血压、减缓心率,而紧张焦虑的音乐则会引起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

2.心理学原理音乐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和传递功能,它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研究表明,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情绪、情感和认知过程。

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激发不同的情绪,如欢快的音乐可以使人感到愉悦、放松,而悲伤的音乐则可以引起人们的悲伤情绪。

此外,音乐还可以通过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促进心理健康。

3.神经生物学原理音乐对大脑的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元的活化和神经网络的构建,从而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

研究表明,音乐疗法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减轻抑郁症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自闭症患者的社交能力等。

这是因为音乐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奖赏系统,促进多巴胺的释放,产生愉悦和满足感。

二、音乐疗法的应用1.心理疏导音乐疗法可以作为一种心理疏导手段,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压力和困扰,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

这些压力和困扰会导致人们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而音乐疗法可以通过听舒缓优美的音乐,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从而达到心理疏导的效果。

2.康复治疗音乐疗法还可以应用于康复治疗领域。

对于一些身体残疾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音乐疗法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通过听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他们放松身心,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音乐疗法还可以通过调节人的呼吸和肌肉运动,促进身体康复。

音乐治疗的应用领域

音乐治疗的应用领域

音乐治疗的应用领域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逐渐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听听音乐,而是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利用音乐的各种元素来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治疗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医疗领域,音乐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如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音乐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舒缓的音乐能够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从而改善心理状态。

研究表明,特定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可以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分泌,有助于调节情绪和稳定心理。

对于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社交互动能力和沟通技巧。

通过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自闭症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增强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

在康复治疗中,音乐治疗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对于中风患者,音乐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运动功能。

通过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肢体运动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协调性和动作控制能力。

对于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音乐治疗可以改善他们的步态和平衡能力。

有节奏的音乐能够引导患者更流畅地行走,减少颤抖和僵硬的症状。

此外,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治疗中,音乐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处理和表达内心的创伤情感,促进心理康复。

在教育领域,音乐治疗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学习障碍的儿童,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阅读障碍等,音乐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通过音乐游戏和训练,孩子们能够学会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在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治疗为残障儿童提供了一种表达自我和发展潜能的途径。

无论是智力障碍还是身体残疾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参与音乐活动来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

在老年人护理方面,音乐治疗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面临认知能力下降、孤独和抑郁等问题。

音乐治疗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大脑的活跃,延缓认知衰退的进程。

例如,通过回忆和演唱过去熟悉的歌曲,能够激发老年人的记忆和情感,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音乐治疗在医疗中的应用

音乐治疗在医疗中的应用

音乐治疗在医疗中的应用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触动我们的情感和思绪,还有助于改善身心健康。

近年来,音乐治疗逐渐在医疗领域中得到重视和应用。

音乐治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音乐的感染力和震动力对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音乐治疗在医疗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患者的益处和效果。

音乐治疗介绍音乐治疗是一种结合心理学、神经科学和音乐学的跨学科综合性治疗方法。

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帮助患者释放压力、改善情绪、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医疗环境,如心理治疗、康复中心、护理院和癌症治疗中心等。

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它可以帮助减轻焦虑、抑郁、压力和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

通过聆听和参与音乐活动,患者可以舒缓紧张情绪,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放松。

音乐治疗还可以提高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增强社交技巧和表达能力。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音乐治疗也有助于促进情绪管理和行为调节能力的发展。

音乐治疗在康复中心的应用音乐治疗在康复中心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康复项目。

例如,对于脑卒中患者,通过音乐疗法,可以促进肌肉运动和协调能力的恢复。

对于运动障碍患者,可以通过音乐的节奏和节拍,帮助恢复步态和动作的平衡。

音乐治疗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在康复过程中,音乐治疗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还能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音乐治疗在癌症治疗中心的应用音乐治疗在癌症治疗中心中也显示出了积极的效果。

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

音乐治疗可以帮助他们减轻治疗中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音乐的力量,患者可以转移注意力,感受到积极的情绪和力量。

音乐治疗还有助于患者在情绪、社交和身体上获得平衡,提高抗击疾病的信心和意愿。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在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压力和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

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
• 调节神经系统,改善注意力可以起到镇静、镇痛 的作用。
音乐疗法的作用
• 还可以松弛平滑肌,比如病人疼痛时放一点音乐 可以缓解病人的紧张,也能影响支气管平滑肌, 减少呼吸道的阻力,起到一个解痉的作用。
音乐疗法的作用
• 可以改善人的个性特点,比如增强了信心,变得 更有自信了(需要阶段性治疗)。
音乐疗法的作用
实施
• 环境安静 • 体位的选择 • 操作前做好其他治疗,以免中断音乐治疗。
实施
• 音量的大小根据病人的感受。
• 设备:条件好的有音乐治疗室

床边比如:蓝牙音箱,MP3
• 时间和疗程:一天一般最少一个小时,根据情况 可以1-3个小时。(不是一次放三个小时)。
乐曲的选择
•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爱好、情感、处境不同,因 此对音乐的喜好、选择也不同。在进行音乐疗法 之前,首先要选择符合患者性情要通过声波和声音频率产生一定的压力,引起 人体的生理反应(就像听到摇滚音乐时会不自觉 的摇摆起来)声波震动的频率和节奏是一种能量, 这种能量可以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共振和共鸣,还 可以使胸腔、颅腔产生共振,因此对我们的血压、 心率和呼吸、循环、内分泌产生一定的影响。
音乐疗法的作用
镇痛
舒曼《幻想曲》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 西贝柳斯《忧伤圆舞曲》《图涅拉的天鹅》 门德尔松《无词歌》 克莱斯勒《爱的欢乐》
• 音乐疗法可以提供适宜的休养环境。 • 在整个ICU环境中有多种治疗监护仪器的报警 声。这些躁声对患者都是一种刺激,会增加患者 的恐惧和紧张心理,音乐可以避免躁声对环境的 不良刺激。
音乐治疗的基本技术:
• 被动音乐治疗法 强调的中心是聆听音乐以及由 聆听音乐所引起的各种生理心理体验。 • 单纯音乐疗法:纯粹的听音乐或音乐师加上言语 的诱导。

音乐疗法的原理及应用

音乐疗法的原理及应用

音乐疗法的原理及应用1. 音乐疗法的概述音乐疗法是一种通过音乐刺激、调节和引导个体生理、心理和情绪的疗法方法。

它通过运用音乐的力量,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在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 音乐疗法的原理音乐疗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生理原理•音乐的节奏和节拍可以调整人的生物节律,产生自愈效应,促进身体的平衡和恢复;•音乐可以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通过传导神经冲动产生放松和愉悦的效果;•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心率和血压,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2.2 心理原理•音乐可以唤起人们的回忆和情感,引起心理共鸣,帮助人们释放情绪、减轻焦虑和压力;•音乐可以增强个体对自我意识的认知,提高自尊和自信心;•音乐可以改善情绪状态,提高积极情绪,减少抑郁情绪。

2.3 行为学原理•音乐可以通过调节个体的行为表现,帮助人们恢复或改变其行为模式;•音乐可以培养人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音乐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社交能力。

3. 音乐疗法的应用领域音乐疗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心理健康•音乐疗法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焦虑、抑郁、压力和心理创伤等问题;•音乐疗法可以提高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增强自信和积极情绪;•音乐疗法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减轻孤独感。

3.2 康复医学•音乐疗法可以辅助康复治疗,帮助恢复运动功能、提高肢体协调性;•音乐疗法可以促进言语和语言发展,帮助脑卒中和语言障碍患者康复;•音乐疗法可以减轻慢性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教育领域•音乐疗法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促进智力发展;•音乐疗法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音乐疗法可以提升特殊教育儿童的社交技能。

3.4 临终关怀•音乐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和痛楚,提供安慰和安宁;•音乐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面对死亡和失去的痛苦;•音乐疗法可以提升患者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心理支持。

我国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及未来展望

我国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及未来展望

我国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及未来展望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融合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旨在通过音乐的各种形式和手段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我国音乐治疗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许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康复的可能。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音乐治疗也展现出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

一、音乐治疗在我国临床应用的进展(一)精神心理领域在精神心理领域,音乐治疗对于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等疾病的干预效果逐渐得到认可。

对于抑郁症患者,音乐治疗可以帮助他们舒缓情绪、释放压力,提高自我表达和情感沟通的能力。

通过参与音乐创作、演奏或聆听特定的音乐作品,患者能够更好地处理内心的负面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焦虑症患者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借助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放松身心,减轻紧张和不安。

音乐的冥想和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地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降低焦虑水平。

对于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

通过音乐活动,自闭症儿童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互动,提高社交技能和注意力,改善情绪行为问题。

(二)神经系统疾病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音乐治疗对于脑卒中、帕金森病等患者的康复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音乐治疗可以通过节奏性的运动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同时,音乐的刺激还可以促进语言中枢的激活,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帕金森病患者在音乐的引导下,能够改善步态和平衡能力,减少震颤的发生。

音乐的节奏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身体的运动,提高生活质量。

(三)老年康复领域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康复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音乐治疗在老年痴呆、老年抑郁症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熟悉的音乐可以唤起他们的记忆,增强认知功能。

音乐活动还可以增加老年人之间的社交互动,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音乐疗法在ICU中的临床应用

音乐疗法在ICU中的临床应用

音乐疗法在ICU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做为辅助治疗手段对ICU内的危重症患者疾病治疗,身心康复的作用。

方法:选择2007.1-2008.1入住ICU的45例清醒患者,依患者的个人喜好选择音乐,以2次/日,30分钟/次,进行音乐治疗。

结果:显效38例,无效5例,因病情突变中断治疗2例。

结论:音乐治疗在ICU中的临床应用表明音乐治疗法可调节人的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生理功能,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孤独等心理,融洽医患关系,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缓解疼痛、紧张等情绪,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稳定心率、血压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疗法;ICU;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10-01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在传统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1]。

四千多年前古埃及就应用音乐为病人减轻疼痛,我国在两千多年前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也提出五音疗疾。

70年代以来音乐疗法已成为医学家们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音乐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式,它通过声音的传递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2]。

现将音乐疗法在ICU中的临床应用阐述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7.1-2008.1入住ICU中的清醒患者45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56岁,男性23例,女性22例,其中先心病术后10例,妊高症8例,食道癌术后12例,冠心病8例,脑出血术后5例,慢性肾功能异常2例;学历:大学10例,高中12例,初中及以下23例;2例回族,2例蒙古族,余为汉族;信仰基督教者5例.2应用方法2.1应用前准备:播放音乐前需争取患者的同意并向患者说明音乐播放带来的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

2.2应用中指导:音乐播放开始,嘱病人缓闭双眼,首先从双手开始,吸气时逐渐握紧双拳(约5S)呼气时缓缓放松双拳(约15S)借此可感受紧张与放松的感觉,然后用类似方法从前臂、上臂、脸部、颈部、肩部、背部、胸部、腹部、大腿、小腿、脚等部位肌肉逐渐进行,整个过程随音乐节奏与呼吸密切配合,循环3次。

《音乐与健康》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音乐与健康》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音乐与健康》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五音疗疾”中的音?A. 宫B. 商C. 角D. 羽答案:D2. 音乐在中医中属于以下哪一类疗法?A. 针灸B. 草药C. 推拿D. 心疗答案:D3. 以下哪个音乐元素可以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A. 高音B. 中音C. 低音答案:C4. 以下哪个音符对应的五行元素为“木”?A. 角B. 征C. 宫D. 商答案:A5. 音乐疗法中,以下哪项不是音乐处方的基本原则?A. 个性化B. 时效性C. 强度性D. 单一性答案:D6. 以下哪个音乐元素可以增强心脏功能?A. 高音B. 中音C. 低音D. 节奏7. 以下哪个音符对应的五行元素为“火”?A. 角B. 征C. 宫D. 商答案:B8. 音乐疗法中,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音乐疗法的范畴?A. 听音乐B. 唱歌C. 跳舞D. 玩乐器答案:C9. 以下哪个音符对应的五行元素为“土”?A. 角B. 征C. 宫D. 商答案:C10. 音乐疗法中,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使用音乐疗法?A. 睡眠障碍B. 焦虑症C. 高血压D. 酒精依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五音疗疾中,角、徵、宫、商、羽分别对应五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木、火、土、金、水2. 音乐疗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个性化、时效性、强度性和______。

答案:协同性3. 音乐疗法中,听音乐时,音量控制在______分贝以内为宜。

答案:604. 音乐疗法中,以下乐器属于木属性:______、______。

答案:笛子、古筝5. 音乐疗法中,以下乐器属于火属性:______、______。

答案:小提琴、二胡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音乐疗法在中医中的应用。

答案:音乐疗法在中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和情志:音乐疗法可以通过调节音乐元素,如音高、节奏、音色等,来调和人的情绪,达到舒缓情绪、缓解压力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简述(一)【摘要】对音乐疗法的起源、发展概况、音乐疗法的中医理论分析,音乐疗法的现代医学理论探索以及近些年国内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并希望借此推动国内同仁对音乐治疗的认识以及该项治疗的开展。

笔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以及期刊查阅,查找有关音乐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以及资料综述。

目前音乐治疗主要运用于调节情绪障碍、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缓解疼痛、改善脑功能、提高智力方面,笔者对用于治疗的音乐的分类以及音乐疗法所主治的病症做了大致的介绍。

音乐对人心身的调节作用是肯定的,音乐疗法在心身疾病治疗康复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音乐疗法起源和发展概述临床应用的原理及方法综述音乐治疗作为国内一种相对比较新颖的心理以及生理辅助治疗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医疗及保健行业的重视和青睐。

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和生理辅助治疗方法及手段,音乐疗法具有易于接受、便于推广、双向调节、效果明显、经济实用的优点,笔者将近年来国内发表的用于治疗的音乐的分类以及音乐疗法所主治的病症文献以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合个人实践经验。

1音乐疗法的概念音乐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除了娱乐作用以外,还有其特殊的音乐疗法作用,音乐疗法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心理、生理效应,使受治疗者在相关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专门设计的音乐内容,经历音乐的体验,以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及生理健康,达到强健身心、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2音乐疗法的起源和发展音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历史悠久,古希伯来人奉音乐为灵魂之神,中国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认为有选择有节奏的听赏音乐有利于身心健康,元代名医朱丹溪认为“乐者,亦为药也”。

柏拉图认为,将音乐作为每天必服的药方,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健康。

1890年奥地利医生历希腾达尔发表了“音乐医生”的观点,音乐的治疗作用正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由于留声机的发明,使得人们有了在临床中方便地使用录制好的现成的音乐的可能,因而大大推动了运用音乐进行治疗工作的开展。

20世纪中期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人医院,医生为受伤的士兵播放音乐,使得伤员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伤口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战后音乐疗法从军人医院、精神病院传播至其他医疗及保健部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随着近20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及康复医学的发展,音乐治疗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因为专业音乐治疗师和心理学医师的出现,音乐治疗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现代学科。

在教育和学术研究方面,音乐治疗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美国政府将音乐治疗规定为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音乐疗法研究会。

日本的理疗学专着将音乐疗法专门列为一章进行论述。

同时,音乐医学在实践方面也取得快速的发展。

剑桥大学口腔科治疗室用音乐代替麻醉,成功地拔牙200多例。

美国一些医院用音乐治疗脱发,疗效显著;法国一些医院的医学专家们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播放一套低频率、慢节奏的音乐,解除患者的痛苦。

荷兰音乐家伦纳德·费罗正在研究运用歌唱家在控制呼吸方面的技巧,来帮助口吃者摆脱苦恼〔1〕。

中国的音乐治疗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1985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音乐治疗室。

此后,许多精神病院、疗养院也相继成立了音乐治疗室。

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了音乐治疗专业,为疗养院和精神病院培养音乐治疗师。

1989年10月覆盖25省市的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

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了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并将现代音乐治疗法与电疗和中国传统医学相结合,进行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学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如音乐电疗法、音乐电针灸、音乐电针麻醉以及音乐电磁疗法等〔2〕。

目前,音乐治疗已在精神病的康复治疗、音乐电疗、音乐胎教、儿童心理障碍的矫治、各种神经症的心理治疗及心身疾病的辅助治疗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相对而言,中国的音乐治疗工作尚处于起始阶段,无论临床实践还是基础理论都有待探索和发展。

中国的音乐医学理论和宣传介绍工作仍显得非常薄弱,这使得音乐治疗的服务质量与服务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加强音乐治疗学理论和方法的宣传和普及十分必要。

3音乐疗法的中医理论分析中医学源远流长,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音乐防治疾病的经验和理论。

中医主要从阴阳、情志两方面论述了音乐的防治疾病作用。

人生活在社会里,正如《内经》“形神统一”、“天人相应”理论所说,人体内部自身阴阳气血必须构成相对的稳定状态,同时人与自然、社会必须保持相对的统一稳定,方能保持身心健康。

就音乐本身的规律而言,也可用阴阳学说加以解释。

音质的清浊,音量的强弱,层次的疏密,结构的繁简,都符合阴阳变化的规律。

音乐治疗的原理正是利用不同的音乐类型调节机体的阴阳,同时在人与自然、社会之间重新建立一种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人的情志活动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

七情中某种情志变化太过,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即是以情治情的方法。

因此,可以利用不同情调的音乐克服和纠正人们不正常的情绪变化,也可借助同样情调的音乐达到情感的宣泄和平衡。

先秦时期的《白虎通·礼乐》中提出了“调和五声以养万”之说。

《乐记》中有“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天下皆宁”。

《乐书·第二》篇载“音乐者,动荡血脉,流通精气,而正和心也”。

这些都说明音乐具有通达血脉、振奋精神、防治身心疾病的作用〔3〕。

4音乐疗法的现代医学理论探索现代医学主要从心理学和生理学两个方面探讨音乐的防病治病作用。

在心理学方面,音乐是一种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特殊手段,人们只有通过自我表现,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

同时适当的情绪释放也是维护心身健康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

人们通过接触不同的音乐信息,体会到愉快、满足、轻松、甜蜜或悲怆、愤怒、叹息、惊异的情绪体验,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调节自身的情绪,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另外,音乐可以通过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创造出各种现实与非现实的意象世界。

在这种意象世界中,人们可以进入自由想象的世界,亦即使患者通过想象,恢复与自然、社会外环境的平衡与协调,达到防治身心疾病的目的。

音乐的生理学作用是音乐通过听觉系统作用于大脑皮质下的非特殊反射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进而协调大脑皮质各部分功能间的关系,促进身心健康。

轻松欢快的音乐可通过神经中枢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等活性物质,调节血流量,兴奋神经细胞,改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功能,维护正常生理和心理平衡。

另外,音乐作为一种声波,当其频率、节奏、强度等与人体内部的振动频率、心理节奏相一致时,便会发生同步的和谐共振,产生一种类似细胞按摩的作用,从而起到镇静、镇痛、降压等综合的医疗效果。

可见,音乐疗法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可以通过调节情绪而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情绪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等器官和系统,从而有利于机体的生理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美的熏陶。

同时,健康优美的音乐还可以调剂精神,驱散忧愁与烦恼,恢复精力和体力,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5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5.1调节情绪障碍方面的作用音乐可以抑制各种压力反应,促进感情、情绪的镇静〔4〕。

临终患者静听安详的音乐,收缩压明显下降,焦虑和抑郁明显改善〔5〕。

音乐治疗也是围术期患者良好的辅助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6〕。

心肌梗死患者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经过适当的音乐护理后,这些负性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疼痛也趋于缓和〔7〕。

5.2改善睡眠中的作用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社会的老龄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理,且有睡眠障碍的人的比例也在不断增长。

在3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中,音乐护理前83.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失眠。

而在音乐处方调理后,失眠人数下降到26.7%〔7〕。

5.3缓解疼痛中的作用疼痛是种复杂的主观体验,不仅与生理损伤有关。

而且与经验、情绪、认知、注意力、暗示、人格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慢性疼痛使人焦虑、抑郁甚至轻生〔8〕。

音乐频率可刺激脑垂体释放内啡肽而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帮助患者分散对疼痛的关注〔4〕。

有报道对手术患者根据爱好选择安神音乐、古典音乐或现代音乐,结果表明听音乐20min 后患者呼吸频率、脉搏均低于听音乐初状态,同时焦虑计分下降,手术阶段研究表明,在局部麻醉下手术听恬静音乐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术后研究显示,在苏醒后听音乐10min 患者焦虑和疼痛明显减轻,苏醒期到第一次使用止痛剂的时间也显著延长〔9〕。

5.4对脑功能的改善研究表明,对老年痴呆、帕金森病、脑外伤后意识障碍脑中风的患者在进行音乐治疗后,运动能力改善、社会交往增多、情绪的稳定性增加。

音乐治疗已用于改善脑瘫患者与肌肉萎缩患者运动的协调,也用于严重语言障碍患者中教授呼吸的方法及句子的控制。

谭孝厚等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研究患者脑血管弹性和脑血流量,发现音乐结合常规药物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9〕。

对于严重颅脑损伤,音乐可通过特殊信息进入大脑,提高皮质神经的兴奋性,以促进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

经观察显示,音乐治疗的患者比常规治疗患者提早清醒〔10〕。

5.5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黄国志、卓大宏等研究发现,每天听民族音乐25min,12天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其收缩压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单纯静卧组。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率变异性提高,自主神经功能改善。

但这种音乐引起的降压作用只是暂时的,如能坚持音乐放松训练3~9个月,其降压作用在停止训练1年后仍维持〔11〕。

5.6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临床研究表明音乐治疗对心律失常尤其是非器质性心律失常有效,可减少室性期前收缩和室上性期前收缩的次数,显著减轻患者的心慌、胸闷等症状〔12〕。

有研究认为安静抒情轻快的乐曲,可使心梗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及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患者心率降低,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减少,并有助于纠正和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对7名进入ICU3天后出现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音乐欣赏疗法,结果发现患者交感神经活动明显下降。

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情绪评估量表反映焦虑等负面情绪明显减轻〔9〕。

5.7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将旋律优美的民间乐曲、古典乐曲、轻音乐和世界名曲,根据患者症状分类编辑,治疗时,按患者病情分为四组对症施方,其目的是利用音乐治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延缓精神活动的衰退〔2〕。

经过临床实践,统计检验分析,可见音乐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改善有着药物所难以达到的作用,大大缩短了住院周期,促进了患者康复〔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