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海洋鱼_虾_贝类的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福建水产,2007年9月第3期NO.3 J O URNAL O F FUJ I AN F I SHER I ES Sep.26.2007海洋鱼、虾、贝类的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林心銮(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福建福州350003)摘要:肽与蛋白质是海洋生物中含量极其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海洋生物活性肽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诸如免疫、抗肿瘤、抗高血压、抗血脂、抗菌和促生长等生理活性。
本文就鱼类活性肽中的鲨肝肽、鲨鱼多肽、鱼精蛋白肽、鱼类抗菌肽、鱼类抗高血压肽,虾类活性肽以及贝类中的扇贝多肽和贻贝肽的生物活性研究概况作一简述。
为该领域研发海洋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鱼;虾;贝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懂得利用海洋生物来防病冶病,真可谓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海洋药物的国家。
历代本草均有海洋药物的记载,诸如《黄帝内经》记载以乌贼骨作为丸饮、以鲍鱼汁治血枯,《山海经》中记载的海洋药物就有27种,《神龙本草经》记载的海洋药物有10种,《本草纲目》记载的海洋药物近100种[1]。
海域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
肽与蛋白质是海洋生物中含量极其丰富的生理活性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生物活性肽(B i oactivepep tide)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主要体现在免疫活性、抗高血压、肿瘤抑制性活性、抗血脂、促生长活性等。
现就海洋鱼、虾、贝类中的几种活性肽作一简述。
1 鱼类活性肽111 鲨肝肽 郭昱等[2]研究了鲨肝肽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鲨肝肽能有效降低免疫性肝炎小鼠血清转氨酶含量的异常升高,明显减轻肝脏损伤。
提示鲨肝肽可研发治疗肝炎和调节免疫的药物。
吕正兵等[3]研究了鲨肝活性肽对硫代乙酰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功能,经病理切片观察和细胞分子水平的分析表明,鲨肝肽具有减少肝细胞凋亡、保护亚细胞结构和抗肝细胞坏死的作用。
范秋领等[4]也研究了鲨肝肽对硫代乙酰胺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和肝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鲨肝肽能明显抑制硫代乙酰胺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和脂质过氧化,改善因硫代乙酰胺而受损的线粒体呼吸功能。
生物活性肽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肽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张延坤;张东祥
【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年(卷),期】2006(27)6
【摘要】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天然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内,或动、植物蛋白质经蛋白酶酶解以及人工化学合成或生物工程方法而得,且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生物物质,具有较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此文介绍了生物活性肽的分类与特性、抗肿瘤作用,并简述了生物活性肽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抗自由基与辐射损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等多种作用机理,并简述了生物活性肽实现抗癌以及临床抗肿瘤药用等内容.
【总页数】4页(P379-382)
【作者】张延坤;张东祥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300050;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3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16;R965
【相关文献】
1.海洋来源生物活性肽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J], 吴继卫
2.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J], 牛红妹;庞来祥
3.中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J], 李石清;田港;贾燕丽;华一卉;单琪媛
4.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J], 张利祥;刘毅敏;赵先英
5.海洋源生物活性肽的构效关系与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J], 黄沐晨;杨傅佳;陈旭;蔡茜茜;陈选;吴金鸿;张恒;张军;汪少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生物活性肽生物学和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活性肽生物学和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摘要:目前国际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含有生物活性肽的产品。
作为新型功能性食品的潜在来源,生物活性肽等生物活性化合物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
生物活性肽是一种对身体功能有积极影响并可能影响健康的特定氨基酸片段,是由几个至十几个氨基酸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有机物质,虽然不同分子片段的复杂程度有所差异,但生物活性肽的分子质量都在6000Da以下。
本文主要对海洋生物活性肽生物学和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海洋生物;活性肽;生物学;功能特性引言近年来,海洋生物活性肽成为研究热点,其抗氧化、抗高血压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物学特性以及溶解性、起泡性和乳化性等功能特性被广泛关注,这些特性缘于其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
目前生物活性肽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酶解法,其中应用较多的酶是胃肠酶。
海洋资源是新型功能性成分的良好来源,如多糖、矿物质、维生素、抗氧化剂和多肽等。
海洋生物活性肽可被应用于功能食品、药品或化妆品领域。
1海洋生物活性肽生物活性多肽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有动物源和植物源。
海洋生物被认为是生物活性肽的重要来源,可以发挥生物功能来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最近的药理学研究报道了海洋生物活性肽的心脏保护、抗肿瘤、抗氧化、抗糖尿病等作用。
海洋衍生生物活性肽是有助于消费者健康的合成成分的替代来源,是营养药品和功能性食品的一部分,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对大鲵肉进行酶解,提取到的大鲵肉酶解肽分子量分布在5kDa以下,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采用体外胃肠消化法从牡蛎蛋白质中提取出分子量为1.60kDa的强抗氧化肽,纯化后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并能有效地防止因羟基自由基所致DNA损伤。
利用酶解法从大眼金枪鱼暗肌中纯化出一种分子量为1222Da的抗氧化肽,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并抑制脂质过氧化,还能显著地清除细胞ROS,增强细胞活性。
观察到分子量为928Da的康格海鳗抗氧化肽对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比α-生育酚有更强的活性。
海洋生物水解活性多肽研究进展

关键词 :海 洋生物蛋 白 ;生物功 能活性 多肽 ;酶 水解
1 前 言
究还 是 比较落后 的 ,所以牡蛎多肽 的开发研有如
下几点 : 2 . 1降血压功能
2 世纪是海 洋的世纪 ,随着人们对 医药 健康要 l
求的不断提高 ,人们逐 渐把 目光投 向具有 巨大生物 资源的宝库—— 海洋 。 自从 10 年 ,伦敦医 学院的 92 B yi和 Saig als t l 第一 次发现活性 多肽物质— — 促胰 s rn
梁 盈等人从牡蛎体 内分离 提取出的牡蛎低分子 活性多肽能有效 改变 人肺腺癌细胞 的恶性形态 与超 微结构特征 ,从 而对肺癌细胞具有 一定的诱导分化
作用。
了几种 多肽制 备的常用海洋生物 及其多肽的生物功
能 ,随着研 究的深入 ,我们将发掘 出更多的海洋生 物应用于多肽的生产制备。
2 牡蛎水解 多肽
黄大 川 等人 从牡 蛎 水解物 中分离 出小分 子 多
肽 ,发 现 经 01m / L 蛎 多 肽 处 理 的 人 肺 腺 癌 . gm  ̄ A 4细胞 ,细胞生长抑制率达6 . 59 2 %。细胞分裂指数 2 下 降2 . %,光镜观 察显示经牡蛎 低分子活性物质 85 9
31抗辐射作用 . 李 金 莲 研 究 表 明 P F可 抑 制 U C VA 诱 导 的
2 0 年 ,姚如 永等人从泥蚶 水解物 中分 离出的 06
泥蚶 功能 多肽对肿瘤细胞 株A 4 和 K t 3 59 e- 细胞的增 r 殖 及细胞蛋 白质 合成具有 明显 的抑制作用 。泥蚶 多 肽 在 1 J 0 m# g内 ,对 小 鼠肿 瘤 S8 和 H 2 ( ~40 k × 10 2 的 抑 制 率 分 别 达 到 2 . % ~5 . %和 2 . %~ 95 3 53 4 67 8 4 . %,明显延长了E C " 41 2 A d 鼠的生存时间。
海洋生物酶解多肽活性功能研究进展

生物 活 性 肽 ( i l g c l c i e e t d s b o o i a a t v p p i e )是 指 具 有 优 化 机 体 代 谢 环 境 、 有 益 于 机 体 健 康 的一 类 多 肽 …。 它们通过 作用 于机体 的消 化系统 、心血 管系 统 、免疫系统 和神 经系 统等 多种机 体代 谢系统 ,最终起 到提 高机 体免疫 力、减少 慢性 疾病发 生的作 用 。近 几十 年来 ,运用 酶解方 式 从动植 物蛋 白中获 取生物 活性肽 一直 是 国内外研 究的热 点,尤其 对 陆地生物 来源 的蛋 白研 究较 多 , 已从 中分离提 取 出 具 有 免 疫 调 节 、抗 氧 化 、 抑 菌 、 降 血 压 、 抗 血 栓 、 抗 肿 瘤 等 多 种 生 物 活 性 肽 。 本 文 旨在 综 述 近 年 来 以酶 解 方 法 从 海 洋 生 物 蛋 白 中 获 取 生 物 活 性 肽 的研 究 情 况 , 重 点 描 述 蛋 白来 源 、 酶 的 选 择 、 酶 解 多肽 的 提 取 分 离 手 段 及 其 活 性 功 能等 。 1 抗 氧 化 活 性 肽 各 国 学 者 对 于酶 解 多 肽 抗 氧 化 功 能 已进 行 了大 量 的研
肽 的分 子 量 为 1 01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D
综上所述 ,利 用酶解 方法 从海洋 生物 的蛋 白中获取活 性肽所 选用 的蛋 白酶主要 有植物 来源 的蛋 白酶 、动物 来源 的蛋 白酶 以及 微生物 来源 的蛋 白酶 ,其 分离纯 化方法 主要 有超滤 法 、离 子交 换层析 法、分 子筛交 换层析 法及 反相 高 效液相 色谱技 术等 ,对于 活性功 能 的研 究主要 集 中在 抗氧 化和 降血 压方 面 ,在 抗血栓 和抗肿 瘤功 能方面 也有少量 的 文 献 给 予 了报 道 。 目前 ,针 对 生 物 活 性 肽 所 开 发 出来 的 药 品 及 保 健 类 食 品 已 成 功 上 市 ,并 且 随 着 对 该 领 域 研 究 的 深 入 ,生物 活性 肽 的产业化 进程也将 会加 快 。蛋 白质转化 活 性 肽类作 为获 取生物 活性肽 的一个 重要 来源 已有 很长 的历 史,对 于海 洋生物 蛋白的研 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进展很快 。 此 外 ,随着分 子生物 技术 的研究进 展 ,人们 已经从分 子水 平上认识了疾病 的发生原因,并试 图以此作 为治疗疾病 的靶 点,因此 ,研 究生物活性肽活性功 能的同时,与分子生物技 术相结合,在分子水平探 索其 活性 作用机理 ,对于生物活性 肽 的活 性功 能评价及 实现其产业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活性肽产业的发展趋势

活性肽产业的发展趋势活性肽产业是现代生物科技产业中一颗新秀,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容的关注不断提高,活性肽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备受关注。
活性肽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的背景、科技创新、市场需求、产业链优化等方面探讨活性肽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背景活性肽是由两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活性分子,可以在机体内发挥调节功能。
活性肽可以通过调节细胞信号转导、改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等多种途径,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上,活性肽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蛋白质水解产物,例如牛奶中的酪蛋白水解产物、小麦中的麸皮肽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发现新的活性肽来源,并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大规模生产。
二、科技创新1. 发现新的活性肽来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活性肽来源。
例如,海洋生物中的活性肽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从海藻、海洋动物等生物中提取活性肽。
此外,微生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活性肽来源,通过筛选和改造微生物体系,可以大规模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肽。
2. 提高活性肽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活性肽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因素。
目前,科学家们通过改造活性肽的结构和表面性质,增强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
例如,引入特定的修饰基团可以提高活性肽的抗酶降解能力;通过调整活性肽的酸碱性和疏水性,可以增强其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
3. 提高活性肽的靶向性和效果为了提高活性肽的靶向性和效果,科学家们通过分子模拟和结构优化等方法,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肽。
例如,针对抗肿瘤活性肽,可以通过改变其结构和序列,提高其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能力。
三、市场需求1. 饮食健康产业的崛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
活性肽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被广泛应用于饮食健康产品中。
例如,活性肽可以添加到保健食品、成人奶粉等产品中,以改善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等。
近年来海洋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概况与探析(可编辑)

近年来海洋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概况与探析维普资讯 ////0>.第卷第期. . .海洋通报年月.近年来海洋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概况与展望于荣敏,严春艳,曲红艳,姚新生,暨南大学药学院,广东广州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摘要:海洋是地球上资源最丰富的领域,海洋生物是新型肽类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
科学研究证明,许多海洋多肽具有抗肿痛、抗艾滋病、抗真菌、抗病毒、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来国内外对海洋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概况,并进行了概括性展望。
关键词: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概况:展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海洋是地球上资源最丰富的领域,由于海洋生物物种的生态环境比陆生生物复杂得多,其赋予海洋生物的某些特异的化学结构是陆地生物体内尚未发现的,这使得海洋成为创新药物与功能性/保健食品的资源宝库。
自世纪年代以来,人们已经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出数万种新型化合物,包括肽类、蛋白质类、多糖类、生物碱类、萜类、大环聚酯类等类型。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中肽类是数量最庞大的一类化合物,达数万种之多 ,包括海洋肽类毒素与海洋生物活性肽等。
生物活性肽是指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肽类。
现已证明,很多海洋肽类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抗真菌、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
抗肿瘤多肽从海洋动物提取的化合物有 %具有抗癌活性,海洋植物提取物有. %具有抗癌和细胞毒活性。
其中抗癌多肽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由于海洋生物生存的特定环境,海洋抗癌多肽的结构与陆生动植物肽糖肽有很大不同,多为小分子环肽.含有丰富的型氨基酸、羟基酸、新的氨基酸与氨基酸及噻酚、嗯唑环。
有的还含有烯键与炔键,这大大提高了肽的生物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
年,等从帕劳群岛的海洋藻青菌中分离得到了抗肿瘤活性很高的化合物 ,它最初是从海兔中获得的。
人们还从关岛和夏威夷的中分离得到了的化学类似物,结构中的 , 二甲基异亮氨酸基团为型氨基酸,并确定了它的立体化学结构。
活性肽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2
活性肽的类别
生物活性肽分布广泛 , 多来源于动植物体。目前 生物活性肽尚无一致的分类方法。
按原料来源:海洋生物活性肽和陆地生物活性肽
按分泌部位:内源性生物活性肽和外源性生物活性肽 按功能:生理活性肽,如:血管紧缩素转化酶(ACE) 抑制肽,抗氧化肽、抗菌肽等;食品感官肽,如呈味 肽、表面活性肽、营养肽等
Suetsuna K 等的研究也表明抗氧化肽活性与肽链内氨基酸构 型有密切联系。Hernndez-Ledesma B等提出肽构象或肽键对混合 氨基酸的抗氧化活性既有拮抗作用又有协同效应。多肽的抗氧化 活性也与其分子量密切相关。多肽的分子量越小,则越容易透过 生物膜达到作用部位起效。
抗菌肽的构效关系 抗菌肽是一类对抗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小分子多肽。抗菌肽的 来源广泛,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抗癌等多种活性;抗菌肽 不易导致耐药性,并且对生物体本身无害。根据抗菌肽结构和三 维构象的差异,可将抗菌肽分为 4 类:具有α -螺旋结构的线性肽、 含有二硫键的 β 折叠结构、由一种或多种氨基酸为主构成的多肽 以及具有环形结构的多肽等。 1. 空间结构与抗菌活性 α -螺旋结构是抗菌肽的主要结构特征,具有较高两亲性和稳 定螺旋的区域往往是其活性中心部位。亲水性和疏水性氨基酸侧 链分别排布在α -螺旋的两侧,形成明显的亲水面和疏水面,或者 分别集中在螺旋的N端或C端,形成明显的亲水端和疏水端。这种 两亲性结构有利于α -螺旋型抗菌肽与细胞膜的结合。螺旋结构受 氨基酸的影响,但迄今仍未有对抗菌肽螺旋度与抗菌活性相关性的 定量描述报道。
活性肽构效关系的研究 进展
目录
1 2
活性肽的定义 活性肽的类别 活性肽的制备方法 活性肽构效关系 活性肽分离纯化和分析检验检测技术
3 4 有不同生物活性的 产物。一般由几个到几十个氨基酸残基以酰胺键构成, 氨基酸排列顺序各异、结构多样。现代研究表明,活 性肽具有蛋白质及构成蛋白质的单一氨基酸所不具备 的生理功能。这些肽生物活性多样,包括抗菌、抗病毒、 抗肿瘤、抗氧化、心血管保护作用(抗高血压、抗动脉 粥样化和抗凝血)、免疫调节、镇痛、抗焦虑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技行业)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海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所含化合物的特异性,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由于海洋存在许多极端环境,如高压(深海)、低温(极地、深海)、高温(海底火山口)和高盐等。
为了适应这些极端的海洋生境,海洋生物蛋白质无论氨基酸的组成或序列都和陆地生物蛋白有很大的不同。
生物活性肽是指那些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肽类。
同时,海洋生物蛋白资源无论在种类仍是在数量上都远远大于陆地蛋白资源,且且未得到很好的开发。
1海洋天然生物活性肽天然存在的活性肽包括肽类抗生素、激素等生物体的次级代谢产物以及各种组织系统,如骨骼、肌肉、免疫、消化、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的活性肽。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RP-HPLC,2D-NMR,TOF-MS,手性色谱(包括GC,HPLC)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海洋活性肽的研究易于进行。
目前研究的海洋活性肽主要包括来源于海鞘、海葵、海绵、芋螺、海星、海兔、海藻、鱼类、贝类等的活性肽以及在海洋生物中广泛分布的生物防御素。
1.1海鞘多肽海鞘(Ascidian)属于脊索动物门,海鞘纲和尾索动物亚门的另外俩个纲称为被囊动物(Tunicate),约有2000种,海鞘是被囊动物中种类最丰富、含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最多的壹类。
自1980年Ireland等从海鞘中发现壹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肽Ulithiacycla-mide 以来,不断有环肽从此类海洋生物中发现。
最令人瞩目的是从加利福尼亚海域及加勒比海中群体海鞘Trididemnumsolidum.中分离出的3种环肽DidemninA~C,它们都具有体内和体外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其中DidemninB的活性最强,对乳腺癌、卵巢癌具明显的抑制活性。
同时,它仍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活性,体内活性较环抱霉素A强1000倍,有望成为新型抗肿瘤药.1.2海葵多肽海葵(Anemone)是另壹类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的海洋生物。
文献报道从海洋生物海葵中提取得到的溶细胞性活性肽可分为3类:(1)存在于16种海葵中的鞘磷脂抑制性碱性多肽,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5000~21000之间。
(2)从Metridrumsenile属海葵中分离得到的具胆固醉抑制活性肽,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80000左右。
(3)从Aiptasupalli-da属海葵中分离提取的、活性未知的Aipta-siolysinA多肽。
1.3海绵多肽海绵(Sponge)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结构较简单,但作为壹个特殊生物群体含有极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
富含活性多肽的海绵包括离海绵目、外射海绵目、石海绵目、软海绵目、硬海绵目。
Jaspamide是从斐济和几内亚海域离海绵目Jaspis属海绵中分离得到的环肽。
实验证明该肽具有杀伤线虫活性和细胞毒活性,其结构的全合成已经完成。
GeodiamolidesA,B是从加勒比海离海绵目Geodiasp.属海绵中分离得到的环肽成分。
具有细胞毒活性,利用NMR和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已确定其化学结构。
CelenamidesA~D是从东太平洋硬海绵目中分离得到的具乙酞化的小肽,体外实验证明具有降低血色素的作用。
1.4芋螺多肽芋螺(Conus)是海洋腹足纲软体动物,其在猎取鱼、海洋蠕虫、软体动物时常分泌壹系列毒性物质,称为芋螺毒素(Conotoxin)。
经过近20年的研究已发现的芋螺毒素有近百种,主要包括α-芋螺毒素、μ-芋螺毒素、ω-芋螺毒素、δ-芋螺毒素。
大多为由10~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富含2对或3对二硫键,是迄今发现的最小核酸编码的动物神经毒素肽,也是二硫键密度最高的小肽。
其活性和蛇毒、蝎毒等动物神经毒素相似,可引起动物出现惊厥、颤抖及麻痹等症状。
1.5海星多肽从烫灼或自主运动的壹种海星所分泌的体液中分离纯化到壹种自主刺激因子。
凝胶电泳分析表明该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HPLC检测为单峰组分。
具有刺激细胞运动且使之产生应激反应的功能。
1.6海兔多肽从印度海兔(Dolabellaauricularia)中分离到10种细胞毒性环肽Dollabilatin1~10。
其中Dollabilatinl0对B16黑色素瘤治疗剂量仅为1.1μg·mL-1,是目前已知活性最强的抗肿瘤化合物之壹。
1.7海藻多肽海藻(Alga)种类繁多,其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也多种多样。
从培养的蓝藻中分离出壹种具有鱼毒性、抗菌、杀细胞活性的生物活性肽,已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
Hor-mothamin 是从海藻Prymnesiumpatellife-rum中提取的毒素肽,具有溶细胞、细胞毒和神经毒等活性,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影响脑垂体细胞静止期的钙离子通道、提高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的释放,促进脑内激素如催乳素的分泌增加而产生作用。
从海藻Lyngb-yamajuscula中分离到壹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环肽majusculamideC,它对X5536骨髓瘤细胞的抑制效果达到35%。
1.8鱼类多肽鱼类是人们最早食用的海洋生物之壹,其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成分,营养价值相当高。
但从其中开发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物质的研究却较少。
曾有报道从铜吻蓝鳃太阳鱼中分离且鉴定出4种具缓激肽活性的肽类,对鱼肠组织细胞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仍有研究从大西洋鳕鱼(Gadusmorhua)、虹蹲(Ondorhyridusmykis)、欧洲鳗鲡(An-guillaanguilla)等鱼类的嗜铬细胞组织中提取到壹系列的生物活性肽及其类似物,且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其在细胞组织中的作用,发现此类肽和肾上腺素受体具有壹定的亲合性,可能具有控制儿茶酚类物质释放的作用。
1.9贝类多欣从海洋贝类的神经元中提取到2种神经肽Pd5和Pd6,它们具有促进神经元产生的活性。
利用HPLC方法纯化且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
现已完成其结构的全合成。
1.10生物防御素生物防御素(Defensin)是近年来发现的壹组新型抗菌活性肽。
它们通常都是由3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且分子内富含二硫键。
由于其具有牢固的分子骨架、广泛的分布以及生物活性功能,因而对它们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中壹个引人关注的研究热点。
各类抗菌防御素不但在结构上具有相应的保守序列和相似的紧密空间构型,在功能上也都有相似的共性如抗菌、抗病毒能力和细胞毒性作用等。
无论α-、β-防御素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都具有杀伤作用。
相对而言,它们对革兰阳性细菌,显示了更强的杀伤能力,而植物防御素被认为是真菌生长的有效抑制剂。
许多α-防御素如NPI~2,HNPI~3等已被验证了对病毒的杀伤作用。
各类防御素除具有上述抗菌和抗病毒功效外,对自身细胞似乎也有侵害作用,如已有实验表明多形核细胞可释放某种细胞侵害因子,该因子的产生和作用似乎和多形核细胞胞内防御素的含量成正比关系。
此外某些防御素仍能杀死肿瘤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等。
其杀伤能力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通常最适浓度为25~l00μg·mL-1,作用6h达到最大效力。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防御素和其他类型抗菌肽作用机制相似,它们主要是通过在细胞膜上形成通道,引起细胞离子通道性的失衡和胞内物质的泄漏、进而导致细胞活动的异常。
防御素在细胞膜上的通道形成过程和膜的磷脂组成成分和所处的温度环境等因素有关。
然而,壹旦防御素在膜上形成了通道,上述因素便不会对其通道的活动构成本质的影响。
生物防御素的抗菌、抗病毒及其杀伤肿瘤细胞的多重功能效应无疑正展示着它们对物种生存、抵御侵害以及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等实际应用中的显要身价。
另壹诱人的前景是,这些防御素由于分子小且具有稳定的分子结构等优点,又为当今研制多肽新药提供了理想的分子设计骨架和模板。
2海洋酶解生物活性肽天然存在的活性肽大部分或含量微少,或提取难,不足以大量生产供给所需;化学人工合成又费时费力,成本昂贵;因此,人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开发蛋白酶解产物这条途径上来。
2.1水解营养蛋白生产生物活性肽的理论基础过去,人们壹直未对利用贮藏蛋白,如花生、大豆、小麦等种子蛋白等和动物营养蛋白如乳蛋白水解制备生物活性肽给予应有的重视,可是当下科学家逐渐注意到:在营养蛋白的多肽链内部可能普遍存在着功能区,选择适当的蛋白酶水解,这些多肽有可能被释放出来,从而制备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肽。
从生物进化上见,营养和贮藏蛋白应该是从功能蛋白进化而来的,因为原始的生物是不可能合成大量此类蛋白的。
当生物进化到需要为后代发育提供营养时,它不可能凭空制造出壹种营养蛋白,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若干功能区(结构域,Domain)DNA“组装”出营养或贮藏蛋白基因。
所以,在不同的营养和贮藏蛋白的多肽中可能广泛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区,选择适当的蛋白酶就可将其释放出来,仍原其功能特性,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获得相当广泛的生物活性短肽。
从免疫学见,尽管不同的生物都具有功能上非常相似的蛋白质,可是由于其非功能区存在着较大氨基酸差异,所以不能互相使用,因为生物正是通过免疫系统识别自身蛋白和外来蛋白的这些非功能区的差异来清除异己和保持自身稳定性的。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这些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短肽上,则我们可能有效地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的困扰。
例如,乳转铁蛋白用于注射可能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但如果用其水解所得到的短肽,就可能安全地用于注射。
再如实验证明免疫活性肽和白细胞介素相似,能够激活T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虽然它来源于动物蛋白,但研究表明它可能安全地用于医药。
从生物多样性来见,生物的各种功能大多来自蛋白质的多样性。
这是由于20种氨基酸在排列成不同长度的多肽链时,具有天文数字的多样性。
所以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其序列多样性足能够胜任所有生物的所有功能。
也就是说,理论上所有的生物功能肽都可能以短肽的形式找到。
由于生物对营养蛋白和贮藏蛋白需求量很大,基因表达率自然很高。
因此,这些蛋白在自然界蕴藏量极大。
通过蛋白酶水解这些蛋白所获得的生物活性肽具有很多优点:原料廉价,成本低,安全性好,不需要很高级的实验条件和很贵重的仪器设备,便于工业化生产。
大量文献表明,该研究领域发展很快,已经受到了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短短的几年里就有众多的生物活性肽被辨认出来且进行了系统研究。
有些生物活性肽已经作为保健食品和药物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且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如酪蛋白磷酸肽(Caseinphosphopeptides,CPPs)和类吗啡因子等。
综上所述,生物活性已展示了非常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2.2海洋蛋白源是开发生物活性肽的重要资源之壹种类繁多的海洋蛋白氨基酸序列中,潜在着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氨基酸序列,用特异的蛋白酶水解,就释放出有活性的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