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集团各研究所介绍
船舶类研究所

船舶类研究所一、七院简介:1961海军组建舰艇研究院并正式成立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简称七院),七院属国防部建制,在国防科委领导下进行工作,其党政工作和日常工作的组织领导由海军负责。
1965年转隶第六机械工业部。
现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
主要从事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舰船系统顶层技术研究、系统集成及系统工程管理、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各研究所有机构成完整的舰船武器系统研究和科技开发的技术体系。
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院现有研究院所:12所热加工工艺研究所(兴平)76所船舶档案馆(兴平)701所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702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无锡)703所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704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705所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707所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708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709所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710所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711所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712所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713所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714所科技情报研究所(北京)715所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716所江苏自动化研究所717所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718所邯郸净化设备研究所719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22所武汉船舶通讯研究所723所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724所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725所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726所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760所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750试验场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602所中船建筑工程设计院三、七院各研究所简介:※中国舰船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双泉路堡甲2号主要从事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舰船系统顶层技术研究、系统集成及系统工程管理、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研究,承担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工作。
与各研究所有机构成完整的舰船系统研究和科技开发的技术体系。
我院现有职工近8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600人,包括研究员、教授在内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近200人,院士1人。
船舶类研究所汇总(同名20262)

船舶类研究所汇总船舶类研究所(转)一、七院简介:海军组建舰艇研究院并正式成立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简称七院),七院属国防部建制,在国防科委领导下进行工作,其党政工作和日常工作的组织领导由海军负责。
年转隶第六机械工业部。
现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
主要从事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舰船系统顶层技术研究、系统集成及系统工程管理、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各研究所有机构成完整的舰船武器系统研究和科技开发的技术体系。
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院现有研究院所:所热加工工艺研究所(兴平)所船舶档案馆(兴平)所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无锡)所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所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所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所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所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所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所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所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所科技情报研究所(北京)所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所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所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所邯郸净化设备研究所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所武汉船舶通讯研究所所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所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所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所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所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试验场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所中船建筑工程设计院三、七院各研究所简介:※中国舰船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双泉路堡甲号主要从事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舰船系统顶层技术研究、系统集成及系统工程管理、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研究,承担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工作。
与各研究所有机构成完整的舰船系统研究和科技开发的技术体系。
我院现有职工近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人,包括研究员、教授在内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近人,院士人。
※所(热加工工艺研究所)陕西省兴平市西城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简称十二所) 是中国船舶工业唯一的热加工工艺研究所,始建于年月,占地面积. 千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多万元。
中船701研究所

中船701研究所
中船701研究所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研究开发机构,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主要从事船舶工程技术的
研究和开发。
中船701研究所致力于船舶工程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旨在提高船舶的性能和安全性。
该研究所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其中包括了来自中国和国际船舶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
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在船舶设计、船体结构、船舶动力系统、船舶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具有突出的技术能力。
中船701研究所的研发项目涵盖了各种类型的船舶,包括商用船舶、军用船舶和特种船舶。
他们致力于发展新型船舶设计和建造技术,推动船舶工业的发展。
中船701研究所不仅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也积极与国内外的船舶制造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创新。
中船701研究所在船舶工程领域有着良好的声誉,他们的产品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制造业。
研究所的技术成果在中国乃至国际船舶工业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国船舶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研究开发机构,中船701研究所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推动船舶工程技术的进步,提升中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
他们将继续努力,为实现中国船舶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简介

室 、 CAD 中心 等 。 拥 有 各 种 电子 测 试 仪 器 3 0 0 0 多 台 套 。 具 有 较 强 的 工 程、 试 制 与批 量生产 能力 。
7 2 3 研 究所 自 19 6 8 年建所 以来 , 先后 成功研 制 了 多型 装备 , 并形 成 了 系列 出 口 产 品 。
省部级 以上 有突 出贡献 的 中青年专 家和 享受政 府特 殊津贴 人 员3 0 多人 , 博 士生 、 硕 士 生
10 0 多名 , 设 有硕 士 学位授权点 、 博士 后科 研 工 作 站 。 有2 0 个专业 研 究室 、 实验 室 、 车
间 、 电工 电子 设备环 境 与可 靠性试验检测 中心 、 微 波测 试 计 量室 、 大 型 超 宽带微 波暗
着重 开 展 国防科技应 用 、 基础课 题 的研 究 , 取 得 了 1 5 0 多项 科 技 成果 , 其 中国家级 奖 3 0 多
项
部 ,
、
省级 奖
120
多项 。
7 2 3 所 注 重 高新 技 术 、 自主 知 识 产 权 的 民 品 开 发 , 产 品 涉 及 医 疗 仪 器 、 船 用 电器 、 通 讯
中国船 舶重工 集团公 司 第七 : 三 研究所 简介
中国船舶重 工 集团 公 司第7 2 3 研 究所 地 处风 景秀丽 的历 史文化 名城 扬州 , 主要从事
舰 船 电 子 系 统 与 装 备 的 研 制 。 目前 有 在 职 职 工 1 2 0 0 余 人 , 其 中工 程 技 术 人 员 8 0 0 多 名 ,
电子 、 机 电设 备等诸 多领 域 , 获 国 家专 利 、 国 家 金 奖和 省级 成 果 奖 1 0 多项 。
中船重工第七0四研究所

中 国 电 子 科技集 团公 司第 五 十 研 究 所 于
中船重工第七O四研究所
中船 重
工 第 七 0 四
地 网 中 址 工 国 船舶 业集团 司第 八研 所 公 七O 究 址
中国船舶工业
集 团公 司第七OA
研 究所创 建
于 15年 , 6 9
研究所拥有 中科院
院士 一 名 ,工 程 院
I7 年建所 .研 7 9
究部位于上海市 区 , 紧 邻 内 环 线 , 现 有 职 工
七 O四 研 究 所 党政 领 导 班 子
隶属 于 中 国 船舶 重 工集
团公 司 . 主
院士一名,研究员
柳 船
口 芎
1 0 名 .高级 工 余 o
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际标准化组织 (O 1 )的有关活动,具有相 当的国 s
际影 响
认定、∞/ 1 0 —20质量体系认证 , T 9 1 00 0 通过了国
家档案管理一级评审
地 址 :上 海 市衡 山路 1 号 o
中国船舶 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 究所 ,是一家 以水声电子、船 用综合消 防、超声设备、水声 导航为主业的船舶 电子设备科研事业单位。 七二六研 究所经过 多年发展 ,形成 了一支年龄结构 适 中、业务精湛 、精干高效的科研队伍 ,在 50 0 余名职工 中.科技人 员有3 0 5 多名 ( 包括教授、研 究 员、高级工程师近 io )。七二六研 究所 名 o
设 备、超声清 洗和超声焊接设备 、电连接器和各类新
型换能器等,多项产品荣获 国家科技成果奖。 七二 六研 究所积极 推进企 业质量 文化建设 、创 新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 、人力资源文化建设、环
中船重工研究所全解

我于某年7月毕业于工大5系,在大家忙着考名校研、保航天研的时候,我冷静的思考,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去低调的中船重工系统某研究所读研,读研加工作这些日子,认识了不少同系统的同事,对整个系统也了解了一二,但是我发现在这个系统工大的校友好少好少,于是乎写下这篇文章供校友们参考,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把目光只锁定在航天,中国的那片蓝色疆防同样也不应该少了工大人的身影,工大威武!中船重工系统下面,我记得有26个所,其中有五个总体所(也有说是7个),二十多个系统所!先说说什么是总体所吧,总体所就是能够独立的承担某型号项目的研究所,承担下来之后在划拨给分系统所,总体所有什么好处了,从军品上来说,毫无疑问就是在这个项目上分的钱最多,其次就是在国家评审的时候总体所肯定是第一完**,这样的好处就是总体所研究员的数量以及参评研究员的指标一般情况下都要高于分系统所,在研究所,如果没有院士,那研究员就是技术职称的顶峰了,而院士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么哪些是总体所了,701,702,705,710,719,(我就知道这五个)那么他们具体是干嘛的了,网上还有很多学校的论坛上有很多介绍,我就不在此多费口舌了!这些总体所,各个方面的人才基本都需要,能进去当然都不错!尤其是701和719!当然,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总体所有总体所的好处,系统所有系统所的专长,这其中比如做惯导的707所,做光电的717所,做材料的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还有做系统集成的709所也都是非常不错的研究所,还有咱哈尔滨的703所,上海的船舶柴油机所等!因为系统所太多,就不一一赘述,之后会给大家重点推荐性价比高的研究所!说了这些,再说说研究所的待遇问题,这个估计是大家最关心的!首先,因为待遇和你所在的部门挂钩,所以先说说研究所的机构,研究所最核心的部门就是科室,这是真正的技术所在,再然后就是机关,再然后就是下属的试制工厂,再然后就是其民品公司,一般情况下,我觉得咱工大的校友,要是去研究所,进不了科室,那就别去了,没啥意思!然后待遇,中船系统的硕士待遇基本都是3000左右,扣除乱七八糟的之后在2500左右,估计看到这里大部份人心里都倍儿凉,其实这只是小头,以我这些年混迹于研究所的情况,主要的还是年终奖,硕士刚去半年,年终奖一般1w左右,三年之后,记得必须要熬个三五年之后,年终奖基本都在4—5w以上(当然你太水了除外了,我说的是你混得中等以上),研究所在招聘的时候一般都说硕士年薪不低于5w,这只是前两年的保守估计,研究所一般普遍不愿意谈待遇,曾经到华中科大招聘时问了下人力的,他们说他们希望招踏实一点的,能够真正热爱这个行业并沉下来做事的人,而写的这个5w肯定能满足你的基本生活需要!我的理解或许就是淡泊名利吧,呵呵!除了年终奖,还有阶段性项目奖,还有很多大家都认为不错的国企福利,什么网补车补电话补乱七八糟的一堆,这里就不说了!对了,这些研究所,基本都是事业单位,所长是正厅级的,科室主任是正处级的!再然后就是工作环境,我也有同学在航天的,拘说他们出差最多的地方就是戈壁呀荒漠啊什么的靶场,而中船重工的研究院因为和水密切相关,所以出差要么在江上要么在湖上要么在海上,我工作这些日子,北京跑得多自不用说,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沿海城市,环境还不错吧,呵呵!同时正因为研究所要经常出差做试验,所以研究所不是很愿意要女生!这一点比较恶心!最后给大家随便说几个我认为性价比非常高的研究所吧:701,毫无疑问,如果能进去,待遇不亚于五院三院,甚至以我和我同学的比较,我认为还要好,而且701在武汉,性价比非常高!但是不建议到701所读研,因为701不知道从那一年开始招的研究生都是不定向的了,想留下来不是很容易的,而且读研期间待遇也一般。
中船重工打头的各研究所介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各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
中船重工是我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
拥有48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15个控股、参股公司,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
其中包括驰名中外的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新厂、渤海造船厂、山海关船厂、北海造船厂、武昌造船厂和中国舰船研究院以及中国船舶贸易公司、中国国际海洋石油工程公司等。
中船重工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可承担30万吨超大型船舶在内的各种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大型水面水下战斗舰艇、各种军辅船和水中兵器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研究、设计、建造和修理。
自行设计、建造的上百种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其它机电产品,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利用造船和军工技术开发的数百种非船舶产品进入国内航天、冶金、轻工等20多个行业和领域。
中船重工的经营范围包括: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全部国有资产;承担以舰船为主的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经营国内外民用船舶、设备和非船舶产品的设计、生产、修理;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境外带料加工、工程建筑、安装、境内外投融资以及国家授权、委托法律允许的其他业务。
(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是我国从事舰船研究设计的国防核心科研事业单位,被誉为“战舰的摇篮”。
本部位于湖北武汉市繁华市区,在上海设有分部。
本中心由多种专业、多学科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组成主体队伍,其中包括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等学者和科技精英。
本中心下设有总体研究室(部)、专业研究室、计算中心和情报研究室等部门。
建有国家级电磁兼容性重点实验室,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予点、舰船电磁兼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武汉各研究所概况

武汉各研究所概况又到求职之际,看到很多学弟学妹在询问武汉研究所的情况。
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所了解的东西,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武汉研究所主要是中船重工底下的6个研究所,包括701,719,712,722,717,709.还有就是航天科工下面的三江航天设计所,现在三江航天已改名为航天科工第九研究院。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701所:总体所,主攻舰船设计。
招收专业方向齐全。
作为总体所,平均待遇要高于其他装备所.但是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弱电类(如计算机,电信,电子)等专业学生进去不是特别合适。
建议船舶,机械,电力,控制等专业的同学去.719所:总体所,主攻潜艇设计.和701一样,待遇较好,招收专业多。
对于专业上仍然是弱电不太合适。
712所:电机所,研究电机。
过去不匝地,近几年随着任务增多,待遇有大幅提高。
如果是电机等强电专业的同学,建议去这里。
722所:通信所,研究天线。
待遇与712差不多,也是近几年发展很快.比较适合微波,电磁场等通信专业的同学。
717所:光电所,研究光电设备。
待遇比712,722略好。
目前参与国家光电实验室建设,发展前途很大。
这里当然和光电,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弱电专业比较对口.709所:计算所,研究计算机。
老牌计算所,名气较大,近几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地位有所下降。
待遇上和717差不多。
比较适合计算机,电信,控制等专业的同学。
三江航天设计所:总体所,主攻导弹设计。
招收专业方向齐全.平均待遇应该比中船的几个设备所要高,但是与701,719比可能略差一些。
设计所招人比较倾向国防科工委的高校。
总而言之,找研究所最好是找专业对口的,不要一味冲着待遇去。
因为来研究所,首先就意味着奉献,不是图舒服,图钱来的。
有人说,研究所工作轻松福利又好,这是不真实的。
研究所经常会加班,去外场实验。
只是说相对公司而言,工作压力会小一些。
另外专业对口,可以让个人较快做出成绩,对于个人发展来说空间就会大很多.最后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待遇.总体所确实平均待遇比设备所好,但是每个所的各个部门收入差距也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船重工集团各研究所介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
中船重工是我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
拥有48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15个控股、参股公司,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
其中包括驰名中外的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新厂、渤海造船厂、山海关船厂、北海造船厂、武昌造船厂和中国舰船研究院以及中国船舶贸易公司、中国国际海洋石油工程公司等。
中船重工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可承担30万吨超大型船舶在内的各种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大型水面水下战斗舰艇、各种军辅船和水中兵器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研究、设计、建造和修理。
自行设计、建造的上百种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其它机电产品,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利用造船和军工技术开发的数百种非船舶产品进入国内航天、冶金、轻工等20多个行业和领域。
中船重工的经营范围包括: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全部国有资产;承担以舰船为主的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经营国内外民用船舶、设备和非船舶产品的设计、生产、修理;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境外带料加工、工程建筑、安装、境内外投融资以及国家授权、委托法律允许的其他业务。
12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简称十二所),是中国船舶行业唯一的热加工工艺专业研究所,主要从事铸造、锻造、热处理、理化检测、化工等专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下设钛合金研究室,金属塑性成形研究室,材料及表面工程研究室,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成形研究室,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成形研究室,成形与仿真研究室,标准物质研究室,特种铝合金及其成形研究室,应力控制与失效分析研究室,铸造辅料研究室,理化检测中心等,同时负责编辑出版《热加工工艺》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在崛起的中国船舶事业,和国家对船舶行业的大力支持,为十二所科研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样也为愿意服务于船舶行业的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就业与创业的广阔空间,我们热忱欢迎广大莘莘学子来所创业。
为适应科研、生产、经营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我所近年来每年将接收重点高校毕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
具体专业与资格要求如下:七○一研究所/news/hire.asp?id=595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是我国从事舰船研究设计的国防核心科研事业单位,被誉为“战舰的摇篮”。
本部位于湖北武汉市繁华市区,在上海设有分部。
本中心由多种专业、多学科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组成主体队伍,其中包括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等学者和科技精英本中心下设有总体研究室(部)、专业研究室、计算中心和情报研究室等部门。
建有国家级电磁兼容性重点实验室,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予点、舰船电磁兼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先后获得34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连续多年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热忱欢迎有志投身舰船事业的高层次人才到我中心建功立业,谱写出你人生辉煌的一页。
七○二所建于1951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地处太湖之滨-江苏无锡,在上海设有分部,在职职工800余人占地1000余亩。
主要从事舰船及水中兵器、海洋工程等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和声隐身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船舶力学研究基地,是首批进入国际船舶界两大学术组织-国际船模拖曳会议(ITTC)、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的重要成员单位。
五十多年来,七○二所遵循“团结、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为我国舰船和海洋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8年以来共获国家级等各级科研成果奖400多项,1997年起连续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七○二所主要从事舰船及水中兵器、海洋工程等水动力、结构、噪声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研究开发。
在服务经济建设方面,七○二所还研制开发了多项产品,如车客渡船Z型全回转推进器、高速游艇、水上游乐设施等。
由于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多次获得省军转民先进单位和市十佳科研单位称号。
并于1997年起获省文明单位称号。
七○二所是首批进入国际船舶界两大学术组织-国际船模试验池会议(ITTC)和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的单位,是该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成员,有多名年青科技专家当选该组织的技术委员会委员。
此外,七O二所还与美、英、法、俄、日、德、荷、挪等国近百个院校、研究所和学术团体建立有密切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关系。
七○二所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培养点之一,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多年来共培养博士30多名,硕士120多名。
现在,我国正向着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迈进,七○二所将努力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船舶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海军建设、船舶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船舶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703所/default.asp第七O三研究所(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位于黑龙江省松花江畔重工业名城哈尔滨市。
第七O三研究所组建于1961年,主要从事船舶蒸汽,燃气动力装置和工业用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机械传动、自动控制以及电站、热能工程等应用研究、设计、生产和成套供货;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研究、建设工程总承包、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让、国内外贸易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业务。
所内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的科研设计队伍,培养出了一批勇于开拓的经营开发人才。
全所职工千余名,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占百分之七十以上。
研究所总部设有十个专业研究室、一个生产工厂,无锡分部设有二个专业研究室,上海设有工作组。
全所拥有专业配套的30多座大型试验台架,其试验装备优良,测试技术先进,具备开发高新技术的基础条件。
建所以来,研制成功多型舰船用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传动、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设备和装置。
获各种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级24项。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在能源、石化、机械、自控、机电一体化、建材等领域开发了数百个工程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获得了国内外用户的信任和好评。
第七O三研究所竭诚为国内外各行各业建设服务,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愿为共同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做贡献。
第七○三研究所于1961年组建,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大型动力研究所。
全所现有员工1000余名,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650余名。
建所40年来,成功地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和导弹驱逐舰的主动力装置,为海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所从84年率先实行经济全自立试点,全所职工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用"改革开拓、攀登探索、拼搏进取、协力奉献"的七○三精神激励的七○三人,以雄厚的技术实力立于科技之林,其经济效益十年间翻了五番,科研硕果累累,令人瞩目。
我所主要从事船舶与工业用蒸汽、燃气动力装置及其设备、电站、热能工程、机械传动和自动控制等应用研究和设计;从事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让、新产品开发、工程承包、国内外贸易及经济技术合作等业务,为国内外用户服务。
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设计研究力量、经营开发人才和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
全所共有十个研究室,30多座大型试验台架,试验设备先进,新产品开发能力强。
可进行燃气轮机整机及并车试验、全台压气机、汽轮机内部除湿、燃气轮机燃烧室、锅炉燃烧器、轮盘超速与低循环疲劳、叶栅吹风、阀门管道、进排气系统、机械传动与元件、强度及振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及测试分析。
附属工厂有机加工、精密铸造、冷作焊接、理化试验、计量检测等车间和部门,有配套齐全的各种加工和检测设备150余台。
曾加工制造燃气轮机样机,3000千瓦蒸汽轮机。
生产精密铸件已出口到日本、英国、美国、香港等地。
具有1、2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承接各类压力容器、化工容器、换热设备等加工任务。
704所七○四研究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部位于衡山路10号。
现有员工近800人,研究员40余人,高级工程师170人,1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省部级专家多人。
本所主要从事舰船特种机电设备与系统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总成。
所内设有3个军品部,4个民品工程(事业)部,还设有技术创新部、标准情报研究室、特种测试研究室、编辑出版室、试制工厂和科技实业公司、三产公司等,并建有2个试验基地和1个试制基地;有20多个专业试验室以及经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认可的船舶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实验室;承担《船舶工程》、《标准化工程师》、《机电设备》3份全国性专业期刊的编辑出版任务;是教育部批准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点。
随着船舶科研的发展,我所研究开发领域不断扩大,现已形成大型水面舰船特种设备、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船舶特辅机电设备、舰船隐身技术应用、特种测试及环境条件试验研究五大船舶专业板块,包括甲板机械、舱室辅机、电站电机、热工设备等20多个专业门类。
随着军工技术转民用,船用技术转陆用,科学技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我所大力开拓陆用产品市场,已逐步开发了纺织机械、工业生产流水线、二通插装阀集成控制系统、水利水电工程电液控制系统、制冷空调工程成套设备、环保工程、消防系统等民用成套设备。
我所持有国家颁发的工程设计证书、Ⅰ、Ⅱ、Ⅲ类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资格证书、上海市消防工程施工资质等级许可证、质量保证体系合格证书、会计工作达标单位认可证书等。
多年来,我所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有关活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8/SC4主席单位,与国内外有广泛的联系。
建所近50年来,先后为150多型军、民用船舶以及海洋工程、厂矿企业提供了数千项配套设备产品,有数百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从现在到“十一五”末,我所将在船舶特种机电设备市场,瞄准高端产品、系统集成领域,发挥我所研发、总成和服务优势,抓住机遇,持续提升能力,把七○四研究所打造成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船舶特种机电设备供应商和集成商。
我所将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提炼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船舶特种机电设备和工业生产装备研发和总成能力,构建五大船舶专业板块,重点发展优势船用产品和环保、纺机等生产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