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 1、语音.._高三语文教案.doc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第一轮语音部分复习教学案 (1)

高三语文第一轮语音部分复习教学案 (1)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一)一、考点分析《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同时指出: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

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能力层次为A级,一般占3分。

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常用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查表》为命题依据。

常用字共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

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是选择题,类型有:①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②选择字音有错误的;③选择字音全部相同的。

试题题面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汉语拼音。

语音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积累生字、疑难字。

除了掌握3500个常用字以外,还应积累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且编者已注音、释义的生字以及一些疑难字。

做到在阅读时不放过任何一个拿不准的难读字,如“盥”guàn、“龋”qǔ。

另外不能受地方音的影响而产生误读,如“普遍”的“遍”,不读“piàn”,而读“biàn”。

②注意多音多义字。

(1)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好”,读hào(动词)“喜好”,读hǎo(形容词)“好孩子”。

(2)词义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恶”,读“ě”,作“恶心”讲,读“è”,作“凶恶”讲。

(3)口语和书面语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薄”,书面语读“bó”,薄弱,口语读“báo”,厚薄。

(4)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巷”,一般读“xiàng”,(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但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就读“hàng”了。

③留心形近异音字。

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有一部分字虽然字形相近,但是它们的读音却不同。

如“莠”与“秀”字形相近,但读“yǒu”,如果读成了“xiù”,则错了。

在语音识记中,一定要克服“识字认半边”的现象。

语音复习,要弄清错读的原因,养成正确识记普通话字音的良好习惯,可采用平时点滴积累,考前强化识记的方法。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1一、散文的定义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进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这是我们考试中所使用的概念。

二、散文的分类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1.记叙散文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的情感。

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

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明确抒发。

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虚构出来的。

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进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游记性散文。

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

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高中语文语音专题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语音专题复习教案

语音专题复习教案[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掌握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方法。

2、加强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的练习,力求又快又准的做好这些类型题。

[复习重点]1、近年高考典型例题分析。

2、复习应试方法策略点拨。

3、重点集中在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方言字四种类型上[复习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试题的特点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在全国推广普通话,高考语文试题第1题往往是考普通话的字音。

不过考法不断有变化,通常是给四组加的字注出读音,要求辨别正误,如2001年全国卷第1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璀璨.(càn)憧.(chōng)憬饮鸩.(zhèn)止渴B.凝.(níng)固分泌.(bì)孜.(zī)孜不倦C.蹊.(qī)跷省.(xǐng)悟穷形尽相.(xiàng)D.端倪.(ní)宝藏.(zàng)未雨绸缪.(móu)有时给出一个字的读音,要求辨一组字的读音的异同。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差chā差.错误差.差.强人意差.可告慰B.解jiě解.决押解.浑身解.数不求甚解.C.塞sè堵塞.边塞.闭目塞.听敷衍塞.责D.提tí提.炼提.防提.纲挈领耳提.而命近两年则干脆不给注音,要求辨别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或“完全相同”的一组。

综观近几年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试题,可以看出试题的下列特点:1.考常用字甚至是最常用的字的读音这从上列两道题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举例说,近几年考过的“绮丽”的“绮”、“擂台”的“擂”、“拘泥”的“泥”、“匹配”的“匹”、“倾轧”的“轧”、“参与”的“与”、“结束”的“束”等等都是常用字。

考常用字的读音,而不考生冷的字的读音。

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重在应用。

高三语文第一轮语音部分复习教学案

高三语文第一轮语音部分复习教学案

高三语文第一轮语音部分复习教学案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一)一、考点分析《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同时指出: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

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能力层次为A 级,一般占3分。

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常用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查表》为命题依据。

常用字共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

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是选择题,类型有:①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②选择字音有错误的;③选择字音全部相同的。

试题题面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汉语拼音。

语音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积累生字、疑难字。

除了掌握3500个常用字以外,还应积累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且编者已注音、释义的生字以及一些疑难字。

做到在阅读时不放过任何一个拿不准的难读字,如“盥”guàn、“龋”qǔ。

另外不能受地方音的影响而产生误读,如“普遍”的“遍”,不读“piàn”,而读“biàn”。

②注意多音多义字。

(1)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好”,读hào(动词)“喜好”,读hǎo(形容词)“好孩子”。

(2)词义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恶”,读“ě”,作“恶心”讲,读“a”,作“凶恶”讲。

(3)口语和书面语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薄”,书面语读“b?”,薄弱,口语读“báo”,厚薄。

(4)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巷”,一般读“xiàng”,(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但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就读“hàng”了。

③留心形近异音字。

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有一部分字虽然字形相近,但是它们的读音却不同。

如“莠”与“秀”字形相近,但读“yǒu”,如果读成了“xiù”,则错了。

在语音识记中,一定要克服“识字认半边”的现象。

语音复习,要弄清错读的原因,养成正确识记普通话字音的良好习惯,可采用平时点滴积累,考前强化识记的方法。

高考教学语文总结复习计划文字音专题教案

高考教学语文总结复习计划文字音专题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字音专题教课设计【复习专题】识记现代汉语一般话的字音。

【教课目的】1、紧紧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读音。

2、划分常有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

3、提升学生辨析多音字的能力。

4、养成正确识记一般话字音的优秀习惯。

考纲解读一、《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一般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 A 级。

因而可知,语音的考察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重视于考察识记、鉴别、判断汉字字音的能力,正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一般占 3 分。

二、最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考试纲领去掉了“常用” 二字,该变化意味着考生的识字量将有所加大,固然不会考繁、难、偏、怪字,但考察难度有可能会增添。

但对现代汉语字音的考察,仍旧会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次常用字表》《一般话异读词审音表》和现行教材为依照。

三、分省命题,很多地方的语音试题拥有针对性。

如 2013 年广东卷第一题所考的“峥”“狰”“慎”“缜”“诅”“趄”“狙” “沮” “诮”“梢”“峭”“辍”“拙”“绌”“啜” 等所有加点的字都是粤语方言区语音和一般话语音差异最大的字。

其他地方卷也是这样,像浙江卷就针对了吴方言的特色,江西卷就针对了赣方言的特色。

四、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察多音字和简单读错的字,采纳的题型多为选择题,所考的都是常有常用字的音。

也有的源自课本讲解和课本后的附录。

五、考题种类有:( 1)选择字音所有正确的, (2)选择字音有错误的, (3)选择字音所有同样或不一样的, (4)判断多音字有几种读音等。

【命题趋势】一、试题一般为单项选择形式,大多半省区的试卷只就字音设题,题干设置不与字形、字义联合。

比起从前的把字音、字形或字义相杂的考察方式,相对要简单调些。

二、语音题所考汉字常见于现行初高中语文课本,此中包含课文中出现的较为冷僻的汉字,如掎角之势的“掎” ( jǐ)就易误读成犄角的犄( jī)。

三、考察要点还是2500 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特别是此中的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习惯误读字、难读字。

高考总复习一语音-教学教案

高考总复习一语音-教学教案

高考总复习一、语音..-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复习语音有关知识。

(二)提高用汉语拼音认读的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汉语拼音方案中有哪些增加和改写的规定?
分析:i作韵母独自成音节时,i、in、ing前加y;其他的则把i 改为y,如y7(野)、y1ng(央)等。

u作韵母独自成音节时,u前需加w;其他的则把u改为w,如w(乌)、w#(窝)等。

_作韵母独自成音节时,把_改为yu,如y*(鱼)、yu8(月)等。

(二)汉语拼音方案中有哪些省略的规定?
分析:iou、uei、uen前面加声母时,省去o、e。

如di(丢)、du@(队)、k)n(困)。

er作儿化韵尾时,也省去e,如hu1r(花儿)。

i上标声调符号时,省去i上的点,如sh9(师)、x0ng(行)等。

[1][2][3][4][5][6][7][8][9][10][11]下一页
高考总复习一、语音.
1。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教案【篇一:高考语文复习字音专题教案】高考语文复习字音专题教案【复习专题】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教学目标】1、牢牢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读音。

2、区分常见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

3、提高学生辨析多音字的能力。

4、养成正确识记普通话字音的良好习惯。

考纲解读一、《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由此可见,语音的考查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判断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一般占3分。

二、近年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去掉了“常用”二字,该变化意味着考生的识字量将有所加大,虽然不会考繁、难、偏、怪字,但考查难度有可能会增加。

但对现代汉语字音的考查,仍然会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次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现行教材为依据。

三、分省命题,许多地方的语音试题具有针对性。

如2013年广东卷第一题所考的“峥”“狰”“慎”“缜”“诅”“趄”“狙” “沮”“诮”“梢”“峭”“辍”“拙”“绌”“啜” 等所有加点的字都是粤语方言区语音和普通话语音差异最大的字。

其它地方卷也是这样,像浙江卷就针对了吴方言的特点,江西卷就针对了赣方言的特点。

四、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多为选择题,所考的都是常见常用字的音。

也有的源自课本注解和课本后的附录。

五、考题类型有:(1)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2)选择字音有错误的,(3)选择字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4)判断多音字有几种读音等。

【命题趋向】一、试题一般为单项选择形式,大多数省区的试卷只就字音设题,题干设置不与字形、字义结合。

比起以前的把字音、字形或字义相杂的考查方式,相对要简单一些。

三、考查重点仍是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特别是其中的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习惯误读字、难读字。

四、从题型来看,近年来都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又可细分为两类:一是有拼音形式的题型,即采用给词语中加点字注音的形式;二是无拼音形式的题型,即将一些异形(或近形)同音(或近音)词语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辨别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12篇)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12篇)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12篇)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1“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精确、鲜亮、生动”,力量层级为E级。

主要考察学生用词是否精确,语言是否简约、符合语境、得体恰当,语脉是否贯穿,主题是否明确,语句是否有文采等力量。

①题型明确,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现。

考察“连贯”多采纳选择题,其他采纳主观题。

如20xx年采纳选择题的有北京、辽宁、广东、课标全国卷,20xx年在此根底上连续扩大,增加了福建卷、全国卷、湖南卷等。

②考察方式敏捷。

既可以综合考察,又可以单项考察,也可以几项结合考察,还可以结合语段压缩、图文转换、宣传语、公益广告、新闻评论和启事等多种形式进展综合性考察。

如20xx 年四川、安徽、广东卷,20xx年山东、天津、福建、安徽卷。

③考察重点明确。

“连贯”“得体”是考察的核心和重点,“连贯”多考察语句的连接,“得体”多以主观表述题为主,表达日常有用的特点。

重点考察“得体”,如20xx年安徽、湖南、山东、重庆卷等。

④语言材料、背景环境多项选择用贴近现实和时代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有用性。

如20xx 年的天津、安徽、全国卷,20xx年的广东、江苏、天津、浙江卷等。

真题体验1.[20xx·课标全国卷]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熟悉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特别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B.⑥①④②③⑤C.⑤③④①⑥②D.③⑤④⑥①②[解析]答案及解析参见本专题“现场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总复习
一、语音.._高三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复习语音有关知识。

(二)提高用汉语拼音认读的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汉语拼音方案中有哪些增加和改写的规定?
分析:i作韵母独自成音节时,i、in、ing前加y;其他的则把i改为y,如y7(野)、y1ng(央)等。

u作韵母独自成音节时,u 前需加w;其他的则把u改为w,如w
(乌)、w#(窝)等。

_作韵母独自成音节时,把_改为yu,如y*(鱼)、yu8(月)等。

(二)汉语拼音方案中有哪些省略的规定?
分析:iou、uei、uen前面加声母时,省去o、e。

如di
(丢)、du@(队)、k)n(困)。

er作儿化韵尾时,也省去e,如hu1r(花儿)。

i上标声调符号时,省去i上的点,如sh9(师)、x0ng(行)等。

[1]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