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地与旅游地理区划(1)

中国旅游地与旅游地理区划(1)

• 注: 海南省的“琼山”及“海口”后因合
并 “ 琼山”将不再出现在历史文化名城 名单中。
• 1、全国性古都
包括七大古都中的六个:北京、西安、洛 阳、开封、南京、安阳
• 2、区域性古都大邑
主要包括:成都、杭州、长沙、拉萨、银 川、南昌、济南等历史名城。
• 3、历史悠久的地方性古都古城
江陵、曲阜、苏州、绍兴以及商丘、 正定、邯郸、临淄、咸阳、隋州、钟祥、 扬州等历史名城。


旅游地:旅游地就是旅游者停留并开展旅游 活动的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供给地综合体。 三层涵义: 一是具有一定规模相当集中的地域空间范围; 二是已经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旅游吸引功能显 著; 三是具有内部联系紧密的综合性旅游产业结构 与相对完备的游乐和接待功能。
• 旅游地与旅游点:
• 旅游地是以旅游点为基本单位发展壮大而
北戴河
大别山庄
深圳世界之窗
广东从化
• (三)文化与科考旅游地
主要分为:文化旅游地 科学考察旅游地 民族风情旅游地 宗教旅游地
• (四)生态与探险旅游地
主要分为:生态旅游地 探险猎奇旅游地 体育健身旅游地
• (五)综合旅游地
多数旅游地兼有两种及其以上的多项 旅游功能,能够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旅游地的性质和主体功能很难有明确的界 定,可将具有多种突出旅游功能的旅游地 划分为综合旅游地。
• 4、特色文化名城
• 以名人荟萃的淮安、绍兴、亳州; • 以多种文化艺术流派的源地著称的歙县; • 以侨乡著称的潮州、漳州; • 以文化景观与山水环境相得益彰著称的桂
林、岳阳、丽江、乐山; • 以特色文化景观著称的敦煌、平遥、祁县、 日喀则、江孜、喀什、佛山。
• 5、近代历史名城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

11-12学年第2学期旅游地理期末论文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灌郁学号:A12110324班级:旅游管理1102班任课教师:绍刚... . .目录目录 (2)前言 (3)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3)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 (3)1.2旅游地理区划的概念及类型 (3)1.3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及意义 (4)1.4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 (4)二、中国旅游区划经典案例 (5)2.1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5)2.2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 (5)2.3中国旅游文化区划 (5)2.4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5)三、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6)(一)华北—华夏文化—古都古迹名胜旅游区 (6)(二)华中—荆楚文化—湖山峡谷旅游区 (6)(三)华东—吴越文化—江南山水园林旅游区 (7)(四)华南—岭南文化—亚热带、热带山水景观旅游区 (7)(五)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景观旅游区 (7)(六)西南—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高山峡谷旅游区 (8)(七)西北—丝路文化—干旱荒漠、绿洲旅游区 (8)(八)蒙—蒙文化—塞外草原风光旅游区 (8)(九)青藏—藏文化—高原寒旱草原、冰雪旅游区 (9)(十)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海湾现代风貌旅游区 (9)四、结语 (10)参考文献 (10)附录: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11)... . .旅游区划的原则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前言中国地域辽阔、起源古老、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多元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及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时空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中国旅游资源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异。

中国旅游地里区划已有很多方案,但迄今为止还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区划。

本文仅是笔者个人提出的中国旅游区划方案,如有偏颇之处尽请谅解。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旅游地理区简称旅游区,是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旅游单元,是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风景名胜地域综合体。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广西) (6)荆楚文化湖山景观旅游带(湖北、湖南、江西) (7)吴越文化江南水乡风光旅游带(江苏、安徽、浙江、上海) (8)岭南文化南亚热带—热带风光旅游带(福建、广东) (9)世界屋脊猎奇探险旅游带(西藏、青海) (10)台湾和港澳中西文化海岛风貌旅游带
3、李娟文分区方案(1999)
思路:博采众长,体现旅游文化在各旅 游区的作用和地位











世界屋脊
文明渊薮
路 山

长河深峡



奇境幻域
国 海
台 湾

澳 韵门

南海诸岛
1、文明渊薮——京津冀鲁豫晋陕
2、林海雪原——辽吉黑
3、山水园林——沪苏浙赣皖 4、长河深峡——鄂湘川渝
范围
5、塞外风光——蒙宁
6、丝绸之路——甘新
基本状况与特征
7、奇境幻域——滇黔桂
8、南国海韵——闽粤琼
根据:自然景观、地域方位、旅游文化
命名:三因子综合命名法
3、中国11个文化旅游区
3、中国11个文化旅游区 1.京畿要地——燕赵文化旅游区:包括北京、天津、
河北二市一省。
2.林海雪原——关东文化旅游区:包括黑龙江、吉 林、辽宁三省。
3.中华民族摇篮——中原文化旅游区:包括陕西、 山西、河南、山东四省。
8.坦荡草原——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包括宁夏 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二区。
9.沙漠绿洲——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包 括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省一区。
10.世界屋脊——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包括 青海、西藏自治区一省一区。
11.港澳台旅游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二个特 别行政区一省。

第三编 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地理区划

第三编 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地理区划

中 国 旅 游 地 理 分 区 示 意 图

青藏旅游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三沙市位于中国南海,是中国地理纬度位置最南 端的城市,为海南省第三个地级市,下辖西沙群 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三沙市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60多 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 人口最少的城市。 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是西沙 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2012 年7月24日,三沙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京、津、冀旅游区: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东北旅游区: 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 山东省 西北、内蒙古旅游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 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 华南旅游区:广东省、海南省、(三沙市 ) 福建省 台湾、 广西壮族自治区(含香港特别行政 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旅游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
第三编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第1章:旅游地理区划 一、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旅游区:是含有若干共同特征的旅游景点组成的 旅游单元,是规划建设旅游景区、统筹交通运输 与接待服务设施,组织协调与管理旅游活动的地 域系统。是指以旅游资源特征为基础,具有组织 旅游活动的相应机构、设施和旅游点的完整体系 的旅游区域。 按其范围和级别划分为基本旅游区和省级旅 游区二级。


世界六大旅游区:
欧洲旅游区:(东欧、南欧、西欧、北欧和中欧45个国
家和地区,约7.28亿人口) 美州旅游区: (北美州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州 巴西、阿根廷、智利) 非洲旅游区: (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56个国家和地 区,主要旅游国有埃及、南非和摩洛哥) 西亚旅游区:(中东地区,18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第三章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二、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意义和原则 三、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简介
一、中国旅社会——经济,文 化一历史和自然一地理条件的统一的地域 单位。 旅游区划是旅游地理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 方面。

我国以科学院地理所为代表的观点认为, 旅游区是含有若干共同持征的旅游景点组 成的旅游单元,是规划建设施游景区,统 筹交通运输与接待服务设施,组织协调与 管理施游活动的地域系统。



1、旅游地域的完整性原则 2、旅游特色的相似性原则 3、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5、旅游现状与远景发展一致的原则
三、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简介



1京、津、冀旅游区: 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2东北旅游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 3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四省。

4西北、内蒙古旅游区: 包括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5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 江六省和上海



6华南旅游区: 包括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四省和广西 壮族自治区。 7西南旅游区; 包括四川、云南和贵州三省。 8青藏旅游区: 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

就是说旅游区是指以旅游资源特征为基 础.具有组织旅游活动的相应机构、设施 相旅游点的完整体系的旅游区域。
二、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


区划是指对地区进行分类,是依据某种目 的及标准将地域进行分隔。 旅游地理区划是人们因旅游的需求、规划、 研究等实际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将旅 游地进行区域分类与整合。

中国旅游区划

中国旅游区划
7、安徽旅游亚区:皖南游览区、皖北游览区
4.西南:云南、贵州、四川、西藏(自治区)、重 庆
❖涉及的少数民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基 诺族、独龙族、德昂族、怒族、阿昌族、普米 族、布朗族、羌族、景颇族、纳西族、水族、 拉祜族、傣族、僳僳族、佤族 、哈尼族、土家 族、白族、瑶族、侗族、布依族、壮族、彝族、 苗族、藏族、回族、蒙古族、仡佬族
❖主要代表旅游亚区及游览区:
1、长三角旅游亚区:上海游览区、太湖沿岸游览 区
2、江苏旅游亚区:苏北游览区、苏南游览区
3、山东旅游亚区:鲁西北旅游区、山东半岛海滨 旅游区
4、浙江旅游亚区:浙东游览区、浙北游览区、浙 西游览区
5、江西旅游亚区:赣北游览区、赣西游览区
6、福建旅游亚区:闽北游览区、闽南游览区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独龙族德昂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羌族景颇族纳西族水族拉祜族傣族僳僳族佤族哈尼族土家族白族瑶族侗族布依族壮族彝族苗族藏族回族蒙古族仡佬族主要旅游特色
LOGO
中国旅游区划
Related Documents
❖ 本节内容
中国旅游区划情况
❖ 重点
区划中六大区分别包含省市
❖ 难点
省市的主要组成及位置
主要旅游特色:世界屋脊.岩溶山水.民族风情
❖主要代表旅游亚区及游览区: 1、云南旅游亚区:滇东游览区、滇西游览区 2、贵州旅游亚区:黔西南、东南、黔北游览区 3、四川旅游亚区:川中北、川西、川南旅游区 4、西藏旅游亚区:拉萨游览区、日喀则游览区
5、西北:陕西、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
❖涉及的少数民族:回族、维吾尔族、保安族、 裕固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俄 罗斯族、达斡尔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土 族、东乡族、哈萨克族、藏族、回族、蒙古族、 塔塔尔族

第三编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西北、内蒙古旅游区

第三编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西北、内蒙古旅游区

主要旅游资源
1.沙漠 本区是我国沙漠的集中分布地区,包括塔克拉码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 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以及库布其沙漠和毛乌苏沙漠等。 在沙漠地区风力活动十分活跃,成为塑造地表的主要营力。
西北、内蒙古旅游区
草原风情
2.草原风情 草原是发展现代化畜牧业的基地,也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内蒙古草原宽广辽阔,一 望无际,茫茫草原犹如烟波浩瀚的大海,绿浪翻滚,牛羊遍野,“天苍 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是对草原兴旺发达的描绘,这里是我 国的优质天然牧场。
西北、内蒙古旅游区
沙湖
3.沙湖 沙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以北,距银川市56公里。沙 湖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资源蕴藏量丰富,“沙、水、苇、鸟、山”五大景 源有机结合,构成独具特色的秀丽景观,是一处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 一体的“塞上明珠”。沙湖独特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目前,沙湖以被列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成为 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和投资热点。
西北、内蒙古旅游区
昭君墓
4.昭君墓 昭君墓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由于这一带地势平坦,墓身拔地 而起,格外巍然壮观。据说每到秋季,周围的草木已枯萎,唯有 昭君墓上的草依然青绿,故有“青冢”之称。
西北、内蒙古旅游区
成吉思汗陵
5. 成吉思汗陵 坐落于黄河前套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距包头不远,是蒙古族人 每年公祭的地方。陵园东南角则为成吉思汗的行宫,由金顶大帐、 选汗高台、摔跤场、赛马场等组成。
西北、内蒙古旅游区
主要游览城市
1.兰州市: 城市坐落在黄河上游河谷中,由古代军事要塞发展而成,故 有“金城”之称。汉代以后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现 为甘肃省省会和西北地区综合性工业城市。 2.乌鲁木齐市: 位于天山北麓海拔600-900米。1884年新疆建省时,定为省会。 解放后该市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中心。乌鲁木齐河将城市分为新旧两市区。市内有十多个民族共 居,其建筑风格、习俗均有明显的民族特点。 3.银川市: 银川市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也是全 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1038年,西夏国王李元昊在此定都, “筑坛受册,即皇帝位”,兴庆府(今银川) 。

中国旅游地理华东旅游资源区课件PPT

中国旅游地理华东旅游资源区课件PPT

普陀山—位于舟山普陀区,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
中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最高佛顶山283米。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
是个具有六千余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 乡,丝绸之府”之称。现在的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 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嘉兴南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嘉兴市区,规划区域总
面积2.76平方千米,水域面积0.98平方千米。南湖因 地处嘉兴城南而得名,与西南湖合称鸳鸯湖,以“轻烟 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
江苏次 旅游区
山水、园林景观在全国占据重 要地位。城内小桥、流水、巷 深、人家,充满水乡情调。 “东方的威尼斯”
黄浦江—历史上最早人工开凿疏浚的河流之一,源
于青浦县淀山湖,至吴淞口入长江,长114千米,宽 约400米。上海的母亲河象征和缩影。
豫园—上海市区唯一留存完好的江南古典园林。始
建于明嘉靖38年(1559年),规模宏大,有胜景40余 处,被誉为“东南名园冠”。
人民广场—“城市绿肺”,位于市中心,市人民
2、优美的园林景观
园林荟萃,独具特色,成为旅游 的大亮点。苏州的拙政园、上海 的豫园、无锡的寄畅园、梅园、 扬州的何园、绍兴的沈园
区域旅 游特色
3、悠久的水乡文化
江南六大水乡古镇—乌镇、周庄、 西塘、南浔、同里、甪(lù)直 “十字”、“井字”的河街格局
上海次 旅游区
东方明珠
外滩—“财政街”、“东方华尔街”
周庄
富安桥
双桥
位于南京秦淮河西。是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和丰 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 “江南第一名湖”、 “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和意义 区划是指对地区进行分类,是依据某种目的 及标准将地域进行分隔。 旅游地理区划是人们因旅游的需求、规划、 研究等实际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将旅游 地进行区域分类与整合。
二、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
1、旅游地域的完整性原则 2、旅游特色的相似性原则 3、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5、旅游现状与远景发展一致的原则
三、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简介
1、皇城 首都 奥运游——中央区 (京津冀) 2、冰雪 森林 火山地貌游——东北区(黑吉辽) 3、古都 古迹 名山游——黄河中下游区(豫陕晋鲁) 4、峡谷 巨川 生态游——长江中下游区(川渝鄂湘) 5、园林 水乡 都市游——华东区(沪苏浙皖赣) 6、椰林 海岛 侨乡游——岭南区(闽粤琼) 7、石林 溶洞 民族游——西南区(滇黔桂) 8、蓝天 白云 草原游——塞北区(蒙) 9、沙漠 绿洲 丝路游——西北区(新甘宁) 10、草原 雪域 宗教游——青藏区(青藏) 11、中西文化游——港澳台区
(三) 发展,才有现代旅游 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旅游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2、旅游交通是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的重要来源 3、旅游交通本身也是旅游活动的组成部分 4、旅游交通促进旅游区、旅游点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第一节 中国旅游客流与交通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一、旅游交通概述
(一) 旅游交通内涵 一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 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二) 旅游交通的特性 二 旅游交通是国民经济中整体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旅游交通是国民经济中整体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有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特征。旅游交通的主要特性: 具有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特征。旅游交通的主要特性: 1、公共性 、 2、特殊性 、 3、层次性 、
四、中国交通运输的现状
1、航空交通 目前,中国有中国国际、东方、南方、北方、 西南和西北六家骨干航空公司和20多家多层次的航 空运输企业。 2、铁路交通 3、公路交通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速度发展很快,目前, 我国除西藏的墨脱县外,所有县市都有公路相连, 全国基本上形成了公路网络。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二、旅游交通的发展历史
(一) 古代旅游交通 一 (二) 近代旅游交通 二 (三) 现代旅游交通 三 1、旅游铁路运输 、 2、旅游水路运输 、 3、公路交通 、 4、旅游航空运输 、
三、各种运输方式的旅游评价
各种运输方式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在具体动 作过程中应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形成交通网络。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往往利 用几种运输方式互相衔接,来完成旅游活动 的全过程。 1、铁路运输2、公路运输3、水路运输 4、航空运输5、民间运输与高架索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