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_研究主题_研究方法和分析层次
创业创新成果总结与展望

创业创新成果总结与展望一、引言在创业创新的道路上,我们面临了无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创业创新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二、成果总结1. 创业项目介绍在创业初期,我们选择了XXX项目作为切入点。
XXX项目旨在解决XXX问题,通过创新的方式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经过多次团队讨论和市场调研,我们确定了项目的方向和目标,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2. 技术创新在项目的技术实现方面,我们注重推动研发创新。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从业者,我们成功地开发出了一套高效、稳定的XXX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在XXX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为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了全新的体验。
3. 市场开拓在创业过程中,我们注重市场拓展,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
通过与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合作,我们得到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帮助我们加快了项目的推广和落地进程。
目前,我们已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展望未来1. 市场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XXX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
未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动态,寻找更多的商机和合作伙伴。
同时,我们将不断优化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2. 技术创新技术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将致力于研发更多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投入研发资源和招聘优秀人才,我们将推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提供更加先进、高效的产品和服务。
3. 团队建设团队是我们成功的重要因素,未来我们将继续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我们将打造一个学习型、合作型的团队,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结语创业创新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迭代,合理规划未来发展。
相信在众多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我们的创业创新之路将越走越宽广,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学术创业:研究综述与展望

学术创业:研究综述与展望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术创业日益成为学界和商界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学术创业的主题展开,全面梳理相关文献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学术创业的概念与定义学术创业是指学者、科研人员以及相关机构通过创新、创意和创业精神,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服务或知识产权,实现学术价值的转化与增值。
这个概念涵盖了学术产业、学术市场和学术创业等多个层面,强调了学术与商业的结合。
历史演变学术创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高科技革命时期,当时许多科学家和科研团队开始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内部创立高新技术企业。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学术创业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应用场景学术创业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学术创业往往能够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研究现状与不足目前,学术创业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创业过程、创业生态和创业模式等方面。
在创业过程研究中,学者们于创业动机、创业团队组建和资源整合等问题;在创业生态研究中,学者们探讨了学术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在创业模式研究中,学者们于学术创业的商业模式、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等问题。
尽管现有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对学术创业的认知还不够全面,缺乏对其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的深入探讨;(2)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综合评价;(3)对学术创业的实践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还比较薄弱,缺乏对不同领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创业进行全面比较和分析。
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学术创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学术创业将继续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前景:(1)科技创新与转化:学者们将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及其商业化进程;(2)产学研合作: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将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学术创业的发展;(3)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术创业领域将出现更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机会,促进全球创新和经济增长。
创业创新调研报告

创业创新调研报告封面中国创业创新调研报告撰写者:XXX日期:XXXX年XX月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中国创业创新的现状和趋势,深入了解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政策和环境对创业者和创新实践的影响。
通过对广泛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我们总结出了以下结论:一、中国创业创新的现状1. 创业行业的发展状况: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创业者数量不断增加,创业行业持续发展。
2. 创新活动的类型和领域:中国的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科技、互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各行业都在不断寻求创新。
3. 创新创业环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减税措施等,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中国创业创新的挑战与机遇1. 人才的短缺与培养:中国创业创新面临人才短缺的挑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尤其是高科技领域。
2. 融资问题:创业者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和金融机构应提供更多金融支持,鼓励投资创新项目。
3. 市场竞争与创新保护:创新项目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加强创新保护和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三、政府政策对创业创新的影响1. 资金支持政策:政府出台了各种资金支持政策,包括创业基金、创新券等,为创业者提供了经济支持。
2. 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政府积极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加大高校科研力度,为创业创新提供人才支持。
3. 简化审批流程:政府简化了创新项目的审批流程,提高了创新创业的效率。
结论创业创新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创业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创业者和创新者将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在创新政策和环境建设方面的持续改进,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创业创新发展。
中国创新创业的现状与政策研究

中国创新创业的现状与政策研究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当下非常火热的话题。
作为一个拥有40多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创新创业已经渐渐走上了正轨。
那么,今天我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创新创业的现状和政策研究。
1. 中国创新创业的现状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的创新创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政策支持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尝试着去创业,致力于发掘新的商业机会和市场需求。
未来的几年,中国的创新创业将会经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首先,中国的创新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中国已经向全球投资了相当于2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智能化成为创新发展的新方向,本土企业也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加紧研发和推广。
其次,中国的消费市场非常庞大,这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机会。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闲置产能和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消费需求也日益多元。
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可以通过创新来开拓市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再次,政策的推动成为创新创业的推动力。
中国政府已经推出了多项措施来鼓励创新创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创新创业众筹、创新型创业券等政策。
这些政策的制定,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鼓励他们积极进取、不断尝试。
2. 政策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进创新创业发展,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呢?这就需要有相关部门和政策指导来进行研究和规划。
首先,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要想让创新创业发展走上正轨,就需要政府加强对创新创业的指导和支持。
政府应该发挥好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为创新创业者创造适宜的创新环境和创业氛围,为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其次,应该加强创新创业者的培养和支持。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推进整个创新创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政府应该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注重人才培育机制的建设,培养多元化、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创新创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创新与创业已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创新创业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从现状和趋势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状1. 技术创新近年来,中国的一些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比如华为、阿里巴巴、百度等等,已经成为许多人熟知的品牌。
这些创新企业注重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同时,政府也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中国制定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0”,并明确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
这些措施将重点放在了科研项目的支持和技术转化方面。
2. 创业环境创业需要良好的环境和资源,而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近年来,各个城市的创业孵化器、创新园区、科技小镇等也应运而生,为创业者们提供了适合的场所和资源。
此外,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和支持创业,比如支持外商投资、制定税收政策等,让创业者们更容易获得资金和资源,创业环境也是中国创新创业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3. 人才培养人才是创新创业的基石之一,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2020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中国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比如优化学历认证制度、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等,并通过各种方式吸引留学生回国。
这些政策措施,为新时代中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趋势1.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要驱动力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成为了推动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政府也将这些技术列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身处这个信息爆发和5G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创业者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广阔的机会。
2. 以“互联网+”为核心“互联网+”也成为了中国创新创业的主要领域之一。
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数字产业和实体经济的融合,颠覆传统产业模式,打造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研究建议

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研究建议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研究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创业研究在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创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手段。
深入探究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现状以及提出未来研究建议,对于推动中国创业环境的改善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1. 创业研究现状分析1.1 创业生态系统在中国,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日益成熟,不仅有政府的政策扶持,也有风投机构和创业孵化器的不断涌现。
然而,仍然存在着创业门槛高、创业成本大、融资难等问题,制约了创业者的发展空间。
1.2 创业者心理与能力研究中国对创业者心理和能力的研究相对薄弱,大多集中在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上,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1.3 创新与创业创新是创业的核心动力,而中国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从技术创新到商业模式创新,中国创业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未来研究建议2.1 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精神是提升创业能力的关键。
学校、企业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创业教育,培养更多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2.2 探索创业者心理特征创业者的心理特征直接关系到创业的动力和决策。
通过心理测试、深度访谈等方式,探索创业者的心理特征,为其提供更科学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2.3 创新政策和环境政府应继续出台支持创新的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市场准入门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3. 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中国的创业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除了对创业者和创新的关注外,还应该加强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探究政策、市场和资本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跨学科研究也是未来创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角度来深入研究创业现象。
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现状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相信中国的创业环境将会得到有效改善,中国创业者的创新能力也将不断提升,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创业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

战略与决策中国创业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中国创业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朱承亮V,雷家瞒彳(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2.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研究咨询中心,北京100732;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不断创造伟大奇迹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
结合历次创业浪潮,本文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创业研究历程划分为计划经济创业、草根为主创业、精英为主创业、互联网创业和大众创业五个阶段;从研究机构、学术会议、期刊建设、研究论文、国家基金资助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创业研究的组织体系;将中国创业理论演进的历程划分为自主探索、引进吸收和中外融合三个阶段;揭示了中国创业研究在方法论方面遵循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的演化路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创业研究在历次创业浪潮推动和国外创业研究影响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当前正处于理论构建阶段,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创新不够,且创业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创业实践发展。
最后,本文提出了中国创业研究应重点关注的四个问题。
关键词:创业研究;演化历程;组织体系;展望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66(2020)01-0011-1070Yea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China:Retrospect and ProspectZHU Cheng-liang12,LEI Jia-su3(1.Institute of Quantitative and Technical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100732;2.Project Evaluation and Strategic Planning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Center,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100732;3.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00084)Abstract: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at miracles created in the70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sa magnificent history of bining with the previous wave of entrepreneurship,the paper divides theresearch process of entrepreneurship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to five stages:planned economy entrepreneurship, grassroots entrepreneurship,elite entrepreneurship,Internet entrepreneurship and mass entrepreneurship.It analyses the current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from five aspects:research institutions,academic conferences, periodical construction,research papers and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The evolution of theo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independent exploration,introduction and absorption,and integration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The methodology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follows the evolutionary path from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China's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under the impetus and influence of previous entrepreneurship waves and foreig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At present,it is in the stage of theoretical development.收稿日期:2019-06-19修回日期:2019-12-0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众创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16CJL017),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新时代动能转换的机制与效果评价”。
中国创业研究报告

中国创业研究报告《中国创业研究报告》创业是指创造、创新或创办新的事物或组织,是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报告根据对中国创业环境、创业动力、创业模式和创业支持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中国创业的现状和趋势。
一、创业环境:中国创业环境积极向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措施,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创业者的创业信心进一步增强,创业活力持续释放。
同时,社会对创业的认同度也高涨,创业者受到更多的赞誉和支持。
二、创业动力:中国的创业动力源源不断。
首先,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了创业创新活动的加速。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创业来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人才红利释放和大众创业政策的鼓励,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投身创业。
最后,互联网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三、创业模式:中国创业模式多样化,创业者开发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创业模式。
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兴创业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
共享经济既满足了大众对便捷、经济的需求,又带动了创业活动的快速蓬勃发展。
除了共享经济,创业者还开发了许多其他创业模式,如线上O2O,农村电商等。
四、创业支持:中国从政府到社会各界提供了广泛的创业支持和服务。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政策,包括减税降费、创业贷款和创业补贴等,为创业者提供了经济支持。
同时,各种创业孵化器和创业加速器纷纷涌现,为创业者提供了创业指导、资源支持和投资渠道。
总结起来,中国创业环境良好,创业动力强劲,创业模式多样化,创业支持充分。
然而,创业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融资难、创新能力不足等。
因此,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促进创业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创业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创业研究经过近30年的蓬勃发展[1],在发展自身理论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和借鉴现有的理论,既包括经济管理学科本身的相关理论,也包括跨学科的理论,如社会学、心理学等。
多种理论的结合和演绎有助于对创业活动的理论解释和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但也增加了创业研究理论体系的复杂性,而事实上在创业领域引入新的理论也同样面临着挑战。
创业研究能够作为经济和管理领域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也预示着本身的特殊性和对传统经济管理理论的挑战。
首先,创业者本身就是有别于经济人和一般意义上的管理者的一类特殊的经济行为主体。
其次,随着创业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和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创业研究也得以在更广泛的经济环境下进行,并出现了许多跨地域、跨文化和跨国家的研究。
中国作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收稿日期:2009-11-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资源观的新企业创建与早期成长机理研究”(70732005);吉林大学研究生“985工程”创新计划项目(20081201)第一作者简介:柳青(1982-),男,辽宁义县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创业管理。
中国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分析层次柳青1,蔡莉2,单标安1,周立媛1(1.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长春130022;2.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长春130022)摘要:以创业学研究的主题作为关键词,利用“中国期刊数据库”对CSSCI 来源期刊中管理类期刊进行了检索。
对1998—2008年期间发表的259篇论文进行了编码分类,就研究主题的进展,研究方法和分析层次等问题进行了整理分析。
总结了当前中国创业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值得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创业;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分析层次;综述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41(2010)04-0066-06Reviews and Prospect o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China:Research Theme,Methodology and Level of AnalysisLIU Qing 1,CAI Li 2,SHAN Biao'an 1,ZHOU Liyuan 1(1.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Center,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2.School of Management,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Abstract:We use the keywords related with entrepreneurial theme to collect 259papers published from1998to 2008year in this study through ″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CJFD),especially the source journals of management in China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CSSCI).By coding the relevant papers,we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theme,methodology types and levels of analysis.We review the exiting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and discus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n future at the end.Key words:entrepreneurship;research theme;methodology type;level of analysis;literature review转型的同时,GDP持续快速增长,创业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全球创业观察的统计表明,中国的创业活动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的位置。
对于中国的创业研究,更有其复杂的特征,如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情境,中国传统文化对创业者行为的影响,中国特殊阶段的资源禀赋,这些特殊性要求在发展创业理论的同时,也需要完善和构建中国独特的创业理论体系[2-5]。
随着创业理论和中国创业实践的发展,我国的创业研究也进入了相对丰富的时期,各种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层出不穷[6]。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学者对创业学的研究也取得初步的成就。
作为回顾和展望,本文特别关注科学研究中相对重要的三个方面,即研究主题、方法论类型和分析层次。
研究主题。
随着创业学研究体系的建立,创业学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结为新企业创建(Creation of New Enterpr-ise)[1,7]和公司创业(Corporation Entrepreneurship)[8]两个方面。
学者也定义和构建出不同的模型来描述创业现象,包括基于新企业创建视角的经典创业模型[7,9]以及基于公司创业的创业模型[10]。
这些模型概括了影响创业活动的关键因素,此后学者也在不断围绕这些要素展开研究,不断完善这些理论模型,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主题。
本文总结了经典创业模型的研究要素,主要包括创业者(Entrep-reneur)与创业团队(Entrepreneurial Team)、商业机会(Op-portunities)、创业资源(Resources)与能力(Capab-ilities)、创业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市场导向(Market Orientation)、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和创业环境(Env-ironment)7个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
随着创业研究的发展,方法论方面也在不断进步。
其中,实证研究方法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应用。
Chandler和Lyon[11]指出,多变量分析技术和信度及效度检验受到学者的青睐。
然而,要丰富创业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1]。
虽然,目前很多重要期刊关注以理论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但需要指出的是,学者在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也要关注研究的应用价值,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一些概念性的研究更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因此,实证研究和概念研究是值得创业研究学者关注的两个方法论体系。
实证研究是指那些应用了某些数据和数据分析的研究,包括统计和定量分析;而文献综述,非验证性理论模型和数学命题模型都被定义为概念性研究[11]。
分析层次。
对分析层次(Level of Analysis)的选择和定义不仅对实证研究的设计必不可少,而且对于不同理论的应用和创业概念的匹配也至关重要。
本文关于创业的定义是指新企业的创建[1,7],创业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解释和强调新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这一定义决定了学者应该同时关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问题[12]。
因此,创业研究应该关注多层次的研究,这些研究层次可以互相补充和完善。
本文将创业研究层次分为:(1)微观层面,包括个体层次和企业层次;(2)中观和宏观层面,包括产业、区域和国家层面。
本文从目前现有的创业研究文献入手,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中国创业研究主要论题的发展趋势如何?不同研究主题在研究方法上有哪些特点?不同主题关注哪些层次的研究?1数据收集1.1数据来源为了搜集所需数据,我们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式,搜集与研究相关的论文;并对29种管理类CSSCI来源期刊中创业学研究方面的论文进行了人工排查,对未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了补遗。
1.2文献检索与编码根据近年创业研究集中度比较高的研究方向,我们进一步确定了检索的关键词包括“创业者”、“创业团队”、“资源”、“能力”、“创业导向”、“社会网络”、“市场导向”和“创业环境”,利用这些关键词,在上述期刊源进行检索。
随后,我们在课题组中抽选了13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分为不同的文献整理小组对数据进行编码。
主要包括学者、年份、题目、研究问题、研究类型、相关理论、研究情境、研究方法、分析层次。
为了保证编码工作的可靠性,我们指派了两名博士研究生对各组的工作情况予以审核。
最后确定了259篇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
总体上我们将创业研究分为七大主题:创业者(Entr-epreneur)与创业团队(Entrepreneurial Team)、商业机会(Opportunities)、创业资源(Resources)与能力(Capabil-ities)、创业导向(EO)、市场导向(MO)、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和创业环境(Environment)。
表1统计结果表明,在所统计的文献中,创业者及团队的研究占有较大比例(23.9%),其次为社会网络(21.2%)和创业资源与能力的研究(20.8%),创业环境的研究占总体的18.5%,商业机会的研究为14.6%,创业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研究较少,各占5.7%和4.2%。
其中绝大部分的研究属于概念研究,占67.6%,更多的研究关注于个体和企业层次的研究,占总体研究文献的76.8%。
表1各研究主题的文献数量2中国创业研究总体发展趋势我国创业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直到20世纪末基本上都处于借鉴和吸收西方研究成果阶段。
步入21世纪后,我国学者们开始逐步探索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创业研究,研究内容和方向都逐步发生着变化。
表2描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创业研究主题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表2创业研究的变化趋势从表2的分析来看,1998—2000年我国学者对于创业研究关注较少,主要集中于宏观视角。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网络和企业创业资源与能力开始逐渐被认识,继而开始关注创业者、创业团队以及机会识别等方面的研究。
经过近几年创业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将更多视线转移到了创业者、团队,创业资源和能力等微观领域。
在研究方法的演进方面,我国创业研究中大多以概念研究为主。
表2总结了近十年来创业领域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学者们开始认识到创业研究的重要性,引入西方创业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逐步关注中国创业问题。
从研究方法来看,我国创业领域的研究依旧主要停留在概念研究上,在2004年之前很少有学者利用实证研究进行创业研究。
但值得关注的是,从2005年开始实证研究开始不断得到重视,并且应用到创业的各个研究方面。
到2008年后,实证研究在创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占较大比重。
在表2中我们同样总结了十年来我国创业研究分析层次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