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接触网的安全技术交底范本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接触网施工、维护及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接触网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
三、交底内容1. 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穿防滑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2)施工过程中,禁止酒后作业、疲劳作业,确保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3)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动火,如需动火作业,需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并做好防火措施。
(4)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 接触网施工安全要求:(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接触网施工前,应检查施工设备、工具是否完好,施工场地是否符合要求。
(3)接触网施工过程中,严禁擅自移动接触网支柱、设备,确保施工安全。
(4)接触网施工时,应遵循以下顺序:先安装接触网,再安装支柱,最后安装接地装置。
(5)施工过程中,接触网支柱与设备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安全。
3. 接触网维护及检修安全要求:(1)维护及检修前,对维护及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维护及检修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3)维护及检修时,应先切断接触网电源,确认无电压后,方可进行作业。
(4)维护及检修过程中,注意观察接触网设备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维护及检修结束后,应检查现场设备状态,确保恢复正常。
四、交底程序1. 项目部安全工程师对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2. 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了解并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3. 项目部安全工程师对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其掌握安全注意事项。
4. 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签字确认,表示已了解并掌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五、交底时间根据施工、维护及检修计划,提前安排安全技术交底。
六、交底责任人1. 项目部安全工程师负责安全技术交底的组织和实施。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ZWZQ-6标项目二分部技术交底记录交底单位: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ZWZQ-6标项目二分部桥二队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交底1、编制依据及原则1。
1 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J 1155-2011);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 J 1147-2011);5)《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肆房(2010)8301;6)拐河北至方城梁场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修改设计图《郑万豫施修网》—H70JW07-j;7)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8)与本工程相关的现行铁路工程设计、施工规范、验收评定标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
2 编制原则1)遵循专业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2)保障施工设备、人员安全的原则;3)严格遵守合同文件的所有条款,本着科学、客观、实事求是、技术创新的原则;4)充分考虑合理性、全面性、可行性的原则;5)充分考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施工给周边秩序、环境卫生、道路交通、既有设施安全及群众正常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原则。
2、工程简况本分部负责DK211+040~DK218+457。
73段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施工。
根据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为ZJ-B一种规格90个,拉线基础LXZJ 计28个,根据地质情况(土壤内摩擦角)的大小确认基础埋深,其中AB组填料内摩擦角为35度,3%水泥级配碎石内摩擦角39度,我部管段桩基长度均为4。
2米..ZJ-B基础承台配钢筋,其中灌注桩混凝土标号为C30,承台混凝土标号为C30,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规格按GB/T196—2003、GB/T41-2000加工。
3、施工准备3。
1物资、周转料具准备由队上物资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负责落实,确保工程质量与满足工程进度需要。
接触网支柱基础技术交底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JHSK-I 标技术交底书编号:工程位置 路基边坡 工程名称 边坡防护交底工程项目接触网支柱基础交底日期交底内容及附图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本施工段接触网支柱基础共计64处,其中JGH-100有24处,孔径为0.7m,孔深为3.6m,JGH-140有40处,孔径为0.7m,孔深为3.9m,下锚拉线基础共计20处,其中LXJC-1有8处,孔径为0.7,孔深为3.6m,LXJC-2有12处,孔径为0.7,孔深3m,里程及接触网支柱,基础类型详见附表1。
二. 施工方法及过程 1.施工准备(1)按照复核后的测量资料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钉木桩标出接触网立柱中心位置,并设置护桩。
(2)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就位。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前向施工人员明确施工中应注意事项,以防野蛮施工。
(3)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检验合格后,进行现场放样。
为保证路基完整性采用干取土钻机或旋挖钻掏土,然后用串筒进行基础砼的灌注施工。
2.接触网基础施工工艺流程4.40 4.604.40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电缆槽3.303.300.700.703.1测量放样按照复核后的测量资料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钉木桩标出接触网立柱中心位置,并设置护桩。
3.2浇筑锁口根据测量组放出的锁口位置,施工作业班组立模板,绑扎锁口钢筋,并浇筑混凝土。
锁口高度为0.2m ,钢筋为Φ10,箍筋间距为10cm,主筋间距为10cm 。
3.3开挖孔桩孔桩开挖采用人工挖孔,边钻边清碴,钻孔深度和垂直度应符合该型号基础的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钻孔时自卸车汽车配合运输弃碴土,不得污染路基级配碎石表面,钻出碴及时从路基上运走,根据现场岩层条件做护壁。
3.4清孔施工作业班组根据测量交底进行挖孔,开挖到孔底时,清理孔内松散的土渣、石渣。
3.5垫层浇筑垫层厚度为0.1m,垫层采用C10混凝土浇筑。
浇筑时必须振捣到位。
3.6钢筋制作,绑扎及下钢筋笼施工前清除钢筋上的油污、浮锈等杂物,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绑扎钢施工准备 桩位测设 旋挖钻机就位干法钻、挖孔 成孔检查 安装串筒、立模灌注砼 养生 砼拌和 砼运输预埋件安装 钻渣外运质量检验钢筋笼安装 钢筋笼加工筋的铁丝头应推入骨架内侧,不得深入保护层内。
接触网支柱基础技术交底修改

技术交底书CRCC14G2JL16-08第 1 页/共 6 页签收:日期:保留期限:5年本技术交底书一式三份:施工单位、技术部、计划部各一份。
技术交底书C R C C 14G 2J L 16-08第 2页/共 6 页签 收: 日 期: 保留期限:5年本技术交底书一式三份:施工单位、技术部、计划部各一份。
工程地点 (里程桩号)DK217+000-DK251+100 日 期2、测量放样按照复核后旳测量资料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钉木桩标出接触网立柱中心位置,并设置护桩,以便施工中对桩位旳检查。
注意在埋设护桩时必须用水泥砂浆(或砼)包裹,并标识明确,钻机就位前认真查对桩位。
3、钻机成孔①根据地质条件确定选用旳基础构造类型,从而确定成孔方式。
根据现场地质确认本标段接触网基础无矩形断面柱式基础,均为钻孔基础。
钻孔基础采用机械钻孔,孔口定位预检合格后开机施工。
钻孔深度和垂直度应符合设计及验标规定;②成孔至设计深度后,开始清孔,以防孔底虚碴过多,影响基础承载力。
4、钢筋笼制作及安装①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制作,汽车运到现场安装。
钢筋笼旳主筋尽量为整根,需要对接时,宜采用搭接焊接头,搭接长度不不不小于200mm 。
成品钢筋笼保证其顺直、尺寸精确,钢筋制作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其钢筋规格、数量、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规定。
钢筋笼上、下车及运送过程中防止碰撞,保证运到现场旳钢筋笼构造尺寸满足设计图纸尺寸。
②钢筋笼放入前应先绑好砂浆垫块以保证钢筋笼外混凝土保护层旳厚度符合设计规定;本标段规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 。
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防止碰撞孔壁。
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以免钢筋笼在浇注混凝土时上浮,并使钢筋笼处在悬吊状态。
5、预埋件定位螺栓组定位采用双层钢板定位,可以保证螺栓组中各个螺栓旳相对位置,同步可以整体控制螺栓旳垂直度。
详细工艺如图:签收人意见:技术交底书CRCC14G2JL16-08第 3 页/共 6 页签收:日期:保留期限:5年本技术交底书一式三份:施工单位、技术部、计划部各一份。
东星村大桥移动模架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

交底目的:
本交底旨在指导东星村大桥移动模架现浇梁接触网支柱基础工程施工,现场施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交底内容进行施工。
交底内容:
东星村大桥涉及接触网支柱类型为:QJ-A2,QJ-B,QJLX-1三种,具体基础类型及设置位置详见附表东星村大桥接触网基础布置详表。每孔梁施工前,请施工队认真核对“预埋件(预留孔洞)清单技术交底。
一、主要预埋件及质量要求
1.接触网支柱基础和下拉锚线基础预埋钢筋、钢板、螺栓;
质量要求:所有预埋件原材料和部件的品种、规格、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杜绝不合格预埋件进场。
二、技术要求
1.所有预埋件应位置准确,外露部分进行相应的防腐处理,其中接触网支柱预埋螺栓基础面以下150mm及外露部分范围采用多元合金共渗+达可乐+封闭层处理;接触网预埋钢板1采用多元合金共渗或渗锌+封闭层处理;其防腐涂层工艺及检验方法应满足《钢铁制件粉末渗锌》JB/T5067-99、《钢铁制件多元合金共渗》Q/SQJC4-2005、《锌洛涂层技术条件》GB/T18684-2002、《磁性金属基体上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4956-1985、《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10125-1997。
2.预埋钢筋应绑扎牢固,预埋螺栓等位置应确保准确。
3. 接触网支柱跨距一般为50m左右,可在梁跨的1/4、3/4处设置,实际设置根据总体布置设置。但支柱中心距梁端中心距离应不少于5m,困难时不少于4m。如需在桥上设置接触网一般支柱基础,浇筑梁体时应在相应的位置预埋接触网锚固螺栓及加强钢筋,支柱基础混凝土可在梁体施工完成后与电缆槽竖墙一同灌浇筑。如在桥面板设置接触网锚柱,除预埋锚固螺栓及加强钢筋外,还应注意在相应位置设置下锚拉线基础预留钢筋。
接触网立柱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4、施工前自行制作直径1.5米,15cm高的铁护筒对孔口进行围护,防止孔口周边的弃渣坠落入孔伤人造成事故。
5、安装起吊设备应牢固平稳,使用沙袋承压,避免挪动倾覆。
6、孔内吊运物料或土方时,应保持平稳,不准斜吊,过急或晃动;出渣应采用安全不漏洒的胶桶,避免落物伤人;吊钩采用安全闭合钩;吊绳必须使用钢丝绳,直径不得小于5mm,绳不许有断丝,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得放完,至少保留三圈绳尾必须栓牢。吊装设备应安排专人管理和操作,当有人在孔内作业时,严禁擅自离岗,应保持与孔内作业人员联系,随时做好孔内人员的撤离准备。
10、安装钢筋笼骨架时,应使用钢丝绳栓牢骨架主筋上,防止钢筋笼坠落,起吊时禁止任何人员站在钢筋笼底下。
11、施工孔内混凝土时,混凝土罐车必须尽可能远离孔口,防止地面承压过大造成孔内塌方。
12、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立即清理施工现场,采取防护措施,使用木板覆盖孔口,钢管围栏围护,悬挂安全警示牌。
交底人签名
安全技术交底
成渝客运专线CYSG-4标ຫໍສະໝຸດ 一项目分部第1页共2页工程名称
成渝客运专线
施工单位名称
一分部
施工班组
附属工班
工种名称
接触网立柱基础施工
施工部位
路基
安全总监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1、队伍进场前,需与分部工程部联系,查阅路基施工设计图,仔细核对施工作业点地质情况,掌握底层结构。
2、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衣着要规范。严禁疲劳作业,酒后作业。
7、弃渣应堆放在离孔口距离至少1m的地方,保证孔外留有足够的作业面,并应及时清理外运。
8、施工中断时,采用钢管和密目网对孔口进行安全防护。钢管双层布置高度不小于1.2m,上下层间距0.6m;离开挖边安全距离不小于0.5m,下口采用编织袋装土压密目网边,防止密目网随意摆动;钢管刷成红白相间并挂设安全防护警示牌,并使用木板覆盖孔口,防止下班后无人看管时非施工人员掉入孔内。
接触网支柱基础技术交底书

6、接触网支柱基础钢筋应与人行道遮板或声屏障的连接钢筋绑扎牢固,基混凝土灌筑应与人行道板遮板或声屏障的安装同进行。
7、接触网支柱基础拉线基础中预埋的4根M24锚栓。锚栓外露基础面100mm,螺纹长度100mm。
8、下锚拉线基础中心与下锚支柱中心的连线平行于线路中心线。
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站前工程贵阳至贺州段
GGTJ-2标第七项目部
老寨1号双线大桥
接
触
网
支
柱
基
础
技
术
交
底
中铁隧道集团贵广铁路GGTJ-2标
第七项目部
交底书名称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交底书
交底依据
现有图纸
适用范围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
目的
安全施工、保证质量
一、工程概况
老寨1号双线大桥全桥共设接触网支柱基础共14处,下锚拉线基础2处。其中QJ-A2型接触网支柱基础4处,QJ-B型接触网支柱基础共10处,下锚拉线基础型号为QJLX-1型。
预埋钢板应水平,高低偏差
<5mm
9
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
<1mm
10
螺栓组的整体扭转
±1.5o
11
基础面至轨面距离;基础面高出桥梁面距离;基础平台尺寸;预埋钢板尺寸
±5mm
六、现场安全环保要求
1、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帽要佩带正确。
2、夜间施工区域照明设施要齐全,亮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5、安装模板前应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平整度是否合格、有无弯曲变形,检查合格后,进行打磨和刷油处理。
6、模板安装应定位准确,加师报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序。
接触网支柱技术交底

接触网支柱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接触网支柱为"接触网H型钢柱"的类型图纸设计共有4种,分别是QJ-A1、QJ-A2、QJ-B、QJ-C型,本连续梁涉及到的只有两种型号分别是QJ-A2、QJ-B。
下锚拉线只有一种QJLX-1。
在梁体钢筋制作时同时做好接触网支柱、下锚拉线基础预埋件包括预埋钢板、螺栓、加强钢筋等。
具体见附图。
二、预埋位置1、根据本连续梁接触网支柱的设计图纸,本连续梁接触网支柱及下锚拉线的里程位置为DK。
(具体内容见附表)。
2、接触网支座基础中心距桥梁中心线距离为5.75m。
三、施工工序在梁体顶板钢筋绑扎的同时,对接触网支柱、下锚拉线基础的位置确定,所有位置均由测量组放样确定。
将接触网支柱、下锚拉线的预埋钢板与梁体钢筋焊接并且固定牢固。
然后再绑扎加强筋。
四、技术要求1、QJ-A2型基础1)、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2米(顺桥向)范围内对桥面板进行局部加高100mm。
2)、梁体的钢筋与预埋件相碰时,适当移动或弯折梁体钢筋,位于预埋钢板2下方的原梁体的纵向钢筋及加强筋M4可部分移到预埋钢板2的上方,同时在预埋钢板2上面加焊锚固钢筋N4、N4’(详见附图),使其与梁体钢筋绑扎牢固。
3)、M5、M5’钢筋在支柱基础中心两侧各1.8m范围内,与梁体顶板底层N3、N4钢筋并置,间距为100mm布置。
4)、接触网支柱基础中预埋的6根M39锚栓。
锚栓外露基础面190mm,螺纹长度190+5mm,每个锚栓配三个螺母,两个垫圈。
5)、位于平坡或者纵坡的桥梁,支柱基础面都应保持水平,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顶面齐平,预埋锚栓应保持与基础水平面垂直,锚栓顶部偏离垂直位置的距离误差不应大于1mm。
2、QJ-B型基础1)、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2米(顺桥向)范围内对桥面板进行局部加高100mm。
2)、梁体的钢筋与预埋件相碰时,适当移动或弯折梁体钢筋,位于预埋钢板2下方的原梁体的纵向钢筋及加强筋M4可部分移到预埋钢板2的上方,同时在预埋钢板2上面加焊锚固钢筋N4、N4’(详见附图),使其与梁体钢筋绑扎牢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当采用通桥(2012)2201 时,线间距加宽值∆满足下表备注中要求时,按下 表施工;
b.当采用通桥(2012)2209 时,线间距加宽值∆满足下表备注中要求时,按下 表施工;
4
c.当线间距加宽值∆不满足上表备注要求时; 10、L=24、32m 站场多线墩硬横跨锚柱预埋件规格型号:
2、双线桥梁左右两侧进行布置,两侧中心连线垂直于正线,锚栓相应配螺 母、垫圈。上部定位钢板顶面应与基础顶面平齐。
3、锚栓之间必须准确定位,螺栓预埋顶部向下 300mm 应采用二级热浸镀 锌,即:任何局部锌层厚度不低于 70μm。预埋好的基础螺栓外露部分均要求涂 油防腐并用塑料套包裹并绑扎。
4、接触网基础应按“通号(2009)9301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设接地钢筋与综 合接地系统连接。
8、L=24、32m 双线墩接触网下锚柱牛腿预埋件规格型号:
2
9、接触网牛腿参数
3
(1)24、32m 双线墩接触网中间柱: a.当采用通桥(2012)2201 时,线间距加宽值∆满足下表备注中要求时,按下
表施工;
b.当采用通桥(2012)2209 时,线间距加宽值∆满足下表备注中要求时,按下 表施工;
9
四.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位置的确定
根据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选择基础类型
柱脚钢板法兰盘、基础地脚螺栓的确定
根据基础类型选用所用基础内部所用钢筋数量
基础距线路中心距离的确定
基础螺栓、法兰盘的固定(并复核基础位置)
基础螺栓外露部分的确定
基础螺栓外露部分对螺纹的保护
基础预埋钢板的检查(与基础顶面齐平)
基础螺栓的检查(预埋螺栓应与基础水平面垂直)
5、接触网支柱基础位置、类型以《接触网基础预留平面布置图》(黔张常 (施)网 01-06、07、08(预))为准。
6、桥梁配套图集中支柱类型与接触网基础类型的对应关系:以设计院技术通 知单《黔张常指技通桥〔2015)第 067 号》为准
1
7、L=24、32m 双线墩接触网中间柱牛腿预埋件规格型号:
2~5 号桥墩
小里程桥台、 1~4、 6~10、 大桥
DK078+940、 DK078+982、 DK079+024、 DK079+066、 DK079+108
2~6、
8、
13~18、
20~22、 24、
25、27 号墩
1、7、19、 23、 26 号 墩
12、简支梁支柱基础设在墩顶帽上,左右两侧对称布置。连续梁设在梁面上。 13、桥台预留有接触网牛腿时,按照以下原则施做:(1)桥台接触网基础:构造截面 及配筋参照桥墩的施工(黔张常施桥参 8),(2)定位: A、高程 与桥台顶帽顶(55cm)处平 齐; B、纵向 按照台前的梁缝中心对称布置; C、横向 按照 L 值定位; 14、不等高实体墩预留接触网基础时,基础顶面与较低侧墩顶平齐;接触基础外 形尺寸与其相接的托盘外形一致. 二、施工要点 1、按设计标准选择合格的钢板和螺栓母体,严格要求厂家进行加工,精度符 合要求; 2、预埋前检查螺栓所用类型,螺纹的长度、直径等符合设计要求; 3、根据基础类型,正确选用定位钢板的型号; 4、依据基础设计要求位置,按照设计里程复核基础位置。
基础内混凝土的灌注
各项指标的检查记录
对接触网基础混凝土进行养护
10
五、 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允许误差
序号
项目
1
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
2
螺栓组中心顺线路方向偏移
3
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
4
螺栓相邻间距
5
螺栓对角线间距
6
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面齐平或略高
7
预埋钢板中部预留孔中混凝土略高于预埋钢板顶面
7
模具制做示意图: (图中单位:mm; L 与设计图一致)
预埋件加工成整体示意图: 第一步: 辅助预埋定位钢板 2 与预埋螺栓焊接, 严禁烧伤螺栓; 预埋定位钢板 1 与预埋螺栓不焊接, 成活动状态; 第二步:上提焊接后辅助预埋
定位钢板 2 与预埋螺栓, 至预埋水平面位置; 第三步: 点焊预埋定位钢板 1 与预埋螺栓接触处四周, 严禁烧伤螺栓;
8
预埋钢板应水平,高低偏差
9
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
10
靠近线路侧螺栓连线的法线应垂直线路中心线,一组螺栓的
整体扭转
11
基础面至轨面距离;基础面高出桥梁面距离;基础平台尺
寸;预埋钢板尺寸
12
基础断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
允许误差 +50mm/-0mm ±50mm +5mm/-0mm ±1mm ±1.5mm +5mm/-0mm +5mm/-0mm <5mm <1mm ±1.5°
QJ-D( 桥 墩 顶 帽上预留格构 式中间柱)
QJ-E(桥墩 顶帽上预留 格构式下锚 柱)
QJ-F( 桥 墩 顶 帽上预留钢管 硬横跨柱)
陈家沟 1 号大桥
2、 4、6( 大里 程侧)号墩
3、5 1( 小 里 程
号墩
侧)号墩
陈家沟 2 号中桥
麦地湾中桥
金龙村大桥
老虎洞河中桥
猴栗堡中桥
无
DK64+787.45 、 1号 墩 、 DK64+853.45
1、2 号墩
2、 3、4、5、 6 号墩
DK69+583.08 、1、7(大里 程)号墩
1、2 号墩
无
无
无
无
无
6
茅坪大桥 响水洞特大桥
DK076+453 (右线) DK076+490 (左线), DK076+522
DK076+453 左线), DK076+490 (右线)
DK076+559 、 DK076+595
8
第四步:去掉固定模具:形成整体预埋件。
三、注意事项: 1、时速 200km/h 段落声屏障简支 T 梁采用通桥(2012)2209,非声屏障简支梁 T 梁采用通桥(2012)2201 梁;不同梁型对应牛腿尺寸及预埋螺栓距离线路左(右)线 线中心距离 L 值详见《黔张常施桥参 08》,施工中应注意声屏障梁与非声屏障梁 接触网螺栓预埋件距离线路中心 L 值并不一致。 2、对于声屏障梁与非声屏障梁过渡墩,接触网牛腿及预埋件位置按声屏障梁 的桥墩处理。 3、预埋螺栓外露部分长度为 140mm 丝扣。预埋螺栓时要求与牛腿主钢筋焊 接;
4、对螺栓外露部分用胶带缠裹进行防护,避免支柱安装前损坏螺栓。 5、灌注混凝土前,必须采用定位板固定外露的螺栓,确保螺栓不移位。 6、不等高实体墩预留接触网基础时,基础顶面与较低侧墩顶平齐;接触基础外 形尺寸与其相接的托盘外形一致。 7、定位钢板和预埋螺栓具有方向性,预埋时请注意,螺栓弯钩朝向内部。
交底 接收
复核
审批 接收时间
12
7、墩顶上下人严禁采用吊车吊运,需采用脚手架搭设上下人梯,脚手架 的稳定情况要设专人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时应停止使用并进行加固处理,等安 全隐患排除后继续施工。
8、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9、做好施工现场开工前的环保准备工作,在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 及泥浆处理设施的建设,在生活营地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并配备临时的生活污 水汇集设施,防止污水直接排放;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 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11
5、严禁酒后、睡眠不足作业,严禁在雷雨、风暴等恶劣天气和不可预见 情况下施工。尽量缩短夜间施工时间,保证夜间施工人员有足够的睡眠,避免 作业人员出现疲劳状态和发生不必要的质量、安全事故。
6、施工中所用的吊车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安全技术交底、 钢丝绳、高强连接螺栓、地脚螺栓及主要电气元件等,吊车司机应具备吊车操 作证。
5、检查预埋的螺栓位置及尺寸,确保预留的螺栓尺寸准确,精度满足要求; 6、灌注混凝土前,必须采用定位板固定外露的螺栓,确保螺栓不移位。 7、对螺栓外露部分用胶带缠裹进行防护,避免支柱安装前损坏螺栓。 8、使用模具:接触网基础预埋件在模具上焊接,模具可以找专业机械厂按图 精准加工,按三层加工,上下开孔尺寸按锚栓直径加大 0.5mm,中间按锚栓直径 加大 1mm,确保接触网基础预埋件在模具上焊接的精准度。 现以中间柱牛腿预埋件为例:
5
硬横跨锚柱接触网牛腿参数: a.当采用通桥(2012)2201 时,
b.当采用通桥(2012)2209 时,
11、接触网基础类型及位置一览表
桥梁名称
QJ-A( 梁 面 上 预留格构式中 间柱)
接触网基础类型及位置一览表 接触网基础类型及位置
QJ-B(梁面 上预留格构 式下锚柱)
QJ-C(梁面 上预留钢管 硬横跨柱)
±5mm +20mm/-0mm
六、安全及文明施工: 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好安全帽。 2、严禁赤脚、穿拖鞋、穿硬底鞋作业,严禁在墩顶打闹休息,牛腿施工
时应在墩顶设置安全防护围栏,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防滑 鞋。
3、风力达到六级含(六级)以上严禁作业。 4、危险部位要进行围挡,并悬挂警示标志。
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 QZCZQ-4 标
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 三级技术交底书
中铁十四局集团黔张常铁路 QZCZQ-4 标 项目经理部二分部
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一、技术要求及要点
1、桥梁段接触网基础采用预留锚栓方式,基础设在人行道外侧,桥上避车台 及桥墩顶帽上桥专业附属设备的设置,必须注意避开接触网支柱基础设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