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期末测试卷3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七年级期末测试试卷(文字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卷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有三个板块,21道小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全卷书写4分。
要求: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给满分;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等酌情扣分。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卷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4·23是“世界读书日”,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栏目一】策划组编写活动宣传资料,请你帮助润色修改。
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的心灵被大数据捕获,画地为牢。
经典书籍帮助孩子们劈.开纷fán ▲芜杂的信息束缚,只要潜.心贯注地阅读,就能抵御自媒体浮zào ▲之风对心灵的波及,以摒除短视频时代“快节奏”的弊端,回归培育深度思考能力的正途,▲1.文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是(▲)(2分)A.pīqiánB.pīqiǎnC.pǐqiánD.pǐqiǎn2.根据语境,拼音处适合填入的词语是(▲)(2分)A.烦燥B.繁躁C.烦躁D.繁燥3.下列结尾句中,与前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2分)A.在不乏参差的图书市场上,选好书,也并非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B.不少网络书单,不符合阅读者相应年龄对语文学习的真实需要。
C.加大对书籍的品控,对孩子的思维成长、品德养成有深远意义。
D.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孩子静心阅读,迎接信息世界的挑战。
4.下列语句存在语言不够简明的问题,需要删除的一句是(▲)(2分)阅读是春天里最美的相遇。
A推动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B很多人在校期间整天刷不完的题,哪有时间阅读“闲书”,说不定被班主任发现还要挨骂。
书香环境的建立,需要依靠各地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长期支持,C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依托数字技术推动阅读从校园走向社会,D构建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格局。
期末测试卷(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4班级 姓名一、卷面书写。
(5分)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字迹清楚。
(3分)2.用正楷抄写句子横线格中,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分)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积累运用(一)。
(25分)3.读下面文字,根据情境写词语。
(7分)在我印象中,鲁迅是这样的:夜深了,昏暗的灯光映照着他shòu xu ē( ) 的脸,身体pí juàn ( )仍坚持fú àn ( )写作。
他不分zhòu yè( ) 工作,四处碰壁,f ěn sh ēn suì g ǔ( ),浑然不惧。
他得到了人们永远的y ōng dài ( )4.给下面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填序号)。
(1分)他把胳膊抡.一圈,再投掷.一个手榴弹。
①抡(A.lún B.l ūn )( ) ②掷(A.zhèng B.zhì)( )5.选择合适的词语在空格里(填序号)。
(4分)A.压轴B.行当C.亮相D.科班出身E.字正腔圆F.心惊肉跳他一( ),台下立即掌声雷动。
这是本场的( )节目——《梨花春雪》。
他唱得( ),博得观众阵阵喝彩。
他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 ),难怪造诣如此之高。
6.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B.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C.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D.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学期高考文化常识单元 期末复习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试卷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学期高考文化常识单元期末复习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试卷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对文句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羽化:道教称飞升成仙B.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朕:古代皇帝的自称C.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农历十五。
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古代学校名称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做。
原名《左氏春秋》,西汉后期改称《春秋左氏传》。
B.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分别选自编年史著作《左传》,国别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
C. 《战国策》是春秋时期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年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
3.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 惊蜇—谷雨—霜降—寒露B. 清明—小满—秋分—白露C. 雨水—芒种—小寒—大雪D. 春分—大暑—处暑—小雪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如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杜甫为杜子美,柳宗元为柳屯田,韩愈为韩退之。
B. 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丧服的轻重。
期,指的是穿三周年丧服;功,又分为大功、小功。
大功,穿九个月丧服;小功,穿五个月丧服。
C. 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伯、仲、季以示区分,如伯秋、仲秋、季秋。
中秋节又处在仲秋的中间,所以也叫仲秋节。
D. 魏晋时期,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郎中是尚书省的属官;洗马,即太子洗马,是太子侍从官。
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高中政治试卷(8)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夯实基础)(解析版)

政治期末复习测试卷(人教版必修三必修四)——《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A卷(夯实基础)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2020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掷地有声、情真意切,爱国主义精神、女排精神等词语振奋人心,不仅鼓舞了中国人民,还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过去一年的非凡成就,国际社会赞叹我国人民共同致力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这说明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来源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②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③中华文化的价值在文化传播中得到彰显④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世界尊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详解】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来源于中华各族人民的实践,①错误。
②∶材料的主旨不是增强中国人民凝聚力的问题,②排除。
③④∶爱国主义精神、女排精神等词语振奋人心,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过去一年的非凡成就,国际社会赞叹我国人民共同致力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这说明中华文化的价值在文化传播中得到彰显,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世界尊重,③④符合题意。
2.疫情期间,各地开启“网课”教学,教师网上授课,学生通过电脑、电视等设备可以足不出户,安全地接受教育。
这一做法主要是基于A.教育是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B.教育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大众传媒具有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D.大众传媒能最大限度超越时空的局限【答案】D【详解】D:疫情期间,学生通过电脑、电视等设备可以足不出户,可以通过网络安全地接受教育。
这一做法主要是基于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界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符合题意。
A:材料主要强调借助大众传媒开展网络教学,不体现教育是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A与题意不符。
B: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不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错误。
C: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教育具有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C错误。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高二语文下期期末测试3(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统编版2019)03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三方评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数据是评估的基础,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给政府提供精准扶贫的数据管理、可视化分析和可视化预测,而且也可拓展第三方评估扶贫数据来源渠道,丰富数据内容,为评估结果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支撑。
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应改变以往单纯将贫困户和村干部作为访谈主体的方式,将访谈对象扩展至引导员、非抽样村民、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和部分企业的相关人员,同时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算法功能,归纳不同访谈主体之间的联系,构建多样化的数据模型,拓展数据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还可借助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扶贫业务部门的数据,结合多方数据作出精准评判。
比如通过社保部门的医疗报销记录和教育部门的教育帮扶记录等数据资源的交互,第三方可获取贫困户医疗救助和教育帮扶内容,此种方式既可核实对贫困人口访谈信息的准确程度,又可实现基础数据对扶贫进程的动态监管,为第三方评估政府扶贫成效提供数据证明。
第三方评估应当集合所收集的数据,构建随贫困人口不同阶段而变化的动态数据库,保证数据的时效性。
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排列组合不同名义的数据,通过可视化分析手段,深度挖掘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表象看到本质联系,把握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并做出直观的科学评价。
例如在医疗帮扶中,结合乡村医生入户走访和社保部门医疗费用报销统计数据测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潜在农户的数量,为第三方评估政府医疗帮扶工作提供事实证明。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及答案(3套)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及答案(一)一、快乐拼音吧。
(13分)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3分)善哉.(zāi zhāi) 曝.书画(bào pù) 恬.静(tián qià)胭.脂(yīn yān) 不朽.(xiǔ xuǐ) 敷.药(fū fú)2.读拼音,写汉字。
(10分)(1)我躲在帐pènɡ里,没有被雨lín着。
西边的天空出现了彩hónɡ,一只喜què也叫起来,天晴了。
(2)ɡuǒ着蓝色“纱衣”的地球,就用一位和ǎi的母亲,kānɡkǎi的为人类提供zī源。
我们要保护她,不能làn用化学药剂。
二、开心词语岛。
(14分)1.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A. 打击乐器B.膨胀C.发动D.弹(1) 锣鼓.队的队员们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2)好政策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3)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4)老师鼓.励我们坚持练字。
()2.词语巧搭配。
(3分)____ _的烛光______的月光______的浪花______的琴声______的意志______的小路3.选词填空。
(3分)美丽美好美妙(1)兄妹俩被()的琴声陶醉了。
(2)妈妈在我心中是全世界最()的女人。
(3)()的未来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4.补充成语。
(4分)囫囵()枣张()李戴恍()大悟一知()解()籁之音余音绕()轻歌()舞行()流水三、和谐句子家。
(9分)1.补充句子。
(3分)锺子期死,,,。
2.按要求,写句子。
(6分)(1)天空中挂着圆月。
(扩句)(2)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缩句)(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四、课文回顾站。
(13分)1.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对这节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阶段测试卷三

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阶段测试卷(三)(用时:90分钟 总分:100分)一、根据拼音写词语,(9分)1. 弟弟只顾着去追赶q īng t íng 和h ú di é ,一不小心,就 shu āi ji āo了。
2. 曹小三觉得sh ī fu 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sh én sh èng 不 可q īn f àn 的威严。
3. w ēi n í s ī 的河道z òng h éng 交错,白天小t ǐng在水面上来回穿梭,夜晚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二、选择题。
(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供.认不讳 供.不应求 B.弗能应.也 一呼百应. C. 哗.众取宠 一片哗.然 D.喜不自胜. 引人入胜.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挺脱 吓唬 手疾眼快B.引荐 街接 一声不吭C.族拥 牲畜 养尊处优D.附庸 眷恋 肃然起敬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
B.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养成不耻下问....的学习习惯。
C.在抗战时期,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D.我们的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必须艰苦奋斗,以身作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在全国大赛中获金奖的原因是他坚持不懈练习的结果。
B.通过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告诫,使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C.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的问题。
5.下列语句使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准确的是()A.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神态描写)B.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神态、语言描写)C.“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共4套)

期末模拟测试卷(一)根据新教材编写满分:100分试卷整洁分:2分一、听力考查。
(听老师朗读短文《美丽的吻》,答题)(4分)1.选择题。
(1)短文中所写的事情发生在()A.雅典残疾人运动会上。
B.西雅图残疾人运动会上。
(2)让九个孩子一起走向终点的原因是()A.一个女孩美丽的亲吻鼓励了小男孩。
B.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
2.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短文中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是送给小女孩的。
()(2)短文赞扬了孩子们身残志坚、不断进取且互助互爱的精神。
()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pínɡ hénɡ shā jūn lí mínɡ()()()yǔn nuò fā shì huī huánɡ()()()yìnɡ jiē bù xiá zhèn tiān dònɡ dì()()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1分)如()如痴心()神怡()()有味()情画意()然无味不求()()一知半()()盆大雨1.构成近义词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反义词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选词填空。
(4分)(1)春天来了,大自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充满了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 ___。
(2)老师____________地给我们讲故事,我们听得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
(10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数.落数.说数.不胜数数.一数.二B.鸡冠.冠.军冠.冕堂皇张冠.李戴C.奔.走投奔.东奔.西走疲于奔.波2.给“厚”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4分)厚:①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的距离较大的;②深,重,浓,大;③不刻薄,待人好;④重视,注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期末测试卷3
柳州市中山中学文化生活(必修3)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3(综合卷)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正确答案填入()内)
1、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A.历史文化的多样性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D.文化教育的多样性
2、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既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是不同的宗教文化,但都强调慈悲之心和慈善行为。
如佛教主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离间;基督教主张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可做假证陷害人等,强调心灵的净化;伊斯兰教要人们在今世生活中力行善功,不作恶事。
这充分说明()
A.艺术创作需要生活积累B.艺术创作是文艺创作所特有的
C.艺术创作来源于实践D.艺术创作必须是“身所历”“目所见”
9、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立足于社会实践B.借鉴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
C.着眼于文化的继承D.大胆设想、科学论证
10、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
A.发展先进文化
B.繁荣民族文化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实现文化的多样性
11、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11、“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
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
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12.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
这表明()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13、某省举办“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吸引了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
他们考察祖籍地的发展成就,了解祖籍地的发展历史,收集祖籍地的民间故事,体验祖籍地的民风民俗,增加了对祖籍地文化的了解。
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②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④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48分,每小题8分)请简要说明漫画体现的文化现象
角度1:文化对人的影响(积极和消极,人们要主动接受健康、优秀文化熏陶,远离落后、腐朽文化)角度2:文化影响人是通过特定的环境实现
角度1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角度2民族节日的地位、作用角度3:教育对文化发展的特殊作用
文化影响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文化产业发展的弊端、市场经济的逐利性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文化环境与人的关系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
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
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
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21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10分)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3)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7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是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辨析题:“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没有表达能力,那他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
”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答案一:人的思想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准确表达,借助传媒加以传播,才能为他人所接受,并产生社会影响。
没有表达能力的人无法准确表达、传播自己
的思想,他的思想就难以为他人所理解并产生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合理性。
答案二:人的思想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准确表达,借助传媒加以传播,才能为他人所接受,并产生社会影响。
但是有思想的人假如没有表达能力、不能准确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思想,并不能表明他没有思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片面性。
(考生从上述任一角度做答,或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所用原理正确,言之成理,表述清楚,可得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