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
2024年海洋通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海洋通信市场发展现状概述海洋通信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海洋通信市场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海洋通信市场的规模、发展趋势、主要应用领域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海洋通信市场的发展现状。
规模海洋通信市场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市场。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海洋通信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是海洋通信市场最大的地区,占据了市场的70%以上份额,欧洲和北美地区也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发展趋势海洋通信市场在未来还将持续快速发展。
一方面,随着5G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应用,海洋通信将实现更高的速度、更低的时延和更强的可靠性,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海洋通信市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预计未来五年,海洋通信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0%。
主要应用领域海洋通信市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海洋科考是使用海洋通信的主要领域之一。
通过海洋通信技术,科考人员可以实时监测海洋环境变化,获取海洋生物、地质等各方面的数据,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海洋油气、海洋风电、海洋渔业、海洋旅游等行业也广泛应用海洋通信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面临的挑战海洋通信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海洋通信的覆盖范围较大,海底地形复杂,通信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
其次,海洋环境恶劣,对通信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国际海洋通信标准的制定和协调也是一个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
总结海洋通信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通过丰富的海洋通信技术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海洋通信市场将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然而,海洋通信市场在面临的挑战中必须加强合作,推动技术的创新和标准的制定,以实现海洋通信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船舶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船舶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船舶行业也在不断迎来新的变革。
信息化建设已成为船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船舶行业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运营管理方式。
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此,我将对船舶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首先,船舶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充分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船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大量的船舶运营数据和船员个人信息,如何保障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数据的加密、备份和监控,同时加强对船员个人信息的保护,确保信息化建设不会泄露敏感信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其次,船舶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提高船舶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我们需要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船舶智能监控系统、船舶自动导航系统等,提高船舶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从而提高船舶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船舶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充分培训和支持船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船舶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引入技术设备,更重要的是培养船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我们需要加强对船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船舶信息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船舶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数据安全、技术应用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船舶信息化建设工作,为船舶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未来船舶信息化建设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船舶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广饶县全面提升海洋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工作

崔 绍 季
近 日,广饶 县海 域动态 监控 室终 端完成 ,标 志着 广饶 县科学 用海 、依 法管 海水 平跃 上一个 新 的台
阶 ,广 饶 县 海 洋 管 理 数 字 化 、规 范 化 、科 学 化 、信 息 化 水 平 进 一 步 提 高 ,促 进 了海 洋 的 合 理 开 发 和 海 域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洋 防灾 减 灾 等进 行 全 覆 盖 、高精 度 实 时 监 视监 测 , 海 域 使 用 管 理从 静 态 管 理 向 动态 管 理 转 变 ,将 为广 饶 县 海 洋 管理 、海 洋 执 法监 察 、海 洋 环境 监 测 等 提 供 快 捷和 准 确 的资 料信 息 。
动 态 监 视 监 测 管 理 系 统 建 设 目标 ,广 饶 县 多 方 筹 集资金 ,积极推进 海域使 用动态 监视监测 工程建
设 。 目前 , 已 投 资 7 0万 元 ,通 过 政 府 采 购 完 成
强化执法队伍建 设再上新 水平
为 加 快 海 洋 管 理 服 务 、适 室 内终 端 的微 机 、打 印 机 、投 影
作 的需 要 ,建 立 海 洋 岸 线 信 息 员 档 案 ,提 高 执 法
对 广 饶 县 近 岸 海 洋 污染 、海 洋 生 态 、海 洋 工 程 、海
重点建设 “ 数字 海洋”工程
2 1 , 为 推 进 广 饶 县 海 域 使 用 动 态 监 管 0 0年 工 作 ,加 强 海 域 使 用 监 管 体 系 能 力 建 设 ,根 据 国
家 海 洋 局 关 于 对 国 家 、省 、市 、县 四 级 海 域 使 用
仪 、卫星定 位仪 ( P ) G S 、数码相 机 、海监 通 、摄
海洋信息化现状与主要任务

高 ,各 单 位 对 信 息 化 工 作 的认 识 也 不统 一 ,对 推 进 信 息 化 的
重 要 性 、 紧迫 性 的 认 识 需 要 进
一
和 分 局 的信 息种 类 较 齐 全 ,既 息 发 布 和 文 件 归 档等 功 能 。有 少 数 单 位 利 用 办 公 自动 化 系 统 平 台 ,实 现 了单 位 内部 的信 息
明确 建立 和 采 用 了相 关 标 准 和
规 范 ,其 中还 有 部 分 标 准 规 范 不 统一 。 在 信 息 资 源 获 取 和 管 理 方 面 ,在 被 调 查 的 单位 中均 拥 有
在 办 公 自动 化 系 统 建 设 与 信 息 化 和 海 洋 事 业 发 展 大 局 来
软 硬 件 条 件 、人 才 和 系 统 开 发 建 设 经 验 等 方 面 都 具 备 较 好 的 术 的 应 用 在 海 洋 工 作 中 也 发挥 了 重 要 的作 用 。但 是 ,从 国 家
在 信 息 化 标 准 规 范 建 立 和 使 用 方面 , 无 论 从 数 量 上 还 是 覆 盖 程度 上 ,与 信 息 化 建 设 的
交 流 ,在 一 些 项 目支 持 下 建 设
的 专 题 信 息 应 用 系 统 遍 地 开 花 ,这 些 专 题 系 统 独 立 性 强 , 的 局 限 性 ,甚 至 存 在 重 复建 设 的现 象 。
图 形 图 像 开 发 系 统 等 商 业 化 但 通 用 性 差 ,应 用 范 围 有 很 大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2
信 息 化 机 构 和 运 行 机 制 均 没 有 建 立 的 占十 分 之 一 ,表 现 为
制度 。
海
洋
2024年海洋信息化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海洋信息化市场规模分析摘要本文对海洋信息化市场规模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海洋信息化的概念和重要性,然后对海洋信息化市场的现状进行了概述。
接下来,利用相关数据和市场调研报告,对海洋信息化市场的规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预测了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最后,给出了建议和展望。
1. 引言海洋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海洋事业发展的过程。
海洋信息化对于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保护海洋环境、提高海洋事业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信息化市场也逐渐形成,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 海洋信息化市场现状概述海洋信息化市场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市场规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海洋信息化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XX亿元,预计未来几年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
2.2 市场主要参与者目前,海洋信息化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航运公司、港口管理机构、海洋监测机构、海洋科研院所等。
他们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推动海洋行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
2.3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意识的提高,海洋信息化市场的发展趋势也变得明显。
未来几年,海洋信息化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尤其在航运物流、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能源开发等领域有望获得更多的应用。
3. 2024年海洋信息化市场规模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信息化市场的规模,我们分析了相关数据和市场调研报告,并进行了综合评估。
3.1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目前海洋信息化市场的主要细分领域包括航运物流、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开发等。
其中,航运物流占据了海洋信息化市场的较大份额,而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资源开发领域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3.2 市场增长预测根据市场分析师的预测,未来几年海洋信息化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预计到20XX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XX亿元,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技术进步、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
3.3 市场机遇与挑战尽管海洋信息化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2023年海洋通信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海洋通信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海洋通信行业是指在海洋环境中传输和交流信息的相关设备和技术的应用领域。
随着信息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和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通信行业正面临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目前,海洋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
据统计,全球海洋通信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7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2%左右。
预计未来几年,海洋通信行业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需求日益多样化。
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不断深入,海洋通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海洋石油、海底光纤通信、海洋观测等领域对海洋通信设备和技术的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海洋旅游、海洋科研等新兴领域对海洋通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在海洋通信领域,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推动着行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海底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海洋通信速度和带宽,改善了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无线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也为海洋通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海洋通信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目前,市场上已经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在这种竞争背景下,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政策环境的支持。
海洋通信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将加大对海洋通信领域的支持力度。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加强技术研发、推动国内海洋通信装备的国产化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海洋通信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虽然海洋通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海洋环境复杂多变,设备的抗风浪、耐盐蚀等能力亟待提高。
其次,现有海洋通信设备和技术在高带宽、长距离传输、抗干扰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此外,海洋通信设备和技术的成本较高,对企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慧海洋装备的市场前景与技术发展分析

智慧海洋装备的市场前景与技术发展分析在当今时代,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深入,智慧海洋装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智慧海洋装备是指融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能够实现对海洋环境、资源和活动的智能监测、分析和控制的一系列装备。
这些装备的发展不仅为海洋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保障海洋安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智慧海洋装备的市场前景(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海洋经济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海洋运输、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渔业、海洋旅游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对智慧海洋装备的需求持续增加。
例如,高效的船舶导航和通信系统、海洋能源勘探和开采设备、智能化的渔业捕捞和养殖装备等,都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海洋资源开发的需求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为了实现这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需要先进的智慧海洋装备来进行精准勘探、高效开采和科学管理。
例如,深海矿产资源勘探装备、水下油气生产系统、海洋生物资源监测设备等,都将成为未来市场的热门产品。
(三)海洋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海洋污染、海洋酸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智慧海洋装备可以对海洋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例如,海洋水质监测传感器、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平台、海洋污染治理设备等,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四)国家战略的推动许多国家将海洋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大了对海洋科技和装备的投入。
这为智慧海洋装备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例如,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美国的“蓝色经济”战略等,都促使各国加快智慧海洋装备的发展步伐。
(五)国际合作的加强海洋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国际间在海洋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这也为智慧海洋装备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国际合作项目,智慧海洋装备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推广。
2024年海洋信息化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海洋信息化市场需求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成为了重要的关注领域。
为了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信息化技术逐渐成为海洋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本文将对海洋信息化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现状分析目前,全球海洋信息化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监测、海洋气象预测、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对海洋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增加。
与传统海洋行业相结合,海洋信息技术在航运、港口管理、海洋天气预报、海洋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是海洋信息化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应用海洋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海底资源勘探、海洋能源开发、油田开发等多个方面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为海洋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 海洋监测海洋监测是对海洋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的过程。
海洋信息化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网络、遥感技术等手段,对海洋的水质、生态、气象等多个方面进行监测和分析,为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海洋气象预测海洋气象预测对于海洋航行安全和海上作业的进行至关重要。
海洋信息化技术可以通过气象预报模型、遥感数据等手段,对海洋气象进行精确预测,为海洋事务的安全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4. 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
海洋信息化技术可以通过追踪监测海洋污染源、预测海洋生态系统变化、建立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等手段,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洋信息化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未来海洋信息化市场的几个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海洋信息化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海洋数据的获取和分析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智能算法。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识别模式、预测趋势,提高海洋信息处理和分析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实现信息化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任务。
海洋信息化工作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家海洋管理的需要,它不仅是推动我国海洋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我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靠信息保障和技术支撑。
海洋信息化是在国家信息化统一规划和组织下,逐步建立起由海洋信息源、信息传输与服务网络、信息技术、信息标准与政策、信息管理机制、信息人才等构成的国家海洋信息化体系;利用日趋成熟的海洋信息采集技术、管理技术、处理分析技术、产品制作和服务技术等,建立以海洋信息应用为驱动的海洋信息流通体系和更新体系,使海洋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和服务业务走向一条健康、顺畅、正规的发展道路,逐步实现国家海洋信息资源的科学化管理与应用。
海洋信息化当前任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海洋信息的数字化,将历史与现实的、不同信息源的、不同载体的各类海洋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以海洋基础地理、海洋环境、海洋资源、海洋经济、海洋管理等为主题的、统一的、标准的、易于理解和使用的海洋基础数据库。
二是海洋信息的网络化,建设海洋实时信息采集与传输网络、统计信息网络和海洋行政管理信息网络。
三是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业务化,开发和整合支撑海洋管理、执法监察和国家安全决策的信息系统和信息产品,并实现业务化运行。
四是海洋基础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开发海洋基础性、公益性信息资源,研制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海洋信息产品,促进海洋信息产业化进程,实现社会共享。
海洋信息化工作取得的进展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沿海国家解决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主要出路之一。
近几年来,全球性的海洋开发利用热潮推动了我国研究、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步伐,由此带动了对高质量海洋信息广泛和迫切的需求。
与此相适应,海洋信息化进程加快,海洋信息化建设在许多方面有了长足发展:海洋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中国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建设正式启动,国家海洋局政府网站、中国海洋信息网、各海洋专题服务网站建设不断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继续深化拓展,海洋运输、港口、渔业、石油等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信息化工作飞速发展,沿海省市海洋信息化工作也有长足进步,基本满足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需求。
从总体看,近几年海洋信息化取得的重要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并完善国家海洋信息化规划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了实现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加强对我国海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根据国家信息化的统一部署和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修改并继续完善了《国家海洋信息化规划》,制订了国家海洋信息化的中长期目标。
国家海洋信息化的中长期目标是:建立健全海洋信息化管理机制;建成面向海洋管理和服务主题的多级信息平台;建立起高速、大容量和统一的信息交换网络系统;建设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标准统一,并适应海洋事业发展要求的海洋信息化应用服务体系;提升海洋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满足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的需求,全面实现海洋信息化,促进我国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
2. 海洋信息获取、处理能力和技术有新的提高近几年来,我国海洋信息获取手段已有质的飞跃,信息获取能力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了由海洋卫星、飞机、调查船、岸基监测站、浮标和志愿船等组成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海洋动力环境观测和监测技术、海洋生态环境要素监测技术、海洋水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遥感技术等一批海洋数据获取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海洋信息处理水平有新的提高,具备了海洋信息实时、准确、安全传输的能力。
——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形成了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开通了全国环境监测网,实现了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准实时的传输。
——由海洋站观测系统、志愿船观测系统和数据通信网络组成的海洋站和志愿船观测系统建设项目通过验收,该系统能对我国近岸海域的潮汐、波浪、温度、盐度和海洋气象要素进行自动观测和数据自动传输,实现了海洋环境监测站工作自动化,以及志愿船自动监测和数据自动传输。
——我国第一颗海洋水色试验型业务卫星海洋一号成功发射,经处理的卫星数据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河口海湾及航道监测与治理、海洋污染监测与防治、海岸带监测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与资源开发服务中起到重要作用。
3. 多级海洋信息业务体系初步形成随着沿海省市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海洋的投入和对开发利用海洋重视程度的加强,地方海洋管理部门越来越迫切地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支持与服务,如省际、县际间海域勘界、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执法监察等。
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近几年来,在国家海洋信息化工作的统一规划下,通过构建沿海省市海洋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推动沿海省市海洋信息化进程,沿海省市海洋信息化工作发展迅速。
与此同时,启动并完成了与山东、广东等省的海洋信息联建共建工作,通过国家与地方共建联建等方式,建设沿海省市海洋信息中心,形成由国家级中心为枢纽,各沿海省市中心为基础的海洋信息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国家和地方海洋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履行海洋管理职能对海洋信息服务的需求;形成了覆盖国家涉海部门与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统计体系,并初步建立了海洋信息多级管理、服务、运行机制,为地方海洋机构提供了有效的海洋信息业务服务。
4. 基础性海洋信息工作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海洋“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海洋勘测专项计划及科技兴海等一批重大的研究和开发项目的推动下,海洋资料管理与服务、海洋信息系统网络建设与管理、海洋情报服务、海洋文献服务以及海洋档案管理等传统的信息服务领域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和跨越式的发展,初步建立海洋空间数据协调、管理与分发体系,并开展海洋信息元数据网络服务工程建设。
——在海洋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存储和管理的技术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完成了1:100万和1:50万海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完善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初步建立重点海域1:5万中国近海基础地理数据库。
——建立了中小比例尺的海洋基础数据库群和综合性的海洋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灾害和海洋情报文献等海洋信息的搜集、传输、处理、存储、管理等功能。
——海洋信息产品制作与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公报、年鉴、统计等面向公众的多种产品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特别是在海洋信息可视化产品制作、三维海底地形模拟和WebGIS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批支撑海洋管理、执法和权益保障等的专题信息产品。
——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了国家海洋局政府网站和中国海洋信息网,海洋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增加了海浪预报、海温预报、主要港口潮汐预报、海滨浴场环境预报、海洋时讯、海洋管理工作通讯和沿海省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等信息内容,提高了海洋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和公众服务能力,促进了政务公开。
——通过开展全国海洋信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海洋行业计量认证、重大专项质量保障工作,保证了海洋调查、环境监测信息获取、处理的质量。
——在信息技术开发创新、跟踪引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海洋遥感、多元数据复合与同化、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5. 建设完善国家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我国海洋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正在进行统筹规划,建设、完善并整合面向四个海洋管理业务的信息系统,逐步形成标准、数据、平台三统一的业务化运行的海洋管理信息系统,满足海洋管理多方面工作需要。
——海洋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原有基础上,完善系统功能,扩充信息量。
——海域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对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信息系统、省际间海域勘界信息系统、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等专题系统进行整合,规划设计海岛海岸带、海籍管理等业务功能。
——海洋权益综合信息系统在现有海洋划界计算机总体支持系统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设计涵盖海洋划界决策支持、权益管理以及国际合作等管理业务功能。
——海洋执法监察综合信息系统针对地方省市需求,开展海洋执法业务示范系统建设工作。
6. 规划海洋信息化工程标准体系建立有效的、高层次的海洋基础信息管理体制,建立海洋信息共享、信息安全和保密有关制度,建立海洋信息化标准体系,是提高国家海洋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与水平的基础。
海洋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共享分类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在国家相关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在总体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和管理标准等方面,研究在海洋信息领域的具体应用。
海洋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包括制订海洋信息分类与编码、海洋信息交换标准格式、海洋信息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标准、海洋信息元数据标准、海洋资源和环境要素分类体系与编码及其图示图例规范、海洋资源和环境图制图标准等标准与规范。
海洋信息管理和共享分类体系建设包括制订海洋信息共享服务管理办法、海洋信息共享权限与服务方法、共享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海洋资源与地理空间信息库管理办法、信息库运行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信息库数据更新与维护规范、数字档案管理规范等。
7. 重大海洋信息化相关项目启动,推动海洋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近几年来,几乎所有国家涉海重大项目(如科技部信息共享工程、电子政务、908专项等)均将海洋信息的获取、处理、管理和服务纳入其中,提高了海洋信息化业务的专题支撑保障能力与技术创新水平,加大了海洋信息化工作的投入力度,推动了海洋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⑴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近几年启动的“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以“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面向科学、面向社会共享服务”为主题,将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完成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建设。
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国家海洋科学数据的管理与共享协调机制,形成完善的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法规体系和规范标准体系,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从事海洋科学数据管理和服务的人才队伍;——建立以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共享数据库系统,使其成为拥有要素齐全、时间系列长、覆盖区域范围广、高分辨率海洋科学数据的权威收集管理和共享发布中心,并建成一批标准化的海洋科学数据集产品;——建立结构完整、技术先进、高速高效的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络,开展海洋科学数据的应用服务,实现除国家要求保密的海洋科学数据外全面的、多层次的海洋科学数据的网络共享发布。
⑵海洋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围绕国家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的“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海洋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已进入可研阶段,海洋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海洋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是在摸清现有支持电子政务应用需求的海洋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以现有海洋信息资源整合改造为核心,建立海洋专题信息库、海洋专题信息产品库和海洋综合信息子库;加工生产海洋基础地理、海洋环境、海洋资源、海洋经济、海洋遥感监测、海洋管理、海洋卫星遥感影像等系列产品,形成标准数据产品库;完成海洋信息交换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和元数据库建设;完成海洋标准信息产品加工等规范及相关管理办法制定、运行管理培训等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