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降尺度方法徐州降水变化的分析-讲义
徐州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徐州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于红学;薛丽芳;孟瑶瑶【摘要】结合土地利用、土壤类型数据和降水数据,应用SCS水文模型,在GIS环境的支持下,模拟徐州市区1983-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表年径流深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建设用地、水体、未利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林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使得地表径流深发生变化,在前期土壤湿润程度为平均,降水量为803 mm的情况下,30年间徐州市区年径流深增加了42mm,年径流系数增加了0.06.【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16【总页数】6页(P3895-3900)【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SCS水文模型;径流深;徐州市区【作者】于红学;薛丽芳;孟瑶瑶【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4;P333;P404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直接表现为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大幅度改变了地球上长期形成的依附于土地的生态环境系统和水循环系统。
城市化过程中森林、农田、湿地等不断转化成居住地、工业用地或商业用地,城市地区不透水面积增加。
这种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使下渗量、截留量、蒸发量、基流和地下水位减少或降低,从而影响流域产流;另一方面与河流渠化、防洪堤坝等水利工程措施共同作用使河道结构、河网形态改变,从而影响河道汇流,产汇流发生变化导致地表径流量发生变化[1]。
目前,在众多水文模型中,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研制的用来衡量径流和暴雨之间数量关系的经验模型——SCS模型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广[2-4]。
该模型能够根据土地利用的变化很好的描述降雨与径流的关系,可用于分析人类活动如水利工程措施、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水平以及城市化对径流的影响。
初中地理_降水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六年级上册《降水的变化》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降水的形式和测量,知道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人地和谐的观念。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通过读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培养学生绘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阅读图表资料,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猜谜语,教师点拨,给出降水概念。
列举谜语如下: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
(雨)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原来它从天上来。
(雪)大豆小豆天上洒,乌云深处它的家,一来敲锣又打鼓,人畜庄稼都怕它。
(冰雹)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雨、雪、雹的图片,并给出降水的概念:像这种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2.学生畅谈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师点拨评价并播放短视频《9级大风暴雨6分钟袭烟台》《辽宁63年来最重干旱仍在加重》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而然使学生了解了降水的概念。
通过让学生畅谈降水对影响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降水对生活生产的重要意义,继而激发探究的欲望。
利用辽宁的旱灾、烟台的暴雨来深刻而理解降水对我们影响巨大,这也是我们学习降水的目的意义所在,以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以人地关系核心。
)承转:看来降水的多少对人们的影响非常大,那么怎样来测量降水量的多少呢?(二)探究学习1.数据观测——理解降水量的含义(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降水量的测量,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可以怎样测量降水量。
视频呈现《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采用自制雨量器模拟降水,帮助学生理解降水量测量的过程。
教师讲解降水量的含义:一般情况下,降水量指的是大气降水在无蒸发、无渗漏无流失情况下,在地表积聚的厚度。
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来制作简易雨量器进行降水量的测量。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呈现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降水量数据理解雨的级别。
启发理解日降水量:我们把24小时的降水量称为日降水量。
江苏徐州近42年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江苏徐州近42年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徐玲玲;张巍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14(0)S1
【摘要】选取徐州地区月值气候资料,采用距平分析法、5 a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对该地区降水量和气温的趋势、突变和周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960~2011年,降水变化幅度不大,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是由冬、春季平均气温升高引起;降水未发生突变,年平均气温突变时间晚于全国突变时间,冬季气温突变时间比其他季节要早;降水量和气温长周期变化中有短周期波动,较大尺度上存在较为稳定的周期变化特征,小于10 a的小尺度变化较为频繁,但不稳定。
【总页数】3页(P26-28)
【关键词】距平分析;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降雨;气温;徐州市【作者】徐玲玲;张巍
【作者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7
【相关文献】
1.碧流河水库近30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于越男;谢在刚;汪天祥;许士国;胡素端
2.甘肃省部分地区近65年降水量和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J], 杨斌;韩喜第
3.近60年武穴市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李心豪
4.近53a珠峰地区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王顺久;唐信英;王鸽;李跃清
5.伊春地区近60年气温与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亓化龙;贺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州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分析

徐州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分析
张文侠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技术》
【年(卷),期】1991(004)003
【摘要】本文根据徐州市1985—1989年的大气降水监测数据初步分析了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徐州市大气降水中主要离子为SO_4^(2-)、NH_4^+、Ca^(2+)。
SO_4^(2-)高值出现在冬季,NH_4^+高值出现在夏季,K^+、Na^+、Ca^(2+)、Mg^(2+)值均出现在春季。
年酸雨频率与年降水量有较好的相关性,酸雨频率和酸雨量都是冬、秋两季高,夏季低,雨水的酸性主要是受大气中SO_2、NO_x污染的结果。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张文侠
【作者单位】徐州市环保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31.03
【相关文献】
1.济南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分析 [J], 王秀秀;孙明虎
2.关于眉山市大气降水现状及化学特征分析 [J], 张汝波
3.2019年白银市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分析 [J], 王琼;刘文博;王文梦
4.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分析——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 [J], 关共凑;魏兴琥;张洪华
5.2020年徐州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J], 李苗;饶永才;蒋园园;沈宁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转移累计概率分布(CDF-t)统计降尺度方法对湖南极端降水的模拟评估

转移累计概率分布(CDF-t)统计降尺度方法对湖南极端降水的模拟评估周莉;兰明才;蔡荣辉;黄娟;江志红【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19(38)4【摘要】为了提高湖南极端降水的模拟能力,利用转移累计概率分布(CDF-t)统计降尺度方法及基于第5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的24个耦合模式数据,结合3个极端降水指数,从空间特征和年际变率两方面评估降尺度前后CMIP5模式对湖南极端降水的模拟能力。
结果表明,较低空间分辨率的CM IP5气候模式无法细致反映区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且由于各模式结果差异较大,多模式集合的模拟效果差。
CDF-t统计降尺度通过建立大尺度变量的CDF与区域尺度相同变量的CDF之间的函数关系,对CMIP5模拟湖南极端降水变化特征有一定的改善能力。
就空间结构而言,该方法对于模式模拟大雨日数(R10)和连续5天最大降水量(R5d)的空间结构能力都有很大改善,且模式之间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尤其是R10改善效果最显著,与观测相比,湖南地区空间平均绝对误差达到2.18天,较降尺度前绝对误差降低了45.46%。
就时间变率而言,该方法对于模式模拟R90P和R5d的时间变率能力都有很大改善,降尺度后IVS值分别由降尺度前的2.2和1.5降低至0.3和0.6。
【总页数】10页(P734-743)【作者】周莉;兰明才;蔡荣辉;黄娟;江志红【作者单位】湖南省气象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7【相关文献】1.统计降尺度方法对江苏地区极端气温的模拟2.基于转移累计概率分布统计降尺度方法的未来降水预估研究:以湖南省为例3.高分辨率统计降尺度数据集NEX-GDDP 对中国极端温度指数模拟能力的评估4.CMIP5全球气候模式统计降尺度数据对辽宁省极端气温模拟能力评估5.NEX-GDDP降尺度数据对中国极端降水指数模拟能力的评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州地区多年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市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 ,找 出区域 内的自然降水特征 ,探索其 时间分布规律 ,为徐州地 区城市防洪、排涝 、 水资源合理利用、城市建设及 区域抗旱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 词:徐州市 ;降水特征 ;变化趋势
中 图 分 类 号 : P 6 4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 9 3 ( 0 2 2 0 6 — 2 0 6 7 7 2 1 )0 ~ 13 0 非 汛 期 ( 1 至 次 年 5 ) 水 量 约 占全 年 降 水 量 的 3 % 。 自 0月 月 降 0 汛 期 降 水 量 从 西 部 的 丰 、 沛 县 5 0 m 到 东 部 的 邳 州 市 2r a 60 0 mm 以 上 ,非 汛 期 降 水 量 从 西 部 的 2 5 m 到 东 部 的 3m 30 0 mm 以 上 。最 大 月 降 水 量 多 在 7月 ,最 小 月 降 水 量 多 在
8 0 9 0 m 。据 徐 州 地 区 6个 雨 量 站 1 5 - 0 8年 降 雨 0-0m 9920
资料计 算全 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8 46 4 .mm。全市实测单站
年 降 水 量 最 大 值 为 1 7 年运 河 站 13 62 m ,最 小值 为 9 4 ,8 .m
18 9 8年 丰 县站 3 49 7 .mm 。
地带 ,属于半湿润的暖温带气候区。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四
季 分 明 , 暖变 化 明显 , 冷 具有 明显 的季 风 特 征 , 春季 干 旱 多风 ,
夏季炎热多 雨,秋季晴爽适宜 ,冬季寒冷干燥 。在 6 、7月 间 常有冷暖气团遭遇 ,产生锋 面低压和静止锋 ,形成阴雨连绵的
分 析 成 果 见 表 1 。
二 、 雨 量代 表 站 及 年 降 水 量 系 列 的 选 取
应用统计降尺度方法预估江淮流域未来降水(可编辑)

应用统计降尺度方法预估江淮流域未来降水第23卷第1期水科学进展V01.23,No.17>2012年1月ADVANCESINWATERSCIENCE Jan.。
2012DOI:CNKI:32.1309.P.20120104.2012.005应用统计降尺度方法预估江淮流域未来降水刘向培1,王汉杰2,何明元1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1101;2.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北京100085摘要:统计降尺度方法广泛应用于弥补大气环流模式 GCM 模拟区域气候变化能力较弱的不足。
利用1960~2009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江淮流域52个站点降水观测资料,通过敏感性分析,针对4个季节分别选择lO个大尺度预测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 PCA 和支持向量机 SVM 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江淮流域降水统计降尺度模型。
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获取的江淮流域降水的偏差显著减小,能够描述降水在月、年尺度的变化,适用于HadCM3输出的大尺度气候场,具有预测未来降水变化的能力。
将统计降尺度模型应用于HadCM3在A2情节两个时间尺度分析江淮流域未来降水变化。
结果表明,相对1960~1999年,未来3个时段的降水有小幅增加,其中2080―2099年增幅最大,为3.6mm;在未来3个时段的不同季节,降水变化呈现出不同特征。
关键词:统计降尺度;降水;支持向量机;江淮流域中图分类号:P46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79l 2012 01-0029-09大气环流模式 GCM 是目前进行全球气候模拟的有效工具…,广泛应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旧。
GCM的模拟结果能够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但由于其空间分辨率较低,对受局地特征影响较大的区域气候的模拟能力较弱"…。
而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数据在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怕…。
目前,有两种方法可以弥补GCM模拟区域气候变化能力较弱的不足:一是发展高分辨率的GCM模式;二是采用降尺度方法。
降水时间降尺度方法对蒸散发模拟的影响

降水时间降尺度方法对蒸散发模拟的影响曹小磊;周祖昊;王子茹【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5(013)006【摘要】为了解雨强历时过程对地表蒸散发的影响作用,分别采用IBIS模型自带的天气发生器和一种基于雨强历时关系的降尺度模型,对长白山地区的日降水进行了降尺度模拟计算,并以计算的小时降水为驱动,利用IBIS模型对地区蒸散发进行模拟.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IBIS模型自带的天气发生器模拟的降水强度明显偏低,导致地表蒸散发模拟结果偏大,而雨强历时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降水和蒸散发过程.这说明降水模拟精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地表蒸散发的模拟效果,进而提高水循环过程的模拟精度.此外,针对两场不同雨量的降水,对比分析不同雨强和历时方案下蒸散发的变化,指出在日降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在雨强大、历时短的降水过程中,地表蒸散发总量较小,截留蒸发所占的比重较小,而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所占比重较大.【总页数】6页(P1031-1035,1039)【作者】曹小磊;周祖昊;王子茹【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86;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38;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相关文献】1.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降尺度方法对江淮流域逐日降水量的模拟评估 [J], 周璞;江志红2.非齐次隐马尔可夫降尺度方法对江淮流域夏季逐日降水的模拟及其评估 [J], 丁梅;江志红;陈威霖3.广义线性统计降尺度方法模拟日降水量的应用研究 [J], 曹经福;江志红;任福民;徐振亚4.网格降水预报时间降尺度方法改进 [J], 刘凑华;林建;曹勇;代刊;郭云谦;唐健5.鄱阳湖流域未来降水和气温变化模拟预测——基于SDSM统计降尺度方法 [J], 严文武;余丽华;程海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