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落款盖章常识、用印的忌讳和认知

书画落款盖章常识、用印的忌讳和认知
书画落款盖章常识、用印的忌讳和认知

书画落款盖章36忌

1.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

3.2.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4.

5.3. 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6.

7.4.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8.

9.5.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10.

11.6.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12.

13.7.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14.

15.8.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16.

17.9.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18.

19.10.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20.

21.11.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22.

23.12.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24.

25.13.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26.

27.14.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28.

29.15.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30.

31.16.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32.

33.17. 普通印泥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34.

35.18.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36.

37.19.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38.

39.20.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40.

41.21.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42.

43.22.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公分比较适中。

44.

45.23.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以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1公分适中。

46.

47.24.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48.

49.25.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

50.

51.26.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52.

53.27.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三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54.

55.28.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56.

57.29.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

58.

59.30.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体,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60.

61.31.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62.

63.32. 贮藏印泥宜用瓷缸,晶玉亦可,最忌紫砂煨瓷,因期能吸取油分,易使印泥乾燥。又铜锡银漆器犀象及石制者,皆不相宜。

64.

65.33. 每隔十日或半月,以骨签翻调一次,因砂体下沉,油性浮上,故须常调使之匀和也。

66.

67.34. 图章盖印泥时,手势宜轻,轻拍印面所黏之朱已逾而匀,乃盖於纸上,须将印持正按下,切勿动摇,纸下宜垫以薄书一本。

68.

69.35. 图章宜随用随揩,以免积垢,而影响色泽。

70.

71.36. 印泥用过后,即须将缸盖盖好,防尘埃侵入,有损色泽。

用印的忌讳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一。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书画用印常识

一幅没有印章的作品不能算是完整的作品,一幅好的作品没有一方好的印章作点睛之笔,更是一种遗憾。另外,生活中有几方好的印章,偶一用之,也会大大提高你的生活品位。

一、名章

泛指作者姓名、字号等代表作者身份的印章,用于作者落款之后,一幅作品有两方以上名章时要有阴阳变化,且大小最好相近,间隔至少一个章的空位。名章有时也可作手章使用,因其意义比较严肃,固以方形为主。

二、闲章

是为了丰富画面、完善构图而用的章。内容多以与作者的喜好、作品的内容有关的词句或形象(如座右铭、作画时间、作画时的心情、作品的寓意等)。根据用印的位置又可将闲章分为三类:

引首章:用于作品的右上方,与落款相呼应,又与画面融为一体,因此多以自然形为主。

压角章:用于作品下方的一个角上,起降低画面重心,稳定画面的作用,以方形或长方形为主。

腰章:比较长的作品,视觉上的首尾不能相及,用一腰章能起到连接首尾的作用,多用长条或随形章。

三、其它

收藏章:用于书籍等私人收藏。方形、圆形都可,偶尔也有随形,印面要小,以免造成对藏品的破坏。

手章:指签署文件、契约等用的私人印信,章面要小,字体要规范。

龙凤章:可以作为夫妻感情的信物,一阴一阳,可用带龙凤钮的方形章,加以精致锦盒,象征夫妻感情的深厚、永恒。对加深夫妻感情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书画上的印章

一幅好的画,从艺术上来说,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画的本身,如风格、构图、笔墨、色彩。二是落款,如位置、字体、大小,与画本身的搭配一致性,具有一定的书法水平。三是印章,如风格、大小、流派、阴阳文印章的搭配、盖印的位置、文字的正确与书画的统一。

自明清以来,印章作为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定式。一个全面的画家,应该有书画的理论,通晓书法、画法、篆刻,而且具有娴熟的技法。一些著名的画家即是这样,如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高凤翰等。他们不仅精书画,而且自己也会治印,由此他们使用的印章更能与自己的绘画作品相配合,达到更完美的和谐、统一。书画上的印章分为三类:

一、作者本人的印章。

二、题跋人的印章。

三、收藏、鉴赏人的印章。在这些所使用的印章中又分为三个方面:

1、姓名、字号、斋馆、堂号印;

2、闲文、吉语、警句印;

3、收藏、鉴赏印。

姓名、字号印:一般盖在作者名字的下方或左右。

斋馆、堂号印:一般盖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盖在右上角。

闲文、吉语、警句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作为押角,也有用作迎首。

收藏、鉴赏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空处,或无碍书画作品本身的空白处,也可以盖在书画以外的装裱上。也有盖在书画最显著的位置,以示自己的权威,如乾隆、嘉庆皇帝等。

鉴赏书画,主要从作品的风格、笔墨、色彩、构图、章法、画法、印章、纸张、装裱、题跋等方面来观察,其主要的方面还是书画的本身及书法、印章。鉴定书画的一个主要方面:凡印章与现在我们定为真迹作品上印章完全一致的,就存在了真迹的可能性。当然这不是惟一的标准,只是鉴定的一个方面,特别是自清末以来,西方照相制版传入我国,使得复制、翻版印章可以与原印几乎完全一致,这就不能仅以印章方面来鉴别书画。如果一幅清中期或以前时期的作品上的印章与可知确为真迹上的印章完全一致,其他方面又无疑问,基本上就可以定为真迹。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临摹复制印章,人工的仿刻总会多少与原印有所不同,印章是极难仿制得与原印一模一样的。如果是清末以后的书

画作品,就要从多方面,更加慎重地鉴别。印章与真迹印章的差异:文的粗细,边框的宽窄、破损,印迹的清晰与模糊等不同。

有以下的原因:一方印章初用和久用会有所不同,初用的印章,字迹会清楚一些,印用久了,由于擦拭、磨损、磕碰,会使印章的清晰程度发生变化。印泥的好坏、质量、新旧、浓淡、干湿等也会使印章钤盖后产生不同的变化。边框的宽窄与盖印时的用力和下垫物有关,有时会产生宽窄不同的变化。印章石质较软,用久了会有磨损或磕碰,也会使印章边框四周,产生一定的变异。印迹的清晰程度又与使用印章的人手法有一定的关系,有人盖印用力大,有人用力小,有人稍加摇晃,下垫物的质量与多少,天气的冷暖印泥的变化,久置不用的印泥与经常使用的印泥,这些都会使钤出的印章效果不同,有的人还在刚盖过印章的印迹

上撒上一些白粉或色粉,以防止书画作品挤压时的沾污。使用的印章,经常擦拭或刷洗也会与不经常擦拭、刷洗的印章盖出的印迹有所不同。所需鉴别的印迹,只要与已知真迹印章大小一致、印文的文字笔画位置一致,基本上就可以了。一幅名家的书画作品,其印章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如果印章很差,则有赝品的可能。印章的艺术水平,主要从书法、章法、刀法上来辨别,特别是文字上不能有错误,一个著名的书画家,是不可能经常出现写错字,用错字的现象。鉴别印泥的色泽:一幅古画印章的颜色,虽然可能是鲜艳的,但它还会有饱经岁月的变化,颜色会变得浑厚而沉着,印泥由朱砂制成,朱砂颜色稳定,但历久的印迹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虽然变化很小。黄金性能是稳定的,但新制品的黄金与传世多年的黄金还是会有所不同。所以古代书画上印章的色泽不可能与现代人作品上的印章色泽相同。还有一些古书画上的印章,找不到真迹作品上的印迹来参照。这就要从印章的篆刻水平上来分析,是否与书画作品的时代风格相一致,还要从印章的新旧程度和内容上来分析。如果这些方面都没有问题还要从印章以外的各个鉴定方面综合评定,最后得出结论。

现代印章:现代的很多书画家,往往继承传统不够,总想标新立异自创风格,只重构图,不重笔墨,对篆刻没有研究,通过印章来分析作品,几乎是极困难的,他们的印章由别人代刻,盖在自己的作品上,至于风格是否协调一致,那就只有因人而异了。现代的印章照相制版技术已达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每个时代的艺术品有每个时代的风格特征,书画上的印章必须与时代风格相一致,如不这样,必然是赝品

。如清代中期以前的书画作品,不可能出现甲骨文字的印章。现代的印章,大部分犹如现代的书法,字数少,变化大,怪诞,变形,只重变化,缺少传统,使现代大部分印章,只重刀法,不求对称,只求均衡,不重功力。

书画落款吟印36忌

书画落款吟印36忌 1.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3.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5.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6.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7.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8.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9.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10.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2.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3.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4.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5.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6.匠刻印章,不可用于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7.普通印泥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18.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9.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20.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21.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22.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公分比较适中。 23.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以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1公分适中。 24.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25.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

绘画的基础知识1-书画的落款方法

绘画的基础知识1 书画的落款方法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 落款的分类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後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一字款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二字款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叁字款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四字款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斋轩号者加作者地名者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加作者字或别号者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 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二、双款 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受者名号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受者官衔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受者称谓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敬词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2书画题款常识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増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诗文、书法和绘画的结合,历来有“三美”和“三绝”之称,“三美”、“三绝”是对诗文、书法、绘画艺术结合的赞誉,也中国画普遍追求的艺术境界。题款,就是实现诗文、书法、篆刻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形或称为款识。 中国画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内容: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叫做“题”。题画文字,从体裁上分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中国画的题款除讲究诗情画意外,一般书年号一般用中国历干支(岁阳、岁阴)题款,至于季令,月令,时令、节令,异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风尚。特别是古书画多采用岁阳、

书法绘画题款落款常识

书法绘画题款落款常识 一副较为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的结构是主要的。在行,草书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显得尤为重要。行、草书变化多端,丰富奇彩,意到笔随。一副得意之作,更是书写者苦心经营的结果。在这里我们谈到的章法是书法艺术欣赏的总体观。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的组成部分。当你站在这样一幅法不越于理,妙不超乎真的作品面前,真会让你陶醉神往。 书法作品有中堂、条幅、对联、横匾、手卷、横幅、扇面等多种幅式,这些幅式中有少字数,又有一手诗(五言、七言绝句律诗)或一首词(卜算子、泌园春、天净沙等)不同字数的内容。怎样安排,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章法的内容。有的书法爱好者单个字已经写的不错了,临帖也有一定基础了,然而,一接触书法创作便束手无策了。还有一种情况,评选书法作品时,正文书写的水平还可以,一看题款,简直很草率,印章也不考究,于是落选了。这些弊病必须认真对待。 在临习古今书法作品的实践过程中,我将章法归纳为四十字总则。 一总则 浓淡、干湿、萦带、连绵、疏密、大小、长短、粗细、 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起运、偃仰、起伏、款识、印章。 二题款 款识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占有相当主要位置,如对正文几十遍上百遍地琢磨,反复构图,而到题款时却草草收笔,形成虎头蛇尾,神气韵味会大为失色。由此可见,款识的好坏是不可忽视的。 (一)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如只是一张参加展览的作品,就没有必要题名字的上款。此称单款。上款所包括的内容: 姓名+ 称呼+ 谦辞 1、长辈: 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上款的题法一称某某同志,某某先生,某某方家,某某女士,某某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某某翁。 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辈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 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请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 如:玉楼先生清赏、治贤方家正笔。 2、同辈: 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某某同志,某某书友,某某仁兄,某 某同窗,某某大兄,某某贤弟,某某小妹,某某小弟,某某学友等。这里应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某某大姐,某某二哥等。 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书等。如:晓华书友惠存 . 永明贤弟雅属

书法提款、落款常识

书法提款、落款常识 书法提款、落款常识[图片] ­ 一幅较为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的结构是主要的。在行,草书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显得尤为重要。行、草书变化多端,丰富奇彩,意到笔随。一副得意之作,更是书写者苦心经营的结果。在这里我们谈到的章法是书法艺术欣赏的总体观。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的组成部分。当你站在这样一幅法不越于理,妙不超乎真的作品面前,真会让你陶醉神往。­ 书法作品有中堂、条幅、对联、横匾、手卷、横幅、扇面等多种幅式,这些幅式中有少字数,又有一手诗(五言、七言绝句律诗)或一首词(卜算子、泌园春、天净沙等)不同字数的内容。怎样安排,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章法的内容。有的书法爱好者单个字已经写的不错了,临帖也有一定基础了,然而,一接触书法创作便束手无策了。还有一种情况,评选书法作品时,正文书写的水平还可以,一看题款,简直很草率,印章也不考究,于是落选了。这些弊病必须认真对待。­ 在临习古今书法作品的实践过程中,我将章法归纳为四十字总则。­

一总则­ 浓淡、干湿、萦带、连绵、疏密、大小、长短、粗细、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起运、­ 偃仰、起伏、款识、印章。­ 二题款­ 宽识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占有相当主要位置,如对正文几十遍上百遍地琢磨,反复构图,而到题款时却草草收笔,形成虎头蛇尾,神气韵味会大为失色。由此可见,款识的好坏是不可忽视的。­ (一)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如只是一张参加展览的作品,就没有必要题名字的上款。此称单款。上款所包括的内容:­ 姓名+称呼+谦辞­ 1、长辈:­ 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上款的题法一称某某同志,某某先生,某某方家,某某女士,某某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某某翁。­ 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辈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

书法题款落款常识

书法题款落款常识 一幅较为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的结构是主要的。在行,草书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显得尤为重要。行、草书变化多端,丰富奇彩,意到笔随。一副得意之作,更是书写者苦心经营的结果。在这里我们谈到的章法是书法艺术欣赏的总体观。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的组成部分。当你站在这样一幅法不越于理,妙不超乎真的作品面前,真会让你陶醉神往。 书法作品有中堂、条幅、对联、横匾、手卷、横幅、扇面等多种幅式,这些幅式中有少字数,又有一手诗(五言、七言绝句律诗)或一首词(卜算子、泌园春、天净沙等)不同字数的内容。怎样安排,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章法的内容。有的书法爱好者单个字已经写的不错了,临帖也有一定基础了,然而,一接触书法创作便束手无策了。还有一种情况,评选书法作品时,正文书写的水平还可以,一看题款,简直很草率,印章也不考究,于是落选了。这些弊病必须认真对待。 在临习古今书法作品的实践过程中,我将章法归纳为四十字总则。

一总则 浓淡、干湿、萦带、连绵、疏密、大小、长短、粗细、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起运、 偃仰、起伏、款识、印章。 二题款 宽识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占有相当主要位置,如对正文几十遍上百遍地琢磨,反复构图,而到题款时却草草收笔,形成虎头蛇尾,神气韵味会大为失色。由此可见,款识的好坏是不可忽视的。 (一)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如只是一张参加展览的作品,就没有必要题名字的上款。此称单款。上款所包括的内容: 姓名+称呼+谦辞1、长辈: 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上款的题法一称某某同志,某某先生,某某方家,某某女士,某某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某某翁。 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辈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请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如:玉楼先生清赏、治贤方家正笔。

书画家必备——落款常识

一、常用的落款方法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 落款的分类 (一)单款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1、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一字款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3、二字款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4、叁字款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5、四字款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6、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7、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8、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9、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10、加作者斋轩号者 11、加作者地名者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12、加作者字或别号者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 13、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二)双款

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1、受者名号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 2、受者官衔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3、受者称谓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4、敬词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书法作品中常用落款用词 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 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 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绘画题款用: 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书法作品落款常识

书法作品落款常识 时指二○一四年一月十日,按阴历说法年没过就还是癸巳年,不然的话,我们为什么会有周岁和虚岁之说呢。 昨天在笔会看到一位书法朋友落款:甲午年一月某某书。今天在网上又看到一位书法朋友,在网上落款:甲午冬。按照这样推算,十二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从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对组合,故称为六十年一甲子。朋友刚写的作品,落款当然不准确了。前者是阴、阳历错,后者是阴历错。 由此想到了这个题目,写出来,与同道共商榷,共学习。我们都知道书法讲究的是字外功,一个好的书法家,应该是集文学、诗词、歌赋,韵律,国学、汉语常识,汉字结构,简繁变化等知识为一身,不能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起码不能说外行话。否则,一幅好的作品,往往会引词不达意,或者书法硬伤而伤大雅。 所以,谈到书法作品落款这个话题,对不学书法的人也许会觉得是侥幸,然而对学习书法的人还是知道一些的好,不然会闹笑话。 落款也是与时俱进,也在不断变化,但无论怎么变,规矩不能变。什么是规矩,哪就是阳历就是阳历,阴历就是阴历,原则性的问题是绝对不能混淆的。 一、阳历 如果为了明了,使所有人一看就知道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写,哪就用阳历。如:二○一四年一月二十日上(下)午。或者:二○一四年一

月上旬书。或者:二○一四年一月二十日夜等。简单明了,是认识汉字的人都能知道。 二、阴历 阴历的落款讲究大了,它是让有学问人看的,让行家看的。所以,这些人大都对中国的年历有所了解,对书法了解,所以就存在着严谨性,不能随意而为,故此讲究也多些,稍不小心就会出错。具体如下:一月: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献春、春王、首岁、华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初岁、发岁、初阳、孟阳、新阳、春阳、正阳、太簇、岁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谨月、建寅、寅月、杨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正月、月正、新正、初月、早月、太月、十三月 二月:如月、梅见月、梅月、丽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婚月、媒月、小草生月、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夹钟、仲钟、仲春、酣春、中春、仲阳、大壮、竹秋、花朝 三月: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褉春、三春、香春、蚕月、花月、桐月、桃月、夬月、禊月、嘉月、辰月、稻月、樱笋月、五阳月、桃李月、花飞月、小清明、姑洗、桃浪、雩风、竹秋四月:乏月、荒月、阳月、农月、乾月、巳月、畏月、云月、槐月、麦月、朱月、余月、和月、仲月、榎月、正阳月、麦秋月、花残月、清和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维夏、始夏、槐夏、仲侣、纯阳、纯乾、麦候、麦序、六阳、梅溽、中吕

书法作品中地落款格式

书法作品落款基本常识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 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书法作品落款位置没有固定格式,也无绝对的位置,它是与正文互为关联的。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大小悬殊,要有相应比例。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不越古”、“动不越静”的规矩。一般来说,如以大小篆为正文者,落款就用隶书、章草书写; 以隶书、魏碑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书书写; 以楷书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书、楷书书写。 这叫做“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双款:款式不仅有单双之分,也有上下之别。双款,就是在右上位置书写赠送对象,在左下位置书写自己的名字等内容。如对联,则须将上款写在右联的右上方,下款落大左联的左下方,以示礼貌谦逊。书法作品的题款一般不用俗称而用别称(也叫雅称),如:“书于二OO二年”是俗称,应该为“书于壬午年”。 一、上款 上款所包括的内容:姓名+称呼+谦词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

书法作品落款

书法作品落款的一般落款位置没有固定格式,也无绝对的位置,它是与正文互为关联的。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大小悬殊,要有相应比例。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不越古”、“动不越静”的规矩。一般来说,如以大小篆为正文者,落款就用隶书、章草书写;以隶书、魏碑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书书写;以楷书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书、楷书书写。这叫做“文古款今”、“文正款活”。双款:款式不仅有单双之分,也有上下之别。双款,就是在右上位置书写赠送对象,在左下位置书写自己的名字等内容。如对联,则须将上款写在右联的右上方,下款落大左联的左下方,以示礼貌谦逊。书法作品的题款一般不用俗称而用别称(也叫雅称),如:“书于二OO二年”是俗称,应该为“书于壬午年”。 一、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上款所包括的内容:姓名+称呼+谦词 (1)写给长辈: 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是款的题法一般称××同志,××先生,××方家,××女士,××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翁。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者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如:世耐先生清赏、宝星方家正 (2)写给同辈: 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同志,××书友,××仁兄,××同窗,××大兄,××贤弟,××小妹,××学友等。这里应当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大姐,××二哥等。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属等。如:长生书友惠存 ,剑明贤弟雅属 (3)写给晚辈: 写给晚辈的书法,上款可题××学生,××贤契,××贤侄,××爱孙,××爱女等。如:丽珍侄铭记 (4)正文出处: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时应这样写:王勃滕王阁序句,杜甫诗客至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略正文出处题款。 二、下款 下款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姓名(号字)+谦词 (1)时间 ①、年份的别称 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类推。 ②、季节的别称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 ③、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孟春、正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书法、绘画题款落款常识

书法、绘画题款落款常识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増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诗文、书法和绘画的结合,历来有“三美”和“三绝”之称,“三美”、“三绝”是对诗文、书法、绘画艺术结合的赞誉,也中国画普遍追求的艺术境界。题款,就是实现诗文、书法、篆刻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形或称为款识。 中国画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容: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叫做“题”。题画文字,从体裁上分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容与格式变化纷繁。 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中国画的题款除讲究诗情画意外,一般书年号一般用中国历干支(岁阳、岁阴)题款,至于季令,月令,时令、节令,异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风尚。特别是古书画多采用岁阳、岁阴(即所谓大干支),故列表附于卷末,以备检索。 干支:gan zhi 甲子(阏逢困敦)乙丑(旃蒙赤奋若)丙寅(柔兆摄提格)丁卯(强圉单阏)戊辰(箸雍执徐)已巳(屠维大荒落)庚午(上章敦戕)辛未(重光协洽)壬申(玄难)癸酉(昭阳作噩)申戌(阏逢阉茂)乙亥(旃蒙大渊献) 丙子(柔兆因敦)丁丑(强圉赤奋若)戌寅(箸雍摄提格)己卯(屠维单阏)庚辰(上章执徐)辛巳(重光大荒落)壬午(玄敦戕)癸未(昭阳协洽)甲申(阏逢君滩)乙酉(旃蒙作疆)丙戌(柔兆阉茂)丁亥(强圉大渊献)戊子(箸雍困敦)己丑(屠维赤奋若)庚寅(上章摄提格)辛卯(重光单阏)壬辰(玄执徐)癸巳(昭阳大荒落)甲午(阏逢敦戕)乙未(旃蒙协洽)丙申(柔兆君滩)丁酉(强圉作噩)戊戌(箸雍阉茂)已亥(屠维大渊献) 庚子(上章困敦)辛丑(重庄赤奋若)壬寅(玄摄提格)葵卯(昭阳单阏)甲辰(阏逢大荒落)乙巳(旃蒙大荒落)丙午(柔兆郭)丁未(强协洽)戊申(箸雍滩)己酉(屠维作噩)庚戌(上章阉茂)辛亥(重光大渊献) 壬子(玄困敦)葵丑(昭阳赤奋若)甲寅(阏逢摄提格)乙卯(旃蒙单阏)丙辰(柔兆执徐)丁巳(强大荒落)戊午(箸雍郭)己未(屠维协洽)庚申(上章滩)辛酉(重光作噩)壬戌(率阉茂)葵亥昭阳大渊献) 月令 : yue ling 一月:正月,孟陬,春王,陬月,孟春,肇春,端春,早春,初春,上春,初月,三正,十三月,新正,华岁,肇岁,月正,太簇,岁岁,芳岁,献岁,寅月,开岁,月,首阳,春阳,妆阳,三之日,泰月,征月,端月,孟阳,三微月。 二月:仲春,仲钟,大装,花进,卯月,竹秋,夹钟,丽月,杏月,甜春,四之日,令月,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杪春,花月,辰月,姑洗,月,桃月,月,晚春,末春,蚕月,嘉月,桃浪,桐月,雩风,尖月,樱笋时,小清明。 四月:孟夏,初夏,首夏,槐夏,梅月,维夏,麦月,槐月,纯阴,乏月,阴月,麦侯,余月,麦秋,巳月,中吕,清和月,。

书画落款盖章常识

书画落款盖章36忌 1.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3. 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5.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6.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7.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8.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9.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10.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2.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3.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4.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5.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6.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7. 普通印泥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18.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9.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20.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21.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22.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公分比较适中。 23.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以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1公分适中。 24.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25.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 26.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27.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三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28.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29.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 30.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体,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31.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32. 贮藏印泥宜用瓷缸,晶玉亦可,最忌紫砂煨瓷,因期能吸取油分,易使印泥乾燥。又铜锡银漆器犀象及石制者,皆不相宜。 33. 每隔十日或半月,以骨签翻调一次,因砂体下沉,油性浮上,故须常调使之匀和也。 34. 图章盖印泥时,手势宜轻,轻拍印面所黏之朱已逾而匀,乃盖於纸上,须将印持正按下,切勿动摇,纸下宜垫以薄书一本。 35. 图章宜随用随揩,以免积垢,而影响色泽。

关于书法作品落款的一些小常识

《关于书法作品落款的一些小常识》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 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 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 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 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 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 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 1 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上(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篆刻边款用:刻作、刻石、刊石、治石、篆刻、记、制

中国书画作品落款称谓基本常识.

中国书画作品落款称谓基本常识 (一)落款写法 1、落款可写成单行或数行。 2、落款书体一般不能与正文雷同。字体须明显小于正文。 3、落款题字不能与正文上下两边对齐(右边为上款,应略高于左边下款)。 4、落款称谓必须准确无误,词语宜尊重、谦逊。 (二)落款分类 单款:一般只写作者姓名、书作时间、地点以及谦词,亦有附写年龄、籍贯等。 双款:(上、下款) ●上款-----题写对方姓名、字号、称谓以及有关说明(是指应对方之嘱而作或请对方指导之词语),写在正文右上方。 ●下款-----题写内容与“单款”基本一致,写在正文左下方。 (三)落款称谓 雅属(雅玩)-----“属”与古用“嘱”相同,意即应对方高雅之嘱咐 清属(清玩、清赏)-----(同上)只供对方赏玩而已 大雅之属 ----- (同上)乃谦逊之词 斧正----- 意即请对方象呈地匠人用斧头削正,乃尊重、客气之词 斧政----- (同上) 削正----- (同上) 呈政----- (同上) 哂正(音“审”)------“哂”含有笑的意思,让对方见笑而修正 粲正(音“灿”)-----“粲”含有笑的意思 法正 ----- 意为请用法则来纠正(多用于对方是内行人,行家)

指正 ----- 意为请指出错误、指导校正(一般尊称) 正腕 ----- 意为请矫正作者手腕的谬误(因书写要用手腕) 正谬(指谬)----- 请对方指出谬误 匡谬 ----- 请对方对谬误加以匡正 指疵 ----- 请对方指出谬误、毛病 校正 ----- 语气庄重,用于对方为年长或有书画造诣者 诲正 ----- 语气庄重,用于对方为师长者 督正 ----- 语气庄重,用于对方为年老而又教导过自己的老师 双正(两正)-----是指字、画、诗词等均系自己之作,都请对方指正 俪正 ----- 俪者,伉俪也。是指对方夫妇都是行家,请一起指正 属正 ----- 是指应对方嘱咐而作,同时又请对方指正(“属”= 嘱) 雅正 ----- 是指请对方指正。 补壁 ----- 是指作品只供挂在墙壁上补补空白而已 惠存 ----- 是指作品赠给集体单位的。 收览 ----- 是指作品送给直系幼辈(子女、侄儿)(览=“揽”) 一件书法作品除了正文之外还需要其他文字说明,它的字径小于正文,我们通常称之为题款。题款有上、下款之称。题写受书者的姓名称之为上款,如“某某先生指正”、“某某同志雅属”之类。题写作者本人的姓名、创作年月、创作地点,则可称为下款。一般地说,上款位置高一些,以示对受书者的尊敬,而下款位置相应低一些,以示谦虚诚恳。下款的文字可以根据位置大小而增删,甚至可以简约到只落作者姓名。 题款中的年份,一般运用农历,干支纪年,如“辛未年”,“壬申年”等也可用“一九九三年”之类。 题款中的月份,自古以来就有多种别称、雅称。这就使题款中的月份写法丰富多彩,不至与单调地填写一月、二月......。譬如“一月”,就可称“正月、端月、早春、孟春,初月;”“六月”可称“荷月、暑月、季夏;”、“十二月”又可称“嘉平、腊月、严月、岁秒”等等。类似这样的别称,每月份都有许多,作者可以适时而选用。 作品赠送他人,作者要根据对方的情况题写称谓,一般称“同志”。对年老者称“先生”,有专长者可称“方家”,同辈可称“兄”,同行称“同道”、“道长”,

书法作品落款常识谈

书法作品落款常识谈 正文、落款和钤印,是书法作品的三要素。 什么叫落款?落款即书法作品中的署名和题款。 在某一件书法作品中,正文写得好,并不等于整幅作品都好了。只有正文、落款和钤印全部都完成得很好,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好。所以,作品中的落款非常关键,题好了能使作品生辉;题不好则会使作品黯然失色。初学者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款常常落不好,导致整幅作品废弃,非常可惜。 一、落款的作用 第一,用以注明作品正文的出处。比如,作品所写正文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落款可写“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一首”。

第二,用以注明作者姓名及有关情况。如作品创作时间、 地点等。如辛巳岁暮,某某书于某书斋等。 第三,用以注明作品被赠人及有关情况。如被赠人的称谓、身份、姓名(或单位名称)等(俗称落上款)。如某某先生(女士)雅存、雅正、正腕等。上款可与下款一起落在正文之后,上款亦可落在正文之前。 二、落款的运用 在通常情况下,上款通常用来书写索书者和被赠人的姓名等。为示敬意,除单名外一般都不写姓而只写名。如果索书者和作品被赠人是单位的话,为示敬意,宜写单位全称,一般不缩写。作品送给个人的,名字后面可带写恰当称谓或谦词。如:某某先生、某某方家、某某道兄、某某雅正、某某正腕、某某属书、某某惠存等。下款通常用来注明作者姓名、书写时间地点及书斋名号等。

在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中,可以没有上款,但必须有下款。如正文之后空白所剩无几时,可落穷款,即只写名不写姓。如正文之后空白甚多时,可落长款。 落款书体的选择应与正文相协调,原则上是“选后不选前”,即“古不及今”。如正文为甲骨文、钟鼎文之类的古文字时,落款可用正书,使通篇有一种宁静庄重的韵味。如正文为正书时,落款可用正书或行书。如正文为行草书时,落款可用行书或行草书。行书,是落款的万能书体,它可以不受任何限制,适用于一切作品的落款。落款用字大小,一般应小于正文。 落款以后要加盖印章,印章大小应与落款字体大小相仿,一般情况下是宜小不宜大。在一幅作品中,只钤一方印的,通常用在穷款处。钤两方印或钤三方印的,应注意兼顾朱印和白印互用,不要单一。名章一般都用正方形的印,闲章可用方形,亦可用异形印。用在正文上首的印,俗称起首章,朱白皆可。名章有姓与名分制二印的,一般姓用朱文印,名用白文印,尺寸大小须一致,不可一大一小。

用印的忌讳及常识

用印的忌讳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一。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