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合集下载

肿瘤影像诊断

肿瘤影像诊断

肿瘤影像诊断肿瘤的及时发现和准确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肿瘤影像诊断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肿瘤影像诊断的重要性、常用的诊断方法、技术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肿瘤影像诊断的重要性肿瘤的早期发现能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同时也能够降低患者的痛苦和疾病的进展。

肿瘤影像诊断通过检测和分析肿瘤的形态、组织结构和生理特征,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和分期,从而为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肿瘤影像诊断已成为医生判断肿瘤性质和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

二、常用的肿瘤影像诊断方法1. X线摄影:X线摄影是最早、最常见的肿瘤影像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投射X射线来观察内部组织和骨骼的情况,从而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然而,X线摄影在对软组织肿瘤的检查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早期肿瘤和部分深部肿瘤的诊断效果有限。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生成横断面图像的影像诊断方法。

CT扫描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平面重建的优势,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肿瘤图像。

它对肿瘤的形态、大小、边界和钙化等特征的观察更加详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肿瘤检查。

3. 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以核磁共振技术为基础的无创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更清晰的肿瘤影像。

MRI具有较高的解剖学分辨率和成像对比度,对于软组织肿瘤的检测和定位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另外,MRI还可以通过对信号强度和时间曲线的分析,提供肿瘤的血供和代谢信息,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4. PET-CT检查:PET-CT检查是一种结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CT技术的影像诊断方法。

它通过检测身体组织中的代谢活性,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肿瘤诊断结果。

PET-CT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分期和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适用于恶性肿瘤的检查。

三、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影像诊断也在不断发展。

CT及MRI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参考价值

CT及MRI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参考价值
表3 不 同 影像 学 检 查 方 法对 恶 性 软 组 织 肿 瘤 检 出结 果 I n )
检查 脂肪 滑膜 软骨 纤维 平滑肌 横纹肌 胚胎性横纹 合计 方法 肉瘤 肉瘤 肉瘤 肉瘤 肉瘤
CT MRI 3 4 1 1 2 2 1 l 1 1
结 论 CT及 MRI 在 四肢 软 组 织 肿 瘤诊 断 中仅 可 辅 助 辨 别 软 组 织 肿 瘤 性 质 , 明 确 肿 瘤 位 置及 大 小 , 对 于 定 性 欠佳 , 仍 以病 理 检 测 为 主 。
关 键词 : cT: M RI ; 四肢软组织肿瘤 ; 诊 断
四肢软组织 肿瘤 种类繁多 , 表现各 异 , 多起源 于间叶组织 , 且有 良恶性之 分。术前影像学检查 , 特别对于深部其它 检查难 以定性 软
异, × = 2 . 4 0 , P > 0 . 0 5 ; CT检 查 与 病 理 结 果 对 比 ,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 3 . 7 6 , P > 0 . 0 5 ; M RI 检查与病理结果对比 , 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 x 。 : 6 . 6 7 , P < 0 . 0 5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CT及 MRI 在 四 肢 软 组 织 肿 瘤 诊 断 中 的 参 考 价 值 。方 法 对 我 院 2 0 1 0年 1月" 2 0 1 2年 1 2月 收 治 4 2例 四 肢 软 组 织肿 瘤 患者 进
行资料回顾 , 分 析 两 种 影 像 学 检 查 方 法 对 四 肢 软 组 织 肿 瘤 检 出率 及 影 像 特 点 。结 果 4 2例 患 者 良性 2 9例 , 占总例 数 6 9 . 0 5 %; 恶性 1 3例 , 占总 例
软组 织肿瘤起 源不同 , 相同部 位表现益不相 同, 特别是 四肢深部

软组织肿瘤

软组织肿瘤
MRI:T1W和T2W信号增高明显,肉瘤周边可见水 肿区,病灶边界不清,其内表现为散在斑片样坏 死,信号不均。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四十一分。
女,23岁,左小腿纤维 肉瘤a)T2示左小腿巨 大团块状肿块,深筋膜关 系密切,多发高信号液液 平(箭头),邻近胫骨受 侵犯(箭); b)T1示病灶(箭) 等肌肉信号,内见多发 低信号分隔;
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
Morton神经瘤
淋巴管瘤 尤文肉瘤 /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纤维或纤维组织细胞来源的肿瘤
硬纤维瘤 纤维肉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脂肪硬化性粘液
纤维瘤 其他纤维来源软组织肿瘤
腱鞘纤维瘤 钙化性腱膜纤维瘤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四十一分。
滑膜来源的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腱鞘巨细胞瘤 滑膜血管瘤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 滑膜囊肿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四十一分。
MRI:肿瘤边界清晰(肿瘤有假包膜) T2W信号不均匀(纤维细胞及胶原成分) 如有钙化对诊断有帮助
病变与纤维肉瘤有相同的影像表现和组织学特征, 难以鉴别。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四十一分。
男,78岁,右大腿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RI横断及冠状扫描显示右股骨内侧软组织内巨大型 肿块, 界限尚清楚, 外形欠规整, 部分边缘模糊, 病灶内信号混杂, 有高信号及低信号区。
分型:分化良好型、黏液样型、圆形细胞型、 多形性型、逆分化型
特点:体积较大、瘤组织变异复杂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四十一分。
脂 肪肉瘤
MRI:信号取决于肿瘤内部成分和结构
(常有较完整包膜,周围肌肉常可见水肿区,瘤内可 见脂肪成分)
分化良好者:T1W、T2W信号同良性脂肪瘤,但呈 分叶状,内可见不规则粗大纤维分隔

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解 病 变 围组 织 的 关 系 。C1 对 软 组织 病 变 内的 组 织 成 份 也 可以进 行 初 步 刿 断 。 2 2 C 增 强 扫描 F ec e . T lth r等 通 过 研 究 推 断 . 性 肿 瘤 恶
有无受侵 , 同时 . 可 以显 著 增 加 对 血 液 等 许 多 结 构 的 敏 感 还 性 。但 是 , 分 肿瘤 可能 因 为 与 周 围信 号 相 似 , 时 会 高 估 部 有 肿瘤的范围, 而且 由 于脂 肪 界 面 显 示模 糊 , 可 能 导 致 精 确 也
分 级 的 困难 。
3 5 弥 散 加 权 成像 目前 , W I 弥 散 加 权 成 像 ) 软 组 织 . D ( 在 方 面 还 只是 停 留在 研 究 阶 段 。MR D — WI 过 表 现 弥散 系 数 通
T wI T wI 也 呈 高 信 号 、 脂 肪 不易 区别 、 组 织 病 变 和 。 上 与 软
内的 血 供 特 征也 较 难 体 现 出 来 等 。
3 2 快 速 自旋 回波 序列 F E( 速 自旋 回波 序 列 ) 得 图 . S 快 所
像 的 组 同 , 是 T 大 但
加 权 像 更 大 , 肪 呈 更 高 信 号 , 时 对 血 液 降 解 产 物 的 磁 敏 脂 同
高 。例 如骨 化 性 肌 炎 . 德 胜 等 超 声 诊 断 5例 中 3例 误 孙
诊 , 群 等 报 道 6例 中仅 2例 术 前 组 织 学 定 性 正 确 , 卫 劳 张 东 等 报 道 该 病 误 诊 为 骨 肉瘤 1例 。 因 此 四 肢 软 组 织 肿 瘤 的 良恶性 鉴别 足 影 像 诊 断 的基 本 问题 , 文 就 四 肢软 组 织 肿 本
感性降低 . 此, 必 要时 可 以采取 脂肪 抑制 序列 或 G E 因 在 R ( 梯度 回波 ) 列 进 行 处 理 。 序 3 3 梯 度 回波 序 列 GR 梯 度 回 波 ) 列 在 显 示 病 变 一 . E( 序 脂 肪 界 面 和周 围小 血 管 上 较 好 , 序 列 可 以 进 行 增 强 MR 动 该 I 态扫描 , 利于观察软组织病 变的血液灌注情 况, 有 以便 对 肿 瘤 进 行 定性 诊断 。另 外 , 序 列 没 有 1 0 脉 冲 , 对 磁 场 的 该 8。 故 不 均 匀 性 和组 织 的磁 敏 感 性 更 加 敏感 , 以较 好 地 显 示 急 性 可 出血 、 含铁 血 黄 素 、 体 、 化 等 结 构 。 气 钙 34 脂肪抑制技术 . S I 短 T 反转恢复序列 ) 列可 以 T R( 。 序 很 好 的 抑制 脂 肪 信 号 , 同时 提 高 对 水 分增 加 的软 组 织 肿 瘤 的 检 出 率 , 其 对 微 小 软组 织 病 变 的 观 察 有很 大 帮 助 。有 利 于 尤

软组织肿瘤的功能MR影像学研究近况

软组织肿瘤的功能MR影像学研究近况

常规 M R动态增强 ( C R ) D EM I技术因注射顺磁 性对 比剂后信号强度 的改变与局部毛细赢管供血 及对 比剂 向周 围组织间隙的外渗有关 , 故可用于全
面评价组织的微循环 、 灌注和毛细血管通透性 的变 化阎 属于 M , R功能成像的范畴。
析 、 值无法量化以及难于进行定量研究等缺点嘲 b ; E I WI M P D 的 R信号采集最快 ,几乎不受生理运动 的影响 ,并可对 A C值进行精确计算 。单次激发 D EI P 易受磁场均匀性的影响常导致影像变形 ,故很 少 应 用 在 脑 外 的其 他 组 织 。结 合 敏 感 性 编 码
用来确定代谢 物的种类和含量 , 利用数值或 图谱表 达定量化学信息 , 是无创性研究人体组织器官代谢 和生化改变 以及进行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 6 1 。
状态 。肿瘤细胞 内 p H值高于正常组织可能有两方 面的原 因: 一是因为激活 了 N + a_ 交换活动 , - H 细胞 内的 H到达细胞外 间隙 ,造成细胞内 p H值高 , 细 胞外低 ; 另外与细胞生长刺激 有关 , 成纤维细胞在 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下细胞 内 p H值可升高 O 。 . 2 H ag wn 等【 q 研究正常下肢肌 肉的 H M S — R 发现 , 在 1 — . p 1p . 1 pm(pm表示 1 处出现稍高 的脂质 5 8 O) 峰 ,这与肌 肉内细胞外脂 肪含量较 高有关 。 H— M S在软组织病变 中主要 检测 的化合 物有 胆碱 、 R
情况。
态 的变化【 是通过表观扩散系数 ( D ) ” , A C 来反映组 织整体结构特征的。
D 序列主要包括 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E WI S
D )稳 态进动扩散加权成像 (S PD ) WI、 SF WI和平 面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是一种现代医学手段,通过科学的成像技术,对疾病进行准确定位和诊断,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经历了很多发展和变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正在成为医学诊断的新宠儿。

本文将介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1.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医学影像诊断也不例外。

传统医学影像设备如X光机、CT机、MRI等已逐渐数字化,不仅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图像存储和处理,还能在网络上实现共享。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医学影像诊断更加标准化、准确化和多样化,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生诊断的精度。

2.人工智能的运用人工智能是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新热点。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开始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中。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影像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不仅可以加速疾病的检测和诊断,还可以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度。

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传统的人工诊断效率较低而智能诊断方法可以准确识别视网膜病变,实现了自动化诊断。

3.影像诊断平台的发展影像诊断平台可以将全世界收集到的各种类型的病例进行统一收集,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诊断平台。

这样的影像诊断平台是跨越地区、甚至跨越专业领域的学术互通的平台。

影像诊断平台的开发使得专家们可以在线学习、交流知识,提高诊疗水平。

例如鼠标脑部软件平台的开发,通过自动定位脑部、分割解剖结构、构建空间三维模型等技术,可为医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影像分析服务。

二、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1.医学影像诊断的个性化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诊断也转向个性化方向,这是一个大趋势。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可以根据个体的病理特征进行诊断和治疗,例如肿瘤的治疗更加精准,心脏病等疾病的诊断也更加准确和精细。

因此,发展个性化医疗将成为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新方向。

四肢、躯干软组织原发性脂肪肉瘤的CT和MRI诊断

四肢、躯干软组织原发性脂肪肉瘤的CT和MRI诊断
[ 摘要]目的: 探讨 四肢 、 躯干软组织原发性脂 肪肉瘤 C T和 MR 特点 , I 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方法 :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 实的 1 2例 四肢 、 躯干软组 织原发性脂肪 肉瘤 的 C T和 MR 表现及特征与术后病理标本进行 回顾性 对照分析 。其 中行 C I T检查 7例 , R M I 检查 1 例 , 1 二者均检查 6例。 结果 :2例 中, 化成 熟型 6例 , 液型 3例 , 1 分 黏 多形 性 2例 , 去分 化 型 1例。肿瘤 形 态不 规则 7例 , 规则 5例 , 直径 6 1 9 9c . ~1 . m。分化成熟型含有 大量 成熟脂肪 , T和 MR 显示 脂肪组织 , C I 密度/ 信号较均匀 , 边界清 晰 ;
的关系 , 可初步评估肿瘤 的分化及恶性程度 。 [ 关键词 ]脂肪 肉瘤 ; 软组织肿瘤 ; 体层 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 磁共振成像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7 8 7 3 . [ 文献标 识码 ]A
CT nd M RI di g o i fprm a y lpo a c m a o x r m ii s a d t un a a n ss o i r i s r o f e t e te n r k
3 D pr et R do g ,nu r ic l o i l f l t n u Mei l nvrt, e i n u 2 0 0 , hn ) . ea m n o a i oyA h i o ni s t i e t A h i dc i sy Hf h i 3 0 1 C ia t f l P v aH p aA a d o i a U ei eA
r to pe tv l S v n c s swee e a ie y CT, a e y M RI a a e y b t er s c iey. e e a e r x m n d b 1 c s s b 1 , nd 6 c s s b oh CT n RI adM .Re uls: s t Amo g te 1 a e n h 2 c s s,

软组织肉瘤诊断治疗

软组织肉瘤诊断治疗

软组织肉瘤诊断治疗软组织肉瘤的表现开始大多为无痛性肿块出现,生长一般较快,从几个月到半年,也有生长较慢者,根据肿瘤的部位有些患者一开始便出现疼痛,一般到晚期均会出现疼痛。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发生部位除了肢体和躯干,内脏器官也可以发生。

滑膜肉瘤大多发生在肢体的大关节附近,但很少累及关节腔内。

脂肪肉瘤好发于臀部及大腿,在此部位发生肿瘤时,要考虑原发盆腔内肿瘤通过闭孔、坐骨大孔、耻骨弓甚至腹股沟韧带沿股管及肌肉间隙向下延伸。

横纹肌肉瘤多发生于肢体和躯干部,因此部位的横纹肌组织比较发达。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多生长在头颈、眼眶周围,也可见于儿童的泌尿生殖器官。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好发部位主要位于肢体,尤其是以下肢最多见,其中臀部和大腿占1/2以上,发生于躯干比较少见。

软组织肉瘤的体积与恶性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脂肪肉瘤的体积通常较大,其直径可以从数厘米到数十厘米,形状不规则。

软组织肉瘤的疼痛与发生的部位受肿瘤组织的来源及与神经的关系决定。

软组织肉瘤诊断软组织肉瘤的主要症状是局部肿块,单纯依靠X线,术前的诊断很困难,近年来影像学诊断的发展,如超声、CT、MRI、核素扫描、PET-CT 等检查对术前的诊断有了很大的帮助。

对手术计划的选择,术前治疗效果的评估有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临床检查无痛性肿块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软组织肉瘤多深在,边界不清,病史较短,或生长迅速,常伴一些压迫症状或骨侵犯。

恶性者大约3%~5%的病人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对较晚出现远隔转移,以肺转移为主。

1.症状对于软组织肉瘤,从发现肿瘤到来医院就诊,一般几个月以内的多见,但也有少数患者数年甚至是10余年的。

可以是无痛性的肿块,一般生长较快。

临床上可以看见生长多年的肿块突然增大,提示肿瘤恶性可能性大。

2.望诊一些表浅的肿瘤,皮肤的血管肉瘤可见多中心的血管窦样病灶。

神经纤维瘤病可见典型的咖啡斑。

上皮样肉瘤可见于手足部的腱鞘,晚期可形成难治的溃疡。

3.触诊一般检查肿瘤的大小、边界、软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波动是否存在,有无搏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I。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9 Feb.,32(2)
225
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影 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褚华鲁 综述 李白艳
审校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新疆鸟鲁木齐830011)
中图分类号:R738.6;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51(2009)02—0225—02
诊,劳群等【2 J报道6例中仅2例术前组织学定性上E确,张卫
东等[33报道该病误诊为骨肉瘤l例。因此四肢软组织肿瘤 的良恶件鉴别是影像诊断的基本问题,本文就四肢软组织肿
瘤的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l
x线影像学检查 尽管x线平片在四肢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方面提供的信
息比较局限。但不能冈此低估r平片的价值。它可能难以对 病变进行确诊,但口,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如病变的部位、大 小、密度、骨的侵犯等。该检雀经济方便,在I临床上对可疑软
自旋回波序列(SE序列)
在SE序列上,不同的软组
织成份通常有着不同的信号特征,如脂肪组织在SE各序列 上均呈商信号,水肿在T,WI26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OF
XINJIANG
MEDICAl。UNIVERSITY
2009 Feb.,32(2)
瘤的鉴别中意义显著。而Cho、Cr、Lip的峰值无显著意义。 3.7磁共振灌注成像 在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定性诊断上, 该成像原理足利用造影剂片次通过局部组织并进而快速充 盈其毛细JfⅡ管床的特点,采用快速扫描技术对病变的微血管 灌注循环情况和血管化程度进行观察。恶性肿瘤在早期(2 min)摄取造影剂,而炎症改变则相应较晚(2 min后)。另 外,部分学者观察了造影后病变的信号~时间曲线和肿瘤的 边缘一中心强化差异率等参数变化,认为对良恶性肿瘤的鉴
Mackinnon
WB。Barry PA.Malycha
benign hreast
biopsy specimens of invasive
cancer ex
lesions
distinguished from
vivo with proton
MR
spectroscopy[J].Ra—
diology,1997,204:66l一666.
目前,DWI(弥散加权成像)在软组织
的性质在良、恶性之间,这种肿瘤称为“交界性”或“中问犁” 肿瘤。四肢软组织肿瘤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影像检查目的 除发现病变的存在、大小、部位外还腑该对其组织学分型有 大致的推断,特别足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卜:对外科治疗方案 的选择意义重大。但足据有关报道,该类肿瘤术前误诊率较 高。例如骨化性肌炎,孙德胜等…超声诊断5例中3例误

[9]Fayad LM,Bluemke DA,McCarthy
tal
EF,et
tumours:use
of proton
MR
Reson
spectroscopic
aeterization
f-j].J Magn
Imaging,2006,23:23—28. PL・et a1.Fine-needle
[103
方面还只是停留在研究阶段。MR—DWI通过表现弥散系数 (ADC)值在不同组织中的差异对鉴别软组织肿瘤良恶性有 意义"]。ADC是反映组织整体结构的“弥散常数”。正常肌 肉组织内水分子自由扩散程度较低。而肿瘤组织微循环较正 常组织快.其间质所占比例远高于正常组织,故瘤组织细胞 外水分比例增加导致肿瘤组织内水分自由扩散程度较正常 组织高,即ADC值高。据研究[8J,以ADC值一1.866×10-3 mm2/s为阈值。诊断恶件肿瘤的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 83.5%。Einarsdotting等发现ADC值在良恶性软组织肿瘤 右重叠,尤其对肿瘤体积较大者。其鉴别存在困难。并认为 原冈在于恶性者所含成份较多以及肿瘤血管的特点受灌注 的影响较大,进而影响组织的AD(:值。目前研究认为可以 通过提高b(扩散敏感系数)值的方法,可有效降低灌注效应
对弥散的影响。 3.6磁共振波谱成像
异『fIi用于二鉴别诊断的。但大多数软组织肿瘤,CT增强定性
诊断仍自.一定凼难”】,由于(:T缺乏特异性,故难以确定其
组织生物学行为和类型。
2.3
C,I’灌注成像检查
山于酃分软组织肿瘤的组织成分
产生的密度或信号影像上缺乏特肆性。难以确定其组织生物
学行为和类型。常规的动态增强成像对软组磐l肿瘤的定性
1"73
Nagata
S.Nishimura
H。Uchida
M.Usefulness
of diffusion— muscu。 Zasshi,
weighted MRI in differentiating
loskeletal
benign
from malignant
tumorsEJ].Nippon
Igaku
别有很大意义。 3.8磁共振对比增强 自1989年起,陆续有一些学者试用
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CT的密度分辨率明显高于X线,
而MRI的软组织分辨率远胜于CT[“]。但是,由于软组织肿 瘤种类繁多,组织成份复杂,分化程度不一,MRI常规序列良 恶性征象重叠较多,仅约50%~60%的软组织肿瘤可根据上 述征象做出诊断。总之,随着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先进设 备的快速增长,尤其是MRI新技术的开发和心用,影像学在
BD,Hanna SI,.Fairclough tumogs:use of dynamic response
tO
MR动态增强扫描来攀别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良恶性,并取 得r一定的效果¨“。MRI增强扫描可将肿瘤和肌肉、肿瘤 和瘤周水肿分辨开来,并显示肿瘤血供的情况;肿瘤增强前 后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对比显示增强的部分为实性, 有成堆的细胞成份,伴有纤维组织和黄色瘤等成份,非增强 的部分为疏松排列的慕质及坏死等。同时也可根据有尢强 化、强化的程度及形态来判定病变的良恶性。增强的部分能 够显示组织病理结构,反映组织的血管和灌注情况,但仍缺 少诊断的特异性。近年来有人月乏用了快速动态增强扫描, 分别获得动脉、肿瘤和正常肌肉的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其 结果表明根据病变早期强化的特点,能够较准确的反映软组 织肿瘤的特点,恶性肿瘤多为早期强化,周边强化,增强程度 明显。而良性肿瘤强化出现的比较晚甚至不强化,且多为弥 漫强化,增强的程度不明显[1“。Polland等[13 3报道其最大斜 率值对肿瘤潜在恶性评估的准确率为81.25%。但那监血 管化程度高、Jf『【供丰富的良性病变亦町有较高的强化速率, 故肌肉骨骼系统良恶性病变的最大强化速-率有很大范罔的 重叠,应结合其他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
DJ,et a1.Pediatric
contrast
mus— im—
culoskeletal aging
to
enhanced
MR
monitor
chemotherapy[J].Radiology,
1992。184:243—248.
E53
Oliveira
AM,Nascimento
AG.Grading in soft tissue tumors: Radiology,2001,30(10):
3.1
MRS(核磁共振波谱成像)是目前
唯一对人体的组织代谢/生化环境以及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的无创伤性的方法。MRS对观察软组织肿瘤有一定的潜 力。氢离子MRS通过测定代谢物成份,包胆碱(Cho)、肌酸 复合物(Cr)、脂类(1ap)含量的小IFd而有利f软组织肿瘤定 性诊断‘…。Mackinnon等¨o 3认为Cho/Cr比值在良恶性肿
四肢软组织肿瘤性病变在临床中较常见并且种类繁多,
依据其主要组织的发生基础和生物学行为的不同,主要分为 良性肿瘤(称“瘤”)和恶性肿瘤(称“肉瘤”)两大类。有些肿瘤
纤维组织在SE各序列上均呈较低信号。这些组织成份的 特异性信号表现对确定软组织来源有很大的意义。但SE 序列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扫描时间较长、岖急性期血肿在 T,wl和T。WI上也呈高信号、与脂肪不易区别、软组织病变 内的m供特征也较难体现出来等。 3.2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所得图 像的组织对比度与标准SE序列的Tzwl大致相同,但是Tz 加卡义像更大。脂肪呈更高信号,同时埘血液降解产物的磁敏 感性降低,因此,在必要时可以采取脂肪抑制序列或GRE (梯度叫波)序列进行处理。 3.3梯度同波序列GRE(梯度回波)序列在显示病变一脂 肪界面和周围小血管上较好,该序列可以进行增强MRI动 态扫描,有利于观察软组织病变的血液灌注情况,以便对肿 瘤进行定性诊断。另外,该序列没有180。脉冲。故对磁场的 不均匀件和组织的磁敏感性更加敏感,可以较好地显示急性 出血、含铁I衄黄素、气体、钙化等结构。 3.4脂肪抑制技术STIR(短T一反转恢复序列)序列町以 很好的抑制脂肪信号,同时提高对水分增加的软组织肿瘤的 检出率,尤其对微小软组织病变的观察有很大帮助。有利于 观察以脂肪为主要结构的区域内的病变,帮助确定骨髓腔内 有无受侵,同时,还町以显著增加对血液等许多结构的敏感 性。但是,部分肿瘤可能因为与周围信号相似,有时会高估 肿瘤的范围,而且由于脂肪界面显示模糊,也可能导致精确 分级的困难。 3.5弥散加午义成像
诊断自.了一定进展,(:T灌}扣成像可以提供反映软组织肿瘤 的5t期血供的参数.从而较常规增强扫描更好地反映其血供 情况,进而为软组织肿瘤的定性诊断进一步提供u,靠依 据n]。足软组第{肿瘤定性诊断的未来研究方向。

MRI影像学检查
MRl在反映软组织病理特性上明显优于CT,其优越性
包括软组织分辨率高、直视多平面成像和存不同脉冲序列、 不同成像参数条件下不同组织具有的信号差异-f-分有利于 分辨不同组织的特性。
DSA(数字减影动脉造影)影像学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