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Python编程与实践”课程为例

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黄俊莲1,吕博学2,段雪丽1(1.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工学院,北京101301;2.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软件工程部,北京100000)[摘要]“Python编程与实践”是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课程进行改革,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重新制定了教学方案,规范了课堂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线上讲解课程基本知识,线下课堂上采用项目案例方法进行教学,将课程完全转变为成果导向教学,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Python;混合式教学;OBE[基金项目]2017年度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教育创新激励基金项目“基于微信的高校课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简介]黄俊莲(1978—),女,黑龙江明水人,硕士,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软件工程、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吕博学(1981—),男,山西大同人,硕士,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软件工程部工程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软件工程研究;段雪丽(1978—),女,甘肃庆阳人,硕士,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软件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13-0071-04[收稿日期]2019-06-10一、引言耿丹学院之前引入CDIO工程教学模式和PD-CA的迭代改进模式,并在全院推行多年,还引入了许多教学理念,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的教学改革。
各位教师也不断地摸索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教学模式。
应该说,我们之前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等与培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更加匹配。
这次,工学院率先引入OBE教育理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调研、讨论,确定了工学院各专业的培训目标、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等,并按照OBE教学理念修订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案。
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 年第 4 06 期 总第 14 4 期
黑 龙 江 高教 研 究
H i n i gR sace o i e E uao eo ̄a eerhs nHg r d ctn l n h i
N 42 嘶 o. 0 sr 1 o 1 e i .N . 4 a
动手能 力 , 潜在 地 开 发 他 们 的 就 业 能 力 和社 会 适 应 能力 。 “ 知识来源 于实践 , 能力 来 自于实践 , 质更需要在 实践 中养 素 成 。 一方 面 , ”] 加大 对实践 教 学 的投入 , 立 健 全专业 实 验 建 室, 重视实验 大纲和实验 内容 的更 新 , 有效地 开展实 验教学 。 另一方面 , 积极 与国内外著名 网络 设备 厂商沟通 、 合作 , 引进
了教 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关键 词 : 网络工程专 业, 学改革 , 索 , 教 探 实践 中圈分类号 :62 0 G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3— 6 42 0 )4 15—0 10 2 l(06o —05 3
网络工程专 业是 随着计 算机 、 信 、 通 多媒体 等技 术 的发
点, 我们本着“ 以学生 为本 , 理论实践 相结合 ; 以质量 评教 , 与 时俱进谋发展” 的精 神 , 系统地 进行 专业 教学 改革探 索 与实
践, 取得 了较好的成效 。
一
、
教 学改 革的 指导 ” 的教育理念 。“ 以人为本是科
学高等教育发展 观 的 出发 点和 落脚点 , l , 学校 教学 改革 的 I l 目的在 于不断完善 自 的培养模式 和教育 教学方 法 , 应 身 以适
确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 持续 、 协调发展的培养 目 , 标 构建
基于OBE_理念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 23卷第 1期2024年 1月Vol.23 No.1Jan.2024软件导刊Software Guide基于OBE理念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熊骏1,金文2,丁飞1,王凯1(1.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2.南京邮电大学财务处,江苏南京 210042)摘要:计算机网络是网络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传统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并基于OBE教育理念对计算机网络教学进行改革。
由课程设计框架为切入点,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毕业要求为出发点优化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国家、社会预期需求的专业能力;以教学目标为框架,对教学过程中的短板进行针对性加强和补全,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评价结果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
结果表明,该课程在课堂实践、上机测试、试卷测试等方面的达成度均有所提高,为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课程教学;实验教学;成果导向;教学目标;计算机网络DOI:10.11907/rjdk.23101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24)001-0204-05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Based on OBE ConceptsXIONG Jun1, JIN Wen2, DING Fei1, WANG Kai1(1.School of Internet-of-Thing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 China;2.Finance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42, China)Abstract:The computer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network engineering.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course teaching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taking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as the background, the teaching procedure of computer network is re⁃formed based on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Taking the course design framework as the point cut, the course reform and practice are conducted from the sides of the teaching goal, teaching procedure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Firstly, the teaching goal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i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which clarifies th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required by the nation and society; Secondly,the drawbacks of the teaching procedure are complemented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the teaching goal, which guarante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goal; Lastly, an educ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and the course improvement is contin⁃uously conducted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The results of reform and practice show that course reform performs well, which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Key Words:course teach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OBE; teaching goal; computer network0 引言《华盛顿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在国际间的互认协议,我国于2013年6月成为该协议的签约成员,为我国工程人才资格的国际互认奠定了前期基础。
基于IUV_LTE的“无线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第7期2021年4月No.7April,20211 “无线网络”课程教学现状无线宽带网络乃至下一代5G 网络全面走进行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伴随而来的是各类企业对5G 无线网络建设与组网、维护及优化等行业相关一线人员的大量行业需求,以及高职院校网络专业相关培养课程投入的进一步加大,但是网络5G 设备种类繁多,导致相关行业人才培养的成本显著增加,如何以较低成本更高效率地培养更多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日益成为学校、专业、企业和行业运营商共同面对的问题[1]。
在传统“无线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网络实验设备往往从单一厂商购买,购买价格昂贵、维护复杂,且只能安排部署在分组环境内分别按项目实训,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同时实验的需求。
而一般的厂商虚拟仿真平台在架构设计与实习操作时,则往往侧重单方面虚拟数据的非可视化配置,很多时候没有添加真实设备的安装部署以及网络接线中的连接组网虚拟仿真化设计操作,不利于高职学生网络组建技能的培养,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在项目实训中通过深化学习来发现问题且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通过IUV_LTE 部署无线PTN ,BBU ,RRU 等设备,建立不同虚拟城市及虚拟机房,利用路由、MIMO 、无线射频、邻区切换等无线网络技术构建整体“无线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设计基于 IUV 的LTE 虚拟仿真平台,来模拟完成无线网络中LTE 承载网的网络拓扑规划与数据配置、IP 承载网的容量规划、网络设备配置以及网络调优与业务排障等工作,最终利用该LTE 仿真实训平台实现无线承载网这一教学课程的单元组网设计及建设维护的实验实训教学工作,有效利用平台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与提高[2]。
2 IUV_LTE平台项目设计2.1 频段设计TD-LTE 系统基本频率复用方式分两种:同频组网以及异频组网。
2.1.1 组网同频全网所有小区使用设计相同的网络频点、网络业务信道与数据控制信道均为全网设计同频,由于每个小区的工作频率与架构一样,那么小区所有邻区的网络均为同频网络配置,并由于该情况可能会出现较多的同频干扰。
高职院校网络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随 着社 会信 息化 的快 速 发展 ,计 算机 网络 已基 本 覆盖 到社 会各 行 各业 , 电子商 务 、 电子政 务 、 电子化 企 业 以及 网络 信 息化服 务 等 网络 应用 的 出现 ,
使 其 已不 再局 限于 信 息服 务与 加工 的工具 ,更是 直接 成 为企 业 、公 司甚 至政
分析 职业 院校 的现 实情 况及 人才 培养 目标 ,存 在 以下 的不足 : ( )教 材和 教学 内容 偏难 一 在现 有 网络 工 程教 材 的 内容 中 ,网 络 理论 知 识 偏重 ,原 理性 的内 容偏
现有 市面 上 的教 材有 两种 倾 向 ,一是 理论 强化 型 教材 ,有 人称 之 为职教
知识 ,各种 网络 的组 建 方法 ,各 种 网络 连接 设 备 的作用 、端 口连 接 方法 以及 配 置 、维护 命令 等 。考 核则 依然 采用 书 面试 卷 形式 ,考 核 学生对 理 论知 识 的 掌握 情况 。
业 生应 具备 扎 实 的专业 知 识 、技术 ,以及 利用 计 算机 网络进 行 办公 和搜 索技 术 资料 的 能力 , 为 了应对 网络 的建 设 和发 展 , 同时还 希 望具 备 一定 的计 算机 网络工 程设 计 、旌 工 、维护 与 故障 处 理 能力 。 目前普 通 高校 开设 甚 至普 及计 算 机 网络类 课程 是 及 时的 ,也 非常 必 要 。高等 职 业 院校 作为 高校 的 一个 特殊
教 育 时 空
C h n  ̄S e t e o l c ci i nd Teo t o y F 6 , c h3 ol g {  ̄ ew i
。 一I
高 职 院校 网络 工 程 课 程教 学 方法 的改 革 与 实 践
网络工程专业“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网络工程专业“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摘要: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型学科,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把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TRIZ创新理论引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成绩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CDIO教育模式TRIZ理论培养具有较强工程意识、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就业形势异常紧张、各行业人才需求特别大的现状下,高校必须把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
为适应目前信息社会的人才需求,各高校纷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以培养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中的完成网络环境搭建、管理、维护、研究与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
许昌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开设于2012年,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拥有网络系统集成和网络系统开发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开阔的视野,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IT行业从事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以及网络系统开发工作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为响应国家培养工程型、创新型、实践性人才号召,我校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组从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践课程入手,积极探索合理的教学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CDIO和TRIZ理论进行指导,形成一套“工程+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为首进行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2005年以来在我国高校各专业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其中,汕头大学工学院提出了EIP-CDIO培养模式,江西理工大学提出了“3+1”教育模式,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了TOPCARES-CDIO教学理念等等。
CDIO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习者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并积累行业相关的经验。
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

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守平;胡山泉;于芳
【期刊名称】《计算机教育》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文章论述湘南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从理论与实践教学的13个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尝试.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是可行有效的!2009年该课程被评为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总页数】3页(P79-81)
【作者】高守平;胡山泉;于芳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湖南,郴州,423000;湘南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湖南,郴州,423000;湘南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湖南,郴州,4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土壤肥料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J], 徐智;达布希拉图;王宇蕴;肖靖秀;汤利
2.高职环艺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模型制作”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J], 王沙莉
3.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建设特色鲜明的渗流力学省级精品课程 [J], 陈军斌;黄海;张荣军
4.省级精品课程爆破工程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与实践 [J], 桂荣;张志军;贺桂成;杨雨山;李春光
5.打造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民法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J], 袁锦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网络工程综合实训报告

网络工程综合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和目的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工程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工程实践能力,我校设计了一门网络工程综合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建设和管理一个完整的网络环境。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的内容:1.需求分析阶段: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所要建设的网络环境的规模、安全性要求、功能需求等。
2.网络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整体的网络设计。
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IP地址规划、路由选择、网络设备配置等。
3.网络建设阶段:根据网络设计阶段的方案进行网络设备的选购和配置,并进行网络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4.网络管理阶段:对已建成的网络环境进行管理,包括网络性能监测、故障排除、安全管理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利用模拟器软件进行网络环境的搭建和模拟。
通过模拟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调试。
三、实训过程1.需求分析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首先了解了一个任务需求,建设一个校园内部网络环境。
根据任务需求,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网络环境的规模和要求。
我们了解到这个网络环境需要满足安全性要求高、稳定性好、并能够满足多种功能需求等。
2.网络设计阶段在网络设计阶段,我们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了一个适合校园环境的网络结构。
首先,我们进行了整体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确定了主干网、分支网、终端设备等的布局。
然后,我们进行了IP地址规划,根据网络的规模和需求分配了相应的IP地址。
最后,我们选择合适的路由设备,并进行了网络设备的配置。
3.网络建设阶段在网络建设阶段,我们根据网络设计阶段的方案进行网络设备的选购和配置。
我们购买了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并按照设计方案对网络设备进行了安装和调试。
4.网络管理阶段在网络管理阶段,我们对已建成的网络环境进行了管理。
通过网络性能监测工具,我们可以实时监测网络的带宽使用情况、网络流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以下是搜集的一篇探究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欢迎阅读查看。
针对当前网络工程专业的社会需求现状,从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索了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据统计,我国对网络工程方面的人才需求的年缺口超过60万,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一数字逐年递增,这表明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1]。
另一方面,我国网络工程专业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有一定差距,受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实验设备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毕业后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2-3],进而出现了这种市场需求巨大与培养质量低下结构失衡的尴尬局面。
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国际化视野的高质量的网络工程师型技术人才,是高校必须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不但可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4-5]。
网络工程师是指能够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员,其拥有着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基础的网络工程师可以做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随着经验的积累可以升级做高级网路工程师、项目主管、项目经理等。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国际化视野的高质量网络工程师型网络工程应用人才,网络工程本科学生的培养采用“3+1”与“1+X”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内主要完成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按照“网络规划”、“网络管理”、“网络应用”三个方向设置课程,大四主要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这部分学习主要在校外的企业中进行。
在整个专业课程构建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为了使学生入学后很快进入大学学习状态,增设专业介绍及就业规划讲座,使得学生明确专业所开设课程的具体结构和进度,以及自己毕业后的职业选择范围,及早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和规划。
2.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有计划地将社会上认可的权威网络工程师技能证书的考试内容纳入到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课程,使得学生在毕业时候不但获取本科学历,同时还能够考取或取得各种网络工程师证书,从而大大提高学生毕业后直接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就业层次。
3.由于网络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工程特点,仅仅依靠计划学时内的实验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增加网络规划、网络管理、网络应用方面结合典型工程项目的综合实训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以及校外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把典型工程项目进行逐步拆分,分阶段、分层次规划教学,遵循由易到难、分散难点、前后衔接、步步推进的原则,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实践应用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工程师型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毕业后有较大的`就业面,能适应多种职业需要。
为了达到以培养工程师型网络工程应用人才的教学目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实际工程经验和实际工程能力,而这恰恰是一般高校师资队伍所欠缺的。
因此,必须鼓励专业教师具有到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和经历,同时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认证。
可以利用假期,选派教师到思科、H3C、中兴网络学院或其他授权培训机构学习,使教师获得相应的网络工程师认证和认证讲师资格。
另一方面,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使教师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中,同时聘请企业的专业工程师定期到学校开设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和企业文化教学,使学生能够紧跟当前社会发展和学科最新知识。
与此同时,注重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其与教研相互促进,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由于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所需的实验设备大多较昂贵,很多学校没有购置或者仅购置少量,取而代之的是用模拟软件去模拟网络互联设备的实际运行。
但模拟软件和实际的物理设备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有些实验内容无法在模拟软件上完成。
更重要的是,使用模拟软件,很多实践课无法正常开出或无法真正开出,较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因此,必须以实际物理设备为主,建立一个网络工程开放实验室。
由于网络工程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必须搭建分组的网络环境,目前,包括CISCO、H3C、中兴等主流供应商在内的网络设备供应商丰富,为设备选型购置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市场。
同时,网络工程教研室有10多名专任教师从事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有能力在搭建分组网络环境基础上进行实验内容的开发和扩展。
在购置设备时有些学校仅选用一种品牌的设备,学生毕业后如果面临操作其他品牌的设备还要重新自学,为了锻炼学生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的能力,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在设备选取时兼顾华为、中兴两大主流品牌,借鉴相关学院的先进经验,在原有机房的基础上建设,利用原有的计算机、投影仪、桌椅、电力线缆插座等原有设备,另购置了相应的网络设备,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工程开放实验室,具体如表1所示。
网络设备规划图如图2所示。
此实验室每次可容纳30个学生,可以满足网络编程、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网络工程、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安全技术等
方面系列专业课程相应的实验、综合实训等。
同时,还可以为其他开设相应网络课程的专业所共享。
为了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已与深圳中兴通讯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择优选取通过考试的学生到深圳实习,参与到具体的网络工程实际项目中,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目前又积极与哈尔滨元申广电有限公司联系,同时,积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寻找网络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力争让每个学生毕业前真正参加过本专业的一个实际项目。
本文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当前的社会需求现状,探索了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模式,重点对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国际化视野的高质量网络工程师型网络工程应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学金,王普,张会清.依托计算机网络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J].教学研究,xx,(6).
[2]顾翔,王杰华.网络工程本科专业“3+1”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xx,(23).
[3]姜腊林,易建勋.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xx,(3).
[4]刘悦,张远,贾忠田.高等学校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科学规范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xx,(24).
[5]马巧梅.基于两条主线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计算机教育,xx,(5).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