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PPT课件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PPT课件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过敏性休克概述 • 过敏性休克的症状与体征 •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处理 • 过敏性休克的预防与护理 • 过敏性休克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过敏性休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 反应,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至 数小时内发生,导致血压急剧下降、 呼吸急促、意识丧失等症状。
02
急救流程图解将帮助您快速了解 和掌握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方法, 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措 施。
04
过敏性休克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过敏原
了解并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如某些食物、药物、动物皮毛等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的过敏问题。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 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的休息,
休克
过敏性休克可能导致休克,表现为 血压下降、四肢厥冷、意识模糊等 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其他症状
பைடு நூலகம்
恶心、呕吐
过敏性休克可能导致恶心、呕吐 等症状,这是由于身体对过敏原 的免疫反应引起。
腹痛、腹泻
过敏性休克可能导致腹痛、腹泻 等症状,这是由于肠道黏膜受到 刺激所引起。
03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处理
立即脱离过敏原
喉头水肿
喉头水肿是过敏性休克常 见的呼吸系统症状之一, 表现为喉咙疼痛、声音嘶 哑、呼吸困难等。
支气管痉挛
支气管痉挛是过敏性休克 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之一 ,表现为呼吸急促、胸闷 、喘息等症状。
循环系统症状
心悸
心悸是过敏性休克常见的循环系 统症状之一,表现为心跳加速、

病例讨论-过敏性休克导致心肌缺血

病例讨论-过敏性休克导致心肌缺血

病例讨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麻醉科周金锋病例简介•患者,男,52岁,76kg,身高177cm,术前诊断“上颌骨骨样骨瘤”。

拟全身麻醉下行上颌骨肿瘤切除术。

•既往史:患者自诉偶有劳累时发作性胸闷,发作不规律,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病程超过一年,具体不详,未进一步诊治,近3月内未再发;•心功能I级,日常活动未受限;•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肝病等病史;•心电图、胸片、心超、肺功能等辅助检查及血常规、凝血谱、血生化、两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均正常;•麻醉术前评估ASAI-II级。

?•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术前检查?•术中监测?•有无特殊注意事项?•入室后常规监护,II导联心电监护提示窦性心律,心率78次/min;血压149/91mmHg,血氧饱和度98%。

•开放外周静脉通路,抗生素静滴后,予以乳酸林格氏液静滴维持。

•麻醉诱导:丙泊酚(静安)120mg(约1.5mg/Kg)、舒芬太尼40ug、顺式阿曲库铵15mg(约0.2mg/Kg)缓慢静注,4min后气管插管控制通气。

•插管后VT500ml,f 12bpm,气道压力33-35cmH2O,PetCO247mmHg,听诊双肺上叶哮鸣音,以右上肺为著,未闻及湿罗音。

液体通畅,但输液肢体略肿胀,SPO2最低降至65%。

心率102次/min,测血压为76/36mmHg。

?•怎么了?•首先要处理的问题?•药物?•5min内心率渐升高至152次/min,袖带血压测不出;•立即纯氧通气,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气管内喷雾3次,去甲肾上腺素5ug iv,胺碘酮150mg (稀释至20ml,40ml/h)快速泵注;•同时再次确定导管无扭曲或阻塞,位置无误,但听诊发现双肺底有明显湿罗音;•约10min后心率降至121次/min,血压77/35mmHg。

测体温36.8℃;•快速建立有创压力监测,测ABP约75-80/35-40mmHg,CVP 11mmHg。

?•万托林、去甲肾上腺素、胺碘酮是否合理?•如何进行下一步处理?•考虑抗生素或麻醉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PPT课件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PPT课件
发病率
发病率因地区、人群和过敏原种类而异,难以准确统计。但总体来说,过敏性 休克在临床中并不罕见,应引起足够重视。
02
过敏性休克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皮肤黏膜症状
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等。
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胸闷等。
循环系统症状
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等。
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意识模糊、抽搐等。
立即就医
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症 状,立即就医,并告知医
生可能的过敏原。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必 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
呼吸机。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 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
况。
健康教育
了解过敏反应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预防和急救措施。
诊断标准
接触过敏原后出现上述症状。 低血压或休克表现。 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 具备其他过敏反应的症状和体征。
鉴别诊断
药物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也可能引起类似的症状,但通常在用药后出现,与接触过敏原的时 间关系不大。
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
过敏性休克需要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相鉴别,如感染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 。
03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
立即脱离过敏原
01
立即停止接触过敏原,如停止使 用引起过敏的药物、食物或动物 等。
02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 再次接触过敏原。
保持呼吸道通畅
让患者平躺,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 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喉头水肿或气道痉挛, 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辅 助呼吸。
建立静脉通道
预防措施研究

麻醉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

麻醉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
1996). Annales Francaises d’Anesthesie et de Reanimation 1999;18: 796–809.
流行病学资料
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全麻苏醒迟缓44.8/万、气道损伤21.4/万、反流误吸9.6/万、 喉痉挛9.2/万、药物过敏反应6.6/万、牙齿损伤6.2/万、术 后呼吸抑制4.6/万、外周神经损伤4.4/万、术中心衰/肺水 肿3.2/万、围麻醉期心跳骤停2.9/万
流行病学资料
• 澳大利亚和法国,麻醉中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 1/10000和1/20000 ,其中肌松药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1/6500
• 法国研究结果表明,严重过敏反应占麻醉相关死亡率 的3%
• 英国药物监控委员会报道,10%的麻醉相关过敏反应是 致死性的
Dewachter P, Mouton-Faivre C: What investigation after an anaphylactic reaction during anaesthesia?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08; 21:363–8Dewachter, P Mouton-Faivre, C Laxenaire MC. Epidemiology of anesthetic anaphylactoid reactions. Fourth multicenter survey (July 1994-December
Anaesthesiol Scand 2007; 51:655–70
乳胶过敏的高危因素
• 患遗传性过敏症 • 进行多项外科手术的儿童,如脊柱裂 • 患有严重手部皮炎 • 健康护理工作人员 • 对香蕉、栗子、鳄梨过敏 • 长期接触乳胶
抗生素

注射用烟酸有关的过敏性休克案例分享、临床表现、原因分析及抢救时机

注射用烟酸有关的过敏性休克案例分享、临床表现、原因分析及抢救时机

注射用烟酸有关的过敏性休克案例分享、临床表现、原因分析及抢救时机烟酸属B族维生素,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抑制血栓素A2和升高前列环素的作用,广泛用于临床,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心绞痛。

常见不良反应有皮肤潮红、瘙痒,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加重溃疡,偶见荨麻疹、蚁走样症状和轻度肝功能损害。

案例经过患者因发作性心悸1月余再发2小时以冠心病、高血压2级于2023.03.23 收入院,护士于3月23日 14:30为患者输注烟酸组药物,并遵医嘱调节滴速20滴-30滴/分,输注不到2分钟,患者随即诉胸闷、气短,不能平卧,伴大汗、心悸、剑突下烧灼样感,嘴唇舌头麻木、肿胀,腹部撑胀感,后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伴头晕。

立即赶至床边给予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动过速,律齐,心律120次/分左右,血氧94%,血压测不出。

立即给予停止烟酸药物,给予更换生理盐水及输液通路。

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异丙嗪抗过敏,给予多巴胺组药物升压,患者腹泻、腹部不适,遵医嘱给予蒙脱石散口服及间苯三酚组药物静脉输注。

遵医嘱给予持续吸氧,流量3L/min,持续心电监护示:窦律,律齐,心室率96-116次/分之间,血氧90%。

15:50患者胸闷、心慌、腹部撑胀感等不适较前减轻,监护示:窦律,律齐,心室率96次/分左右,血氧96%,血压102/60mmHg,患者可安静休息。

案例分析患者突发的病情变化与什么有关?——心血管病情进展?输液反应?药物过敏反应?查看患者病例:心肌四项及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造影示:LM 大致正常,LCX中段局限性狭窄60%,RCA未见狭窄,所以排除心血管病情进展。

输液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 1 小时,也有发生在2~4 小时内,一般持续约0.5~1 小时。

主要表现为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者突然出现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四肢关节痛、皮肤苍白、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疑难病例讨论护理课件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疑难病例讨论护理课件
发病时间
使用青霉素后30分钟。来自就诊情况送往医院急诊科,经初步诊断为青霉素过敏性休 克。
病例治疗过程
01
02
03
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给 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 等药物治疗,进行心电监 护和吸氧。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 生命体征,做好心理护理 和健康教育。
转归情况
经过及时治疗和护理,患 者病情逐渐好转,未留下 后遗症。
迟发型症状
迟发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可能相对较轻,表现为皮疹 、瘙痒、恶心、呕吐、腹痛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接触青霉素 后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过敏史,医生 可以初步诊断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进一步的检查包括皮肤过敏试验和血 清IgE抗体的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对 青霉素过敏。
疗。
04
病例分析与讨论
病例特点与难点分析
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 ,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 弱,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属于过 敏体质,增加了治疗的风险和 难度。
患者病情复杂,同时患有多种 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对治疗 方案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治疗方案选择与实施
为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应选择 低剂量、低浓度的青霉素类药物
观察皮肤色泽及温度,肢体温 度。
监测血氧饱和度。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01
02
03
04
预防肺部感染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协助患者 翻身、拍背、鼓励其咳嗽排痰

预防褥疮
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每2 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 动作,经常按摩受压部位。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且不 宜久留。

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

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

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它发生在被暴露于特定物质后,身体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

这种异常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血压骤降和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在严重情况下,过敏性休克可能导致死亡。

在分析过敏性休克病例时,有几个关键方面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过敏原的种类和暴露途径、症状的严重程度、治疗过程以及病例的结局。

首先,患者的病史对于确定是否患有过敏性休克至关重要。

许多过敏性休克病例发生在第一次接触可能致敏的物质后的几分钟内,这意味着患者之前可能没有对该物质产生过敏反应。

然而,也有些病例是在多次接触后才出现过敏反应的,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在多次接触后变得敏感。

其次,过敏原的种类和暴露途径对于指导治疗也非常重要。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药物、昆虫咬伤或蛰咬、植物花粉等。

不同的过敏原可能导致不同严重程度的过敏反应,这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注意。

症状的严重程度是评估病例的关键指标之一、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可能包括皮肤瘙痒、呼吸困难、喉咙肿胀、心率增快、血压骤降等。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药物(如肾上腺素或抗组胺药)来紧急处理。

治疗过程是评估过敏性休克病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出现过敏反应后,急救人员应立即采取行动,评估患者的症状并尽快给予治疗。

治疗可能包括注射肾上腺素、抗组胺药或其他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液循环。

最后,病例的结局也是一个关键指标。

大多数过敏性休克病例在得到及时治疗后能够恢复,而在一些严重病例中,可能会导致死亡。

因此,评估病例的结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并改进过敏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过敏性休克病例的分析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过敏原种类和暴露途径、症状的严重程度、治疗过程以及病例的结局。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降低发病率和改善病例结局。

输液反应与过敏性休克的案件分析

输液反应与过敏性休克的案件分析

过敏反应与输液反应鉴别表可用兼顾治疗,即用激素的同时可使用肾上腺素。

案例【1】男,20岁。

因头痛、咽痛、咳嗽、发热就诊.查体:体温38. 4℃,脉搏82次/分,血压130/80mmHg,精神差,咽红,扁桃体Ⅰ度,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齐,心音有力,未闻及器质性杂音。

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给安痛定4 ml肌肉注射。

注射后数分钟患者诉恶心、头晕、气憋、心慌,即感四肢厥冷,呼吸困难。

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测血压0,脉搏细弱,呼吸38次/分,神志不清,呼之不应。

即予吸氧,肌注肾上腺素1 mg及地塞米松5 mg,迅速建立双静脉通道,予生理盐水250 ml、多巴胺40 mg、及生理盐水500 ml、氢化可的松200 mg静脉滴注,经上述抢救治疗后,患者约7 min时渐苏醒,面色转红润,血压92/58 mmHg,尚感气憋、胸闷。

速送上级医院,观察20 min后症状及体征逐渐消失,血压恢复正常。

评述:这是发生在某部队卫生所的危重型过敏性休克病例。

现场立即进行抢救,病情好转稳定后再转院,并取得成功。

应给予肯定的有如下几点:1. 立即吸氧。

2. 开放2条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晶体液,分别给生理盐水250ml与500ml,而不是给葡萄糖溶液.3。

及早给肾上腺素,并肌肉注射,而不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吸收快,皮下注射吸收慢,国际上推荐使用肌肉注射。

关于剂量与途径下面再讨论。

4。

及早给氢化可的松200mg静脉点滴,剂量与途径均很正确.但如下几点值得商榷:1。

肾上腺素的剂量与途径从本例实际情况来看,肌注1mg肾上腺素后7分钟,神志清楚,血压基本恢复,主要症状消失,这种奇效主要是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但未说明心率情况,此等剂量很可能引起心动过速.本讲剂量引自《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故本例以0。

5mg为妥。

但由于初始血压测不到,亦可使用小剂量静脉途径,因为血压为0/0,循环恐怕不好,静脉给药亦比较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加,支气管及肺间质内血管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浸 润,约80%死亡病例并有心肌的灶性坏死或病变。脾、 肝与肠系膜血管也多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少数病例还可有消化道出血等。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一)
本病大都猝然发生,表现为接触抗原性物质后, 迅速起病,常在15分钟内发生严重反应,少数 患者可在30分钟甚至数小时后才发生反应,又 称“迟发பைடு நூலகம்反应”。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二)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 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
80/50mmHg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 意识朦胧,重则昏迷。 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 相关的症状。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三)
常见症状 1.皮肤粘膜表现
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 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 (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打喷嚏、流 清水样鼻涕、声音嘶哑、甚而影响呼吸。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六)
常见症状 4.意识的改变
部分患者先出现濒死恐惧感,烦躁不安和 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昏迷; 还可以发生四肢抽搐、肢体强直等。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七)
常见症状 5.其他症状
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 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 禁。
过敏性休克的预防
1.详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 2.尽量减少注射用药,尽量采用口服制剂。 3.使用可致过敏药物前,需先行过敏试验,且试验液必须新鲜配
制,试验液浓度与注射剂量要准确。 4.在做过敏试验和注射用药前均需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备好肾
上腺素和注射器等)。 5.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此种药物。 6.对过敏体质病人在接受有诱发过敏可能的药物(如碘造影剂)
前,应先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注射用药后须观 察30分钟,以防迟发性反应。并注意观察病人局部和全身反应, 倾听病人主诉。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患者一旦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必须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并迅速 报告医生,并按以下方法进行。
过敏性休克
异种蛋白
• 胰岛素
• 加压素

• 蛋白酶

• 抗血清

• 青霉素酶

• 花粉浸液
• 食物异体蛋

药物
• 抗生素类 • 局麻药 •诊断性制 剂 • 化学试剂
过敏性休克
病理表现 因本病而猝死的主要病理表现有:急性肺瘀血与
过度充气、喉头水肿 、内脏充血、肺间质水肿与出血。 镜下可见气道粘膜下极度水肿,小气道内分泌物
过敏性休克的鉴别诊断(一)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collapse) 患者常有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等迷走神经
兴奋症状,继而可晕厥,易被误诊为过敏性休克。 多发生在注射后,尤其是病人有发热、失水或低血 糖倾向时。但此症无瘙痒或皮疹,晕厥经平卧后立 即好转,也可表现为血压低但脉搏缓慢,这些与过 敏性休克不同。
过敏性休克
李小聪 2019.2.28
休克
休克(Shock)
系指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 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 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 的综合征。
休克恶化是一个从组织灌注不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 至衰竭的病理过程。
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
血管迷走性晕厥可用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治 疗。
过敏性休克的鉴别诊断(二)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症(hereditary angioedema)
这是一种由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患者可在一些 非特异性因素(如感染、创伤等)刺激下突然发病, 表现为皮肤和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性水肿。由于气道的 阻塞,患者也常有喘鸣、气急和极度呼吸困难等,与 过敏性休克颇为相似。但本症起病较慢,往往病人有 家族史或自幼发作史,发病时通常无血压下降、也无 荨麻疹等,据此可与过敏性休克相鉴别。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 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 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进行抢救,重者可在 10分钟内发生死亡。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全身性过敏性反 应,它可造成呼吸道缩窄和血压突然下降等。
过敏性休克
病因 绝大多数过敏性休克是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在全
过敏性休克
诊断 本病发生很快,因此必须及时作出诊断。凡在接受
抗原性物质或某种药物(尤其是注射后) ,或蜂类叮 咬后立即发生全身反应,而又难以药品本身的药理作 用解释时,应马上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故在诊断上一 般困难不大。
过敏性休克的特异性病因诊断对本症的防治具有 重要意义,少数皮试阴性患者仍有发生本症的可能。
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环系的表现。外界的抗原物性物 质(某些药物是不全抗原,但进入人体后有与蛋白质 结合成全抗原)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 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 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性质,能与皮肤、支气管、 血管壁等的“靶细胞”结合。以后当同一抗原再次与 已致敏的个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引起广泛的第Ⅰ型变 态反应,其过程中释放的各种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 等是造成多器官水肿、渗出等临床表现的直接原因。
病因分类
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分布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心外阻塞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分类
过敏性休克
定义 病因 病理表现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预防 应急预案 治疗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anaphylactic shock) 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
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 的多脏器累及症群。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四)
常见症状 2.呼吸道阻塞症状
是本症最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 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 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胸闷、 憋气、紫绀 、 喉头堵塞感 、 气急、喘鸣,以致因窒息而死 亡。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五)
常见症状 3.循环衰竭表现
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 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 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 止。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 者可并发心肌梗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