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部分封闭救生艇

合集下载

IMO同意有关全封闭救生艇通风要求的草案

IMO同意有关全封闭救生艇通风要求的草案

IMO同意有关全封闭救生艇通风要求的草案草案标题:全封闭救生艇通风要求
背景:
全封闭救生艇是船舶上重要的安全设备,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船员和
乘客提供安全的逃生途径。

然而,过去出现过全封闭救生艇因通风不畅导
致内部空气质量下降,影响逃生效果的事故。

为了确保全封闭救生艇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有必要对全封闭救生艇的通风要求进行规范。

草案内容:
1.全封闭救生艇应设计设置通风口,通风系统需保持通畅,确保艇内
空气质量符合人体正常呼吸所需的标准。

2.通风口的位置应合理设计,避免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确保通风效果
良好。

3.通风系统应具备自动控制功能,可以根据艇内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情
况进行调节,确保艇内空气清新。

4.全封闭救生艇应配备足够数量和尺寸适当的通风口,以保证空气流
通畅通。

5.通风口的尺寸和布局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对通风效果进行定量分
析和检测,确保通风系统的有效性。

6.全封闭救生艇通风系统的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确保系统运行良好,避免通风系统故障导致的安全风险。

7.全封闭救生艇通风要求应纳入相关法规和标准之中,并严格执行。

结论:
通过对全封闭救生艇通风要求的规范,可以有效提高全封闭救生艇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效果,保障船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建议各航运公司和船舶管理者严格执行草案内容,确保全封闭救生艇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做好安全预案和应急措施,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促进航运业的健康发展。

船舶救生设备

船舶救生设备
种救助艇。
• B 它由阻燃玻璃钢制成,在内壳与外壳间 充满了聚氨酯泡沫,提供给救助艇足够的 浮力。
• C 如果在水线以下的艇体有损坏,艇体仍 可提供足够的浮力使艇安全漂浮于水面上。
• D 救助艇两侧设有钢性扶手以便乘员上下 艇。
• (2)充气式救助艇 .
• 俗称橡皮艇。 • (3)混合式救助艇
• 混合式救助艇是指艇体材料中既有刚性材料 又有橡胶材料的救助艇。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 一、 救生艇
.
• A 救生艇是一种具有一定浮力.强度.航速.能 搭载一定人数.属具备品比较齐全的刚性小 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脱险工具。
• B救生艇的主要作用是当船舶遇险时.帮助 船员.旅客脱险难船,便于在海上进行求生活 动。
• 1、救生艇的种类
• (10)附有短绳的不锈水勺1个。 • (11)不锈饮料量杯1个。 • (14)手持火焰信号6支。 • (16)适于发莫尔斯信号的防水手电筒1只,
连同备用电池1副及备用灯1只,装在水密 容器内。
• (17)日光信号镜一面。 • (19)哨笛或等效的音响号具1只。
• (21)每个人配备至.少足够48h(小时)用
• 其正确的穿法:正反两面均可
• 1)普通救生衣的穿着方法
• (1)检查浮力袋、领口带、腰带、哨笛、 救生衣灯。
• (2)①将救生衣套进. 头颈,把腰带分别穿
过救生衣两侧的绳圈或塑料环
• ②腰带在身后交叉绕到身前,在胸前再穿 过绳圈
• ③将腰带卡在前浮力袋凹槽部位用力收紧, 打平结系牢。
第二章 船舶救生设备
• 为了保证船员和旅客的安全,船舶必须按照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简称SOLAS公约).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简称LSA规则)配置各类 救生设备。

单位内部认证船舶安检知识考试(试卷编号131)

单位内部认证船舶安检知识考试(试卷编号131)

单位内部认证船舶安检知识考试(试卷编号131)1.[单选题]含有消耗臭氧物质的可重新充注的系统或设备的船A)《消耗臭氧物质记录簿B)《防止污染空气记录簿》C)《防止排放消耗臭氧物质手答案:A解析:2.[单选题]在2002年4月10日顺利完成一艘500总吨以上国际航行油船安全管理证书的换证审核,该船原证书有效期为2002年6月9日,该船的下次换证审核应该在 前完成。

A)2005年6月9日B)2007年4月9日C)2007年6月9日答案:C解析:3.[单选题]根据06修改通报客船等级中划分,普陀山--沈家门--朱家尖海域航线的客船为 级。

A)Ⅰ;B)Ⅱ;C)III;答案:C解析:4.[单选题]按照公约配备LRIT船载设备的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__测试。

A)LRIT船载设备检验B)LRIT船载设备认可C)LRIT船载设备符合性D)LRIT船载设备认证答案:C解析:5.[单选题]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部位应能取得最佳功能。

靠近横梁和通风管道的位置,或气流影响探测器性能的其他位置,或有可能产生冲击或物理性损坏的位置都应予避开。

一般位于顶部的探测器与舱壁的距离至少为_____m。

( )A)0.5B)0.45C)0.8解析:6.[单选题]符合特别定期检验要求的船舶,新证书有效期不超过年。

A)1B)2C)3D)5答案:A解析:7.[单选题]RADAR设备从冷态启动后,应在---内正常工作。

A)2分钟B)3分钟C)4分钟D)5分钟答案:C解析:8.[单选题]辅助操舵装置应满足能在船舶最大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前进航速的一半但不小于 7kn 时进行操舵,在不超过( )s 内使舵自一舷15°转至另一舷15°。

A)65B)70C)75D)60答案:D解析:能在船舶最大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前进航速的一半但不小于 7kn 时进行操舵,在不超过60s 内使舵自一舷 15°转至另一舷 15°③ 为了满足上述②的要求,以及在任何情况下当舵柄处的舵杆直径(不包括航行冰区的加强)大于 230mm 时,该操舵装置应为动力操作(4) 人力操舵装置只有当其操作力在正常情况下不超过 160N 时方允许装船用。

船舶安检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41)

船舶安检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41)

船舶安检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41)1.[单选题]客船每只救生筏应指派()名能熟练操作和使用救生筏的船员。

A)1B)2C)3答案:A解析:2.[单选题]在2002年4月10日顺利完成一艘500总吨以上国际航行油船安全管理证书的换证审核,该船原证书有效期为2002年6月9日,该船的下次换证审核应该在 前完成。

A)2005年6月9日B)2007年4月9日C)2007年6月9日答案:C解析:3.[单选题]下列防火分隔等级最高的是 。

A)“A-60”级B)“A-30”级C)“A-15”级D、“A-0” 级答案:A解析:4.[单选题]的船舶要求配备测深手锤。

A)<500总吨B)≥500总吨C)所有D)<300总吨答案:C解析:5.[单选题]向舱内送入新鲜空气以排除有毒、可燃及惰性气体,并使舱内空气的体积含氧量增加到21%的行为属于:( )A)驱气B)除气C)透气D)通风答案:B6.[单选题]下列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转矩大、灵敏度高等特点的舵设备为( )。

( )A)人力舵设备B)蒸汽舵设备C)液压舵设备D)电动液压舵设备答案:D解析:7.[单选题]对载运散发有毒气或毒气的货物的化学品液货船和气体运输船,救生艇应为()救生艇。

A)开敞式B)有自备空气补给系统的、C)封闭式D)半封闭式答案:B解析:8.[单选题]沿海航区三等适任证书适用于。

_的船舶A)未满7500总吨或者主推进动力装置未满500千瓦B)未满500总吨或者主推进动力装置未满500千瓦C)未满500总吨或者主推进动力装置未满750千瓦一D)未满750总吨或者主推进动力装置未满750千瓦答案:C解析:9.[单选题]根据海20规则,( )总吨及以上的机动船舶,应装有滤油设备和当排出物的含油量超过15ppm 时能发出报警并自动停止含油物排放的装置。

A)500;B)1000;C)5000;D)10000。

答案:D解析:海20规/5篇/2章/2.2.5.2 除本条 2.2.5.5 至 2.2.5.9 规定外,凡 10000 总吨及以上的船舶,应装有滤油设备和当排出物的含油量超过 15ppm 时能发出报警并自动停止含油物排放的装置,并应符合本条2.2.5.4 的规定10.[单选题]客滚船上任职的三副需持 及以上证书。

SOLAS公约2016年中文综合文本(船海人版)- 第III章 救生设备和装置

SOLAS公约2016年中文综合文本(船海人版)- 第III章 救生设备和装置

A部分通则第1条适用范围1除另有明文规定者外,本章应适用于1998年7月1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类似建造阶段的船舶。

2就本章而言,类似建造阶段系指在此阶段:.1可辨认出某一具体船舶建造开始;和.2该船业已开始的装配量至少为50t,或为全部结构材料估算重量的1%,取较小者。

3就本章而言:.1建造的船舶系指“安放龙骨或处于类似建造阶段的船舶”;.2所有船舶系指在1998年7月1日或以前或以后建造的船舶;所有客船和所有货船均应照此解释;.3无论何时建造的货船,一经改建成客船后,应视作在开始改建之日建造的客船。

4对于1998年7月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主管机关应:.1确保在本条4.2规定的前提下,1998年7月1日前实施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III章中所规定的适用于新船或现有船舶的各项要求予以满足;和.2确保当此类船舶更换救生设备或装置,或当此类船舶进行涉及到更换或增设其现有救生设备或装置的重大修理、改变或改装时,这些救生设备和装置在合理可行的情况下符合本章要求。

但是,如果更换的只是除气胀式救生筏外的救生艇筏而不更换其降落设备,或是相反,则救生艇筏或降落设备可视作与被更换者相同类型。

5尽管有第4.2款的要求,对所有船舶,在不迟于2014年7月1日以后第一个计划的干坞期,但不迟于2019年7月1日,其不符合《国际救生设备规则》第4.4.7.6.4至4.4.7.6.6款要求的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须更换为符合该规则的设备。

MSC.317(89)第2条免除1主管机关如考虑到航程的遮蔽性及其条件而认为实施本章的任何具体要求不合理或不必要时,可对在其距最近陆地不超过20海里的航线航行的个别船舶或某些类型船舶,免除这些要求。

2对用于运输大量特别乘客(如朝觐的乘客)的客船,主管机关如确信实施本章要求不切实际时,可对此类船舶免除这些要求,但应完全符合下列规定:.1《1971年特种业务客船协定》所附的规则;和.2《1973年特种业务客船舱室要求议定书》所附的规则。

LSA国际救生设备规则_中文

LSA国际救生设备规则_中文

LSA-国际救生设备规则_中文附件国际救生设备(LSA)规则目录前言第I章通则1.1 定义1.2 救生设备的一般要求第II章个人救生设备2.1 救生圈2.2 救生衣2.3 救生服2.4 抗暴露服2.5 保温用具第III章视觉信号3.1 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3.2 手持火焰信号3.3 漂浮烟雾信号第IV章救生艇筏4.1 救生筏的一般要求4.2 气胀式救生筏4.3 刚性救生筏4.4 救生艇的一般要求———————————————————————————————————————————————4.5 部分封闭救生艇4.6 全封闭救生筏4.7 自由降落救生艇4.8 具有空气维持系统的救生艇4.9 耐火救生艇第V章救肋艇5.1 救肋艇第VI章降落与登乘设备6.1 降落与登乘设备6.2 海上撤离系统第VII 其他救生设备7.1 抛绳设备7.2 通用应急报警和有线广播系统1国际救生设备规则前言1 本规则的目的是为《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第III章所要求的救生设备提供了国际标准。

2 1998年7月1日或之后,按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本规则的要求将是强制性的。

任何对本规则的进一步修正都将根据该公约第VIII条的程序规定予以通过并生效。

2第I章通则———————————————————————————————————————————————1.1 定义1.1.1 公约:系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1.2 有效离开船舶:系指自由降落救生艇在自由降落后,不用其发动机而离开船舶的能力。

1.1.3 自由降落加速度:系指在自由降落救生艇降放期间登乘者所经受的速度变化率。

1.1.4 自由降落的核准高度:系指救生艇被批准的最大降落高度,从静水表面量至救生艇处在降放状态时救生艇最低一点。

1.1.5 降落滑道角度:系指船舶处于正浮时,救生艇滑道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

1.1.6 降落滑道长度:系指救生艇尾部至降落滑道低端的距离。

2024秋《海上求生与救生》答案

2024秋《海上求生与救生》答案

2024秋《海上求生与救生》答案第一章认识海难1.1不可避开的事件——海难讨论作业:韩国世越号沉没导致300多人遇难,而韩国官方救援毫无作为,受到民众广泛的质疑,你怎么看这件事情呢?答案:救援的设置模式不同,是直接导致发生大灾害能否快速响应的直接原因。

需要我们从中吸取教训,优化救援力量,提升救援水平1.2海上求生会面临的困境讨论作业:救生设备、求生知识、求生意志是海上求生的三个要素,对此你有不同的看法吗?答案:救生设备是海上求生的第一要素,国际海事组织在《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救生设备规则》及其他相关的救生设备规范中要求船舶配备各类救生设备。

1.3课程作业1.单选题(1分)求生者在海上漂泊待救中会面临的困境有()。

①落入冰冷海水②远离难船③量船④寒冷日晒⑤脱水饥饿答案:D2.单选题(1分)救生设备、求生知识、求生意志三个要素,在海上求生中谁更重要()。

答案:C3.单选题(1分)救生艇都是依靠重力下水的,较高一侧的救生艇必须赶在船身倾斜超过()以前释放下水。

答案:B4.单选题(1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答案:D5.判断题(1分)海难的发生主要是由海上恶劣的天气、海雾、冰山、礁石等造成的。

答案:错误第二章船舶救生设备2.1求生者使用的救生设备讨论作业: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找到或到达救生设备存放位置,当初次登上船舶时,你应做哪些准备?答案:一看船名。

船名一般在船体两侧的显眼位置,或者在驾驶舱的顶部或侧面。

没有船名的船不能坐。

二看船舶,乘客定额。

船舶乘客定额牌通常放置在上船梯道顶部或者进客舱门口的位置,也有些小型客(渡)船将其置于客舱里面靠近驾驶舱的舱上。

在登船时,要估计或询问一下乘客人数有没有超过定额数。

没有标注定额数或乘客数已超过定额数的船不能坐。

2.5课程作业1.单选题(1分)因为“泰坦尼克”号这次惨痛的教训,引起了国际上很多国家对船舶救生设备的关注。

1914年1月20日,13个国家达成了最初版的()。

关于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救生设备规则》、《国际消防安全系

关于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救生设备规则》、《国际消防安全系

关于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救生设备规则》、《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和《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修正案生效的公告交通运输部公告2008年第13号2008年07月14日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82届会议于2006年12月8日分别以MSC.217(82)号决议、MSC.218(82)号决议和MSC.220(82)号决议通过了《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以下简称“消防规则”)、《国际救生设备规则》(以下简称“救生设备规则”)和《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以下简称“IGC规则”)的修正案。

消防规则、救生设备规则和IGC规则在《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以下简称“安全公约”)下为强制性规定,根据安全公约第VIII(b)(vii)(2)条关于修正案默认接受程序的规定,上述修正案已于2008年7月1日生效。

我国是安全公约的缔约国,在上述修正案通过后未对其内容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因此修正案对我国具有约束力。

现将修正案的中文译文予以公告,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章)二〇〇八年七月三日主题词:国际公约修正案生效公告附件《国际救生设备规则》的修正案第I 章总则1.1 定义1 删除第1.1.8款,将现有第1.1.9、1.1.10和1.1.11款分别重新编为第1.1.8、1.1.9和1.1.10款。

1.2 救生设备的一般要求2. 在第1.2.3款末尾新增以下一句:“对烟火救生设备,生产厂应在产品上牢固地标记失效日期。

”2.2 救生衣3 在第2.2.1.16款中,“浮力”和“装置”间插入“线或其它”。

2.3 救生服4 现有第2.3.1.1.1款替换如下:“.1 能不经帮助在2 分钟内打开并穿上,包括穿上任何有关服装的时间,如果需要将救生衣与救生服连同穿着,则还包括穿上1件救生衣的时间,以及人工充气室(如安装)的充气;”5 在第2.3.1.5款中,“浮力”和“装置”间插入“线或其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封闭救生艇除应符合救生艇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二、部分封闭救生艇应装设固定附连的刚性顶盖,该顶盖从艇首延伸不少于该救生艇长度的20%及从该救生艇最后端延伸不少于该救生艇长度的20%。该救生艇应设固定附近的可折式顶逢,连同刚性顶盖一起形成一个能挡风雨的遮蔽,把该艇乘员完全罩住。救生艇在两端和每一侧都应有进口。当关闭时,刚性顶盖的进口应该是风雨密的。顶逢的布置应:
参照公约条款
国际救生设备(LSA)规则第Ⅳ章
备注
部分封闭救生艇除应符合救生艇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上述要求
6进口关闭后,一直仍有足够供乘员所需的空气进入;
7顶篷应有收集雨水的设施;
8万一救生艇翻覆时,乘员应能逃出。
三、救生艇内部应是鲜明易见颜色。
四、如果固定的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装设在救生艇内,应将其安装在足以容纳该项设备和操作人
员的舱室内。如救生艇构造的遮蔽空间使主管机关满意,则不要求安装在独立舱室。
1设有适合的刚性型材或条板,以撑起顶逢;
2由不多于2个人即能容易地撑起顶篷;
3顶篷应采用空气间隙隔开的不少于两层的材料或其他等效设施来隔热,以保护乘员不受寒热的侵害,且应设有防止水分聚集在空气间隙内的设施;
4顶篷外面应是鲜明易见的颜色,顶篷内面的颜色应不使乘员感到不舒服;
5顶篷的进口处应设有有效的可调节的关闭装置,在内外两面均能容易而迅速地开启和关闭该装置,既可通气又能防止海水、风和寒气侵入;应设有使进口处牢固地固定在开启和关闭位置的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