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特征对金属矿产开发的影响
浅谈青藏高原沱沱河流域铅锌矿的成矿作用及成矿背景

浅谈青藏高原沱沱河流域铅锌矿的成矿作用及成矿背景沱沱河地区所在的羌塘地体经历了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的各种复杂地质演化历程,如羌塘地体与松潘甘孜地体的碰撞、金沙江流域地体的南向俯冲以及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板块的碰撞等。
在这个演化的过程当中,沱沱河地区逐渐的形成了各种铅锌多金属矿床,在这些众多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中,最具代表性的矿产类型有砂矿型、斑岩型矿床以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等。
本文首先对沱沱河流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成矿背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对该地区的斑岩型鉛锌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究。
标签:沱沱河流域铅锌成矿作用成矿背景1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成矿背景位于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之上的沱沱河地区而言,其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地质单元的组成主要包含了羌塘地体、东昆仑地体、喜马拉雅地体、拉萨地体以及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
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当中,这些地质单元依次被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阿尼玛卿缝合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及金沙江缝合带所分割。
沱沱河地区地处喀喇昆仑-三江成矿带中的三江铜-锌-锡-钼-金-银-镍-钴成矿带上,是一个强烈碰撞、挤压的复合造山带。
下面主要对羌塘地体与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这两种地质单元的成矿背景进行系统的分析。
1.1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南起金沙江缝合带,北至阿尼玛卿缝合带,其以三角几何的形态夹持在羌塘地体与东昆仑地体之间。
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向东与华南板块相邻,其边界则为龙门山的山前逆冲断层,而向西则为阿尔金断裂切割。
就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的整体来看,其西北“收敛”、东南“开阔”,长期以来西北收敛成带状的部分都被称为巴颜喀拉,而东南开阔的部分则被称作为松潘甘孜[1]。
通过相关的研究得知,松潘甘孜的南北缝合带基本都是古特提斯洋壳消亡的残迹,其必然是古特提斯洋盆所夹持的地体。
因此,松潘甘孜的南北缝合带具备了巨大的发育厚度以及分布极广的三叠纪被动陆缘复理石沉积,同时也长期遭受着强烈的冲断与褶皱作用。
青海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青海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青海是我国青藏高原上重要的西部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近年来,青海新材料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推动青海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青海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背景、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青海新材料产业发展背景1.1 青海新材料资源优势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铝土矿、石墨、钾盐、钛矿等。
这些矿产资源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为青海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2 政策支持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青海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
通过一系列税收减免、行业专项基金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
1.3 市场需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
青海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潜力,特别是在新能源、新建筑材料、环保材料等领域,市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青海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2.1 新材料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青海省新材料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在非金属材料领域,如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方面,青海省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2.2 产业链整合不断加强为了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青海新材料产业开始逐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
从矿产开发到加工制造、产品研发再到市场推广,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这种产业链整合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强青海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2.3 创新驱动成为发展主旋律在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新驱动是青海省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等措施,青海新材料产业实现由跟跑到并跑、由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未来,青海新材料产业将以创新为核心,加快构建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青藏高原矿产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

青藏高原矿产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李 超(江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六大队, 江西 九江 332100)摘要: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日益导致矿产资源的匮乏。
而矿产资源的匮乏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我国青藏高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世界上找矿潜力最好的地区之一。
而当前,青藏高原地区虽然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却没有得到规模开发。
面对着矿产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人们逐渐加强了对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的开发意识。
而且由于地质环境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我们在对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破坏地质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对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以促进青藏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首先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矿产资源概况进行了详细论述,让读者充分了解该地区矿产资源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对该地区进行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保护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一、青藏高原矿产资源概况1.矿产资源存储量巨大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并且矿产种类也相对比较齐全。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确定了六个资源潜力非常大的重要成矿带,并确定了面积约为192万平方千米的22个重点勘查规范区。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质条件,非常有利于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
因此该地区具有非常大的开发潜力。
青藏高原的优势矿产有,铜、铅、锌、盐湖矿产、矿泉水以及地热等。
而稀有金属(铷、铯、锶)、锑、钼等矿产具有潜在的优势。
随着我国对青藏高原交通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青藏地区将不在处于闭塞的状态,其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将逐渐加强,也将会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由于交通的不发达及恶劣的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影响,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比较低,并且开采方式大多数采用的是粗放型开发。
西藏矿产分析报告

西藏矿产分析报告1. 背景介绍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西藏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包括黄金、铜、铅、锌、锡、铝、锑等多种矿产资源。
由于自治区的高海拔、恶劣的环境条件,西藏的矿产开采相对困难,但潜力巨大。
本报告旨在分析西藏的矿产资源潜力,并提供对矿产开发的建议。
2. 西藏矿产资源概况根据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的数据,西藏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2.1 黄金西藏的黄金储量庞大,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林芝、昌都、山南、日喀则等地。
其中,新宗县的黄金矿资源储量较大,具有较好的开采潜力。
2.2 铜西藏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主要分布于那曲、日喀则和山南等地。
铜矿储量较大的地区包括达孜县和聂拉木县。
2.3 铅锌西藏的铅锌矿资源也相当丰富,在昌都、山南、日喀则等地存在较多的储量。
其中,林芝地区的铅锌矿储量较大。
2.4 锡西藏拥有丰富的锡矿资源,主要分布于昌都、那曲和山南等地。
其中,昌都地区的锡矿储量相对较大。
2.5 其他矿产资源此外,西藏还拥有一定的铝、锑等矿产资源,但储量相对较少,开采难度较大。
3. 西藏矿产开发的挑战尽管西藏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以及自然条件的限制,矿产开发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西藏地处高海拔地区,大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开采难度较大,对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西藏的恶劣气候条件也对矿产开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加重了设备的磨损和维护成本。
此外,由于西藏自治区保护环境的政策导向,对矿产开采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环境保护标准的提升要求矿产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开采方式,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4. 西藏矿产开发的建议为了充分利用西藏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西藏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4.1 技术创新矿产开发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应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开采效率和环保水平。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的分布、形成及开发探究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的分布、形成及开发探究作者:梁文峰来源:《决策探索·收藏天下(中旬刊)》 2018年第11期摘要:分析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的分布、成矿原因,对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研究能够为青藏高原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并且拉动其经济的发展。
事先考察以及正确分析能够有效规避一系列在开发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得整个青藏矿业持续发展。
虽然这的确能够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其中的投入也是相当庞大的,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是一个不小的支出。
因此,文章基于当下的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分布、形成及开发研究情况,对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发展方向发表一些看法。
关键词: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地质环境;资源分布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矿产资源是推动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原始资源之一,因此,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同时由于近代社会人类对矿产资源的疯狂开发以及矿产资源被破坏后难以快速恢复的性质,我国的矿产资源短缺情况日渐严重,即使是在早先矿产资源相当丰富的东部地区,在多年无休止的开采后也即将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
因此,人们应该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应用引起重视。
但在其他地区的矿产资源惨遭破坏的时候,我们还拥有青藏高原这块神圣的净土,它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沉淀后,已毅然成为了一处世界奇观。
同时,青减高原不仅仅拥有传奇的地理位置,其矿产资源也是十分丰富,这为我国的矿产资源需求量提供了坚实的依靠也为我国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
一、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分布青藏高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处于我国的西南,与我国六大省市相连。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恰当的气候环境,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据有关资料显示,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早在2010年就已经高达6000亿,这样的数字是令人惊叹并且兴奋的。
影响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地质要素可以概括为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两大类。
为尽可能实现多因素的影响和评价因子的量化,将评价因子划分为三级,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阻]。
青藏高原重金属污染风险

修复、微生物修复等。
优化产业结构与资源利用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
0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业和
循环经济,降低对重金属资源的依赖。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2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
少重金属浪费和流失。
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03
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处
02
03
拓展评估范围
不仅关注单一的重金属元素,还要考 虑多种重金属元素的联合作用,拓展 评估范围,更全面地评估污染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青藏高原重金属污染风 险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青藏高原环境概述 • 重金属污染来源 • 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 • 重金属污染治理与控制措施 • 青藏高原重金属污染风险防控建议 • 重金属污染风险研究展望
01
青藏高原环境概述
地理位置与特点
位于中国西南部,是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 原之一
地形复杂,有大量的 冰川和冻土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经常施用化肥。然而, 部分化肥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元素,如镉、铅等。长期施用含 有重金属元素的化肥,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
有机废弃物
农业活动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秸秆等,若处 理不当,其中的重金属元素可能会进入土壤,导致土壤污染 。
交通尾气排放与粉尘污染
交通尾气
青藏高原的生物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以及 食物链的累积效应。
生物重金属分布
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存在差异,与生物的种类、生活环 境等有关。
生物重金属对健康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金属矿产资源

青藏高原的金属矿产资源
肖成东;张忠良;赵利青
【期刊名称】《地质通报》
【年(卷),期】2004(023)001
【摘要】青藏高原正在实施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截止2003年底已完成40余个图幅,对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古生物、岩浆岩、火山岩、变质岩和矿产资源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现了许多新的矿产地。
我们受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领导及《地质通报》编辑部的委托,特对青藏高原的金属矿产资源进行初步评点。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肖成东;张忠良;赵利青
【作者单位】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300181;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
津,300181;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2;P618.2
【相关文献】
1.青藏高原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特征分析 [J], 龙涛
2.日本金属矿产资源机构对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竞争情报工作的启示 [J], 罗拓夫
3.“青藏高原”英文对照词的学术话语分析——“Tibetan Plateau”是青藏高原还是西藏高原? [J], 陈浩;葛岳静
4."青藏高原"英文对照词的学术话语分析——"Tibetan Plateau"是青藏高原还是西藏高原? [J], 陈浩;葛岳静
5.产业链视角下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国际贸易市场研究——评《金属矿产资源国际市场价格操纵问题与我国定价权研究》 [J], 张燕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露天矿区环境特点及安全管理

青藏高原露天矿区环境特点及安全管理作者:刘金来源:《丝路视野》2018年第31期【摘要】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能源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综合开发利用多种能源,国家一直致力于新能源以及特殊环境能源的探索工作。
本文主要针对青藏高原露天矿区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对矿区环境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希望能够给予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青藏高原;露天矿区;安全管理一、探究青藏高原露天矿区环境特点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青藏高原地区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海拔高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罕见,但是该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政策的相应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逐步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种发展趋势给青藏高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但是受地理位置以及海拔等条件限制,给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安全层面的难题,因此本文探究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青藏高原环境条件介绍(一)青藏高原气压特点在高原地带海拔越高升,空气会越来越稀薄,与此同时,大气压也会相对的降低。
例如在海平面高度时大气压力值大约在101.32kPa,氧分压大概是21.12kPa;而在青藏高原海拔四千米高度处,大气压力大概为61.58kPa,氧分压也只有12.83kPa左右。
而且据物力学特性分析,海拔高度大气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这两者之间又不是简答的线性关系,两者之间是指数曲线关系。
青藏高原海拔非常高,那么它的大气压和氧分压值也就会远远低于地平面位置数值。
因此,青藏高原露天矿的工作人员会受大气压和氧气等影响,一方面给身体造成严重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地影响工作效率。
(二)青藏高原气候特点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温度会明显的降低,与此同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也会明显的降低,这种海拔高度引起的气候差异其实与山地性质的气候有着明显的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的特征对金属矿产开发的影响
一、青藏高原的金属矿产
截至2011年年底,西藏已发现矿床、矿点及矿化点3000余处,铬、铜保有矿产资源储量以及盐湖锂矿的资源远景储量列全国第一位。
其中,铬资源已发现约60处矿(化)点,国内铬铁矿自供部分的75%以上来自西藏,而且属于高品质的铬铁矿;铜资源已发现矿床(点)共计329处,集中分布于冈底斯成矿带、雅鲁藏布江成矿带、三江构造成矿带和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铜资源潜力达3000万t
铜金属以上,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铅锌银金属资源已发现矿床
35个,其中,查明铅资源储量197.52万t,查明锌资源储量
178.99万t;金资源已发现200余处金矿床、矿(化)点,
查明资源储量161.72t,已有近10处伴生金矿达到或接近大
型规模;锑资源已发现50余处矿床(点)和矿化点;铁资源已发现
矿产地160多处,初步探明资源储量25处,估算全区资源总量在
数亿吨以上,且品位高于全国平均品位。
目前,青海已发现的矿产地
超过1500处,共有矿种125种,已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有42种,其中,铅锌资源列全国前十位,查明铅资源储量234.12万t,查明锌资源储量401.46万t;铁、铜、钴、金、银、钾等
金属也是青海的优势资源,找矿潜力巨大。
青藏高原已查明的重要金
属矿区主要有:玉龙铜矿、罗布莎铬铁矿、唐古拉成矿集中区(铁矿)、驱龙铜矿、甲玛铜多金属矿、多龙铜矿、雄村铜矿、帮浦铜矿、厅宫铜矿、锡铁山铅锌矿区、肯德可克铁矿、德尔尼铜矿、滩间山金
矿等。
二、青藏高原的特征对金属矿产开发的影响
1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生态极其脆弱
青藏高原四周环绕着巨大的山系,高原上又延绵横亘着很多高山,高
海拔地质结构十分复杂。
独特的高原地形地貌决定了气候条件以高寒、干旱、缺氧为主。
青藏高原上冰雪和寒冻风化作用普遍,现代冰川和
冻土发育,多年冻土连续分布,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分布范围最大的冻土区。
随着冷暖交替,冻土区特殊的冻融滑坡、冻胀裂缝和热融沉陷等现象,给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多难题。
此外,特殊的地域环境还使高原生态非常脆弱,荒漠化严重,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而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很容易引发泥石流、水土流失、水土重金属污染,对地表环境造成污染[4-7]。
2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不够便利
青藏高原因为地缘辽阔,铁路、公路、民航、电网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直接影响矿业开发的运输、电力、用水和通讯,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运转速度大大降低,使矿山开采成本大。
尽管随着“青藏铁路”、多条民航线路和众多“大动脉”公路的开通,青藏高原的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内地相比,交通条件还相对比较落后。
3矿床地质勘察工作水准低
青藏高原部分已开发矿山的地质资料也仅为预查,矿产资源勘察水准不够。
目前,近131万km2的西藏地区仅勘探不足3%地区,尚有97%的地区未经勘探,而且很多地区仍是无人区,现有矿产地质的工作水准和对矿床成矿原因及规律的掌握情况,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大型矿山建设的需要。
4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初级化
虽然六十多年来青藏高原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产业结构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因为基础异常薄弱、起点较低,目前还存有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与全国其他地区进行横向比较就可以发现,青藏高原目前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呈典型的“一、三、二”结构,过分依赖农牧业的产业结构及劳动力分布结构,反映了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现实。
从矿业方面看,也不难发现青藏高原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准整体比较低,科技含量不高,抵御市场
经济风险的能力差,要使其真正成为特色支柱产业还需要一段时间的
考验。
5区域社会和谐稳定要求高
青藏高原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已形成了三种文明或是三个
文化圈。
它们之间关系的稳定与否、和谐满意度,直接影响青藏高原
区域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极大地影响着青藏高原的稳
定与发展,从而决定和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稳定大局。
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对青藏高原经济的影响
1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重要的资源基础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对矿产资源需求力度的加大,
中东部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持力度正呈下降趋势。
而青藏高原矿
产资源的很多优势矿种与外地资源形成互补,弥补了我国资源分布不
平衡的缺陷。
在我国主要大宗金属矿产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青藏高
原经济发展拥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国内外实践证明,丰富
的矿产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能够快速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因此,巨大
的矿产资源开发潜力是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也是青藏
高原各民族富强繁荣的期望。
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给青藏高原经济带来
的转变,以西藏铜矿开发为例,据国土资源部批复的9个大型铜矿床
开发利用方案的初步测算,项目建成后,金属铜产能将达到34万t,我国矿山铜产能将为此提升50%。
5年内即将建成的驱龙、甲玛、
多龙、雄村、帮浦等5个矿山,将带动西藏GDP翻一番。
同时,西
藏矿业蓬勃发展助推区内铁路、输电工程、水电站、水利枢纽等重大
工程的快速建设,进一步提升和优化西藏的工业结构、基础布局,为
西藏走进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中存有的主要问题
(1)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影响包括:草原生态环境、
水域生态环境、空气生态环境、土壤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等方面。
青
藏高原部分采矿企业因为受利益驱使下,采取不科学的开采方式,不
仅不利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而且造成很多矿区的草场几乎全部被
破坏或退化。
有些矿区还存有严重的越界开采行为,这样就造成新的
草地被破坏,加大了矿区破坏水准,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正
常的生活秩序;金属矿产资源开采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大多含有有毒
物质或重金属离子,且成酸性,如处置不当,就会造成水域及土壤生
态环境污染;矿山排放的废气中所含有的大量工业烟尘、粉尘及有毒
废气,含有多种有毒元素,未经处理也会造成严重空气污染;部分矿
山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矿产过度开采,超过区域生态承载能力,造
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使矿区主要供水水源枯竭,并使地表植被干枯,造成地下水含水系统及水资源的破坏;青藏高原地质构造复杂,
易造成塌陷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会严重影响生态坏境。
(2)开发中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
青藏高原金属矿产资源开发面临
着生态环境、中央及地方经济发展、企业投资回报、当地居民利益等
诸多问题的考验,而这些问题大多体现在矿业开发的资源付出和利益
的不平衡、不对称上,而矿业开发利益共享是非常复杂而现实的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技术等方方面面。
但是,目
前还没有青藏高原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模型函数量化的相关研究。
另外,青藏高原资源地居民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所涉及到的资
源地居民的利益保护内容比较广泛,其中维护好民族地区群众资源权益,必须充分赋予群众监督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权力。
目前,政府管理
部门和矿业公司在这些方面还没有深刻认识及重视[8]。
四、结语
青藏高原是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后备基地和材料工业发展基地,科学发
展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金属矿产资源开发
势必将成为带动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各开发主体应系统分
析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创新及实践先进的开发理念;研发先进技术及
装备;准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准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传统产业与资源开发的关系;准确处理中央政
府、地方政府、开发企业以及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关系。
(本文青藏高原的特征对金属矿产开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