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母细胞瘤1例报告
卵巢性腺母细胞瘤1例

( 稿 日期 :00—0 2 编辑 : 冰 ) 收 21 6— 6 王
型含有 Y染色体伴有性腺 的发 育不 良
女性 患 者 中大 约 2 % 可 能 患 有 隐 匿 性 5 性腺 母 细 胞 瘤 或恶 性 生 殖 细 胞 瘤 , 这 当 些 发育 不 良的 性 腺 不 能 行 使 正 常 功 能 且无 需 保 留生 育能 力 , 双 侧 附 件应 做 对 预 防性 切 除 。单 纯 性 性 腺 母 细 胞 瘤 多 数 呈 良性 临床 经 过 , 例 患 者 行 双侧 卵 本 巢 切 除 术 , 访 1 余 尚健 在 , 后 予 随 年 术
等 。患 者 常 以 原 发 性 闭 经 、 发 育 异 性 常 、 腔包 块 就 诊 。 盆 由于 肿瘤 所 含 生 殖 细 胞 、 索 衍 生 性 物、 问质 衍 生 物 等 成分 可 以产 生 多种 类 固醇 激 素 , 床 上患者 多 有 高 促 性 腺 激 临 素 ( S L 、 雄 激 素 及 低 雌 、 激 F H、 H) 高 孕 素 , 可 出 现 高 绒 毛 膜 促 性 腺 激 素 也 ( C 等 。据文 献 报 道 , 型 和 染色 体 H G) 表 正常的 女性 或男 性 可具 有生 殖 功 能。 此 瘤 实 际 上总 是 发 生 于 性 腺 异 常 的 个 体 , 常 见 的是 性 腺 发 育 不 全 和 携 带 Y 最 染 色体 ( X 即 Y性 腺 发 育 不 全 和 X — O X Y嵌 合 型 , 不 是 X 性 腺 发 育 不 而 X 全 ) >9 % 的 患 者 可 检 测 到 Y 染 色 ; 0 体 。伴 T re 综 合 征 的 患 者 出 现 性 发 unr 育不 成 熟 、 高 <10e 一 项 或 多 项 身 5 m、 先 天 性 异 常 ; 关 研 究 发 现 ,9 3 的 相 7.% 4, 5 x型单 体 型 T re 综 合 征 患 者 为 隐 unr 匿性 嵌 合 体 。 临 床上 出 现 以下 情 况 有 利 于 性 腺 母细 胞 瘤早 期 诊 断 : 发 闭 经 伴 某 些 男 原 性 化 表 现 、 常 体 态 和 ( ) 生 殖 器 异 或 外
子宫梭形细胞肿瘤1例报告

界 尚清 ;考 虑 为 退 行 性 子 宫 肌 瘤 ;双 侧 髂 内动 脉 SMA (大 部 分 +)、 demin(大 部 分 +)、 CD99
分 支 增 粗 并 迂 曲 , 右 侧 动 脉 瘤 形 成 (图 1、 图 (弱 +)、inhibin (一)、ER (++)、PR(+++)、
2)。手 术 所 见 :子 宫 不 规 则 增 大 ,质 软 ,活 动 度 CD34 (血 管 +)、 BCL一2(+)、Calponin (+,
发 现 宫体 占位 ,考 虑 “子 宫 肌 瘤 ”,每 年 体 检 发 接 受 手 术 ,术 式 为 腹 式 广 泛 性 全 子 宫 切 除术 (左
现 宫体 占位 逐 渐 增 大 ,患 者 月 经 规 律 ,量 中 ,无 侧 全 子 宫 切 除 范 围 、 右 侧 广 泛 性 全 子 宫 切 除 范
· 46·
妇产与遗传 (电子版 )2013年第 3卷第 1期 Obstetrics-Gynecology and Genetics,Dec 2013,Vo1.3,No.1
DOI:3868/j.issn.2095—1558.2013.01.012
· 个 案 报 道 ·
子宫 梭 形 细 胞 肿 瘤 1例 报告
免 疫 组 化 :Ki67+ <5% 、CD10一、SMA+++、
desmin +++、 CD99 一。 患 者 出 院 后 门 诊 随 诊 ,
每 3个 月 复 查 B超 1次 ,术 后 l0个 月 再 次 发 现
“右 侧 附 件 区 分 叶 状 实 质 包 块 66×53 mm,呈 分
图 1 2011年 11月 20 日盆 腔 CT冠 状 面
cm,可 触及 多 个 结 节 ,质 中 ,活 动 可 ,无 压 痛 ; 右 侧 输 尿 管 ,质 地 韧 ,与 周 围组 织 边 界 不 清 ,活
脑胶质瘤1例病例分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头颅磁共振增强扫描
头颅磁共振增强扫描
头颅增强磁共振
三脑室区占位,考虑脑胶质瘤? 双侧丘脑异 常信号,水肿?脑胶质瘤?(三脑室区病变可 见轻度斑片状强化,病变边界不清)
病例分享
2019.10.25
基本情况
姓名:某 职业:务农 入院日期:2019-09-01
年龄:70岁 性别:男
主诉:认知障碍半月余,加重6小时余(代)
现病史
半月余前无明确诱因出现认知障碍,主要表现 为远期、近期记忆力差,出门不认路,无发热, 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言语不利、肢体活动障 碍、无意识障碍,至当地卫生院行头颅CT检查提 示:脑萎缩。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每日1片治 疗,无明显好转。
文献复习
胶神经质瘤起源于神经上皮细胞组织内的胶质 细胞,是脑内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占中枢神经 系统肿瘤的40%-50%,按照WHO中枢神经系 统肿瘤的分类,脑胶质瘤分为低级别胶质瘤( I、II级)和高级(III、IV级)两类。
大多数情况下脑胶质瘤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 肿瘤新生血管的通透性逐渐增加,因而肿瘤的 强化程度也逐渐增加;此外由于高级别胶质瘤 内新生血管分布不均匀,增强扫描常不均匀强 化。文献报道显示,有近30%的高级别胶质瘤 无明显强化或轻微强化。而约10%的低级别胶 质瘤表现为明显强化。
双侧侧脑室扩张并间质性脑水肿 左侧侧脑室旁点片状DWI高信号,考虑急性脑
梗死。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双侧额顶叶白质
脱髓鞘。 MRV未见明显异常
术后头颅CT
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百科名片星形细胞瘤,英文名:astrocytoma ,别名:星细胞瘤;astrocytic glioma;astroma。
星形细胞肿瘤是指以星形胶质细胞所组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
星形细胞瘤相当于Kernohan分级中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外的Ⅰ级与Ⅱ级,在ST Anne-Mayo分级中为1级与2级。
星形细胞瘤为浸润性生长肿瘤,多数肿瘤切除后有复发可能,且复发后肿瘤可演变成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多形性胶母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又称为恶性星形细胞瘤,肿瘤细胞间变程度在星形细胞瘤与多形性胶母细胞瘤之间。
目录简介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治疗及预后编辑本段简介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约占40.49%,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
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 .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主要为星形细胞瘤。
编辑本段流行病学据文献报道星形细胞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26% 占胶质瘤21.2%星形细胞瘤~51.6%,男性多于女性,男性约占60%,有报道男女之比为2∶1。
星形细胞瘤占脑肿瘤的10%~15% 多见于25~45岁的成人,平均年龄约37.5岁,无明显性别差异,肿瘤主要位于大脑半球,以额叶多见(46%),其次为颞叶(31%)、顶叶(15%) 位于间脑与枕叶者较少见。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好发于中年,35~60岁多见,以男性稍多见,男女比为1.22∶1。
病灶多发生于大脑半球,额叶居多占40%,其次为颞叶(35%) 顶叶(17%)。
少数肿瘤可见于间脑、视神经、脑干、小脑及脊髓,位于小脑、间脑及视神经者均少见,发生于小脑者约占小脑星形细胞肿瘤的14.4%,占颅内神经上皮源性肿瘤的0.7%~1.2%。
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附13例报告)

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附13例报告)目的:探讨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的影像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
结果:13例中,10例发生于20岁以下青少年;小脑蚓部6例,小脑半球4例,第三脑室、脑干、枕叶各1例。
肿瘤呈类圆形,囊实型11例,实质型2例.肿瘤实质部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低于脑脊液;囊性部分T2WI呈高信号,高于脑脊液。
增强扫描,实质性部分见强化,囊壁强化或不强化。
11例瘤周无明显水肿,2例瘤周轻度水肿。
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发生于青少年,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
标签:脑肿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MRI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tracranial pilocytic astrocytom. Method MR imaging data of 13 pilocytic astrocytomas prov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 10 Of 13 cases, occurred in adolescent under 20 years old. Six of them located in the vemis of cerebellum,four in the cerebellar hemisphere,one in the third ventricle ,one in brain stem and in occipital lobe respectively. MRI manifestations:The tumors were of round shap. 11 of the tumors were cystic-parenchyma,two were parenchyma. The parenchma part were isointensity or slightly hypointensity on T1WI, and isointensity or heterogeneous hyperintensity on T2WI, the cystic part of the tumors were hyperintensity compared to CSF.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Gd-DTPA intravenously, the parenchma part showed enhancement,and the cystic border showed enhancement or not. Eleven lesions showed no obvious peritumoral edema,two masses showed slightlymild peritumoral edema. Conclusion Pilocytic astrocytom usual occurred in adolescent,which had some typical feature on MRI images. Combination of the clinical data could improved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Key words】Brain Tumors Pilocytic Astrocyt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毛細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是颅内较少见的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的一种良性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1.5%[1]。
性腺母细胞瘤病例报告一例

性腺母细胞瘤伴精原细胞瘤成分MRI诊断一例患者女性,17岁,因至今未有月经来潮入院就诊。
临床诊断:原发性闭经,性腺发育异常?专科检查:身高167cm,体重45kg。
女性第二性征发育:双侧乳房发育Ⅱ级,腋毛发育正常,外阴发育可,阴毛女性分布,阴毛Ⅲ级。
阴道口未见包块突出。
肛查:盆腔可扪及子宫大小约3×2cm。
实验室检查:雌二醇:63pmol/L,睾酮:4.57nmol/L,泌乳素:730.79mIU/L,性激素球结合蛋白73.9nmol/L,硫酸去氢表雄酮:104ug/dl。
外周血染色体分析:染色体异常,G带核型:46,XY。
超声可见子宫右旁一混合性包块,大小约:32mm×31mm,边界清,包块内见大小约21mm×5mm强光团,后方回声衰减伴声影(图1),包块边缘及内部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图1:混合性回声包块,界清,内含钙化盆腔磁共振扫描示:子宫偏小,双侧卵巢未见。
子宫右旁近髂骨处见一实性占位,大小约 3.54×2.68×3.89cm,形态较规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内部信号较均匀,未见明显钙化及坏死囊变区。
肿块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边界清,T2压脂像呈均匀一致的高信号,DWI序列上呈明显高信号。
增强扫描示轻微强化,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及其他异常征象(图2~5)。
图2:T1WI子宫右旁等信号实性占位,界清图3:T2WI呈稍高信号图4:D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图5:增强扫描肿块不明显强化患者行全麻下手术,肿物大体呈灰白色实性,有似固有韧带及漏斗韧带样组织连接,表面光滑。
术后病理:肿块符合性腺母细胞瘤,伴精原细胞瘤成分(染色体:46XY)。
诊断:生殖细胞肿瘤ⅠA期(性腺母细胞瘤,伴精原细胞瘤成分);46XY性腺发育不全。
图6:肿瘤细胞巢被结缔组织围绕伴钙化讨论性腺母细胞瘤属于罕见的性腺肿瘤,主要由原始生殖细胞和性索间质细胞构成[1]。
结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1例报道

结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1例报道发表时间:2014-04-10T09:30:02.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9期供稿作者:沈嵛津朱俊崔明[导读]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是由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核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构成的间叶性肿瘤。
沈嵛津朱俊崔明(解放军昆明总医院普通外科云南昆明 650032)【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264-01 1.病例资料患者,男,36岁,因右下腹疼痛伴便秘20日入院。
患者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为阵发性刺痛,无放射痛,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解少量棕黑色大便。
无发热、寒颤,无腹泻、腹胀、恶心、呕吐、腰痛,无头晕、乏力、胸闷、气促,无便血、里急后重。
近5日来患者偶有排气,无排便。
于当地医院就诊,结肠镜病检示:(升结肠)粘膜慢性炎呈急性活动,其中一粒粘膜间质中见较多淋巴细胞弥漫浸润。
传染科会诊,结合患者既往病史考虑1.结肠癌肝转移可能,2.腹腔及肺部结核病灶可能,建议性PET-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PET-CT示:1.升结肠包块,考虑恶性肿瘤;2.右侧腹腔及腹膜后多发结节,考虑淋巴结转移。
术前诊断为:1.结肠肿瘤(性质待查),2.陈旧性肺结核。
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中探查见肿瘤位于回盲部,约3.0× 3.0×2.0cm大小,质地硬,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可推动,肠系膜根部见肿大淋巴结;肝、脾、胆囊、胰腺、十二指肠、小肠未见异常。
空肠粘连于右下腹,回盲部粘连于侧腹壁。
清扫右半结肠肠系膜根部肿大淋巴结,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术后病理检查,肉眼示:1.右半结肠切除标本带部分小肠,结肠长14.5cm,小肠长13.5cm,近侧切缘周径4.5cm,远侧切缘周径7.0cm,在距近侧切缘15.5cm处结肠浆膜面可见一隆起型肿块,大小3.0x2.5x2.0cm,切面灰黄灰红色、实性、质中,小肠系膜内扪及肿大结节4枚,直径1.0-1.5cm,结肠系膜内扪及肿大结节7枚,直径0.8-1.2cm。
影像诊断病理丨星形细胞肿瘤

影像诊断病理丨星形细胞肿瘤星形细胞肿瘤(一)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1、基本病理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大脑半球白质,以额叶、颞叶及其相邻区域多见,也可发生于丘脑、脑干及小脑半球。
星形细胞瘤包括纤维型、原浆型、肥胖型等亚型肿瘤。
星形细胞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30%,占神经胶质瘤的78%以上。
肿瘤可达数厘米大小的结节至巨大肿块。
分化较好的肿瘤境界不清,而分化程度较低的肿瘤由于生长速度较快易有变性、坏死和出血,加之肿瘤组织的细胞数量更为密集,肉眼观似与周边组织分界清楚,但两者之间并无包膜或变性细胞形成的假分隔存在,在分界外的正常组织中仍有瘤细胞侵入。
肿瘤内含有多少不等的胶质纤维,约50%肿瘤的胶质部分形成囊腔。
星形细胞瘤内微囊形成是肿瘤分化良好的重要标志。
囊内多含有清亮液体,蛋白含量较高。
位于小脑的星形细胞瘤通常为一个大囊,囊壁有瘤结节,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及神经胶质纤维构成,只要切除肿瘤结节即可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此种肿瘤称之为“瘤在囊内”型。
肿瘤细胞可分为纤维型胶质细胞、原浆型胶质细胞和肥胖型胶质细胞。
前两者为良性肿瘤,后者性质介于良恶性之间。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最为常见,生长缓慢。
瘤细胞较小,分布均匀,大多数不见胞浆仅见细胞核,极少见核有丝分裂相。
瘤内血管少,偶可见小的钙化和小的囊腔。
瘤周脑水肿轻微,无炎细胞浸润。
•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瘤主要见于大脑。
瘤体大,无包膜,多有囊性改变。
•肥胖型星形胶质细胞瘤好发于大脑半球,浸润性生长,肿瘤质软,常可见小的囊性变形成。
如肿瘤细胞出现间变,细胞密度增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则为间变型星形细胞瘤。
2、临床主要信息以癫痫发作、颅内高压、运动及智力障碍等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
儿童的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小脑半球或小脑蚓部,常阻塞或压迫第Ⅳ脑室引起颅内高压。
脑干肿瘤主要表现为头晕、复视及颅神经、锥体囊受损症状。
3、影像诊断病理基础星形细胞瘤主要影像学表现为脑白质内的占位性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红 色 , 质地 软 , 部分 区域稍 韧 , 血管 瘤样 。 似 镜检 : 肿瘤 以 血
管为 轴心 , 中心血 管形 状 大小 不一 , 围包 绕神 经胶 质 细 胞 , 周 单 层 、 复层 或 多层 , 成假 菊形 团结 构 为特 征 ( 2 。周 围 假 形 图 ) 肿瘤细胞 胞质 突起 指 向 中央的 问质血 管 , 呈车辐 状或 弓形 , 胞 浆 突起 短 而且粗 : 肿瘤 细胞 的胞质 突起 终 止在 菊 形 团 中央 的
性。
32组 织 起 源 .
有 时二 者 从 形 态 学 鉴 别 较 困难 , 影 像 学 容 易 鉴 别 , 者 多 但 前 位 于幕 下脑 室 内或 邻 近脑 室 , 于幕 上 时 , 位 常有 囊 变 , 其囊 但
变 常单 发l 。 1 1 342乳 头 状 脑 膜 瘤 和 星 形 母 细 胞 瘤 乳 头 状 脑膜 瘤也 可 在 .. 血 管 周 围见 假 菊形 团 乳头 状 结构 , 头周 围多 见脑 膜 上皮 细 乳 胞 , 胞 没有 突起 , 头 内有 一血 管 轴 心 , 头 周边 细胞 表达 细 乳 乳 多E MA、 R, GF P阴 性 表 达 , 后 者 多 以后 壁 血 管 为 轴 P 而 A 且 心 , 边 细胞 见 短 粗 胞 质 突起 指 向轴 心 血 管 . GF P表 达 周 常 A 阳性 。本 例 免 疫 组 化 结 果 , F ( 、y 部 分 + 、 i e t G AP +)S n( ) V m ni n ( , 中 S n( 与 P u eh e , btrK.ae e [ 述 +) 其 y +) a l iu sWe s C vn e1 Kl e 3 描 的星 形母 细胞 瘤 一般 不 表 达 S n观 点 不一 致 . 例 S n阳性 y 本 y
图 2 肿 瘤 的假 菊 形 团结 构 图 3 周 围肿 瘤 细 胞 胞 质 呈 车 辐 状
等症 状 。MR 检 查 : 侧额 叶 见异 常信 号 灶 , 小 约 26e I 右 大 . mx 30c 35e T 像 上 病 灶呈 不 均 质低 信 号 , 死 囊 变 区呈 . mx . m, 1 坏 更 低信 号 ,2像 上 均呈 高 低混 杂 信号 , WI T D 上病 灶 实 性部 分 呈 略等信 号 , 死囊 变 区呈 低信 号 , 灶 与正 常 组织 分界 清 , 坏 病
增 厚 、 明变性 , 透 部分 区域变 成较 大 的透 明变性 区 , 瘤 细胞 肿
稀疏( 4 。 图 )
1 巾国 医药 写报 6 1 C NA MEDC R D HI IALHE AL
图 7 部分 细 胞 S n( y +)
21 0 0年 8月第 7 第 2 卷 4期
构 。现 对 1例星 形母 细胞 瘤进 行 分析报 道 如下 :
1病 例 资 料
患 者 , ,6岁 , 诱 因 出 现 头 痛 两 月 余 , 时 间 规 律 女 1 无 无
性 , 双额 颞 疼痛 明显 , 以 伴恶 心 , 尔 呕 吐 , 上 呼 吸 道感 染 偶 按 治疗 , 效果 不 佳 , 述 症 状逐 渐 加 重 , 出现 眼胀 , 物不 清 上 并 视
・
个案报道 ・
病 理诊 断 :右 额 叶 ) 形母 细胞 瘤 ( s oltma 。 ( 星 A t bao ) r
3讨 论
突 起垂 直 指 向 中心 血 管 , 细胞 突起 顶 端 变 得 很 细 且 窄 , 管 室 膜 真菊 形 团细 胞 突起 在 菊形 团中 央形 成 圆形 空 腔 , 而后 者 血 管周 围 的细胞 突起 短而 且粗 , 在靶 血 管上 形成 扩 张性 足板 。 并
图 5 菊形 团周 边 的 细 胞 GF AP阳 性 图 6 肿 瘤 细 胞 Vi n(+ ) me + +
靶 血 管上 , 现为 扩张 性 足板 , 体 呈角 状 或立 方状 , 核 卵 表 胞 胞
圆形 、 圆形 或 凹 陷 , 色 质 中等粗 ( 3 。假 菊 形 团的血 管壁 染 图 )
31流 行 病 学 .
星 形母 细 胞瘤 为 罕见 的神 经胶 质 肿 瘤 , 占原 发 胶质 瘤 的 04 %~ . %。可发 生 于任 何 年龄 , 以儿 童 和青 年 期 为最 常 .5 28 0 但
见 年龄 阶段 。 而且 女 性发 病 率 高于 男 性【 该 例 患者 1 1 J 。 6岁 , 女
・
个案报道 ・
21 0 0年 8月第 7 第 2 卷 4期
星 形 母 细胞 瘤 1例 报 告
朱 芳 恒 . 晓 岚 肖
(. 1 河南 省 新 乡市 中心 医院病 理科 , 河南 新 乡
4 3 0 ;. 南省 人 民 医院病 理科 , 5 0 0 2海 海南 海 口
50 0 ) 7 10
图 1 右 侧 额 叶 的 异 常 信 号 灶 MRI 像 影
D 4 f 管 内 皮 +) 3 (] l 。
诊断结果 : 考虑① ( 右额颞) 胶质瘤 。 ②生殖细胞肿瘤 。 ③脑室
系统 扩大 , 示有 脑积 水 。 提
2 病 理 检 查 及 手 术 所 见 21手 术 所 见 .
【 词】 关键 星形母 细胞 瘤 ; 菊 形 团 ; 头 状 ; 后 假 乳 预 【 中图分 类号】 7 94 R 3. 【 献标 识码】 文 B 【 章编 号】 6 3 7 1 (0 0 O () 1 6 O 文 1 7 — 2 0 2 1 )8c 一 一 2 1
星形母 细胞 瘤 是 一 种少 见 的胶 质 肿瘤 , 发 于 儿 童 、 好 青 少年 和青年 , 常发 生 于额顶 部 . 常 表现 为 界 限清 楚 . 于 大 通 位 脑 半球 且对 比增 强 的肿 块 , 下常 表 现为 特征 性 的乳 头 状结 镜
与额 中部切 开大脑 皮层 , l m 达肿 瘤 , 眼观察肿 瘤 , 深 c 肉 红色 , 地 软 , 质 血供 丰 富 , 瘤 内囊 性变 并见 坏死 , 肿 边界 清楚 。
22病 理 检 查 .
巨检 : 检 肿 瘤 碎 组 织 一 堆 , 小 约 பைடு நூலகம்e 4e 3e 送 大 mx mx m,
病灶 周 围轻 度 水肿 ( 1 , 室 系统 对 称 性多 大 , 图 )脑 中线居 中 。
的 突 起 。 瘤 细 胞 的 胞 质 表 现 为 扩 肿
张 性 足 板
图 4 假菊形 团 的血管 壁增 厚、 透
明 变 性
23免 疫 表 型 . 瘤 细 胞 表 达 : A + + ( 5 、 i ni( + ( 6 、 GF P( + ) 图 ) Vme t + +) 图 ) n S n + ( 7 、 - 0 一)E y ( ) 图 ) S 10( 、 MA( ) P 一) K 一 7 +, 3 ) 一 、 R( 、 i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