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中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探讨讲课讲稿
光合作用中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探讨doc资料

光合作用中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探讨光合作用中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探讨光合作用速率是表征光合作用快慢的物理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吸收的CO2的mg数表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数有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必须矿物质供应水分等多种因素,常见的命题因数是光照强度,这不仅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原因,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较容易形成区分度,对于考生能力的考查有较好的体现,本文将就光合强度与光合速率关系的曲线图中各点如何移动一部分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1、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图各点涵义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图如图1所示,要解答各点移动的问题,首先是明白该图中各点的涵义。
a点光照强度为0,则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该点表示该植物在该温度下的呼吸作用强度,而且整条曲线的呼吸作用强度不变,因此,在温度改变的情况下,a点的文职可能上移或下移,进一步影响b点和c点的位置。
B点表示同一种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2与呼吸作用放出CO2量相等,该点称之为光补偿点,植物在光补偿点时,有机物形成和消耗相等,不能够积累于物质,而且夜间好要消耗于物质,因此,从全天来看,植物所需要的最低光照强度必须高于补偿点,才能使植物正常生长,一般情况,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高于阴生植物。
C点光照强度不再为光合作用强度的限制因素,即光合作用不再随着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大,此点昌盛的原因是电子传递反应,酶活性等成为限制因子,CO2代谢与吸收光能不同步,因此,通常认为此时光合作用强度被CO2的浓度限制,植物的饱和光强与品种、叶片厚度、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多少等有关,大体上,阳生植物叶片饱和和光强为360—450mol.m-2s-1或更高,阴生植物的饱和光强为90—180mol m-2s-1,上述饱和光强的数值是指单叶而言,对群体则不适用,因为大田作物群体对光能利用与单株叶片不同,群体枝叶繁茂,当外部光照很强,达到单叶饱和光强以上时,而群体内部的光照强度仍在饱和强度以下,中、下层叶片就比较充分利用全体中的透射光和反射光,群体对光能利用更充分,饱和光强就会上升,因此,整个曲线图只能对单株叶片而言,不对整株。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1)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出现的原因光补偿点:在光强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强度为0,随着光强增大,光合作用增大而呼吸作用强度基本不变,这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除了提供给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并释放出来;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者强度达到相等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全部提供给光合作用,CO2既不吸收也不释放,这时的光强是光补偿点。
当光强继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强度,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不足以满足光合作用,植物从外界吸收CO2。
光饱和点: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就不再随光强的增高而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
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
植物出现光饱和点实质是强光下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从而限制了光合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提高。
因此,限制饱和阶段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有CO2扩散速率(受CO2浓度影响)和CO2固定速率(受羧化酶活性和RuBP再生速率影响)等。
所以,C4植物的碳同化能力强,其光饱和点和饱和光强下的光合速率也较高。
(2)阳生植物及阴生植物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高低的比较及原因阴生植物可以利用弱光,在光照弱的条件下都能生长,所以光补偿点低,因为植物在光照大于光补偿点时,可以生长。
阴生植物叶片的输导组织比阳生植物的稀疏,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水分对叶片的供给不足,阴生植物便不再增加光合速率,其光饱和点较低。
阳生植物需要强光,所以光补偿点相应提高。
?光合作用不但需要光,还需要二氧化碳、需要多种色素、需要多种酶来催化,需要ADP、磷酸来传送能量等。
在弱光下,光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光照增强,光合作用的速度就会加快。
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强度时,光不再是限制因素,而是由其它因素来决定光合作用的速度了,这时光照再增强,光合作用的速度也不会再加快。
光合作用不再随光照增强而加快时的光照强度,就是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
光(co2)补偿点、饱和点的移动问题

光(CO2)补偿点、饱和点的移动问题
光(CO2)补偿点和饱和点是指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对光和CO2的需求达到平衡的点。
当光合作用的速率等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零,此时的光和CO2浓度即为光(CO2)补偿点。
而当植物对CO2的需求量等于空气中CO2的供应量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的CO2浓度即为饱和点。
移动问题指的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光(CO2)补偿点和饱和点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例如,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光合作用速率会增加,光(CO2)补偿点和饱和点也会随之升高。
另外,当光照强度增加时,光(CO2)补偿点会下降,而饱和点则会升高。
这些移动问题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植物栽培和环境管理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不同植物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

不同植物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光合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其中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从不同植物的角度来探讨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含义和作用。
一、什么是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1. 光饱和点光饱和点是指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植物的光合速率已经达到最大值,此时进一步提高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大。
换句话说,光饱和点是植物光合速率曲线上的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点,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2. 光补偿点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照强度刚好能满足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条件。
在光补偿点以下,植物的光合速率低于呼吸速率,无法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光补偿点是植物生长的最低光照强度。
二、不同植物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有何差异?1. C3植物C3植物是指利用Calvin循环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如小麦、大豆等。
C3植物的光饱和点相对较低,一般在400-800μmol m-2 s-1之间。
而光补偿点则相对较高,一般在50-200μmol m-2 s-1之间。
这意味着C3植物对光照的需求较高,但对光照的适应范围相对较窄。
2. C4植物C4植物是指利用C4途径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如玉米、甘蔗等。
C4植物的光饱和点相对较高,一般在800-1200μmol m-2 s-1之间。
而光补偿点则相对较低,一般在50-200μmol m-2 s-1之间。
C4植物相对于C3植物来说,对光照的适应范围更广,能够在较高的光照强度下进行光合作用。
3. CAM植物CAM植物是指在夜间进行碳酸补偿作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如仙人掌、兰花等。
CAM植物的光饱和点相对较高,一般在800-1200μmol m-2 s-1之间。
而光补偿点则相对较低,一般在50-200μmol m-2 s-1之间。
与C4植物相似,CAM植物也能够在较高的光照强度下进行光合作用。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移动问题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移动问题1. 引言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对光强度的适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是植物对光强度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探讨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并讨论其移动问题。
2.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概念2.1 光补偿点光补偿点是指在这个光强度下,植物的呼吸速率等于其光合速率,即吸收到的光能正好能够满足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在光补偿点以下,植物无法进行净合成作用,生长受限。
2.2 光饱和点光饱和点是指在这个光强度下,植物的净合成速率达到最大值。
超过这个光强度后,植物的净合成速率不再增加,反而可能因为过高的光强度导致光抑制。
3. 影响因素3.1 光强度光强度是影响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主要因素。
较低的光强度下,植物的光补偿点较低,而较高的光强度下,植物的光饱和点较高。
3.2 温度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可以提高植物的净合成速率和呼吸速率,从而增加了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3.3 CO2浓度CO2浓度是影响植物净合成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较高的CO2浓度可以降低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3.4 水分状况水分状况对植物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干旱条件下,土壤中水分不足会限制植物进行净合成作用,从而提高了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4. 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4.1 光补偿点的作用光补偿点是植物进行净合成作用的最低光强度,低于该光强度植物无法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
光补偿点决定了植物的生长速率和生长状况。
较低的光补偿点意味着植物对较低光强度的适应能力更强,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中生存和生长。
4.2 光饱和点的作用光饱和点是植物净合成速率达到最大值的光强度。
在光饱和点以下,增加光强度可以提高植物的净合成速率;而超过光饱和点后,继续增加光强度反而会导致光抑制,降低植物的净合成速率。
恰当控制光照强度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
5.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移动问题5.1 移动范围根据环境条件不同,植物对于具体环境下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会有所适应。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1)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出现的原因?光补偿点:在光强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强度为0,随着光强增大,光合作用增大而呼吸作用强度基本不变,这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除了提供给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并释放出来;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者强度达到相等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全部提供给光合作用,CO2既不吸收也不释放,这时的光强是光补偿点。
当光强继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强度,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不足以满足光合作用,植物从外界吸收CO2。
光饱和点: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就不再随光强的增高而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
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
植物出现光饱和点实质是强光下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从而限制了光合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提高。
因此,限制饱和阶段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有CO2扩散速率(受CO2浓度影响)和CO2固定速率(受羧化酶活性和RuBP 再生速率影响)等。
所以,C4植物的碳同化能力强,其光饱和点和饱和光强下的光合速率也较高。
(2)阳生植物及阴生植物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高低的比较及原因阴生植物可以利用弱光,在光照弱的条件下都能生长,所以光补偿点低,因为植物在光照大于光补偿点时,可以生长。
阴生植物叶片的输导组织比阳生植物的稀疏,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水分对叶片的供给不足,阴生植物便不再增加光合速率,其光饱和点较低。
阳生植物需要强光,所以光补偿点相应提高。
光合作用不但需要光,还需要二氧化碳、需要多种色素、需要多种酶来催化,需要ADP、磷酸来传送能量等。
在弱光下,光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光照增强,光合作用的速度就会加快。
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强度时,光不再是限制因素,而是由其它因素来决定光合作用的速度了,这时光照再增强,光合作用的速度也不会再加快。
光合作用不再随光照增强而加快时的光照强度,就是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
植物不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完整版)补偿点和饱和点的左右移动的分析

对于光合作用的补偿点和饱和点的左右移动的分析分析光合作用是(Photosynthesis)是植物、藻类利用叶绿素等光和色素和某些细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
这里我们只讨论植物的光合作用。
首先我们看看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光反应和暗反应在总体来说呈现一个动态平衡。
暗反应速率受到光反应的制约(暗反应速率要加快必然需要光反应产生H与ATP的速率跟得上),而光反应速率也会受到暗反应的影响(暗反应如果变慢消耗的H和ATP速度就减缓,造成H和ATP的堆积也会抑制光反应的进行)那么当我们改变一些条件时,光合作用的相应饱和点和补偿点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分析这几个点的含义:1:光补偿点:所谓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光照强度。
植物在光补偿点时,有机物的形成和消耗相等,不能累积干物质。
当在光补偿点时:此时的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也可表示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或氧气的吸收量=氧气的释放量)也就是说此时植物不在积累有机物。
光补偿点的时候,植物应该处于一个光合作用很弱的状况下,此时二氧化碳相对来说是充足的,也就是说二氧化碳此时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一个因素,那么光补偿点和什么有关?应该是和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有关,呼吸作用越强,那么就需要适当的提高光照强度以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来实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2:光饱和点:超过光补偿点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强度逐渐提高,这时光合强度就超过呼吸强度,植物体内积累干物质。
但达到一定值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却不再增加,此即光饱和现象,达到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
为什么有一个光饱和点呢?此时的限制条件就是暗反应,也就是在这个点上,暗反应合成的有机物的速率已经达到了最大,而此时的光照强度下产生H和ATP的速率刚好可以满足暗反应对H和ATP的需要,如果光照强度继续增强,就会出现H和ATP的堆积。
光合作用的饱和点和补偿点

光合作用的饱和点和补偿点●光合作用的含义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的饱和点饱和点是指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上升而增大,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强度值。
简单来说,当光照强度超过光补偿点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逐渐提高,这时光合强度就超过呼吸强度,植物体内积累干物质。
但达到一定值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却不再增加,此即光饱和现象。
●光合作用的补偿点补偿点则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时所处的平衡点。
在补偿点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正好为呼吸作用所消耗,因此没有新产生的有机物供植物生长或动物食用。
只有光强度或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补偿点时,树木才能累积干物质,保证连续生长。
补偿点随植物种类、季节、年龄等的变化而变化。
如何提高光合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1.增加光合面积:①扩大耕种面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②提高叶面积指数,例如通过合理密植和间作套种,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叶片数量。
③选育优良的高产新品种,改善株型,使叶片分布更合理,增大光合面积。
2.延长光合时间:①提高复种指数,通过轮作、间作、套种等方式,增加作物的收获面积和光合时间。
②在小面积的温室或塑料棚栽培中,当阳光不足或日照时间过短时,可用人工光照补充。
3.提高光合效率:①选育高光效的作物品种,这些品种通常具有光合作用强、呼吸消耗低的特点。
②合理进行水肥管理,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③采取农业技术措施,如抑制光呼吸作用、补施CO2肥料、人工调节光照时间等,以增加光合能力。
4.减少呼吸消耗:①加强病虫防治,保持作物健康生长。
②选育低光呼吸的作物品种,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中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探讨
光合作用速率是表征光合作用快慢的物理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吸收的CO2的mg数表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数有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必须矿物质供应水分等多种因素,常见的命题因数是光照强度,这不仅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原因,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较容易形成区分度,对于考生能力的考查有较好的体现,本文将就光合强度与光合速率关系的曲线图中各点如何移动一部分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1、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图各点涵义
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图如图1所示,要解答各点移动的问题,首先是明白该图中各点的涵义。
a点光照强度为0,则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该点表示该植物在该温度下
的呼吸作用强度,而
且整条曲线的呼吸作
用强度不变,因此,
在温度改变的情况
下,a点的文职可能上
移或下移,进一步影
响b点和c点的位置。
B点表示同一种子在
同一时间内,光合作
用吸收CO2与呼吸作用放出CO2量相等,该点称之为光补偿点,植物在光补偿点时,有机物形成和消耗相等,不能够积累于物质,而且夜间好要消耗于物质,因此,从全天来看,植物所需要的最低光照强度必须高于补偿点,才能使植物正常生长,一般情况,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高于阴生植物。
C点光照强度不再为光合作用强度的限制因素,即光合作用不再随着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大,此点昌盛的原因是电子传递反应,酶活性等成为限制因子,CO2代谢与吸收光能不同步,因此,通常认为此时光合作用强度被CO2的浓度限制,植物的饱和光强与品种、叶片厚度、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多少等有关,大体上,阳生植物叶片饱和和光强为360—450mol. m-2s-1或更高,阴生植物的饱和光强为90—180mol m-2s-1,上述饱和光强的数值是指单叶而言,对群体则不适用,因为大田作物群体对光能利用与单株叶片不同,群体枝叶繁茂,当外部光照很强,达到单叶饱和光强以上时,而群体内部的光照强度仍在饱和强度以下,中、下层叶片就比较充分利用全体中的透射光和反射光,群体对光能利用更充分,饱和光强就会上升,因此,整个曲线图只能对单株叶片而言,不对整株。
2、曲线各点移动的分析
2.1温度
2.1.1在最适温度以下升高温度
如图1所示,如升高温度,但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言,都还在最适温度以下,则有,升温,呼吸作用加强,且强度远大于光合作用,a点向下移动,b点向右移动,需要较强光照强度才能产生与呼吸作用消耗量相当的有机物,c点则向右上方移动,温度升高,光反应与暗反应的酶活性都升高,则可利用更强的光照。
2.2.2温度超过最适温度
另一种升温对图象各点移动的影响,则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不同,而且升高
温度,会使其中之一超过最适温度如下题:
例1.若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
浓度不变),理论上分析曲线C、D点位置如何变化------------
2
解析:该类题型与前一类题型有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不同,该题中温度由25升高到30,呼吸速率是增大,达到最适温度,而光合作用却是下降,超过最适温度,因而有,a点因呼吸作用加强而往下移,c点为光补偿点,往右移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呼吸作用加强,需较强的黄找强度才能产生呼吸作用消耗量相当的有机物,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光合速率下降,产上有机物速率也下降,也需较强的光照强度才能产生与原来相等的有机物量。
d点则因温度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而往下移。
答案:c点往右移 d点往下移(如图2中虚线所示)
2.2 CO2浓度
CO2浓度也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CO2浓度对光强与光合作用速率关系曲线图的影响,一般认为是在CO2浓度,不影响呼吸作用的前提下进行的,CO2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该图可知,一定范围内提高CO2浓度,可以促使光合作
用,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提高CO2浓度,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关系曲线图,图中各点位置应如下图4虚线所示:
a点:不移动。
因为CO2A浓度的适当提升,不会抑止呼吸作用
b点:不移动。
b点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升高CO2浓度不影响该点
c点:右上方移动。
C点光饱和点,其限制因子为CO2浓度或湿度,适当提高CO2浓度,可促进植物利用更高光强的生物活动
2.3阴生和阳生
阴生植物,顾名思义就是指生活需要较低光照强度的植物。
阳生植物,则反之,原因不论是表示阴生植物还是阳生植物,改变后,其各点都会移动,其各点移动情况如图5所示:
总之,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曲线图中各点如何移动,这一类的题其解答关键之处,在于理解各点的涵义并能分析各点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限制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
析各点的位置如何变动。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文言文(4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1.禅房花木深
2.道狭草木长
3.人约黄昏后
4.一鼓作气
5.哗然而骇者
(二)(4分)
6.(2分)春愁
7.(2分) B
(三)(9分)
8.(2分)刘向战国策
9.(3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或用自己的话回答:齐王周围的人因对齐王有不同的内心需求而奉迎齐王)
10.(4分)以下三点任答两点即可:(1)表示齐王同意(赞同)邹忌的意见(2)表明齐王愿意接受谏言,准备改革弊政,广开言路(3)表明齐王是一个明君,即时领悟了邹忌劝谏的苦心
(四)(12分)
11.(5分)(1)跟随,跟从(2分)(2)只有大鸟(雀)捕捉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唯独大鸟捕不到,为什么呢? )(3分)
12.(4分)利食(贪食)善惊
13.(3分)D
二、现代文(40分)
(一)(19分)
14.(3分)C
15.(5分)灶头画有别于其他绘画的独特的艺术个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