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沙水库龙口构筑新工艺应用
青草沙水库建设中的技术难题研究

青草沙水库建设中的技术难题研究卢永金;顾金山;顾玉亮;刘新成;李锐【摘要】青草沙水库是建设在潮汐河口江心的大型蓄淡避咸水库,以水力充填法构筑堤坝,具有地形冲淤多变、缺少石料和水上施工等特点.运用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等手段,提出多因素、多尺度、多层次的系统综合技术路线,研究了青草沙水库的河势滩势变化、成潮入侵规律、水力充填深水堤坝的结构及渗流特性、特大龙口布置与截流工艺等关键技术难题,有关解决方案在水库建设与安全运行管理中得到应用.%Qingeaosha reservoir,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idal estuary,is a large reservoir for storing fresh water and holding back saltwater.It has hydraulic fill dams,an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angeable tidal flat,lack of building stones,and over-water construction.Based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physical models,and field tests,a multi-factor,multiscale,and multi-level comprehensive technological route was proposed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river regime,saltwater intrusionlaws,structures and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draulic fill deep water dam,and the layout and closure of the oversize closure gap.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used successfully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and safe operations of reservoirs.【期刊名称】《水利水电科技进展》【年(卷),期】2013(033)003【总页数】5页(P45-49)【关键词】水力充填堤坝;龙口;堤坝防渗;防冲保滩;长江口;蓄淡避咸水库;青草沙水库【作者】卢永金;顾金山;顾玉亮;刘新成;李锐【作者单位】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61;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1206;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1206;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61;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2长江口河段长约180km,呈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扇形分汊河势格局,共有北支、北港、北槽和南槽4个入海通道。
2023年度青草沙水库工程环境

2023年度青草沙水库工程环境2023年度青草沙水库工程环境青草沙水库是位于中国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的一座大型水库。
自2018年开工以来,该水库的建设进一步加快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同时也为淄博市和周边地区的人民提供了稳定的供应水源。
在过去的五年里,青草沙水库的工程环境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变化,下面将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一、动物生态为保护当地生态和保障水库的水质安全和稳定,工程建设过程中对青草沙水库的动物群落和生态环境进行了全方位的考虑和保护。
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水库周边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坚决不破坏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尽量减小建设对动物群落的影响。
为了保障水库周边的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工程建设部门在水库周围开辟了一片保护区,旨在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濒危动物免于受到建设工作的干扰。
同时,专门策划和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保护措施,普及有关在工程期间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促进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使工程建设更加环保。
二、植物生态为保护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对于环境建设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努力。
在青草沙水库的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水库周边植物的生态环境,例如,制定出关于保护周边植物群落的方案以及其他环保措施,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力求在建设环境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保证周边植物种类和植被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工程建设方案实施了植被绿化工程。
根据地质、土壤、气候等种种环境条件,精选区域内适应环境、具有风格的植物.为该区域打造出一道绿色屏障。
同时,制定了细致的植被保护方案,为建设环境保护植被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三、水体质量青草沙水库是淄博市的一座大型水库,它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因此,在水库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都十分注重水体质量的保护。
工程建设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严格掌握各项工程建设指标,调整和管理建设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青草沙水库关键建筑物的施工布设分析

收稿日期:2020-08-12作者简介:李力军(1981—),男,河北大城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及水利工程建设工作E-mail :45276340@qq.com【工程建设管理】青草沙水库关键建筑物的施工布设分析李力军(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333)摘要:开展了水库围堤、上游取水泵闸、下游水闸、输水泵闸的布设研究,分析了施工因素,构建各级方案的选址原则,通过对实际方案的造价、所涉及的区域等多目标指标以及二维、三维数值模型等的研究,建立各水工建筑物的布设方案。
通过各布设方案的比对,进行流场数模计算分析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最终确选的布设方案在库外长江口、各建筑物自身以及库内水体运动均是合理的,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综合效益优。
关键词:建筑物;布设;施工;青草沙水库中图分类号:TV511文献标志码:B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20.S2.0831概述青草沙水库为蓄淡避咸水库,是上海市特别重要的供水水源工程,水库设计总库容5.27亿m 3,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第2.1.1条和《防洪标准》(GB 50201—94)中第6.1.1条,按照水库库容来划分,总库容为5.27亿m 3的水库工程规模应属大(2)型,工程等别应为Ⅱ等;按照供水对象重要性来划分,青草沙水库是上海市“特别重要”的供水工程,工程等别为I 等。
同时,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中2.1.2条规定,当按第2.1.1条中各分等指标所确定的工程等别不同时,工程等别应按其中最高等别确定,因此确定青草沙水库工程等别为I 等。
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中第2.2.1条和《防洪标准》(GB 50201—94)中第6.1.2条规定,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工建筑物级别,应根据其所属工程的等别、作用和重要性确定。
上海过千万人喝上长江江心水

上海过千万人喝上长江“江心水”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严循东2011年6月9日上海百年现代供水文明史又有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8日,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全面通水,全上海超过千万人口终于可以喝上优质的“长江水”。
水质,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品质”。
上海不缺水,但缺好水。
“水质型缺水”,成为上海不断提升国际大都市“品质”过程中的一个“瓶颈”。
此次,长江口新水源地的通水,给上海发展带来了新的“源头活水”。
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张嘉毅说,好的饮用水,不仅拉升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的综合指数,而且会给城市综合竞争力带来更多的“红利”。
城市发展中的“水源地变迁史”青草沙水源地,位于上海崇明长兴岛的西北方,是长江口的一个冲积沙洲,年均过境径流总量约9335亿立方米,是黄浦江的100倍。
更为重要的是,青草沙水源地水质清澈,达到了二级国家标准,符合国家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要求。
此次,青草沙全面通水,使得上海的原水供应一举“切换”到“两江(长江、黄浦江)并举、多源互补”的新战略格局中。
上海城投总公司青草沙公司总工程师顾玉亮对记者说,青草沙的江心河口水库,足有10个杭州西湖那么大,其4.38亿立方米的有效蓄水量,足以保证连续68天的正常供水。
“即使前一时期长江干旱,东海咸潮历史罕见地在5月份暴发,也基本未对上海的供水造成影响。
这是青草沙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在上海供水老专家的心里,有这么一部“水源地变迁史”,与上海的城市发展史始终伴随。
在上海自来水博物馆中,记者看到:苏州河和黄浦江市内段是上海最早的水源地,先是苏州河水质日趋恶化,上海水源取水口被迫迁至黄浦江军工路附近;1978年,取水口又被迫溯流而上;1987年7月,取水口不得不再一次移到黄浦江上游临江段;1998年7月,二期工程又将取水口上迁到了黄浦江上游的松浦大桥附近水域。
为了保证自来水的质量,水厂不得不采用重氯消毒杀菌,投放量甚至达到了过去的4倍。
单靠黄浦江,无法完成上海饮用水水质的突破。
青草沙水库堤坝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侧 翻抛 袋为 主 ( 一 次可 抛 放 6~1 2个 砂 袋 , 日最 大 抛 填 量可 达 2 0 0 0 m 左 右 ) , 抛填袋 装 砂尺 寸一 般采 用 4
m X 6 I I 1 或 6 i T I × 8 m, 砂袋厚度以 0 . 6~ 0 . 8 m为宜 , 充 盈度 控制 在 6 0 % ~7 0 %, 以利 于控制 砂袋 密 实性 。
仓 的方案 , 整 个库 区 面积约 4 9 . 8 k m 。 ( 2 )龙 口规模 研 究 。采 用 数学模 型 和物 理模 型手 段, 并考 虑龙 口结 构 布置和 截 流实施 方 案 , 针对 推 荐 的 东 堤深槽 主 龙 口方案 , 研究 了保 护期 、 收 缩期 及合 龙期 的水流 特征 , 以及北 堤副 龙 口对东堤 主 龙 口的影 响 , 上 下 游水 闸参 与排 水 对 东堤 龙 口的 影 响 , 及 东 堤 龙 口加 宽 加深 的分 析 比较 等 。经 综 合 分 析 论证 , 确 定 东 堤 主 龙 口保 护期 规模 为 : 宽8 0 0 m、 底高 程 一 4 . 0 m, 龙 口两
g / m 的 高强 复合 土工 布大 尺度 管 袋 ( 内层 为 1 5 0 g / m
无 纺 土工布 , 加强保砂性能 , 外层为 2 6 0 g / m 机织 土
: 布 , 抗 冲刷 ) , 兼作 防 冲和过 渡层 。
施工 中采 用船 载 G P S和专 用 定 位软 件 进 行 定位 。 受水 流流 速 的影 响 , 砂 袋 入 水 后 会产 生 一 定 距 离 的漂 移, 这是 影 响水下 堤身 实际 成 型效果 的一 个重 要 因素 。 因此 , 通 过砂 袋 漂移试 验 。 测 出相 同水深 条件 下各 种规
青草沙水库深水段抛填砂袋筑堤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性 指标 要 求 , 袋装 砂 结 构 的应 用 由浅 滩筑堤 领 域 推 向 深 水 筑堤 领 域 提 供 了设 计 和 施 工 经 验 , 为 具有 推 广 应 用
价值 。
关键 词 : 抛填 砂 袋 ; 深水 筑堤 ; 青草 沙水库
Su i H k y tc n lge fsn a l e a k n n d e ae et n o n c oh eev i/ tde O e eh oo iso a d b g fl mb n me ti e p w tr sci fQig a s a R sr or s i o /
mae il a d sa ii a d c mp cn s n wa e c re t o iain c n i o d rn c n tu t n e o , w ih tr s n tb l y n o a t es i v - u rn c mbn t o d t n u g o sr ci p r d h c a t o i i o i
i f r fr n e v l e f r a p i a i n o a d f l d b g i e i n a d c n tu to f d k s u d r d e t r s o e e e c au o p lc t f s n - le a s n d sg n o sr c i n o y e n e e p wa e . o i
工程 建 设 与 管理
2 1 -0 中 国 水 利 0 12
青草 沙水库 深水 段抛 填 砂袋 筑 堤 关键 技 术研 究与实践
刘汉 中 。 彩娥 吴
( 海勘测 设 计研 究院 ,0 4 4, 上 2 0 3 上海)
摘 要 : 长 江 口 北 港 水 深 较 大 的 潮 位 变 动 区 采 用 抛 填 袋 装 砂 双 棱 体 斜 坡 堤 这 种 新 型 结 构 , 为 青 草 沙 水 库 在 作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青草沙-陈行水库连通管工程项目技术储备方案》行业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青草沙-陈行水库连通管工程项目技术储备方案》行业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0.02.04•【字号】沪水务〔2020〕87号•【施行日期】2020.0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青草沙-陈行水库连通管工程项目技术储备方案》行业意见的通知沪水务〔2020〕87号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征询青草沙-陈行水库连通管工程项目技术储备方案行业审核意见的请示》(沪城投〔2019〕315号)及《青草沙-陈行连通管工程技术储备方案》(以下简称《技术储备方案》)收悉。
经研究,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一、项目技术储备必要性根据《上海市供水规划(2019-2035年)》,为提高原水系统连通互补能力,利用青草沙水库供水潜能,解决现状陈行原水系统存在的库容偏小、供水能力短缺和水质风险等问题,开展青草沙-陈行水库连通管工程项目技术储备是必要的。
二、工程规模及供水目标同意青草沙-陈行水库连通工程设计规模按陈行水库咸潮期供水需求确定,为240万立方米/天。
供水水质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其中氯化物≤250毫克/升。
原水输水水压应满足下游末端受水水厂进水水压需求。
三、工程方案及主要内容原则同意推荐的“先行启动库管连通工程、战略储备库库连通工程”方案。
(一)库管连通工程主要内容包括:1.青草沙取水工程:新建输水渠道约2.5千米以及连通闸、输水涵闸等。
2.输水盾构:新建青草沙工作井、滨江森林公园工作井、DN5500输水盾构约7.7千米等。
3.输水泵站:新建设计规模240万立方米/日输水泵站一座。
4.原水输水管线:新建DN4000重力输水管约3.0千米,DN3600-DN2800压力输水管约8.6千米等。
(二)库库连通工程主要内容:1.青草沙取水工程:新建输水渠道7.5千米以及连通闸、输水涵闸等。
河口水库大堤的龙口合龙施工要点

河口水库大堤的龙口合龙施工要点作者:袁强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2期【摘要】水库大堤龙口合龙施工是在长江口建设河口水库工程的关键。
针对龙口施工高风险、工期紧、短期投入大及其临时性等特性;为确保龙口合龙一次成功,文章主要从龙口合龙施工工作程序的明确、以及合龙方案的选择、合龙时机的把握、合龙期间的施工有序性以及成功断水后的加固补强等五个方面另外,期望能够对类似工程的施工有所助益。
【关键词】河口水库大堤,龙口;1、概述上海市在2007年6月正式全面铺开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水库--青草沙水库工程的建设;在随后的2011年11月29日,崇明岛东风西沙水库工程也正式开工建设,以解决市区及崇明岛用水难题。
目前,青草沙水库已正式向市区供水,东风西沙水库的环库大堤也已与2012年1月18日成功断水。
水库大堤的龙口虽然是临时性工程,能否如期合龙却对进度、投资、和质量等均影响极大,且关系到整个水库工程的成败,也是这两座河口水库的建设关键环节;它受制于库区潮型潮位、库容、大风与涌浪、滩面高程、堤基地质、施工进度、建材来源与运输条件、寒潮与突风以及雨雾气候等因素,应给予高度重视。
虽然龙口合龙成功的因素繁复,但要经济合理且安全并优质高效地完成该项工作,归纳起来至少应包括:文章主要从龙口合龙施工工序的明确、以及合龙方案的选择、合龙时机的把握、合龙期间的施工有序性以及成功断水后的加固补强等五个方面予以展开。
2、龙口合龙施工要点要使潮汐型河口水库大堤施工满足设计要求,应严格按设计要求科学地对待龙口施工工作。
在龙口开始施工前,应做好清基工作,并采取"滚袋法"等工艺对该处进行水下吹填管袋找平;龙口合龙前,加强对气象与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龙口的防冲保护工作;封堵期间严格按经审批同意的方案组织施工;封堵结束后,做好内外棱体及堤脚滩面的维护并及时观察和巡视,保护好合龙成果。
2.1、龙口合龙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单位应应根据现场工况和水文气象信息,并结合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后,编制科学合理的合龙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青草沙水库龙口构筑新工艺应用摘要:东堤龙口宽度之宽、流速之急、结构之新颖、施工强度之大等特点决定了合龙难度之大。
能否顺利合龙得以科研作为支撑,以技术作为保障。
本文就工程的新工艺展开分析,详细阐述网兜石、30吨砼块技术以及型钢框笼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组织安排。
关键词:青草沙水库;结构设计;网兜石;型钢框笼一、工程概述青草沙水库工程位于长江口长兴岛西北侧水域。
南侧水域则为长江口南支南港河段,北侧为长江口南支北港河段。
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在非咸潮期自流引水入库供水,在咸潮期通过水库预蓄的调蓄水量和抢补水来满足上海市的原水供应需求。
至2010年和2020年水库总库容将分别达到4.85亿m3和5.27亿m3,2020年水库供水规模为719万m3/d,水库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
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qsk-c1标工程主要内容:新建北堤、东堤、下游水闸一座及5处疏浚引流。
新建围堤中心线桩号12+564~32+454(含下游水闸),围堤长约19890m。
下游水闸位于青草沙水库下游东北侧,水闸中心线桩号27+371,总净宽20m,三孔布置为5m+10m+5m。
二、结构设计东堤龙口段的设计断面为袋装砂堤心、抛石护脚、栅栏板和砌石护面的斜坡堤结构。
采用c型塑料排水板进行地基处理,往上依次为抛填袋装砂、通长高强袋装砂、高强复合砂肋软体排、混凝土连锁块软体排和网兜石等结构层,形成标高为-4.0m的龙口保护期断面。
再往上库外侧为型钢框笼加抛石和扭王块体形成39m宽、标高为+2.0m的抛石外平台,然后往库内侧为袋装砂内外棱体加堤心砂,内外坡分别采用栅栏板和砼框格加灌砌块石护坡的堤身结构。
东堤堤顶宽8m,外侧堤顶标高为7.95m,内侧设c30钢筋砼防浪墙,墙顶标高为9.20m。
三新工艺设计分析(一)网兜石1.施工流程。
网兜石依次按灌装、出运、转驳、吊安等几个过程进行施工。
因为网兜石需求量大、需要的场地大等因素,所以网兜石的灌装安排在石料场进行,灌好后再通过水运到施工现场。
考虑到运输船的吨位大、吃水深,在低潮位时施工区域的水深有限,所以网兜石运到现场后转驳到小型平板驳上,再转运到施工地点进行吊安。
具体施工流程如下:网兜加工、块石选配→石矿网兜灌装→运输至现场→网兜转驳→靠泊浮吊、网兜组装→浮吊定位安放→水下脱钩→安放完成。
2.施工工艺。
(1)组装方式。
根据设计要求,网兜石需60t压重才能满足现场抗流的要求,但由于单个承载60t网兜对网兜材料的要求很高,且每个环节均需要大型的起吊设备,因此采用单个10t重,6个拼装的组合方式进行施工。
即在网兜的灌装、出运、转运3个过程所起吊的单个网兜重量均为10t,在水下吊装前才将6个10t重的网兜组装成一组,一起进行水下安放。
组装的方式为:相邻两个10t 重的网兜之间用尼龙绳打结连接,最后用一根φ16mm的尼龙绳将6个网兜串联在一起。
(2)定位系统。
网兜石的安放采用水下定点的方式进行,为了确保吊安在水下位置的准确性,特别为此设计一套专用的gps定位系统。
该系统由3台gps、2台电脑显示器组成。
其中2台gps(控制船位)和1台电脑显示器安放在浮吊船的控制室,便于船体移动时的控制;另1台gps(控制安放点)和一台显示器放在吊机操作室,便于吊机手控制安放点。
这套gps系统有两大优点:一是安放时吊机及拟安放网兜的运行轨迹均能在显示器上清楚地显示出来,能动态反映安放的误差,能根据电脑显示的预定位置进行安放。
为了确保网兜石水下安放的紧密性,根据每组网兜石在陆上被吊起之后所占的面积(近似长方形,测定其长和宽)来确定安放预定位置的面积。
二是3台gps相互串联,2台显示器采用无线连接,在任一显示器上既可以看到船位,又可以看到吊机的位置及安放点。
(3)起吊方式及安放施工。
为了保证每组网兜石起吊中的形状和安放后的形状及大小基本一致,需特制了长方形的吊具,每个独立的网兜跟吊具上的吊钩相连能自动脱钩,吊具再跟吊机上的吊钩相连,这样的吊装方式亦提高了施工效率。
网兜石安放时根据网格划定的位置进行安放施工,先进行gps定位,然后进行“碰放”;安放选在流速较小的时间段内进行作业,吊具上牵引两根尼龙绳,进行辅助定位;摆放时错位排列,安放二层时上下位置也错位排列摆放,以确保网兜石安放的紧密性。
(4)船位布置及安放顺序。
每艘浮吊船顺水流方向布置(垂直于堤轴线方向),在船头位置安放(吊机在船头),船体的左右两侧用于平板船的靠驳。
安放顺序总体上是从库内往库外退着施工,这样的船位位置及安放顺序有利于平板驳进出和船舶靠档。
(二)30吨砼块技术1.砼方块垫层处理。
由于30t砼方块安放位置的软体排无联锁片压载,混凝土块为刚性结构,若方块直接放在软体排上,可能会损坏软体排,因此我们设想采用袋装黄砂或袋装碎石进行垫层处理:根据预定的安放底标高,在16m的安放范围内,由人工将袋装碎石或袋装黄砂抛投到指定位置,至少抛投一层,然后由长臂反铲挖机进行水下找平,找平后再进行混凝土方块的安放施工。
在砼块实施安放前,先进行一块30t砼块的安放试验,安放后发现采用袋装黄砂或袋装碎石进行垫层处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施工效率很低,因为这个过程包括抛、检测、夯平等几个环节;(2)抛投后,需要用长臂反铲挖机水下整平,夯平的效率较低。
总结经验后,改用5m×8m的小砂袋,采用网兜石一样的安放工艺,进行水下安放。
其过程包括砂袋的充灌、运输靠驳、起吊、安放等。
2.30t砼方块安放工艺。
采用吊装砂袋的方法可以大大加快30t混凝土方块下方垫层处理的进度,而且可以通过充灌调节砂袋厚度进而控制好平整度30t砼方块由自航甲板驳出运,120t浮吊进行安放,专用吊具水下自动脱钩,gps定位软件进行施工放样,浮吊船根据电脑显示的安放位置进行安放。
当网兜石安放至离混凝土块倒数第二排时,由浮吊进行安放混凝土块。
第一排安放完成后安放第二排,第二排完成后立即安放最后一排网兜石,再进行第三排和第四排混凝土方块的安放。
安放时间安排在当天流速最小的时候进行施工,第一排第一块混凝土方块的安放要准确,安放时船头边线与方块边线相重叠,在船舷边进行安放;在安放第二块方块时即要进行定位又要采用碰放的方式进行安放,当第一段混凝土块安放完成后,将这一段的混凝土方块的四个角进行测量定位,看是否与预定位置有偏差,以便于在安放下一段时进行调整。
在安放混凝土块前必须进行测量,如发现底部基础不平整的,必须用袋装碎石或袋装黄砂将其补平后再安放。
在安放时采用主钩和付钩同时起吊的安放方式,将混凝土块的两个起吊环用钢丝穿好,挂在付钩上,防止主钩脱钩后,混凝土方块倾倒,付钩可将其进行扶正或移位,整平后再安放。
砼方块安放施工如图1所示:图 1砼方块安放施工示意图(三)型钢框笼1.框笼安放规划。
从多波束测量结果的滩面情况看,框笼安放底部的平整度情况尚可,局部区域需整平,由于网兜石上整平困难,故采取了在局部用网兜袋装碎石整平后直接在砼联锁片软体排上安放框笼的措施,安排3条大型浮吊进行安放作业,两头和中间各布置一个工作面。
根据框笼安放试验,框笼之间间距可控制在30cm左右,这样800m 共需要约78个,按照从南往北进行编号1~78号,以便于框笼制作和按预定位置进行安放。
根据设计要求,框笼顶标高按照3.5m控制,对应其所在位置底面高程可计算出该处框笼高度,并对每个框笼安放位置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6.6m6个、7.1m18个、7.5m29个、8.1m19个、8.5m6个。
2.总体安排及技术方案。
框笼安放计划采用120t浮吊进行安放,边安放边进行笼内2.0m厚抛石压载,框笼安放顺序为从两头向中间,同时在中间位置安排一艘浮吊进行安放,安装完成后立即进行2.0m厚笼内抛石压载,下面抛石,上面压载一层6t的网兜石,随后进行两侧网兜区网兜石固笼。
根据框笼安放的顺序及安排的设备,最后会在2个交汇部位需要安放异型框笼(框笼在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10m)。
异型框笼采用如下方案处理:将10m框笼制作成4m、7m、10m的笼中笼方式,可根据现场需要切割成异型框笼。
抛石和两侧的网兜石固笼计划采用浮吊、海吊船结合进行。
在框笼抛石压载的同时,每隔50m在框笼内预埋锚锭,用于施工船舶系缆。
南北侧堤头第一个框钢笼安放后,立即用大石块将堤头与框笼连接起来,并形成一定尺度的工作平台,为龙口合龙时陆上封堵作准备。
框笼安放到位后,立即将相邻框笼用钢丝绳连接起来。
框笼安放及抛石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图 2框笼安放施工船舶平面布置图3.框笼安放施工。
框笼共计78个,-2.0m以下笼内抛散石11544m3(148m3/只*78只),笼内抛网兜石11193m3(143.5m3/只*78只),笼外网片区域压载60t网兜石15288m3(196m3/只*78只),笼外-2.0m以下60t网兜石固笼16000m3。
四、结语本工程东堤龙口合龙包括框笼安放、框笼抛石截流和内侧大堤闭气土施工,时间长达2个月,并且跨越春节,东堤流速快也是本工程最大的难点和特点。
通过上述新施工工艺的运用,有效的保证了工程各部分按时按质地完成,最终实现合龙成功,也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1]卢永金,佟宏伟.潮汐河口上超大龙口保护与截流工艺及结构研究与实践[j].水利水电技术,2009,(11).[2]徐斌.浅谈合金钢丝网兜石笼的施工[j].浙江水利科技,2007,(7).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