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5山水田园诗四首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第5课 山水田园诗四首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第5课 山水田园诗四首 Word版含答案

第5课山水田园诗四首对应学生用书P17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

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四十岁以前一直住在襄阳,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过一次进士,然而却没有考上,从此也就不得不断了做官的念头。

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

他的诗在当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名声一时传遍京师。

孟浩然的作品绝大部分为五言诗,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

有《孟浩然集》(亦称《孟襄阳集》)。

祖咏(699-约746),唐代诗人。

洛阳(今属河南)人。

后迁居汝水以北。

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

曾南游江南,北上蓟门。

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

有《祖咏集》。

储光羲(约706-约762),唐代诗人。

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yǎn)州(今属山东)。

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

曾隐终南山。

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

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死。

其诗多写闲适情调。

有《储光羲集》。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

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屡举进士不第,曾客游河南、邻宁等地。

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寄寓汴州,两年后,方授溧阳尉。

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归家。

诗歌主要风格特征是凄苦冷涩,奇崛险怪。

有《孟东野诗集》。

《宿建德江》本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作者漫游吴越之时。

当时,孟浩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

但是,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失意东归。

途经建德江时,愁绪无法排遣,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建德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

于是,写成了这首名垂千古的写景抒情小诗。

《终南望余雪》本诗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也是一首应试诗。

当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从东都洛阳来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的风姿横亘关中,又恰逢终南山刚刚降过雪,于是读书之余,欣然沿北坡而上,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的秀丽山色。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文档:第一单元 第5课 山水田园诗四首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文档:第一单元 第5课 山水田园诗四首 Word版含答案

第5课山水田园诗四首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这四首诗,了解孟浩然、祖咏、储光羲、孟郊的生平及其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

2.体味这四首诗在写景、状物、抒情各个方面的独到之处。

3.理解重点语句的含意,领悟诗的意蕴。

4.在诗歌鉴赏分析中,领略这四位诗人不同的艺术风格。

浣溪沙·十里西畴熟稻香范成大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

不须①飞盖②护戎装。

注①须:用。

②飞盖:飞车之盖。

诗意解读十里田畴,稻谷已经成熟,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味;农家的疏篱上,点缀着朵朵鲜活的槿花。

果实累累,有的青,有的黄,显示出璀璨的色泽,勃勃的生机。

从秋之晨那润泽的雾气中感到秋的降临,一抹淡淡的浮云遮住太阳,树林深密处已觉凉爽宜人。

驾车行驰于江村道中,倾心于这自在清新、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不用留恋荣耀的仕途。

名句识记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

考点演示该词寄托了作者的哪些感情?答案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对奔走仕途,而不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碌碌生涯的厌倦和对回归到质朴的田园生活中的渴望。

一、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即所谓“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疽卒。

他是不甘隐沦而以隐沦终老的诗人。

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幽清境界,却不时流露出一种失意情绪,所以诗虽恬淡而有壮逸之气,为当世诗坛所推崇。

有《孟浩然集》,存诗两百余篇。

祖咏(699—约746),洛阳(今属河南)人。

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

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

曾南游江南,北上蓟门。

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

《全唐诗》编诗一卷。

祖咏的诗现存不多,诗的内容一方面反映他的田园生活的闲情逸致;另一方面,他那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又促使他写出了自己甘愿弃笔从戎、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习题:第一单元5山水田园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习题:第一单元5山水田园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5山水田园诗四首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3.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洲西涧》)7.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储光羲《钓鱼湾》)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美字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美文终南山居山里的早晨是如此清冷,风如水,拂过我冰凉的面颊。

我裹了件极宽大的棉斗篷,在院子里晃悠,它盖住了我的脚面,几乎要拖到地上。

在师父的吩咐下,满院的落叶已经被我打扫干净,可满山飘荡的寒意并不会就此扫除。

其实照我的想法,我宁愿叫落叶一片片飘落在我的脚下,在院子里铺上厚厚的灿烂的垫子,走在上面发出欢快的“嚓嚓”声,像落叶回归大地的吟唱,像深秋最后的道别。

道别。

人生就是一次次场景不同、对象不同的道别,如果我们能像对待落叶、对待季节一样,任它们远去,虽有留恋、感伤但不执着不放,想来人生便不会这么辛苦。

冬天还是来了。

下雪了,好大的雪,记忆里只有小时候曾有过。

我在院子里堆起了雪人。

可是雪太干燥了,想在手里捏个雪球都是徒劳,只好胡乱堆了个丑丑的怪物。

可这丝毫没有打击我的兴致。

我兴冲冲地跑进跑出,拿来小小的圆锥形的檀香,插在脑袋正中做鼻子;翻出一颗红尖椒做嘴唇;又拾来两枚杏核,摁在脑袋上方做眼睛;然后拿来我平时戴的斗笠赠予他,并递了根翠绿的竹竿,插在他的身上。

装扮完毕,我颇为得意,叫来师兄一起欣赏我的雪地艺术。

古板的师兄虽然不能理解我总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莫名情绪,但对于我心血来潮的原创雪人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天寒地冻,喝酒驱寒。

用灵芝、枸杞、石榴子泡制而成的药酒,拿滚水烫好,斟入雪白的酒杯中。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我们相视而笑,饮下永恒的情谊,饮下无尽的悲伤;饮下终南山千万年的孤独,还有你我的相遇和别离。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一单元5山水田园诗四首含解析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一单元5山水田园诗四首含解析

南山塞天地 , (4)《游终南山》中描写终南山巍峨雄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三 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移舟泊烟渚( bó )( zhǔ ) (2)林表明霁色( jì ) (3)相与尚膏腴( ɡāo )( yú ) (4)所乐在畋渔( tián )
(5)满园植葵藿( huò )
(6)兀然倾一壶( wù )
答案
2.词语释义 水中小洲 (1)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
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赏读:羊跑了再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我们知道,事情失败后,及时 补救,还不为迟;怕就怕不吸取教训,不采取补救措施。 4.温、良、恭、俭、让。 ——《论语· 学而》 赏读: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 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 获得的。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雨雪初晴时的阳光 (2)林表明霁色:___________________
肥沃,此指富贵 (3)相与尚膏腴:_________________ (4)所乐在畋渔:打猎 ____ 残留着阳光 (5)高峰夜留景:_____________
答案
3.名句背诵 野旷天低树 ,____________ 江清月近人 。 (1)写出《宿建德江》中的对偶句:____________ 终南阴岭秀 ,____________ 积雪浮云端 。 (2)《终南望余雪》中写“雪”的句子是:___________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____________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3)____________
落日、游人、旷野、江树、明月这些意象扑面而来,于是,一首名垂千古
的写景抒情小诗就这样诞生了。

第一单元 第5课 山水田园诗四首 同步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第5课 山水田园诗四首 同步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5、山水田园诗四首一、基础巩固1.填空(1)《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体裁)。

诗的后两句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终南望余雪》的作者是祖咏。

诗的后两句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3)《田家杂兴八首(其二)》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储光羲。

诗的最后两句是: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4)《游终南山》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代表诗作,选自《全唐诗》。

2.选择题(1)下列对《宿建德江》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在短短的20个字中却包含了大量信息:日暮江畔夜景,游子旅客愁情。

B.前两句是景物描写,为游子创设了一种凄凉哀怨的意境,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看似写景,却是写情,达到情景交融、水乳一体的统一。

D.诗人善于用字:一个“低”字,一个“近”字,十分传神,堪称“诗眼”。

答案 B(2)下列对《终南望余雪》一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是祖咏的一首应试诗。

从体裁上看,当是五言绝句。

B.这是一首纯写景诗,诗人以独特的审美能力,独到的眼光,描绘了终南雪景的壮丽。

C.诗的语言在平淡中见深奇,这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D.诗的结尾一句,含意丰富,有弦外之响、韵外之旨。

答案 B(3)下列四种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顶峰,它的繁华与唐代经济的繁荣密不可分。

B.储光羲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思想与晋代陶渊明有相通之处。

C.孟浩然的诗,有一种“隐士”情结,可见他是一位甘于平淡的作家。

D.贾岛的诗与孟郊的诗风格相近,多是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

答案 C(4)下列对《游终南山》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善于运用夸张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B.“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两句显然不符合事实,有损诗的艺术特色。

C.这首诗在写景中抒情,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D.作者在语言上追求“硬”、“险”,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答案 B二、拓展提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5课《山水田园诗四首》达标训练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5课《山水田园诗四首》达标训练

5、山水田园诗四首达标优化训练我夯基我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移舟泊.烟渚.()()林表明霁.色()相与上膏腴..()()所乐在畋.渔()满园植葵藿.()兀.然倾一壶()解析:注意拼音规则的正确使用,纠正平时的习惯性误读,如“霁”常被读作“qí”。

答案:bó zhǔ jì gāo yú tiǎn huò wù2.名言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

(2)终南阴岭秀,________________。

(3)我情既浩荡,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翔集依我庐。

(5)日与南山老,________________。

(6)长风驱松柏,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字形书写正确,尤其要注意“畋”“壑”等字的书写。

答案:(1)移舟泊烟渚(2)积雪浮云端(3)所乐在畋渔(4)禽雀知我闲(5)兀然倾一壶(6)声拂万壑清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宿建德江》这首诗,完成3—4题。

3.“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4.请简要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3.解析:注意抓住诗眼理解全诗的感情基调。

答案: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4.解析:通过分析诗句中运用精妙的关键字词如“旷”“低”“近”等来把握诗歌的内涵。

答案: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

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

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5—8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5.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6.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5.解析:紧扣住诗题中“送”字理解诗歌感情基调,“渺茫”一词的含义和包含着的作者的心情就可以体会出来了。

2018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5山水田园诗四首

2018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5山水田园诗四首

◆5山水田园诗四首十个指头按不住跳蚤十个指头按不住跳蚤,这道理好懂。

可是眼下,人们都想十个指头按跳蚤。

当上小官又想当大官,一边读学位,一边又考着职称,舍不得名声,又放不下金钱,丢不下老婆,又不断绝情人;看着人家下海成功,也要去试,听说人家炒股发财,也要去买。

欲望太多,必心气浮躁,都恨不得一夜暴富,一伸手,就按住十个跳蚤。

十个指头都用上,跳蚤却跑了。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乾》赏读: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自己的体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行:运行,运转。

健:强壮有力。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赏读:别人送我个桃子,我报答他个李子。

对方给我多大好处,我也应该以相应的好处回报他。

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

投:投掷,在这里是赠送的意思。

报:回报,回赠。

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赏读:羊跑了再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我们知道,事情失败后,及时补救,还不为迟;怕就怕不吸取教训,不采取补救措施。

4.温、良、恭、俭、让。

——《论语·学而》赏读: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

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一、作者视窗《宿建德江》孟浩然(689-740),今湖北襄樊人。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5.山水田园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1)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5.山水田园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1)

“绵里藏针”还是“海底捞针”?毕淑敏文集《心灵处方》(作家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中有一篇叫《钻影》的小说,其中写了这么一段话:鉴赏家是在成堆的真品中,慧眼剔识闯入者。

编辑是在成百上千以至上万的草稿当中,挑选出尚堪打造的毛坯。

这种沙里淘金绵里藏针的性质,日复一日,编辑越来越具有同情与兼容的好脾气……作者写这段话旨在赞扬编辑们的辛苦工作和牺牲精神,但是“绵里藏针”一词实在是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绵里藏针”的意思是丝绵里面藏着针。

形容柔中有刚。

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

无论“绵里藏针”是作为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来用,写的都是人的性格。

与从众多稿件中挑选出可堪加工的稿件不搭界。

联系上下文不难发现,把小说中的“绵里藏针”改为“海里捞针”或“大海捞针”就妥当了。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陈两森走近作者(续上表)相关知识山水田园诗的思想情感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热爱。

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杜甫《江村》。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如王维《过香枳寺》。

6.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杜甫的《望岳》。

识记字音渚.(zhǔ)膏腴..(ɡāo yú)晦暝.(mínɡ)葵藿.(huò) 霁.色(jì) 畋.渔(tián)“田”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外部有表示田地范围的大长方块,里面是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或沟渠。

本义为农田,后泛指耕地,又引申为主管农业的田官、田猎,还引申为动词,耕种。

“田”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从“田”的字大都与田地或耕种有关,如“畴”“畔”“畦”“界”等。

“田”也可以作声符,如“佃”“畋”“甸”“钿”等。

宿建德江阅读《宿建德江》,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山水田园诗四首
课时训练5山水田园诗四首
一、夯基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 (2)终南阴岭秀, 。

(《终南望余雪》) (3)我情既浩荡, 。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4) ,翔集依我庐。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5)《田家杂兴八首(其二)》中“, ”两句写出了诗人以酒为伴而与南山终老的愿望。

答案:(1)移舟泊烟渚(2)积雪浮云端
(3)所乐在畋渔(4)禽雀知我闲
(5)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2.填空。

山水田园诗分成和两类。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 ,田园诗源于晋代,以唐代、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手法。

答案:山水诗田园诗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白描
二、延伸阅读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人是如何描绘洞庭湖水的?请结合首联、颔联分析。

参考答案: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溢,漫出堤岸,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水岸相接、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

此时,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观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

“涵虚”,足见其大;“混太清”,足见其阔。

如此壮阔的湖面,自然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

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景致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解析:这首诗的前两联写景,其中“平”“混”“蒸”“撼”这四个动词是关键,从中不难领会出壮观的景象和雄伟的气势。

而以壮阔之景衬托出诗人的宽阔胸襟,几乎也成了一种规律。

(2)联系全诗,分析颈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

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

“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之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解析:句中“欲济”二字,自然让人联想起“达则兼济天下”的名句,这也是诗人以渡湖为喻,表达自己渴望入仕的心情;次句则更是直白地表白心事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落叶
修睦①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①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
“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解析:第一问,首先找出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之处,其次分析其中的两个词“翻思”“肯信”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第二问,从结构技巧上分析。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意象分析题。

结合松树万古长青、凌霜傲雪的特性,对照风雨后红叶满地的情状,诗人运用象征、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凸显了诗歌的主旨。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第(1)~(2)题。

(导学号)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一句艳丽;第二句清幽。

第一句“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第二句“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解析:“园花经雨百般红”侧重于描写雨后园林中花开之美景,而“乔木峥嵘明月中”侧重写深夜乔木高耸入云的特点。

两种风格,两相对比,截然不同。

解答时应抓住“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及园花“百般红”、乔木“峥嵘”的特点加以分析说明。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第一首行为洒脱;第二首情趣高雅。

第一首“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且使用天然粗陋的酒器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第二首“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
雅情趣。

解析: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可以看出陈居士喜欢饮酒且用天然粗陋的酒器,举止自然洒脱;由“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可以看出陈居士一天不停地寻诗,沉迷其中,情趣高雅而富有乐趣。

三、语言运用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

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参考答案: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要求能够从两则材料中筛选出重要信息,然后用一句话进行概括表达。

作答时,首先要明确两则材料均是围绕清明节祭奠一事展开的。

两则材料中,材料一侧重阐述的是近几年清明节祭奠出现的趋势,材料二则侧重讲今年清明节祭奠所出现的新变化。

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存在着时间的前后关系,而事件本身则出现变化,通过筛选、提取与概括,不难得出答案。

(2)你对上述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参考答案:赞同网祭,摒弃陋习。

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

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可侧重从某一方面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阐述。

作答时,首先要回答出自己对清明节祭奠形式的看法,如赞同或反对,然后多角度阐述自己这样认为的理由。

阐述时,事件本身的社会价值、意义、影响应该成为佐证观点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