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08 - 2012)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它既是高校办学的基础建设、学校良好形象的代表,也是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石,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工程。根据《吉首大学科学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制订和修订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我校生态学科创建于1992 年,1995 年获得湖南省教委立项资助,2004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 年被确立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2008 年进入吉首大学博士点计划学科。经过10 余年的建设,在学科方向、队伍、平台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未来发展和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学科方向得到进一步凝练通过最近几年的调整,目前生态学科主要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建设和发展:

1 、植物生态学方向本学科方向立足武陵山地区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资源,在分子、细胞、个体、种

群、群

落等相关领域,重点开展武陵山地区植物资源调查、评价与种质采集整理;重要濒危植物的保育生态学研究以及特色资源植物产业化应用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工作,为进一步验证、充实和完善植物生态学相关理论,为该区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已在濒危苔藓植物保护生态学、武陵山区种质资源和区系以及资源植物的发育与应用生态学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2 、动物生态学方向本学科方向从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行为、食物营养组成、动植物的相互作用

以及动

物粪便的光谱特征等相关领域,重点开展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动物营养生态学研究以及动物应用生态学研究工作,为进一步验证、充实和完善动物营养生态学相关理论,以及为武陵山地区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植食性小哺乳动物东方田鼠、家禽营养生态以及动物粪便的光谱学特征等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

3 、微生物生态学方向本学科方向以环境微生物、污染微生物以及畜禽病源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

究微生物

类群多样性、适应机制、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和进化特点,以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揭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主要开展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污染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以及畜禽病源生态学研究,已在极端环境的微生物区系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转化以及病源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开始形成特色。

(二)学科条件进一步改善通过争取各方支援、资源整合等方式,目前本学科拥有“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

验室”和“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与湖南老爹农科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湖南省产学研基合作示范基地、与湖南湘西群博公司合作共建“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在中科院会同国家生态试验站建有教学与科研基地,拥有省部共建基础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工程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生物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1000 多万元,另有合作企业 4 家、野外研究基地3

个。队伍方面,已汇集从事本学科研究工作的人员24 人,其中教授14 人、副教授10 人,有

博士学位者16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 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专家 3 人、青年骨干教师 6 人。

(三)已取得一批有影响成果

学科瞄准武陵山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围绕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生态学主题,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科特点,一方面加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则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近五年来,共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00 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得各类科研经费500 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 余篇(其中SCI 、EI 收录论文20 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0 余部。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鉴定成果9 项,并有4 项成果进行了转让和技术推广。基础研究领域的植物光合

作用、苔藓植物保护生物学等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应用研究领域的猕猴桃等研究也已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主要不足和差距面对新世纪对地方高校的新要求,本学科较之省内一流水平学科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平台层次尚低,学科资源整合力不够,优势发挥不显著;争取研究经费渠道不广,研究经费相对不足,高级别项目难以有较大突破;学科队伍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科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还不够,尤其是高级别研究成果,研究奖项、论文等数量明显不足等,尚有待今后加以改善。

二、建设目标与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省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吉首大学关于学科建设的规划定位,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为根本出发点,按照“立足区域、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提升水平”的基本原则,坚持科研与培养人才并举、基础与应用并重的方针,通过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建设和吉首大学博士点计划学科建设,将我校生态学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省级重点学科。

(二)总体目标

经过四年左右的时间,将我校生态学科建设成以解决区域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学问题为主要目标,省内一流,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科。

(三)具体任务

1 、学科方向:本学科立足武陵山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从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水平深入揭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该区生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巩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向污染生态学、资源与生态系统管理方向适当扩展,同时注意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促进成果转化,切实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 、研究队伍:学科队伍稳定在30 人左右,其中教授和博士超过50%,省级学科学术带头人3-5 人,博士生导师3-5 人,硕士生导师20-25 人。达到我省高水平研究团队的总体势力。

3 、研究条件: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5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30-50 台(件)。新建学科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3-5 处、与企业共建技术工程中心2-3 个。新增图书资料2000-3000 册。增订外文期刊5-10 种。

4 、学科平台:本生态学科由现在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晋升为省级重点学科,并实现博士点的突破;学科平台“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在通过省教育厅评估验收获得“优秀”的基础上,获得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支持“植物学”、“动物学”获得硕士点;试办《生态科学论丛》交流期刊。

5 、科学研究:获得国家级课题10-15 项;研究经费500-800 万元;鉴定成果6-8 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

6 项,发明专利10-15 项;出版著作8-10 部;发表学术论文200-300 篇,其中三大索引20-30 篇,国内核心期刊100-150 篇。

6 、人才培养:培养硕士50 名,联合培养博士3-5 名,支持本校有关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和科研技能训练。

7 、学术交流:承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3-4 次,每年有一定数量人员出席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有一定量专家来校讲学。建立与包括中科院、中山大学等国内外有关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所)及企业的交流、合作机制。

8 、管理服务:优化资源结构配制,建立健全学科管理规章体系,建立生态学重点学科网页。

(四)发展思路未来四年内,生态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湖南省高等学校“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以及省重点学科评估验收指标为指南,以建设高水平特色学科为目标,以硕士生教育为依托,以(博士点以及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申报为契机,瞄准生态学发展前沿趋势和地方经济主战场,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学科基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促进学科水平的全面提

升。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具体措施

(一)建设内容

1 、学科团队建设科研队伍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灵魂,因此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尽管本学科是我校师资力量最强和办学条件交好的重点学科之一,但由于学科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还不够,加之高级别研究成果、成果奖项、论文等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是本学科未来四年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生态学为我校正式遴选博士点计划学科,对学科带头人将有更高的要求。现有带头人李菁教授是国际苔藓植物学家联合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 121”第一层次人选,湖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已连续

2 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苔藓植物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直接承担植物生态学方向带头人,并与动物生态学方向带头人李俊年教授、微生物生态学方向带头人恩特马克教授共同组成了本学科带头人团队。未来几年,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支持学科带头人的访问交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使充分发挥其带头人的作用。

(2)学科队伍的组建与优化:虽然生态学科现有人员共24 人,但具有生态学背景以

及直接从事生态学研究者大约只占1/2 ,这种情况对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极为不利。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开放思想,通过学科政策支持、方向引领、专家评估、考核等手段,使更多基础扎实、水平较高而有志于从事生态学事业的学者能够加入本学科团队,实现学科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从而切实发挥其在生态学科中的作用。

(3)学科团队的培植与提升: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未来几年将按照以下三种方式:培训(重点是参加与中科院以及国内外重点大学学科交流性的业务培训)、教学(重点是承担精品课程任务,指导研究生等)、科研(重点是组织全学科协同的纵向项目和服务地方的横向项目),来训练和提升学科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逐步达到省级学科团队的总体水平。为进一步支持本学科建设,将聘请3-5 名国内外生态学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以指导、参与本学科工作。

2 、学科平台建设平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学科目标的重要保证。未来几年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是:(1)按照省重点(建设)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内涵,逐一落实各项建设任务,确保建设期满评估“优秀”,顺利进入重点学科行业;(2)按照学校博士点计划学科建设总体

目标,稳步推进,力争在2012 年获得博士点;(3)支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按期建成、运转,并获得优秀的验收评估结论,顺利进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行业;(4 )支持植物学、动物学在2009 年申报和新增为新的硕士点;( 5 )支持“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基地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开发方面的功能。

3 、人才培养科技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科的发展。在建设规划期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人才培养问题。

(1)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生源(特别是发挥导师的作用),改进招生方式(放开考生提前跟读、实行按导师招生)和提高研究生待遇(加大研究生生活补贴最低标准)等,吸引更多更优秀学生报考我院,达到年招收20 人左右的目标。

(2)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在学校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适时修订、完善有关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育各环节,从制度上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灵活研究生选课和英语过级规定、开辟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展研究生科技竞赛、建立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论文答辩条件等。

(3)提高研究生指导水平:优化指导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指导整体水平。最基本的要求:一是不能偏离生态学培养方向,二是要有充足的培养条件(课题、经费等)。在指导方式方面,将根据实际情况,改“合作带”的指导模式为“合作带和隔年招生”相结合的指导模式。根据需要,探讨与其他高校导师合作指导的新模式。

4 、科学研究

(1)科研立项:四年期间,争取获得国家级课题10-15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8

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7 项;省级课题15-20 项,其中省自科基金7-9 项,省科技计划项目8-12 项;地厅级项目20 项;学科自立项目12-15 项;横向合作项目10-15 项。

(2)研究经费:四年期间,争取经费500-800 万元,其中国家级自科基金项目经费100-150 万元、国家部委项目80-150 万元,省科技计划项目30-50 万元;地厅级项目100-130 万元;配套及其他横向经费150-200 万元。

(3)成果、专利:获得省级鉴定成果6-8 项(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省级科技进步奖4-6 项(其中二等奖1-2 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励4-6 项;申请发明专利10-15 项(获得授权10 项)。

(4 )著作论文:出版科研著作6-8 部、教材8-10 部;发表学术论文200-300 篇,其中

三大索引20-30 篇,国内核心期刊100-150 篇。

5 、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检验科学成果的舞台,是启迪思维、掌握新知、纠正谬误的最佳场所。通过举办与参与学术交流会,发表论文和热情讨论,目的在于得到同行专家的评价和认可。在科研成果进入科学交流体系的过程中,能提高学者的名望,其科研成果亦容易在刊物上发表,并迅速引起同行的注意。另外,举办单位通过介绍其研究成果、科研条件、科研队伍和日前承担的科研项目,能极大地提升其知名度,为未来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必须建立学术交流有关机制。

(1)学科成员学术报告制度:各学科方向(尤其是学科带头人)每年均应积极参与或举办相关专业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交流会, 提交学术论文并做学术报告;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

带头人或在职研究生导师每学期举办一次学术报告会,报告最新研究工作及其进展。

(2)著名专家讲学制度:每年邀请3-5 名专家来校讲学,一方面报告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另一方面指导本学科建设,促进本学科水平的提升。

(3)学术会议举(承)办制度:每年举办一次省级以上国家级或国际性学术交流会,通过承担学术会议开阔视野、扩大影响和寻求合作与支持。

(4)由学科方向带头人组织,各学科方向组与该研究方向研究生每 2 周举办一次学术交流会,主要由研究生介绍其工作进展,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6 、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生态学科依托的专业为生物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及环境科学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学科依托的实验室主要有(省部共建)生物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基础生物学实验室以及(2008 年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建立)“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上述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部分实验室正处于建设实施阶段,因此在规划期内,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1)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建立省级重点课程1- 2 门,校级重点课程3- 4 门;建立1-2

门省级精品课程,3-4 门校级精品课程,逐步开展网上教学;出版教材和教学辅导用书 6 部;实现学科基础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生态学双语教学;尽快落实和完成(部省共建)生物专业实验室、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建设任务。

(2)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统一要求,加快对“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省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步伐,使尽快建设到位和发挥作用,同时新建立3-5 个教学科研合作示范基地和研究基地。另一方面,也须挖掘内部潜力,通过资源重组、优化,探讨集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的模式。所有实验室均对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开放,为科研创新和快出成果搭建平台。

7 、对省内同类学科和校内相关学科的带动作用

(1)对省内同类学科的带动作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生物学分支学科。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

和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诸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存死亡。人类居住环境的的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与枯竭以及加速的城市化和资源开发模式的不断增长,迅速改变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威胁。上述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

原理为基础,因而引起社会对生态学的兴趣与关心。近几十年来,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探讨和解决,现代生态学科得到了迅猛发展,其研究范围逐步扩展,研究层次正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 研究手段日新月异,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从

而决定了它是一门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

就省内来看,尽管已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5 个,但生态学只有我校一个。建设好我校生

态学科,无疑是抢占先机,不仅对我校服务地域产生巨大影响,对我省同类学科建设产生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生态学对提升我省在全国生态学科领域学术地位作用重大。同时也为该学科的进一步扩充、提升、发展,最终成为省级重点学科以及新增列为博士点学科,提高我省生态学人才培养能力奠定基础。

(2)对校内相关学科的带动作用:在生命科学与环境专业和学科群中,生态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园林等专业的直接支撑学科,决定着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建设好生态学科无疑对我校上述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产生重要作用。生态学又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交* 学科,是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经济生

态学(生态经济)、生态人类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旅游等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以及新的生长点,建设好生态学,对环境科学、民族学、经济学、旅游管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生态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都将直接应用到农、林、牧、渔、环保、旅游等诸多领域,建设和发展生态学对提升我校服务地方能力至关重要。

(二)年度安排

1 、2008 年12月~2009年11月

(1)修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聘请学科指导顾问和客座教授3-5 人;(2)组建生

态学创新团队,选送学科带头人或骨干1-2 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 1 人、博士生导师 1 人;(3)“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建设到位,并顺利运行;(4)支持植物学、动物学申报硕士点,创办《生态科学论丛》学术交流期刊;(5)协助共建单位

制订好“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配合基地开展有关工作;( 6 )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3-4 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2 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20-150 万元;(7)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3 项、获授权1-2 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2-3 项,获得省级奖励1-2 项;(8)发表学术论文50-80 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30 篇,国外5-8 篇(SCI 收录),出版著作2-3 部、教材2-3 部;(9 )承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

1 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2-3 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1-

2 人次。

2 、2009 年12月~2010年11月

(1)申报生态学省级创新团队,选送方向带头人或骨干1-2 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

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2)迎接省教育厅专家对“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验收,创办《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交流期刊,新增合作研究基地

1个;(3)协助制订植物学、动物学建设与发展规划及硕士生培养

方案;(4)与共建单位密切合作,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5)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3-4

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2 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40-180 万元;(6 )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5 项、获授权2-3 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2-3 项,获得省级奖励1-2 项;(8)发表学术论文50-80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40篇,国外5-8篇(SCI收录),岀版

著作3-4 部、教材3-5 部;(9)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 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3-4 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2-3 人次。

3、2010 年12月-2011 年11月

(1)制订创新团队建设方案,选送方向带头人或骨干1-2 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 人;(2)迎接省教育厅专家对本学科的评估验收,确保达到“优秀”水平,正式进入省重点学科行业;(3)以“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高校重

点实验室”为基础,正式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平台的提升;(4)启动“生态学”博士

点申报工作,支持植物学、动物学硕士点招生,落实硕士生培养方案;(5)协助共建单位做

好“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合作示

范基地的迎接省教育厅评估验收工作;(6)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4-5 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

2- 3 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60-200 万元;(7)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5

项、获授权2-3 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3-4 项,获得省级奖励2-3 项;(8)发表学术论文60-90 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50 篇,国外8-10 篇(SCI 收录),岀版著作3-4 部、教材

3- 5 部;(9)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 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4-5 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2-3 人次。

4、2011 年12月-2012 年11月

(1)迎接创新团队建设中期评估,选送方向带头人或骨干1-2 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

流,引进或晋升教授 1 人、博士生导师 2 人、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 1 人;(2)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组织工作班子,正式申报“生态学”博士点;(3)制订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

划,落实有关建设任务;(4)支持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申报新的硕士点;(5)协助共建单位继续做好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有关工作,对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进行评估、验收;(6)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4-5 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2-3 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80-220 万元;(7)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8 项、获授权3-5 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4-5 项,获得省级奖励2-3 项;(8)发表学术论文80-100 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60 篇,国外8-10 篇(SCI 收录),岀版著作4-5 部、教材5-6 部;(9)主办或承办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或者重要工作会议1 次,参加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4-5 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2-3 人次;(10)迎接学校对本学科建设的评估验收。

(三)保障措施

1 、进一步更新观念通过学科依托单位组织管理,牢固树立学科建设的主导意识,明确学科建设的特色意识(领先意识)和全局意识,认真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科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形成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合力。

2 、进一步强化学科工作的组织管理(1)建立学科组织管理体系,通过理顺管理关系,明确责、权、利,使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充分发挥各系和研究所在学科建设中的基础和实施作用。同时还将建立学科咨询专家顾问机构,健全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度,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职责与权利,使学科由行政负责制逐步转变为行政领导、专家指导下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不断增强学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建立学科工作考核制度:通过修订学科建设与科研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发挥和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科建设有章可循、规范发展。特别是要建立以定性和定量为依据的学科和科研考核办法,启动调节杠杆。对于特别优秀的方向将予以上浮奖励,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下浮、停止支持直至调整带头人和重组队伍。

(3)加强对学科的指导和监督:按年度给学科各方向下达相应的建设指标(培养计划、科研等),相应地也要下达经费使用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年底考核并实行一定程度地滚动,使学科建设经费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加强对科研的组织支持力度:加大对科研项目申报的组织力度,尤其是高级别纵向课题和大经费横向课题,使科研立项、科研经费等方面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加大对在研课题的支持力度,根据立项课题份量在资产配置、人员配备、指标分配上给予优先考虑。加强对课题结题的关注和监督,特别是要在成果鉴定、成果奖励申报、专利申请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新的突破,使“两条腿都能站立”,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 5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研究生和本科生学术交流的机制,促使“本科生—研究生”、“学生—导师”创新体系和良性循环的形成。争取承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要使学术交流成为全校科研人员的自觉行为。支持教师参加有关学术会议,交流和发表学术论文,获得推动学科发展的动力。寻求国内外合作,特别是要用好中山大学对我们的对口支持,搞好与我们有良好基础的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植

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的合作关系,努力开拓合作领域,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步扩大本学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在省内的竞争能力。

3 、进一步加强学科团队建设通过稳定(关键人才)、培养(骨干人才)、引进(领军人才)、共享(社会人才)等方式,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学科队伍,发挥人才应有作用,其中特别注重将带头人建设纳入到战略的高度,着力培养“有匠心无匠气”的名师,极力营造团结合作的和谐氛围。

4 、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学风是大学灵魂,学科建设更应强调学风建设。要改变少数将重科研轻教学与重教学轻科研的极端状态,克服重数量轻质量、重个人轻团队、重利益轻道义、重名誉轻责任、重索取轻奉献、重公关轻工作等不良风气。加强学风建设,必须(1)靠正面宣传、教育,强化意

识;(2)靠开展活动,比如学术报告活动、科技节活动、学科优秀成果评选等,营造氛围。

(3)靠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事求是,改进方法;(4)倡导学科成员发扬“以身作则、言

传身教”优良传统,树立榜样。

四、建设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意向(一)本学科建设资金的来源与依据

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由省教育厅拨款的学科建设项目费用(每年10 万元);二是学校按不低于1:1的比例提供配套资金(每年10 万元);三是省部共建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

验室项目及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四是学校博士点建设专项。

(二)基金使用意向安排

1 、各项资金均按立项单位经费使用有关规定,实行学科带头人(或者带头人委托学院负责人)责任制。

2 、省拨学科经费按省教育厅文件要求执行。学校配套经费及其他途径筹集经费中,科研费用(实验材料费、分析测试费等)占总经费的40%;专利申请、成果鉴定及出版等费占总经

费的20%;学科管理、图书资料、文印及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差旅等费占总经费的20 %;举办

或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专家教学等费用占总经费的20%。各项经费主要用于:

(1)学科发展必需的学术图书资料、计算机软件、仪器设备购置;(2)(学科正式立项的)课题科研测试、实验材料消耗等;

(3)实验室和研究场所改造、装修、添置办公用品及学科基地建设等;

(4)与学科建设有关的申报、评审咨询、材料打印、网站维护等费用;

(5)举办生态学专业学术会议,参加生态学学术交流活动及短期培训等;

(6)专利申请、成果鉴定与发表出版费用,重点资助著作(需纳入计划)以及在《Ecology 》、《Journal of ecology 》、《Oikos 》、《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

论文的出版费;

(7)与学科建设有关的其它开支。

五预期建设成效分析经过四年的建设,我校生态学科研究方向特色进一步彰显,学科平台得到进一步巩固,学科队伍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增强,达到省一流学科的总体水平。

1 、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导,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只有以深入的科学研究作后盾,才能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经过四年建设,学科的科研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每年将获得3-5 国家级科研课题,发表80-120 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出版学术著作3-5 部。在开展科研的同时,技术研发能力也将得到提升,预计每年可将鉴定成果3-5 项,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5-8 项,并逐步实现成果转化,切实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 、人才培养功能经过四年的建设,学科人才培养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科所依托的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吉首大学创办最早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学科和科研平台较高。由生态学直接支撑的本科专业主要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旅游管理等,其中生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学科特色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旅游专业的行业特色也十分明显。生态学科建设与发展,无疑可为上述本科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以及硕

《生态学基础》考试题与答案

《生态学基础》考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 A.光照时间 B.光照强度 C.光照长度 D.光照速度 答案:B 第2题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和E五级,按饶基耶尔频度定律,不正确的是( ) A.E级越高,群落的均匀性越太 B.群落的均匀性与A级和E级的大小成正比 C.属于A级频度的种类通常是很多的 D.B、C、D级的比例增高,群落中种的分布变均匀 答案:D 第2题自然环境中影响生物有机体生命活动的一切因子是( ) A.限制因子 B.生态因子 C.生存条件 D.环境因子 答案:B 第4题下列植物中防风能力最强的是( ) A.常绿阔叶树 B.灌木 C.针叶树 D.落叶阔叶树 答案:A 第5题中国植物群落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 ) A.群丛 B.群系 C.植被型 D.群系组

答案:A 第6题提出“优势、丰盛、常见、偶见、稀少、很少”的多度等级划分方法的是( ) A.奥斯汀 B.克列门茨 C.德鲁提 D.布朗一布朗喀 答案:B 第7题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周转期是.( ) A.周转率的倒数 B.能效的倒数 C.流入量除以库存容量 D.流出量除以库存容量 答案:A 第8题生物个体间竞争剧烈,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 A.成丛分布 B.均匀分布 C.随机分布 D.群集分布 答案:B 第9题种群的年龄结构含有大量的幼年个体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则该种群属于( ) A.增长型种群 B.衰退型种群 C.稳定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答案:A 第10题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以微观层次为主 B.向微观和宏观发展 C.以宏观层次为主 D.以个体层次为主 答案:B 第11题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原因是由于( )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完整版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人、讲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

安徽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科技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学科建设回顾 “十二五”以来,学校在加强办学条件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一手抓学科拓展建设,一手抓专业涵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优势农科得到加强,新兴工科进一步发展,建设校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5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进一步显现。 (一)主要成绩 1.学科体系初步形成,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理、文、法、农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新兴工科和优势农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目前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

台,2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及示实验实训中心。近年来,我校主动适应新形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系统性的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新近遴选校级A类4个、B类6个、C类8个,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炼,学科特色更加明显。 2.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梯队建设初显成效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聘与外聘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来,累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荣获市(厅)级以上奖励34项,实现了省级科技和社科奖励二等奖的突破;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论文270篇);鉴定科研成果32项,授权专利245项(其中发明专利63项),获批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2个;学科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实现了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共性技术研究院等方面的突破。 (二)存在问题 1.学科专业体系有待整合,专业设置尚需调整;学科方向凝练不够,特色不够鲜明,大多数科研人员科研方向不够

(完整版)医院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的意见

医院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的意见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主题,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本质需求。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周边医疗市场的迅速变化,我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为进一步加快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优势,彰显学科特色,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制定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为主线,实施“名医带名科,名科创名院”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分析、高端定位、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类发展为原则,明确学科建设方向,突出学科重点,逐步打造专业特色、技术优势和优秀人才梯队,打造医院品牌,促进各学科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将各类学科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建设轨道,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打造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发展一批新兴、交叉的特色专科,开展一批行业前沿的高精尖技术,完成一批国内领先的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培养一批学科领军人物与优秀技术骨干,使学科结构更趋合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学科优势更为突出,实现二院华美一体化,把二院华美建设成特色鲜明、技术领先的冀鲁豫边区大型区域医疗中心。 二、主要任务 1、学科建设科研部与医务部要根据医院发展战略规划,结合医

院实际,制定医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明确发展方向,确定发展重点。 2、按照技术含量、发展前景、学科方向、知识结构、人才梯队、市场潜能等条件,将临床、医技科室划分为重点学科、发展学科、成长学科等类别,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政策。 3、制定重点学科评选标准、考核标准及管理办法,对医院重点学科实行动态管理。 4、积极整合院内资源,推行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打造综合学科群。 5、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支持、保护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6、推行亚专业分化,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为优秀技术骨干创造技术平台。 7、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业务技术骨干,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和推出一批技术优、医德好、名气大的骨干力量,发挥名医带动作用。 8、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用科研带动临床实践,带动学科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领导保障 学科建设是今后医院建设的核心,医院成立学科建设委员会,由院长任主任委员,全面负责学科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下设办公室,由业务院长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学科建设工作的制定规划、出台措施、协调指导和检查评估等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能分

(完整word版)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答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题(卷)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基础生态学》课程 A 卷专业班级:命题教师:张晓鹏李刚审题教师: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分 1.趋异适应: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在不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性状不相似的现象。 2.顶级群落:生物群落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演替,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或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也都达到平衡)。 3.生物的生活史对策:指种群在其生活史各个阶段中,为适应其生存环境而表现出来的生态学特征。 4.特征替代:重叠区内长期共存的物种,因其生态要求发生分化而导致形态分化,使它们在形态上又略有不同。但形态上的种间差异只在两个物种的重叠分布区内才存在,而在各自独占的分布区内则消失,这种现象就叫特征替代。 5.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 6.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第 1 页共10 页

7.生态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地区,其后代在新的 区域内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的过程。 8.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忍受一定程度外界压力维持其相对稳定的这个限度。 9.边际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比相邻群落有增大趋势的现象。 10.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 二.填空题(每空1,共20)得分:分1.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群丛。 2.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物种形成学说是地理物种形成学说。3.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这是由于形成了生态位分异(分化)的结果。 4.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是水。 5.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特点和速率主要取决于分解者种类和 资源质量、环境条件三个方面。 6.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阳光)。7.动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中,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比低纬度地区多。 8.阳地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地植物高;飞鼠每天开始活动以温度 为信号;鹿秋天进入生殖期以日照长短为信号。 第 2 页共10 页

【发展战略】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 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 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 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 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 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 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 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 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 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 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 人、讲师11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 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O0 GC98O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 (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 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 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 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 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 GCMS-2010 PLU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 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 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 项,省教育厅 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 拟试题及答案(四)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海洋生活的大多数生物体内的盐量与海水相比是 ( ) A.低渗的 B.高渗的 C.等渗的 D.不确定 2.就有效防护距离来讲,效果最差的林带类型是 ( ) A.通风林带 B.紧密林带 C.混交林带 D.疏透林带 3.不同坡向生物状况有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坡向 ( ) A.母质不同 B.太阳辐射量不同 C.气候不同 D.土壤不同 4.生态出生率是指 ( ) A.出生率 B.生理出生率 C.实际出生率 D.理论出生率 5.达到气候顶极以前的一个相当稳定的演替阶段是 ( ) A.后顶极 B.前顶极 C.分顶极 D.亚顶极

6.裂唇鱼种群中如果雄鱼死去,种群中的雌鱼就会发生性转变而迅速变成 雄鱼。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的 ( ) A.领域特征 B.密度效应 C.社会等级 D.环境决定性别 7.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后期则无关紧要的是 ( ) A.生物的散布能力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C.生物的生产量 D.生物的繁殖能力 8.人类向海水中排放含汞离子的化学废料,导致大型鱼类死亡的原因是 ( ) A.水温的变化 B.营养的改变 C.有毒物质的富集 D.矿物质的循环 9.农业生态系统是属于 ( ) A.无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 B.人类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 C.自然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 D.燃料供能生态系统 10.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 ( ) A.现代生物学时期 B.环境科学时期 C.现代生态学时期 D.生物学时期 1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 )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植物对极端高温适应的表现的是 ( ) A.有密茸毛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7-2009) (讨论稿) 2007年5月

目录 零、概要 (1) 一、学院学科建设现状 (1)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2)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2) 二、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2) (一)突出重点,全面提高 (3) (二)优化结构,注重创新 (3) (三)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3) 三、学院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 (3) 四、各学科建设的具体发展规划 (4)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4) 1. 学科研究方向 (4) 2. 学科建设目标 (4) 3. 年度建设目标 (5)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6) 1. 学科研究方向 (7) 2. 学科建设目标 (8) 3. 年度建设目标 (8) 五、采取的措施 (9)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2007-2009) (讨论稿) 学科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有机结合体,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个要素。学科建设状态及指标是体现一个学校在国内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的主要依据,因此,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对于信息学院来说,做好学科建设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整体水平的关键,也是我院发展的关键。为了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高水平,能够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毕业生的应用型学院,根据西安财经学院发展规划,结合信息学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7-2009)”。 零、概要 本规划以国家学位委员会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其中与信息学院关系较大的学科主要有: 一、学院学科建设现状 信息学院目前没有硕士点,已有专业涉及到二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主要涉及一个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完整版)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

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以质量管理为核心,技术管理为重点,组织管理为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护理,赢得社会信誉。根据医院发展规划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1、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认真执行《护士管理办法》规定,完善护士准入制度,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维护护士合法权益,依法建立健全护士聘用、使用制度,同工同酬,杜绝无证上岗,加强护士对法律知识的培训考核,督促护士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业。 2、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统筹护士人力资源,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备,一般病房床护比大于或等于1:0.4;ICU床护比为1:2.5-3。在达到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基础上,实施以实际护理工作需要为基础的护士配置方法,并遵循以人为本,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原则,按照护理岗位的任务,所需业务技术水平,实际护理工作量等要素合理配置各层次护士,实施按职上岗,做到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切实保证医疗安全。 3、深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

量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人性化护理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 4、加强护理管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做到有管理目标,有实施计划,有质量标准考评细则和奖罚制度。护理部下设各护理质控小组,每月对临床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及考评,检查结果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使各项护理指标始终保持在:危重一级护理合格率≥90%,基础护理合格率≥95%,抢救药品完好率达100%,无菌物品合格率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合格标准90分),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护理人员年培训率达到100%,年压疮(非难免)发生率为0。 5、强化业务知识的培训 护理部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三基”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护理管理培训班、新技术培训班等),低年资护士院内大科轮转,业务骨干到ICU轮转,有计划选送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护理部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一次,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各1次。为督促学习,护理部要每年进行“三基”理论考试1次,40岁以下护士每年进

医院学科发展规划-草案

省肿瘤医院学科发展规划(2014-2020) (草案) 为加强我院学科建设,规范院内各学科管理,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省内及国内有影响的专家和专科,不断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现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配合新医改形势,结合外部医疗格局和内部实际,按照医院发展战略要求,根据《湖北省肿瘤医院学科建设实施方案》规定,制定省肿瘤医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 一、学科发展现状 医院是湖北省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是武汉大学肿瘤临床学院,同时承担有湖北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癌症中心、湖北省抗癌协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武汉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等多项工作。是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单位、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委单位、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单位。 2013年获得卫生部肿瘤科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超声科、病理科、放射科、普通外科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科被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培育项目,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肿瘤内科获卫生部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肿瘤科和放射治疗科是中部医疗服务中心的重点专科。 1、专科基础条件 医院现有建筑面积10万余m2,包括外科楼、放化疗中心楼、综合楼、门诊部等,开放床位1504张;设立有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中西医结合科等10个临床学科,有亚专科方向明确的30个临床病区;有放射科、病理科、

超声科、检验科、内镜室、心电图室、PET-CT、核医学科、药学部、放疗中心、组织标本库、GCP、防癌体检中心等13个医技科室;10个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室;门诊部有按病种和部位设置的各诊室、疼痛康复门诊、特色门诊、日间病房等;病案室设有随访登记室。 医疗设备齐全,能够基本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其中包括IGRT直线加速器5台、模拟定位CT、MR和CT各2台、PET-CT、DSA、6台超声诊断仪和超声内镜系统等大型医疗及配套设备,先进性能够代表相关学科发展方向。 医院制定有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建立系统的学科建设评价和管理体系,从组织管理、人才建设、学术影响、医疗质量、科研教学、发展潜力等方面,定期对各学科进行系统评价,按照“重点专科重点建、一般专科普遍建”的原则,采取基础与目标相结合,评价与投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专业设备、人才科教和信息化等方面建设,促进各学科及全院健康持续发展。 2、医疗技术队伍 现有医师总数241名(含返聘15人),其中临床医师184名,医技医师57名,医床比1:0.16;医师中硕博士151名,占医师总数比例为62.3%;医师高中初职称比例约为2:1:1(121:54:66);医师中55岁以上的有23名,占医师总数的9.5%,30-50岁的有181名,占75.2%。 护士总数697名,其中临床护士556名,占护士总数79.8%,床护比1∶0.37(具体我院床护比的计算方式如何?和外院交流时多院将有护士编制的均算在编制内,即床护比为1504∶697=1∶0.46);护士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73名,占护士总数39.2%;护士高中初职称比例约为3∶4∶25(66:89:542)。 技师总数116名,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12名,占技师总数10.3%;技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 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黄化现象 2、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C:补偿作用 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限制因子 4、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间接作用 5、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生境 6、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非密度制约因子 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气候因子 8、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现代生态学时期 9、臭氧层破坏属于 B:全球性环境问题 10、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大气圈的上层 1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整个生物圈 1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景观单元 13、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 14、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15、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7、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18、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19、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B:次生演替 20、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2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气候 22、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稳定性高 23、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24、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B:落叶阔叶林 25、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2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27 、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28、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2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常绿阔叶林 30、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31、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气温增加 32、生物群落是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单选题: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人、讲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

(完整版)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一、重点学科建设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挑战。我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必须坚持“科技兴院”方针,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 二、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和内容 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使该学科学术水平(特别在某一专业方向)逐步达到市级重点学科乃至更高层次重点学科的水平,并带动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贮备和人才储备,成为本地区有特色、有影响或有竞争力的重点专业学科。 1、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主要内容是明确疾病发病机制和提高诊疗水平,最终解决临床问题,应根据学科原有基础、现有优势、当前发展趋势及最有可能突破点等来选择主攻方向,要集中一个学科,不能有诸多突破口,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选准研究方向,确保成效。 2、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中的首要因素,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指导本学科研究方向;同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管理能力,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造就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具有团结拼搏精神和甘于奉献精神的技术队伍。 学科带头人的主要工作目标:⑴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确定学科建设目标和重大科研项目;⑵培养学术接班人和建设学科技术骨干队伍;⑶疏通和开辟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渠道;(4)把握全局,积极发挥重点学科建设效益辐射作用。 三、重点学科建设管理 1、完善制度:通过学科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学科建设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2、立项程序:申报项目由医院专家组进行评审遴选,遴选指标包括学科带头人知名度、学科原有学术地位及学科人才梯队组成等。 3、计划实施:在申报重点学科时必须制订详细和周密的建设计划,包括建设目标、研究计划、梯队建设、学术交流、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等。一旦立项相关计划必须认真实施,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医院将给予全力支持和严格监督,保证学科建设顺利进行。 4、评估考核:重点学科建设实行滚动制管理,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每年考核一次,第二年年末进行中期考核。由相关领域专家对科研进度、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以作为是否继续支持学科建设的依据。评估与考核要实事求是,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 5、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科建设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圆满成果,在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⑴建立健全医院-学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冲刺试题及答案7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冲刺试题及答案七[1]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A.林德曼 B.海克尔 C.奥德姆 D.坦斯利 2.生物物种存在、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基因 B.个体 C.种群 D.群落 3.高山植物通常长得比较矮小,这主要是因为高山地区具有较强的() A.紫外光 B.红外光 C.红橙光 D.绿光 4.某些植物要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正常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 A.春化现象 B.温周期现象 C.昼夜节律 D.物候节律 5.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A.阶段性 B.限制性 C.补偿性 D.不可替代性 6.与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相比,生活在高纬度低温环境下的恒温动物其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一现象称为()A.阿伦定律 B.谢尔福德定律 C.贝克曼定律 D.霍普金斯定律 7.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直接因子的是() A.坡向 B.坡度 C.海拔 D.水分 8.若种群的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下降型 9. A.种群初始数量 B.环境容量 C.种群增长率 D.增长时间 10.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种群的() A.宴际增长率 B.自然增长率 C.内禀增长率 D.瞬时增长率 11.生态位相同或相近的两个物种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难以长期共存的原因是()A.捕食 B.共生 C.寄生 D.竞争 12.种群的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如蝗虫大发生),这种现象称为()A.种群平衡 B.种群大爆发 C.种群衰退 D.周期性波动 13.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冬小麦 B.油菜 C.菠菜 D.晚稻 14.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生物群落 15.下列选项中,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作用最大的物种是() A.伴生种 B.建群种 C.亚优势种 D.罕见种 16.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l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 A.盖度 B.频度 C.密度

学院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及要求措施

2009年-2010年学院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及措施 一、建设目标及规划 1、总体目标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建设学科团队为依托,整合各个学术团队的研究特色,发挥各研究方向的研究专长,本着“学科交融,相互促进”的原则,力争在建设期在学科建设方面达到如下目标: (1)建设年度力争使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列入省学位点建设规划,为获得该学科的博士点奠定基础。 (2)加大力度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保持该硕士点在省的领先地位。 2、取得标志性成果 (1)围绕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SCI、EI、ISTP索引论文50篇; (2)国家级资助的科研工程取得重大突破,获得批准1-2项; (3)企业资助的重大联合攻关工程取得重大突破(资助经费在100万元以上的工程),获得企业资助的重大联合攻关工程1-2项; (4)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 3、学位点规划及研究方向 (1)学位点建设规划 (2)研究方向

①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主要研究领域: 生物信息处理与分析、图像理解与识别、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检测与估计、智能信息处理、机器视觉信息获取与处理、人工智能应用 ②计算理论主要研究领域: 算法及其复杂性、机器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数据库理论与系统、软件理论与软件方法学、理论计算机科学 ③信息系统集成及应用主要研究领域: 经管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并行与分布式软件、知识发现与知识工程、智能交通系统 ④图形图像及模式识别主要研究领域: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图像处理、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技术、模式识别理论及应用 ⑤网络与信息安全主要研究领域: 现代密码学理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和信息检索、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 ⑥分布式计算主要研究领域: 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⑦通信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领域: 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计算机通信理论与系统、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传感器网络信息融合与处理、数字通信 二、拟采取的措施 1、引导研究方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的设置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依据的,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973计划工程及课题的设置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的。省重大科技专项是以《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设置的,要争取工程,首先要了解国家、省科技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种群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有( ) 种 种 种 种 答案:B 2.黑白瓶法答案:通过测定水体中某物质的浓度来测定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该物质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硫 答案:A 3.下面关于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对策者适应不稳定环境 对策者幼体存活率低 对策者竞争能力强 对策者种群恢复能力强 答案:D 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碳的主要贮存库是( ) A.大气 B.水 C.岩石圈

答案:C 5.从裸岩到森林的原生演替过程中,起始阶段是( ) A.苔藓阶段 B.地衣阶段 C.草本阶段 D.灌木阶段 答案:B 6.某一生态因子在生物生长发育初期是限制因子,但在后期为非限制因子,这种现象体现了生态因子作用的(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直接性 D.间接性 答案:A 7.华北平原没有天然橡胶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日照时数短 B.温度过高 C.土壤贫瘠 D.温度过低 答案:D 8.林德曼通过对某生态系统的研究得出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这一生态系统是( ) A.森林 B.草原 C.湖泊 D.农田

9.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占有一定的空间 B.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元 D.种群是多种生物的集合 答案:D 10.下列不属于描述陆地植物群落特征的指标是( ) A.多度 B.优势度 C.内禀增长率 D.盖度 答案:C 11.凤眼莲(俗名水葫芦)被引入我国后,因其繁殖迅速而泛滥成灾,并对水体中原有物种的生存造成严重影响。该现象属于( ) A.扩散 B.迁移 C.生态入侵 D.适应辐射 答案:C 12.下列属于热带雨林特点的是( ) A.植物密度高,季相变化明显 B.植物密度高,季相变化不明显 C.植物密度低,季相变化明显 D.植物密度低,季相变化不明显 答案:B 13.下列生物中,其生活史对策属于r对策的是( )

大学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大学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XX大学X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2011-2015) XX学院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二级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学术科研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任务极其繁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特制定XX学院学科与科研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 一、目前学院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院逐步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各教学系相关学科相结合,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在院领导精密部署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在开拓中前进,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 鉴于学院创办时间短,科研力量薄弱的现实,学院一直坚持“以院内力量为主、借助院外力量”的方针开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主要借助院外科研力量;而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相关性研究、职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相关的研究,则以院内研究力量为主。目前,两方面稳定的研究力量约为30人左右,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学科队伍中含博士生导师1名,学科带头人3名,学术带头人2中,学术骨干6名,XX市优秀中青年教师2名,XX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名。 2、保证资源持续投入,学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 )》编写提纲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 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 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高8 人、讲师11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 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 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 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 nt 1200 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气质联用仪等1100 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 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 1 项、省部级15 项、横向项目4 项,省教育厅12 项。发表研究论文200 余篇,其中被SCI、Ei 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 开发橡胶、塑料助剂、医药、农药中间体和食品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品12个,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docx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七) 满分:150分时间:l50 分钟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A风速差异B海拔高低C太阳辐射D降水量 2. 黑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原因是其树皮和果实中含有的氢 化核桃酮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是植物的()A密度效应B种群调节C竞争作用D他感作用 3. 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A生物的种类B. 气候条件C经纬度的递变D地球自转 4?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A草原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 淡水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5. 农药对天敌的伤害常大于对害虫的伤害其原因之一是()A农药杀不死害虫B害虫有抗药性C农药有选择性D天敌的营养比害虫高 6.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大多与生物学的方法相似是由于()A从其他科学那里直接引入B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C生态学研究层次 D生态学最初属于生物学的分支 7. 一般高山植物茎干短矮,叶面缩小,绒毛发达,叶绿素多,叶茎含花青素,花色鲜艳,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 ) A. 高山上蓝、绿光和紫外线较强烈B高山上绿、紫光和紫外线较强

烈C高山上绿、红光和紫外线较强烈D高山上蓝、紫光和紫外线较 强烈 8. 在大棚生产中,施放下列哪一种可以提高光合作用()A氧气B. 氮气C二氧化碳D水汽9种群是指() A. —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 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C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0. 公式N(t)=Nt-1+B-D-l-E表达人口的增长。其中D表示()A迁出率B死亡率C迁入率D.出生率 11. 反刍动物的瘤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这些细菌与反刍动物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B共生关系C寄生关系D附生关系 12. 不属于群落成员的是()A亚优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优势种13?顶极一格局假说的意思是()A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B. 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各顶极群落呈连续变化C一个气候区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D一个气候区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 14.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能够疏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一一所消耗。()A异化作用B同化作 用C合成作用D呼吸作用 15?可以通过“对流”运动进行的循环是()A地球化学循环B沉积型循环C生物循环D气相型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