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与课件:《精细有机合成》(第三版) 第二章 精细有机合成基础 2.7
合集下载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第二章

混酸 硝化
NO 2
NO 2 +
NO 2
+ NO 2
NO 2 NO 2
0℃ 5% 94%
1%
40℃ 7% 91%
2%
90℃ 13% 85%
2%
(2)使不可逆的磺化、C-烷化反应转变为可逆 反应,从而影响产物异构体的比例。
实例1:
CH3
0℃
200℃
CH3
CH3
SO3H
CH3
SO3H
SO3H
43%
4%
53%
2.1.3.2 亲电试剂的活泼性
亲电试剂的活泼性越高,亲电取代反应速度 越快,反应的选择性越低。
亲电试剂的活泼性越低,亲电取代反应速度 越低,反应的选择性越高。
表 亲电试剂活泼性的影响
异构产物 比例,%
H3C
59.8
0.5 39.7
H3C
1.17
1.25 97.6
H3C
38.4
21.0 40.6
亲核试剂
负离子:OH-,RO 含有可极化或已极化共价键的分子偶极
的正端:NH3,RNH2 烯烃的双键和芳环 还原剂:Fe2+ 碱类:OH 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烷基:RMgX
2.1 芳香族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 2.1.1反应历程
图2-1 苯亲电取代的能量变化图
2.1.2 苯环上已有取代基的定位规律
生成的目的产物的物质的 量占理论上应得到的目的产 物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数,叫 做理论收率。
YP=
nP
a p
nA,in
×100%
YP=
nP nA,in
p a
×100%
Y=S×X
例:H2N
+ H2SO4
H2N
NO 2
NO 2 +
NO 2
+ NO 2
NO 2 NO 2
0℃ 5% 94%
1%
40℃ 7% 91%
2%
90℃ 13% 85%
2%
(2)使不可逆的磺化、C-烷化反应转变为可逆 反应,从而影响产物异构体的比例。
实例1:
CH3
0℃
200℃
CH3
CH3
SO3H
CH3
SO3H
SO3H
43%
4%
53%
2.1.3.2 亲电试剂的活泼性
亲电试剂的活泼性越高,亲电取代反应速度 越快,反应的选择性越低。
亲电试剂的活泼性越低,亲电取代反应速度 越低,反应的选择性越高。
表 亲电试剂活泼性的影响
异构产物 比例,%
H3C
59.8
0.5 39.7
H3C
1.17
1.25 97.6
H3C
38.4
21.0 40.6
亲核试剂
负离子:OH-,RO 含有可极化或已极化共价键的分子偶极
的正端:NH3,RNH2 烯烃的双键和芳环 还原剂:Fe2+ 碱类:OH 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烷基:RMgX
2.1 芳香族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 2.1.1反应历程
图2-1 苯亲电取代的能量变化图
2.1.2 苯环上已有取代基的定位规律
生成的目的产物的物质的 量占理论上应得到的目的产 物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数,叫 做理论收率。
YP=
nP
a p
nA,in
×100%
YP=
nP nA,in
p a
×100%
Y=S×X
例:H2N
+ H2SO4
H2N
《精细有机合成基础》PPT课件(2024版)

I: -CH3是斥电子基 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
+C、+I同向,都使苯环上电子云 密度
15
有-I,无T: 如-N+(CH3)3、-CF3、-CCl3等 (1)使σ-配合物均不稳定,使苯环钝化; (2)使邻、对位取代产物更不稳定; (3)为间位定位基。
16
有-I,-T: 如-NO2、-CN、-COOH、-CHO等 (1)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作用一致; (2)则使苯环钝化; (3)间位定位基。
℃) 2.47
26
2.1 芳香族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
4、亲电试剂的空间效应(P10 表2-3) 5、新取代基的空间效应 6、反应的可逆性
27
7、反应条件的影响
温度
(1)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增 高,选择性下降。
混NO酸2 硝化
NO 2
NO 2
NO 2
+
+
NO 2
0℃ 5%
94%
NO 2 NO 2
-I:吸电子 +I:供电子 共轭效应(T):包括π-π共轭和p-π共轭。
-T:吸电子 +T:供电子
14
有+I,无T: 如-C2H5,-CH3 (1)使σ-配合物稳定,活化苯环;
(2)使H 邻、对位取代产物更稳定H ; (3)H 为C 邻H、对位定位基。 H C H
C: s-p超共轭 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
四、苯环上已有两个取代基的定位规律
已有两个取代基为同一 类型定位基,且处于间 位,则定位作用一致。
已有两个取代基为同一 类型定位基,且处于邻、 对位,则定位作用不一 致——取决于定位能力 的强弱。
CH3
少量
COOH
CH3
主产物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基础PPT课件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
➢有机合成反应理论 ➢磺化、硫酸化反应 ➢硝 化 反 应 ➢烷 基 化 反 应 ➢羟 基 化 反 应
➢还 原 反 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卤 化 反 应 ➢酰 化 反 应 ➢氧 化 反 应 ➢酯 化 反 应
1
绪论
一、精细化学品的释义 欧美 产量小、纯度高的化工产品。
日本
具有高附加价值、技术密集型、设备投资少、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化学品。
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
注意:原料与产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的化学品从 上游看是产品从下游看则是原料。划分的界限也有所 不同。
10
第1章 绪论/1、精细化工及相关行业的概念
产品生产过程的顺序:
精细化工产品
起始原料
基础有机原料
基本有机化学品
三大合成材料
起始原料:石油、天然气、煤、农林产品(副产品)。
中国 原则上采用日本对精细化学品的释义。
2
美国克林教授的释义
无差别化学品: 差别化学品:
具有固定熔点或沸点,能以分子式或结构 式表示其结构的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
通 用 化 学 品 大量生产的无差别化学品(无机酸、碱、甲醇等)
准通用化学品 较大量生产的差别化学品(塑料、合成纤维等)
精细化学品 专用化学品
第一门类又可分为许多小类。中国的分类暂行规定中,不
包括国家医药管理局管理的药品。
5
三、精细化工的特点
1)除化学合成反应、前后处理外,还常涉及剂型制备和 商品化(标准化)才得到最终商品 2)生产规模小,生产流程大多为间歇操作的液相反应,常 采用多品种综合生产流程或单元反应流程 3)固定投资少、资金产出率高 4)产品质量要求高,知识密集度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寿命 短;研究、开发难度大,费用高
➢有机合成反应理论 ➢磺化、硫酸化反应 ➢硝 化 反 应 ➢烷 基 化 反 应 ➢羟 基 化 反 应
➢还 原 反 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卤 化 反 应 ➢酰 化 反 应 ➢氧 化 反 应 ➢酯 化 反 应
1
绪论
一、精细化学品的释义 欧美 产量小、纯度高的化工产品。
日本
具有高附加价值、技术密集型、设备投资少、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化学品。
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
注意:原料与产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的化学品从 上游看是产品从下游看则是原料。划分的界限也有所 不同。
10
第1章 绪论/1、精细化工及相关行业的概念
产品生产过程的顺序:
精细化工产品
起始原料
基础有机原料
基本有机化学品
三大合成材料
起始原料:石油、天然气、煤、农林产品(副产品)。
中国 原则上采用日本对精细化学品的释义。
2
美国克林教授的释义
无差别化学品: 差别化学品:
具有固定熔点或沸点,能以分子式或结构 式表示其结构的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
通 用 化 学 品 大量生产的无差别化学品(无机酸、碱、甲醇等)
准通用化学品 较大量生产的差别化学品(塑料、合成纤维等)
精细化学品 专用化学品
第一门类又可分为许多小类。中国的分类暂行规定中,不
包括国家医药管理局管理的药品。
5
三、精细化工的特点
1)除化学合成反应、前后处理外,还常涉及剂型制备和 商品化(标准化)才得到最终商品 2)生产规模小,生产流程大多为间歇操作的液相反应,常 采用多品种综合生产流程或单元反应流程 3)固定投资少、资金产出率高 4)产品质量要求高,知识密集度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寿命 短;研究、开发难度大,费用高
第2章 精细有机合

常用溶剂的介电常数
4、按Lewis酸碱理论分类 A + :B
酸(EPA) 亲电试剂 碱(EPD) 亲核试剂
A:B
酸碱配合物 EPA/EPD配合物
EPA溶剂:具有缺电子或酸性部位,亲电试剂, 择优使EPD或负离子溶剂化。 如水、醇、酚、羧酸等。
EPD溶剂:具有富电子或碱性部位,亲核试剂,
择优使EPA或正离子溶剂化。 如醇、醚、羰基化合物中的氧原子, 氨类和N-杂环化合物中的氮原子。
87 1 S= 100%=88.7% 100-2 Y = X苯胺 S 98% 88.7% 87%
87 100% 100 1
7
7、质量收率(Y质)
8、原料消耗定额
目的产物的质量占某一输入反 每生产1吨产品需要消耗的各 应物的质量百分数。 种原料的量(t或kg)。
例:
NH2 + H2SO4
2、按材质分类
金属设备:碳钢、合金钢、铸铁、铝、铜、不锈 钢、铂 非金属设备:陶瓷、玻璃、塑料、搪瓷、木材 非金属材料衬里设备:衬橡胶、塑料、耐火材料、 搪瓷等
3、按受压情况分类
常压设备 (P≤0.07MPa) 低压设备(代号L) (0.1MPa≤P<1.6Mpa) 中压设备(代号M) (1.6MPa≤P<10Mpa) 高压设备(代号H) (10MPa≤P<100Mpa) 超高压设备(代号U)(P≥100Mpa)
1)极性质子溶剂: ε大,极性强,有能电离的质子的溶剂。如水,醇等。
能与阴离子或强电负性元素形成氢键,发生强溶剂化作用
使阳离子成为裸阳离子,利于共价键断裂(异裂) 可促进离子型反应。
2)极性非质子溶剂: ε大,极性强,有电负性较强的元素的溶剂。如DMF等。 能与阳离子产生强溶剂化作用,使阴离子成为裸阴离子,可促进离子型反应。 二甲亚砜(DMSO) (CH3)2S=O 二甲基乙酰胺(DMAC) CH3CON(CH3)2 丙酮 (CH3)2C=O
《精细有机合成基础》PPT课件

slow RX
R+ + X -
R+ + Nu-
R Nu
反应速度=k[RX] 历程一般表示为:
slow RX
δ+
δ-
RX
R+ X
验证SN2 或SN1 反应,可通过添加N3(叠氮阴离子,亲核性高),观察对反 应速度的影响。
SN2 反应速度明显提高 SN1 无影响
(3)四面体历程
对不饱和键(C=O,C=S和C=N)上的亲核 取代反应。如酯的水解、羧酸的酯化等。
C6H5 H
+
C6H5 H C OH
CH3
CH3 CH3
R构型
S构型
R构型
原料为旋光性,产物外消旋。
(2)中间生成的碳正离子寿命很短
R
R' R
R' C X
CX
R''
Nu
R''
sp3杂化
sp2杂化
R Nu C R'
R''
构型反翻
离去基团还没有完全离去,亲核试剂已开始反应。此时,正面进攻受离 去基团的阻碍,故主要从反面进攻。
R
R C
R
有利于SN1
如:
SN2相对活性:
CH3Br>CH3CH2Br>(CH3)2CHBr>(CH3)3CBr
150: 1:
0.01: 0.001
(SN1的相对活性刚好相反)
(2)亲核试剂的影响 Nu-
对SN1无影响。
slow RX R+ + Nu-
R+ + X R Nu
在SN2中,Nu-的亲核性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第二章精细有机合成基础

(3)超共轭效应 单键与重键以及单键与单键之间也存 在着电子离域的现象,即出现σ-π共轭和σ-σ共轭,一般被称 为超共轭效应。
例如丙烯分子中,甲基上的氢原子比丙烷中的甲基氢原子活 泼得多。
第一节 精细有机合成基础知识
C—H键的电子云也可离域到相邻的空p-轨道或仅有单 个电子的p-轨道上,形成σ-p超共轭效应,使电荷分散, 体系稳定性增加。例如:
第二类取代基的主要有:—N(+)R3、—CF3、—NO2、—CN、—
SO3H、—COOH、—CHO、—COOR、—COR、—CONR2、—
N(+)H3和—CCl3等。
• 有+I,无T: 如-C2H5 (1)使σ-配合物稳定,活化苯环; (2)使邻、对位取代产物更稳定; (3)为邻、对位定位基。
• 有-I,无T: 如-N+(CH3)3,-CF3,-CCl3等 (1)使σ-配合物均不稳定,使苯环钝化; (2)使邻、对位取代产物更不稳定; (3)为间位定位基。
第一节 精细有机合成基础知识
(2)共轭效应 ①共轭效应
单双键交替排列或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与双键直 接相连的体系。
电子离域
第一节 精细有机合成基础知识
共轭效应也分为静态(以Ts表示)和动态(以Td表示) 两种类型,其中又可细分为给电子效应的正共轭效应(+Ts, +Td)和吸电子效应的负共轭效应(-Ts,-Td);
(b)同周期元素与碳原子形成p-π共轭时,+T效应随原子序数 的增加而变小;与碳原子形成π-π共轭时,-T效应随原子序数的增 加而变大。 +T: —NR2>—OR>—F
(c)带正电荷的取代基具有相对更强的-T效应,带负电荷的取 代基具有相对更强的+T效应:
例如丙烯分子中,甲基上的氢原子比丙烷中的甲基氢原子活 泼得多。
第一节 精细有机合成基础知识
C—H键的电子云也可离域到相邻的空p-轨道或仅有单 个电子的p-轨道上,形成σ-p超共轭效应,使电荷分散, 体系稳定性增加。例如:
第二类取代基的主要有:—N(+)R3、—CF3、—NO2、—CN、—
SO3H、—COOH、—CHO、—COOR、—COR、—CONR2、—
N(+)H3和—CCl3等。
• 有+I,无T: 如-C2H5 (1)使σ-配合物稳定,活化苯环; (2)使邻、对位取代产物更稳定; (3)为邻、对位定位基。
• 有-I,无T: 如-N+(CH3)3,-CF3,-CCl3等 (1)使σ-配合物均不稳定,使苯环钝化; (2)使邻、对位取代产物更不稳定; (3)为间位定位基。
第一节 精细有机合成基础知识
(2)共轭效应 ①共轭效应
单双键交替排列或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与双键直 接相连的体系。
电子离域
第一节 精细有机合成基础知识
共轭效应也分为静态(以Ts表示)和动态(以Td表示) 两种类型,其中又可细分为给电子效应的正共轭效应(+Ts, +Td)和吸电子效应的负共轭效应(-Ts,-Td);
(b)同周期元素与碳原子形成p-π共轭时,+T效应随原子序数 的增加而变小;与碳原子形成π-π共轭时,-T效应随原子序数的增 加而变大。 +T: —NR2>—OR>—F
(c)带正电荷的取代基具有相对更强的-T效应,带负电荷的取 代基具有相对更强的+T效应:
精细有机合成02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与技术基础课件

在酸性较强的位置上发生。
SE2和SEi
Y C
Y C
X
X
SE2(前面进攻) 构型保持
X CY
X CY
SE2(后面进攻) 构型转化
精细有机合成02精细有机合成的理 论与技术基础课件
SE1
R X慢
R-
+
+X
R- +Y+ 快 RY
取代反应的的动 力学是一级的, 包括两步:慢的 离解和快的结合
精细有机合成02精细有机合成的理 论与技术基础课件
由于该亲核取代反应中控制反应速度的一步是单分子,因此这 种反应称为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SN1反应能量变化图 :
精细有机合成02精细有机合成的理 论与技术基础课件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溴甲烷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水解反应:
C H 3 B r+ O H - C H 3 O H + B r -
溴甲烷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水解反应速度取决于两个反应物的浓度, 该反应的反应历程可认为卤代烷和羟基离子都参与了限速步骤。
第二章 精细有机合成的 理论与技术基础
精细有机合成02精细有机合成的理 论与技术基础课件
复习: p轨道、C-H σ键、C-C π键、元素周期表和电负性概念
原子的电负性:指原子吸收电子的能力。鲍林指定氟原子的电负性为 4.0,其它原子与其比较计算得电负性值,是相对值,无单位。
精细有机合成02精细有机合成的理 论与技术基础课件
动态诱导效应 当进攻试剂接近底物时,因外界电场的影响也会
使共价键上电子云发生改变,键的极性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用Id表示。
Id:
-I>-Br>-Cl>-F -CR3>-NR2>-OR>-F
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新型精细有机合成技术(有机合成课件)

新型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微波照射有机合成技术
目
微波定义
录
1
Contents
研究背景及应用
2
精精细细有有机机合合成技成术技术
新型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微波照射有机合成技术
• 微波定义:微波(MW)是频 率大约在300MHz~300GHz, 即波长在100cm至1mm范围内
的电磁波。它位于电磁波谱的
红外辐射(光波)和无线电波 之间。
精精细细有有机机合合成技成术技术 2.电解反应的全过程
新型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电解反应是由电化学过程、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等许 多步骤组成的。例如,图2-13是丙烯腈电解加氢二聚制己 二腈的全过程。 (1)底物S(CH2= CHCN)在电解液中通过扩散和泳动 到达阴极表面; (2)在阴极表面发生吸附形成S吸;
精精细细有有机机合合成技成术技术
新型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相转移催化的应用
Contents
目
录
1
2
3
卤代烷的制备 腈的制备 酯的制备
精精细细有有机机合合成技成术技术
新型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相转移催化的应用
• 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范围很广。从理论上讲,凡是能与 相转移催化剂形成可溶于有机相的离子对的各类化合物, 均可用相转移催化方法进行反应。相转移催化目前已成 功地应用于催化卤化、烷化、酰化、羧基化、酯化、醚 化、氰基化、缩合、加成、氧化、还原等多种反应。
精精细细有有机机合合成技成术技术
(4)吸附法
新型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吸附法,即将酶吸附在某一适当的固体吸附剂(载
体)上。此法的优点是制备简单,缺点是吸附量小,载
体中酶的浓度低,酶与载体的结合强度低,容易脱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链状聚乙二醇:H(OCH2CH2)nOH
聚醚 链状聚乙二醇二烷基醚:R(OCH2CH2)nOR
环状冠醚
O
O
O
K
O
O
O
MnO4-
4.用季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的影响因素
季铵正离子的结构
1 为同时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四个烷基 总 碳数一般为15~25;
2 Q+和Nu-之间的中心距离应尽可能大,以使Nu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CH3
2.相转移催化剂满足需求及工业化条件
相转移催化剂(PTC) 满足两个基本要求:
1 能将所需离子从水相或固相转移到有机相 2 有利于该离子的迅速反应
实现工业化的条件
1 用量少,效率高,自身不消耗或失去转移 特定离子的能力
2 制备简单,价格季铵盐和叔胺:R4N+X-、吡啶、三丁胺
> H- SO4 > C- H3COO > F-,OH- > SO42- > CO32- > PO43-
0.005~0.100mol季铵盐/mol有机反应物
小结
相转移催化可使两相不互溶的反应 物难以发生的反应转化为一相而容 易完成的反应。
目前最常用的季铵盐主要有: (C4H9)4N+HSO4- (TBAB) C6H5CH2N+(C2H5)3Cl- (BTEAC,TEBAC) (C6H17)3N+CH3Cl- (TOMAC)
季铵盐中阴离子的影响
O2N
ONO2
CH3
COO-
> ClO4- > I- >
> N- O2 >
>Cl-
NO2
SO3-
精细有机合成
第2章:精细有机合成理论基础
2.7 相转移催化
相转移催化概述
1 相转移催化原理 2 相转移催化剂满足需求及工业化条件 3 最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 4 用季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的影响因素
1.相转移催化原理
在负离子型反应中,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为
季铵盐,表示为 Q+X -,如:
CH2
CH3 N+ CH3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