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施测计划和方案

测量施测计划和方案
测量施测计划和方案

工程测量施测计划与方案

一、测量依据

1.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测量管理中心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基本资料和数据;

2.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办法

3.设计图纸和施工精度要求;

4.有关的标准及规范。

二、测量执行规范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2011)

三、投入的测量人员及仪器

1.根据本工程的情况,项目部投入测量工程师5人,测量技工

3人,满足工程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

2.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拟选用全站仪2台、水准仪1台、GPS 全球定位仪器3台进行本工程的测量实施工作。各种测量仪器主要

性能见下表所示:

测量仪器一览表

名称型号数量精度产

日本株式会社

全站1SRX1SOKKI拓普

日本株式会

全站2GTP-3002L拓普

湖南长F6中海GP

江西上水准0.2mDSZ3-D(C32

日本株式会

基拓普

拓普

日本株式会社

基索

拓普

菱镜5.

1.

对中

对讲3k

50

30

3.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

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标定,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放样工作简单步骤:

1、野外作业前准备工作:

(1)检查全站仪是否在鉴定证书合格期内,确定是否为可用正

常设备;

(2)检视全站仪脚螺旋和微调等螺旋是否在初始零位置;仪器

箱内量高钢尺,海拔仪和温度计等工具是否齐全;

(3)在全站仪中新建项目,将已知控制点坐标和放样点设计坐

标上传到全站仪的新建项目中。

2、到达作业现场后,打开仪器箱,在已知控制点处架设全站仪,并开机预热2-3分钟,查看海拔仪和温度计,读取气压和温度,并输入全站仪的指定项目中。

3、对中整平全站仪,进行测站定向工作。

(1)输入测站点点号A,全站仪自动提取对应已知控制点的坐

标和高程,确认后量取和输入仪器高;

(2)询问和输入后视点点号B,全站仪自动提取对应已知控制

点的坐标和高程,询问和输入后视点棱镜高,最后回报确认后视点点号及棱镜高。

(3)望远镜瞄准后视点棱镜,然后按测量键并确认,完成测站

后视定向工作。

(4)定向起算边长的检核:使用全站仪内的放样功能,放样后

视点B,检查起算边长误差是否符合精度,通常实测边长与坐标反算边长的相对误差应小于1/4000。否则,测站点或后视点就有问题。、开始放样工作。4.

(1)输入放样点点号,全站仪自动提取对应已知控制点的坐标

和高程,并显示放样点与测站点的方向和距离。

(2)将水平度盘旋转到放样点方向,并锁定水平度盘,使用望

远镜粗瞄,指导司尺员到达预定放样点方向上,通知司尺员面对仪器方向向左/向右移动棱镜杆。

(3)指导司尺员调整棱镜,使棱镜在望远镜视线以内,最终到

达全战仪望远镜十字丝附近,然后测量距离,全战仪显示当前棱镜位置的前后偏距,并通知司尺员相对仪器延长/缩短的距离。(4)接近放样点设计坐标位置处时,望远镜瞄准棱镜杆根部,

指导司尺员调整方向,使得棱镜杆根部位于望远镜竖丝方向上,然后搏动竖直方向瞄准棱镜,再次测量距离,再次通知司尺员相对仪

器延长/缩短的距离,直至最终放样点的方向和距离的偏距都满足放样精度要求。

(在以上放样过程中,水平度盘始终锁定在放样点的方向上,

测量员须指导司尺员来调整棱镜位置到达指定的方向)

(5)确认并通知司尺员钉桩,在桩位处再次立好棱镜后,询问

棱镜高,测站修改棱镜高后,进行测量并记录实际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

5、向甲方现场人员指认放样点桩位,并在放样交验单上签字确认。

6、放样完成后,回到室内从全战仪导出放样点桩位的实测坐标

和高程,并编写放样报告书,如放样交验单,放样点坐标表等。.五、主要工序施工测量方法

测试方案与计划模板

xx项目整体测试计划(2013/8/7-2013/9/11) 1项目概述 客户通过xx产品完成购买。管理员通过控制面板进行账号和组织机构的维护,还可针对企业的定制化需求选购额外的软件集成管理。普通用户通过企业信息化门户,可使用邮件、日历、通讯录等服务,最终实现企业信息化一体。 项目整体目标力争xx月xx日发布上线,力争无遗漏的业务需求,无遗漏的设计。严重缺陷为0。阶段性的测试无延迟。 2测试范围 列出主要的测试点 1、xx业务1 2、xx业务2 3、xx业务2 3测试策略 3.1概述 xx项目涉及到多个团队开发,应用之间交互多,开发周期也各不相同。敲定为分模块、分批次测试的方式。测试重点、难点在于xx。 3.2测试策略

功能测试: 业务功能及UI以手工测试为主。 Api采用自动化的测试方式。 持续集成: 因项目开发周期短,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就需要接入持续集成做静态代码检查,单元测试自动执行。 性能测试: 使用jmeter。 3.3测试启动及结束准则 系统测试的接入准则: 1.分模块联调完毕。 2.冒烟测试100%通过。 3.提测的版本符合约定的范围,如约定的上一版缺陷全部修复。(根据站 会调整版本范围) 4.服务层方法单元测试覆盖率不低于30%。 测试结束要求:

1.本轮约定的测试用例全部执行完毕。 2.发现重大设计问题、重大需求问题暂停测试,立即组织讨论。 3.4缺陷管理 1.测试期间将需求缺陷统一录入到缺陷平台,跟进解答。 2.测试执行期间QA需要记录当天发现的缺陷,严重问题及时与研发沟通。 3.定期缺陷总结会,考虑采用每日站会的形式。 4.测试负责人每天发出测试日报,每周发出测试周报。测试报告中需要对 缺陷进行分析。 4测试进度 项目在分步骤测试过程中具体时间难评估,进度的把控为大的时间点8月30日接手测试,9月3日上预发(功能+压测),9月11日发布。接手测试的条件严格遵照系统测试接入准则。

公路工程测量方法总结

公路工程测量方法总结 一、常用计算公式和常用命令 1、已知A(X1,Y1)、B(X2,Y2)、C(X3,Y3)三点,求圆心O点坐标(X,Y)。 Y= ((X32+ Y32- X22- Y22)/(2X3-2X2) -(X22+ Y22- X12- Y12)/(2X2-2X1))/((Y1- Y2)/(X2-X1)-(Y2- Y3)/(X3-X2)) X=(X22+ Y22-2Y2Y- X12- Y12+2Y1Y)/(2X2-2X1) 结论:(X1-X) 2 +(Y1-Y) 2=(X2-X) 2 +(Y2- Y) 2=(X3-X) 2 +(Y3- Y) 2 2、三角形面积计算: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求三角形面积S。 D=(A+B+C)/2 S=√(D*(D-A)*(D-B)*(D-C))。 3、已知两条直线方位角和两条直线上任一点坐标,求交点坐标O(X,Y)。【直线MN,方 位角F、N点坐标(X1,Y1);直线HP:方位角E、H点坐标(X2,Y2)】。 交点O坐标:X=(X2*tan E- X1*tan F- Y2+Y1)/(tan E-tan F) Y= X*tan F- X1* tan F+ Y1 4、已知路基设计标高A、计算填土高程B、上次填土高程或原地面高程(基本为直线)C、 路基设计宽度L和边坡坡度为i,标高B到标高C的填土面积S。 S=((2A-B-C)*i+L)*(B-C) 5、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公式:【R为圆曲线半径(右偏为正,反之为负)、L为缓和曲线总长、 Z为起算切线方位角(即ZH或HZ点所在直线上的方位角)、D为起算点桩号、(X1,Y1)为ZH或HZ点坐标】 A=K-D W=A-A5/(40R2L2) (数学坐标X) E=A3/(6RL)-A7/(336R3L3) (数学坐标Y) X= X1+W cos Z-E sin Z Y= Y1+W sin Z+E cos Z C=A-A5/(90R2L2) 【(C为弦长,A为计算点到起算点的缓曲线弧长,L为缓和曲线全长),由于A5/(90R2L2)此值为微量,可以把C约等于A,得A=C+C5/(90R2L2) 】 F"FWJ"=Z+90*A2/(RLπ)为偏角(计算点的切线方位角)(F"FWJ":在CASIOfx-4800 计算器中将F值赋给FWJ并显示出来,在CASIOfx-4850计算器中将F值赋给FWJ并 显示出来为:"FWJ":F)。 6、圆曲线坐标计算公式:【R为圆曲线半径(右偏为正,反之为负)、Z为起算方位角、D 为起算点桩号、(X1,Y1)为ZY或YZ点坐标】 L=K-D【(计算点到起算点的弧长,D为起点桩号),弧长另一计算公式:L=Raπ/180 】

工程项目测量方案

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7); 1.2《路桥工程施工手册》; 1.3《公路测绘手册》; 1.4《公路测量》; 1.5《广青公路什邡红白至青牛沱段恢复重建工程二合同段施工图设计》; 1.6《路桥工程验收规范及规程》; 1.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第一章测量总流程图 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兼地形、工程结构的复杂,测量工作任务也较大,为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顺利完工。根据工程需要我们做如下测量操作流程图,(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用DS3型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什邡市红白镇红东大桥北岸,沿石亭江上游支流金河右岸由南向北经燕子岩、岳家山至干河口,转为北东至南西向,经水磨沟、头坪、二坪、三坪至路线终点青牛沱。本合同段K10+000~K16+240共长6.240km。 该项目起于红东大桥青牛沱岸,止于青牛沱。公路全长16.24公里,为三级公路,设计时速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7.5米,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路面类型为沥青砼。 (第二合同段K10+000~K16+240共长6.240km) 第2合同段共设大桥3座,桥梁全长377.08m/2座;中桥1座,桥梁全长69.04m/2座;小桥2座,桥梁全长47.08m/2座,其中通道桥1座,桥梁全长23.04m/1座。在所经过的沟渠上共设置钢筋砼盖板涵7道,涵洞总长度64.00m,钢筋砼圆管涵16道,涵洞总长度165.50m。 二、校核图纸数据: 施工图纸是测量放样的主要依据,图纸数据校核是第一步,作为测量人员首先应读懂并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才能准确的进行图纸数据校核。其步骤如下: 首先,应该了解图纸的工程概况及技术要求,其次应该读懂图纸总平面设计图,了解工程各部位的平面位置,红线桩位图,周围现状建筑物、公路、桥梁位置,合理有效利用,为今后控制点布设及施工放样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校核内容: 1、阅读图纸所有桩基,桥台,盖帽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了解它们的形状、尺寸、构造,特别是轴线尺寸、结构尺寸。 2、校核桥梁桩位坐标与高程,可根据图纸提供的曲线要素(曲线要素也需要检查)逐个检查,对应桩号与高程是否一致,如若发现有误,应该及时上报项目指挥部,由指挥部妥

工程施工测量专项方案汇总

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一、编制依据 1、由四川华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华氏达·盛世春天工程施工图纸》 2、《华氏达·盛世春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详见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测量部署 (一)、施测流程 准备工作测量作业自检报验 合格合格进入下道工序(二)、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由指挥部高级测量工程师组织各项目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进驻华氏达·盛世春天工程项目部,并主持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控制测量和施工放线放样测量工作。根据业主单位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测定、高程控制网的测定、工程定位测量,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 四、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一)、施测原则 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放线。 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放线,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二)、准备工作

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 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 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 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 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 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 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2、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 检测单位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 序器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电子全站仪拓普康台1 2激光垂准仪DZJ2台1 3水准仪DS3台5 4钢尺50m把10 5对讲机对3 6花杆根2 (三)、测量的基本要求 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 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根据工程特点和《工程测量规范》,本工程轴线定位放线测量按场地二级导 线测量的精度等级执行,测角中误差8秒,边长相对误差1/14000。 五、工程定位测量与控制网测设 (一)、工程定位测量 根据业主提供的CXWH3、CXWH4两个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按 照所计算的建筑物相关轴线坐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二)、平面控制网测设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目的和意义 施工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 强施工测量管理工作,明确测量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确保测量工作及时地、精确地满足施 工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施工测量是工程开工前、工序作业前、项目竣工前技术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对 已完工的工程实体位置、高程、几何尺寸检测及位移变形观测的重要手段。它既是工程建 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总体 要求 为保证工程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合理组织测量人员,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严格按照设计及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测量,在满足测量精 度的基础上积极为施工生产服务,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原则 在测量布局上,应遵循“由整体到布局”的原则;在测量精度上,应遵循“由高级到低级” 的原则;在测量次序上应遵循“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在测量过程中应遵循“随时检查, 杜绝错误”,“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原则。 施工测量的依据 施工测量以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含变更设计)、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桩资料、工 程所属行业测量技术规范(规则)为依据。 施工测量的三个阶段 施工测量工作分三个阶段,即开工准备阶段测量、施工阶段测量和竣工阶段测量。开工准 备阶段测量包括:交接桩、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施工控制网建立、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施工阶段测量包括:施工放样测量、工序检查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沉降位移变形观测 及安全监控测量。竣工阶段测量包括:竣工贯通测量和工点竣工测量。 设计控制桩交接 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参加的现场交接桩工作,根据设计院提供的 资料,对设计平面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等逐一进行现场确认接收,做好交接记录,办理交 接桩签认手续。交接记录应详细注明缺桩和桩损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接桩后及时 清理桩址周围杂物,建立醒目的桩位标志,并进行必要的保护。 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 根据设计控制桩的精度等级要求,编制平面、高程控制点施工复测方案, 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对设计平面控制桩及高程控制桩进行贯通复测,对丢失或损坏的控 制桩点进行补设(或由设计补设),并与相临标段的设计控制桩进行联测(不少于两个桩点),当复测成果与设计不相符时,应及时与设计沟通解决。完成后编制复测成果报告书,经监理、设计签字确认后使用。 施工控制网建立 在熟悉本标段设计路线和结构工程平面图的基础上,根据施工测量的需要,确定在设计控 制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或重新布设测量控制网点,相邻加密桩点保证通视且间距不宜超 过300m。测量完成后编制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书,经监理复核确认批准后方可用于 施工放线测量。 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完整word版)软件测试计划范例

测试计划

目录 1.概述........................................................................................................................................ (1) 1.1 产品简介 (1) 1.2 范围 (1) 1.3 限制条件 (1) 1.4 参考文档 (1) 2.约定 (2) 2.1 测试目标 (2) 2.2 接收标准 (2) 2.3 资源和工具 (2) 2.3.1 资源 (2) 2.3.2 工具 (2) 2.4 送测要求 (2) 2.5 编号规则 (2) 3.测试种类及测试标准 (3) 3.1 测试种类 (3) 3.2 测试方法及标准 (3) 3.2.1 功能测试 (3) 3.2.2 业务测试 (3) 3.2.3 压力测试 (3) 3.2.4 安装测试 (3) 3.2.5 验收测试 (3) 4.测试重点及顺序 (4) 4.1 预测风险 (4) 4.2 测试重点 (4) 4.2.1 功能测试 (4) 4.2.2 业务测试 (4) 5.暂停标准和再启动要求 (5) 6.测试任务和进度 (6) 7.测试提交物 (7)

1.概述 1.1产品简介 本次开发是在销售助手一期的基础上进行的后续开发,包括新增客服功能模块、解决一期遗留的售前部分问题、完成必要的库房管理功能。二期结束后产品就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销售管理软件。 1.2范围 本测试计划是针对<销售助手二期概要设计说明书>中规定内容的测试计划,包括: 改进后的报价书 改进后的客户关怀 销售机会中新增加的客户反馈 销售机会中新增加的客户组织分析 销售机会中改进的竞争管理(待定) 销售机会中改进的联系人 改进后的产品和价格配制器 新增的销售知识库 新增的联系活动管理 新增的客户请求模块 新增的客服活动模块 新增的客服合同模块 新增的客服计划模块 新增的客服知识库模块 新增的完成关联任务模块 公共部分新加或改进的日历浏览数据 公共部分新加或改进的报表功能 公共部分新加或改进的个人事务中心 1.3限制条件 本测试计划受限于产品开发人员提交测试的内容和时间的事实。根据开发人员提交模块的实际情况,本计划会做出相应修改。 1.4参考文档

(完整版)xx项目_集成测试方案和计划

项目编号: XX项目 集成测试方案和计划 V1.0 XX项目组 XX年X月

修订文档历史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定义 (1) 1.3参考资料 (1) 2测试目标 (1) 3测试范围 (1) 4职责分工 (2) 5测试标准 (2) 5.1启动准则 (2) 5.2结束准则 (3) 5.3暂停和再启动准则 (3) 6测试策略 (3) 6.1集成策略 (3) 6.2缺陷管理 (4) 6.3信息安全策略 (4) 7测试方法 (5) 8测试环境 (5) 8.1软/硬件环境 (5) 8.2环境差异说明 (5) 8.3测试数据准备 (5) 9测试工作安排 (6) 10测试内容及测试案例 (6) 10.1功能测试 (6) 10.2性能测试 (7) 10.3压力测试 (7) 10.4安全测试 (7) 10.5故障和异常测试 (7) 10.6测试用例 (7)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xxx”项目的集成测试方案和计划。文档中对本测试的人员安排、进度安排、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及前期准备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旨在对该系统的集成测试有一个总体指导。 文档使用者是本文主要的读者对象,包括项目负责人,集成测试负责人,集成测试设计师、测试人员及本次测试其它相关人员。 1.2 定义 集成测试:集成为一个系统或子系统的组件组的测试。 1.3 参考资料 《xx项目_业务需求说明书.doc》 《xx项目_需求分析说明书.doc》 2测试目标 系统内部各单元模块及子系统之间能够正常的协调运作,系统能够正常满足全部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 3测试范围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

㈠工程测量 1、测量放线方案 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依据城市规化局或建设方提供的绝对座标,采用全站仪,再根据施工图提供的各个座标点通过精确计算在施工现场放好每一个角点或座标点,整个测设过程经过初测、精测和检测三个步骤,放线前,必须认真验算各座标点与建筑物的相互关系,认真计算座标点数据与建筑物数据是否相符,认真复算结构尺寸与建筑尺寸是否相等,经复算各个相互关系无误后再进行实地放线。 2、具体操作方法 1)建立轴线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座标点和设计总平面图,定出建筑物四大角控制点,根据各控制点引出各轴线,建立建筑物轴线平面控制网。 轴线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引测,分为初定、精测和检测三步。 轴线初定时把设计座标投测在地面上,利用打入土中的小木桩作埋设标志,由于该点在土方开挖时将被挖去,为此在初定时同时定出前后方向桩,外桩埋设在离基坑开挖边线2—3m以外,并埋设好混凝土标桩,顶部放置200mm×200mm不锈钢板。方格网控制点初定并将标桩埋设好后,进行精测,采用现场改正方法,长轴线改正时其180°之差10",短轴线改正时其90°之差6"。 上述两个步骤完成后,会同业主单位和监理方对控制网进行检测。测角用J2经纬仪两个测回,距离往返观测,最后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坐标值和测量精度,其闭合测角中误差在±3〞之内,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为1/2000即为合格,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高程控制:按业主单位和设计方确认的水准原点,在建筑物四角建立高程控制点采用二等测量确定水准面的标高,可将水准点记于轴线控制桩上,也可另外埋设高程控制点。控制点处挖土后现浇一圈混凝土,中心埋入Ф25的圆头钢筋,本工程控制点共六个。另在远处永久性建筑物上作两个对照观测点,高程控制点经业主和监理方检测确认后,方能投入使用。 3)垂直度测量控制,本工程采用J2级经纬仪控制,框架结构柱,墙垂直度,本工程控制点设在建筑物的阳角,观测点用红漆标准在砼柱上,标注标志用三角形表示,每次在同一线上进行观测,其它轴线根据经纬仪引上线进行观测,同时做好观测记录并归档,要求每层垂直度不超过5mm,且整栋建筑物垂直度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 4)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点设置在标高0.5m处,观测点总数不少于10点,主要设置在地下室角点及沉降缝轴线处,观测点规点用φ12以上钢筋埋置在砼中,测量仪器采用高精度的等距水准仪和专用钢卷尺,按要求做好实测记录,如有不正常结果,及时提请设计、监理、业主、质监部门分析处理,观测点相邻两点的误差值不超过间距的千分之二,按设计院标示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 ㈡施工测量 1) 建立轴线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座标点和设计总平面图,定出建筑物四大角控制点,根据各控制点引出各轴线,建立建筑物轴线平面控制网。 轴线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引测,分为初定,精测和检测三步。 轴线初定时把设计座标投测在地面上,利用打入土中的小木桩作

某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部署 (1) 3.1施测程序 (1) 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1) 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2) 4.1施测原则 (2) 4.2准备工作 (2) 4.3测量的基本要求 (3) 5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3) 5.1工程定位 (3) 5.2平面控制网测设 (4) 5.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4) 6基础测量 (6) 6.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6) 6.2士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6) 7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7) 7.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7) 7.2激光经纬仪选型 (7) 7.3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8) 7.4标高竖向传递 (8) 8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9) 8.1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9) 8.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9) 8.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9) 8.4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9) 9质量保证措施 (10) 10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10)

1编制依据 1.1由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创业者家园A区5#住宅楼施工图纸》 1.2《创业者家园A区施工组织设计》 1.3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第四分院提供的《测量成果报告书》 1.4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2工程概况 2.1本工程位于西二旗东北旺北路南侧,建筑面积10636.0m2,地下面积1047.0mm2;地上十层,地下一层,东西长88.40m,南北进深12.6m,檐口高度29.2m,层高2.8m,墙厚200cm。地下室设有消防水池,人防区和非人防区,风机房、四个集水坑。 2.2 ±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46.10m,室内外高差为0.60m;建筑楼面标高与结构楼面标高相差0.07m,建筑做法为70mm厚。 2.3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结构形式,外墙外侧粘贴40mm厚聚苯板保温;在一层至二层外墙外侧镶贴面砖,以上部位为装饰涂料。 3施工部署 3.1施测程序 准备工作测量作业自检报验 合格合格进入下道工序 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北京市测绘研究院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

(完整版)测试计划模板(通用版)

XXXX测试计划 XXXX年XX月XX日

文档名称: 测试计划 作者:日期:XXXX-XX-XX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地址: 邮编200030

总机:Fax: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 项目背景 (1) 1.2 项目目标 (1) 1.3 系统视图 (1) 1.4 文档目的 (1) 1.5 文档摘要 (2) 第二章测试策略3 2.1 整体策略 (3) 2.2 测试范围 (4) 2.3 风险分析 (5) 第三章测试方法6 3.1 里程碑技术 (6) 3.2 测试用例设计 (6) 3.3 测试实施过程 (6) 3.4 测试方法综述 (7) 第四章测试组织7 4.1 测试团队结构 (7) 4.2 功能划分 (8) 4.3 联系方式 (8) 第五章资源需求8 5.1 培训需求 (8) 5.2 硬件需求 (9) 5.3 软件需求 (9) 5.4 办公空间需求 (9) 5.5 相关信息保存的位置 (9) 第六章时间进度安排10 第七章测试过程管理10 7.1 测试文档 (10) 7.2 缺陷处理过程 (11) 7.3 测试报告 (13) 第八章附件13 第九章变更记录14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XXXX系统是XX公司为XXX开发的一套考试系统,是目前XX实施的考试系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套考试系统。 目前,XXXX已经开始使用,在使用之中,发现了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加系统和有效地发现系统中的其它问题,XX公司和XXXX公司合作,启动本项目来对系统进行测试。 1.2 项目目标 XXXX系统已经开始运行,但是系统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XX公司希望通过本项目的测试,除了在发现更多的系统缺陷外,同时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测试过程规范和一套较完整的测试用例库。 1.3 系统视图 <描述系统视图或插入视图图片> 1.4 文档目的 本测试计划主要有两类受众:测试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客户指派人员)和测试人员。 ◆项目经理根据该测试计划制定进一步的计划、安排(工作任务分配、时 间进度安排)和控制测试过程; ◆客户指派人员通过该测试计划了解测试过程和相关信息。 ◆测试人员根据该测试计划中制定的范围、方法确定测试需求、设计测试 用例、执行和记录测试过程并记录和报告缺陷。 本文档主要阐述XXXX系统测试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为XXXX系统的测试工作提供一个框架和规范: ●确定项目测试的策略、范围和方法; ●使项目测试工作的所有参与人员(客户方参与人员、测试管理者、测试 人员)对本项目测试的目标、范围、策略、方法、组织、资源等有一个 清晰的认识; ●使项目测试工作的所有参与人员理解测试控制过程; ●从策略角度说明本项目测试的组织和管理,指导测试进展,并作为项目 测试工作实施的依据; ●本文档是本项目测试整个过程进行的依据、规范和标准;

测试计划与测试方案的区别

测试计划与测试方案的区别(2) 关于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的区别,这里主要从编写目的、定义和层次、编写时间和依据、软件过程、文档内容这五方面来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一、编写目的 制定测试计划目的:按照所制定的测试计划可以有效的计划、执行、跟踪、组织和管理测试项目。具体从一下三方面来说: 1,领导能够根据测试计划做宏观调控,进行相应资源配置等; 2,测试人员能够了解整个项目测试情况及项目测试不同阶段所要进行的工作等; 3,便于其他人员了解测试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相关配合工作; 设计测试方案目的:软件测试方案的作用非常类似于产品设计说明书(软件概要设计和软件详细设计),开发工程师根据产品功能需求和设计说明来编码实现功能,而测试工程师需要基于产品功能需求和测试方案来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测试方案是从测试的角度去分析或者说分解需求,在方向上明确要怎么测,分析结果就是测试点和测试方法。 二、定义和层次 测试计划是组织管理层面的文件,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对一次测试活动进行规划。它是对测试全过程的组织、资源、原则等进行规定和约束,并制订测试全过程各个阶段的任务以及时间进度安排,提出对各项任务的评估、风险分析和需求管理。测试计划要能从宏观上反映项目的测试任务、测试阶段、资源需求等,它只是测试的一个框架,所以不一定要太过详细。测试计划的内容会因项目的级别、项目的大小、测试级别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它可以是一本书那么多,也可以是几张纸那么少,但是一份测试计划应该包括项目简介、测试环境、测试策略、风险分析、人员安排、资源分配等内容。 测试方案是技术层面的文档,从技术的角度对一次测试活动进行规划工具的设计、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数据的设计。它是描述需要测试的特性、测试的方法、测试环境的规划、测试工具的设计和选择、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测试代码的设计方案。 三、编写时间和依据 因为测试流程是按照测试计划阶段—>测试设计阶段—>测试实现阶段—>测试执行阶段来进行的,前一阶段的输出是后一阶段的输入,清楚了他们分别是哪个阶段的产物就知道他们主要的区别了。 测试计划阶段:测试计划是测试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首先将测试作为一个项目来看,应该有一个计划。测试小组组长或测试负责人或具有丰富经验的测试人员就要依据《项目计划》开始编写《测试计划》,其中包括人员,软件硬件资源,测试点,进度安排和风险识别等内容。原则上测试计划的有些内容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可以开始编写了,在需求分析形成的《需求规格说明书》通过评审形成基线后完成测试计划。但是对于开发过程不是很清晰和稳定的项目,测试计划也可以在系统设计完成后开始编写。《测试计划》编写完成后需要进行评审。 测试设计阶段:《测试方案》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测试人员设计,测试方案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进行设计。其中包括需求点简介,测试思路和详细测试方法等内容。《测试方案》编写完成后也需要进行评审。 四、软件过程 测试计划软件过程:项目计划评审通过—>组建测试小组—>评估测试风险—>制定测试计划—>测试计划评审通过—>测试计划维护—>最后在测试结果的评审中,必须要严格验证计划和实际的执行是不是有偏差,体现在最终报告的内容是否和测试的计划保持一致。 项目开始后,由于测试情况的变化,如需求更改导致测试进度的调整在两周或两周以上、测试资源需求的改变(人员、硬件、软件等)、新技术的引入、新风险的引入、开发过程的改变、交付时间的改变等,可能导致测试计划文档变化。如果发生变更,则由测试组长修改,项目组相关人员评审,评审通过后更新测试计划。 测试方案软件过程:测试计划评审通过—>设计测试方案—>测试方案评审通过—>依据测试方案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评审通过—>依据测试方案搭建测试环境。 五、文档内容 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的本质区别是内容不同。 测试计划的核心内容: 1,进行测试任务划分; 2,进行测试工作量估计; 3,人员资源和资源分配; 4,明确任务的时间和进度安排; 5,风险估计和应急计划; 6,测试失败/通过的标准;

工程测量方案

乐平市历居山—共产主义水库公路工程 施工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2017 年 2 月26日 中铁十一局有限公司乐平市 洪岩旅游总体开发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

乐平市历居山—共产主义水库公路工程 工程测量施测计划和方案 一、施测项目概述 乐平市为江西省景德镇市代管县级市,地处与江西省东北部,南临乐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乐平市历居山至共产主义水库公路工程连接洪岩镇历居山、涌山镇共产主义水库的重要县道,项目沿线途径历居山、大坑村、内山田村、外山田村、坝首等多个自然村。路线起点位于洪岩镇历居山中学附近X108路段,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至涌山镇坝首村共产主义水库,终点桩号为K8+966.12,全线长8.966公里,与X108支线平交。主要工程量包括: 1、路基挖方15.87万立方米,路基填方8.19万立方米; 2、新建桥一座。 3、排水防护工程浆砌片石与砼沟渠; 二、施测技术方案要点 ㈠、施测技术方案 1、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按设计图纸及文件说明理想构思,在实际的位置以精准的技术按规范要求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用以指导施工,并检测路基高程;施工测量是以施工控制网为基准,因此在施工放样前必须建立与项目相应等级的GPS施工控制网。本项目使用E级GPS施工控制网。 ⑴施工测量设计要求 施工测量按照设计图纸、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 2009)的要求。

⑵、设计提供测量控制点:北京54坐标系统 ⑶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 ⑷、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资料:乐平市历居山至共产主义水库公路工程平面布置图,沿线道路平面和高程控制资料。经过现场实地踏勘原有的标石、标志现状和现存情况,了解项目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交通,然后进行了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选择保存较为完好、

测量实施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测量实施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编制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相关规范、规程 二、工程概况 按表列出工程名称、施工地点、施工范围、开竣工时间、主要参建单位、设计结构形式、主要设计参数三、施工前的测量工作准备 1技术准备 技术员、测量员要熟悉施工图纸,掌握图纸设计意图,结合图纸会审记录,掌握图纸设计分项工程的各部位的详细几何尺寸、标高、高程及细部结构情况。道路渠化段长度、渐变段长度。道路平曲线(缓和曲线)、竖曲线的设计参数。 2、人员配置及工作安排 3、仪器设备 根据工程特点质量要求按表列出用于本工程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检验标定情况 4、控制点的复核及临时导线点、水准点的增设 以下为从类似工程测量方案中部分摘抄,此部分编制应结合本工程特点 1 进场后经过监理测量工程师交桩,接桩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对控制桩点进行复 测,如符合要求即向监理工程师申请批准使用,否则重新交桩。 2、在控制桩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后,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在道路沿线进行 控制点的加密。加密的控制点要进行保护,防止碰撞或破坏。 3、施工测量执行《工程测量规范》,在施工现场沿线布设三级导线闭合控制网, 四等水准高程控制网,导线点间距控制在200m左右,方法采用符合法。绘制草图上报监理 工程师,桩点用水泥混凝土加固保护。 为保证测量精度,仪器测出的数据必须加改正值,重要部位的点位、高程测量必须做平差处 理,角度取到0.T,高程取到mm位。钢尺量距必须有三差改正,控制精度由高至低传递。 减少误差消灭错误,测量工作从外业到内业必须做到步步有效核。 四、各分项工程测量工作的实施方法、步骤及控制措施 应按本工程项目划分分别论述 以下为从类似工程测量方案中部分摘抄,此部分编制应结合本工程特点 4.1道路施工测量 依据测绘局测量工程师交桩和各标桩控制网点测出崔家窑西路、崔家窑中路、崔家窑 南街、次渠水南庄北街、水南庄北一街公路的永中线、公路外边线、红线。并钉好控制桩, 用混凝土做好固定保护,增加维护设施。 4.2电力沟工程测量 沟槽开挖的测量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按先深后浅的原则,以各路段的槽底最深分项工程进行开挖。 有路段先施工电力沟,有路段先施工污水管线。

测试计划(GB8567-88)

测试计划(GB8567——88)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计划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1.2背景 说明: a.测试计划所从属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该开发项目的历史,列出用户和执行此项目测试的计算中心,说明在开始执行本测试计划之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工作。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计划 2.1软件说明 提供一份图表,并逐项说明被测软件的功能、输入和输出等质量指标,作为叙述测试计划的提纲。

2.2测试内容 列出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中的每一项测试内容的名称标识符、这些测试的进度安排以及这些测试的内容和目的,例如模块功能测试、接口正确性测试、数据文卷存取的测试、运行时间的测试、设计约束和极限的测试等。 2.3测试1(标识符) 给出这项测试内容的参与单位及被测试的部位。 2.3.1进度安排 给出对这项测试的进度安排,包括进行测试的日期和工作内容(如熟悉环境。培训、准备输入数据等)。 2.3.2条件 陈述本项测试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包括: a.设备所用到的设备类型、数量和预定使用时间; b.软件列出将被用来支持本项测试过程而本身又并不是被测软件的组成部分的软件,如测试驱动程序、测试监控程序、仿真程序、桩模块等等; c.人员列出在测试工作期间预期可由用户和开发任务组提供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技术水平及有关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如倒班操作和数据键入人员。 2.3.3测试资料 列出本项测试所需的资料,如: a.有关本项任务的文件; b.被测试程序及其所在的媒体; c.测试的输入和输出举例; d.有关控制此项测试的方法、过程的图表。 2.3.4测试培训 说明或引用资料说明为被测软件的使用提供培训的计划。规定培训的内容、受训的人员及从事培训的工作人员。

软件测试计划

软件测试计划 目录

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标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2测试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3测试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测试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业务周期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界面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性能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负载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强度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容量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置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装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工具 ...................................................... 错误!未定义书签。4资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角色 ......................................................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5项目里程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测量方案

第一节工程测量方案 1.编制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本工程图纸; 2.测量方案 2.1工程概况 涡阳县李马安置小区施工二标段共包含15栋高层住宅,5栋多层商业,l 栋地下车库、1栋邻里中心、12班幼儿园。其中:5栋24层高层住宅楼、2栋18层高层住宅楼、1栋24层高层住宅楼(带商业)、1栋18层高层住宅楼(带商业)、6栋26层高层住宅楼、5栋单独多层商业楼、地下车库1层、邻里中心、12班幼儿园6层。项目位于亳州市涡阳县德和路以南外、环南路以北。 2.2测量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 及测量仪器的选择、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

2.4 测量人员及仪器配置 2.4.1人员配备 职务数量任务及工作职责 测量总负责 人 1测量策划及专业技术施工管理负责 测量工程师2方案编制、理论分析、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和传 递、 楼层测量作业、技术资料编制、内业计算 2.4.2 仪器配置 本工程测量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主轴线的测放,高程的引测,分布工程的放样,沉 降观测,基坑位移观测,环境监测等内容; 所有的仪器送专门机构进行鉴定,确保仪器精度要求。拟选用的仪器及设备如下: 序 号 简图名称型号数量备注 1苏一 光全站仪 GTS- 100N2 控制测量、 三维坐标校 正 2经纬 仪J22轴线校正, 垂直度测量 3水准 仪 N34标高测量 4对讲 机 键壹302km 5塔尺5m4标高测量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

目录 第一章编制根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项目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3) 第四章测量程序 (3) 第一节本工程施工测设的特点 (4) 第二节施工测量的准备 (4) 第三节工程定位 (5) 第四节平面控制网测设 (5) 第五节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7) 第五章基础测量 (7) 第六章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8) 第一节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8) 第二节垂直度控制 (9) 第三节标高控制: (9) 第四节标高传递注意事项 (9) 第七章工程重要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9) 第一节建筑物大角垂直度的控制 (9) 第二节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10) 第三节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10) 第八章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 (10) 第一节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10) 第九章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12) 第十章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2) 第一节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12) 第二节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 (13) 第三节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3) 第四节测量管理制度 (14)

第一章编制根据 1、规划局和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 2、本工程设计施工图;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7、《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XXXX工程,位于XXXX地。 本工程由4栋小高层、2栋多层和一层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共约35138.1m2,其中14#楼9层(-1+9+1F)建筑面积为8585.8 m2,15#、22#和24#楼11层(-1+11+1F)建筑面积均为3763.6㎡,23#楼5层(-1+5+1F)建筑面积为2278.7 m2,24#楼5层(-1+5+1F)建筑面积为3436.0㎡。最大建筑物高度15#、22#、24#楼均为36.35m。基础形式均为独立基础加墙下条基,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和框架结构。一层地下车库及一层商业用房建均为一体独栋建筑面积9546.8 m2。地下车库为框剪结构、外围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本工程各栋楼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