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技巧论文
胸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探讨

定 时翻身 叩背 , 体位 与排 痰有 直 接关 系 , 长时 间采 取一 如 种体 位 , 由 于肺 下 部 淤 m , 泌 物 潴 留 而 引 起 肺 不 张 、 可 分 肺 炎, 因此 应 鼓 励 病 人 多 活 动 , 括 尽 早 下 床 活 动 , 做 床 上 包 多
11 控制呼吸道感染 .
① 对 术 前 呼 吸 道 感 染 者 或 有 其 他
合 并 症 , 先 进行 治疗 , 愈 两 周 后 方 可 手 术 ; 有 资 料 证 应 治 ② 明术前停止吸 烟4 可 减 低碳 氧 血红 蛋 白含 量 而改 善 氧 8h 供, 术前 停 止 吸 烟 两 周 以 上 可 改 善 分 泌 物 的 消 除 能 力 ” ; ③ 保 持 口腔 卫 生 , 日晨 和 睡 前 漱 口刷 牙 , 者 可 每 天 口 每 重
或分泌物大量涌 出造成窒息 危险时应及 时终止 。( ) 背 3拍 时, 面对病人 随时观察 面色 、 呼吸 等情 况 , 方法 是将五 指并
拢 利用 腕 关 节 力 量 由 下 至 上 , 缘 到 中 央 , 节 律 地 叩拍 边 有 病 人 背 部 , 时嘱 病 人 深 呼 吸 , 过 叩 击 震 动 背 部 , 接 地 同 通 间
运 动 , 生 命 体 征 平 稳 , 2~ 翻 身 1 , 次 引 流 1 如 每 3h 次 每 0~ 1 n 1 27/ , 5mi, ~ .d 以减 少 分 泌 物 潴 留 , 痰 液 在 重 力 作 用  ̄ 使 下 流 人 大 气 道 排 出 。 护 士 应 守 在 身 边 , 出 现 气 促 , 悸 若 心
胸外科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技巧

胸外科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技巧摘要:主要目的是针对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从而降低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针对我科从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34例手术患者,通过呼吸道管理和训练,这34名围手术期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包裹性积液等术后并发症,自身恢复良好,由此可见,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和训练对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成为胸外科术后恢复的快速通道和关键桥梁。
关键词:胸外科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护理技巧胸外科手术涉及的疾病种类较多,手术治疗是胸外科患者治疗疾病方式的首选之一,常规都是采取开胸手术,患者接受的手术时间长,创伤面积大,一般术后患者的肺部呼吸功能都会受到手术,麻醉,疼痛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或是咳不出,继而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等术后并发症,因此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和训练对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成为胸外科术后恢复的快速通道和关键桥梁。
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并进行胸外科手术患者34例,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手术患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0岁,其中肺癌患者12例,食管癌患者17例,其他5例.1.2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进行一对一的相关专业知识讲解,使患者及家属能够了解手术的目的和呼吸道管理的重要性,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同时帮助患者缓解心理上的紧张,给予关怀和问候,使其安心手术。
戒烟: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术前戒烟一周,因为吸烟能刺激呼吸道的分泌物增加,妨碍肺表面的纤毛进行清洁,更加容易导致分泌物阻塞后的感染,所以要使患者能够意识到吸烟的危害,配合医护戒烟。
呼吸功能的锻炼:呼吸操可以预防呼吸肌疲劳,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可减轻术后患者的呼吸疼痛感,促进术后复张,达到快速康复的效果。
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呼吸道护理76

[2]代影.对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4):179-180.
[3]殷瑛.胸外科患者围术期排痰护理的临床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9):133-134+13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肺炎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分别为2.44%、2.44%、2.44%,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的14.63%、17.07%、14.63%,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呼吸道护理,可使肺部并发症的出现明显减少,降低死亡率,使患者的康复时间有效缩短。
参考文献:
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呼吸道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随机选取82例胸外科老年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呼吸道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肺炎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肺炎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分别为2.44%、2.44%、2.44%,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的14.63%、17.07%、14.63%(P<0.05)。结论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效果效果明显,可减少肺炎、肺不张以及死亡情况的出现。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如心理干预与控制院内感染等;实验组实施呼吸道护理,如下:(1)术前干预:第一,呼吸道功能训练:呼吸功能锻炼可使自主排痰能力显著增强,使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明显降低。膈肌锻炼时患者需选择仰卧位,在膝下垫软枕,腹肌松弛便于呼吸;锻炼腹肌时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使呼吸频率明显减少;第二,术前呼吸指导:术前需对患者是否存在慢性呼吸道疾病充分了解,吸烟者需戒烟超过2周。宣教过程中应与老年群体特性充分结合,内容通俗易懂,反复强调,并与老年患者的健忘多虑情况有效结合,促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将术前深呼吸与排痰训练的重要性等向患者与家属介绍;对于原有肺部感染患者需马上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控制炎症的出现,并及时采用止咳化痰药物与物化吸入治疗,使痰液明显减少;留取痰液进行培养,按照结果对抗生素剂量及时调整,直至病情稳定后才可以开展手术治疗;(2)术后干预:首先,确保呼吸道顺畅,对肺部并发症的出现有效预防:术后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应保证气管插管位置合理与顺畅,按照患者的呼吸情况调整呼吸参数,保持合理的温湿度。针对气管插管者而言,对其呼吸情况充分观察,并对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除,并鼓励患者深呼吸、翻身与拍背处理;其次,科学氧疗:术后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氧气吸入,对血氧饱和度与血气分析密切监测。按照检查结果对给氧方式与浓度有效调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超过95%;再次,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借助超声发生器的薄膜形成高频震荡,把药液击散为细雾粒后被吸入气管。90%左右的雾粒小于5μm,能够直接吸入至终末细支气管与肺泡内;氧气吸入:氧气驱动雾化操作十分简便,主要以氧气当做驱动力,借助高速氧流引发的负压进行直接持续的撞击成微小颗粒,使药液雾化促使雾化颗粒进到气道深部;液体量在5~8ml左右,雾化颗粒比较小,水蒸气对吸入氧浓度的干扰有效减轻,且吸氧可因通气不足导致的低氧血症明显改善。最后,吸痰:对患者翻身与拍背等处理后再吸痰,应用呼吸机时,吸痰前与吸痰后采用100%氧浓度吸氧2分钟,对由于缺氧引发的窒息有预防效果,密切监测吸痰时的血压等指标变化,一定情况下可开展纤支镜吸痰。
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的临床体会

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分析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的临床体会。
方法:择2020.1-2022.1在我院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70例,依据电脑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35例/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
结论: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胸外科手术在医院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类型,这类患者通常会因为受到麻醉插管刺激或者术中创伤造成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如果护理不当或者干预不及时就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病情的康复,增加住院时间[1]。
胸外科领域中的疾病通常发生在与生命相关的脏器,例如心脏、肺脏,所以不管是治疗还是护理都要谨慎、仔细,要充分的认识到潜在的危险,并合理的进行干预。
开胸手术对患者机体会造成应激影响,通常会伴随伤口疼痛、免疫功能减退等,还会影响咳嗽、咳痰等,痰液不容易排出,对呼吸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
有研究表明[2],围术期呼吸道护理应用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可以降低开胸手术风险的发生率。
因此,本文进一步探讨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2020.1-2022.1在我院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70例进行研究,依据电脑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35例/组,对照组中男、女例数为19例、16例,年龄在32-65岁,均值为(52.16±6.43)岁;实验组中男、女例数为18例、17例,年龄在33-68岁,均值为(53.07±6.29)岁。
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价值高。
探讨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

探讨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胸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9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加强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术前加强呼吸功能训练、戒烟及术后采取正确的体位,有效咳嗽、咳痰,湿化呼吸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措施。
结果除2例因身体素质差及不配合等因素而不能有效的咳嗽和排痰,住院时间延长,其余4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
结论加强患者围术期的呼吸道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保障患者顺利康复。
关键词: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道护理开胸手术对患者创伤大,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都较高。
其中,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0%~75%,死亡率可高达30%~50%[1]。
因此,开胸手术做好呼吸道的护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
我科于2014年1月~9月的42例手术患者加强围术期呼吸道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42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10例。
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 58.5岁。
其中肺癌根治术10例,食道癌根治术8例,肺大疱切除术7例,肋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6例,纵膈肿瘤切除术4例,贲门癌根治术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3例。
2方法针对患者开胸术后呼吸功能减退、咳嗽排痰无力等特点,对我科2014年1月~9月42例手术患者加强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术前加强呼吸功能训练、戒烟及术后采取正确的体位,有效咳嗽、咳痰,按时翻身、叩背,加强雾化吸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措施。
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增强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护士要与患者多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做好术前健康指导。
有吸烟史者要绝对戒烟1w,讲解吸烟对治疗和术后康复的影响。
根据病情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加肺活量,增强治疗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1.2术前呼吸道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呼吸道准备的意义及重要性,以取得合作。
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方法探讨

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方法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
方法对33例胸外科手术期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采取新咯护理、术前教育、呼吸功能训练等护理措施。
结果 33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为理想,没有发生肺部严重感染或者肺不张、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结论做好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呼吸道;护理胸部手术患者常常会因麻醉插管刺激以及术中创伤等问题,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如果护理不当或者清理不及时会很容易导致患者肺部感染,引发肺部不张等并发症。
而做好围手术期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工作是预防和减少患者肺部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本文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3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例,对患者呼吸道护理的相关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有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在25至65岁之间,其中肺癌12例,食管癌16例,外伤性血气胸5例。
1.2术前护理1.2.1术前教育及呼吸道护理1.2.1.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可以及时跟患者及其家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向患者讲解相关病因以及护理方面的知识,患者及其家人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切身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其缓解压力。
1.2.1.2术前教育。
患者从首诊时,医护人员就应该要求其戒烟,这主要是由于长期吸烟者其呼吸道呈炎性反应,而且其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这对于其手术的恢复是不利的,所以在要求患者戒烟的同时,要求患者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各刷牙一次,或者使用漱口水,3次/d。
另外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1.2.1.3选择性应用抗生素。
加强呼吸道感染的控制,选择合理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尤其对那些高龄患者来说更要重视。
1.2.1.4呼吸功能训练。
第一,进行深呼吸训练。
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

-548-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 年 8 月第 25 卷 Modern Digestion&Intervention 2020,vol.25 NO.S1外在医务人员上岗进行操作前,我们也都进行安全技能培训以及对于加强他们对于针刺伤的重视程度,让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让其全身心的投入,杜绝不良操作。
综上所述,对回缩式安全留置针的穿刺方法进行改进后,能够提高穿刺的一次成功率,降低在穿刺回血时的溢出情况,减少穿刺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针刺伤状况,极大的保护了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也降低了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的不适状况,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朱珠.消化道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配合化疗泵持续化疗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1):1-2.[2] 刘彦玲,王艳静,张敬,等.回缩式留置针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9,37(06):565-567.[3] 康华龙,温时来,蔡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的疗效分析[J].微创医学,2019,14(06):719-721+769. [4] 丁洋.对接受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化疗间隙期进行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3):257-258.[5] 张丽燕,国仁秀,梁亚茹,等.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及对营养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9,34(21):80-82.[6] 周永超.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3):187.[7] 张坤秀,王培静,田甜.便携式化疗泵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中配合PICC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7):164+166.[8] 杨贵儿,陈魏燕,俞叶夫.单手推注法在针管回缩式安全型留置针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9):83+82.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杨少蓉【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方式,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进展

1 . 2 . 1 上 呼吸道 清洁准备 术前上呼 吸道清洁准备 能降低呼吸道 细菌 的阳性率 , 在术后感染的预防控制 中具有积极 的意义 。可在 术前 3 d开始 每次刷牙后用 O . 0 2 %呋喃西林液漱 口, 3 次, d 。 1 . 2 . 2 呼吸道感染诊 治 对 于术 前就存在肺部基础疾病 的老年患
由于开胸手术 的手术创 伤大 。 患者术后 疼痛较剧烈 , 疼痛会 影响咳嗽 、 食欲、 睡眠等 , 因此术后及 时有效的镇痛是非常重要的 。
非药物措施 : 指导患者采用深 呼吸、 听音乐等分散 注意力等方法 减轻疼痛 。协助患者取舒适 卧位 , 咳嗽 时保 护伤 口, 减 轻 因咳嗽
综
述
C h i 2 — 0 1 3— N 0 . 3 1 n a&F or ei g n Me di c a l Tr e a t men t
口固 — — ■ ■ 鼍 ■ ■
胸外 科围手术期 患者呼吸道 管理 的护理进 展
吴 英
上 海市复旦 大学附属 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 上海
部 下陷至 1 / 3时稍用力 向内推压 , 帮助腹肌 收缩 。深 吸气后感觉
“ 人文 关怀 ” 为一哲学 伦理学 概念 , 它 的终极 目标是 对人精 神 的关 照 ,提倡 医学 的人 文关怀是 2 1 世纪 医学发 展 的主旋 律 。 在任 何一个护理领域 内 。提倡对病人及 家属实施人 文的关怀 对 工作 的开展是有非 常有利 的。各种心理 变化过程都容 易影响 患 者 的饮食与 睡眠 , 以至影响对手术后 的恢 复。术前不 良的心理状 态可直接影 响主观 能动性 和有效 的配合【 1 ] 。所 以护士要用 自己的 爱心来构 建 良好 的医患关 系 , 加强 与患者 的沟通 。 向患 者解释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技巧【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205-01
【摘要】目的对胸外科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呼吸道管理,以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
方法对我院普胸外科在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26例手术患者,加强对于呼吸道的管理与护理。
结果经实施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的2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取得了良好效果。
结论呼吸道管理在胸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呼吸道管理是避免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普胸外科;呼吸道;围手术期;护理
普胸外科涉及到的手术主要包括:肺叶、食管、气管、贲门、纵隔等手术,且所有手术均需进行全身麻醉。
肺部感染是胸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进行胸部手术后的患者由于创口大、手术时间长、术后体力衰弱、害怕疼痛以及麻醉剂的作用等原因,呼吸道易被分泌物阻塞,造成肺部炎症,从而引起呼吸道感染或肺叶不张等并发症。
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能有效防治胸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至关重要。
2011年2月~2012年2月,本院胸外科收治进行胸外科手术患者26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胸外科在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患者26例,男17
例,女9例;年龄47~76岁,平均61岁。
其中肺癌患者10例,食管癌8例,贲门癌6例,其他2例。
行肺叶切除术7例,行全肺切除术3例,行左胸食管癌切除术5例,行颈胸腹食管癌切除术3例,行贲门切除术6例,其他2例。
对26例患者均实施呼吸道护理,术后均未出现呼吸道感染、肺炎或肺叶不张等肺部并发症。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讲解,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手术的目的及意义,以及呼吸道准备的重要性,使患者掌握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具体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
同时有效缓解患者紧张、低沉、忧郁等不良情绪,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戒烟教育对于吸烟的患者,要进行戒烟教育,劝说患者在术前两周时间内做到绝对戒烟,以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防止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2.3 进行深呼吸训练向患者说明深呼吸运动的重要性,并教会患者缩唇式呼吸、腹式呼吸、膈肌呼吸等呼吸方法,并进行反复训练。
缩唇式呼吸练习:先用鼻深呼吸,然后用口将气呼出,在呼气时将口唇收拢呈吹口哨状,缓慢地将气呼出。
腹式呼吸练习: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用一只手轻按胸部,另一只手轻捂腹部,然后进行深呼吸,用手感觉尽量在呼吸时,让腹部起伏较大,胸部起伏较小。
膈肌呼吸练习:将双手放置患者肋弓部或腹部,要求患者用鼻深吸气至腹部顶住双手,屏气1~2s,使肺泡完全张开,然后用
口慢慢将气呼出。
2.4 有效咳嗽训练有效咳嗽可预防术后肺炎、肺不张等呼吸系统并发症。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痰方法:(1)爆发性咳痰:深吸气后屏气,随之胸膜肌骤然收缩,咳嗽将气流冲出。
(2)两步咳痰法: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然后浅咳一下将痰咳至咽喉,再迅速将痰咳出。
3 术后护理
3.1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术后回到病房24h之内,持续心电监护,特别是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密切关注患者呼吸频率、呼吸的深浅度、检查血气分析,掌握患者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3.2 体位护理麻醉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内。
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45°左右,增大下胸部和膈肌活动度,利于肺部气体交换,同时可以松弛胸部肌肉,减轻切口疼痛。
3.3 排痰护理术后向患者讲明咳嗽排痰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自行排痰。
当患者无法自行排痰时,应协助其将痰排出。
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然后用双手手指并拢,紧托伤口部位以固定胸部伤口,咳嗽时对其进行加压,以保护伤口,减少咳嗽时胸部震动牵扯到切口,引起疼痛。
3.4 雾化吸入护理对于痰液粘稠,难以排出的应及时进行雾化吸入。
用生理盐水40ml+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每次
15min,每天3次,持续用3~5d。
雾化吸入期间指导患者张嘴深呼
吸,把药液吸入气管、支气管,从而达到稀释呼吸道痰液的黏稠度目的,使之易于排出。
3.5 叩背护理对痰液黏稠较重不易咳出的患者,应在雾化吸入的基础上配合进行叩背护理,以促使痰液尽快排出。
其方法为:指导患者取坐位,医护人员立于患者侧面,手掌呈杯状,叩击患者侧背面。
以手腕的力量叩击健侧肺叶,自上而下,自内而外。
3.6 口腔卫生护理口腔护理对于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具有
重要意义。
进行必要的口腔卫生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口腔内寄居的菌落,防止细菌下移进入呼吸道,减少感染发生的几率。
对于清醒的患者,应指导进行漱口,但要注意防止误咽。
3.7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对于大量黏稠痰液,又无力咳嗽者,同时发现血氧饱和度偏低,伴有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应果断采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配合使用呼吸兴奋剂,同时注意做好气管切开后护理。
3.8 镇痛剂的使用术后切口疼痛,以及插管引起的不适都会影响患者进行咳嗽,排痰等活动。
所以,应在术后充分进行镇痛,应用止痛泵48~72h或根据医嘱进行药物止痛。
一般使用杜冷丁80mg 或100mg,肌肉注射。
一方面可以止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保存体力。
由于胸外科疾病手术时间长、创伤大,麻醉对患者呼吸系统影响大,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再者患者术后体力下降,伤口疼痛,影响术后咳痰。
另外,开胸术后患者呼吸明显变浅、变快,容易发
生呼吸功能不全及低氧血症,且胸外科患者由于本身肺部疾病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加之气管插管的刺激,手术中对肺的压迫使分泌物进一步增多。
因此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影响伤口愈合,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
在本研究中,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26里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以,在临床护理中要求护士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加强手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做好术前及术后健康指导,有效地预防和了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使患者度过手术难关,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白玉英. 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的探索[j].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5):484.
[2] 刘艳. 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7(1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