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收缩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环己烷二甲醇改性聚酯及其热收缩性能研究

根据高聚物热收缩机理, 热收缩主要来源于 无定型区取向 大分子的解取向[ 5] 。CHDM 改性 聚酯结晶能力的下降, 使改性聚酯无定型区增加, 为制备高热收缩率聚酯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 T m 的下降和 T c 的升高也必然给原料的干燥和 挤压成型带来困难, 故在热收缩聚酯成型加工时, 必须采取措施避免干燥时原料的粘结和挤压时的 螺杆! 环结∀。 2. 3 热收缩温度及拉伸温度对热收缩率的影响
DSC 采用 PE PCR- 1 型 DSC; 升 温速度 20 / min; N 2流量 50 mL / min。
结晶速度 JJY- 1( A) 型光学解偏振结晶速 度仪测定等温结晶达到一半所需时间 ( t 1/ 2) 。
薄膜热收缩率 参照 GB/ T 16958 1997 包装 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热收缩率测试方法, 并根据 收缩前后长度计算热收缩率。
从图 4 还可看出, 在相同热收缩温度下, 随着 拉伸 温度的逐渐降低, 薄膜 热收缩率明显提高。 当测定温度恒定为 80 时, 薄膜的热收缩率从拉 伸温度为 120 时 的 33% 提高到 90 的 58% 。 如前所述, 薄膜的热收缩主要产生于无定形区取 向大分子的解取向, 无定形区大分子的取向度越 高, 发生解取向后薄膜的热收缩就越明显。当拉 伸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时, 大分子在外力作用下 发生强迫高弹形变, 并沿外力方向发生取向。由 于拉伸温度较低, 因此大分子的取向能得到较好 的固定, 与高温拉伸相比, 在较低温度拉伸后, 无
近年来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 欧洲一些国家 已从法律上禁止将 P VC 薄膜用于食品和药品封 装[ 1] , 以避免 PV C 在回收过程中产生污染。具有 热收缩性能的聚酯薄 膜可作为热收 缩聚氯乙烯 ( PVC) 薄膜的良好替代品。制备具有热收缩性能 的改性聚酯常用的改性单体有两类, 即二元酸类 和二元醇类, 其中以环己烷二甲醇( CH DM) 部分 地取代 PET 中的乙二醇( EG) 是制备热收缩改性 聚酯 的重要方法之 一[ 2~ 3] 。作 者通过共 缩聚反 应制备了具有不同 CHDM 含量的改性共聚酯, 并 初步研究了共聚酯的热性能及拉伸条件对改性聚 酯薄膜试样热收缩性能的影响。
DSC 采用 PE PCR- 1 型 DSC; 升 温速度 20 / min; N 2流量 50 mL / min。
结晶速度 JJY- 1( A) 型光学解偏振结晶速 度仪测定等温结晶达到一半所需时间 ( t 1/ 2) 。
薄膜热收缩率 参照 GB/ T 16958 1997 包装 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热收缩率测试方法, 并根据 收缩前后长度计算热收缩率。
从图 4 还可看出, 在相同热收缩温度下, 随着 拉伸 温度的逐渐降低, 薄膜 热收缩率明显提高。 当测定温度恒定为 80 时, 薄膜的热收缩率从拉 伸温度为 120 时 的 33% 提高到 90 的 58% 。 如前所述, 薄膜的热收缩主要产生于无定形区取 向大分子的解取向, 无定形区大分子的取向度越 高, 发生解取向后薄膜的热收缩就越明显。当拉 伸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时, 大分子在外力作用下 发生强迫高弹形变, 并沿外力方向发生取向。由 于拉伸温度较低, 因此大分子的取向能得到较好 的固定, 与高温拉伸相比, 在较低温度拉伸后, 无
近年来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 欧洲一些国家 已从法律上禁止将 P VC 薄膜用于食品和药品封 装[ 1] , 以避免 PV C 在回收过程中产生污染。具有 热收缩性能的聚酯薄 膜可作为热收 缩聚氯乙烯 ( PVC) 薄膜的良好替代品。制备具有热收缩性能 的改性聚酯常用的改性单体有两类, 即二元酸类 和二元醇类, 其中以环己烷二甲醇( CH DM) 部分 地取代 PET 中的乙二醇( EG) 是制备热收缩改性 聚酯 的重要方法之 一[ 2~ 3] 。作 者通过共 缩聚反 应制备了具有不同 CHDM 含量的改性共聚酯, 并 初步研究了共聚酯的热性能及拉伸条件对改性聚 酯薄膜试样热收缩性能的影响。
2-纤维材料的改性方法

接枝效率=
接枝在聚合物上的单体质量
×100%
接枝在聚合物上的单体质量+接枝单体均聚物质量
在链转移接枝中,影响接枝效率的因素:引发剂、聚合物 主链结构、单体种类、反应配比及反应条件等。
一般认为,过氧化物苯甲酰(BPO)的引发效率比偶氮二 异丁氰(AICH
OCCH3 O
2.活性基团引入法
原理:首先在聚合物的主干上导入易分解的活性基团,然后 在光、热作用下分解成自由基与单体进行接枝共聚。
H CC H2
Br
CC H2
hv
CC H2
BBB
CC H2
nB
叔碳上的氢很容易氧化,生成氢过氧化基团,进而分解为自由 基,由此可利用聚对异丙基苯乙烯支取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物
经接枝改性后,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强度有所降 低,伸长率增加,手感变差,但通常对纤维制品的服用性能影响不大。
26
嵌段共聚改性
一.基本原理 定义:嵌段共聚物分子链具有线型结构,是由至少两种以上 不同单体聚合而成的长链段组成。嵌段共聚可以看成是接枝 共聚的特例,其接枝点位于聚合物主链的两端。 嵌段共聚物可分为三种链段序列基本结构形式:
侧连含有那些容易受辐射照激发产生自由基的结构,如:
3.功能基反应法
含有侧基功能基的聚合物,可加入端基聚合物与之反应形成 接枝共聚物
优点:接枝效率高,接枝的聚合度则由端基聚合物的聚合度决 定,所以这种接枝方法可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和合成。
4.其它方法-大单体技术合成接枝共聚物
近40年的研究表明,人们可以合成设计的接枝共聚物,即 采用大分子单体与小分子单体共聚合成规整接枝共聚物,也 就是大单体合成接枝共聚物的技术,这使其不仅在化学领域 中应用广泛,在医学、工程材料等领域也有独特的应用。
(纤维化学与物理)第二章 聚酯纤维(涤纶)的生产、结构和性能

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作用和纤维的变化
纺丝:
作用: 使PET熔体变成长丝
变化: 大分子熔体凝固成纤维状 ——初生丝 产生一定的取向度 常规纺丝初生丝几乎无结晶
抽伸
作用: 为纤维提供必须的机械性能
变化: 取向度提高 产生部分结晶 有内应力,使纤维结构不稳定
卷曲
作用: 提高纤维的抱和力
连续法: 间歇法:
(二)纺丝:熔融法纺丝
熔体温度:285~290℃ 凝固温度:35~45 ℃ 初生丝:无结晶,有取向
(三)后处理
涤沦树脂切片
加热熔融
(285-290oC )
从喷丝头中挤出
形成丝束
丝室冷却
(35-45oC )
成形
给湿.给油
卷绕 (600-700米/分)
涤纶短纤纺丝后处理加工流程
变化: 纤维表面出现皱纹
热处理
作用: 提高纤维的结构稳定性
变化: 结晶度提高 内应力消除
第三节 涤纶的形态结构和超分子结构
一、涤纶纤维的形态结构
横截面:圆形 纵向:光滑、均匀的圆柱体
卷曲涤纶在卷曲内侧有不规则性
二、涤纶纤维的超分子结构
结晶度和取向度
产品
结晶度(%)
初生丝(常规纺丝) 完全无定形
三、常用合成纤维
短纤维
棉型 毛型 中长纤维(仿毛、仿麻)
长丝
四、合成纤维的优缺点
优点
强度高 弹性好 耐穿耐用 光泽好 化学稳定性强 耐霉腐 耐虫蛀
…
缺点
吸湿性差 耐热性差 导电性差 防污性差 易起毛起球 不易染色 腊状手感
…
五、特种合纤
复合纤维
两种以上成分组成的纤维 并列型
(四)热收缩及其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SBS改性SMC复合材料的研究

性化合物 ,极性较小 ;根据溶解度参数 δ, SBS的 δ = 8~911, UP的 δ约为 10 ~11,相差较大 ,因此 SB S 和 UP的相容性一般。UP固化过程中两者容易发 生相分离 。 SBS的线膨胀系数为 22 ×1025 K21 ,并具 有两个 Tg,分别为 288 ~283℃和 90℃。由此可见 , SBS的抗收缩效果良好 。
up固化完全后在冷却过程中sbs和up同时收缩up已固化成三维网络结构基本不再发生收缩sbs的热膨胀系数up大sbs冷却收缩较大但由于sbs的tg比up低很多时间上滞后于up的固化定型因此在初始阶段sbs的收缩抵消了存在的膨胀应力由于sbs和up的相容性一般收缩应力大于sbs2up界面的粘结力时在sbs2up界面局部产生微孔从而达到控制up固化后收缩的作用
势。
SBS添加量的增大而先增后减 ,但变化幅度均不大 。 拉伸强度在 4phr处出现一个峰值 ,弯曲强度在 3phr 处出现一个峰值 。UP和 SBS在微观上是不相容的 , 但由于 SBS是苯乙烯 2丁二烯 2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 物 , SBS的 PS段与 UP有相近的表面张力 ,具有一定 的相容性 , PS段和 UP容易相互扩散 ,在两相之间形 成一过渡层 ,这有利于提高 SMC 材料的力学性能 。 但随 SBS添加量的增大 , SBS分散不均匀 ,容易聚集 成絮 ,析出较大颗粒 ,力学性能反而略有下降 。
图 6 SBS/ PS对 SMC冲击强度 (无缺口 )的影响
Fig. 6 Effect of SBS/ PS on unnotched impact strength of SMC
由图 7所示 , SMC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 均随 SBS / PS的变化先增后减 , 但变化幅度不大 。 与图 3对比可知 , SBS / PS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 度普遍比 SBS偏高 ,这主要是由于 PS的加入提高 了体系的刚性 ,同时 PS的加入使得 SMC 材料具有 优良的着色性能 。
up固化完全后在冷却过程中sbs和up同时收缩up已固化成三维网络结构基本不再发生收缩sbs的热膨胀系数up大sbs冷却收缩较大但由于sbs的tg比up低很多时间上滞后于up的固化定型因此在初始阶段sbs的收缩抵消了存在的膨胀应力由于sbs和up的相容性一般收缩应力大于sbs2up界面的粘结力时在sbs2up界面局部产生微孔从而达到控制up固化后收缩的作用
势。
SBS添加量的增大而先增后减 ,但变化幅度均不大 。 拉伸强度在 4phr处出现一个峰值 ,弯曲强度在 3phr 处出现一个峰值 。UP和 SBS在微观上是不相容的 , 但由于 SBS是苯乙烯 2丁二烯 2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 物 , SBS的 PS段与 UP有相近的表面张力 ,具有一定 的相容性 , PS段和 UP容易相互扩散 ,在两相之间形 成一过渡层 ,这有利于提高 SMC 材料的力学性能 。 但随 SBS添加量的增大 , SBS分散不均匀 ,容易聚集 成絮 ,析出较大颗粒 ,力学性能反而略有下降 。
图 6 SBS/ PS对 SMC冲击强度 (无缺口 )的影响
Fig. 6 Effect of SBS/ PS on unnotched impact strength of SMC
由图 7所示 , SMC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 均随 SBS / PS的变化先增后减 , 但变化幅度不大 。 与图 3对比可知 , SBS / PS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 度普遍比 SBS偏高 ,这主要是由于 PS的加入提高 了体系的刚性 ,同时 PS的加入使得 SMC 材料具有 优良的着色性能 。
浅谈PP材料增强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PP材料增强增韧改性研究进展PP材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低抗冲击强度、低抗拉伸强度、低耐热性等。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人们通过增强、增韧和改性来改善PP材料的性能。
增强PP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填充增强和纤维增强两种方式。
填充增强是将一些颗粒或纤维填充到PP材料中,以改善其力学性能。
填充材料可以是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或复合填充剂。
其中,无机填充剂如滑石粉、氧化钙、碳酸钙等,可以增加PP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热性;有机填充剂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可以增加PP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复合填充剂的组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性能效果。
纤维增强是将纤维加入PP材料中,其中最常用的是玻璃纤维和碳纤维。
玻璃纤维增强PP材料可以提高其强度、刚度和耐冲击性,而碳纤维增强PP材料可以提高其耐热性和刚度。
同时,纤维增强还可以提高PP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疲劳性。
增韧PP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添加韧性改性剂和增加填充材料粒径两种方式。
添加韧性改性剂可以提高PP材料的韧性和冲击强度,常用的改性剂有SEBS、EPDM、SBS等。
增加填充材料粒径可以增加PP材料的韧性和冲击强度,以及降低PP材料的收缩率。
改性PP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添加改性剂和掺杂改性两种方式。
添加改性剂可以改善PP材料的热稳定性、耐候性、抗氧化性等性能。
掺杂改性可以在PP材料中添加其他材料,如PMMA、ABS、PET等,以改善其性能。
近年来,通过多种组合方式的研究,PP材料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增强、增韧和改性效果。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PP材料各项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人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增强、增韧和改性方法,以满足市场需求。
改性涤纶研究进展

关 键 词 :聚对苯二 甲酸 Hale Waihona Puke 二酯纤维 改性舒适性 功能性
中图分类号 : Q 4.1 T 322
文献识别码 : 文章编号 : 0 104 (06 0 0 30 A 10 .0 120 )2 05 .3
在纺织纤维中, 由于天然纤维的生产受 自然
条件的限制难 以大规模扩产 , 世界纺织业对涤纶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 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上海 210 ) 028
摘 要 : 综述了改性 涤纶的最新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 了舒适性 涤纶 、 涤纶 、 阻燃 抗凝血 涤纶 、 超临 界二氧化
碳处理 、 纳米技术。指 f通过涤纶的吸湿性 和输水性的改善 、 { J 纤维截面形状的改变 、 接枝共聚改性 、 碱水解处 理、 超仿真技术等方法可制得舒适性 涤纶 , 舒适性涤纶也是改性涤纶的主要发展方向。
维普资讯
第2卷 9
第2 期
合
成
纤
维
工
业
V 1 2 No 2 o. 9 .
AD . 2 x 6 r I J
20 0 6年 4月
C NA YNTHET C FI HI S I BER I NDUS TRY
改 性 涤 纶研 究进 展
唐永 良
的 目的 , 又不损 伤材料 的 自身性能。在涤纶 的表
面上覆 盖光 敏剂 二苯 丙 酮可使 纤 维在 紫外 光 辐射
涤纶是疏水性 纤维 , 其织物 穿着有湿 闷感。 改变涤纶的疏水性可提高其吸湿性 , 改进 的方法 是在常规纤维上引入亲水性基团 , 强纤维 与水 增 的亲和力, 可引入的亲水基 团有羧基 、 羟基 、 酰胺 基、 氨基及磺酸基团等。 用亲水性试剂对纤 维进行后处理 , 明显提 可 高纤 维 的吸湿性 , 涤纶 织 物 直 接 浸 泡 于 亲水 性 将 试剂混合物水溶液中浸泡 , 经微波加热 、 水洗 、 干 燥、 热定形 、 染色 、 碳酸钠水溶液处理等步骤 , 可得 到较高吸湿率的织物 ; 将一种高吸湿性 丝蛋 白附 着于 涤纶 上 , 可得 到 高吸 湿性纤 维 。 另外 , 采用复合纺丝可制得高吸湿性涤纶 ; 应 用接枝共聚方法及在共聚合成过程 中加入问苯磺
常压阳离子可染高收缩涤纶毛条生产工艺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 :T Q 3 4 2 . 2 1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1 0 0 1 — 0 0 4 1 ( 2 0 1 3 ) 0 6 — 0 0 5 5 — 0 4
目前毛 纺产 品 中 , 使 用 量 较 大 化 纤 品种 是 涤 纶 毛条 , 但是 直 接 制 条生 产 的 常规 涤 纶 毛 条 存 在 染 色 困难 , 手 感 欠 佳 等 缺点 , 其 应 用 受 到 了限制 。 常 压 阳离子 可染 高收 缩改 性涤 纶 毛条具 有 染色性 好, 色泽艳丽 , 在 沸水 中 即可 收缩 近 似 羊 毛性 能 , 可 与天然 或 其他 化 学 纤 维 高 比例混 纺 , 通 过后 处 理 达 到 收缩 , 织 物 更 具有 毛感 、 凹 凸感 和 立体 感 , 成 为新 一代 高仿 真毛 纺原 料 ; 同 时可替 代腈 纶 , 具 有 高附加 值 , 在化 纤市 场具 有较 强 的竞争 力 ; 在混 纺 纱线 、 皱形织物 、 家纺产品 、 地 毯等 方 面应 用前 景 广 阔 。作 者采 用含 五单 体 的改性 聚酯 ( P E T ) 切 片 纺丝 , 使用 现有 的涤 纶 毛条生 产设 备 , 通过 调整 生 产工 艺 , 探 讨 了 生产 常 压 阳离 子 可 染 高 收 缩 涤 纶 毛条 的最 佳工 艺条 件 。
1 . 2 生产 工艺 流程
1 . 3 分析 与测试
沸水 收缩率 ( ) : 在1 0 0 q C 沸 水 中处 理 ,
二 针 梳 针 密 度/ ( 根 ・ c m )
2 5 0 5 2 40 6
成球机速度( m・ ai r n ) 梳 针 密 度/ ( 根 ・ c m )
主要 生 产设 备 : V C 3 5 3转鼓 干燥 器 : 张 家港 市 化 工机 械 厂 制 ; V D 4 0 6纺 丝 机 、 七辊牵伸机 、 镇 江 金 浪潮 化纤 设备 有 限公 司制 ; ¥ 6 5 5卷 曲机 江 苏 华 华 伦化 纤机 械 厂 制 ;
2 纤维材料的改性方法

39
用PEG作为抗静电剂,PEG-PET作为相容剂,进行PET、PEG、 PEG-PET三元共混纺丝,可以减少PEG的用量,获得持久的抗静电 效果。也可在PEG-PET共聚体中再加入第三共聚体——聚氧化乙烯 醚(PON),形成嵌段共聚(酯一醚)型抗静电剂,再与PET共混纺丝, 制得具有抗静电性能的改性涤纶。
侧连含有那些容易受辐射照激发产生自由基的结构,如:
3.功能基反应法
含有侧基功能基的聚合物,可加入端基聚合物与之反应形成 接枝共聚物
优点:接枝效率高,接枝的聚合度则由端基聚合物的聚合度决 定,所以这种接枝方法可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和合成。
4.其它方法-大单体技术合成接枝共聚物
近40年的研究表明,人们可以合成设计的接枝共聚物,即采 用大分子单体与小分子单体共聚合成规整接枝共聚物,也就 是大单体合成接枝共聚物的技术,这使其不仅在化学领域中 应用广泛,在医学、工程材料等领域也有独特的应用。
经接枝改性后,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强度有所降 低,伸长率增加,手感变差,但通常对纤维制品的服用性能影响不大。
26
嵌段共聚改性
一.基本原理 定义:嵌段共聚物分子链具有线型结构,是由至少两种以上 不同单体聚合而成的长链段组成。嵌段共聚可以看成是接枝 共聚的特例,其接枝点位于聚合物主链的两端。 嵌段共聚物可分为三种链段序列基本结构形式:
+R
CH2CH
OCCH2 O
+ RH
如聚合物主链上同时有几种可以夺取的氢,则接枝点往往 是在酯基的甲基上。
通过化学引发剂BPO引发接枝4-乙烯基吡啶,对聚丙烯纤维进行 表 面 改 性 。B PO 分 解 为初 级 自 由 基 ( C 6 H 5 COO · )或 次 级 自 由基 (C6H5 ·),这些自由基可直接从聚丙烯主链夺取氢原于而产生能够进 行接枝的大分子链自由基,进而引发单体进行聚合,产生接技:
用PEG作为抗静电剂,PEG-PET作为相容剂,进行PET、PEG、 PEG-PET三元共混纺丝,可以减少PEG的用量,获得持久的抗静电 效果。也可在PEG-PET共聚体中再加入第三共聚体——聚氧化乙烯 醚(PON),形成嵌段共聚(酯一醚)型抗静电剂,再与PET共混纺丝, 制得具有抗静电性能的改性涤纶。
侧连含有那些容易受辐射照激发产生自由基的结构,如:
3.功能基反应法
含有侧基功能基的聚合物,可加入端基聚合物与之反应形成 接枝共聚物
优点:接枝效率高,接枝的聚合度则由端基聚合物的聚合度决 定,所以这种接枝方法可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和合成。
4.其它方法-大单体技术合成接枝共聚物
近40年的研究表明,人们可以合成设计的接枝共聚物,即采 用大分子单体与小分子单体共聚合成规整接枝共聚物,也就 是大单体合成接枝共聚物的技术,这使其不仅在化学领域中 应用广泛,在医学、工程材料等领域也有独特的应用。
经接枝改性后,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强度有所降 低,伸长率增加,手感变差,但通常对纤维制品的服用性能影响不大。
26
嵌段共聚改性
一.基本原理 定义:嵌段共聚物分子链具有线型结构,是由至少两种以上 不同单体聚合而成的长链段组成。嵌段共聚可以看成是接枝 共聚的特例,其接枝点位于聚合物主链的两端。 嵌段共聚物可分为三种链段序列基本结构形式:
+R
CH2CH
OCCH2 O
+ RH
如聚合物主链上同时有几种可以夺取的氢,则接枝点往往 是在酯基的甲基上。
通过化学引发剂BPO引发接枝4-乙烯基吡啶,对聚丙烯纤维进行 表 面 改 性 。B PO 分 解 为初 级 自 由 基 ( C 6 H 5 COO · )或 次 级 自 由基 (C6H5 ·),这些自由基可直接从聚丙烯主链夺取氢原于而产生能够进 行接枝的大分子链自由基,进而引发单体进行聚合,产生接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样品存放测试。 将仪化产品和进口产品在 室温中存放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沸水收缩率的测试。
由于测试一和测试二的过程复杂,本文采用束 丝法对收缩率进行测试。 将一小束有序的短纤维用 夹子固定两端,测量夹子间的长度 L0 ,然后用纱布 包好放入沸水中煮 30 min( 干热收缩率是在一定温 度的烘箱内热处理 30 min),然后取出纤维测量处 理后两夹子间的距离 L1 ,随机选样共测 30 束,收缩 率测试偏差 ±2.5%。 计算同公式(1)。
收稿日期: 2016 -02 -26 作者简介: 李映(1985 -) ,女, 江 苏 东 台 人,硕 士 研 究 生,主 要 从 事 聚酯纤维的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14
合成技术及应用
第 31 卷
2) 水浴干热两次收缩测试。 水浴温度选定为 三个温度点 65 ℃、75 ℃、85 ℃,分别放入样品 10 s 后,测试一次收缩率 S1 ;再将每种试验条件的样品 放入 150 ℃鼓风烘箱中 10 min,测试二次收缩率 S2 。
将单根短纤维施加相应的预加张力,测其原长 度,然后用纱布包好放入沸水中煮 30 min( 干热收 缩率是在一定温度的烘箱内热处理 30 min),然后 取出纤维在原张力条件下测处理后的长度,随机选 样共测 30 根,收缩率测试偏差 ±2.5%。 计算公式 如下:
S
=L0
-L1 L0
×100%
结构高度取向,使分子状态极不稳定,即使在室温下 存放,由于时温等效,大分子结构也会缓慢地发生解 取向。 化学改性的纤维产品由于大分子链上存在支 链,对缓慢的解取向作用产生一定的位阻效应,而使 收缩率保持稳定;而物理改性的高收缩涤纶短纤维 的大分子结构规整,没有支链,解取向过程很容易发 生,收缩率容易下降,这也是进口产品需低温保存的 主要原因。
从表 5 中可以看出,水浴温度在 75 ~85 ℃时, 仪化产品和进口产品一次收缩效果完全,二次干热 150 ℃定型无收缩。 但此温度下仪化产品的一次收 缩率明显高于进口产品。 2.2.3 产品存放测试
作为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产品,其收缩率指标应 该为一定值。 表 6 为仪化产品和进口产品在存放不 同时间后,收缩率的变化结果。
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研究开发在近十年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其潜在的高收缩性能使生产 的产品具有致密、透气、柔软的独特风格,应用非常 广泛,如高档毛毯,仿皮革基布,针刺、水刺用过滤卫 生材料等[1] 。 不仅如此,生产中利用纤维固有的热 收缩性能,可省去传统的繁琐工序,简化生产流程, 降低设备成本。
摘 要: 通过对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热收缩性能测试,研究了热处理方式、温度、时间对化学改性高收缩涤 纶短纤维收缩性能的影响。 并与物理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进行收缩性能对比,结果显示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 收缩变化温度高 5 ℃,室温存放三个月,收缩率无明显下降。
关键词: 化学改性 涤纶 高收缩短纤维 收缩性能 中图分类号: TQ3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334X(2016)02 -0013 -04
第 31 卷 第 2 期 2016 年 6 月
研究论文
合成技术及应用 SYNTHET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Vol.31 No.2 Jun.2016
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收缩性能研究
李 映1 ,史利梅1,2 ,张文强3
(1.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江苏仪征 211900; 2.江苏省高性能纤维重点实验室, 江苏仪征 211900; 3.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服务部,江苏仪征 211900)
试验在水浴和干热两种条件下对仪化高收缩涤 纶短纤维进行了处理,见表 2。 仪化产品在干热和 水浴条件下,收缩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原因 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加剧,非晶区的大分子链段解 取向就越充分,收缩就越大。
表 2 不同方式的热处理温度对仪化产品收缩率的影响
项目
温度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收缩率,%
60
80
干热温度
市售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产品通常采用物理改性 法或化学 -物理改性相结合的方法来制备[2 -5] ,但 纤维产品的收缩性能参差不齐。 某些进口产品采用 纯物理改性方法生产,虽性能优越,但运输和储存条 件苛刻,要求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温度低于 40 ℃, 储存时间不超过 3 个月。 本文就市售高收缩涤纶短 纤维常温 不 易 存 放 和 收 缩 性 能 低 以 及 不 稳 定 等 缺 陷,设计生产出一款新型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 维。 文章就此款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热收缩性能做 详细研究讨论,并在应用试验中对比了物理改性进 口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产品与此款化学改性高收缩涤 纶短纤维产品的收缩性能差异。
表 3 为改变热处理时间仪化产品收缩率的变化 结果。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沸水和干热空气 140 ℃ 条件下,热处理时间为 5 min 时,仪化产品已充分收 缩;当时间延长至 30 min 时,仪化产品收缩性能保 持稳定。
表 3 热处理时间对仪化产品收缩率的影响
项目
热处理时间 /min
收缩率, %
第2 期
李 映等.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收缩性能研究
15
比仪化产品与进口产品在后道使用过程中的差异。 2.2.1 水浴反复收缩测试
表 4 为仪化产品与进口产品水浴反复收缩的测 试结果,图 2 以表 4 中的测试结果所作的对比图。
从表 4 和图 2 中可以看出,水浴温度在 60 ~65 ℃时,进口产品的收缩率比仪化产品大;而当水浴温 度升至 70 ~80 ℃时,仪化产品的收缩率明显高于进 口产品;进口产品在水浴温度升到 80 ℃时已不再收 缩,而仪化产品在接近 85 ℃水浴下不再收缩。
1 试 验
1.1 原料 仪征化纤责任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收缩涤纶短纤
维,采用化学改性法在聚酯中添加三单体制备而成, 以下简称仪化产品;目前国内厂家常用的进口高收 缩涤纶短纤维,测试结果为常规涤纶短纤维,未添加 三单体,纤维截面为圆形实心,即采用物理改性法制 备而成,以下简称进口产品。 高收缩短纤维成品性 能指标如表 1 所示。
参考文献:
[1] 于宾,焦 晓 宁.高 收 缩 聚 酯 纤 维 及 其 在 非 织 造 材 料 中 的 应 用 [ J] .产业用纺织品,2012,30(11) :39 -42.
5 干热温度
15 140 ℃
30
70 .2 70 .6 71 .9
5
69 .2
沸水
15
70 .3
30
70 .9
2.2 收缩性能对比测试 化学改性的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与物理改性的高
收缩涤纶短纤维相比有很多差异,就本文中仪化产 品与进口产品相比,两者生产过程的本质差别就是 仪化产品加入了三单体,使原本的大分子直链产生 支链的结构,再结合物理改性的方法制备了高收缩 涤纶短纤维。 仪化产品的缺点是熔点比常规涤纶短 纤维低,在 220 ℃左右,高温定型时手感偏硬;优点 是带支链的高取向结构稳定,60 ℃以下环境都可用 于储存。 为排除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用户的 使用顾虑,文章模拟用户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条件,对
此外,在 80 ℃以后,两种产品都出现伸长现象, 原因是收缩完全的大分子结构处于高度卷曲状态, 再次 受 到 高 温 处 理, 大 分 子 结 构 松 弛 舒 展, 出 现 伸长。 2.2.2 水浴干热两次收缩测试
表 5 为仪化产品和进口产品第一次经水浴收缩 和第二次经干热收缩的测试结果。
表 5 仪化产品和进口产品两次收缩性能测试结果
100
120 ( 处理 30 min)
140
160
180
0 31 .4 47 .8 66 .0 71 .9 79 .3 81 .6
60 水浴温度
80 ( 处理 30 min)
100
7 .2 33.3 70.9
在干热条件下,仪化产品在 60 ℃的干燥空气 下,无收缩,可知储存条件在 60 ℃以下;当热处理温 度为 160 ℃时,收缩率高达 80 %,并趋于稳定。 这
比文献[7] 报道的进口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储存温 度高 40 ℃,同温度下干热收缩率相比,仪化产品也 要高于进口产品。
图 1 为仪化产品收缩率与处理方式和温度的 关系。
图 1 仪化产品收缩率与处理方式和温度的关系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一定温度下,仪化产品在水 浴中的收缩率明显高于干热中的收缩率,当温度为 100 ℃时,干热收缩率为 47%,而沸水收缩率可达到 70%左右。 原因是水分子的增塑效应,水分子的渗 入使纤维分子链段更易滑移,其解取向更容易进行。 2.1.2 热处理时间对收缩率的影响
一次收缩 处理条件
二次收缩 处理条件
一次收缩率 S1 ,%
仪化产品
进口产品
二次收缩率 S2 ,%
仪化产品
进口产品
85 ℃水浴 75 ℃水浴 65 ℃水浴
150 ℃干热 (样品为湿润状态)
49 .3 43 .4 2 .7
28 .8 28 .9 2 .1
-8 .0 -2 .5 41.1
-1 .7 -6 .7 32 .2
2 结果与讨论
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经热处理后,高取向度的非 晶区分子链发生解取向,纤维表现出自动收缩变形 的状态。 而收缩率的大小与热处理的方式、热处理 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有关[6] 。 本文就下游用户使 用需求,针对性对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进行 收缩性能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条件对收缩性能的影 响,并对比化学改性的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与物理改 性的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之间收缩性能的差异。 2.1 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收缩性能 2.1.1 热处理方式以及温度对收缩率的影响
表 6 存放时间对仪化产品和进口产品收缩性能的影响
放置时间
沸水收缩率,%
仪化产品
进口产品
1d
由于测试一和测试二的过程复杂,本文采用束 丝法对收缩率进行测试。 将一小束有序的短纤维用 夹子固定两端,测量夹子间的长度 L0 ,然后用纱布 包好放入沸水中煮 30 min( 干热收缩率是在一定温 度的烘箱内热处理 30 min),然后取出纤维测量处 理后两夹子间的距离 L1 ,随机选样共测 30 束,收缩 率测试偏差 ±2.5%。 计算同公式(1)。
收稿日期: 2016 -02 -26 作者简介: 李映(1985 -) ,女, 江 苏 东 台 人,硕 士 研 究 生,主 要 从 事 聚酯纤维的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14
合成技术及应用
第 31 卷
2) 水浴干热两次收缩测试。 水浴温度选定为 三个温度点 65 ℃、75 ℃、85 ℃,分别放入样品 10 s 后,测试一次收缩率 S1 ;再将每种试验条件的样品 放入 150 ℃鼓风烘箱中 10 min,测试二次收缩率 S2 。
将单根短纤维施加相应的预加张力,测其原长 度,然后用纱布包好放入沸水中煮 30 min( 干热收 缩率是在一定温度的烘箱内热处理 30 min),然后 取出纤维在原张力条件下测处理后的长度,随机选 样共测 30 根,收缩率测试偏差 ±2.5%。 计算公式 如下:
S
=L0
-L1 L0
×100%
结构高度取向,使分子状态极不稳定,即使在室温下 存放,由于时温等效,大分子结构也会缓慢地发生解 取向。 化学改性的纤维产品由于大分子链上存在支 链,对缓慢的解取向作用产生一定的位阻效应,而使 收缩率保持稳定;而物理改性的高收缩涤纶短纤维 的大分子结构规整,没有支链,解取向过程很容易发 生,收缩率容易下降,这也是进口产品需低温保存的 主要原因。
从表 5 中可以看出,水浴温度在 75 ~85 ℃时, 仪化产品和进口产品一次收缩效果完全,二次干热 150 ℃定型无收缩。 但此温度下仪化产品的一次收 缩率明显高于进口产品。 2.2.3 产品存放测试
作为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产品,其收缩率指标应 该为一定值。 表 6 为仪化产品和进口产品在存放不 同时间后,收缩率的变化结果。
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研究开发在近十年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其潜在的高收缩性能使生产 的产品具有致密、透气、柔软的独特风格,应用非常 广泛,如高档毛毯,仿皮革基布,针刺、水刺用过滤卫 生材料等[1] 。 不仅如此,生产中利用纤维固有的热 收缩性能,可省去传统的繁琐工序,简化生产流程, 降低设备成本。
摘 要: 通过对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热收缩性能测试,研究了热处理方式、温度、时间对化学改性高收缩涤 纶短纤维收缩性能的影响。 并与物理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进行收缩性能对比,结果显示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 收缩变化温度高 5 ℃,室温存放三个月,收缩率无明显下降。
关键词: 化学改性 涤纶 高收缩短纤维 收缩性能 中图分类号: TQ3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334X(2016)02 -0013 -04
第 31 卷 第 2 期 2016 年 6 月
研究论文
合成技术及应用 SYNTHET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Vol.31 No.2 Jun.2016
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收缩性能研究
李 映1 ,史利梅1,2 ,张文强3
(1.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江苏仪征 211900; 2.江苏省高性能纤维重点实验室, 江苏仪征 211900; 3.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服务部,江苏仪征 211900)
试验在水浴和干热两种条件下对仪化高收缩涤 纶短纤维进行了处理,见表 2。 仪化产品在干热和 水浴条件下,收缩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原因 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加剧,非晶区的大分子链段解 取向就越充分,收缩就越大。
表 2 不同方式的热处理温度对仪化产品收缩率的影响
项目
温度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收缩率,%
60
80
干热温度
市售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产品通常采用物理改性 法或化学 -物理改性相结合的方法来制备[2 -5] ,但 纤维产品的收缩性能参差不齐。 某些进口产品采用 纯物理改性方法生产,虽性能优越,但运输和储存条 件苛刻,要求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温度低于 40 ℃, 储存时间不超过 3 个月。 本文就市售高收缩涤纶短 纤维常温 不 易 存 放 和 收 缩 性 能 低 以 及 不 稳 定 等 缺 陷,设计生产出一款新型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 维。 文章就此款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热收缩性能做 详细研究讨论,并在应用试验中对比了物理改性进 口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产品与此款化学改性高收缩涤 纶短纤维产品的收缩性能差异。
表 3 为改变热处理时间仪化产品收缩率的变化 结果。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沸水和干热空气 140 ℃ 条件下,热处理时间为 5 min 时,仪化产品已充分收 缩;当时间延长至 30 min 时,仪化产品收缩性能保 持稳定。
表 3 热处理时间对仪化产品收缩率的影响
项目
热处理时间 /min
收缩率, %
第2 期
李 映等.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收缩性能研究
15
比仪化产品与进口产品在后道使用过程中的差异。 2.2.1 水浴反复收缩测试
表 4 为仪化产品与进口产品水浴反复收缩的测 试结果,图 2 以表 4 中的测试结果所作的对比图。
从表 4 和图 2 中可以看出,水浴温度在 60 ~65 ℃时,进口产品的收缩率比仪化产品大;而当水浴温 度升至 70 ~80 ℃时,仪化产品的收缩率明显高于进 口产品;进口产品在水浴温度升到 80 ℃时已不再收 缩,而仪化产品在接近 85 ℃水浴下不再收缩。
1 试 验
1.1 原料 仪征化纤责任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收缩涤纶短纤
维,采用化学改性法在聚酯中添加三单体制备而成, 以下简称仪化产品;目前国内厂家常用的进口高收 缩涤纶短纤维,测试结果为常规涤纶短纤维,未添加 三单体,纤维截面为圆形实心,即采用物理改性法制 备而成,以下简称进口产品。 高收缩短纤维成品性 能指标如表 1 所示。
参考文献:
[1] 于宾,焦 晓 宁.高 收 缩 聚 酯 纤 维 及 其 在 非 织 造 材 料 中 的 应 用 [ J] .产业用纺织品,2012,30(11) :39 -42.
5 干热温度
15 140 ℃
30
70 .2 70 .6 71 .9
5
69 .2
沸水
15
70 .3
30
70 .9
2.2 收缩性能对比测试 化学改性的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与物理改性的高
收缩涤纶短纤维相比有很多差异,就本文中仪化产 品与进口产品相比,两者生产过程的本质差别就是 仪化产品加入了三单体,使原本的大分子直链产生 支链的结构,再结合物理改性的方法制备了高收缩 涤纶短纤维。 仪化产品的缺点是熔点比常规涤纶短 纤维低,在 220 ℃左右,高温定型时手感偏硬;优点 是带支链的高取向结构稳定,60 ℃以下环境都可用 于储存。 为排除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用户的 使用顾虑,文章模拟用户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条件,对
此外,在 80 ℃以后,两种产品都出现伸长现象, 原因是收缩完全的大分子结构处于高度卷曲状态, 再次 受 到 高 温 处 理, 大 分 子 结 构 松 弛 舒 展, 出 现 伸长。 2.2.2 水浴干热两次收缩测试
表 5 为仪化产品和进口产品第一次经水浴收缩 和第二次经干热收缩的测试结果。
表 5 仪化产品和进口产品两次收缩性能测试结果
100
120 ( 处理 30 min)
140
160
180
0 31 .4 47 .8 66 .0 71 .9 79 .3 81 .6
60 水浴温度
80 ( 处理 30 min)
100
7 .2 33.3 70.9
在干热条件下,仪化产品在 60 ℃的干燥空气 下,无收缩,可知储存条件在 60 ℃以下;当热处理温 度为 160 ℃时,收缩率高达 80 %,并趋于稳定。 这
比文献[7] 报道的进口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储存温 度高 40 ℃,同温度下干热收缩率相比,仪化产品也 要高于进口产品。
图 1 为仪化产品收缩率与处理方式和温度的 关系。
图 1 仪化产品收缩率与处理方式和温度的关系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一定温度下,仪化产品在水 浴中的收缩率明显高于干热中的收缩率,当温度为 100 ℃时,干热收缩率为 47%,而沸水收缩率可达到 70%左右。 原因是水分子的增塑效应,水分子的渗 入使纤维分子链段更易滑移,其解取向更容易进行。 2.1.2 热处理时间对收缩率的影响
一次收缩 处理条件
二次收缩 处理条件
一次收缩率 S1 ,%
仪化产品
进口产品
二次收缩率 S2 ,%
仪化产品
进口产品
85 ℃水浴 75 ℃水浴 65 ℃水浴
150 ℃干热 (样品为湿润状态)
49 .3 43 .4 2 .7
28 .8 28 .9 2 .1
-8 .0 -2 .5 41.1
-1 .7 -6 .7 32 .2
2 结果与讨论
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经热处理后,高取向度的非 晶区分子链发生解取向,纤维表现出自动收缩变形 的状态。 而收缩率的大小与热处理的方式、热处理 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有关[6] 。 本文就下游用户使 用需求,针对性对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进行 收缩性能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条件对收缩性能的影 响,并对比化学改性的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与物理改 性的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之间收缩性能的差异。 2.1 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收缩性能 2.1.1 热处理方式以及温度对收缩率的影响
表 6 存放时间对仪化产品和进口产品收缩性能的影响
放置时间
沸水收缩率,%
仪化产品
进口产品
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