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文字版)

合集下载

呼吸品管圈 汇报幻灯- (终极版)

呼吸品管圈  汇报幻灯- (终极版)

03 问题分析
问题的识别与确定
总结词:明确问题
详细描述:通过收集数据、观察和调查,明确呼吸品管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并对其进行定义和描述 。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总结词:深入挖掘
详细描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多个角度和维度进行深入挖掘,找出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
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案
总结词:制定方案
问题与不足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部分护理人 员参与度不高、改进措施执行力度有待加强等。
未来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提升护理人员参与度
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和参与 意愿,确保全员参与。
加强改进措施的执行力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改进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不 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
定期组织品管圈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 提升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活动实施过程
数据收集
按照设定的指标和方法,收集 相关数据和信息,为后续分析
提供依据。
问题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 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明确 改进方向。
对策制定
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相应 的改进措施和对策,明确实施 方案。
实施改进
按照制定的对策和方案,积极 推进实施改进工作,确保活动
效果。
活动成果
持续关注患者需求
定期收集患者反馈,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持续改进 护理服务质量。
对品管圈活动的建议和展望
推广品管圈理念
将品管圈理念和方法推广至更多科室 和领域,促进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提 升。
加强培训与交流
完善激励机制

呼吸科品管圈PPT成果汇报 内容完整护理QCC成品案例

呼吸科品管圈PPT成果汇报 内容完整护理QCC成品案例

02
第二部分
主题选定
主题选定
主题评价项目
上级政策 可行性 迫切性 圈能力 总分 顺序 选定
降低液体外渗发生率
34
31
35
25
125 1
提高住院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
29
22
25
21
97
5
降低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
30
26
32
24
112
2
降低体温单的漏填率
32
22
23
23
100 4
提高健康宣教有效率
30
27
第一部分
常青藤圈简介
常青藤圈简介
优质
用心
改善
安全
专业
贴心
我们的QCC圈员
在医院品管圈推进委员会的推动及系 统培训下,我们呼吸科二病区护士以 自动自发的精神组圈。
我们的活动宗旨:不断改善护理问题, 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高安全、优 质的护理服务。
常青藤圈简介
品管圈成立
1
20xx年11月15日呼吸科二区召开 品管圈成立会议,会上向大家征 集圈名和圈徽
22
22
101 3
分数
可行性
迫切性
圈能力
上级政策
评价说明
1
不可行
普通
0%~50%
不相关
3
可行
迫切
51%~75%
相关
5
极可行
极迫切
76%~100%
极相关
备注:(评价计分方式:优5分、良3分、差1分,护理人员8人参与选题过程)
选题背景
对患者而言
减轻患者的痛苦, 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对同仁而言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成品QCC护理课件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成品QCC护理课件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 报成品qcc护理课件
目录
• 引言 • 品管圈活动过程 • 成果汇报 •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01
引言Biblioteka 品管圈介绍品管圈定义
品管圈是由同一工作现场或相关 区域的人员自发组成的小组,通 过团队的合作,运用品质管理工 具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
工作质量。
品管圈的特点
自主性、互助性、持续性、创新 性。
可操作性
对策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实施和执行。
对策实施与检讨
及时性
对策实施与检讨及时,按照实施方案,迅速开展工作,并及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有效性
对策实施与检讨有效,能够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效果确认
量化性
效果确认量化,采用具体的数据指标对 活动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VS
可行性
活动计划充分考虑了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具有可行性,能够保证活动的顺利 进行。
现状把握
准确性
现状把握准确,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方式,全面了解 了呼吸科患者护理的现状和问题。
客观性
现状把握过程中,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确保数据的客观 性和准确性。
目标设定
明确性
目标设定明确,根据现状把握的结果,制定了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目标 。
合理性
目标设定合理,既考虑了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又充分考虑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 迫性。
解析
全面性
解析全面,从人、机、料、法、环等 多个方面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找 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
准确性
解析准确,针对问题的根本原因,提 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对策拟定
具体性
对策拟定具体,针对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

呼吸科品管圈PPT成果汇报

呼吸科品管圈PPT成果汇报

03 活动计划拟定
虚线表示计划线
实线表示实施线
月份 周期
活动项目
20xx年6月
1234 周周周周
20xx年7月
1234 周周周周
20xx年8月 20xx年9月 20xx年10月
123412341234 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
20xx年11月 20xx年12月
1 2 3 4 1 234 周 周 周 周 周 周周周
负责人
选出圈名及圈徽
张、谢
主题确定 活动计划拟定
现状把握 目标设定 原因解析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效果确认 标准化 检讨及改进
张、谢 朱、陈 虞、王 虞、王 华、俞 华、俞 王、余 王、余 谢、张 虞、张
资料整理及发表
谢、张
04
现状把握
04 现状把握——呼吸功能锻炼流程图
医生开出手术医嘱
责任护士对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宣教、示范、 观看视频并教会病人、记录于宣教单上
平均每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不规范件数
02 主题选定—选题理由
降低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不规范率;不规范的呼吸功能锻炼对于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并发症,这不仅对患
者造成痛苦,延迟出院,增加住院费用,而且对医院的发展也存在影响。
对同仁而言
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及时、优质、 高效的为病患服务。









检查人
04 现状把握——改善前查检表
检查(周)
对象:20xx年7月手术病人呼吸功能锻炼操作数共50例 (其中不规范有34例) 时间:20xx年7月7日—8月10日 来源:病房查检表 方法:数据收集
7.7—7.13 7.14—7.20 7.21—7.27 7.28—8.3 8.4—8.10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文字版)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文字版)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文字版)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文字版)圈名:呼啦圈主题:降低胃管脱管率圈介绍:呼啦圈成立于2014年3月,共有11位成员。

圈督查:爱萍圈长:贾改霞副圈长:叶圈员:燕、婷、乐、唐悦、婧、王丽英、瑜、茹主要工作:认真查对医嘱,遵循三查七对,加强巡视胃管固定情况,保证医疗安全,降低胃管脱管率,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活动过程:2014年3月-2014年10月,全员积极参与,分工合作,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性强,共计开大会2次。

第一次会议:2014年3月全体成员开会,成立呼吸消化科品管圈,确定圈成员,推选出圈长贾改霞,副圈长叶,介绍了品管圈主要容。

第二次会议: 2014年3月全体成员参加,大家各抒己见,提出问题,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按照品管圈评分标准选定圈名、圈徽与主题。

圈名选定过程:最初拟题---快乐圈 --- 拉手圈 ---天使圈--- 氧气圈 --- 最终选定---呼啦圈!圈名意义:呼吸消化科的全体成员手拉手,团结一致,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为患者带来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圈徽意义圈圈环绕代表团结协作,秩序井然;一颗心,代表我们炙热的心,热情洋溢,充满爱心;一侧肺叶象征着呼吸消化科,代表本科的全体;舞动着的人,代表我们的青春活力,积极向上,我们怀揣着一颗炙热的心,为患者的健康而努力,团结有序,充满活力,不辞劳苦。

主题选定主题评价题目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总分顺序选定降低胃管脱管率505454211选题优点避免延误治疗,为患者带来安全实惠?降低患者留置胃管感染机率避免多余开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轻护理工作负担,体现自我价值美化医院形象,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数据把握时间:2014年3月—2014年10 月对象:2013年1月—2014年10月呼吸科住院胃管插管患者100例。

方法:资料查阅,数据收集。

胃管脱管要因选定管道意外护士管道护理责任心不强制度落实欠缺患者自行拔管约束带过于简单润滑剂未处理干净留置胃管脱管率高的原因分析:一、护士管道护理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欠缺;工作量大,人力不足;润滑剂未处理干净;专业培训不足;宣教不当;观察不足;二、管道意外:固定不当,约束带简单;患者不配合保护不当;置管时间过长;患者自行拔管;三、制度落实欠缺:流程规程不够细化;培训方法不合理;培训时间不足。

呼吸品管圈2014.11.1

呼吸品管圈2014.11.1

护理人员
封管错误
技术不熟练 沟通能力差 年轻化 专业知识缺乏
水肿
操作不规范
固定不当 位置不佳
血管选择不当
可见长度不够 血管萎陷
惰性心理
血管病理性特点
缺少培训 血管弹性差
个人状态
活动过大 肥胖 烦躁
血管生理性特点
监管不到位 管径弯曲 管径细
监督管理
患 者
留 置 针 留 置 失 败 原 因 鱼 骨 图
因果关联分析
改善前柏拉图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导管堵塞 穿刺失败 液体外渗 针眼渗血 针管滑出 穿刺部位发红 静脉炎 针体漏液 37.70% 10 5 4 20.00% 3 2 0.00% 80.32% 31 63.11% 21 80.00% 60.00% 40.00% 88.52% 92.62% 46 95.90% 98.36% 100% 100.00% 120.00%
2 0.3 1.64% 100%
122 18.0 100%
现状调查资料图片
改善前柏拉图
缺欠合计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导管堵塞 穿刺失败 液体外渗 针眼渗血 针管滑出 穿刺部位发红 静脉炎 针体漏液 37.70% 40.00% 10 5 4 20.00% 3 2 0.00% 80.32% 31 63.11% 21 80.00% 60.00% 88.52% 92.62% 46 95.90% 98.36% 100% 100.00%
P D A C
对策处置 改进后效果良好
对策效果确认 1、护士培训率达100%; 2、护士理论考核合格率98%,操作考核合格率95% ; 3、沟通技巧有所提高,患者接受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 留置针使用后的护理工作; 4、护士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水平增强,,提高了独立操 作的自信心; 5、N1级护士仍需反复培训。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PPT成品QCC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PPT成品QCC

专业知识不扎实 没人提醒
相关制度,质控落 相关实制不度到,位质控落 实不到位

没有进行定期考核 没有进行定期考核
护 士 调 节 报 警 值 意 识 较 低
17
真因分析——鱼骨图

没有加强自身专业 知识
相关专业知识不扎实
培训力度不够 培训力度不够

低 年 资 护 士 不 会 调 节 报 警 值
18
对策拟定
4 4.25
3.25
4
2
4
3.5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5
评价说明
分数
1 3 5
院方政策
无相关 符合
非常符合
重要性
不重要 重要
很重要
可行性
不可行 可行
很可行
总分
顺序 选定
17.25
2
15.63
3
18.75
1
13.75
5
14
4
圈能力
无法胜任 尚能胜任 能胜任
5
选题背景
01
心电监护仪作为临床常用的抢救仪器之一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 临床各科室,护士作为心电监护仪的直接使用者,其使用技术 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而报警值的设 置可以更好的反应护士使用监护仪的水平。
对策1
提醒护士设置报 警值
对策2
加强监护仪理论与 操作的学习
对策3
随机质控,纳入绩效
19
对策拟定
要因
神外一降低报警值设置错误对策拟定评分表
对策方案
总分
采纳
1.护士长晨会时提醒护士设置报警值
45

提议人 负责人 执行时间 对策编号 5

呼吸内科品管圈XX年

呼吸内科品管圈XX年

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成果
医疗设备利用率提高
人力成本优化
通过合理安排设备使用计划和加强维 护保养,医疗设备利用率从原来的 60%提高到了80%。
通过合理排班和优化工作流程,人力 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人力资 源的利用效率。
药品成本控制
通过优化药品采购和使用流程,药品 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降低了医疗成 本。
品管圈活动促进了医护人员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为呼 吸内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品管圈活动,呼吸内科在医疗流 程、患者沟通、病历管理等方面取得 了显著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和医疗安全性。
对其他科室或领域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有效的质量改进工具,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的各个科室,提升整体医疗 服务水平。
呼吸内科品管圈XX年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呼吸内科品管圈的组织与实施 • 呼吸内科品管圈的主要成果 • 呼吸内科品管圈的经验与教训 • 结论
01
引言
品管圈的定义与目的
01
02
定义
目的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工作 性质相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
质量改进的成果
03
患者诊断准确率提高
治疗方案优化
医疗操作规范化
通过实施新的诊断流程和培训,患者诊断 准确率从原来的90%提高到了95%。
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品管圈团队制定了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效 果。
通过制定操作规范和操作指南,医疗操作 规范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降低了医疗 差错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文字版)
圈名:呼啦圈
主题:降低胃管脱管率
圈介绍:呼啦圈成立于2014年3月,共有11位成员。

圈督查:爱萍圈长:贾改霞
副圈长:叶
圈员:燕、婷、乐、唐悦、婧、王丽英、瑜、茹
主要工作:认真查对医嘱,遵循三查七对,加强巡视胃管固定情况,保证医疗安全,降低胃管脱管率,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活动过程:2014年3月-2014年10月,全员积极参与,分工合作,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性强,共计开大会2次。

第一次会议:2014年3月全体成员开会,成立呼吸消化科品管圈,确定圈成员,推选出圈长贾改霞,副圈长叶,介绍了品管圈主要容。

第二次会议: 2014年3月全体成员参加,大家各抒己见,提出问题,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按照品管圈评分标准选定圈名、圈徽与主题。

圈名选定过程:最初拟题---快乐圈 --- 拉手圈 ---天使圈--- 氧气圈 --- 最终选定---呼啦圈!
圈名意义:呼吸消化科的全体成员手拉手,团结一致,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
围,为患者带来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圈徽意义
➢圈圈环绕代表团结协作,秩序井然;➢一颗心,代表我们炙热的心,热情洋溢,充满爱心;
➢一侧肺叶象征着呼吸消化科,代表本科的全体;
➢舞动着的人,代表我们的青春活力,积极向上,我们怀揣着一颗炙热的心,为患者的健康而努力,团结有序,充满活力,不辞劳苦。

主题选定
选题优点
➢避免延误治疗,为患者带来安全实惠
➢降低患者留置胃管感染机率
➢避免多余开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轻护理工作负担,体现自我价值➢美化医院形象,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数据把握
时间:2014年3月—2014年10 月对象:2013年1月—2014年10月呼吸科住院胃管插管患者100例。

方法:资料查阅,数据收集。

胃管脱管要因选定
✓管道意外
✓护士管道护理责任心不强
✓制度落实欠缺
✧患者自行拔管
✧约束带过于简单
✧润滑剂未处理干净
留置胃管脱管率高的原因分析:
一、护士管道护理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欠缺;工作量大,人力不足;润滑剂未处理干净;专业培训不足;宣教不当;观察不足;
二、管道意外:固定不当,约束带简单;患者不配合保护不当;置管时间过长;患者自行拔管;
三、制度落实欠缺:流程规程不够细化;培训方法不合理;培训时间不足。

现况值:
原因出现次数影响度累计影响度
置管时间过长17 33% 33%
固定不当11 22% 55%
患者保护不当10 20% 75%
巡视不足 6 12% 86%
宣教不足 3 6% 92%
医护操作不当 2 4% 96%
其它 2 4% 100%
结论:根据上图结果显示以置管时间过长、患者配合不当、固定不当三项累计约占80%,根据二八定律(用80%的努力来解决20%的问题),此三项作为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

目标设定
项目一、置管时间过长
目标值 = 现况值-改善值
=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
= 17-(17×80%)
= 3
项目二、固定不当
目标值 = 现况值-改善值
=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
= 11-(11×80%)
= 2
项目三、患者自身保护不当
目标值 = 现况值-改善值
=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
= 10-(10×80%)
= 2
对策实施(Plan Do Check Act):
针对原因一:护士责任心不强
P(计划) 1.强化责任心,发自心的关心患者,做好每一步操作,避免润滑剂影响固定效果; 2.改进,简化工作流程;
3.及时掌握患者的动态病情变化。

D(实施) 1.将病床责任到人,强化护士责任心;
2.做好置管患者的交接班工作;
3.鼓励护士多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4.简化护理书写流程,使护士能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病房,做好宣教工作。

C(检查) 1.要利用晨晚间护理和治疗、巡回等一切走进病房的每一次机会,检查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2.不定期询问患者对护士关心患者成度是否满意;
3.督促护士多走进病房。

A(评价)改进后护士责任心得到强化,用心做好项操作
针对原因二:制度落实欠缺
P(计划) 1.完善宣传材料,通过学习了解预防脱管的重要性及脱管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2.口头、书面、宣传画多方面实施;
3.把健康宣教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
4.举例说明固定的重要性。

D(实施) 1.留置胃管前:防脱管告知;
2.留置全过程:根据患者的知晓程度有针对性的指导防护设施的使用方法和脱管的注意事项;
3.在病房或走廊贴宣传画;
4、组织全体护士通过少量多次的学习防脱管知识的方法,并讲解有关成功案例,避免“走过程”;
5.增加临床示教次数;
6.分两次圈会进行以往留置胃管托管案的案例分析,分析诱因,查我不足,并在工作中主动改进。

C(检查) 护士长、责任护士不定期的询问患者及家属对防脱管注意事项的程度,及是否能够熟悉正确使用防护措施。

A(评价) 改进后完善了宣传材料,医护人员及患者了解了预防脱管的重要性及脱管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针对原因三管道意外
P(计划) 1.完善配套硬件设施;
2.教会患者和家属如何保护;
3.护士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D(实施) 1.申请先进的防管道脱出的设施;
2.入院时反复指导患者及家属防护设施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责任到人,定期巡视防护设施的配备和使用情况,有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
4.防脱管标志要醒目;
5.抗过敏胶带在鼻翼两侧固定胃管;
6.两根白色丝绸带或尼龙带在紧贴鼻翼下方的胃管处交叉环绕固定;
7.扣针固定胃管尾端;
8.对于不配合的病人适当的采取约束措施,如手腕部或足腕部的约束带;
9.防止因置管时间过长而导致管道出现问题。

C(检查) 1.定期检查防护设备是否齐全;
2.不同的责任人不定期的交叉询问患者及家属对防脱管注意事项的知晓度;
A(评价) 改进后1.完善了配套硬件设施;
2.教会了患者和家属如何保护;
3.护士加强了巡视,发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无形的成果
拟定下一个主题:”提高痰标本合格送检率”
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创造更好的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