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医生工作站详细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HIS)

建立电子处方中的医师电子签名机制 根据2005年4月在我国实施的《电子签名法》的要求,采用PKI技术,通过建立统一的医院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实现使用者的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可达到比普通口令密码认证更高的安全级别,使门诊处方成为能基本符合法律标准的合格处方。 药房发药系统的LED大屏显示叫号系统 通过LED大屏显示系统,病人在收费窗口缴费后,即可在药房窗口的大屏上显示“病人取药”的提示信息,方便了病人
2.医疗诊断的特点:
#2022
组成: 以医院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 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 以知识为中心的医学文献服务信息系统
当前HIS应用弊端: 主要有三: HIS的应用范围和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几乎没有哪个医院实现了完整的病人信息管理; 医院之间由于标准化工作的滞后而无法实现区域病人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医院与卫生管理部门和疾病控制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电子化信息传递手段。
临床信息系统
临床信息系统(CIS):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病人信息进行采集、存贮、处理、传输,为临床医护人员所利用,以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的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EMR)系统、医学影像系统(picture achie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护理信息系统(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NIS)和远程医疗(telemedicine)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03.11.07•【文号】国中医药发[2003]53号•【施行日期】2003.11.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通知(发布日期:2011年10月12日,实施日期:2011年10月12日)废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3]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各有关单位:为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工作,在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基础上,我局组织制定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现印发试行,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注重与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衔接,注重体现中医医院的实际,是一部指导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性文件,也是指导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标准。
二、信息化是中医医院现代化的基础与前提,各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积极扶持,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进程,以医院信息化促进医院的现代化。
三、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要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
根据各级、各类中医医院的具体情况,做好调查分析,有计划、有步骤实施,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人财物浪费。
四、重视和加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的贯彻落实工作。
因其涉及较多业务和专业性知识,可委托相关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培训、检查、督促落实等工作。
试行期间,请各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报送我局。
附件: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二00三年十一月七日附件: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00三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硬件设施第三章软件系统第四章运行与维护第五章系统安全第六章培训与岗位要求第七章检查与评估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信息化是中医医院现代化的基础与前提。
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2002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快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研制和浪费,保护用户利益,推动和指导医院信息化建设,特制定本《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第二条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为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一个基本依据,亦是现阶段商品化医院信息系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本规范同时为各级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用于评价各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程度的基本标准。
第四条医院信息系统的定义:医院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对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
第五条实用性是评价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准。
它应该符合现行医院体系结构、管理模式和运作程序,能满足医院一定时期内对信息的需求。
它是现代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为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六条医院信息系统不是简单地模拟现行手工管理方法,而是根据医院管理模式采用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理论设计建立的。
在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前,医院必须首先规范自身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模式。
医院信息系统建立的过程,应是医院自身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机制的过程。
第七条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系统,功能涉及到国家有关部委制定的法律、法规。
包括医疗、教育、科研、财务、会计、审计、统计、病案、人事、药品、保险、物资、设备…等等。
因此,评价医院信息系统首先必须保证与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一致,并能满足各级医疗机构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信息的要求。
医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一般格式): (一)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2、建设的基本原则 3、分解子目标
(二)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
1、计算机设备配备 2、经费投入 3、主要流程调整 4、人员素质要求 5、主要规章制度调整 6、工作协调
(三)可行性分析和评估
1、经济可行性 2、管理工作可行性 3、学科建设与医院长远发展 4、信息系统软件的选择 5、风险分析
HL7,DICOM, SNOMED, UMLS,日本电子病历标准
3、优秀系统的推广应用起到了典范作用。 如:美国退伍军人医院DHCP系统,50个州用。部分 州立医院使用。
2018/10/12
HIS讲义
9
二、我国HIS的发展与现状
1、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1976年上海肿瘤医院利用计算机进行放疗剂量的计算,2年后建立病史管理系 统。1978年南京军区总医院引进国产DJS-130计算机进行药品管理、科研管理 等。1978年在武汉召开“中医控制论研讨会”标志着中医行业计算机应用的 开始,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市中医院的“名老中医专家系统”研究, 全国闻名。同时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开始研究。 1980 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我院在王安机上开发系统。机器贵、汉字处理困难、 可靠性较差,为我国HIS发展培养了技术人员。 2、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 1984年卫生部下达《计算机在我国医院管理中应用的预测研究》课题,成立 了由上海肿瘤医院、黑龙江省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和南京军区总医院组成 的课题协作组;同时在北京医科大学和湖北中医学院分别举办综合医院、中 医医院的计算机技术研修班(一年半制),培养高层次医学计算机两用人才 (成为骨干)。1986年7月卫生部向10个单位下达研制病案、统计、人事、器 械、药品、财务6个医院管理软件任务书。10月成立卫生部计算机应用领导小 组,指导和协调计算机应用工作。硬件由小型机向微机迁移。操作系统以 DOS为主,数据库主要使用DBASE,编程语言主要采用BASIC、DBASE等过 程化语言,出现了数十种汉字系统,其中:CCDOS、YYDOS。
智慧门诊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针对智慧门诊管理系统的特点和用户需求,我们建议设置以下培训课程:系统概述与功能介绍、基础 操作与流程演示、高级功能与技巧分享、常见问题解答与故障排除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方式,确保用户能够熟练掌握系统操作。
线上线下推广活动安排和效果评估
线上线下推广活动安排
我们将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推 广活动,包括在医院内部举办培训班、研讨 会等活动,以及通过社交媒体、行业展会等 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时,我们将邀请行 业专家和意见领袖进行讲座和交流,提高用 户对智慧门诊管理系统的认知度和兴趣。
效果评估
为确保推广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将制定一套 完善的评估机制。通过收集用户反馈、分析 系统使用数据等方式,对推广活动的效果进 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将及时调 整推广策略和活动安排,以确保达到预期的 推广效果。
系统维护周期、内容和服务水平协议
系统维护周期
我们将根据智慧门诊管理系统的实际运行情 况和用户需求,制定合理的维护周期。通常 情况下,维护周期将包括日常巡检、定期维 护和紧急故障处理等阶段。
02
系统架构设计
整体架构设计思路及特点
模块化设计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 的功能模块,便于开发 、测试和维护。
高可用性
采用分布式架构,确保 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仍 能保持稳定运行。
可扩展性
预留扩展接口,便于根 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扩 展和升级。
安全性
遵循行业安全标准,采 用加密传输、访问控制 等安全措施,保障系统 数据安全。
后端数据处理能力及扩展性保障
A
高性能数据处理
采用高性能数据库和分布式缓存技术,确保系 统在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处理能力。
数据一致性保障
智慧医院智能门诊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医院智能门诊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医院智能门诊系统设计方案:1. 引言智慧医院智能门诊系统是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医院门诊业务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门诊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系统。
本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科学、可行的智能门诊系统的设计。
2. 系统架构智慧医院智能门诊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2.1. 患者预约模块:提供患者在线预约门诊的功能,包括医生选择、时间选择、病症填写等功能。
2.2. 排队管理模块:根据患者的预约情况和医生的工作情况,自动生成患者的排队序号,提供患者排队信息查询,方便患者就医。
2.3. 医生工作站:提供医生在线查看患者预约信息、患者排队信息、病历信息等功能,方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2.4. 患者就诊模块:提供患者就诊的功能,包括患者就诊叫号、就诊时间记录等功能,方便医生和患者对病情进行跟踪和管理。
2.5. 统计分析模块:提供医院门诊业务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患者数量统计、医生工作量统计等,有助于医院进行管理决策。
3. 系统功能3.1. 患者预约功能:患者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线上预约门诊医生和时间,填写病症信息,提高就诊效率。
3.2. 排队管理功能:根据患者预约信息和医生工作情况生成患者的排队序号,提供排队信息查询功能。
3.3. 医生工作站功能:医生可以在线查看患者预约信息、排队信息和病历信息,进行诊断和治疗。
3.4. 患者就诊功能:患者可以通过系统获取自己的就诊叫号,减少等待时间。
3.5. 统计分析功能:系统可以进行门诊业务的统计分析,包括患者数量统计、医生工作量统计等。
4. 系统实现技术4.1. 前端开发技术: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开发技术实现系统的用户界面。
4.2. 后端开发技术:使用Java、Python等后端开发技术实现系统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
4.3. 数据库技术: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存储系统的数据,包括患者预约信息、排队信息、病历信息等。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方案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方案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运营的重要支撑。
一个高效、可靠、安全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增强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本文将详细阐述一套完整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方案。
一、系统概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平台,涵盖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
它通过整合和管理医院内部的各种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为医院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系统目标1、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优化挂号、就诊、检查、治疗、缴费等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现对医疗过程的全程监控和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3、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支持医院的管理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4、增强患者满意度通过便捷的服务和良好的沟通,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三、系统功能模块1、门诊管理模块挂号与预约系统支持患者现场挂号、电话预约、网络预约等多种挂号方式,合理安排就诊时间。
分诊与叫号系统根据患者病情和科室情况进行分诊,通过叫号系统引导患者有序就诊。
门诊医生工作站医生可以记录患者的病历信息、开具检查检验申请单、处方等。
2、住院管理模块住院登记与安排办理患者住院手续,安排病房和床位。
住院医生工作站记录住院患者的病程、医嘱、手术安排等。
护士工作站执行医嘱、护理记录、患者费用管理等。
3、药品管理模块药库管理药品的采购、入库、出库、库存盘点等管理。
药房管理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的发药、退药管理。
4、检查检验管理模块检查申请与预约医生开具检查申请单,患者进行检查预约。
检验结果管理检验结果的录入、审核、查询和打印。
5、财务管理模块门诊收费与住院收费包括费用的收取、结算、退费等。
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完整)

XX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目录前言 (2)第一章概述 (2)第一节、有关医院信息系统的含义 (2)第二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及其包含的内容 (3)第三节、我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情况 (3)第二章需求分析和必要性分析 (3)第一节、实施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3)第二节、实施信息化的必要性 (4)第三节、实施信息化的紧迫性 (6)第三章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6)第四章我院医院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8)第一节、总体规划 (8)一、管理系统总体规划 (8)二、网络结构总体规划 (12)第二节、分步实施方案 (16)第一期完成基本功能建设,实现医院管理初步信息化 (16)第二期实现临床管理信息化,配合医院成本核算和预算工作 (19)第三期数字化医院的建立 (20)第三节、总体实施方式 (20)第四节、资金筹措 (20)第五节、系统实施阶段的注意事项 (20)第五节、系统维护 (21)第五章医院实施信息化建设后的效益分析 (22)第一节、直接经济效益 (22)第二节、间接经济效益 (23)第三节、社会效益 (24)附件一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相关表格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据市场调查,目前省级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率高达87.2%,县级以上医院已建立或即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占同等医院总数的60%以上。
卫生部曾强调“国内三甲以上的医院都需要实行信息化管理”,同时国家即将进行卫生资源区域规划,实现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卫生医疗资源共享。
为此,我院只有建立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将来纳入社会化管理、共享卫生资源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医生工作站详细设计
1、 程序设计说明:
以下为各功能模块中主要程序的设计说明: 1.1 窗体HDLand.Java 设计说明:
1.1.1 程序描述:本窗体是用于处理用户登录系统时的身份认证 1.1.2 输入输出及功能处理:
输入 处理 输出
1.1.3 逻辑流程
1.2 窗体HDMain.java 设计说明: 1.
2.1 程序描述: 本窗体是用于显示系统主界面,连接其他模块窗体。
点击相应菜单选项,能够连接到相应功能的窗体中(HDAlter.java ,HDPrintC.java ,HDPrintM.java ,HDWnum.java ,HDWvisit.java ,HDWwork.java )。
1.3 窗体HDLoading.java 设计说明: 1.3.1 程序描述: 本窗体用于加载数据库时显示等待时间。
1.4 窗体HDWnum.java 设计说明: 1.4.1 程序描述: 本窗体用于实现门诊医生看诊时病人的排队叫号功能。
1.4.2 输入输出及功能处理:
输入
处理 输出
1.4.3 逻辑流程:
1.5 窗体HDWwork.java设计说明:
1.5.1 程序描述:
本窗体是用于处理病人就诊信息,将病人基本信息、医生问诊信息(主诉、病史、过敏史)、病情及诊断、医生处方、检验单据等合用在一个窗体。
当进行相应操作时,会及时更新控件的显示方式和显示内容;当数据发生改变时,相应的控件的数据也会发生改变。
1.5.2 输入输出及功能处理:
输出
输入处理
1.5.3 逻辑流程:
1.6 窗体HDWvisit.java设计说明:
1.6.1 程序描述:
本窗体是用于显示该医生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量。
1.7 窗体HDAlter.java设计说明:
1.7.1 程序描述:
本窗体是用于修改当前用户密码。
1.7.2 输入输出及功能处理:
输入处理输出
1.7.3 逻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