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1自动化制造系统2011-10真题

02211自动化制造系统2011-10真题
02211自动化制造系统2011-10真题

D019 ? 0221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I 分,共1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一个正确答案,并将 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k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核心在于(

2. 由于具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加工中心就可以在一台机床上完成(:

3. 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一个特点是控制元件同时又是〔

4. 在空间描述机器人执行机构各个构件的位置和方位时,其绝对坐标系是参照〔 A,工祜现场基面所建立的坐标系

5.零件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的基本问题之一和机

械制造厂实现零件加工自动化的基

础是C

U 检测过程的自动化

G.通常*作为多工序集中加工的加工中心,仅指主要完成(

7.在通用机床自动线中,工件的输送方式有(

D019 - 02211自动化制造系统试卷第1页C 共8页)

A.硬件水平

B.软件水平

C.集成 D ?控制能力

A. 多个工序的加工 B 多个工艺:的加工 C. 一个工序的加工

D. 一个工艺的加工 A. 执行元件

B, 存储元件

C.转换元件

D.驱动元件 B*机器人机座所建立的坐标系

C. 机器人指定构件所建立的坐标系

D*空间任意一点所建立的坐标系

A. 物流供输的自动化

B. 加工设备的自动化

C.刀具的自动化

A. 螳刨加工的数控机床 B 铳较加工的数控机床 C. 钻铳加工的数控机床

D. 锥铳加工的数控机床 A.强制输送和定时输送两种 B. 强制输送和自由传送两种 C. 强制输送和约定输送两种

D.定时输送和自由输送两种

自勒化制造系统试卷 第2页C 共S 页)

S,机械制造系统是一个包含(

轧柔性自动线的加工对象基本是/

10. 根据工件的输送方式和工件的形状.输料槽的类型主要有C

11. 步伐式传送带有棘爪式、摆杆式等多种形式,可以实现工件的(

氐单向连续输送

G 取向连续输送

12. 按导向方式的不同可将自动导向小车分为€

13. 自动换刀装置对刀具的识别通常采用(

14. 机械加工的在线检测,一般可分为(:

A,自动尺寸、自动补偿却安全测量箒方法 R.自动尺寸和自动补偿测鼠等方法

15. 单工位装配机是指可以在一个位宜上完成(

二、判断改错题(毎小題1分,壮10分}

在翹后的插号内■正礁的打错误的打“X”并在题下

£&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与管理系统是指对制造过程的监控"检测.协调与借理“

ir

A,物料流与信息流的综合系统 B. 信息流与能S 流的综合系统

C.能盘流与物料流的综合系统

d 物料流、信息流与能戢流的综合系统

A.回转体类工件

B.轴套类工件

C.箱体类工件 D 杂件类工件

A.自流式与半自流式 半自流式与强制运动式

C.强制运动式与自流式

D.自流式、半自流武与强制运动式

单向间耿输送 d 双向间歇输送

A.线导和光导类型

B.光导和遥控类型 U 遥控和线导类型

D.线导F 光导和遥控类型 A.刀具编码法和程序编制法 B.软件记忆法和程序编制迭 C, 刀具编码法和软件记忆法

D. 程序编制法和刀貝排序法

G 自动补偿和安全测量等方法

D. 安全和自动尺寸测量寻方法 A,所有装配操作的装配机械 B 部分装配操作的装配机械 C,措定装配操作的装配机械

D.三个以上装配挫作的装配机械

空处进行改正0

17.采用数控装置以二进制数码形式编制加工程序,控制各工作部件的动作顺序、遠度、位移量及备种辅助功能的控

制系统称为数字控制系统€简称“数控"儿C )

生产设备的作镰环是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循环程序的主烫依据,一般有三种表示方法.

1乩计算机群控系统是按顺序排队方式控制多台机床工作的=C

20,数揑组合机床通常利用数控坐标滑合或模块、数控回转工作台尊数控部件和普通通用部件混合所组成,< >

21“在自动线的工作过程中,工件以一定的主产节拍,按照工艺顺序自勒地经过各个工位*需要工人直接参与操作,自动地宾成预定的加工内容。< )

22.产品具有较好的自动装配工艺性是实现装配自动化的前提条件之一.(

23.为了保证正#生产,应使料斗的平均供料率大于或等于机床的生产率a <

自动化制遗系统试卷第3页(井8页)

自动化制造系统试卷第4

<共8页)

24. 链式输送系统中,物料一般通过链条上的摩擦力带动前进的?〔

25. 将电动机、减速器、张紧滚筒做成一体的称之为传动滚筒,是一种专为输送帶提供动力的部

26. 机械制造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数控车床主要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零件的加工。

28. 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指令控制装置的作用是将存储往指令存储装矍中的指令信息?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时候发出"

29. 工业机器人的主要任务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可重复地将末端执行器从一^*^方位移到另

一个方位,与传统机械系统的控制大致相同。

30-切削加工自动线通常由

__________ 设备、工件输送系统、控制和监视系统、检测系统和

辅助系统等组成-

3X 物流按基物料性质不同可分为工件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和配套流三种, 32. 供料和隔料机构的功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把工件逐个输送到机床加工位置。 33. 悬挂输送系统适用于车间内成件物料的

34. 自动化加工设备必须要配备一套 ________________

以实现快速自动换刀-

35. 在加工系统的

I 得分[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生产周期。

_______ 输送,

的装夹机构,建立一套标准的工具系统,

过程中对被测对象进行检测称为在线测a 。

四、名词解釋(毎小题3分?共"分)

36* RGV

iF 37, CIM

「得分

I

38. MRPII

39. FAC

40机械化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简述磁粉探伤检测的基本原理。

i得分

I

I得分

I

得分

自动化制造系统试卷第5页(共8页〉

42.加工过程的自动补偿,按误差补偿运动实现的方式分为哪几个方面?

43.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主葵有哪几方面?

44,简述自动换刀系统一敵由哪几个部分组感.

§动化制造系统试卷第6页 <:共8页)

六、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5.试述切削液在自动化加工中的重要性以及切削液的主要处理方式.

I得分

I

46.试分析在自渤选刀方式中顺序选刀与任意选刀方式的区别及各自特点"

自动化制造系统试卷第7页C共8页)

《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考试复习内容-答案 整理:史跃鹏2011.7.17 2011学年第二学期 说明:电气工程专业课为:《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要求平均分大于75分才能获得学位。1.请简述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和运行的基本要求。 参考书:第1章“电力系统特点和基本要求” 答:特点: 1、与国民经济、人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2、系统结构庞大复杂 3、各种暂态过程非常短促 4、电能不能大量储存 基本要求: 1、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2.请简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书:第1章“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内容” 答: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2、电厂动力机械自动化 3、变电站自动化 4、电力系统自动装置 3.准同期并列的三要素是什么? 参考书:第2章第1节“二、准同期并列”中的“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 答: 1.并列开关两侧的电压相等, 2.并列开关两侧电源的频率相同, 3.并列开关两侧电压的相位角相同。

4.并列操作瞬间如果存在相位差,请分析准同期并列操作对系统的影响。 参考书:第2章 第1节“二、准同期并列”中的“同期并列误差对并列的影响”的“合闸相角差对并列的影响” 答:出现因相位不等的电压差,相位差180度时,电压差最大,冲击电流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20倍,可能损坏定子绕组端部,相位差在0-180度之间时,冲剂电流既有有功分量,也有无功分量,在发电机轴上产生冲击力矩。 5.并列操作瞬间如果存在频率差,请分析准同期并列操作对系统的影响。 参考书:第2章 第1节“二、准同期并列”中的“准同期并列误差对并列的影响”的“合闸频率差对并列的影响” 答:因为频率不等产生电压差,这个电压差是变化的,变化值在0-2Um 之间。这种瞬时值的幅值有规律地时大时小变化的电压成为拍振电压。它产生的拍振电流也时大时小变化,有功分量和转子电流作用产生的力矩也时大时小变化,使发电机振动。频率差大时,无法拉入同步。 6.并列操作瞬间如果存在电压幅值差,请分析准同期并列操作对系统的影响。 参考书:第2章 第1节“二、准同期并列”中的“准同期并列误差对并列的影响”的“合闸电压幅值差对并列的影响” 答:合闸时产生冲击电流,为无功性质,对发电机定子绕组产生作用力。 7.已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允许压差为额定电压的5%,允许频差为额定频率的0.2%,当图1所示Ts 分别为9s 和11s 时,请分析正弦整步电压波形是否满足并列操作的压差和频差条件。 参考书:第2章 第2节“一、脉动电压” 答案:当Ts =9s 时,压差条件满足,频差条件不满足; 当Ts =11s 时,压差和频差条件均满足。 8.图2所示两种频差情况的U t.ad (恒定越前时间脉冲)与U δ.ad (恒定越前相角脉冲)关系波形图,通过比较U t.ad 与U δ.ad 顺序检查频差大小,请问哪种频差情 U 图1 正弦整步电压波形

自动化制造系统

第一章 1制造:人类按照市场的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和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 2系统的性质:①目的性②整体性③集成性④层次性⑤相关性⑥环境适应性 3自动化制造系统定义:由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 整体。 4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五个典型组成部分:①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决策能力的人②一定 范围的被加工对象③信息流及其控制系统 ④能量流及其控制系统⑤物料流及物料处 理系统 5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功能组成:(毛坯制备,储运过程,机械加工,装配过程,辅助过程,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热处理)自动化子系统 6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分类:刚性自动化系统及设备(刚性半自动化单机,刚性自动化单机,刚性自动线,刚性综合自动化系统),柔性自动化系统及设备(数控机床NC,加工中心MC,混合成组制造单元,分布式数控系统DNC,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线FML,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7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评价指标:①生产率②产品质量③经济性④寿命周期可靠性⑤柔 性制造⑥可持续发展性 第二章 1 人机一体化的定义:就是人与具有适度自动化水平的制造装备和控制系统共同组成 的一个完整系统,各自执行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人与机器共同决策、共同作业,从而突破传统自动化制造系统将人排除在外的旧 格局,形成新一代人机有机结合的适度自动化制造系统。 2人机一体化的总体结构 在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定义下的自动化制 造系统应该在三个层面上实现一体化,即感知和信息交互层面、控制层面和执行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的总体结构3 人机一体化设计的主要步骤:①定义系统目标和作业要求②系统定义③系统设计④ 人机界面设计⑤作业辅助设计⑥系统检验 和评估 4人机功能分配: 定义:人机功能分配确定了某些功能由人或机器还是由他们相互协作完成的,确定了人机界面的具体位置及人与机器各自的功能 职责和配合协作要求。 目的: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特定的社会技术经济环境,合理分配人机功能,确保系统具有最优的人机界面和最佳的综合效益 目的:其过程是先根据系统的使用对象和加工范围,定义系统的基本功能,并按主要功能和子功能俩个层次进行分解,然后根据人和机器的功能特征进行分配,并使已分配给人和机器的功能关系协调。 5 人机界面设计①信息流处理中的人机界面设计②物理流处理中的人机界面设计③ 系统运行维护中的人机界面设计 6 人机一体化的评价内容: 对自动化制造系统设计目的定义的评价;人机功能分配的评价;人机功能分配是否合理;人机界面设计评价;自动化制造系统运行与维护的评价。 第三章 1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常见类型:刚性自动线、分布式数字控制DNC、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柔性制造线FML、柔性装配线FAL 2组合机床的特点:工序集中,多刀同时切削加工,生产效率高;采用专用夹具和刀具(如复合刀具、导向套),加工质量稳定;常用随行夹具,方便工件装卸和输送;更换主轴箱可适应同组零件的加工,有一定的柔性;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可与上层控制计算机通信;机床主要由通用部件组成,设计、制造周期短,系统的建造速度快。3数控机床的特点:①柔性高②自动化程度高③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④生产效率较高⑤具有刀具寿命管理功能⑥具有通信功能 4工件输送设备,注:托盘的定义 ①传送带②运输小车③自重传送斜道④机 器人及机械手 5工件尺寸检测和监控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全集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全集(附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机械化:执行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是由机器(机械)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 2、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3、自动化:操纵机器(机械)的动作也是由机器来完成的过程。 4、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方式。 5、物流:物料的流动过程。 6、模型:系统的抽象形式。 7、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8、RGV:有轨导向小车。 9、机器人:能完成通常由人才能完成工作的一种自动装置。 10、适应控制: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11、AGV:自动导向小车。 12、集成:将被称为系统的有机整体再次彼此之间协调而形成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的方式。 13、设备诊断: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 14、NC:数控机床。 15、MC:加工中心。 16、FMC:柔性制造单元。 17、FMS:柔性制造系统。 18、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9、CNC:计算机数控。 20、FTL:柔性自动线。 21、ATC:自动换刀装置。 22、AE:声发射。 23、FAS:柔性装配系统。 24、AI:人工智能。 25、ES:专家系统。 26、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27、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8、程序控制:按照预定的程序来控制各执行机构,使之自动进行工作循环的系统。 29、在线测量: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30、仿真: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 31、制造(狭义和广义):是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和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狭义:生产车间内与物流有关的加工和装配过程 32、自动化制造系统:是由一定范围的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33、加工中心:是在一般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增加刀库、自动换刀装置甚至零件更换装置而形成的一类更复杂,但用途更广,效率更高的数控机床。 34、柔性制造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化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是( C ) A.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B.功率因数 C.电压、频率和波形 D.有功电度和无功电度 2.为防止断路器多次重合于永久性故障,重合闸装置接线中设置了( C ) A.方向继电器 B.差动继电器 C.防跳继电器 D.阻抗继电器 3.我国电力系统220KV线路的故障类型中,有接近90%的故障是( C ) A.三相短路 B.两相短路 C.单相接地短路 D.两相接地短路 4.准同步并列条件规定的允许电压差为不超过额定电压的( B ) A. 3%,5% B. 5%,10% C. 10%,15% D. 15%,20% 5.与正弦整步电压最小值所对应的相角差一定等于( A ) A. 0度 B. 90度 C. 180度 D. 270度 6.具有正调差特性的同步发电机,当输出的无功电流增大时,机端电压( D ) A.不变 B.增大 C.以上两条都有可能 D.减小 7.励磁绕组上的瞬时过电压,会(C ) A.烧坏转子铁芯 B.危害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C.危害励磁绕组绝缘 D.以上三项都有 8.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强励倍数一般取( D )

A. 2—2.5 B. 2.5—3 C. 1.2—1.6 D. 1.6—2.0 9.在励磁调节器中,若电压测量采用12相桥式整流电路,则选频滤波电路的滤波频率应选为 ( D )Hz A. 50 B. 300 C. 600 D. 1200 10.机端并联运行的各发电机组的调差特性( D ) A.可以为负 B.可以为零 C.必须为零 D.必须为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瞬时性故障 11.当故障线路由继电保护动作与电源断开后,如果故障点经过去游离,电弧熄灭,绝缘可以自动恢复, 故障随即自动消除,则称此类故障为瞬时性故障(或暂时性故障)。这时,如果重新使断路器合闸,往往能够 恢复供电。 12.准同步并列 12.在同步发电机的电压幅值、频率、相位分别与并列点系统侧电压的幅值、频率和相位均接近相等时, 将发电机断路器合闸,完成并列操作,称这种并列为准同步并列。 13.正弦整步电压 13.滑差电压经整流滤波电路处理后得到的滑差电压包络线即正弦整步电压。 14.自并励

OA自动化-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课教案 精品

“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课教案第6章装配自动化 内容提要,多媒体演示板书设计及重点提示 6.1.1 装配自动化的概念 装配是按技术要求,将零件进行组合连接成部件、复合件或成品的过程 装配工艺过程是指装配的方法、路线及内容的安排。包括装配、调整、检测和 试验等工作 装配工艺规程是指将装配工艺过程按一定的格式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过 程 装配自动化是指对某种产品用某种控制方法和手段,通过执行机构,使其按预 先规定的程序自动地进行装配,而无需人直接干预的过程 6.1.2 装配自动化的发展概况 1 社会需求 随着国际关系多极化、消费多样化、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促使世界 各国更加重视制造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重新审视生产方式,对制造业的发展 提出更高的要求,加速了自动化的进程 “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课教案第6章装配自动化 内容提要,多媒体演示板书设计及重点提示

2 主要技术内容 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瓶颈之一 一个难度大、复杂程度高 传输、抓取、装配 感知、判断、决策施力的大小 确定推进的速度快慢 安装的姿态是否正确 3 国内外发展状况 美国克罗斯公司除从事小型产品、汽车发动机及有关部件的自动装配机的研制外,还从事装配机器人、集成装配系统、装配单元等方面的研究日本的小汽车柔性装配线; 瑞士成功研制的手表自动装配线; 比利时New Lachaussee公司研制的具有模块化工作站的雷管自动装配线; 美国King Sburg公司研制的全自动或半自动装配系统,可用于家用冰箱压缩机、汽车主动转向泵、汽车自动化变速器和减振器以及制动器等多种产品的装配 我国在装配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方面还很少,这里面有观念的问题,也有客观需求不够迫切的问题

自动化制造系统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与作业题1 1什么是AMS? 定义1:是由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和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定义2:在较少的人工直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将零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管理过程和工艺过程自动化。 2试述AMS的意义? 提高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 益、降低劳动强度、有利于产品更新、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相关技术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 3试述AMS的功能组成和物理组成 物理组成:1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决策能力的人 2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 3信息流及其控制系统 4能量流及其控制系统 5物料流及物料处理系统 功能组成:毛坯制备、热处理过程、储运过程、机械加工、装配过程、辅助过程、质量控制、系统控制。 4试述AMS中采用成组技术的作用 1、利用零件之间的相似性分类归族,从而扩大了生产批量,可以以少品种、大批量生产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的自动化生产。 2.在产品设计领域,提高了产品的继承性和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成度,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多样化和重复性劳动,缩短了产品的设计研制周期。 3.在工艺准备领域,由于成组可调工艺装备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专用工艺装备的数量,相应地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和费用,也减少了由于工件类型改变而引起的重新调整时间,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缩短了生产周期。 5制造自动化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1工序自动化。2工艺过程自动化。3制造过程的自动化 思考题与作业题2 1试述AMS的实施流程 1市场/客观需求2组建班子/队伍3需求分析4可行性论证5初步设计6详细设计7系统仿真8系统建造 2试述AMS的设计特点和设计原则 设计特点: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规划与仿真相结合、数学推导与专家意见相结合。 设计原则:机电互补原则、功能优化原则、自动化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考试资料全集(含试卷)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 全集(附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机械化:执行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是由机器(机械)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 2、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3、自动化:操纵机器(机械)的动作也是由机器来完成的过程。 4、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方式。 5、物流:物料的流动过程。 6、模型:系统的抽象形式。 7、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8、RGV:有轨导向小车。 9、机器人:能完成通常由人才能完成工作的一种自动装置。 10、适应控制: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11、AGV:自动导向小车。 12、集成:将被称为系统的有机整体再次彼此之间协调而形成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的方式。 13、设备诊断: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

14、NC:数控机床。 15、MC:加工中心。 16、FMC:柔性制造单元。 17、FMS:柔性制造系统。 18、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9、CNC:计算机数控。 20、FTL:柔性自动线。 21、ATC:自动换刀装置。 22、AE:声发射。 23、FAS:柔性装配系统。 24、AI:人工智能。 25、ES:专家系统。 26、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27、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8、程序控制:按照预定的程序来控制各执行机构,使之自动进行工作循环的系统。 29、在线测量: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30、仿真: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

(完整word版)自动化制造系统

自动化制造系统 第一次作业 一、论述题; 1.论述人机一体化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主要特征。 自动化制造系统是由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和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接受外部信息、能源、资金、配套件和原材料等,在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一定程度的柔性自功化制造,最后输出产品、文档资料、废料和对环境的污染。 自动化制造系统具有五个典型的组成部分:1.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决策能力的人2.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3.信息流及其控制系统4.能量流及其控制系统5.物料流及物料处理系统。 2.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自动化制造系统? 任何一个人造系统都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设计建造的。为了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选择,评价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就需要对系统进行评价。我们从六个方面进行评价,这六个方面称为制造系统的六要素。 1)生产率生产率是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提高生产率也是建造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 2)产品质量制造系统的输出应是高质量的产品,否则系统就失去其存在价值。自动化制造系统在产品质量方面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实现"零缺陷”生产。 3)经济性提高制造系统的经济性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减轻用户的负担。 4)寿命周期可靠性自动化制造系统在其寿命周期内应能够可靠地工作,经常出故障的系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5)制造柔性未来自动化制造系统面对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这种生产模式要求系统具有很大的柔性,才能适应外部环境快速改变的需求。 6)可持续发展特性在制造系统规划和运行过程中实施"清洁化生产”战略,追求的对环境的"零污染”和对资源的"零浪费”,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制造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已成为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 二、名词解释题: 1.制造:是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和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 2.制造业:是所有与制造有关的企业机构的总体。它一方面创造价值,生产物质财富和新知识,另一方面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包括国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先进的手段和装备。 3.制造系统:是为了达到预定的制造目的而构造的物理或组织系统,制造系统具有构成系统的一切特征。 4.自动化制造系统:是由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和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接受外部信息、能源、资金、配套件和原材料等作为输入,在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一定程度的柔性自动化制造,最后输出产品、文档资料、废料和对环境的污染。 5.加工中心:是在一般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增加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而形成的一类更复杂,但用途更广,效率更高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床具有工序集中、可以有效缩短调整时间和搬运时间,减少在制品库存,加工质量高等优点。 第二次作业 一、判断题: 1.在自动化制造系统中,人主要从事控制、感知、决策和切屑加工等方面的工作。(错) 2.自动化制造系统中,机器系统可以精确感知系统输入信息,比如微波、红外、超声波等。(对) 3.在自动化制造系统中,人机工程学评价方法有总体模糊综合评价法、人体模型评价法、图表法等。(对) 4.机一体化制造系统中,不再强调人在系统中的主导作用,更加重视机器的作用。(错) 5.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作业空间就是指空位。(错) 第三次作业 一、填空题: 1.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自动化加工设备、工件储运系统、刀具储运系统、多层计算机控制系统。 2.一般数控机床的特点有柔性高、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具有刀具寿命管理功能、具有通信功能。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试题和答案

1.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状态,其暂态过程要,以减小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C ) A 异步运行,短B异步运行,长 C 同步运行,短D同步运行,长 2.最大励磁限制是为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D ) A 防止发电机定子绕组长时间欠励磁B防止发电机定子绕组长时间过励磁 C 防止发电机转子绕组长时间欠励磁D防止发电机转子绕组长时间过励磁 3. 当发电机组与电网间进行有功功率交换时,如果发电机的电压落后电网电压,则发电机。( C ) A 发出功率,发电机减速B发出功率,发电机增速 C 吸收功率,发电机减速D吸收功率,发电机增速 4.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与它的值的大小有关。( D ) A 转子电流B定子电流 C 转速D空载电动势 5.自动并列装置检测并列条件的电压人们通常成为。( A ) A 整步电压B脉动电压 C 线性电压D并列电压 6只能在10万千瓦以下小容量机组中采用的励磁系统是。( B )

A 静止励磁机系统B直流励磁机系统 C 交流励磁机系统D发电机自并励系统 7. 自动低频减载装置是用来解决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C ) A 少量有功功率缺额 B 少量无功功率缺额 C 严重有功功率缺额D严重无功功率缺额 8. 并列点两侧仅有电压幅值差存在时仍会导致主要为的冲击电流,其值与电压差成。( B ) A有功电流分量,正比 B 无功电流分量,正比 C有功电流分量,反比D无功电流分量,反比 9.由于励磁控制系统具有惯性,在远距离输电系统中会引起。( D ) A 进相运行B高频振荡 C 欠励状态 D 低频振荡 10.容量为的同步发电机组都普遍采用交流励磁机系统。( D ) A 50MW以下 B 10万千瓦以下 C 10万兆瓦以上 D 100MW以上 11电网中发电机组在调速器的工作情况下是电网的特性。( B ) A 功率特性B一次调频频率特性 C 二次调频频率特性 D 调节特性

自动化制造系统系统设计作业

《自动化制造系统》大作业 作业名称:轻便自行车车架自动化制造系统设计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轻便自行车车架自动化制造系统设计 1 需求分析 1.1 自动化制造系统是指在较少的人工直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将零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管理过程和工艺过程自动化。本次课程作业的选题是设计中小批量自行车架的自动化生产线,主要是设计对无缝钢管进行切割、焊接、修整、涂装等工艺在内的自动化制造单元,然后进行后续的车轮等零件的装配、调试。因生产数量为中小批量,所以选择较为柔性的制造化系统。因现代自行车呈多样化、人性化发展,所以需要改进生产:(1) 增加生产效率; (2)提高生产质量; (3)走多元化发展路线; (4)将计算机系统引入,进行智能化生产。 1.2 工厂对可行性论证时具有以下基础: (1)工厂具有扎实基础 (2)领导大力支持 (3)市场需要 2 方案设计 2.1

2.2零件工艺分析及工艺规程 2.2.1零件特点 如下图所示: 车架可拆分成9个独立构件,分组分类进行加工,共有3根长直管编号为1、2、3号,2根短直管编号为4、5号和4根弯管为6号。 车架示意图 零件原材料:不同直径的无缝钢管 生产纲领:中小批量 2.2.2 工艺内容 加工工艺有:切割、弯曲、焊接、修整、涂装等。

2.3人机系统分析 由设计指导思想可知,规划中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应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适度自动化系统,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装夹零件毛坯几存放在制品是由工人在平面仓库内进行的,还有对零件毛坯质量、加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2)本系统毛坯入线,工序与工序之间的重新调整,成品出线,均由人工介入,需要配置好人机接口,生产调度也应考虑合理安排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量。 3)对零件精度的检测,仅在加工单元只配置较简单的检测装置进行在线测量,精确的检测主要靠人工离线进行。 4)其它如切屑的清除与回收、工件清洗等等也都采用人工干预的方法。 由于在自动化制造系统中融入了人的力量,使系统的可靠性增强,降低了资金的投入,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效益。 3主要制造单元和制造设备 1)切割单元 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将无缝钢管按要求切断成不同的尺寸,并将部分管件进行相贯线的切割,为下一个制造单元焊接做准备。 需要设备:普通数控切割机3台,等离子切割机1台 2)弯曲单元 本单元是和切割相贯线同时进行的,同样也是为下一步焊接做准备。 需要设备:数控弯管机1台 3)焊接单元 需要设备:焊接机器人 4)修整单元 本单元是采取的人工修整,故不需要专用设备。 5)涂装单元 涂装线工艺流程分为:前处理、喷粉涂装、加热固化。大批量之流水作业,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复习题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一、选择题 1、当执行制造过程的 C 均由机械(机器)来完成,则可以认为这个制造过程是“自动化”了。 A 基本动作 B 控制动作 C 基本动作及其控制机构的动作 D 辅助动作 2、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有 B 自动化技术等。 A 机械加工与物料储运过程 B 机械加工、装配、质量控制和物料储运过程 C 机械加工与装配 D 机械加工与质量控制 3、用自动化技术的主要效益在于可以有效缩短零件 A 的无效时间,从而有 效缩短生产周期。 A 98.5% B 50% C 15% D 1.5% 4、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一般地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主要有 D 等部分所构成。 A 加工系统和工件支撑系统 B 加工系统、刀具支撑系统和工件支撑系统 C 加工系统和刀具支撑系统 D 加工系统、工件支撑系统、刀具支撑系统和控制与管理系统 5、刚性自动化生产线是用工件输送系统将各种自动化加工设备和辅助设备按一 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完成 A 零件加工的复杂大系统。 A 单个 B 多个 C 组合 D 二个 6、刚性综合自动化系统常用于 B 的零部件的自动化制造。 A 产品比较单一但工序内容多B产品比较单一但工序内容多、加工批量特别大 C 产品比较单一、加工批量特别大 D 工序内容多、加工批量特别大 7、数控机床用来完成零件 C 的自动化循环加工。 A 一个工艺 B 多个工艺 C 一个工序 D 多个工序 8、数控机床是用代码化的D 来控制机床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控制机 床各部分的运动。 A 模拟量 B 标量 C 复合量 D 数字量 9、柔性制造系统内部一般包括两类不同性质的运动,即 A 。 A 一类是系统的信息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 B 一类是系统的信息流,另一类是系统的能量流 C 一类是系统的能量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 D 一类是系统的工具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 10、自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蒸汽机而引发工业革命以来,自动化技术就伴随着 机械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大约经历了 C 发展阶段。 A 二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11、 B 是零件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实现零件加 工自动化的基础。 A 物流供输的自动化 B 加工设备的自动化 C 刀具的自动化 D 检测过程 的自动化12、只有实现了加工过程自动化,并且有D 能力的设备,才能称为自动化 加工设备。 A 自动检测 B 自动装配 C 自动监控 D 自动装卸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doc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系统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备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自适应控制 系统木疗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白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3.顺序控制 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顺序使控制动作逐次进行的控制。 4.VR技术 是一种故有效模仿人在白然环境中的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 5.FMS 在计算机统一控制下,有自动装卸与运输系统将若干台数控机床或加丁?屮心连接起来构成的一种适合多品种,屮小批量生产的先进制造系统。 6.物流系统 对工件、工具和配套装置及材料进行移动与存储的系统,主要完成物料的存储、输送、装卸、管理等功能。 7.产品柔性 系统能经济而迅速地转向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及转产能力。 8.自学习控制系统 如果计算机能够不断地根据受控对象运行结果积累经验,自行改变和完善控制规律,使控制效果愈來愈好,这样的控制系统即为自学习控制系统。 9.AGV 一种有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H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10.在线检测 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稈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11.H动化制造系统 在较少人工宜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加T成零件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稈和装配过稈中实现工艺过程白动化。 12.程序控制 如果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编制的固定程序进行自动控制,则这种控制称Z为程序控制。 13.制造过程检测白动化 利用各种自动化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被测量对象的有关参数,不断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14 ?闭环控制 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15.结构丁艺性 指产品和零件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力求能够采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和生产成木低的

中南大学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实验报告整理

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 实验报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制**** 姓名:张** 学号: *********** 指导教师:李** 时间: 2018-11-12 实验一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运行实验 1.实验目的 (1)通过操作MES终端软件,实现对柔性制造系统的任务下达和控制加工,让学生

了解智能制造的特征及优势。 (2)通过创意性的实验让学生了解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的构思。 (3)通过总体方案的构思让学生了解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学会绘制控制系统流程图,掌握物料流、信息流、能量流的流动路径。 (4)通过总体方案的构思让学生掌握各机械零部件、传感器、控制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5)通过实验系统运行让学生了解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是采用何种元器件来实现的,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实践。 2.实验内容 (1)仔细观察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实现,了解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各个模块,熟悉各个模块的机械结构。 (2)了解各种典型传动机构的组装、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实现运动方向和速度的改变; (3)学习多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 (4)了解典型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驱动方式和性能; (5)理解柔性制造系统的工作原理,完成柔性制造系统的设计、组装; (6)实现对柔性制造系统的控制与检测,完成工件抓取、传输和加工。

3.实验步骤 (1)柔性制造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2)进行检测单元的设计; (3)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 (4)上下料机构的组装与检测控制; (5)物料传输机构的组装与实现; (6)柔性制造系统各组成模块的连接与控制; (7)柔性制造系统各组成单元的状态与工件状态位置的检测; (8)对机器人手动操作,实现对工件的抓取、传输。 4. 实验报告 ①该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由哪几个主要的部分组成; 主要由:总控室工作站、AGV小车输送物料机构、安川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法那科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ABB机器人组装工作站、视觉检测及传送工作站、激光打标工作站、堆垛机及立体仓储工作站。 ②画出该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物料传输系统结构简图;

电力系统自动化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单相自动重合闸动作时间应比三相自动重合闸时间() A.长 B.短 C.相同 D.取决于合闸断路器的类型 2.同步发电机自同步并列方式中,并列合闸前瞬间,发电机机端电压() A.取决于励磁电流的大小 B.接近额定电压 C.接近系统电压 D.接近零 3.自动准同步合闸控制电路不包括() A.频差检查单元 B.电压差检查单元 C.导前时间形成单元 D.调差单元 4.AAT装置采用“慢速切换”模式时,厂用电母线失电时间为() A.1秒以内 B.1~1.5秒 C.2~2.5秒 D.3秒以上 5.具有正调差特性的发电机,其机端电压随输出无功功率的增加而()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6.欲平移同步发电机外特性曲线,需要改变() A.励磁调节器的基准电压 B.励磁调节器的放大倍数 C.励磁调节器调差系数 D.系统电压 7.三相半控整流桥励磁电路中,整流二极管的个数至少是() A.3 B.4 C.5 D.6 8.单机运行的同步发电机,若增加励磁电流则会使() A.输出无功功率增大 B.输出有功功率增大 C.机端电压升高 D.发电机频率升高 9.AAT装置应保证只动作一次,是为了防止() A.工作电源或设备无法断开 B.备用电源或设备提前投入 C.工作电源或设备多次受故障冲击 D.备用电源或设备多次受故障冲击 10.以高温高压火电厂为主的电力系统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的末级动作频率一般为() A.45~45.5Hz B.46~46.5Hz C.47~47.5Hz D.48~48.5Hz 11.不满足重合闸动作条件的是() A.保护跳闸 B.误碰断路器跳闸 C.用控制开关跳闸 D.控制开关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 12.当电力系统出现较小功率缺额时,负荷调节效应() A.可以使系统频率恢复到额定值 B.可以使系统频率稳定到高于额定值 C.可以使系统频率稳定到低于额定值 D.不起作用 13.当电力系统出现大量功率缺额时,为了及时有效地阻止系统频率的异常下降,需要 ()A.大量投入负荷 B.大量切除发电机 C.借助低频减负荷装置切除负荷 D.依赖负荷调节效应稳定频率 14.发电厂厂用电系统与电力系统解列的目的是() A.保证电厂的安全运行 B.解决系统功率缺额 C.防止系统频率下降 D.防止电力系统振荡 15.下列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中属于电力系统安控装置的是() A.自动重合闸装置 B.自动准同步装置 C.励磁调节器 D.故障录波装置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

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综合性作业指导书 卢泽生周亮 王广林路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年3月

目录 1.前言 (1) 2.第一作业操纵自动化技术 (2) 作业题搬运机械手运动操纵系统设计 3.第二作业物料传输自动化技术 (4) 作业题自动导引式物料搬运小车系统设计 4.第三作业检测自动化技术 (6) 作业题零件质量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 5.第四作业装配自动化技术 (8) 作业题滚动组件自动装配系统设计 6. 附录 (10)

1. 前言 《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必修课, 通过系统全面的课堂教学和直观生动形象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把握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知识。通过新知识的猎取和以往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制造系统自动化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作业设计是培养同学们进行制造系统自动化设计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解决实际制造系统中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本作业的训练可使同学进一步把握和了解制造自动化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设计过程与方法,熟悉制造自动化技术的设计规范以及各种自动化机构、操纵方法、检测元器件等的运用,为解决制造系统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课程作业涉及四个方面的技朮,分别为操纵自动化技术、物料传输自动化技术、检测自动化技术和装配自动化技术。 要求同学严格地按着作业的设计内容来完成,要求结构合理、图纸规范、文字简练、书写工整。作业内容和数量依照具体情形而定,一样要求每位同学完成两个以上作业。 编者 2018年3月

2. 第一作业 搬运机械手运动操纵系统设计 一、搬运机械手功能示意图 二、差不多要求与参数 本作业要求完成一种二指机械手的运动操纵系统设计。该机械手采纳二指夹持结构,如图1所示,机械手实现对工件的夹持、搬运、放置等操作。以夹持圆柱体为例,要求设计运动操纵系统及操纵流程。机械手通过升降、左右回转、前后伸缩、夹紧及松开等动作完成工件从位置A 到B 的搬运工作,具体操作顺序:逆时针回转(机械手的初始位置在A 与B 之间)—>下降—>夹紧—>上升—>顺时针回转—>下降—>松开—>上升,机械手的工作臂都设有限位开关SQ i 。 设计参数: A B 工件 SQ 1 SQ 4 SQ 6 夹紧 松开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周骥平课后习题答案

1-1什么是机械化和自动化?它们有什么区别? 当执行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是由机器(机械)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时称之为机械化。若操纵这些机构的动作也是由机器来完成时,则就可以认为这个制造过程是“自动化”了 1-2机械制造中的工序自动化、工艺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过程自动化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一个工艺过程(如加工工艺过程)通常包括着若干个工序,如果不仅每一个工序都自动化了,并且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得整个工艺过程(包括加工、工序间的检验和输送)都自动进行,而工人仅只是对这一整个工艺过程作总的操纵和监督,这时就形成了某一种加工工艺的自动生产线,通常称为工艺过程自动化。一个零部件(或产品)的制造包括着若干个工艺过程,如果不仅每个工艺过程都自动化了,而且它们之间是自动的有机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全过程都不需要人工干预,这时就形成了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制造自动化的高级阶段就是自动化车间甚至自动化工厂。 1-3机械制造自动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 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包含上下料自动化技术、装卡自动化技术、换刀自动化技术、 加工自动化技术和零件检验自动化技术等。2) 物料储运过程自动化技术,包含工件储运自动化技术、刀具储运自动化技术和其它物料储运自动化技术等。3) 装配自动化技术,包含零部件供应自动化技术和装配过程自动化技术等。4) 质量控制自动化技术,包含零件检测自动化技术、产品检测自动化技术和刀具检测自动化技术等。 1-6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类型与特点是什么? 自动化的分类:按制造过程分:毛坯制备过程自动化、热处理过程自动化、储运过程自动化、机械加工过程自动化、装配过程自动化、辅助过程自动化、质量检测过程自动化和系统控制过程自动化。按设备分:局部动作自动化、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刚性综合自动化系统、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按控制方式分:机械控制自动化、机电液控制自动化、数字控制自动化、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智能控制自动化。特点:刚性半自动化单机是一种除上下料外可以自动地完成单个工艺过程加工循环的机床。特点:它是在刚性半自动化单机的基础上增加自动上下料装置而形成的自动化机床。因此这种机床实现的也是单个工艺过程的全部加工循环特点:刚性自动化生产线(简称刚性自动线)是用工件输送系统将各种刚性自动化加工设备和辅助设备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完成单个零件加工的复杂大系统。特点:一般情况下,刚性自动线只能完成单个零件的所有相同工序(如切削加工工序),对于其它自动化制造内容如热处理、锻压、焊接、装配、检验、喷漆甚至包装却不可能全部包括在内。包括上述内容的复杂大系统称为刚性综合自动化系统。特点:数控机床(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用来完成零件一个工序的自动化循环加工。它是用代码化的数字量来控制机床,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控制机床各部分的运动,而且还能控制选刀、换刀、测量、润滑、冷却等工作特点: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 -MC)是在一般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增加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而形成的一类更复杂但用途更广、效率更高的数控机床。由于具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就可以在一台机床上完成车、铣、镗、钻、铰、攻螺纹、轮廓加工等多个工序的加工。特点: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 Manu facturing Cell-FMC)是一种由1~3台计算机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所组成,单元中配备有某种形式的托盘交换装置或工业机器人,由单元计算机进行程序编制及分配、负荷平衡和作业

自动化制造系统题准

一、知识要点 1.CIMS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 2.一个工艺工程中的每一个工序都实现了工序自动化,把若干个工序有机地联系起来,操作者 只需对这一整个工艺过程做总的操纵和监控,这一过程通常称为 ( 工艺过程自动化 )。 3.刚性自动生产线上,被加工零件顺序地通过各个工作位置,要按照一定的( 生产节拍 )。 4.自动线中设有储料装置,储料装置可起到调剂平衡的作用,储料装置的设立使自动线分成若 干段,各段内机床可以达到相对独立的工作状态,这类自动线为( 柔性连接自动线 )。5.由统一的主令控制器发出各运动部件和机构顺序工作的控制信号的自动线控制系统为( 集 中控制系统 )。 6.一个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越强,在功能上说,其加工能力和适应性( 越强 )。 7.作为自动化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将工件毛坯或半成品及时准确地送到指定加工位置,并将 加工好的成品送进仓库或装卸站的是( 工件储运系统 )。 8.没有自主能力,不能重复编程,智能完成定位点不变的简单的重复动作的自动化输送设备是 (机械手)。 9.大批量制造的年产量为( 500-5000件 )。 10.计算机仿真的理论基础是( 相似论 )。 11.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容易实现通用化、系列化,容易扩充、重构等,是因为其( 采用了模 块化结构 )。 12.设备柔性的大小决定于系统实现加工不同零件所需要的 ( 调整时间 )。 13.光电检测货格内有无货物或零件的方法是利用货箱或零件表面对光的 ( 折射作用 )。 14.刀套编码方式在自动换刀过程中,必须将用过的刀具放回到原来的刀套中,刀具在加工过称 中( 可重复使用 )。 15.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 系统 )。 16.一个工序中,所有的基本动作和辅助动作都机械化了,操作者只需对这一工序做总的操纵和 监控,这一工程成为(工序自动化)。 17.主轴轴线水平设置的加工中心为( 卧式加工中心 )。 18.根据采用设备类型分类,采用的工艺设备以专用自动机床为主的自动线为 (专用机床自动 线)。 19.依靠铺设在地面上的轨道对装有工件的小车进行导向和输送的系统是( 有轨导向小车 )。 20.自动线上,不随工件输送而移动,附属于每一加工工位,固定安装于机床的某一部件或专用的 夹具的底座上的这类夹具是( 固定式夹具 )。 21.通常由1~3台数控加工设备、工业机器人、工件交换系统以及物料运输存储设备构成的自动化 制造系统类型为 ( 柔性制造单元 )。 22.一般的制造系统,要提高生产效率,其柔性将( 下降 )。 23.避免输送带在传动滚筒上打滑,使输送带产生一定的张紧力的装置是( 张紧装置 )。 24.CE是( 并行工程 )。 25.刀具在刀库中的位置是严格按照零件加工工艺所规定的刀具使用顺序依次排列,选刀无需刀 具识别方式,这种刀具的换刀选择方式是( 顺序选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