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话文运动”看鲁迅先生的对现代汉语的伟大贡献

从“白话文运动”看鲁迅先生的对现代汉语的伟大贡献
从“白话文运动”看鲁迅先生的对现代汉语的伟大贡献

从“白话文运动”看鲁迅先生的对现代汉语的伟大贡献

欧阳柏林

“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

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

奠基者,他创作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显示了文学革命的

实绩”;他所开创的杂文文体富有现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战斗性,是后世作家最

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创作的杂文更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

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百科全书;他所翻

译的大量外国的文学作品、自然科学作品为开启民智,引入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引自《中国现代文学》)

一九三四年七月,鲁迅先生在《忆韦素园君》一文中指出“瘦小,精明,正经的

青年”韦素园的不足:“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

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

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仔细琢磨却发现,鲁迅先生好像也是在说自己。以至于他为韦素园而抱愤的一段话成了自己死后难免被人污蔑的预言:“文人的

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或被冷落,一瞑之后,言行两之,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衒(炫耀),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沽名获利之具。”鲁迅先

生去后几十年来,受褒奖不少,因为了解、理解鲁迅先生的人很多;但遭攻击也偶有,因为世上总不乏误解甚至于恶解鲁迅先生的“……无聊之徒”。

“去鲁迅化”本质上是反对鲁迅先生所树立的文人个性:“现代性、自由性、批

判性和战斗性”。鲁迅先生所树立的文人个性是照妖镜,当代文奴们的丑陋嘴脸在照

妖镜前毕现无余,“去鲁迅化”目的就是想毁掉这照妖镜,为他们遮羞盖丑。

对于恶解鲁迅先生的人,说什么都无用,所以本文只想谈谈鲁迅先生的对现代汉

语的伟大贡献,给“不了解、不理解、误解”鲁迅先生的人做点解释,以便理解鲁迅

先生为什么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以便正视“鲁迅先生过时了”“去鲁迅化”

等错误言论。

一、鲁迅先生为什么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鲁迅先生曾写文论述中医药、中国武术、方块字、中国戏曲的言论,废除汉字只

是他提出的众多解救中国的方案之一虽然鲁迅先生的有些论述无疑含有过激的成分,

然而,在那样的背景(19世纪初中国的现状、世界科学文化现状以及爱国青年们的救

国理想)之下,并不是没有道理,从今天的发展状况乃至以后的发展趋势看——富有

远见。

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提及汉字和文言文的弊病,言论大致有这些:

1.“汉字和大众文化势不两立的。”(《且介亭杂文·答曹聚仁先生信》)

2.“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块结核,病菌都潜

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

3.“倘要生存,首先就必须除去阻碍传布知力的结核:非语文(指文言文和人们使用的口语不一致,文言文是非口语化的语言)和方块字。如果不想大家来给旧文字做牺牲,就得牺牲掉旧文字。”((且介亭杂文·中国语文的新生》)

4.“我是自己受汉字痛苦很深的一个人,因此我坚决主张以新文字来替代这种障碍大众进步的汉字。”

“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绝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与《救亡情报》访员谈话录)

5.“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汉字和拉丁化》)

从这些言论,我们不难看出,激进的鲁迅先生的目的是为了救亡图存,为了提高全中国人的文化水平,为了“不牺牲我们”。

在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后期,鲁迅先生、钱玄同等人主张废除汉字,鲁迅先生甚至说“汉字不死,中国必死”。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鲁迅先生、钱玄同以及当时的一些文人、学者提出废除汉字是荒唐的主张,但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理解一下他们的动机、目的,就会原谅他们的言说并“赞扬”他们的良苦用心: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落后、屈辱的历史,爱国文人正是为了中国摆脱屈辱而奔走呐喊,文人学者试图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祖国的命运。

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是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期间,化学、物理、生物学、医学等科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发明,大大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深刻的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完善。

一批接触了、了解了、学习了西方文化的学者,惊讶地看到了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巨大差距。其情景就比如一个衣衫褴褛、目不识丁的山顶洞人突然穿越到今天的繁华都市!他们清醒的意识到中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水平已经极端落后,全民文化素质极端低下(当时文盲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而要用文化拯救中国百姓,就首先必须解决文盲问题。在鲁迅先生们看来,难写难认的繁体字以及由繁体字铸造的古汉语文言文(鲁迅先生在自己的文章里称文言文是“非语文”,即非口语化的文章),一方面使得绝大多数中国人难以掌握运用文化工具,因而难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迫,更认识不到国家民族的危机;另一面阻碍了与先进外部文化的交流。

从我国今天的发展状况来看,汉语挺过来了,而且挺起来了,全民文化水平迅猛提高,大量的西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问被我们完美地用现代汉语引进转载,这得益于“现代白话文运动”以及汉字简化。可是,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我们今天的书面语仍然是“文言文”,我们的自然科学会是什么状况?翻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等基础自然科学的课本,我们能看到多少“中国贡献”?机械原理、现代医学、电子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等等自然科学领域我们又有多少“中国贡献”?如果这些科学知识仍然用文言文去翻译、引进,中国的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今天的我们似乎可以轻描淡写地说鲁迅先生等人“杞人忧天”,但一定要理解鲁迅先生们,他们提出废除汉字的目的是使中国人尽快引进、学习新文化,改变贫困落后的社会状况;是出于对中国落后状况的激愤,出于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出于对先进

文化的渴求。“事出有因,情有可原”,错只错在太急功近利,太急于把中国从贫困

落后中拯救出来——慌不择路了。

二、白话文运动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古汉语文言文的弊端主要是词汇单音节化,其次才是汉字难写难认。后来,鲁迅

先生等一批文人通过发动“白话文运动”,推行“语文”(即口语入文,与非语文即

文言文相对),顺利实现词语双音节(双语素化)和多语素化,第一大弊端迎刃而解。

针对第二大弊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有序地对汉字进行了一系列优化举措:推

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推行《第一次简化汉字》;编写出版汉语词典

(不是字典);科学分析汉字使用频次,对汉字分级;与国际信息学接轨,对汉字进

行Unicode编码。这几大举措解除了汉字的诸多难题。这些变化,可惜鲁迅先生无缘

看到,否则,以鲁迅先生那样狂挚的爱国热情,他一定会欣然痛快的说,“汉字当是

世界的文字”“汉语当是世界的语言”。

(Unicode码又叫国际码、统一码、万国码、单一码,是计算机科学领域里的一项业界标准,包括字符集、编码方案等。Unicode 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字符编码方案的局

限而产生的,它为每种语言中的每个字符设定了统一并且唯一的二进制编码,以满足

信息技术领域跨语言、跨平台文本处理(录入、编辑、转换)的要求。1990年开始研发,1994年正式公布。)

汉语言自古以来就有文言和白话之分,“文言”是书面语,“白话”是口语。由

于古代广大百姓基本上不认识文字,更谈不上写“文”,因而“文言”是官方(公卿

文人)的书面语言和礼仪语言。当然,古代的公卿文人日常生活用语也是白话,只是

行文或官场公务礼仪时用文言。

从历史记载和语言规律来分析,文言是对白话进行“浓缩凝练”而得。从《诗经》收录的民歌“风”与“雅”“颂”在词汇方面的不同就看得出,上古时代就存在白话

与文言两种语体,而且从语言发展规律来推断,古汉语的“文言”来源于古汉语的

“白话”,先有“白话”后有“文言”。如果再往前溯源,在所有文字符号都没有产

生的时候,汉民族的先人们首先使用互相约定的语音来交流,那时语音是语言的唯一

形式,这是语言的最初阶段——“口语白话阶段”;然后才是借助符号来记录事物,

进入口语书面语并存的阶段。

由于汉字成熟得太早,在纸张发明之前就已经定型。书面语要将汉字刻写在甲骨

或竹片上,刻写难度大,书写材料难得而且面积又小,古人便采用了对白话进行“浓

缩凝练”的方法,形成了文言。表现在词汇上就是文言“尽量用单字词”;表现在语

法上就是文言“尽量省略成分”;表现在词典上就是只有单字词字典而没有双字词、

多字词的词典,《尔雅》《说文解字》直到《康熙字典》都只是收单字词。“尽量用

单字词”使得古汉语词文言文词汇绝大多数是单字词,而为了表达更多的意义,只好

造更多的汉字,或者使单字词多义化。

为了把单字词与双字词、多字词的优劣说得清楚一点,这里要引用逻辑学关于概

念的一点知识。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相互依存。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其内涵与外延之间存在着反变关系。即:一个概念的

内涵越多,则它的外延越小,确定性越强;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则它的外延越大,确

定性越弱。反之,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则它的内涵越少;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小,则

它的内涵越多。例:“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三个概念之间依

次存在属种关系,其内涵越来越丰富,而其外延则越来越小。“内涵丰富”在概念形

式上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字符数”比较多,从汉语词汇角度说就是一个词汇所使用的“汉字数”多。把这个道理用于衡量汉语词汇,就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单语素)变为双音节(双语素),它的“限定”就多了一倍,它的外延就变小了,语义的指向

性就加强了。“马”、“白马”、“小白马”、“小白公马”这四个概念,内涵依次

递增(形式上表现为字数增加),外延则依次递减(表现为所指对象减少,语义越来

越确切)。

由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明白,古汉语文言文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大量使用单字词,

由于单字词词义不明确,存在太多的多义现象,文言就变得晦涩难懂,越来越脱离民

众白话了,甚至发展到成为公卿文人借以愚弄百姓,遂行其专权利欲的工具。

普通民众使用的口语便被称之为“俚语”。“俚”字《说文解字》解释为“依靠、依赖”,但是“俚语”中的俚肯定不能这样解释。“俚语”较为合理的解释是“俚人”的语言,“俚人”在古籍中有多种说法:“傩人”“骆人”“僚人”“黎人”。俚人,是古代生活在百越岭南一带的土著人。自古岭南是俚僚之地,俚僚先民是先秦时的南

越部落、西瓯部落及骆越部落人。从中原文化角度看,“俚语”就被蔑视为粗俗、卑

下的语言。公卿文人们自诩高贵,在他们的眼里,不懂“文言”的百姓们说的白话也

就如同“俚语”一样粗俗卑下。

宋代陈善《扪虱新话?彭乘批答之谬》记载:“又有杨安国者为侍讲,讲《论语》

至‘一簞食,一瓢饮’,乃操俚语曰:‘官家,颜回甚穷,但有一箩粟米饭,一葫芦

浆水。’”陈善的这段文章让我们明白三件事:一是宋代也有“文言”和“白话(俚语)”;二是宋代的白话语法和今天的现代汉语语法很接近,容易懂;三是宋代的

“白话中”词语双音节(双语素)化很明显。

所以,鲁迅先生们推崇的“白话文”并非什么新鲜事物,而是与文言文长期并存

的口语形式。比较一下唐宋白话文文学、元代的戏曲、明清的白话小说,就可以发现,这几个时代的白话文越来越接近现代汉语语体,特别是“双字词”使用越来越多,表

义越来越明确易懂。用清末光绪年间举人、倡导白话文的先驱裘廷梁先生的话说,白

话“省日力(时间)、免枉读(误解)、便幼学、炼心力(思想)、便贫民……”

1918年5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9年,胡适、陈独秀、鲁迅先生等人发起“白话文运动”,主张

“不避俗字俚语”。“白话文运动”从名称上就看得出,并不是要创立一种新语言,

只是要用始终存在、广为运用、老百姓都能掌握的“白话文”取代只为“公卿文人”

独擅的“文言文”。白话文运动的积极意义,从语言词汇角度说,用简单易懂的字组

合成众多表意严谨明确的词语,减少一字多义现象,增强语言的严谨科学性;从政治

意义上说,是便于大众运用,提高全民文化水平。

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进行的“白话文运动”意义深远,对于现代汉语有着

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白话文运动”提高了“白话”的地位,让使用汉语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能够

识汉字、读书写文章,能够学习知识。以汉语为母语的普通百姓获得了使用自己语言

书面语的尊严和权力。

二、“白话文运动”改变了汉语词汇形式。文言文与白话文最大的区别是“词汇

形式”,文言文的词汇是单音节(单语素)为主,而现代汉语绝大多数是“双音节

(双语素)或多音节(多语素)”词汇。

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单语素)为主,表意不严谨也难懂,所以包括麦克思?缪勒(Max Müller)、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弗雷德里希?冯?施莱格

尔(Friedrich von schlegel)等语言学家曾将古汉语文言文视为“劣等语言”。

“落后、劣等的原始语言”这一说法感情上令人难以接受,但理性地分析一下觉得有

一定道理。

白话文运动使“文言文”退居二线,解放了汉语词汇,使汉语词汇走上双音节

(双语素)化、多音节(多语素)化的道路,摆脱了“劣等语言”的困境。

分析一下《现代汉语大词典》的收词情况就更明白这个道理。《现代汉语大词典》收词量366190多条,单音节词(也就是单字词)只有18217个,其中还包括日本和字132个,韩文吏读字63个;多音节词也只收了69586个,而双音节(双语素)词语则

多达278394个。

三、为中国古文化找到了一种“高保真”传承形式。使用白话文来翻译“文言”

古籍,其实是“返璞归真”,因为古代文言文就是对“白话文”进行浓缩凝练而成的。对“文言”形式的文化而言,“白话文”是一种“高保真”的传承形式。

四、“白话文运动”为通俗、准确地翻译外语作品提供了科学的语义转换技术。

以英语、德语、法语、俄语为代表的印欧语系的词汇形式为双音节(双语素)、多音

节(多语素)。将双语素词和多语素词翻译成文言文的单语素词,这是违反语义逻辑

科学的做法——语义清晰明确退化到语义晦涩模糊,这个道理找一篇翻译外文的文言

文比较一下就知道。

1898年,提出“崇白话、废文言”的裘廷梁就开始致力于开通民智,创办《无锡

白话报》(后改名为《中国官音白话报》),以通俗的文字向人们介绍俄皇彼得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故事和西方科学知识。在推行白话文引进、推广外来文化方面,

裘廷梁进行了积极的实践。

五、“白话文运动”推行的“白话文”实现了不同地区汉语言的协调统一。现在,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区也都采用了“双音节(双语素)或多音节(多语素)”词

汇形式,语法上都遵循“白话”的绝大部分规律,所以虽然仍然使用繁体汉字,但比

文言文容易理解的多。

六、“白话文运动”以后,以《狂人日记》为代表的现代白话文作品大量使用双

字词和多字词,促进“汉语字典”改变方向,发展为“汉语词典”。

七、“白话文运动”使绝大多数“繁难冷”汉字退出,为汉字简化(减少)创造

了条件。

白话文大量使用双音节(双语素)、多音节(多语素)词语,通过增加字数、合

理组合来达到区别词义的目的,减少了一字多义现象,所以不再需要太多的汉字,而

且表意比文言文严谨,明确易懂。于是,现代汉语常用字的总数大幅缩减,大量繁难

汉字退出。从1975年开始,我国大陆地区为了研究汉字的使用频度,进行了大规模的

字频统计工作,内容包括工业、农业、军事、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教育、体育、医药卫生、天文地理、自然、化学、文字改革、考古等多方面的出版物,在数

以亿字计的浩翰文献资料中,统计出实际使用的汉字个数为6335个。

三、鲁迅先生对现代汉语的贡献

作为“白话文运动”发起者、推动者、实践者,对于改变古汉语文言文的落后面貌,实现汉语词汇双字双音节化,鲁迅先生所做的贡献无人能比。

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上的《狂人日记》,是鲁迅

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以此为起点,

鲁迅先生带领中国人走上了白话为文的现代汉语道路。

由于正处于“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阶段,鲁迅先生的作品中还有一部分文

言词汇,所以比后期作家的作品难懂一些。但以现在通用的现代汉语词典为依据,统

计一下词典中双音节词的源出,再统计一下鲁迅先生文章中双音节词汇总量就知道,

鲁迅先生为现代汉语在双音节词汇上所做的贡献。

用《现代汉语大词典》来比对分析,《现代汉语大词典》引用鲁迅先生文句11507句次;鲁迅先生文章中使用的双音节(双语素)词数49682个(多音节词未统计);

鲁迅先生文章中使用汉字的个数是6158个(作品不一定收集完全,数据仅供参考)。

这个数字相对于《说文解字》9345字少了不少,比《康熙字典》所收的汉字数48709

个(依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统计)少得更多,但非常有参考意义。从1975年开始,我国

大陆地区为了研究汉字的使用频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字频统计工作,内容包括工业、

农业、军事、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教育、体育、医药卫生、天文地理、

自然、化学、文字改革、考古等多方面的出版物,在数以亿计的浩翰文献资料中,统

计出实际使用的汉字个数为6335个。说明现代汉语中,汉字数可以比文言文大量减少。6158,6335这些字频统计数据,为简化(减少)汉字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下列表格可以更清楚看出鲁迅先生对现代汉语的贡献,那些胡诌“去鲁迅化”

的东东不防睁眼看看。

《汉书》(15319);《史记》(13689);鲁迅(11507);韩愈(10044);苏

轼(9805);《新唐书》(9715);《文选》(9588);《后汉书》(8932);《左传》(7930);《红楼梦》(7673);《诗经》(7497);杜甫(6868);《礼记》(6747);《三国志》(6675);《水浒传》(6554);郭沫若(6165);《宋史》(5893);陆游(5857);蒲松龄(5209);白居易(5009);《旧唐书》(4807);茅盾(4665);《尚书》(4618);《明史》(4586);老舍(4367);《淮南子》(4041);《庄子》(4024);王安石(3922);《管子》(3854);《国语》(3674);巴金(3655);《荀子》(3648);《资治通鉴》(3557);《儒林外史》(3552);李白(3422);曾巩(3379);柳宗元(3331);李时珍(3098);《西

游记》(3004);《韩非子》(2899);《醒世恒言》(2792);欧阳修(2735);《说文》(2613);《吕氏春秋》(2597);毛泽东(2550);《初刻拍案惊奇》(2497);龚自珍(2438);《水经注》(2421);《孟子》(2258);《墨子》(2165);《战国策》(2075);梁启超(2052);《警世通言》(2029);《金瓶

梅词话》(1989);关汉卿(1973);苏辙(1918);刘基(1881);曹禺(1855);《论语》(1831);范仲淹(1640);冰心(1617);《三国演义》(1597);《朱

子语类》(1543);宋濂(1531);《尔雅》(1454);沈括(1240);杨慎(1171);康有为(1152);王实甫(1093);贾谊(1062);《列子》(1052);

沈从文(1008);朱熹(999);冯梦龙(999);黄宗羲(887);高明(871);黄

遵宪(850);纳兰性德(800);《老子》(541);《世说新语》(476);谭嗣同(425);苏洵(422);郑光祖(393);《春秋》(282)。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近代史小班讨论课 一、背景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二、意义 五四运动:1、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3、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中国新文化运动:1、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后来 三、二者联系 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是“古典的现代性”道路,与“五四运动”所开辟的革命激进主义的现代性道路是有本质区别的。 联系:1、两个运动经历的时间有重合部分:1919年5月4日后; 2、两个运动有相同的社会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称帝,随后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国家衰败,列强侵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出路; 3、两个运动的部分核心人物或者参与人相同:如蔡元培,胡适,陈独秀;可以说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领导者和推动者;

新文化运动 习题(含答案)

新文化运动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指() A. 反对尊孔复古 B. 继续反封建 C. 主张民主共和 D. 向西方学习 2.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青年杂志》的创办 B.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C. 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D. 鲁讯发表《狂人日记》. 3.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报刊杂志与“第三期”有关的是() A. 《申报》 B. 《万国公报》 C. 《民报》 D. 《新青年》 4. 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的一件大事是() A. 京师同文馆成立 B. 京师大学堂创办 C. 科举制度废除 D. 《明定国是诏》颁布 5.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通俗易懂的文风离不开下列哪一运动的倡导()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6. 严复曾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他所说的“此事”评价的是() A. 剪发辫 B. 办《申报》 C. 废科举 D. 改称呼 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 《药》 B. 《阿Q正传》 C. 《文学改良刍议》 D. 《狂人日记》 8. 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掀起了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9.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是严复对哪一事件的评价() A. 剪发辫 B. 改称呼 C. 废科举 D. 辛亥革命 10.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海国图志》的出版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C. 《新青年》的创办 D. 《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 11. 下列对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戊戌变法留下的成果 B. 后来改名为北京大学 C. 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D.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最高学府

鲁迅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论述鲁迅的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当中而长久不倒。从现当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更像是现代文学的灵魂。他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同时他也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几乎可以这么说,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综上所述,可以说自现代文学诞生的第一天起,鲁迅的影响是深远而又深刻的。关于这一点在文坛上历来论争不断。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掌握了鲁迅,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半部现代文学史。 “鲁迅”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新青年》1918年开辟“随感录”专栏里的一篇杂文上。从此之后,杂文就与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了,因为鲁迅的杂文显示出尖锐而深刻、巧妙而生动的独特个性。有人曾经将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即“闲话散文”和“独语散文”,而鲁迅却在这两种散文创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在新文学初期,散文被公认为最有成就的文体,无独有偶,鲁迅又正是这时期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中,鲁迅更是一枝独秀,不仅最早显示出新文学的“实绩”,而且在文体上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就的实验,成为了各种现代小说文体的先驱和榜样。自他弃医从文之日开始,他便倾尽毕生精力研究、创作文学,他认为只有思想上清醒了,国人才不会继续于麻木中被欺压。他的一生著述颇多,皆备称为经典。 其实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明白,任何一位伟人、英雄的诞生,

都是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所谓“时势造英雄”。鲁迅所处的时代,中国正处在一个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过渡、近代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转型时期。鲁迅的身上,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历史内涵;其作品所显现的人文情怀、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至今辉耀着文学史册。他创作中体现的“立人”思想,文艺批评坚持的“求真”精神,对同样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当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的创作活动和文艺观点,都与社会变革、政治活动息息相关,影响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与方向,最终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引导人物和“民族魂”。他的小说《狂人日记》直指“吃人的社会”,呼唤“救救孩子”;《药》颂扬革命先驱夏瑜,抨击没落社会的黑暗。大量评论时政的杂文,都是指向旧制度、旧文化的“匕首”和“投枪”。 “立人”的思想,是鲁迅投身文学事业的最初动因。他在东京求学时一次看幻灯片看到愚昧的中国人被屠戮,感到国人“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愤而弃医从文。在《文化偏至论》中,他明确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的主张。“立”与“破”是对立统一的。在鲁迅早期的小说创作中,“立”更多表现为“破”,即表现为强烈的批判意识,对国民性顽劣的“根”进行了深层挖掘,对“病灶”进行了无情的解剖和针砭。“立”是正面建树,鲁迅致力于重塑国民新的思想文化人格,呼唤“精神界之战士”,培养有独立人格、独特个性的新一代。他主

思考鲁迅的存在对中国文学的意义

思考鲁迅的存在对中国文学的意义我认为,鲁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有二,一是文体探索上的,二是精神警示上的。 鲁迅在文学上的造诣真的很高,在文体上开创很多先河。比如小说,鲁迅在小说上汲取果戈理、契诃夫、安特烈夫、尼采、显克微支等外国作家、思想家的思想艺术养分,将其融合于中国艺术传统之中,可以说这种了崇高刚健、清峻警拔而又老辣苍劲的美学风范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鲁迅根据中国古代的历史、神话、传说撰写的《故事新编》,“取古代的事实,注进新的生命去”,想像奇诡,诙谐风趣,寄托遥深,被称为现代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鲁迅在杂文上也颇有成就,他的杂文针针见血,篇篇使人振奋,对中国文学的冲击可谓之大。鲁迅还创造了中国现代最早的散文诗作品《野草》。《野草》构思奇巧、想象奇崛、意境深远,是鲁迅最富有个性化和独创性特征的作品,它既是鲁迅对旧世界进行犀利批判的武器,也是解剖自我的产物。 鲁迅作品对中国文学最主要的意义还是在精神警示上。他的文学作品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 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督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这种反思和批判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无声的中国”的沉寂与悲哀,打破“瞒

与骗”大泽所遮掩的奴役关系,寻找处于社会变动、民族困局和文化转型中的人的精神出路。鲁迅这种正视现实人生,并带有革命血气的现实战斗精神和现代反抗意识,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学健康的、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文学主潮,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最可宝贵的精神内涵。 张飞 S2******* 2014.3.29

鲁迅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贡献

鲁迅作为思想家、杂文大家、一流的小说家、小说史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独特的地位。他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鲁迅翻译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和诗学建构的贡献。 鲁迅走上了文学之路的1903年就在发表的《〈月界旅行〉辨言》中道出了他当时的小说观:将小说看作教化国民、移风易俗、开启民智、宣传进化论、普及现代科学知识的工具。也就是说,他认为,把玄奥、“枯燥”的科学知识,通过通俗有趣的小说来阐释,既可消除中国旧小说多借女性魔力来增加阅读性的旧习,又可以革新小说作法,从而达到吸引读者,移风易俗,教化国民、使之接受进化的科学知识的目的:“学术既覃,理想复富。默揣世界将来之进步,独抒奇想,托之说部。经以科学,纬以人情。”鲁迅此时的小说观,是科学救国、进化论、开启民智、寓教于乐等思想的杂糅,既有提升小说地位的新的诗学成分,又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诗学的痕迹。 鲁迅在《〈域外小说集〉新版序》中,谈到希望翻译小说在变革中的中国发生效用,并谈到新的小说观,小说的社会功用,短篇小说的新样式等重要的现代诗学问题。1909年鲁迅发表了《〈域外小说集〉略例》,其中体现着鲁迅对于小说细节、小说要素的关注。很显然,这种对于小说细节、小说要素的关注,已经为中国小说注入了新的理论,并成为新的小说创作的法则。而《〈域外小说集〉序言》,则表达了鲁迅希望借翻译域外小说,掀起一场“文学革命”的意愿。 鲁迅在《〈幸福〉译后记》和《〈罗生门〉译者附记》中分别谈到小说的写实与作者主观因素的结合,以及历史题材小说问题。从《序言》和《新版序》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当初翻译《域外小说集》的本意是要发动一场翻译革命,以此引起一场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的本旨,则含有社会改革的用意。因此,可以说,《域外小说集》初版和再版序是新小说启蒙。这对于转型期的中国小说、中国现代诗学的演变,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开拓作用。 虽然,鲁迅从翻译引申而来的小说言论非常零散,但是,鲁迅总是站在真正的小说家的立场上,站在向国内创作界输入某种他认为有用的、新的文学要素的立场上,来撰写译者前记或后记。所谓新的文学要素,可以是有形的,像作品的外在形式,如《域外小说集》里的短篇小说新形式;可以是无形的内在的,像意识形态、小说中的人生观等,如译介无产阶级小说《毁灭》重新诠释知识分子和工农关系;还可以是艺术人生观,如译完夏目漱石、森鸥外的小说的后记,阐明“用自己的杯子饮水”的诗学主张和人生观。在《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1921.4.15)中,鲁迅不仅介绍了俄国的社会思潮的演变,而且点出社会思潮与俄国当下小说创作的关系。这种将作品与社会思潮相联系的评述方法,后来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手法。 再如鲁迅在译完西班牙巴罗哈的《山民牧唱》的后记里,就直接说明了自己译介这部作品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文学的乐趣,而是因为作者的小说技艺。他所说的小说的技艺,指的就是 巴罗哈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包括极 其次要的人物也被他写得生动鲜活。 鲁迅翻译短篇小说,大多是为了输入 一种他觉得是新的写作手法、新的小 说技术,尤其是早期短篇小说的翻 译。这种以译品作小说启蒙、以作品 来说话的方式,正是鲁迅重作品的翻 译、兼顾理论输入的译介思想。 他的翻译,也引起了文学创作实 践的变化。如他通过对美术的译介, 不仅让国人了解到西方的一些新兴美术思潮和美术流派,而且对他的创作实践也产生了影响。如他在《故事新编》中对色彩的运用,就具体地体现了他在创作中对于西方绘画艺术手法的借鉴。作品中所提供的视觉经验,超出了中国传统美术或文学的视觉经验范围,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方法。这正实践了可以学习借鉴别国艺术的新方法新意见的翻译目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中国文学创作实践的推动。 总括说来,他的译作或者输入一种国内文坛未曾有过的新的小说理念、新写法、新小说样式(如《域外小说集》)或介绍独特的当下人生体验(如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罗生门》)、新的题材;或通过翻译展示出他所认为的一个新兴国家的全新样式的文学(如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学),等等。鲁迅的翻译活动,以及围绕这些活动撰写的文章,和文学创作的实践,不仅参与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建构,而且也是中国现代诗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鲁迅翻译对文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十世纪对文学来说,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时代,其最基本的动因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怀疑和个人独创意识的增强。鲁迅在很早就感受到这种意识,在《摩罗诗力说》的篇首就引用了尼采的“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嗟我昆第,新生之作,新泉涌于渊深,其非远矣。”在这里所谓“新源”,是指外来的新的文化资源;“新生之作”是指创新的文学创作;“新泉”则是新的文化传统的产生。它们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代表将来的“方来之泉”。当时鲁迅的文艺思想就在于个人生命意识和艺术精神向传统的旧的思维方式的挑战,以“任个人而排众数”的姿态独立于世,敢发新声,敢闯新路。鲁迅曾指出:“意者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自觉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非然者,口舌一结,众语俱沦,沉默之来,语于前此。盖魂意方梦,何能有言?即震于外缘,强自扬厉,不惟不大,徒增欷耳。故曰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他认为,文学的自觉,必须根源于和符合于人心的内在欲求,这样才能打动人心,不同凡响。也就是说,独创必须以人心为基本,才能触动人的生命意识。 这种对“新声”的敏感和追求,源于鲁迅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所触及到的人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他在《狂人日记》中,就提出对传统的思维方式的根本怀疑,当时,他所关注的是人的思想和生命状态,尤其是如何面对人性中怀疑和创新欲望被压抑和摧残的现实。他认为一个国家和社会最后失去生命力的根源,就是不允许人有独特的想法。鲁迅把这一切归之于中国的封建礼教,以及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因此,他把“独创”与人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联系起来,认为,只有能够冲破一切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人才能觉醒,因为,独创是一种开放的生命;只有能够广泛吸收和汲取,文艺才能创新,因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他坚信,自觉和创新,必须有世界眼光,必须建立在广泛吸取和借鉴世界各种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 他要国人听到那些遥远的“被压迫被损害”(下转第63页) 鲁迅翻译 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贡献 黄炎

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是我国的现代文学巨匠,主要基於兩個理由,一是從現代文學史的地位上看,魯迅可以說是現代文學的靈魂。魯迅一方面是現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現代小說最重要的開拓者。自《新青年》1918年開闢“隨感錄”專欄後,魯迅的雜文就顯示出尖銳而深刻、巧妙而生動的獨特個性,並且,從此之後,雜文就與魯迅的名字聯繫在一起了。有人認爲,中國的現代雜文基本上是由“隨感錄作家群”和“語絲派”這兩個前後承接的散文流派開闢的,而魯迅既是“隨感錄作家群”的主將,又是“語絲派”

的壇主。也有人曾經將散文分出兩條不同的“語體線索”,即“閒話散文”和“獨語散文”,而魯迅在這兩種散文創作中都取得了開創性的成果。在新文學初期,散文被公認爲最有成就的文體,而魯迅正是這時期散文創作最高成就的代表。而在新文學初期的小說創作中,魯迅更是一枝獨秀,不僅最早顯示出新文學的“實績”,而且在文體上進行了廣泛而卓有成就的實驗,成爲了各種現代小說文體的先驅和榜樣。也可以這麽說,魯迅小說標誌著中國現代小說的誕生,也標誌著中國現代小說的成熟。此外,自現代文學誕生的第一天起,在文壇上就論爭不斷,而幾乎每次重要的論爭幾乎都與魯迅有關。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掌握了魯迅,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半部現代文學史,这就更加突出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地位。所谓的现代文学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而研究现代文学,主要包括:思想的现代化,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文学语言与形式的更新。

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说起鲁迅,最先想到的是他写的《狂人日记》,它以狂人的内心独白的形式来表达对以封建制度、礼教为主体的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抗,更是揭示了封建礼制“吃人”的本质。“从来如此,便对吗”是狂人对吃人这一行为的提问,也是鲁迅对中国封建传统礼制的提问,他一直在思考着、探索着封建文化存在的意义,它还有继承下来的价值吗?在这国家处于水深火热的情况下,那些受封建礼制教育的国民却是腐朽愚昧的、麻木不仁的,对于国家的存亡好似不关他们的事,面对同胞被残害的场景,他们不会流露出半分同情。鲁迅尖锐地批判封建传统礼制是有理由的,与之有共同想法的陈独秀、胡适也同样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中去,在这场运动中直接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的理论。“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仁义道德成为一种假象,覆盖在它下面的是“吃人”的本质,这在鲁迅看来是何其的悲哀。国民受封建专制毒害之深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的妄图遵孔复古就可以看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他希望国民能从那“吃人”的礼制枷锁中走出来。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鲁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支持者,也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他就有救国的一腔热血,于是他选择去学医以望学成之后上战场救死扶伤,可这一梦想被现实打破,在日求学期间亲眼看到身体健壮的国人麻木不仁,思想腐朽,精神颓败,这一目令他气愤,激起了他弃医从文的决心,想要以文艺运动来拯救国民。1907年夏,鲁迅酝酿了一场文艺运动,他和二弟联合许寿裳等人试图创办《新生》文艺杂志,但却因种种原因最终没有成功。这并没有浇灭他的热情,后来他在《河南》刊物上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

鲁迅精神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鲁迅精神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一直被人们所敬仰。他所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浩繁的作品,而且还有他的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和平年代的青年来说,学习鲁迅的爱国精神是尤为重要的。它能使我们记住那段屈辱的的历史,激励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奋发学习。希望读过本文的人在重大抉择面前,能够想到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为了挽救自己的祖国而奋斗了一生,——横眉冷队前夫指,伏首甘为孺子牛——从而能够得到一些力量和启示。 鲁迅所处的时代,中国正处在一个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过渡、近代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转型时期。鲁迅的身上,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历史内涵;其作品所显现的人文情怀、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至今辉耀着文学史册。他的创作实践所凸现的强烈的政治意识,“立人”思想,文艺批评坚持的“求真”精神,对同样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当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早在日本留学期间,青年鲁迅《自题小像》的诗作,就是一篇担忧国家命运、决心以血献身的宣言。他与在日本留学的一批反清志士关系甚密,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光复会。他的小说《狂人日记》直指“吃人的社会”,呼唤“救救孩子”;《药》颂扬革命先驱夏瑜,抨击没落社会的黑暗。大量评论时政的杂文,都是指向旧制度、旧文化的“匕首”和“投枪”。鲁迅在各类政治活动中都是一位积极的倡导者、参与者,他参加了浙江两级师范驱逐守旧校长夏震武的“木瓜之役”,参与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在《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宣言》《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等许多进步宣言上签名。他支持左翼作家,成为“左联”的精神领袖,痛斥北洋政府屠杀爱国学生而作的《纪念刘和珍君》,痛悼左联五烈士而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鲜明地表现了他反对暴政、鼓呼民主、争取人民权利的立场。 文学作为反映时代的镜子,脱离政治(政治为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不可能的,这恰如一个人想拔着自己头发离开地球那样荒谬。没有对丰富多变的社会生活的关注,没有对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宏愿产生热情和冲动,哪怕是最有文学天赋的作家也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对此,鲁迅早就指出:“政治先行,文艺后变”,“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使有变革。”为改革社会、改良国民素质拿起文学这武器,因而鲁迅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家的同时,也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一生批判国民性的奴性和“奴隶道德”,自身以“追真”为人生态度。他思想敏锐,见解深刻,任何时候能坚持真理,分明是非,敢说真话,铸成了没有媚骨的刚正人格,没有俗颜的劲直文风。 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展现的是一个敢于直面人生、敢于革故立新的斗士形象。“五四”时期,针对当时的黑幕派、鸳鸯蝴蝶派小说,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与“太阳社”、“创造社”论争,后来“两个口号”之争,他都旗帜鲜明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畏人众势大。对某些人以“革命工头”、“奴隶总管”自居,以“扬鞭”为业,他表示不满并予以严厉的反击。鲁迅对梁实秋、章士钊、陈西滢、胡适等名人,都有过尖锐的批评,即使对“国粹”中医和“男人演女人”的京剧,他也坦率地批判过。这种勇气和率真,难能可贵。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对研究鲁迅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鲁迅文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复杂的。鲁迅称杂文为“杂感”或“短评”,现代杂文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则是和鲁迅的名字分不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成为一种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内容无所不包、思想启蒙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进入了“商尚的文学楼台”(《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杂文是一个未经规范化的文体,在意义上,它是一种无体之文。鲁迅说:“我的杂文,所写的是一眼、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几乎是或是一形象的全体”,“…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 杂文也被鲁迅称之为“杂感”或“短评”。鲁迅曾经“想到可以择历来极其特别,而其实代表这中国人性质之一种的人物,作为一部中国的…人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鲁迅的杂文不仅是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哲学、道德、文学、艺术、乃至经济、军事…..的“百科全书”,而且以其对中国现代国民的

一个后知后觉者对“五四”及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想法

一个后知后觉者对“五四”及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想法 秋按:关于“五四运动”,其实最应该看看周策纵教授的《五四运动史》。由于这个运动对近代中国的重要性,所有的政治力量都会纪念它。此外,还有在“五四”之前就萌发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也影响巨大,而有时它们往往又混为一谈。哄娃入睡,忽思约九年前,曾撰一小文,略谈我对“五四”及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想法,可以说是非常自由派了,至今有些地方已修正,有些则一仍如旧。2018.5.4 5月4日到家之后,难得正好翻到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会客厅,李小萌傻傻的样子很是可爱,而这一期的嘉宾、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则多少显得有些拘束,大致也没有怎么发挥,以与官方基本同调的“爱国运动”云云收束访问。 当日,在北京,“五四精神”的主流言说,依然以“爱国”为主,以“进步、民主、科学”为辅。而在台湾,马英九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时,有意抹去自己的政治身份,而强调自己的文化身份,并说“五四精神中的民主科学素养,到现在仍然具有很强而且历久弥新的历史意义”。 “五四”是一个话题,各种政治力量都以不同的方式自觉去继承其传统,并以正统自居。即使是激烈反对者,也要借助“五四”话题来为自己设立标靶,阐述自身主张。 我不喜热闹,天性对人多之处有排斥心理。所以,虽然90周年很热闹,官方的,民间的,海外的,但迟至现在,我才决定写作这个帖子。它也仅仅是一个帖子而已。 一、“五四运动”及其代表的精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知出自谁口来自何时,其实,“五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将“五四”生拉硬扯地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前缀?难道除了这一场新文化运动之外,20世纪的中国还有另一场新文化运动? 最早提出“五四运动”这个概念的北京大学学生领袖之一罗家伦,1919年5月26日以“毅”为笔名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指出“五四运动”表现出三种关系民族存亡的精神: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到了1967年5月,罗家伦比较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五四运动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新文化运动也由五四运动而扩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贯的精神,就是要使中国现代化。要使中国现代化,必须从思想现代化做起,这仍是有待我们继续努力的一个方向。” 用央视新闻会客厅的言说方式,罗家伦是“新闻当事人、事件亲历者”,我倾向于认可他对“五四运动”的狭义解释而不另行铺陈加以引申甚至最后变为一种政治隐喻。特别是罗家伦所说的“民族自决”,的确是发端于“五四”。在此之前,民族—国家的概念不曾在中国出现过。主体为汉族的中华民族有权利决定自己国家的命运,而不能仅仅沦为一个被建构的地缘政治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对“五四运动”的背景描述如下:

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过程

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过程(b)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封建统治思想根深蒂固: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封建统治思想根深蒂固。如: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皇恩雨露深帝德乾坤大(2).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深深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痛感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社会状况依然混乱,主要是因为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人们缺少民主和科学的觉悟。具体表现如下: 政治方面: 内:独裁专制外:列强侵略 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思想文化: 尊孔复古逆流与民主共和观念势不两立(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兴起 三、新文化运动内容 1.前期(1915—1917):(“四提倡,四反对”) (1)思想革命: ①“德先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赛先生”: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 ③“打倒孔家店”(儒):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如:鲁迅与《狂人日记》 (2)文学革命: ④胡适与白话文,“文化平民化”: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如:①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地合天乃敢与君绝(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②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干不了,谢谢!” ) ③“妻丧速归”(“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2.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促使人们追求真理和进步,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 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酝酿过程中,派生了五四文学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 主要发起者:陈独秀(1879-1942)、胡适(1891-1962)、李大钊(1889-1927)、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主要阵地:《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新青年》编委会成员: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 《新青年》: 《新青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从而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理论及文学译著: 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史妥夫人《黑奴吁天录》、《一磅肉》(莎剧);林纾译小仲马《茶花女遗事》;鲁迅、周作人译《域外小说集》…… 三、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主要社团: 文学研究会 成员: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 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一般的问题”。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尤其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矛盾与冲突。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故习称“为人生”派。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文研会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 创造社 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等。 文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文学史习称“为艺术”派。 创作社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 新月社 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 新月诗派。 《新月》月刊,《诗刊》季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新月社至1932年停止活动。 新月派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却比较重视。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 语丝社 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因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 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因而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主要 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鲁迅是语丝派的主将。

鲁迅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鲁迅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鲁迅是现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所创作出来的文章都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思想和社会形式。鲁迅还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者,他是以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值为目标进行文学创作。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的大厦,为中国现代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的文章往往渗透着一种深刻的感性美,特别是在反映农民悲惨命运方面更为突出。在他的笔下,我们既看到了被兵匪官绅折磨得成为木偶人一般的中年闰土,也看到了像双喜一样机智能干、纯朴无私的农村少年。这些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奠定了雄厚的基石。 在反映下层人物的作品中,鲁迅总是将现实同残酷的封建制度以及国人的劣根性紧密相连,以现实中的小事刻画出重大的社会问题。比如说孔乙己,即是被科举制度愚弄乃至毁灭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又是一个不能清醒遭人耻笑的可怜人物。给人留下了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形象,引起读者的深思。 鲁迅的作品同样也蕴含着催人奋进的理性美。他的《呐喊》、《彷徨》里的作品,就是改造国民灵魂的艺术实践。比如《药》,是反映了因国民的愚昧造成的革命者的寂寞和悲哀。《示众》通过街头十八个人物的群像,揭示出他们的麻木灵魂。在著名的《阿Q正传》中,鲁迅更把几乎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特别是“精神胜利法”,融进了阿Q 这个落后的农民形象中,从而完成了一个包涵复杂思想和社会心理的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精神典型。 鲁迅是一个真正的、严峻的现实主义者。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特别擅长通过平常小事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同时,鲁迅又决不机械地恪守前辈现实主义在创作中已经形成的特点和格调。因此,他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总体上呈现出沉郁的风格。但在暴露上流社会的堕落和国民性的弱点时,作家讽刺和幽默的才能又不可抑制的表现出来,使这些作品中的悲剧因素跟喜剧因素互相渗透,互相转化。读者在接触鲁迅笔下所描写的悲惨、龌龊、病态的现实之后,不是悲观失望,而是引起深沉的思索。鲁迅的作品是现实与理想紧密相连的完美整体,他既深刻鞭挞黑暗封建社会的残酷,又把人类美好理想深情寄托出来,但绝不是虚幻的乌托邦式的超现实理想。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把现实与理想完美地结合了起来。鲁迅的作品永远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珍贵瑰宝。读鲁迅的作品即读自我和现实,在阅读人生和现实中阅读鲁迅的小说,又在阅读中理解自我和现实。

“悲哀”与“绝望”:一个真实鲁迅的五四姿态

“悲哀”与“绝望”:一个真实鲁迅的五四姿态 [导读]“五四”新文学时期,鲁迅以其杂文的“呐喊”和小说的“彷徨”,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怀。 转播到腾讯微博毋庸置疑,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灵魂人物,其“无地彷徨”而“反抗绝望”的批判理性,早已被学界提升到了“五四”启蒙的思想高度,成为了知识分子人格追求的精神偶像。综观几十年来国内学者的鲁迅研究,人们一直都在试图接近一个真实的鲁迅,但无论是“意识形态说”还是“思想启蒙说”,客观上都存在着一种“臆说”鲁迅的价值偏离。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西方哲学方法论的大量引入,更是造就了鲁迅研究的空前“繁荣”,诸如存在主义、解构主义乃至复调理论的泛化使用,不仅使读者逐渐地生疏了鲁迅,而且还使读者困惑地迷失了鲁迅——“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再加上“哲学家”的多重释义,厚重到了严重阻隔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尽管还原真实鲁迅的社会呼声一直都不绝于耳,可是因其话题过于敏感而每每受到强烈地斥责!聪明而睿智的鲁迅似乎很有先见之明,他清醒地意识到一个人一旦被奉为“伟人”,其身后必然要遭遇被人误解的尴尬处境,故他才会不无调侃地戏谑道:“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成了傀儡了。”鲁迅当然并不想成为“傀儡”,然而他却同所有“伟人”一样,最终只能被后人去加以无限的“阐释”,自己则失去了回应辩解的“言说”能力。所以,超越作品文本去替鲁迅进行思想“言说”,这是国内鲁迅研究界所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 一、一个被“言说”的鲁迅 重新认识鲁迅与“五四”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首先必须去澄清真实“历史”与虚拟“历史”的本质区别。克罗齐曾强调说真实的“历史决不是以叙述写成的,它总是用凭证或变成了凭证并被当作凭证使用的叙述写成的”。如果我们按照克罗齐的说法来推论,鲁迅作品文本应是唯一性的历史“凭证”,只有它才具有研究鲁迅思想的真实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鲁迅研究界在其具体实践过程中,“一千个学者就有一千个鲁迅”的众说纷纭,显然都呈现出了一种任意“肢解”鲁迅思想的怪诞现象。所以,一个被“言说”的鲁迅,也因“言说者”的主观意志,走出了历史而进入了神坛。 对于鲁迅及其作品超越文学意义的思想评价,归根结底应是源自于瞿秋白与毛泽东这两位政治革命家的权威定论。早在1933年鲁迅在世之际,瞿秋白就撰写了《<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一文,第一次将鲁迅的文学创作视为是现代“中国思想斗争史上的宝贵的成绩”,而鲁迅也被他誉为“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大”的“莱谟斯”,“在儿童时代就混进了野孩子的群里,呼吸着小百姓的空气”,最终完成了其思想“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的彻底转变。而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则更是气势恢弘铿锵有力地论述道: “五四”以后则不然。……由于中国政治生力军即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不可否认,瞿秋白与毛泽东都是出自于中国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历史诉求,去宏观地概括总结“五四”与鲁迅反封建思想启蒙的社会意义;他们都急切地希望树立起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转型的光辉榜样,以便最终确立无产阶级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地位——鲁迅也因此被改变了其“文学家”的原初形

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浅析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内容摘要:鲁迅是现代中国最具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和文学作品都体现了社会变革时期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观念。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文学巨匠,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的作家, 先生以其深髓的眼光和犀利的笔触对他关联的那个时代做了素描、以其独特的感情体察时代,对中国文学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其杂文创作的成就最高,受到广泛的推崇,在“黑暗”时期赢得了“投枪”和“七首”的美誉。也使先生成为无畏的“战士”。而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的贡献也极为巨大。先生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为中国小说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自己独特的小说创作实践,实现了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转变。 关键词:鲁迅小说艺术现代化贡献现实主义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这位被毛泽东誉为中国现代史上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历史巨人,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七十三年了,而在先生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他不仅留给我们丰硕的文学作品,而且也为厉世留下了价值无从估量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着国家,民族的振兴而做着不解的努力。 作为新文学的开山祖和奠基人,鲁迅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显示“五四”革命实绩的当推他的小说。从数量上看,《呐喊》和《彷徨》两个集子计二十五篇作品,加上三十年代结集出版的《故

事新编》,总计不过三十三篇。可是这些作品中极为厚重的现实主义涵盖和对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国民灵魂”的深透开掘,摇撼呐喊以及他拓荒式的构建和开创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新纪元,使他在文学史上占到了永久的地位。没有鲁迅的《呐喊》、《彷徨》,就没有中国小说现代化征途上所跨出的第一阶段最坚实的步伐,鲁迅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划时代意义正在这里。鲁迅先生终其一生,在文学创作中杂文的成就最高,“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其杂文不仅具有“史诗”的价值,而且已超越了过去所谓的“史诗”。透过对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的勾勒。映现出了历史发展的某些侧影。它们凝聚着鲁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反思。然而,先生对中国文学贡献最大的却还是其小说的创作。它们不仅真实地刻画了鲁迅先生执着求索的心灵轨迹,反映了他对于历史选择的杰出思考,而且“文起百代之衰”,为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石,树立了典范。 鲁迅先生自一九一八年五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开始,此后”便一发不可收”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二年连续写了十五篇小说,于一九二三年编为短篇小说集《呐喊》(一九三零年印刷时抽出《不周山》一篇);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五年所作小说十一篇,收入一九二六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彷徨》;一九三六年一月又出版了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除把《呐喊》中《不周山》改名为《补天》收入外,另收入小说七篇。终其一生,虽未有长篇小说问世,但我们仍能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一、鲁迅先生小说创作中所塑造的人物艺术形象及其所反映深刻历史主题。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先生用其塑造的一个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在历史转折关头一个先驱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他第一个获得了对封建礼教和愚昧封建文化最为深刻和实质的认识。一九一八年五

浅谈鲁迅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

浅谈鲁迅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 [摘要]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更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开创者。他以《呐喊》《彷徨》等小说展现了中国小说的另一种气息和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的别样生命力。鲁迅先生的小说既吸收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养分,又借鉴了外国小说的精粹为自己所用,并由此开创了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先河。鲁迅先生通过小说过从不同的角度,又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中华民族深层的国民性,引起人们的觉醒。鲁迅先生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厚的历史使命感对全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心灵忏悔。于是中国现代小说在他笔下开创,也再他的笔下成熟。他以自己别具匠心的小说创作实现了中国由古典小说到现代化小说的良性转变。 [关键词]鲁迅小说艺术现代化贡献 鲁迅先生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他以平等自由的创作态度对待普通民众,描述了民众的觉醒,于是在他的笔下出现了农民,出现了知识分子;他用白话文进行创作,让国民通俗易懂,于是有了《狂人日记》;他用抽取生活片断的方法全景式的展现生活全貌,于是有了?孔乙己排出大洋的潇洒场面?;他用多种方法揭露人物内心矛盾和人物性格的复杂化,于是有了子君和涓生刻骨铭心的爱情神话;他还注重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小说的成功经验,使自己的小说叙述形式和内容、叙述方法和角度、叙述类型和模式多样化。1918年,他

在《新青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随即引起轩然大波,它以深切而又独特的格式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一、实现了小说题材的现代化变革 中国古典小说无论是隋唐的传奇故事,还是《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还是明清时期的章回体小说,他们的小说中人物多是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才子佳人,妖魔鬼怪,却极少有反映平凡生活中普通劳动人民的角色。而鲁迅的小说创作从一开始就和传统古典小说以消遣、休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区别开来。他以思想家特有的视角审视时下的社会,借鉴西方现代小说体式,采用现实主义手法,突破传统小说过分追求离奇情节和非凡人物的偏向,创造了以闰土、阿Q为代表的一系列农民形象,使被压迫者第一次成为小说的主角。他所创造的知识者的典型,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知识分子题材。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神奇瑰丽的人物。而在他的小说中有的只是些极平凡,极普通的农民知识分子,亦或是他的亲人他的朋友。与古典的中国传统小说相比这是标新立异的是创造性的。鲁迅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从混乱不堪的社会现实角度和绵延不断的历史深度出发,着眼于改造民族的国民性和唤醒全民族的民族意识为落脚点,从社会底层不幸的人民中取材。于是就产生了他笔下《阿Q正传》中被压迫被侮辱,想爱不能爱,想活又不能,而且连?革命?都不能加入,最后蒙冤啷当入狱,惨遭冤杀的阿Q;《狂人日记》中被?吃人?的封建统治制度迫害得发狂的?狂人?;《药》中形成强烈反差的两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