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护理体会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摘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而且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为常见,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占我国孕产妇出血死亡的首位,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0%-30%,由于产后出血病情急,病情重,处理不当,耽误抢救时间,最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现将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护理1 产后出血的诊断与处理产妇出血后及时诊断与处理,胎儿娩出后立即将弯盘置产妇臀部下方,收集出血,待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软产道损伤,进一步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如子宫柔软,轮廓不清或用手按摩时子宫收缩变硬,轮廓清楚,停止按摩时子宫又变柔软,轮廓不清,即可确定子宫乏力性出血,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助产人员不要惊慌,应采取时而有效的方法及治疗,如注射宫缩剂、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等。

2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产后子宫乏力性出血,易发生休克,一旦发生,医护人员一定冷静,在采取保暖、吸氧、积极促进子宫收缩,向医师报告的同时,迅速采取止血措施,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立即急检血型、采配血,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应在短时间内补足失血量,严密测量出血量,详细做好特别护理记录单。

2.1 产妇出血制止,休克纠正后,应安慰产妇安静休息,鼓励并协助产妇进食,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率、脉搏、呼吸、血压,宫底的高度,宫复情况和阴道出血量,特别是产后2h内,及时压出阴道血块,待产妇情况均正常后,方可送回病房。

2.2 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产后24h内仍密切注意产妇的一般情况,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注意给予产妇营养丰富的饮食,纠正贫血。

3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经过分析,明确产妇出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加强围产期的保健,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产后出血80例护理论文

产后出血80例护理论文

产后出血80例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方法:对8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良好的人文关怀,细致地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及时预防治疗是产后出血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体会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20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

为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1]。

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结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sheehansyndrome))后遗症,故应特别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产后出血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预防及急救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009年4月~2011年6月收治产后出血患者80例,诊断标准采用世卫组织标准,年龄19~38岁;初产妇43例,经产妇37例;孕周37~42周,平均38.9±3.2周;其中自然分娩40例,会阴侧切加产钳助产10例,剖宫产分娩30例。

出血量500~2500ml,均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量血。

80例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

护理产前护理:做好孕产期保健,通过定期的孕期检查,了解孕妇健康和胎儿情况,对于双胎、巨大儿及羊水过多等高危妊娠产妇,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对于对有产后出血史、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等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实行专案管理,定期系统检查,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稳定产妇情绪,从心理上克服妊娠分娩带来的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反应。

对于临产后的产妇,通过幻灯、多媒体讲座,向其宣讲分娩生理知识,鼓励少量多次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食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确保精力和体力的充沛,减少难产和滞产的发生。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毕业论文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BACHELOR'S THESIS OF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SELF-TAUGHT EXAMINATIONNursing experience of postpartumhemorrhageProfessional:Nursing specialtyName:weiyaqin Academic Advisor:duyingxiangDate:November 17, 2015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产后出血个案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产后出血个案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产后出血个案护理体会[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产后出血个案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我科20XX年1至20XX年12月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60例患者产后出血平均输浓缩红血球4U。

60例中42例成功止血,另15例经静脉推注激素有10例成功,余6例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成功。

2例行子宫动脉结扎失败后切除子宫;本组无一例死亡,无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为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产科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及技术水平,对已发生产后出血者,应保持沉着、冷静,做到忙而不乱。

积极进行失血性休克的处理,并严密观察出血量、生命体征,积极对症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

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及早预防和制定正确的治疗、护理措施,以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现回顾我科20XX 年1~20XX年12月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其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18例。

年龄21~38岁。

产后24 h内出血在500~1000 ml者35例,1000~1500 ml者18例,大于1500 ml者7例:产后2 h内出血者54例,产后24 h内出血6例,2例行子宫切除术。

胎儿分娩出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

2 结果本组60例患者产后出血平均输浓缩红血球4U。

60例中42例成功止血,另15例经静脉推注激素有10例成功,余6例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成功。

2例行子宫动脉结扎失败后切除子宫;本组无一例死亡,无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3 讨论3.1 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胎儿娩出后,胎盘就与子宫分离,使血窦开放而出血,这时要依靠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使子宫壁上的血窦因受压而关闭,并使血流逐渐缓慢,而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

医学论文:产后出血患者围生期的护理体会

医学论文:产后出血患者围生期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患者围生期的护理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围生期护理的体会。

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生期护理,并观察两组产后出血的情况。

结果本组无一例死亡,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主要原因,观察组阴道再出血及感染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产妇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变化均采取严密的监测措施,密切注意产妇的精神状态、皮肤的颜色和皮肤黏膜的出血情况,对于及时发现的出血、血栓塞、心力衰竭及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均采取对症处理。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强以下方面。

(1)健康教育。

对孕产妇进行有关高危妊娠、孕期保健、住院分娩有关知识的宣传,宣讲孕期保健知识,培养孕产妇自我监测技能。

医护人员要特别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对高危孕妇加强管理,定时随访并记录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2)心理护理。

产妇临产时焦虑和恐慌最常见,美国crandon认为焦虑较重的产妇往往伴有分娩期并发症,因此减轻焦虑成为产程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4]。

作为产科护士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多关心产妇,耐心、细致、热情,帮助她们建立信心,使其说出内心感受,缓解心理压力,提供最佳的情感支持,克服分娩带来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产前适时向产妇及家属解释有关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对已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给予安慰增加其安全感。

并对产妇进行相应的心理教育护理,使其安全的度过危险期。

(3)做好产前及产时监测产前检查。

尤其要特别关注高危因素,对高危孕妇需要做进一步的加强管理。

高危评分高于5分者及并有1项危险因素的产妇均将其列入专案管理的范围内进行定期检查。

同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史的产妇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产时监测:①第一产程。

此阶段可通过产程图监测产程,利于及时发现产程延缓及停滞。

密切观察胎心、缩宫情况、宫口裂开情况及胎先露下降情况。

17例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

17例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

17例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产后大出血是指产后出血超过500毫升的情况,是产科急诊的一种常见并且紧急的情况。

产后大出血一旦发生,常常危及产妇的生命。

在处理产后大出血的过程中,护士的急救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日常工作中,我有幸参与了多起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在将与大家分享一下。

在处理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过程中,要做好心理准备。

产后大出血通常情况下都是突发的,危机感极强,护士需要有必要的心理准备,面对突发情况能够沉着冷静应对。

在接到求助电话或者接诊产妇时,要迅速做好心理调整,保持冷静,做好接诊准备,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急救护理工作。

抢救产后大出血的关键是快速反应。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情况,时间非常紧迫,每一秒钟都可能关系到产妇的生命安全。

在处理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工作中,要做到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比如及时给予输液、止血、输血等抢救措施,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地挽救产妇的生命。

对病情的全面评估也是急救护理的重要环节。

产后大出血的病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产后子宫破裂、产道损伤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在护理中,护士要全面评估产妇的病情,包括观察出血量、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询问产妇的病史和用药情况等,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与其他医护人员的配合也至关重要。

护理是一个团队工作,特别是在处理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过程中更是如此。

在与医生、护理人员、实习生等其他医护人员的配合中,优化资源,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抢救产妇的成功率。

产后大出血的护理过程中,及时记录和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在处理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工作中,要及时、准确地做好护理记录,包括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患者生命体征等情况的记录,以及对各项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这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随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也为今后的类似病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产后出血护理论文

产后出血护理论文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摘要]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者。

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因首位。

产妇休克较重持续时间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功能减退后遗症。

因此,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及孕产妇的死亡,是广大临床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产后出血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 r714.4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42-011 常见原因 1)子宫收缩乏力;2)胎盘滞留或残留;3)软产道损伤;4)凝血功能障碍。

2 临床表现产妇常主诉口渴、头晕、心慌、气短,可见产妇面色苍白、出冷汗、尤其是出血潴留于宫腔及阴道内时,其面色苍白的程度常与肉眼所见出血量的多少不成正比。

产妇表现为怕冷、寒战、打哈欠、表情淡漠、呼吸浅速,甚至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休克前期症状。

如为软产道损伤形成的阴道后壁血肿,产妇会有肛门坠胀感,有尿频和排尿疼。

子宫收缩乏力者子宫常轮廓不清,触摸不到宫底,按摩后子宫收缩好子宫变硬,可看到宫腔内有积血排出。

3 护理3.1 心理护理产妇临产后精神紧张,对生育有恐惧心理,进入产房后环境陌生,担心婴儿畸形、害怕疼痛、难产等心理使产妇感到焦虑、紧张、孤独无助,此时良好的环境、温和的语言、关切的态度及熟练的操作,可有效的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

3.2 一般护理两次宫缩间歇时及时补充热量,保持充沛体力和精力,根据产程进展情况,采取措施避免产程过长和急产。

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情况、出血情况及产妇精神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产妇出现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皮肤湿冷等休克前期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准备好抢救物品随时准备抢救病人。

3.3 产后出血的抢救3.3.1 胎盘娩出后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针对病因快速止血,如为宫缩乏力性出血,要立即双手按摩子宫、宫腔填塞无菌纱条或用宫缩素,如以上方法均无效时,可考虑结扎盆腔血管或子宫次全切。

产后出血40例护理体会论文

产后出血40例护理体会论文

产后出血40例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分析产后出血的护理经验。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总结性分析护理过程,分享体会心得。

结果4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出现1例患者需进行切除子宫,经过我院医务人员精心的照顾和护理,均全部健康出院。

结论产妇产后出血为严重的疾病,且病发突然,医务人员应及时做好各项准备措施,在日常生活中需细心观察产妇的临床表现,精心护理,减少产后出血等严重事情出现,故产前产后护理非常重要。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体会根据我国医疗规定,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的二十四小时内阴道出血量大于等于五百毫升称为产后出血。

常规临床表现为产后两小时内呈现产后出血症状,其病发率占产妇分娩总数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产后出血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妇产的生命和健康,故医务人员需严格值守日常的护理工作,避免患者产后出血,防止不必要的伤亡[1]。

1资料与方法1.1常规资料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共收治40例产后出血患者,该40名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为18-42岁,平均年龄为32.5±2.6岁。

根据住院检查发现,40名产后出血患者中,13例产妇属于早产,26例产妇属于足月分娩,1例产妇属于分娩时间延长。

36例产妇属于单胎怀孕,4例产妇属于双胎或者多胎怀孕。

26例产妇属于正常分娩,14例产妇需剖腹产才能分娩。

30例产妇为初次产,10例产妇为经产妇。

1.2试验方法使用过去资料进行分析,总结4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入院资料、临床表现、临床护理等,医务人员之间进行临床护理的交流与讨论,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来确定产妇的出血量,针对40例患者的情况进行研究,得到结论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帮助产妇渡过难关。

4结论孕妇身体非常虚弱,在日常的护理中护士需进行精心的安排,帮助孕妇体能快速恢复。

日常护理情况如下:①注意观察产妇在产后两小时内的临床表现,由于近八成的产妇均在该时间段出现产后出血,故医护人员尤为注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89-01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而且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为常见,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占我国孕产妇出血死亡的首位,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0%-30%,由于产后出血病情急,病情重,处理不当,耽误抢救时间,最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1 .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
1.1 产前监测
产前检查时应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对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的孕妇列入专案管理,定期检查。

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1.2 产时监测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定期肛检了解宫口开大和胎先露下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大出血准备,使用缩宫素时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

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的变化,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

胎儿娩出后立即检测出血情况,用容器收集出血。

第三产程要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牵拉脐带粗暴揉挤子宫,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膜是否完整。

胎盘娩出后要认真检
查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及时缝合。

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h,如2h内出血量超过200ml时,要积极寻找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和脸色,检查宫缩和阴道出血。

特别警惕产妇出血发生休克的一些症状。

2.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子宫乏力性出血,易发生休克,一旦发生,医护人员一定冷静,在采取保暖、吸氧、积极促进子宫收缩,向医师报告的同时,迅速采取止血措施,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立即急检血型、采配血,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应在短时间内补足失血量,严密测量出血量,详细做好特别护理记录单。

[1]产妇出血制止,休克纠正后,应安慰产妇安静休息,鼓励并协助产妇进食,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率、脉搏、呼吸、血压,宫底的高度,宫复情况和阴道出血量,特别是产后2h内,及时压出阴道血块,待产妇情况均正常后,方可送回病房。

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产后24h内仍密切注意产妇的一般情况,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注意给予产妇营养丰富的饮食,纠正贫血。

3 .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经过分析,明确产妇出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加强围产期的保健,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重视产前保健工作,对有凝血功能障碍和可能影响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后在受孕,必要时应于
早孕期终止妊娠。

具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妇,要加强产前检查,提前入院。

[2]医院也要加强业务人员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严密及正确处理产程,合理使用子宫收缩药物,注意产妇的饮食,防止产妇疲劳和产程延长,根据产妇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

避免胎儿娩出过快,不要过早的牵拉脐带,胎儿娩出后,若流血不多可等待15分钟,若阴道流血量多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胎盘娩出后要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并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撕裂、血肿情况,发现情况立即处理。

4. 体会
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产后大出血的孕妇多为高危妊娠者,且有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如:产后大出血史、人工剥离胎盘史、剖宫产史、5次以上分娩史、2次人流史、子宫肌瘤史、高血压、贫血等病史。

[3]妊娠期有: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分娩期有: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急产、难产、阴道手术产、剖宫产术、胎盘滞留等。

产后大出血抢救,其重要的一环在于及时发现与处理。

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病情的观察,对产妇要严密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及宫底的高度。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宫缩时出血少,松弛时出血多;开始先在宫腔或在阴道内滞留,以后再流出
来;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当小量持续不断出血量达到不能再代偿时,会出现打哈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

故对小量持续性出血,更不可忽视。

[4]当孕妇出现产后大出血时,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镇静,有条不紊地做好抢救工作,同时以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产妇交谈,消除其恐惧心理。

积极配合医生争分夺秒地做好各项工作。

产科人员要严格观察,特别是严格掌握缩宫素的应用指征,使用缩宫素时要严格执行使用常规,严密专人观察,记录宫缩情况,确保产程安全有效,把产后大出血的发病率降至最低。

[5]
参考文献
[1] 黄洁敏,骆一凡产后出血的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11(1)106.
[2] 黄月芬.中期妊娠引产并发产后出血原因及急救护理[j].
右江医学,1997,25(1):49.
[3] 乐杰. 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 朱华威.吉林医学,阴道分娩产后出血35例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2012,33(1)12.
[5] 毛荣华;;56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22(1)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