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乳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1)

合集下载

猪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猪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猪的饲养与管理技术猪在气温上升到35℃以上时饲料利用率低,增重慢。

高温季节应根据猪的不同类别和猪的不同生理阶段给予不同的饲养管理。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猪的饲养与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

猪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公猪:每天喂食两次,中午加喂青饲料或稀料,配种和运动均在早晚进行,配种后不要立刻下水打汪或喷洒凉水。

每天下午1时到3时给猪体、地面喷水一次,光照减到8—10小时,若配种次数少则应减少精料喂量,防止过肥,性欲差。

怀孕母猪:避开高温季节配种繁殖,怀孕前期(0—84天)的母猪应以青粗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降低饲养密度,每圈养2—3头。

怀孕后期及哺乳期一猪一圈,应以精料为主适当搭配青料,粗料可以不喂,每天喂3次,中间加喂稀料,喷水一次。

料中加1—1.5%小苏打、0.3%食盐。

临产母猪:夏天产房应选通风良好、并有遮阳设施的产仔栏。

母猪临产前2—3天减少精料,多喂青料,精料中麸皮比例要提高,以清肠防便秘为目的,1.防止难产,2.避免造成产后不吃食、缺乳。

产完仔后喂麸皮温盐水一次。

商品大猪:高温季节难养,常出现倒槽不吃食,影响生长。

一般在高温季节未到之前将肥猪出售,若不出售,应降低饲养密度,每圈少养几头,每头猪占圈面积1—1.2平方米。

喷水降温,早晚喂料,中午加喂青料或稀料,料中加小苏打1.5%、盐0.3%。

哺乳仔猪及小猪:喜卧阴湿地面,注意天气变化以防着凉拉白痢或拉稀。

保持圈面干燥,供清洁饮水,常消毒。

预防可用每公斤料加120毫克土霉素喂几天停几天,治疗时每公斤料加土霉素200毫克。

中暑防治:首先将患猪移至凉爽通风的地方并用凉水喷洒头部、全身,剪尾剪耳朵放血,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可用以下措施。

1、氯丙嗪每公斤体重2—3毫升加安乃近2—6毫升,混合后肌肉注射一日3次。

2、樟脑磺酸钠5—10毫升,或安钠加2—10毫升一次肌肉注射。

3、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50—500毫升,并用生理盐水灌肠。

4、昏迷的病例,可用生姜汁或大蒜汁滴鼻。

怎样饲养哺乳母猪

怎样饲养哺乳母猪

怎样饲养哺乳母猪哺乳母猪的饲养是母猪整个繁殖周期中的最后一个生产环节。

此阶段饲养的好与坏,不仅影响着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而且对母猪下一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有着显著影响。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哺乳母猪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哺乳母猪饲养方法1、提高饲粮浓度。

哺乳母猪采食量受饲粮浓度的影响。

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并非一味追求增加喂料数量,而是在哺乳母猪的饲粮中增加能量供应,提高饲粮中的营养物质。

这样即使采食量略有下降,但能量的摄入却有增加,是解决采食量不足而不能满足其维持和生产全部需要的重要措施。

哺乳母猪饲粮营养水平,每千克应含消化能13—14兆焦、粗蛋白18%、粗脂肪6%、钙0·8%、磷0·7%、赖氨酸0·8%。

2、添加脂肪。

通过给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或植物油类来提高哺乳母猪能量摄入,尤其对处于热应激状态下的哺乳母猪,可明显减少热应激所导致的采食量下降幅度,还可缩短其断奶后的休情期。

在发达国家已较普遍采用,有的国家已添加到占日粮的8%—20%,效果良好。

3、提高饲粮适口性。

炒大豆从香味,脂肪角度来说,都优于豆饼。

农户采用炒大豆饲喂哺乳母猪的方法值得提倡。

大规模母猪场,可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香味素,对增加采食量,提高饲料报酬和降低饲料成本都有明显作用。

此外,发酵饲料比普通饲料,湿拌料比干粉料,既可改善适口性,又能提高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

4、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猪的采食量。

哺乳母猪的环境温度以16—25℃为宜。

但近几年的夏季,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时间较长,哺乳母猪受热应激刺激,采食量明显减少,泌乳量下降,加剧营养供应不足,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和母猪较多失重,断奶后的休情期也随着延长。

因此,应为其创造一个“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以提高采食量。

5、产前产后的饲养要点。

要坚持“低妊娠,高泌乳”的饲养原则。

走出妊娠期高能量,自由采食,越肥越好的误区。

否则,既易发生难产,哺乳期的采食量也很难提高上去。

乳猪营养及饲养管理

乳猪营养及饲养管理

17-21%
14-19% 10-19%
初乳
初乳:母猪在产后24小时内分泌的乳汁叫初乳。 初乳的重要性
1、补充能量死亡的出生乳猪中,15%左右的乳猪是由于未能 及时获得母乳而出现低血糖死亡。 2、补充抗体 仔猪活力与抗体多少有很大关系
初乳与常乳营养成分对比
项目 初乳 常乳 初乳/常乳 水分 71.1 81.2 0.88 干物 质 28.9 18.8 1.54 蛋白 19.9 5.11 3.88 脂肪 4.78 7.37 0.65 乳糖 3.85 5.52 0.70 铁 265 179 1.48 VA 17.1 11.0 1.55 VC 30.1 13.0 2.31 免疫蛋白 LgG 60 3.0 20.0 LgA 10 8.0 1.25 LgM 3 0.3 10.0
免疫挑战:免疫状态低下
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
新生仔猪面临的挑战
环境挑战
免疫挑战
营养挑战
病原挑战
初生重对断奶重以及腹泻率的影响
初生重千克 1.2-1.3 1.5-1.6 28日龄体重千克 5.6-6.2 7.4-8.5 腹泻率% 大于50-70% 小于15%
哺乳仔猪的管理的关键点
• • • • 增加仔猪的初生重-----可惜与母猪有关 乳猪出生后前三天的饲养管理 仔猪断奶前采食乳猪料的总量是个关键因素。 乳猪料不仅能够让仔猪更快适应干饲料,而且能 加快消化系统的发育成熟。
• 仔猪断奶体重偏小是国内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猪 场28天断奶体重6.5~7.5千克,管理好的猪场28天断奶体 重可达到8~9.3千克以上。 • 断奶体重小给养猪场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断奶过 渡难度大、保育期死亡率增加、育肥期增重速度慢、饲料 效率变差,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乳猪饲养管理技术培训(ppt 47页)

乳猪饲养管理技术培训(ppt 47页)

안함
일부함
모두함
18 분만시 모돈 유방 세척
안한다
한다
19 돈사 소독 횟수
기타
주2회
주3회
1일1회
1일2회
20 조산 기구의 보관
여기저기
상자내
소독액속
21 임신돈의 TEG 및 대장균 백신
접종안함
일부접종
각 2회 접종
22 이유후 분만돈방 수세 유무
실시안함
가끔못함
철저히함

평가기준(220점만점) : 180점 이상 - 양호, 150점 이상 - 개선필요, 설사병 대책보완, 130점 이하 - 불량, 설사
4.
(母乳分泌不良或仔猪虚弱)
细菌、病毒性腹泻
• 入分娩舍前驱除寄生虫 • 如分娩舍前,药浴 • 分娩前后乳房洗涤 • 全进全出 • 消毒
자돈防止설仔사猪방 腹泻지检점 查表검표
No
내용 / 점수
1 모돈급수기 위치
1
2
3
4
5
6
7
8
9
10
평점
급이기 외부
급이기내부
2 자돈 전용 급수기 유무
없음
哺乳行为原理应用
• 良好的管理者:
了解哺乳行动原理,及早发现异常仔猪和母猪并采 取措施,提高生产性能
• 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的症状:
1. 哺乳第一、二阶段,比预期时间延长很多时间或吸 乳时: (非正常性泌乳)
2. 母猪发出声音频率不加快:
3.
(泌乳不畅、可能有乳房炎症状)
3. 乳汁大量分泌的第四阶段,仔猪嘴的动作很慢:
• 分娩次日开始1-2-3-4-5 • 分娩5日后后开始自由采食 • 仔猪6头以下:

乳猪在生产中应注意的饲养管理要点

乳猪在生产中应注意的饲养管理要点
饲料时 ,饲粮 中应 减少食盐的补充 。在母猪 的配合饲料 中, 加热 灯 和 加铺 干 燥干 净 的 垫草 等 方 式 ,不宜 采 用煤 炉 对
食盐的 l - ) J 口 量—般不超过 0 . 5 %, 就 研茜 足猪对钠和氯的需要 。 产仔 舍 全 面加 热 ,既 不 经济 又 会 影 响母 猪 的采 食 量 ,还 2 科学添加钙 和磷 污染 环 境 。此 外 ,应 防止 产 仔 舍窗 子 间 或墙 壁 缝 隙之 间
产后 瘫痪 。但钙 、磷如 果长期过量 也 同样 有害 ,二者中任 供 了条 件 。在 没 有 良好 的 防 寒保 温 措施 的 产 仔 舍 中 ,乳 这种 情形下 , 母 猪的 每一次 起卧 , 何一 种过量都 会干扰 另一种元 素的 吸收利用 。由于猪饲料 猪会 挤在母 猪身边 取暖 ,
母 乳 中 含 有 大 量 的 脂 肪 、糖 和 蛋 白 质 , 这 些 营 养
物 质 极 易 被 乳 猪 消 化 吸 收 ,对 于 处 于 饥 饿 状 态 下 而 且
乳猪在生产 中应注意的饲养管理要点
体 内营 养 蓄 存 有 限 的 乳 猪 来 说 ,及 时 哺 乳 尤 为 重 要 。 统 计 资 料 表 明 ,死 亡 的 初 生 乳 猪 中 , 1 5 % 左 右 的 乳
的含量也在 3 0 % 以上。 蛋壳及贝壳粉只能作为钙的补充饲料 。 2 . 3 磷 酸 二钙
有 丰 富 的 免 疫 球 蛋 白 ,这 些 免 疫 球 蛋 白 被 乳 猪 吸 收 ,
磷酸 二钙又称 磷酸氢 钙 ,其成 分主要是 磷和钙 , 一 般 产 生 相 应 抗 体 ,预 防 疾 病 。所 以 在 乳 猪 出生 后 尽 快 哺 含磷 侣 % 以上 ,含 钙 2 3 % 以上 。磷酸 二钙补充钙 、 磷 的 乳是 提 高 乳 猪 抗 病 功 能 、减 少 乳 猪 死 亡 的 关 键 。 效果很好 。

乳猪饲养管理要点

乳猪饲养管理要点
1 2 缺 乏先 天免 疫力 .
1 乳猪 的生理特点
1 1 调 节体 温能 力差 .
仔猪 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 , 是因为免疫抗体
仔猪出生时大脑皮层发育不够健全 , 通过神经 是一种大份子 T 一球蛋 白, 胚胎期 由于母体血管与 系统调节体温的能力差 。初生乳猪从母体带出来的 胎儿脐带血管之间被 6 层组织隔开 , ~7 限制了母体 营养少 , 以血糖为例 , 仅够维持乳猪数小时的需要 , 抗体通过血液向胎儿转移。因而仔猪出生时没有先
的速度特别快 , 食物进入 胃内排空 的速度 ,5日龄 对于处于饥饿状态下 而且体内营养蓄存有限的乳猪 1
时为 1 5 ,0日龄 时 为 3 5 ,0日龄 时 为 l ~ 来 说 , 时 哺乳 尤为 重要 。统 计资料 表 明 : .h 3 ~ h6 6 及 死亡 的 出
1 h。 9
生 乳猪 中 ,5 左 右 的乳 猪 是 由于未 能及 时 获 得母 1
5 %的碘酒消毒脐部和尾部断端 , 以防感染 。
2 3 出生后 尽快 哺乳 .
乳猪应该尽早 (h内) 3 吃到足量 的初乳。母猪
于 胃底腺 不 发 达 , 乏 游 离 盐 酸 , 缺 胃蛋 白酶 没 有 活 在产后 2h内分泌的乳汁叫初乳 , 中含有丰富的 4 其 性 , 能消化 蛋 白质 , 别是植 物 性蛋 白质 。这时 只 免疫球蛋白, 不 特 这些免疫球蛋 白被乳猪 吸收进入到血 有肠腺 和胰腺 发 育 比较 完全 , 胰蛋 白酶 、 肠淀 粉酶 和 液中去 , 在乳猪体内形成有效的抗病功能, 所以在乳
良陛状 的乌鸡 , 这些性状与大群翘乌鸡 比只占 1 % 证育种场及保护区常年清净无疫 。 O 左右 , 尤其是无尾乌鸡 , 个体大 、 生长快 , 经观察在 同 3 6 抓 销售 , 发展 . 促 等饲养 条件 下 生长 速度 高于 一般 乌鸡 的 1 %~ O 以果园林地为场地, 科学利用保护区生态条件 , 1 , 5 是培育肉用乌鸡的优 良素材。在做好郧 阳白 开展无公害养殖 。培养一批具有饲养经验的白羽乌 羽乌鸡种质资源保护 的基础上 , 若资金、 人力、 物力 鸡养殖大户 , 在发展与保种相结合 , 确保优 良 乌鸡种 许可 的条件下 , 制定育种 目标及 方案, 选择 建立蓬 质基 因不流 失 的前 提 下 , 极 组 织 和 参 与 乌鸡 产 品 积 头、 无尾 、 绿壳蛋三个优 良性状 的种群 , 进行有 目标 加工 、 种蛋种苗 销售, 以提高群 众养鸡保 种 的积极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与营养保健PPT课件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与营养保健PPT课件

⒍ 假死猪的强救--人工呼吸等;
⒎ 出生后立即放在保温灯下烘干被毛、保暖;
⒏ 新生弱仔人工补饲母猪初乳后,放入保温区;
⒐ 超免仔猪补充葡萄糖补液盐、维力康;
⒑ 下痢、脱水仔猪收敛、消炎、补液治疗;
34
⒒ 产仔多的母猪,仔猪分批哺乳,取走个体大的仔猪2-3 头,留弱仔吃乳; ⒓ 同期产仔母猪,交叉给养,平衡窝内仔猪数、个体重; ⒔ 八字腿仔猪,用胶带矫正; ⒕ 不让仔猪睡在母猪体侧; ⒖ 正确使用母猪限位器; ⒗每栋产房不宜太大,每栋产房母猪预产期间隔不超过7 天,避免产房连续产仔; ⒘ 使用乳仔猪保温箱,使母、仔处于不同的舒适温度下; ⒙ 弱仔人工饲喂母猪初乳。
大家好!
1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 与营养保健
模块1
2
哺乳仔猪
饲养管理目标:
1、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 2、提高哺乳仔猪的断奶体重!
3
乳猪的目标生长速度
生长速度 28天断奶重 21天断奶重 (克/天) (千克) (千克)
250 8.3 6.6 很 好 220 7.5 6.0 好 200 6.9 5.5 一般 180 6.3 5.0 低
35
抓好乳猪断奶关:
①早期断奶优点:使母猪早日恢复体质,增加 胎次,提高效益,仔猪快速生长发育 。
②断奶时间一般为28—35天。 ③仔猪断奶后头一周应限食。 ④自由采食,供给清洁、充足饮水。 ⑤保持猪舍清洁卫生,防止仔猪下痢。 继续 做好保温工作,最佳环境温度为25--30℃;
36
决定断奶日龄的标准
31
2、 哺乳仔猪断奶前死亡原因(国内)
其它已知疾病 9.8%
未知疾病 13.1%
其它 3.2%
腹泻 10.8%
饥饿 19.9%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 - 养猪技术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 - 养猪技术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养猪技术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

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

1、提供充足的营养哺乳母猪除了要维持自身的基础代谢外,由于其泌乳的需求、体质的恢复、生殖系统的复旧等都需要大量的营养,因此,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是母猪哺乳阶段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各类营养物质都是泌乳母猪必不可少的,主要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能量。

母猪在哺乳阶段需要的能量要比空怀期高。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母猪每生产1kg乳汁需消化能8. 708 MJ,每千克饲料中含有消化能为12. 983 MJ,哺乳5头仔猪需要4 kg,每增加1头仔猪,需给母猪多饲喂0.4 kg的饲料,因此,单一的能量水平并不能满足所有条件下的泌乳母猪,母猪对能量的实际需求要根据哺乳母猪实际的养殖情况,包括体重、哺乳仔猪数、仔猪的生长率等来决定,只有这样才可满足母猪在哺乳期对能量的需求,才可保证哺乳母猪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使身体和生殖系统得到快速的恢复。

蛋白质。

泌乳期母猪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高,蛋白质的摄入水平对母猪的泌乳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研究表明,如果将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提高到20. 2%时,赖氨酸提高到1. 12%时,母猪的泌乳量大幅度增加,但是也并不是蛋白质浓度越高越好,一般在泌乳期保持蛋白质的水平在18%,赖氨酸的水平在1.O%的效果最佳。

蛋白质除了对泌乳量有影响外还会影响乳体蛋白质的量,如果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低,则母猪在泌乳期体质蛋白质损失严重,乳中的蛋白质水平也相对的降低。

因此,要保持泌乳母猪日粮中适宜的蛋白质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乳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 质量要求 (1)5 饲养环境 (2)6 品种组合 (2)7引种原则 (2)8 饲料营养 (2)9 消毒制度 (3)10 免疫驱虫 (3)11 兽药使用 (4)12 饲养管理 (4)13 饲养记录 (5)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乳猪饲养标准 (6)附录B(规范性附录)中乳猪饲料配方 (7)前言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我省中、乳猪的养殖实际状况而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湘潭市畜牧水产局、韶山市畜牧水产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买生、周炯光、罗强华、唐国其、粟泽雄、谭志坚、韩丙波,钟建生。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乳猪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饲养环境、品种组合、引种原则、饲料营养、消毒制度、免疫驱虫、兽药使用、饲养管理、饲养记录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中乳猪的饲养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9 无公害食品猪肉NY 5030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31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 5032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 5033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乳猪(35~50)日龄、体重(7~8)kg的仔猪。

3.2 中猪(90~120)日龄、体重(35~45)kg的生长猪。

3.3 四腿瘦肉率分别自左右胴体第(5~6)胸椎处和倒数第(1~2)腰椎处横切的四个腿的瘦肉加上从脊椎骨下(4~6)cm处与脊椎骨相平行切下的脊椎部分的瘦肉重量之总和与宰前空腹重的百分率。

4 质量要求4.1 中猪规格4.1.1 体型外貌头小,嘴短,颊轻,身材矮短,脚骨细而结实,前胛和臀部肌肉丰满,背腰直而腹小(吊肚),体质结实,被毛白色。

4.1.2 四腿瘦肉率外三元杂交猪为27%以上;内三元杂交猪(杜洛克×长白×上海白猪)为25%以上;普通猪为20%以上。

4.1.3 肉质肉色鲜红,肉质细嫩,肌肉大理石纹明显。

猪肉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应符合NY5029的规定。

4.1.4 规格等级见表1。

体重(kg)四腿瘦肉率(%)等级35~42 ≥27 一35~42 ≥25 二35~42 ≥20 三42~45 ≥27 一42~45 ≥25 二42~45 ≥20 三4.2 乳猪质量规格4.2.1 体型外貌体型饱满,健康无病,皮毛光滑、皮无伤痕。

毛色无特别要求。

4.2.2 肉质肉色鲜红、肉质鲜嫩,肌肉内富含脂肪。

5 饲养环境中乳猪饲养环境应符合NY5033的规定。

6 品种组合6.1 品种大约克猪、长白猪、杜洛克猪、上海白猪、沙子岭猪、宁乡猪等。

6.2 组合6.2.1 中猪组合外三元组合为杜×(长·大)、杜×(大·长)等。

内三元组合为杜×(长·上)、大×(长·沙)、长×(大·沙)等。

6.2.2 乳猪组合地方品种为宁乡猪、沙子岭猪等。

杂交组合为长×宁、大×宁、长×沙、大×沙等。

7 引种原则7.1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确需引进种猪时,应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照GB16567进行检疫。

种猪应有免疫证、检疫证、合格证和系谱卡。

7.2 引进的种猪应隔离观察30d,仔猪隔离观察15d,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后,才能混群饲养。

7.3 不得从疫区引进猪只。

7.4 跨省引种,须向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经省级动物防疫机构审批。

8 饲料营养8.1 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应符合NY 5032的要求。

8.2 根据中乳猪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要配制饲料详见附录A。

8.3 禁止在饲料中添加β-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等禁用品。

8.4 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时,在中乳猪出栏前,按NY5032的要求执行休药期。

8.5 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

9 消毒制度9.1 建立消毒制度。

消毒方法按照NY5033的要求进行。

9.2 选择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毒性残留、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药物进行消毒。

主要的消毒药物有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生石灰、烧碱、漂白粉等。

9.3 猪场入口处设消毒池、更衣室和消毒室,对进出人员和车辆严格消毒。

9.4 猪舍出入口设消毒盆、池,供工作人员消毒。

9.5 搞好猪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舍内和用具每周消毒一次。

9.6 猪舍周围每半个月用2%烧碱水溶液或20%生石灰水溶液消毒1次,猪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

猪场的每个消毒池要定期更换消毒液,并保持其有效浓度。

9.7 对空栏后的圈舍、走道、用具要彻底打扫清洗、消毒,净化一周后才能用于下一批猪的饲养。

9.8 发生疫病时,每天对猪舍、走道、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周围环境每隔3d消毒1次。

9.9 定期做好灭鼠、灭蚊、灭蝇工作。

10 免疫驱虫10.1 免疫10.1.1 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建立综合防疫体系;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免疫接种计划;免疫接种执行NY5031的规定。

10.1.2 疫苗必须由当地动物防疫机构供应,根据规定的疫苗贮藏温度分别用冷藏或冷冻设备保存,使用时仔细检查,禁止使用过期、变质、失效疫(菌)苗。

10.1.3 免疫器具(注射器、针头等)使用前后要严格消毒,做到一猪一针头。

10.1.4 按照免疫程序和疫苗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以注射或口服方式接种疫苗。

注射接种时做到消毒严、部位准,不打飞针。

10.1.5 疫苗开启后应在4h内用完,对剩余疫苗及使用过的疫苗瓶作高温处理,不得乱扔。

10.1.6 免疫接种活菌苗时,接种后的猪10d内不得使用抗菌药物。

10.1.7 免疫程序见表2。

猪群免疫猪龄疫(菌)苗用法与用量备注乳猪21日龄猪瘟疫苗肌注3头份特殊情况下可做超前免疫28日龄仔猪付伤寒苗口服2头份也可肌注1头份25日龄蓝耳病疫苗肌注2头份中猪60日龄猪瘟疫苗肌注4头份丹毒、猪肺疫苗肌注2头份70日龄猪O型口蹄疫疫苗见说明注:剂量换算与用法,详见标签。

10.2.1 不同季节检测猪群体内外寄生虫感染情况,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驱(杀)虫。

10.2.2 使用安全、高效、广谱的驱虫药品,用法用量按说明书或按兽医处方使用。

10.2.3 仔猪7周龄时用广谱驱虫药驱虫一次。

3月龄时,重复驱虫一次。

10.2.4 新引进的猪驱虫后隔离饲养(15~30)d后才能和其它猪并群。

11 兽药使用11.1 乳猪、中猪患病临床治疗时,药物的使用应符合NY 5030的要求。

11.2 出栏前的中、乳猪,尽量不使用药物,必须治疗时,应执行休药期。

12 饲养管理12.1 哺乳仔猪[(0~35)日龄]的饲养管理12.1.1 哺乳和饮水保温箱的门要全天敞开,让仔猪不受限制地自由哺乳。

采取自动饮水器供仔猪饮水,水槽供水要勤换水,保持水质卫生。

12.1.2 固定奶头3d内固定好奶头。

将弱小猪置于前头奶,强壮小猪置于后头奶,争斗的小猪挪位至另一奶头。

12.1.3 防寒保暖寒冷季节,哺乳仔猪要用保温箱和红外灯等设备保暖,若利用火炉保暖,应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仔猪适宜温度(1~15)日龄为(30~35)℃,(15~30)日龄为(22~25)℃。

12.1.4 保健仔猪生后(1~3)d应注射牲血素或铁钴液,预防仔猪贫血。

12.1.5 补料采用教槽料,7日龄开始诱食,14日龄满糟,21日龄旺食。

12.1.6 去势仔母猪可不阉,仔公猪(7~14)日龄去势。

12.2 保育猪[(28~65)日龄]的饲养管理12.2.1 适时断奶(28~35)日龄一次性断奶。

12.2.2 合理组群及时调教有条件的以原窝饲养。

否则,以大小、强弱分群,每栏(10~20)头,避免因分群争斗、致伤、致残等,训练仔猪“吃、睡和喝、拉二定位”。

12.2.3 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舍内适宜的气温为(20~30)℃,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

12.2.4 预防腹泻断奶后少食多餐,(50~60)日龄以后,饲料由乳猪料逐渐过渡到小猪料。

必要时饲料中添加药物添加剂,预防仔猪下痢。

12.3 生长猪[(65~120)日龄]的饲养管理12.3.1 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头,每栏(10~15)头。

栏舍通风换气良好,室温不高于34℃,不低于15℃;适宜温度为(15~25)℃。

12.3.2 按营养需要配制全价饲粮,小猪30kg前日喂三餐,30kg后日喂二餐,粉料湿拌,地面撒饲或糟饲,(8~9)成饱为宜。

12.3.3 加强调教,及时清扫,保持栏舍清洁卫生。

12.4 中、乳猪出栏上市运输前,按GB16549检疫,出具检疫证明方可上市。

车辆在运输前后要彻底消毒。

12.5 病死猪处理12.5.1 猪场不得出售病、死猪。

12.5.2 对需要淘汰、处理的病猪,采取不把血液和浸出物散播的方法进行扑杀,传染病猪尸体按GB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

12.9 日粮营养水平见附录A,饲料配方见附录B。

13 饲养记录13.1 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品种、配种、产仔、哺乳、断奶、转群、销售、淘汰等。

13.2 做好饲料来源、配方、添加剂使用、饲料消耗记录。

13.3 做好免疫时间、疫苗种类、疫苗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接种剂量、接种方法等记录。

13.4 做好发病、用药、治疗、死亡、无害化处理等记录。

13.5 资料专人负责管理。

所有资料应长期保存,至少保留5年。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乳猪饲养标准中乳猪饲养标准如表A.1所示。

指标外三元杂交(kg) 内三元杂交(kg)5~10 10~20 20~60 5~10 10~20 20~60 日采食风干料量(kg) 0.5 1.0 1.9 0.5 0.92 1.8 消化能(MJ/kg)14.23 13.8 13.6 14.5 13.85 12.97粗蛋白(%) 23 19.5 17.5 21.5 18.5 16.5 赖氨酸(%) 1.0 1.1 0.80 0.95 0.76 0.75钙(%) 0.75 0.70 0.6 0.83 0.64 0.60磷(%) 0.65 0.6 0.5 0.63 0.54 0.5盐(%) 0.3 0.3 0.3 0.26 0.25 0.25(规范性附录)中乳猪饲料配方中乳猪饲料配方如表B.1、表B.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