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硬化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阿托伐他汀钙与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降脂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75 期2019 Vol.6 No.7538阿托伐他汀钙与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降脂作用观察高硕(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通化 134001)【摘要】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与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降脂作用。
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组(A组)、瑞舒伐他汀钙组(B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
对三组在临床有效率和血脂水平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A组、B组血脂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与瑞舒伐他汀钙均能有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降脂,阿托伐他汀钙长期使用效果要优于瑞舒伐他汀钙。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图分类号】R5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73.38.02脑梗死[1]是由于脑部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引起的脑部血供异常病症。
临床上突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数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2]所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不稳定性,为治疗带来难度,故转化斑块性质是临床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措施。
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有很强的降低血脂疗效,其通过抑制斑块发生炎性反应,从而稳定斑块,达到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各32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56~75岁。
A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54~77岁。
B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1~73岁。
阿托伐他汀钙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穆万凤【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大台医院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4例(均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给予对症治疗,活血化瘀药物和基础抗凝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外,同时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QD晚间服用。
2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治疗。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DL 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内膜斑块最大厚度和斑块面积均明显减少,并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明显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和斑块形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3页(P690-692)【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颈动脉粥样硬化【作者】穆万凤【作者单位】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大台医院药剂科,北京1023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重要的类型。
目前,临床治疗应用药物以阻止、延缓、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本院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对收治的64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临床疗效,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4例。
纳入标准:均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均具有完整临床资料。
排除标准:排除心、脑梗死,心绞痛和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钙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比较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钙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比较作者:尹晓姝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6期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方法对11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每一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的血脂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数量变化,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降低(P0.05)。
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斑块稳定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期内血脂有明显影响,瑞舒伐他汀钙对血脂的影响明显。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钙;阿托伐他汀钙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之一。
其中一个最大的威胁就是存在斑块不稳定,因此改变在斑块性质上的首选治疗方案。
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能起到很强的降脂作用,斑块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
他汀类药物在医院临床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10例,通过对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超声诊断,排除肝、肾功能损害;无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中男59例,女51例,年龄53~76岁,平均(63.29±11.28)岁,病程1~21年,平均(14.28±1.2)岁。
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0例、瑞舒伐他汀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同意充分配合定期复查的要求。
3组间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口服,1次/d;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口服,1次/d,对照组不服用他汀类药物,使基本药物、阿司匹林0.1 g,口服,1次/d,以确保准确性和有效作用,在疗程结束时均给予控制饮食降低胆固醇等。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效果的比较

第一部分 两药临床疗效的比较
第一部分 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这究里一添:加两标药题治疗老年性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方法: ➢选取老年高脂血症患者128例,男性 88例,女性 40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
64例和阿托伐他汀组64例。 ➢入选标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3.64mmol/L和(或)总胆固醇
汀以外的其他调脂药物2周,以减少对疗效判断的干扰,瑞舒伐他汀组服用瑞舒 伐他汀5mg/d,阿托伐他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 ➢每晚入睡前或晚餐后3h服用,共治疗8周。8周后,对两组患者TC、TG、LDL-C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L)含量进行比较。
第一部分 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结果:标题
3.78±0.37
治疗后
4.40±0.551)2)
1.96±0.241)2)
2.37±0.291)2)
HDL-C
0.79±0.19 1.15±0.251)
0.81±0.34 0.92±0.161)2)
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A组比较: 2) P<0.05
第一部分 临床疗效的比较
结这果里分添析加:标题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的TC、TG及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
第一部分 临床疗效的比较
结这果里分添析加:标题 ➢经过8周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TC、TG和LDL-C下降幅度明显,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能明显提高患者HDL-C水平(P<0.05)。 结论:瑞舒伐他汀( 5mg/d )与阿托伐他汀( 10mg/d )在降低血浆 TC、TG
13.5
2.42±0.89
同属于集采药,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有何区别?

同属于集采药,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有何区别?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他汀类药物很多,而使用最广泛、最受认可的主要有两种: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目前我国进入集采的他汀类药物也主要是这两种。
那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临床该如何选择呢?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都同属于第三代他汀类调脂药,其作用原理都是通过抑制肝脏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抑制肝脏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临床主要用于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高血脂病人的降血脂治疗以及逆转动脉斑块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但由于其结构不同,两药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均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具有稳定血管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抗动脉硬化等作用,因而它们可以降低心梗、脑梗的死亡率。
在逆转动脉斑块的强度上,有实验证明,长期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天、阿托伐他汀20mg/天,均能明显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进展,且瑞舒伐他汀钙逆转斑块能力强于阿托伐他汀钙。
二、同属于高强度降脂药物:虽然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同属于强调脂药,但要达到相同的降脂效果所需剂量还是不同。
如要达到中等降脂强度,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CL-C)平均降低30-50%左右,阿托伐他汀钙的剂量为10-20mg,而瑞舒伐他汀钙只需要5-10mg,即瑞舒伐他汀钙降脂效果要强于阿托伐他汀钙,相同剂量下瑞舒伐他汀钙的降脂效果更强,被称为目前最强效的降脂药物。
因而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看好每片的含量,确定服用几片。
三、使用剂量不同:由于同等剂量下瑞舒伐他汀钙的降脂作用大于阿托伐他汀钙,因此,要达到同等降脂效果,阿托伐他汀钙的剂量要大于瑞舒伐他汀钙,因而,瑞舒伐他汀钙的常用剂量为5-10mg,而阿托伐他汀钙的常用剂量为10-20mg,此时,它们均可发挥中等强度的降脂作用,而且可避免剂量偏高导致的不良反应,从而,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
这是因为,研究发现,所有他汀类药物剂量增加一倍,降脂幅度仅增加6%,而不良反应会成倍的增加。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近年来各类心血管类及血液疾病发病率较往年显著增高。
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1]。
前者主要与遗传相关,多由于单基因或多基因缺陷导致参与脂蛋白转运与代谢的手提或载脂蛋白发生异常等原因所导致。
继发性高脂血症多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各类肝肾疾病等原因导致的代谢性紊乱疾病或与患者年龄及生活饮食习惯为主。
本实验为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分别用于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特选取4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4年7月心血管内科高脂血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经完善检查后其血清总胆固醇均超过5.2 mmol/L;低密脂蛋白胆固醇指标超過2.7 mmol/L且甘油三酯指标超过1.7 mmol/L/。
排除急性心脑血管患者及感染患者;排除近3个月内性手术患者;排除肿瘤及长期服用类固醇或他汀类药物过敏患者;排除治疗依从性弱不能完成随访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1~63岁,平均(57.2±6.3)岁。
B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2~62岁,平均(57.3±5.2)岁。
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治疗时忌辛辣刺激食物,戒除烟酒嗜好及低盐低脂饮食。
A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20 mg/次/d。
B组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0 g/次/d。
所有患者均在每日晚饭后服药且连续用药2个月。
1.3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人数。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技术资料以(x±s)表示。
组间结果使用t检验,技术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比较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发生人数均显著少于使用阿托伐他汀组(P<0.05)。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作用比较

限 速酶 羟 甲戊 二 酰 辅 酶 A 还 原 酶 抑 制 剂 。通 过 竞 争 性 地 抑 制 胆 固醇 合 成 , 提 升 高 密 度 脂 蛋 白水 平 , 使 血 胆 固醇 和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胆 固 醇水 平 降低 而 发 挥 调 脂 作 用 。在 非 调 脂 作 用 方 面 , 他 汀 类 药 物 具有 稳 定 动 脉 粥 样 斑 块 , 降 低 心 脑 血 管 事 件 的 重 要 作
关键 词 : 阿 托伐பைடு நூலகம்他 汀 ; 瑞舒伐他汀 ; 颈动脉 ; 脑 梗 死
中 图分 类 号 : R5 4 R2 5 5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 : 1 6 7 2—1 3 4 9 ( 2 0 1 3 ) 0 1—0 0 9 8—0 1
随着 对 他 汀类 药 物 作 用 的 不 断 深 化 , 他 汀 类 药 物 不 仅 具 有 开始 的单 纯 调 脂 作 用 , 而且 具 有 多种 非 调 脂 作 用 , 已 经成 为心 脑 血 管 领域 标 准 治 疗 的一 种 重 要 治 疗 药 物 [ 1 ’ 。在 常 规 治 疗 剂 量 时, 不 同他 汀 类 药 物 在 颈 动 脉 粥样 硬 化 患 者 中 预 防 脑 梗 死 的 作 用 及 副作 用存 在一 定 差 异 。 为此 , 特设计此试验 , 对 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患 者 给予 不 同他 汀 类 治 疗 , 分 析 脑 梗 死 患 者 发 生 不 良 反 应
S P S S 1 3 . 0分 析 , 进行 y 检 验 。
N AF L D i n HC V p a t i e n t s E J ] . He p a t Mo n , 2 0 1 1 , 1 l ( 2 ) : 9 2 —9 8 . [ 6 ] T o t h P P, Da y s p r i n g TD. D r u g s a f e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r o s u v a s t a t i n E J ] . E x p e r t Op i n Dr u g S a f , 2 0 1 1 , 1 0 ( 6 ) : 9 6 9—9 8 6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两种降脂药物。
它们均为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HMG-CoA还原酶来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药理学特性、临床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将对两者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参考。
一、药理学特性对比1. 药理学特性瑞舒伐他汀是一种弱酸性药物,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达95%。
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肝脏清除率低,血浆中药物浓度波动小,稳定性好。
阿托伐他汀在体内代谢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通过胆汁排出,瑞舒伐他汀则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两者在代谢途径和排泄途径上存在差异。
2. 药物相互作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为CYP3A4的底物,并且均通过CYP3A4参与代谢。
两者在临床上均存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CYP3A4抑制剂如红曲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会增加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血浆浓度,增加毒性反应的风险。
3. 药物剂型和用法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有片剂和口服溶液剂型供临床选择,但阿托伐他汀也有可溶性片剂和胶囊剂型。
不同剂型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便捷性和患者依从性可能有所不同。
二、临床应用价值对比1. 降脂效果在降脂效果方面,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为有效的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但根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瑞舒伐他汀相对于阿托伐他汀在相同剂量下能够达到更好的降脂效果,特别是对于LDL-C的降低效果更为显著。
2. 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降脂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大量临床试验数据表明,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心血管死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硬化的成本--效果分析董敬远王瑞张建华徐华王清理陈淑蕙崔春蕾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漯河市中心医院)462000摘要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比的分析方法对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时的血脂变化水平和斑块疗效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两组的血脂疗效分别为83.33%,73.33%;斑块疗效分别为73.33,46.67;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两组的血脂疗效和斑块疗效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6.58,6.90,7.84,10.84;结论:B组阿托伐他汀钙组成本较低,但是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建议首选A组瑞舒伐他汀钙组。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颈动脉硬化;成本--效果分析。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他汀类药物具有强效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斑块炎性反应,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1。
由于具有较好的效果,他汀类药物在医院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同的药物和同一药物不同规格和产地的他汀类药物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加有效的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我们对我院心内科及高血压科门诊2010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分别应用瑞舒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进行了药物经济学评价,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的循证医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标准(1)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确定有动脉粥样硬化的;(2)肝肾功能未有严重不良者;(3)未有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其他相关基础性疾病的(4)一月内未服用过相关降脂药物的。
1.2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共60例,均来自2010年6月-2011年9月我院心内科及高血压科门诊病例。
其中男32例,平均年龄72〒5.6岁,女28例,平均年龄65〒4.7岁。
平均分为A,B两组。
其中A组即瑞舒伐他汀钙组30例,男18例,平均年龄73〒5.2岁,女12例,平均年龄67〒3.5岁;B组即阿托伐他汀钙组30例,男16例,平均年龄72〒6.2岁,女14例,平均年龄65〒2.4岁。
病程2年-15年不等,治疗前向患者交代清楚,配合观察定期复查,为患者建立药历以便咨询和跟踪。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案A组:瑞舒伐他汀钙(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90092,产品批号:90305,规格:10mg)10mg,po,一日一次。
B组:阿托伐他汀钙(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70060产品批号:0370039,规格10mg)10mg,po,一日一次。
为保证用药效果,治疗前一周和治疗期间给于所有入选病例标准的降胆固醇饮食控制,用药疗程两组均为4周。
1.4观察指标1.4.1血脂测定:服药前和服药4周后测肝肾功能、血糖、血尿常规、血清总胆同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浓度各1次。
抽血前三天禁食高脂饮食。
1.4.2颈动脉超声检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探测患者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计数斑块总个数,测定每个斑块的厚度、性质1.5检测仪器德力凯EMS-9C彩色多普勒,飞利浦iu22彩超,日立7600-1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6疗效评定1.6.1血脂疗效判断标准2:参考卫生部1993年7月公布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标准》。
显效:TC下降不低于20%,或TG下降不低于40%,或HDL—c上升不低于0.26mmol/L;有效:TC下降10%一20%,TG下降20%一40%,或HDL—c上升0.10—0.26 m mol/L;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恶化:TC上升不低于10%,或TG上升不低于10%,或HDL—c下降不低于0.10 m mol/L。
1.6.2斑块疗效判断3:按照华盛顿大学颈动脉斑块超声分级:0级为无斑块;Ⅰ级为单侧斑块≤0.2cm;Ⅱ级为单侧斑块>0.2 cm,或双侧斑块均有,且其中至少一侧斑块≤0.2cm;Ⅲ级为双侧斑块≥0.2cm.对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变化总数做疗效判断1.7成本本研究成本有药物成本和医疗服务成本,其中医疗服务成本包括检查费用、交通成本、抽血费、挂号费等。
由于交通成本难于确定,这里不计入研究成本。
所有费用均按我院2011年收费标准和漯河市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计算,同时去除各种不确定的因素。
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2、肾功能、血糖、血常规、尿常规、血清总胆同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治疗前后各一次;由于研究时间超过一年,故使用3%的贴现率4。
1.8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
将病例报告资料录入后,按资料性质不同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2.1.两组治疗后的血脂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A组情况改善程度略好;但无论组间,组内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后的血脂变化情况2.2两组治疗后的血脂疗效比较:根据疗效判定标准,把TC,TG,LDL-C,HDL-C的改善情况汇总表示,其中A 组的血脂总有效率为83.33%,B组的血脂总有效率为73.33%。
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
结果见表2表2两组治疗后的血脂疗效X2=0.88 P>0.052.3两组治疗后的斑块疗效比较:两组斑块分级分别为A组Ⅰ级6例,Ⅱ级10例,Ⅲ级14例;B组Ⅰ级7例,Ⅱ级11例,Ⅲ级12例。
两组间分组情况无明显性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间斑块变化情况分别为A组22例,有效率73.33%;B组14例,有效率为46.67%。
两组治疗后斑块变化情况有显著性差异(0.01< P<0.05)。
结果见表3表3两组治疗后的斑块疗效X2=4.44 0.01< P<0.052.4两组治疗的不良反应比较瑞舒伐他丁钙组出现:头痛头晕1例,恶心呕吐1例,肌痛1例,无力1例,不良反应率为13.33%;阿托伐他丁钙组出现:头痛头晕1例,恶心呕吐2例,皮疹1例,转氨酶升高1例,不良反应率为16.67%。
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别(P>0.05)2.5成本的确定两组方案每次的检查成本为145.00 元,抽血费4.00元,挂号费4.50元,治疗前后合计为医疗服务成本为307.00元;药品成本A组258.72元,B组为214.45元。
总成本用C来表示,分别为 A组565.72元,B组521.45元。
采用3%的折现率,折现后A、B两组的总成本分别为548.75元,505.81元。
2.6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旨在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
成本-效果比(C/E)采用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来表示。
当对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时,有的方案可能花费的成本较高且产生的效果也较好,但增加效果需要增加患者的支出,这时就需要考虑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花费的成本,即增长的成本-效果比(△C/△E)。
以最低成本为对照,结果见表42.7敏感度分析敏感度分析是为了验证不同假设或估算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药品加成的逐步取消,药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已成为必然,医(药)事服务费的收取和检查成本的上升必然会导致医疗服务成本的大幅上升。
我们假定药品价格下降30%,医疗服务成本上升15%来进行敏感度分析。
其他成本变化忽略不计。
结果见表5表5敏感度分析3讨论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5。
本文对他汀类药物中比较常用的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通过药物经济学的手段来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
由表1、表2、表3可以看出A组瑞舒伐他汀钙组的血脂变化的绝对水平,血脂疗效情况,板块疗效情况都要优于B组阿托伐他汀钙组,尤其是斑块疗效对比情况有明显差异(0.01<P<0.05);由表4成本-效果分析可以看出虽然B组阿托伐他汀钙组成本较低,但A组瑞舒伐他汀钙组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B组。
且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仅仅增加4.29元,1.61元,并且临床的治疗第一要首先看治疗效果,其次考虑经济。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对于经济条件尚可的病患者来说A组瑞舒伐他汀钙组为较佳治疗方案。
敏感度的分析结果证实参数的变化对结果的分析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每天服用10mg瑞舒伐他汀钙能够有效颈动脉硬化的血脂,能够明显改变斑块性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血脂改变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可能与疗程短,剂量小有关。
参考文献1.杨倩红,陆浩,程小文等.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的对比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9):151-1532.刘如品,谢秀乐,徐金霞等. 国产和进口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08,17(5):33-343.王晓新,袁华琴,陈水花 .辛伐他汀、肠溶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4,26(9):546-5474.李明晖,李洪超,马爱霞. 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药房2008,19(11):801-8045.吕瑞娟, 张运, 陈玉国等.他汀类药物的治疗ALT升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可行性研究【J】新医学,2006 ,37(6):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