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1.操作系统:是一组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并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集合。

2.系统抖动:是指被调出的页面又立刻备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的现象。

3.用户独占全机:(用户指的是程序)一台计算机的全部资源由上机用户所独占。

4.脱机输入/输出方式(Off-Line I/O方式):

5.批处理技术:指计算机用户对一批作业自动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6.作业:计算机用户程序及其所需数据和命令的集合。

7.单道批处理:

8.多道批处理技术:同时把多个作业放入内存,并允许它们交替执行的一种技术。

9.分时系统:

10.实时系统:

11.并行性: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12.并发:一个程序的执行尚未结束而另一个程序的执行已开始的方式,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征

13.事件:

14.并发性: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15.进程:指在系统中能独立运行并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它是由一组机器指令,数据和堆栈等组成的,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活动实体。

16.线程:

17.共享:在OS环境下的资源共享或称为资源复用,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18.临界资源(独占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19.原子操作:一个操作中的所有动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20.进程控制:

21.进程同步:

22.进程通信:

23.信号量:OS中管理公有资源的有效手段,用来代表可用资源实体的数量

24.作业调度:作业调度的基本任务是从后备队列按一定的算法选择出若干个作业,为它们分配运行所需的资源,在将这些作业调入内存后,分别为他们建立进程,使它们都成为可能获得处理机的就绪进程,并将它们插入就绪队列中。25.进程调度:进程调度的任务是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按照一定的算法选出一个进程,将处理机分配给它,并为它设置运行现场,使其投入执行。

26.微内核OS结构:

27.前趋图:指一个有向无循环图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先后顺序。

28.响应时间:从接收作业开始,到得到第一个结果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29.周期性实时任务:指外部设备周期性地发出激励信号给计算机,要求它按指定周期循环执行,以便周期性地控制某外部设备。

30.非周期性实时任务:无明显的周期性,但都必须联系着一个截止时间,或称最后期限:(1)开始截止时间,指某任务在某时间以前必须开始执行(2)完成截止时间,指某任务在某时间以前必须完成。

31.硬实时任务: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用于工业和武器控制的实时系统,通常它所执行的是硬实时任务。

32.软实时任务:也联系着一个截止时间,但并不严格,若偶尔错过了任务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33.顺序性:指处理机严格地按照程序所规定的顺序执行,即每一操作必须在下一个操作开始之前结束。

34.封闭性:指程序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即程序运行时独占全机资源。资源的状态(除初始状态外)只有本程序才能改变它,程序一旦开始,其结果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35.不可再现性:指只有程序执行时的环境和初始条件相同,当程序重复执行时,不论它是从头到尾不停顿地执行,还是“停停走走”地执行,都可获得相同结果。

36.进程图:就是用于描述进程间关系的一棵有向数。

37.临界区:各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38.进入区:申请临界资源;临界区:使用临界资源;退出区:归还临界资源;剩余区。

39.让权等待:让出CPU的使用权。

40.关中断:实现互斥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在进入锁测试之前关闭中断,直到完成锁测试并上锁之后才能打开中断。

41.管道:是指用于连接一个读进程和一个写进程以实现它们之间通信的一个共享文件,又名pipe文件。

42.直接消息传递系统:在直接消息传递系统中采用直接通信方式,即发送进程利用OS所提供的发送命令(原语),直接把消息发送给目标进程。

43.信箱通信:信箱通信属于间接通信方式,即进程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某种中间实体(如共享数据结构等)来完成。

44.均衡性:是指系统响应时间的快慢应与用户所请求服务的复杂性相适应。45.作业:是一个比程序更为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通常的程序和数

据,而且还应配有一份作业说明书,系统根据该说明书来对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

46.作业步:在作业运行期间,每个作业都必须经过若干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顺序加工步骤才能得到结果。我们把其中的每一个加工步骤称为一个作业步,各作业步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往往是上一个作业步的输出作为下一个作业步的输入。

47.排队器:

48.分派器:

49.上下文切换器:

50.非抢占方式:采用这种调度方式,一旦把处理机分配给某进程后,就一直让它运行下去,决不会因为时钟中断或任何其它原因去抢占当前正在运行进程的处理机,直至该进程完成,或发生某事件而备阻塞时,才把处理机分配给其它进程。

51.抢占方式:这种调度方式允许调度程序根据某种原则,去暂停某个正在执行,将已分配给该进程的处理机重新分配给另一进程。

52.可重用性资源:是一种可供用户重复使用多次的资源。

53.可消耗性资源:又称为临时性资源,它是在进程运行期间,由进程动态地创建和消耗的。

54.可抢占性资源:是指某进程在获得这类资源后,该资源可以再被其它进程或系统抢占。

55.不可抢占性资源:一旦系统把某资源分配给该进程后,就不能将它强行收回,只能在进程用完后自行释放。

56.安全状态:允许进程动态地申请资源,但系统在进行资源分配之前,应先计算此次资源分配的安全性。

57.死锁——一组并发进程中的每个成员彼此互相等待对方所拥有的资源,且在得到对方资源之前不会释放自己拥有的资源,从而导致各并发进程无法继续推进的状态。

58.碎片:剩余的但不能利用的内存。

59.时间局限性:如果程序中的某条指令备执行,则不久后该指令可能再次被执行,产生时间局限性的典型原因是在程序中存着大量的循环操作。

60.空间局限性:一旦程序访问了某个存储单元,在不久之后,其附近的存储单元也将被访问,即程序在一段时间内所访问的地址可能集中在一定范围之内,其典型情况便是程序的顺序执行。

61.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之魂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

62.多次性:指一个作业中的程序和数据无需在作业运行时一次性的全部装入内存,而是允许备分成多次调入内存运行,即无需将当前要运行的那部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即可开始运行。63.对换性:是指一个作业中的程序和数据,无须在作业运行时一直常驻内存,而是允许在作业的运行过程中进行对换、换出,即在进程运行期间,允许将那些暂不使用的代码和数据从内存调至外存的对换区(换出),待以后需要时再将它们从外存调至内存(换进)

64.虚拟性:是指能够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使用户所看到的内存容量远大于实际内存容量。

65.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同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发展,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操作系统及其发展情况来进行分析,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的基本情况,阐述未来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计算机技术的不断的进步。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 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任务。操作系统所处位置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 原始的操作系统主要是从批次模式开始,然后逐渐的发展到分时机制的模式,后来由于多处理器时代的到来,整个操作系统也逐渐有多处理器的协调功能,继而出现了分布式的系统。操作系统主要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纯手工操作阶段、批次处理阶段、多道程序系统阶

段及现代操作系统阶段。整个系统的发展主要面临着技术上的难题,主要体现的是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限制了软件的发展和操作系统的不稳定性。 二、计算机中常用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管理电脑软硬件系统的程序。计算机系统的种类多,经常是通过应用领域来划分的,其中应用程序主要是包括桌面、服务器、主机以及嵌入几个应用领域的操作系统。常用的操作系统分类如下。 1.Windows系统 Windows系统作为计算机内较为常见的操作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应用的较为普遍,Windows系统作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操作系统,其在技术方面也是非常成熟的。目前最新版本的Windows 操作系统为Windows10。 2.UNIX系统 UNIX系统有自身较为统一的实施标准和认证规范,并且利用该规范,还可以对UNXI系统进行程序的移植,并且促进了UNIX的发展及应用程序的开发,UNXI已经开始作为大型机器、网络服务器及工作中的主流操作系统,并且其自身的发展还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Linux等开源UNIX类操作系统的发展。 3.Linux系统 Linux系统是在UNIX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其开源模式的软件环境极其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并且其软件的运行环境及其价值越来

1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之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从用户角度看,操作系统可以看成是对计算机硬件的扩充;从人机交互方式来看,操作系统是用户与机器的接口;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看,操作系统是一种层次、模块结构的程序集合,属于有序分层法,是无序模块的有序层次调用。操作系统在设计方面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结合。 windows7操作系统 windows xp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 操作系统是软件,而且是系统软件。它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大致可以从两方面体会:对内,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扩充硬件的功能;对外,操作系统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它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原语: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保证其操作的 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设备独立性:指用户设备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操 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文件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它可分 为两类: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的记录构成;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树形结构目录:利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描述各目录之间的关系。上级目录与相邻下级目 录的关系是1对n。树形结构目录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和系统的要求。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 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位示图:它是利用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表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一个 盘块的使用情况,0表示该块为空闲块,1表示已分配。 ●置换策略: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 换出 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通常采用的置换算法都是基于把那些在最近的将来,最少可能被访问的页(段)从内存换出到盘上。 ●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编程人员的界面和接口。包括程序接口、命令行方式 和图形用户界面。 ●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将永远不 能再向前推进。 ●文件系统:OS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负责文件的建立,撤消,存入, 续写,修改和复制,还负责完成对文件的按名存取和进行存取控制。 ●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 立的基本单位。 12.wait(s)原语 wait(s) :Begin Lock out interrupts; s = s – 1; If s < 0 then Begin Status(q) = blocked; Insert(WL, q); Unlock interrupts; Scheduler; End Else unlock interrupts; End 13.链接文件 逻辑文件中的不同记录可以存储在离散的磁盘块中。每个盘块中都设置了一个指向下一个盘块的链接指针,用这些指针可将一个文件中的所有盘块拉成一条链,而在文件控制块中的“文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1.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和对贵金属的渴求,在宗教狂热和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西欧一些探险家开始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2.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世界市场扩大。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商业革命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因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力图恢复希腊、罗马典文化,使之“复活”、“再生”,“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传播到英法德等其他西欧国家,运动的中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促使欧洲人开始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精神;文艺复兴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又译为“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其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它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束缚,谋求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思想武器。其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重视现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反对经院哲学;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提倡理性,重视科学实验;表现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欣赏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人文主义对于人们摆脱神权的束缚,争取自由平等乃至推翻封建统治,都具有巨大进步作用 5.克伦威尔——

完整网络操作系统题库

填空题 2、安装Windows2003软件后,有Administrator和Guest 两个内。 3、在配置DNS服务器的反向搜索区域时,新建的区域后缀固定为.dns;验证DNS服务器工作是否正常工作的命令是ipconfig/all ,在验证反向域名解析时需进行建立反向搜索器设置后才能输入IP地址查询对应的域名。 4、虚拟机有三种实现方式,分别是基于ip地址的方法、基于MAC地址的方法和基于端口的方法。 6、在windows Serve 2003的事件查看器可以查看的日志类型主要有三类: 应用程序日志、系统日志和安全日志。 7、NTFS权限包括读取、写入、列出文件夹目录、修改、完全控制、读取和运行和特别的权限。 8、cmd、exe是进程文件。9、动态磁盘中镜像卷和RAID-5 。 11、.在Windows2003中,将FAT32格式的C盘转换为NTFS格式的命令格式为convert c:/fs: ntfs。 12、加一个$符号来创建一个隐藏的共享目录,。 13、IP地址的3种管理方法是:静态ip地址、动态ip地址和专用ip地址。 14、动态磁盘中能够实现容错的两种卷是:镜像卷和RAID-5 。 16、User1是Group1、Group2和Group3的成员,User1对Folder A的有效权限是_完全控制__。 18、Windows Serve 2003的安装文件在光盘的1368 文件夹中。 19、DNS服务器的查询方式有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20、FTP服务的默认端口号是21 21、要启用磁盘配额管理,Windows Server 2003 分区必须使用NTFS 文件系统。 22、可以查看本机网络的MAC地址的命令是ipconfig/all 。 23、https://www.360docs.net/doc/8f2294146.html,表示域名;https://www.360docs.net/doc/8f2294146.html,:shiyan@https://www.360docs.net/doc/8f2294146.html,中的https://www.360docs.net/doc/8f2294146.html,表示授权用户的用户名。 24、windows 2003 server系统中设置登陆时不显示上一次登陆的用户名可以在安全策略中完成设置。 26、某台计算机的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取,则在该计算机上可以通过运行ipconfig 命令查看到DHCP服务器向其提DNS服务器地址。 27、URL的含义是统一资源管理器,其格式是协议名://主机名称/路径/文件名:端口号。 28、将IP地址转换为域名的过程称为反向域名解析。 29、在Windows 2003中按下win+L 键可以实现锁定计算机,按下Ctrl+Alt+Del 键后可以输入密码实现解锁。 30、某台计算机仅仅连接到局域网中(不连接Internet),在设置中只需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即可。 31、windows系统中在本地实现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映射的文件是(须包含路径):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 Host 文件。 32、nslookup命令的作用是:查询域名信息。 名词解释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CAL带有编程特点的MIDI内容处理器MMC管理控制台FQDN完全合格域名POP3邮局协议PXE C/S 客户机/服务器NA T网络地址转换APIPA 自动专用IP寻址NIC网卡UTP非屏蔽双绞线DC 域控制器DNS域名系统FAT文件配置表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AD活动目录NTFS文件系统SMTP:简单邮局传输协议IIS:Internet信息服务PPPOE:虚拟拨号入网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INTRANET企业内部网UNC通用命名规则ICS因特网连接共享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PORT 计算机端口简答 1、简述ARP欺骗工作原理。 分两类:1:对路由器ARP表的欺骗——原理:接获网关数据 2:对内网PC的网关欺骗——原理;伪造网关,建立假网关被欺骗的计算机向假网关发送数据,而不通过正常的路由器途经上网 2、一台计算机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 ,需要进行哪些参数配置?并简单描述在windows 2003系统中如何进行设置。 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 3、NTFS权限和共享权限有何区别?

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2009-05-21 18:16 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Microsoft开发的Windows是目前世界上用户最多、并且兼容性最强的操作系统。最早的Windows操作系统从1985年就推出了。改进了微软以往的命令、代码系统Microsoft Dos。Microsoft Windows是彩色界面的操作系统。支持键鼠功能。默认的平台是由任务栏和桌面图标组成的。任务栏是显示正在运行的程序、“开始”菜单、时间、快速启动栏、输入法以及右下角的托盘图标组成。而桌面图标是进入程序的途径。默认的系统图标有“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回收站”,另外,还会显示出系统的自带的“IE浏览器”图标。运行Windows的程序主要操作都是由鼠标和键盘控制的。鼠标的左键单击默认是是选定命令,鼠标左键双击是运行命令。鼠标右键单击是弹出菜单。WIndows系统是“有声有色”的操作系统。《连线》杂志日前发表分析文章称,在过去的23年中,Windows操作系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总体趋势是功能越来越强大了,用户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了,但其发展进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中间也曾多次出现曲折。应用最广泛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其发展进程充满了不确定性。Windows的成功与处理器速度的提高和内存容量的增加可谓“休戚与共”。微软依靠大量第三方软件让用户喜欢上了Windows。 1、Windows 1.0 Windows 1.0 微软第一款图形用户界面Windows 1.0的发布时间是1985年11月,比苹果Mac晚了近两年。由于微软与苹果间存在一些法律纠纷,Windows 1.0缺乏一些关键功能,例如重叠式窗口和回收站。用现在的眼光看,它的失败并不令人感到意外。Windows 1.0只是对MS-DOS的一个扩展,它本身并不是一款操作系统,但确实提供了有限的多任务能力,并支持鼠标。Microsoft Windows 1.0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在个人电脑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操作系统的特征 1、并发性(Concurrence)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具有此特性的程序称并发程序。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在一段时间间隔内宏观上有多道程序同时运行,但在微观上可能是交替 或顺序运行的。 并行性(parallel)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具有此特性的程序称并行程序。 并行执行意即同时执行。 并行是一种物理的、或微观的同时性概念。 并发是一种逻辑的、或宏观的同时性概念。 单处理机系统不能实现并行,但可实现并发。 多处理机系统既可实现并发,又可实现并行。 2共享性 是指OS与多个用户程序共同使用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 资源共享方式 互斥共享:指某个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这种资源称临界资源。 同时共享:指某个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允许多个进程同时使用。但这里的同时的概念是宏观的,微观上则可能 是交替地对资源进行访问。 3、虚拟性 虚拟是指将一个物理的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前者是实的后者是虚的,是一种感觉性存在,如虚 存、虚网、虚设备、虚文件等。 4、异步性又称:不确定性: 多道程序环境下,进程以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即为异步运行方式。 但只要运行环境相同,进程虽经多次运行,都会得到完全相同的结果。 注意:并发性和共享性是OS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这两者之间又是互为存在条件的。 1.6 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多道批处理) 分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前三个为基本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1.7 操作系统的功能 1、处理机管理 2、存储管理 3、设备的管理 4、文件管理 5、用户接口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 作业:把一次业务处理过程中,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用户要求计算机所做的全部工作,称为作业 进程状态间转换 在进程运行过程中,由于进程自身进展情况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三种基本状态可以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换j 就绪—运行 k 运行—就绪 l 运行—等待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 1.美西战争:美西战争是1898年,为夺取属地、和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的第一次战争。和既有重要的价值,又是分别向和扩张的。新兴的拥有雄厚的、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 2.门户开放政策:在整个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内,不论是否在或都实行这个原则。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3.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2月,与为了侵占东北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利,令俄国于此的扩张受到阻挠。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本土的,而清朝政府却被逼迫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日、俄、中(清)三方在这场中都蒙受到了严重损失,并为之后各国的发展道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三国同盟: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三国同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国集团瓦解。 5.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三国同盟相对抗的帝国主义集团,由英、法、俄三国于1904—1907年期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组成。1893年为抗衡德、意同盟,法俄首先签订军事协定。面临日益增长的德国威胁,英法调整在殖民地上的矛盾,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随后在日俄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俄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于1907年和英国签订英俄协约。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意、美等二十五国先后加入。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出。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遭失败。因协约国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6.马恩河战役:1914年5月,德军在进攻中,右翼第一、二集团军之间出现了50公里宽的暴露地段,补英法联军楔入,被迫撤退。联军开始反攻但其后受阻,遂设防固守,此为马恩河战役。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以德军第一次撤退和失败,联军取得胜利告终,联军向前推进改革60公里。马恩河之战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德军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 7.坦能堡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东线的一次重要战役。一战爆发后,俄军为配合西线协约国的军事作战,于1914年8月在东线发动军事进攻,但由于其指挥系统差,后勤补给困难,东线德军在兴登堡与鲁登道夫的指挥下,最终击溃入侵俄军,俄军全线溃败,12万人被俘。德军在东线由此从防御进入进攻,最终在12月,在俄国内陆战局陷入僵持状态。

网络操作系统试题(实用干货)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练习题 2014-05-28 11:29:09| 分类:试题 |举报|字号订阅 下载LOFTER客户端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活动目录 2. 域 3. OU 4.NTFS 5. 动态磁盘 6.基本磁盘 二、填空题:

1. 操作系用是_____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网络操作系统可以理解为_____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网络通信是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其任务是在_____和____之间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3.Web服务、大型数据库服务等都是典型的_____模式。 4.基于微软NT技术构建的操作系统现在已经发展了4代_____、_____、_____、_____ 5.Windows Server 2003的4各版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发行版本主要有9个,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windows Server 2008 R2 版本共有6个,每个windows Server 2008 R2都提供了关键功能,这6个版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windows Server 2008 所支持的文件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只能安装在____文件系统分区。 9. windows Server 2008 有多种安装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常规的使用DVD启动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下名词解释 (适用于王晓焰老师) -------杨帆编辑整理1. 人民宪章: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1837年由洛维特领导的“伦敦工人协 会”拟定,次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的名称公布。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皆有选举权;②无记名秘密投票;③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④议员应支付薪俸;⑤平均分配选举区,按各自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⑥议员每年改选一次。其核心内容是以普选权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化的问题,反映了当时英国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推动了宪章运动的发展,对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也有一定影响。 2.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即国际工人协会的第一次大会。原为1864年9月,在伦敦 圣马丁教堂召开的声援波兰人民起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大会根据法国工人代表的提议,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协会”的决议,选出21人组成临时中央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委员,对第一国际指导,拟定《成立宣言》、《共同章程》,使第一国际处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这次大会的召开宣告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并阐明了其目标、任务,建立了组织架构,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3. 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缔造者。路易·波拿马原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 统,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其在位时期,积极促进法国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法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此期间,法国完成的工业革命。为了改变1815年以来法国的孤立状态,争夺欧洲大陆优势和进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仑三世积极发动对外战争,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联合英国击败俄国,取得欧洲大陆的霸权。在普法战争中,色当战役惨败被俘,其第二帝国也随之覆灭。拿破仑三世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巨变,在经济上确立了现代水平的资本主义的根基。 4. 1832年会议改革: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进行斗争, 争取重新分配政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政治改良运动。在1832年会议改革中,资产阶级的全国政治联合会等团体同辉格党政府相呼应,利用人民运动发声势,迫使议会通过法案,撤销了56个“衰败选区”(指地处农村,已无人烟,由大地主指派议员的选区),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并降低了选民的财产数额限制,扩大了资产阶级选举权。 5. 宪法纠纷:德国统一过程中出现的议会与政府之间就军事改革进行的争论。前后共两 次。第一次是1860年,陆军部长洛恩提出的一个军事改革方案,遭议会否决,其后政府在没有得到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强行进行了军事改革,后又解散议会,从而酿成军事改革是否合法争论。这就是第一次“宪法纠纷”。俾斯麦上台后,很快宣布议会休会,下令增加军费,封闭反对派刊物,禁止自由派活动,这些独断的行为被指责为违宪,从而酿成第二次“宪法纠纷”。1864年,俾斯麦以对丹麦的军事胜利征服了朝野,这场冲突才结束。宪法纠纷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同容克阶级争夺政治权的斗争,也为德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6. 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19世纪中期,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 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农民运动不断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国内矛盾,农奴危机日益严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政府被迫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拥有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必须交付高额赎金。这样,农民获得“自由”时受到了残酷的剥夺。这场由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世界近代史》课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教皇子午线:1494 年经教皇仲裁,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世界上划分势力范围的分界线。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掠夺财富,长期进行战争。为缓和两国日益尖锐的矛盾,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3在位)出面调解,于1494年6月7日两画了一条线,线西归西班牙,东归葡萄牙,此即所谓“教皇子午线”。 这条由教皇作保规定的西、葡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开创近代殖民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先河。(参课本P19) 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表现在文学、艺术、教育、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思想内容,通常被称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他的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救出来。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封建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反对教会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教育;反对封建割据和外族入侵,主张中央集权和民族独立。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界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3.薄伽丘: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一译卜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 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揭露教会的虚伪和腐化,提倡个性解放,歌颂人对现世生活的追求。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创作了西欧

文学史上第一部心理小说《菲亚美达》;其与但丁、彼特拉克合称“文学三杰”。 4.因信称义:是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核心。 他认为,基督徒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为他们“因信称义”,不再受善功律的支配,他们通过自己的信仰而与基督建立了新的个人关系。信徒不必依靠教会极其繁琐的宗教礼仪,只凭对上帝对的虔诚信仰就可以得到灵魂的拯救。内容有:1.圣经乃唯一的、最高的成就。2.平信徒皆为祭司3.僧俗平等,恪守天职。 这一宗教伦理是对天主教会所宣扬的“行为称义”的否定,所蕴含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宗教情感的个人主义与文艺复兴中具有理性的个人主义结合在一起,成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 5.预定论: 由宗教改革家加尔文(1509——1564)提出,也成为加尔文派的奠基。 预定论认为神的旨意是绝对的,也是无条件的,一切有限的受造物联合起来也不能影响神的旨意,这旨意完全是神在永恒里安排的。神是万物的主宰,伟大而有能力,安排大自然的运行,支配人类的历史,任何细节都在他的掌管之下。其内容为将人分为“选民”和“弃民”。 预定论提出了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去发财致富。 6.开明专制: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矛盾尖锐化而进行的具有明显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 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各国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了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把自己装扮成“开明”的君主,高喊“开明”的口号,进行种种改革,如改革教会,兴办教育事业,编纂法典等 “开明专制”的时代是从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登基时开始的。他自称“国家的第一

网络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名词 1、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并发,共享 2、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3、整体式结构,层次式结构,微内核结构 名词 1、用户接口,命令接口,系统调用 2、进程 3、可再入程序 4、进程状态,进程控制块,进程队列,进程控制 5、进程同步,进程互斥,临界区,信号量及PV操作 6、线程,死锁 7、调度时机 8、处理机利用率,吞吐量,响应时间,处理机调度 9、先进先出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度算法,多级队列反馈法 10、存储体系,存储共享,存储保护 11、地址转换,地址重定位,地址映射 12、虚拟存储器 13、页式存储,请求分页,缺页中断 14、抖动(颠簸),页面置换 15、先进先出置换算法,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理想页面置换算法 16、Belady异常现象 17、文件,文件目录,文件系统 18、文件的逻辑结构,文件的物理结构 19、文件存取方式,文件的操作 20、文件的保护,文件的共享 21、输入输出设备分类 22、字符设备,块设备 23、独占设备,共享设备 24、虚拟设备 25、缓冲技术 26、Spooling技术(假脱机技术) 27、磁盘调度,移臂调度 28、先来先服务磁盘调度算法,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磁盘调度算法,电梯调度算法 29、旋转调度 名词 1、信号,信号量,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套接字和邮箱通信 2、低级通信,高级通信,直接通信,间接通信 3、同步与互斥,生产者-消费者、缓冲区

4、原语,发送原语,接收原语 5、通信协议,网段,跨网段 6、同步原语、异步原语;缓冲原语、非缓冲原语;可靠原语、非可靠原语 7、远程过程调用,系统调用,api 8、组通信,网络多播或多址通信 9、流媒体传输,单薄和点播,多播,广播 名词 1、用户组、用户组账号、用户组权限 2、域、树、林 3、域控制器、域成员服务器,域成员计算机 4、本地组、域本地组、全局组、通用组 5、内置组、内置特殊组 6、共享资源 7、打印机,打印服务器,打印设备 8、假脱机,输入井,输出井 9、网络文件系统,挂载 10、数据移动,计算移动 11、权限设置,密码保护,访问控制列表 12、文件映射,继承,文件映射,句柄复制 名词 1、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2、TLI/XTI、套接字、套接字地址 3、传输端点、端口和端口号 4、协议簇 5、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名词 1、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系统 2、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安全管理 3、网络管理协议 4、集中式网络管理、分布式网络管理和分层式网络管理 5、网络服务、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信息)内容提供者 6、DHCP、DNS、FTP、Web、telnet、wins、smtp 7、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8、匿名ftp、url资源定位、web与internet 9、代理服务 名词 1、系统支持进程,服务进程,环境子系统221,用户应用程序 2、内核220,执行体221,内存管理区,进程和线程管理,安全控制,硬件抽象层,设备驱动程序,图形引擎

网络操作系统(课后练习题)

项目01 认识网络操作系统 大项1 of 1 - 填空题83.0/ 100.0 得分 题目1 of 6 30.0/ 30.0 得分 Windows Server 2008 操作系统发行版本主要有9个,分别是Windows Server 2008 标准版、Windows Server 2008 企业版、Windows Server 2008 数据中心版、Windows web Server 2008、Windows Server 2008 安腾版、Windows Server2008 标准版(无Hyper-V)、Windows Server 2008 企业版(无Hyper-V)、Windows Server 2008 数据中心版(无Hyper-V)和Windows HPC Server 2008。 答案: 标准, 企业, 数据中心, Web, 安腾, 标准, 企业, 数据中心, HPC 题目2 of 6 10.0/ 10.0 得分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网络操作系统可以理解为是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答案: 用户, 网络用户 题目3 of 6 10.0/ 10.0 得分 网络通信是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其任务是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答案: 源主机, 目的主机|目标主机 题目4 of 6 10.0/ 10.0 得分 Web服务、大型数据库服务等都是典型的客户/服务器模式 答案: 客户/服务器|客户机/服务器|C/S|Client/Server 题目5 of 6 8.0/ 20.0 得分 基于微软NT技术构建的操作系统现在已经发展了5代,依次是:Windows NT Server 、Windows 2000 Server 、Windows Server 2003 、Windows Server 2008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 答案: NT, 2000, server 2003, server 2008, server 2012 题目6 of 6 15.0/ 20.0 得分 Windows Server 2003的4个版本按功能从弱到强依次是:Windows Server 2003 Web 服务器版、标准版、企业版、数据中心版。 答案: Web, 标准|Standard, 企业|Enterprise, 数据中心|Data Center 项目02 安装与规划Windows Server 2008 大项1 of 2 - 填空题52.25/ 70.0 得分 题目1 of 10 7.0/ 7.0 得分 Windows Server 2008安装完成后,为了保证能够长期正常使用,必须和其他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激活,否则只能够试用60 天,在最新的R2版本中,试用期缩短为原来的一半。在cmd命令行中输入下面的命令,可以查询和重置试用期: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操作系统概论 脱机输入/输出 具体的输入/输出不需要在主计算机上进行的方式也称“脱机输入/输出” 批处理 作业是由操作系统成批地进行处理,操作系统能自动地从输入池读入下一个作业,并予以运行和输出,如此直到整批作业全部处理完毕。 SPOOLING 由操作系统将磁盘模拟为输入/输出设备的处理方式称为SPOOLING(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ng On Line),即“并行的外部设备操作联机”,也称“假脱机”。SPOOLING 系统是以磁盘为几乎无限巨大的缓冲区来解决低速的I/O设备与高速的CPU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分时系统 为了降低交互式系统的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的比率,系统通过多台终端同时向很多用户提供运行环境,这种分时系统就能以合理的成本向用户提供交互式使用计算机的方便。 多路性 一台主机可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终端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计算机,共享系统的硬软件资源。交互性 用户能与系统进行对话。在一个多步骤作业的运行过程中,用户能通过键盘等设备输入数据或命令,系统获得用户的输入后做出响应,显示执行的状况或结果。 实时操作系统 是一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对输入进行快速处理并做出响应的计算机处理系统 多处理机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可具有多个CPU或处理机。一般用微处理器构成阵列系统,其运算速度可以达到上万亿次, 分布式操作系统 分布式系统是一种多计算机系统,这些计算机可以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拥有不同的软硬件资源,并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具有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分布式系统具有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它可以把一个大任务划分成很多可以并行执行的子任务,并按一定的调度策略将它们动态地分配给各个计算机执行,并控制管理各个计算机的资源分配、运行及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协调任务的并行执行。以上所有的管理工作对用户都是透明的。 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是指用数据通信系统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计算机群和各种计算机设备连接起来的集合,它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特别是软件和信息共享。 作业:请求计算机完成的一个完整的处理任务称为作业,它可以包括几个程序的相继执行。一个复杂的作业可由多个作业步组成,如编译、运行、打印一个程序的全部工作是一个作业,其中相对独立的每一部分称为作业步。 进程(不支持线程的进程):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活动,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可并发执行的独立单位。 并发:并发是指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计算机系统内存在着多个程序活动。并发是从宏观上(这种“宏观”也许不到一秒的时间)看多个程序的运行活动,这些程序在串行地、交错地运行,由操作系统负责这些程序之间的运行切换,人们从外部宏观上观察,有多个程序都在系统中运行。 虚拟:例如操作系统将一台互斥共享设备虚拟成同时共享设备。 共享:共享是指多个用户或程序共享系统的软、硬件资源。 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指的是使用同样一个数据集的同一个程序在同样的计算机环境下运行,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明治维新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 西进运动北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爆发前后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扩张、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美国独立后阻止移民西进的敕令,来自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涌向西部。在西进运动过程中,出现3次巨大的移民高潮。1890年,西进运动正式结束。西进运动使美国的领土增加到建国时的3倍以上,扩大了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基本资源,对美国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普法战争德国完成统一的第三次王朝战争。普奥战争后,位于德国西南部的邦国在法国支持下仍然独立,德意志的统一还未完成。俾斯麦积极准备用兵法国。1870年7月,战争爆发。战争以法国军队的进攻为开始,但在普鲁士军队的反击下,战场很快就转移到法国境内。9月1日,双方在色当进行大会战,法国军队再次惨败,拿破仑三世率领10万法军投降。普法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而宣告结束。1870年年底,德意志西南部的4个邦国加入“北德意志联邦”,德意志终于实现统一。 《1787年联邦宪法》美国宪法,也是近代西方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9月17日费城制宪会议上通过。宪法以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以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实行总统制。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任期4年,有权任命部长、缔结条约,但须经国会同意,国会对总统、部长的渎职行为有权弹劾;国会是立法机关,由参、众两院组成,负责批准条约,制订税率立法。但总统对国会立法有否决权。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须经国会批准,任取终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以上三条旨在将立法、行政、司法之权分立,互相制约。宪法同时也带有明显的种族压迫条款,没有触动奴隶制。后增加了10项关于人权的补充条款,规定言论、出版、集会等权利。宪法对加强联邦政府权力,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很大作用,沿用至今。 吉伦特派法国大革命中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吉伦特派的主要成员最初属于雅各宾俱乐部,后在俱乐部内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新派别,因该派领袖人物多来自西南部的吉伦特郡而得名。成员主要是与西部和南部的工商业资产阶级有较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律师。1792年8月10日起义之后,以吉伦特派成员为主组成临时政府,开始吉伦特派执掌政权时期。吉伦特派主张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但认为法国革命应当止步,恢复秩序。1793年初法国局势恶化,前线吃紧,市场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群众要求限制物价,打击投机商。吉伦特派则坚持经济自由原则,不愿实行对经济的干涉和管制。吉伦特派逐渐失去民心,1793年5月31日至6月2日,雅各宾派领导巴黎群众起义,迫使议会下令逮捕吉伦特派首领,结束了吉伦特派统治。在恐怖时期,吉伦特派首脑人物被大批处死或自杀。热月政变后,该派残余势力构成热月党的骨干。 开明专制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各国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了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们利用伏尔泰希望有一个开明的君

网络操作系统试题

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练习题 2014-05-28 11:29:09| 分类:试题|举报|字号订阅下载LOFTER客户端 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练习题、名词解释: 1. 活动目录 2. 域 3. OU 4.NTFS 5. 动态磁盘 6.基本磁盘 、填空题:

1. 操作系用是_____ 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网络操作系统可以理解为 _________ 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通信是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其任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 之间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eb 服务、大型数据库服务等都是典型的模式。 4?基于微软NT技术构建的操作系统现在已经发展了4代 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indows Server 2003 的4 各版本是 6. Windows Server 2008 操作系统发行版本主要有9个,即 ______ 7. _______________ windows Server 2008 R2 版本共有6个,每个windows Server 2008 R2 都提供了关键功能,这 6 个版本是: __ 、 ____ 、____ 、_____ 、、。 8. windows Server 2008 所支持的文件系统包括______ 、____ 、___ 。Windows Server 2008 系统只能安装在____ 文件系统分区。 9. windows Server 2008 有多种安装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常规的使用DVD启动安装方式以外,还有_________ 、_____ 及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