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合集下载

俄国两次改革的知识点

俄国两次改革的知识点

俄国两次改革的知识点俄国两次改革的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的发展历程: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莫斯科公国建立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16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背景: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

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及其缓慢。

目的:加强封建专制,摆脱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

方式: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时间:18世纪初领导:彼得一世材料一:“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 240多个手工工场。

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影响:材料二:课本P7“俄国疆域扩张图”和P8“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材料三:现代化骑兵、海军、炮兵与科学院材料四:农奴生活环境恶劣积极的: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性:封建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俄国两次改革的知识点2废除农奴制1、背景:可见,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可见,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封建农奴制度(俄)VS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英、法、土)“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 ——恩格斯可见:克里木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2、目的:材料一:“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3月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1)直接目的:缓和阶级矛盾(2)根本目的:巩固统治(3)其他目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增强抵御西欧国家侵略及扩张能力。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进行农奴制改革
史料泛舟
体会技巧 提升解读能力
[史料探究] 材料一: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1860年 1879年
企业数 99 187
工人数(人) 11 600 42 000
产值(千卢布) 7 954 51 937
(1) 材 料 一 这 些 数 据 给 我 们 提 供 了 哪 些 历 史 信 息 ? 说 明 了 什 么问题?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 制改革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晨读午诵 【记知识纲要】
【答必记问题】 1.理解俄国改革前的内忧外患。 2.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3.改革的影响。 4.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自主学习
学习掌握基础知识
一、改革的酝酿 1.背景:内忧外患 2.酝酿 (1)目的:借助___舆__论___力量来化解改革的阻力。 (2)组织:成立秘密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 方案。

(2)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
作用

发展。
(3)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__资__本__主__义___的发展。
局限性
不彻底性、掠夺性、欺骗性
要点探究
突破难点 突出重点
要点
1
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 同点
1.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结
果都有利于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背景都不同程度地
(2)材料二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 么?
提示:农民所付赎金高于当时地价;分得土地面积比改革前 少;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
材料三: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3)从材料三两幅图片关系来看,你如何认识1861年农奴制 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罗斯帝国(俄文:Российскаяимперия),通常简称为俄国或沙俄。

14世纪中期,从蒙古帝国之金帐汗国独立出来的诸罗斯公国之一的莫斯科公国日渐强大,兼并周围小国。

1546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俄罗斯帝国诞生。

1721年彼得大帝与瑞典进行的北方战争胜利后,使俄罗斯元老院授予他“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俄国成为正式意义上的帝国。

1917年二月革命后,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

罗曼诺夫王朝(Romanov Dynasty;Romanovyi;Романовы)是1613年至1917年统治俄罗斯的王朝。

俄国封建王朝。

1613年1月,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1596—1645)被推举为沙皇,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的统治。

18世纪初彼得一世在位时,俄国迅速强盛,建立俄罗斯帝国。

后不断扩张领土,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强国,农奴制日益加强。

1741年,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继位,男嗣断绝,外戚当权,但仍袭用罗曼诺夫王朝的名号。

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19世纪末形成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1917年二月革命中被推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

次年7月17日,沙皇一家在叶卡捷琳堡被处决。

彼得大帝,是后世对彼得一世的尊称。

彼得一世(1672─1725),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之子,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

俄国沙皇(1682年-1725年)、俄罗斯帝国皇帝(1721年-1725年),著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

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

在位期间对俄国推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第23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第23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3、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彼得一世改革
(四)、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1、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 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2、推行改革的手段过于野蛮和粗暴
3、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4、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 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2.在叶卡捷琳娜执政初期,一个把138 名农奴(其中包括一个12岁的小女孩)鞭打 致死的女农奴主,所得到的惩罚只是被判终 身苦役监禁。
3.到19世纪初,俄国农奴超过2000万, 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国经济比较
以农奴制 为基础的 封建专制 制度 资产阶级 的君主立 宪制
什么因素导致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滞缓?
其是因为陀军思队妥也耶是夫 农民编成斯的基,:便《是被 更加危险侮了辱。与”被损
害的》 ——全国警察局长
车尔尼雪夫斯基
赫尔岑
给沙皇的报告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英法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的激战
1853-1856 年的克里木战争, 以俄国的失败告终。 你能说出俄国失败 的最根本原因吗?
一、彼得一世改革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1)17世纪末,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俄国落后的表现: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30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严重 4、文化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居民只占23.6%
(2)1694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权,决心改变俄 国落后的面貌
3.落后就要挨打,先进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 后生产方式
第23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 革

九年级历史俄国的改革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九年级历史俄国的改革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最终审察改革方案 时说旳;“诸位会深信,但凡能够维护地主利 益旳措施都已—一地做到了。”
根据材料:什改么革逼有迫利亚于历谁山?大二世改革?
维护地主利益
农奴制统治危机,害怕人民起义。
贫 困 不 堪 旳 俄 国 农 奴
俄国旳扩张 北
北方战争(与瑞典)
西 参加瓜
分波兰
占中亚

第24课 俄国旳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 时间 2 目旳 政治
经济
3 内容 军事
文化教育 社会习俗
4 影响
二、俄国1861年改革
1 背景
农奴制严重阻碍资Biblioteka 主义旳发展 农奴制面临严重旳危机经济
2 内容
政治
性质
3 评价 作用
不足
亚历山大二世莫斯科某些贵族代表说:与其等待农民 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
割据中国领土
占黑海出海口

微信群 微信群
问罪!他要好好地问问水清:您还是爷の诸人吗?连自己爷の生辰礼都能够忘记咯!您那是对爷心存别满吗?有多大の别满,有多大の怨气,居然要拿爷の生辰来出气?爷别过 是对您有些好感而已,您就真把自己当成得宠の主子,别知天高地厚咯?爷真要是宠幸咯您,您还别得把那王府反咯天?可是目前正走在回到霞光苑の路上,听着十三小格那壹 语双关の话,他又立即变咯主意,别去怡然居质问水清咯。对于那各胆大妄为到敢将他の生辰礼忘记の诸人,确实是有必要接受极为严重而印象深刻の教训,但是怎样教训才干 到达严重而印象深刻の程度,需要他再好好地考虑壹番。第壹卷 第614章 偏锋假设他直接跑去怡然居当面锣、对面鼓地质问她,朝她发壹通脾气,她就能够听得进去他の教导 吗?六年来の事实充分地验证咯壹点,她和他以往の任何壹各诸人都别壹样。别の诸人费尽心机地讨好他,她却是对他の好感、在乎,根本就没当壹回事儿!是の,她和他以往 の任何壹各诸人确实别壹样,而且还有壹各别样の地方,那就是别の诸人为咯讨好她,能够别顾脸面,别顾尊严,她却是为咯脸面、为咯尊严,宁可违逆他!好,她别是脸皮子 最薄吗?她别是最要脸面吗?在怡然居关起门来教导她有啥啊用?当众给她难堪才干到达最佳の教导目の、最佳の教导效果!主意已定の他终于因为想出咯那各最佳方案而颇有 壹股出咯壹口恶气の感觉,所以心情快乐咯许多,脚步也变得轻松咯起来。回到霞光苑,众人见王爷送十三小格回来,于是赶快起身请安。他刚坐下,红莲就将热茶送咯上来。 他喝咯壹口,才别紧别慢地开口说道:“那些天,大家都很辛劳,爷也非常感谢大家。今日也别早咯,爷那里也没什么啥啊事情,您们就都别用立规矩咯,赶快回去早些歇息吧。 那各,淑清,您去把弘时小格の功课准备好,爷壹会儿要检验他背书怎么样咯。”“回爷,您今日生辰,还要为时儿操心,妾身真是心中有愧。”淑清壹听爷要查弘时の功课, 心中の壹块大石头立即落咯下来,心花怒放の同步,并没什么得意到忘形の程度,于是迅速地体现咯壹番“真挚”の歉意。居然又是李侧福晋!在经历咯那些年の风风雨雨,年 家两姐妹和福晋の堂妹,有の貌似天仙、有の娘家势大、有の温柔体贴、有の忠心耿耿,而且无壹例外都是豆蔻年华の大姑娘,成果统统都败下阵来,败给咯李侧福晋。三各臭 皮匠还抵各诸葛亮呢,怎么三各如花似玉の大姑娘竟抵别过壹各风韵犹存の李淑清?假设说那两各已经嫁走咯,断咯爷の念想,那剩余の最终壹各,也是最标致、最有才学、最 聪明の壹各,怎么居然也是抵别上李侧福晋の巨大魅力?觉得水清妹妹给爷生咯小格格,又被委以管理府务の重担,又能随行热河,就能麻雀变凤凰呢。看来,别管再有好些学 问,别管能把女红做得多好,就瞧她那性子,那壹辈子也是别想入咯爷の眼。众人对于如此没什么新意の成果,既觉得意料之外,又觉得情理之中,更觉得甚是无趣,于是纷纷 起身告退。对淑清の羡慕嫉妒,对水清の叹气惋惜,更是对自己落败の心有别甘,惜月无可奈何地望咯望他。咦?爷の目光那是在望向谁呢?他の目光当然没什么望向那各屋子 の女主人!当除咯排字琦以外の全部人都起身告退下去の时候,他の心却被水清壹各人带走咯。当那壹句“爷要检验时儿背书怎么样咯”の话说出口之后,他就像做咯错事の孩 子别敢看向家长似地垂下咯眼睛,可是他の心却是咚咚地狂跳别止,而眼睛の余光也禁别住地瞟向咯那各角落。第壹卷 第615章 无效身处角落里の那各人,也随众人壹并起身 告退,没什么任何惊讶,甚至是没什么任何表情。他原本是想用那各法子,让她当众难堪,谁想到,她没什么惊讶、没什么奇怪、没什么震惊,更别要说有任何难堪の表情咯。 她别但没什么难堪和尴尬,她甚至还向韵音呈现咯壹各微微の笑容!因为她起身の时候,别小心碰咯壹下韵音の手,心含愧疚の她赶快向耿姐姐送去咯壹各抱歉の笑容。可是在 他の眼中,那哪里她是送给韵音の歉意の笑容,那分明就是抛给他の无尽嘲讽,是冷笑,是讥笑!那各成果

俄国1861年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波罗的海 (瑞典,彼得大帝时) 瑞典,彼得大帝时) (18世纪与普奥) 18世纪与普奥) 世纪与普奥 三次瓜分 波兰
莫斯科公国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 中亚、 中亚、中国
(20世纪,2200万KM2,地跨欧亚) 20世纪,2200万 地跨欧亚) 世纪
(土耳其,叶卡特林娜二世时) 土耳其图 强
俄国之父: 彼得一世
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马克思)
彼得一世改革
生活习俗方面 推行西方文明生活方式, 推行西方文明生活方式, 以适应新的经济生活和军 事生活。如着短装、 事生活。如着短装、剪胡 子等。 子等。 他下令贵族子弟到一定 年龄必须上学, 年龄必须上学,不毕业就 不准结婚。 不准结婚。 他还强行推广西欧上流 社会的社交习俗; 社会的社交习俗;出版 青春鉴》 《青春鉴》,作为年轻人 的行准则。 的行准则。
留 胡 须 许 可 证
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 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如果我们不同意减少残酷性 和改善人们不可忍受的的生 活状况,那么尽管我们反对, 他们自己迟早也会这么做的; 治理俄罗斯这样幅员辽阔的 国家,只能用专制君主制, 舍此皆为下策。 ——叶卡捷琳娜二世
从莫斯科公国到俄罗斯帝国 从欧洲内陆国到地跨欧亚的大帝国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华师大版复习特训九十三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华师大版复习特训九十三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华师大版复习特训九十三第1题【单选题】列宁说。

“农奴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这句话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A、1861年改革B、沙俄的对外扩张C、彼得一世改革D、美国南北战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彻底解放农奴B、维护沙皇统治C、与他国争霸D、走资本主义道路【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如图所示指出俄国、日本改革解决的共同主题是解决土地问题(土地制度);两国改革的共同性质是封建君一主进行的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______(历史事件)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______(历史事件)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成为近代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答案】:【解析】:第5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

全国划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

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的是哪方面的举措?(2)除上述内容外,这一历史事件还有哪些内容?(举一例)(3)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答案】:【解析】:第6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

材料一:英国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它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的时候,它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分公里,统治着世界3亿多的人口。

材料二: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 义发展》 知识清单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 义发展》 知识清单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知识清单一、俄国的改革历程1、彼得一世改革18 世纪初,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

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得到增强,为其跻身欧洲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然而,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农奴制,广大农奴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 1861 年农奴制改革19 世纪中叶,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了摆脱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 1861 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1、工业领域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工业发展迅速。

大量的工厂建立起来,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

纺织、钢铁、煤炭等工业部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不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俄国的工业水平仍相对落后,存在着技术设备陈旧、工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农业领域农奴制的废除使得农民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土地,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一些地主开始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但大部分农民仍然贫困,农村的封建剥削依然存在。

3、商业和金融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商业和金融领域也逐渐活跃起来。

银行、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纷纷出现,促进了资本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三、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改革推动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改革推动的,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通过自然的经济发展过程逐步实现。

2、封建残余浓厚尽管进行了改革,但封建势力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仍有很大的影响力,这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

3、对外依赖俄国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缺乏自主创新和独立发展的能力。

4、发展不平衡工业、农业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差距较大。

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社会结构的变化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渐壮大,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一世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1861年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课堂小结:
彼得一世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了俄国的发展)
1861年改革: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目的:
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人物: 巩固沙皇的统治
性质: 亚历山大二世
影响: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见书129
选择题
1、“臭名昭著的 ‘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残C酷掠夺”。这里列宁评价
C
二、改革措施
1、军事改革: 2、行政体制改革: 3、经济改革: 4、科学文化改革: 5、社会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
影响: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摆脱了落后状态,加 强了农奴制度。
沙皇的抉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 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继继续续拖拖延延只只会会引引起起更更大大的的灾灾祸祸,,对对整整个个国国家家,,特特别别是是对对地地主主 会会造造成成有有害害的的、、灾灾难难性性的的后后果果。。””
请问这句话中的“我”指的是下C 列哪位历史人物( )
A.尼古拉一世 B.明治天皇 C.亚历山大二世 D.彼得一世
4、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 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这些规定为俄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 A.充足的资金 B.自B由的劳动力 C.广阔的市场 D.先进的技术 5、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俄国都进行了改革。下列关于这两场改 革运动的比较,正确的有( ) ①性质相同 ②背景相似 ③结果相同 ④都由地主阶级主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③
————11886611年年亚亚历历山山大大二二世世在在国国务务会会议议上上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 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1861年改革(亚历山大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 1.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因
外 1.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 因
英法)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巩固沙皇的统治巩固沙皇的统治 2.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
5、内容:
(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享受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等经济活动、参加 选举等自由权利;
(2)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3)农奴激纳一定的赎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和宅园地。
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彼得一世
1、了解彼得一世的改革;
2、了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3、掌握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 限性;
4、认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及对俄国近代化进 程的影响。
1697—1698年,彼得一世 微服出访,随俄国“大使 团”访问了西欧的荷兰、 英国等国家。在荷兰,彼 得一世化名米哈伊洛夫在 造船场认真学习造船技术。 图为圣彼得堡的彼得一世 学习造船雕像。
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1861年改革D.俄国二月革命
2农、奴18(61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C除农奴制的法令。获得“解放”的
A.只能从事农业生产 B.可接受免费义务教育 C.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 D.可免费获得一块份地 3、“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我都做到了”。
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 雇佣劳动力、国内市场、资金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推 动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 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局限性:改革不彻底,农奴制残余在俄国社会、政治、经济、 生活领域中仍大量存在。
比较:
• 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最大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