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OCSP分型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

【医学课件】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

临床分型(TOAST分型)
•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 心源性脑栓塞型 • 小动脉闭塞(腔隙)型 • 其他原因型: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炎等 • 不明原因型
临床分型
• 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 • 1.完全性卒中 • 2.进展性卒中 • 3.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临床分型
• 依据临床表现,特别是影像学证据 • 1.大面积脑梗死 • 2.分水岭脑梗死 • 3.出血性脑梗死 • 4.多发性脑梗死
• 栓塞性脑梗死(脑栓塞):动脉/心脏—动脉
• 血流动力学因素:供血动脉无闭塞或狭窄,近端血管狭窄加上血压下 降导致低灌注所致
脑血栓形成
• 是因为局部血管本身存在病变而继发血栓形成, 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导致局灶性脑组织缺 血、坏死。
• 40%~60%
脑栓塞
• 急性闭塞的血管本身没有明显病变,是由于栓子 (固体、液体、气体)阻塞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 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 者。
责任动脉:椎-基动脉及其分支
后果:大小不等的脑干、小脑梗塞
临床类型(OCSP分型)
腔隙性梗塞(LACI) 临床表现:腔隙综合征,主要有:纯运动性轻偏瘫(单纯运动
卒中、PMS)、单纯感觉卒中(PSS)、感觉运动卒中 (SMS)、共济失调性偏瘫(运动失调性轻偏瘫 AH) 责任动脉:大多是基底节或桥脑的增多,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大病灶形成卒中 囊,此期可持续数月至2年。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一、缺血阈与半暗带: • 正常情况:脑血流量为50 ml/(100 g·min);
• <20 ml/(100g·min):神经元电活动衰竭,传导功 能丧失——电衰竭。
• <15m1/(100g·rain):神经细胞膜离子泵衰竭,细 胞进入不可逆损害阶段——膜衰竭。

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与中医中风病诊断

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与中医中风病诊断

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与中医中风病诊断吴新贵;温春胜;李小婵【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的构成及不同亚型与中医中风病诊断的关系.方法:收集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336例,按照OCSP分型标准分为全前循环梗死型(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型(PACI)、后循环梗死型(POCI)和腔隙性梗死型(LACI),并按照1996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及评价标准》进行中风病诊断,分析OCSP不同亚型与中风病诊断的关系.结果:西医脑梗死及中医中风病总体诊断符合率76.2%,OCSP分型各亚型构成比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TACI10.7%和100%,PACI30.4%和97.1%,POCI33.9%和71.9%,LACI25.0%和46.4%.TACI 和POCI、LACI之间、PACI和POCA、LACI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ACI和POCI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CI和PACI基本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而前循环和后循环、腔隙性梗死之间差异明显.结论:西医脑梗死与现有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的不完全等同,现有中医中风病的诊断应参考现代理化检测特别是影像学结果.【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20)012【总页数】4页(P1654-1656,1667)【关键词】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中风病;中医诊断【作者】吴新贵;温春胜;李小婵【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一般认为,中医中风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和中国疾病分类编码(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CCD)中,中风病中西医均共用一套编码。

急性脑梗死早期OCSP分型的临床应用评价

急性脑梗死早期OCSP分型的临床应用评价

急性脑梗死早期OCSP分型的临床应用评价陈汉波;吴振东【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06(027)020【摘要】为了研究急性脑梗死早期OCSP(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t)分型的应用价值,连续收集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326例,按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脑梗死(LACI)、后循环梗死(POCI),入组后各亚型比较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结构影像学特征,3个月的病死率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显示,TACI大面积脑梗死占74.4%,PACI 中等面积脑梗死占64.5%.LACI腔隙灶脑梗死占90%,POCI大面积脑梗死占22.7%,中等面积脑梗死占40.9%,小梗死占36.4%.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以TACI最严重,PACI和POCI次之,LACI最轻,TACI与其他各型之间,PACI和POCI与LACI 之间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5),PACI和POCI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ACI的病死率为44.2%,PACI为10.2%,POCI为18.2%,LACI为2.6%,TACI病死率与各型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TACI3个月的ADL为重度依赖,POCI为中度依赖,另2个亚型均为轻度依赖,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由此得出结论,OCSP分型与影像学有良好对应关系.不同的OCSP分型可以反映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OCSP分型有利于脑梗死急性期个体化治疗选择.【总页数】3页(P33-35)【作者】陈汉波;吴振东【作者单位】潮洲市中心医院,广东,湖州,521000;潮洲市中心医院,广东,湖州,5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急性脑梗死早期OCSP分型研究☆ [J], 施晓耕;黄海威;苏镇培;黄如训2.对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进行OCSP分型的临床意义 [J], 袁文斌;高展;覃鹏飞;李剑;李明3.急性脑梗死早期OCSP分型的临床应用评价 [J], 陈汉波;吴振东4.颈部血管彩超结果与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J], 曾东生5.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对症治疗对OCSP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MA、LP-PLA2水平的影响 [J], 唐娟娟;余朝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梗死评分

脑梗死评分
• • 多为MCA近段主干,少数颈内动脉虹吸 段 → 大片梗死
3
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
• 有以上三联征两个,或只有高级活动障碍 或感觉运动缺损,较TACI局限 • ▲受累血管:①MCA近段主干,皮质侧支 循环良好;②MCA远段主干、各级分支, 或ACA及分支。 • ▲中、小梗死。
4
后循环梗死(POCI)
17
mRS评分
• 0 完全没有症状:尽管可能会有轻微症状,但患者 自脑卒中后,没有察觉到任何新发生 的功能受限和 症状。 • 1 尽管有症状, 但未见明显残障:能完成所有经常 从事的职责和活动;患者有由脑卒中引起的某些症 状,无论是身体上还是认知上的(比如 影响到讲话、 读书、写字;或身体运动;或感觉;或视觉;或吞 咽; 或情感),但可继续从事所有脑卒中以前从事 的工作、社会和休闲活 动。用于区分级别1 和2 (见下)的关键问题可以是,“是否有些事情你过 去经常做,但直到脑卒中以后你不能再做了?”。 频率超过每月一次的活动被认为是经常性(usual) 活动。
7
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 • • •
唤醒提问命令迟,(3+2+2=7分) 凝望视野面容知,(2+3+3=8分) 上下左右协调动,(4+4+4+4+2=18分) 感觉语音不忽视。(2+3+2+2=9分)
8
CHA2DS2-VASc评分
危险因素 充血性心力衰竭/LV功能不全 高血压 评分 1 1
6
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 其量表内容共有11项评估构面,包括15个向度
– 分别为意识程度、回答问题的能力、遵从指令的能力、 眼球运动、视野、面部肌力、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 动功能、肢体协调、感觉功能、语言、构音、感觉忽 视

脑梗死分型

脑梗死分型
15
大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弓)
1.主动脉弓粥样硬化 1)急性多发梗死病灶,特 别是累及双侧前循环和/或前后循环同时受累;2 )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 性病变的证据;3)没有心源性卒中(CS)潜在病 因的证据;4)没有可以引起急性多发梗死灶的其 他病因如血管炎、凝血异常以及肿瘤性栓塞的证 据;5)存在潜在病因的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证 据(经高分辨MRI/MRA和/或经食道超声证实的主 动脉弓斑块≥4mm和/或表面有血栓)
脑梗死的分型
EXIT
一、按起病方式和病程分型
完全型:起病6小时内病情达高峰 进展性型卒中:7 天内临床症状和体征逐
渐加重的缺血性卒中。
EXIT
二、按发病机制分型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脑栓塞 腔隙性脑梗塞 分水岭梗死
EXIT
三、CT分型:根据病灶大小、多少
大梗塞:超过一个脑叶,5cm以上 中梗塞:小于一个脑叶,3.1 ~ 5cm 小梗塞:1.6 ~ 3cm 腔隙梗塞:1.5cm以下 多发性梗塞:多个中、小血管及腔隙梗
1)无论何种类型梗死灶,有相应颅内或颅外大动脉 粥样硬化证据(易损斑块或狭窄≥50%)。
2)对于穿支动脉区孤立梗死灶类型,以下情形也归 到此类:其载体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HR-MRI) 或任何程度的粥样硬化性狭窄(TCD、MRA、CTA或 DSA);
3)需排除心源性卒中; 4)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EXIT
EXIT
OCSP分型法
完全前循环梗塞(TACI) 部分前循环梗塞(PACI) 后循环梗塞(POCI) 腔隙性梗塞(LACI)(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脑
) 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手笨拙-构音障碍综合征等
EXIT

OCSP卒中分型

OCSP卒中分型

基于OCSP(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分型的缺血性卒中:1、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infarct, LACT): 主要表现为单纯运动性卒中,单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和共济失调性偏瘫。

2完全前循环梗塞(tot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 TACT): 由以下三组症状组成:(1)高级脑功能障碍(如失语,计算功能障碍等);(2)同向偏盲;(3)对侧面部、上肢、下肢三个区域之中两个区域以上的运动和或感觉功能障碍。

3、部分前循环梗塞(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 PACI)这种患者分为三种情况:(1)具有完全前循环三组症状中的任意两种症状;(2)单纯的高级脑功能障碍;(3)比完全前循环梗塞局限的运动和或感觉功能障碍。

4后循环梗塞(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ract, POCI ): 这型患者表现为以下任意症状:同侧颅神经瘫痪伴有对侧肢体运动和或感觉功能障碍;双侧肢体运动和或感觉障碍;双眼协同障碍及小脑功能障碍,不伴视野缺损或传导束损害症状。

OCSP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大致对应关系:1TACI: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内的大梗塞,超过一个脑叶,5cm以上。

2PACI: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内的中梗塞,小于1个脑叶,1.6~3cm。

3LACI:基底节、侧脑室周围白质的腔隙性梗死,1.5cm以下;4POCI: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内的大小不等的梗塞灶,包括脑干的腔隙性梗死。

脑梗死的OCSP临床分型

脑梗死的OCSP临床分型
的4 4例患者在 常规治疗 的基础上 ,予拜阿司匹林 0 1g . 、立普 妥 2 g1 ,1 d 0m 3服 次/ ,追踪观察 6个 月 ,结果复 发 4例 ,但 无死亡病例 ,复查 D A显示 血管 狭窄有 不 同程 度减轻 ;对 于 S 颈总动脉及 颈内动脉狭窄度 t7 %的 l > 0 3例患者行球囊扩 张式 支架治疗 ,使血管残余狭窄度 <3 % ,术后予拜 阿司匹林 0 1 0 .
3 董瑞庆 .脑 梗死患者急性期 颈动脉 内膜 一中层厚度 和纤 维蛋 白原
及血脂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 ].中 国全科 医学 ,20 ,1 ( ) J 09 2 6 :
1 4. 01
4 裴福祥 ,刘洁 .超声 技术检测 高血压 和缺血 性脑血 管病颈 动脉 粥 样硬化斑块的l 意义 [ ].实 用 医技 杂 志 ,2 0 ,1 ( 2 : 临床 J 0 6 3 2 )
A ;近 年来 ,基 质 金 属 蛋 白酶 ( MP ,尤其 是 MMP一 S3 M ) 2和
M MP一 9通过降解Ⅳ 、V型胶原 ,破坏细胞外基质 ( MC E )和 基底膜 ,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 一脑脊液屏障开放及血 管源 性脑水肿 ,其在缺血性脑 卒 中发病 中的作用 已 E益受 到重视 。 t
5 李韧 .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脑 动脉 狭窄的特点 [ ].中 国冶金医学 J
杂 志 ,20 ,2 ( 刊 ) 2—5 . 07 4 增 :5 3
( 收稿 日期 :20 0 9—1 2 ;修 回 1期 :2 1 0 0 ) 2— 8 3 0 0— 4— 2 ( 文编辑 :王俊懿 ) 本

全 科 医生 知 识 窗 ・
脑梗 死 的 O S C P临 床 分 型
由于脑梗死的部位大小 、 支循 环代偿能 力、继 发脑水肿等的差异 ,可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类型 ,其治疗有很大 区别 ,这就要求在 急性 期 ,尤 侧

急性脑梗死患者OCSP项目分型特点及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急性脑梗死患者OCSP项目分型特点及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分型 , 并 且 与 影 像 学 有 较 好 的 对 应 关 系 。 同 时 , J A C K S O N等 研究认 为采用 O C S P分 型研究危 险 因素
分布具有较好的客观性 , 因此 本研究采用 O C S P分 型对
A C I 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 旨在 为明确脑 血管病 的危 险因 素在脑梗死的发生 中的作用提供一定 的理论依据 。
【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 危险因素
急性脑梗死 ( A C I ) 由于具有高发病率 、 高病死 率 、 高 复发率 及高致残率的特点而受到广泛 关注 。牛津郡 社 区 卒 中计 划 ( O x f o r d s h i r e O o m m u n i t y S t r o k e P r o j e e t , O C S P ) 分 型是 1 9 9 1年 由英 国的 B A MF O R D等 在 牛 津地 区进行 的脑 卒中大规模群体调查 中按 临床表现提 出了新 的分 型方 法。O C S P分型优点是方法 简便 、 不依
血压对 L A C I 发生的相对危 险性 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糖尿病 对 P O C I 发 生的相对 危险性 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高脂血症 、 吸烟 、 饮酒、 颈 动脉狭 窄和 T I A对 O C S P各 亚型 卒 中发 生的相对 危险 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结论 心房颤动 可能作为的一个独立危险 因素参与 了T A C I 亚型脑梗死 的发 生。
汕头市潮 阳区大 峰医院住 院及 门诊 就诊的 A C I 患者共
3 2 0例 , 其 中男 1 7 9例 , 女1 4 1 例, 年龄 4 2~ 8 7岁 , 平均 ( 7 1 . 8± 8 . 9 ) 岁 。符合 以下标准 : ( 1 )符合全 国第 4届 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 的诊断标 准 ; ( 2 )发病 时间 ≤3 d ; ( 3 )以往 无 卒 中史 ; ( 4 )经 c T或 M R I 检查 证 实 。 患者发病后至少做 1次头颅 C T或 MR I , 结果阴性或不 能提供分型依据时 , 至少 于发病 2 4 h后 复查 。同时排 除出血 、 肿瘤 、 炎症、 陈旧梗死 灶等 病变 ; ( 5 ) 根据 O C . s P 分 型标 准 , 分为腔 隙性脑 梗死 ( L A C I ) 、 完 全前循 环 梗 死( T A C I ) 、 部 分前 循 环梗 死 ( P A C I ) 和 后 循环 梗 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三偏征的两个,或只有高级神经活动障 碍或感觉缺损,较TACI局限
2、受累血管:MCA主干近端,但侧枝良好循 环
MCA主干远端,各级分支
• 后循环梗死(POCI)
1、交叉性瘫及对侧感觉障碍 2、双侧运动感觉障碍 3、双眼协同活动障碍及小脑功能障碍,长束
征或视野缺损
4、受累血管:椎基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脉及分支
• 腔隙性脑梗死(LACI)
表现为腔隙综合征
1、纯运动性轻偏瘫 2、纯感觉性卒中 3、感觉运动性卒中 4、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5、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6、腔隙状态 7、穿通支闭塞
脑梗死的OCSP分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洪华
• 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
1、完全大脑中动脉综合征(三偏征):偏瘫、 同向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2、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意识障碍、失语、失 算、定向力障碍等)
3、多数为MCA主干近端阻塞,少数为颈内动 脉虹吸段阻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
• 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