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占位性病变共24页文档
合集下载
鞍区占位麻醉管理护理课件

06
案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史等。
症状表现
视力、视野障碍,头痛等。
诊断结果
鞍区占位性病变,需手术治疗。
病例分析与讨论
手术指征
分析患者病情,讨论手术的必要 性及可行性。
手术方案
讨论各种手术方案的优缺点,选 择最适合患者的方案。
术中护理配合
针对手术特点,制定术中护理配 合要点和注意事项。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风险 和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增强其信心。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 、血压、呼吸等,确保手 术顺利进行。
协助医生操作
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医生 进行必要的操作,如输液 、输血、用药等。
记录护理记录
详细记录患者在手术过程 中的护理情况,为术后护 理提供参考。
术后出血。
感染
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 严格或术后伤口护理不
当,可能引发感染。
脑脊液漏
鞍区硬膜损伤导致脑脊 液外渗。
神经功能障碍
手术操作可能损伤神经 组织,导致相应的功能
障碍。
并发症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减少 感染风险。
术中精细操作,避免不必要的 血管损伤。
术后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 理出血等并发症。
术前禁食禁饮
确保患者在麻醉前已经禁 食、禁饮足够的时间,以 减少呕吐和吸入性肺炎的 风险。
心理准备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过 程和注意事项,缓解患者 紧张情绪。
麻醉方法选择
根据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01
鞍区占位手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94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空泡蝶鞍
95
结核病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T1Sag+C垂体柄增厚 并强化
• 下丘脑内结节强化
9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 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 泌疾病,以垂体淋巴细 胞浸润为特征,多见于 妊娠晚期和产后年轻女 性;尿崩为主要临床表 现
5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鞍区脊索瘤
57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 增殖症 男,22岁。 双眼视力下降2月
58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增强后有强化
59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60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 表皮样囊肿为非肿瘤性病变,约占 颅内肿瘤的0.2 ~1.8%
15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鞍上池层面(横轴位SET1)
16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蝶鞍层面(横轴位SET1)
17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颅底层面层面(横轴位SET1)
18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垂体冠状位SET1
19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腺垂体及神经垂体正中矢状位SET1WI、 SET2WI
20
正常影像学表现
脑MRA
• 鞍区表皮样囊肿是仅次于桥小脑角 的好发部位,约占7%
61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患者 男 23 右侧三叉神经痛8月余
表皮样囊肿
右侧CPA胆脂瘤累及鞍区
62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表皮样囊肿
弥散成像呈高信号 增强未见明显强化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空泡蝶鞍
95
结核病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T1Sag+C垂体柄增厚 并强化
• 下丘脑内结节强化
9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 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 泌疾病,以垂体淋巴细 胞浸润为特征,多见于 妊娠晚期和产后年轻女 性;尿崩为主要临床表 现
5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鞍区脊索瘤
57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 增殖症 男,22岁。 双眼视力下降2月
58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增强后有强化
59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60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 表皮样囊肿为非肿瘤性病变,约占 颅内肿瘤的0.2 ~1.8%
15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鞍上池层面(横轴位SET1)
16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蝶鞍层面(横轴位SET1)
17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颅底层面层面(横轴位SET1)
18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垂体冠状位SET1
19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腺垂体及神经垂体正中矢状位SET1WI、 SET2WI
20
正常影像学表现
脑MRA
• 鞍区表皮样囊肿是仅次于桥小脑角 的好发部位,约占7%
61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患者 男 23 右侧三叉神经痛8月余
表皮样囊肿
右侧CPA胆脂瘤累及鞍区
62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表皮样囊肿
弥散成像呈高信号 增强未见明显强化
鞍区占位性病变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18
潜在并发症
垂体功能低
表现为:嗜睡、表情淡漠、疲倦、乏力 、皮肤干燥苍白、食欲缺乏或无力进食 ,下床后无力支持身体而摔倒等症状。
鞍
区
占
位 垂
性体
病
腺 瘤
变
学习交流PPT
1
目录
相关知识
病史介绍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学习交流PPT
2
发生在蝶鞍区的肿瘤
鞍内、鞍上、鞍旁、鞍后及鞍下肿瘤。鞍 旁多为脑膜瘤等,鞍后多为脊索瘤等,鞍 下为蝶窦肿瘤。而鞍内与鞍上肿瘤包括: 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鞍 部异位松果体瘤等。
鞍区占位性病变
学习交流PPT
15
潜在并发症
电解质紊乱
低钾 高钾 高钠血症
低钠血症
定时抽取血生化标本
术后遵医嘱按时抽取血生化标本, 及时送 检验科化验, 及时取回化验报告。掌握检 验结果的正常值, 发现异常及时配合医生
进行处理。
学习交流PPT
16
潜在并发症
脑脊液鼻漏
原因: 脑脊液鼻漏常因术中撕破鞍 上池蛛网膜囊所致。 处理:一旦确定为脑脊液鼻漏,做好 患者思想工作,消除紧张情绪,应卧 床休息,抬高头部15°~30°,枕上垫 无菌巾并每日更换,直至漏液停止后3 ~5日并嘱患者尽量患侧卧位,借重 力作用使脑组织与撕裂脑膜处紧密贴 附,以利自行闭合。科一般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 .术前准备:术前三天练习床上排便,备皮、皮试等 .了解视力、视野及皮肤弹性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完成术前常规检查,并发尿崩者记录24小时尿量,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经鼻蝶手术者,术前三天鼻腔准备,口腔含漱,术 前一到两日做捏鼻张开呼吸锻炼,术前一日剪鼻毛
鞍区占位病变(鞍内)

鞍内占位病变的治疗
03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鞍内占位病变的常 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缓 解症状和辅助其他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激素、抗癫 痫药物、化疗药物等,具体药 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 生的建议来确定。
药物治疗的优点是方便、无创, 但效果较慢,且长期使用可能 产生副作用。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鞍内占位病变的主要 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较大的占 位病变或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的
02
学检查
MRI检查
总结词
MRI检查是鞍内占位病变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 无创、无辐射、高分辨率和高软组织对比度的优点。
详细描述
MRI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鞍内占位病变的大小、形态、位置 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变的性 质和程度。MRI检查的图像可以多角度、多平面重建,有助 于全面观察病变特征。
病变。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开颅手术、 显微手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
定。
手术治疗的优点是效果较快,但 手术风险较高,术后恢复期较长。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鞍内占位病变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 和延长生存期。
放射治疗的方法包括放疗、质子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 建议来确定。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了解疾病
让患者了解鞍内占位病变的相关 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 法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
平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定期进行复查的重要性, 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病情
变化,及时就医。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 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 息习惯等,有助于预防和延缓病
29例鞍区占位性病变的CT与MRI影像学诊断分析

垂体腺瘤 占颅脑肿瘤 的 1 % ~ 5 0 1 %… , 颅内肿瘤中仅低 在 于胶质细胞瘤 和脑 膜瘤 , 鞍 区 占位性 病 变 中所 占 比例 更 在 高, 本组垂体腺瘤 1 8例 , 6 % 。垂 体腺瘤根据直径可分 为垂 占 2 体 微腺瘤 、 大腺 瘤和巨大腺 瘤 , 体微 腺瘤 早期 临床症 状不 明 垂 显, 内分泌检查 不典 型 , 影像学发现具有 重要的诊断价值 。MR I 在 <1c m以下的肿瘤方 面较 C T敏 感 , 区周 围骨质 较多 , T 鞍 C
晰, 1 另 例平扫及增强 未见异常 。MR 表 现为 圆形或椭 圆形囊 I
良好 、 骨伪影 、 无 不需注射造影剂及 三维成像等优 点 , 断鞍 是诊
区肿瘤的理想方法 。我 们收集 2 9例经手术与病理结 果证 实的 鞍区肿瘤及肿瘤样病 变 , 分析 其 C T和 MR 表 现 , 1 结合 临床 资
2 1 诊断情况 :9例患者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 , . 2 分别为垂体 腺瘤 1 , 8例 颅咽管瘤 5例 , 脑膜瘤 2例 , 移瘤 1 , 囊虫病 转 例 脑
2例 , 索瘤 1例。2例脑囊 虫患 者血清 和脑脊液 做脑囊 虫抗 脊
体试验结果亦示 阳性 。c T显示异常 2 1例 , 正常 8例 , 增强扫描
料探讨其在鞍区 占位性病变定性与鉴别诊 断的作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状, 囊壁薄 , 内 隐约可见 点状 头节 , 囊 壁及 头节 在 T WI . 为等信 号 ,: 为低信号 , T WI 增强后大部分囊壁及头节未见强化 。 脊索瘤 和转 移瘤 C T平扫示 密度均 匀 的实质 性肿块 影 , 边
笪 宏 胡 明杰 左 中九
( 河南省 固始 县人 民医院放 射科 , 固始
鞍区占位 PPT

几种常见占位性病变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鞍内占位
Rathke’s囊肿
鞍区Rathke囊肿是鞍区的先天性非肿瘤性疾病。1913年Goldzieher 首次报道,多数学者认为在胚胎发育4周时消化管的颊泡发育成一 憩室样结构称Rathke囊袋,11周至12周时随Rathke囊袋前后壁增 生,形成垂体前部、中部,垂体前部和中间部之间残留小腔隙,该 腔隙逐渐被上皮细胞内折所充填。当腔隙内液体、粘液和细胞碎屑 等分泌物增加时,腔隙明显扩张成囊状,即形成Rathke囊肿。其囊 壁内覆盖单层纤毛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并含有粘液分泌腺,个别 病例混有假复层磷状上皮细胞,囊内容物主要为黄白色粘液及液体 或胶冻状物质,个别情况可含有胆固醇结晶。Rathke囊肿临床表现 没有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与垂体瘤、颅咽管瘤相似。CT及MRI检查 是诊断Rathke囊肿最好的方法,Rathke囊肿为圆形或类圆形薄壁 囊状病变。
高度异常 垂体上缘膨隆 垂体柄偏移 鞍底骨质改变
垂体大腺瘤表现为垂体部位明显占位性病变,肿 瘤上缘可顶至视交叉,引起患者视觉异常,肿瘤 向下可压迫鞍底至塌陷,向两侧可累及双侧海绵 窦并包绕颈内动脉。由于鞍隔的作用使肿瘤中间 呈现束腰征,(也叫雪人征)为典型表现。其信 号特点为:T1WI 表现为等信号,T2WI 表现为高 信号,若有出血或囊变均有信号变化,增强时病 变明显强化。
Rathke’s囊肿
Rathke’s囊肿
垂体瘤
• 垂体瘤分为垂体微腺瘤和垂体大腺瘤。 • 其中小于 1 cm 的称为垂体微腺瘤。在磁共振的 T1WI 和 T2WI 上垂体微腺瘤的信号变化较为复 杂,可低信号、高信号或等信号,因此仅凭信号 异常诊断疾病有些困难,还应注意其他间接征像, 比如垂体上缘突起,垂体柄偏移等等,增强扫描 时微腺瘤多表现为低于垂体强化。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视野改变分析

右眼顺 时针左眼逆时针视 野损害。颅咽管瘤 次之 , 早期 即 压迫视 交叉 、 视神经 、 视束等引起各种视野缺损 。如一侧或
视力 0 1 . 及其以下者 4 只眼 ,.2 . 2 0 0 1~04者 2只眼 ,
05 . 者 3 .~0 9 4只眼 , . 10及以上者 4只眼 。眼底视乳头呈 不 同程度颜色变淡者 1 6只眼 , 一盘 比在 0 5及 以上者 7 杯 .
叉位于鞍隔之 上 ,易受 肿瘤 压迫 出现 视力视 野和 眼底 改 变, 而且视交叉 中的交叉纤维 并非简单 对角线交 叉,因此 损 害的部位不同 , 视野缺损 的类 型也 不同。我们所 观察 的
11 一般资料 :0例 患者 中有男性 2 . 5 2例 , 女性 2 8例 , 年 龄 1 -6 岁 , 0 5 平均 3 . 27岁。5 例 中垂体肿瘤 3 , 0 8例 颅咽
5 例病例均有视野 的缺损 , 0 垂体瘤 最多见 , 常首 先 自 向 下 上压迫视交叉的前部 , 使视网膜鼻下象 限神经纤维最先受 损而出现 2 例颞上象限视野损 害 , 例颞侧偏盲 , 0 1 5 如同时
黄斑神经纤维受损, 则合并中心暗点使视力显著下降。随
着肿瘤继续增长 , 可压迫较偏 内侧 的不交 叉颞 上视 网膜神 经纤维 , 造成鼻下视野损害 , 后全盲 。这种征象 表现为 最
小 5例。视神经萎缩 3 0例 , 视乳 头水肿 9例 , 眼肌 麻痹 , 1 7例 恶心呕吐 8 。 例
3 讨 论
缺损 , 偶有周边视野缩小。位于颅 内段 的视神经胶质瘤仅
有视力丧失 ,很少发 生眼球 突出。有一部分 垂体肿瘤 , 眼 底检查早期表现为视乳头色淡 , 晚期为苍 白边界清淅的原
参 考 文 献
视力 0 1 . 及其以下者 4 只眼 ,.2 . 2 0 0 1~04者 2只眼 ,
05 . 者 3 .~0 9 4只眼 , . 10及以上者 4只眼 。眼底视乳头呈 不 同程度颜色变淡者 1 6只眼 , 一盘 比在 0 5及 以上者 7 杯 .
叉位于鞍隔之 上 ,易受 肿瘤 压迫 出现 视力视 野和 眼底 改 变, 而且视交叉 中的交叉纤维 并非简单 对角线交 叉,因此 损 害的部位不同 , 视野缺损 的类 型也 不同。我们所 观察 的
11 一般资料 :0例 患者 中有男性 2 . 5 2例 , 女性 2 8例 , 年 龄 1 -6 岁 , 0 5 平均 3 . 27岁。5 例 中垂体肿瘤 3 , 0 8例 颅咽
5 例病例均有视野 的缺损 , 0 垂体瘤 最多见 , 常首 先 自 向 下 上压迫视交叉的前部 , 使视网膜鼻下象 限神经纤维最先受 损而出现 2 例颞上象限视野损 害 , 例颞侧偏盲 , 0 1 5 如同时
黄斑神经纤维受损, 则合并中心暗点使视力显著下降。随
着肿瘤继续增长 , 可压迫较偏 内侧 的不交 叉颞 上视 网膜神 经纤维 , 造成鼻下视野损害 , 后全盲 。这种征象 表现为 最
小 5例。视神经萎缩 3 0例 , 视乳 头水肿 9例 , 眼肌 麻痹 , 1 7例 恶心呕吐 8 。 例
3 讨 论
缺损 , 偶有周边视野缩小。位于颅 内段 的视神经胶质瘤仅
有视力丧失 ,很少发 生眼球 突出。有一部分 垂体肿瘤 , 眼 底检查早期表现为视乳头色淡 , 晚期为苍 白边界清淅的原
参 考 文 献
鞍区占位病变(鞍内)PPT课件

.
41
鞍内占位
血管性病变
鞍内动脉瘤 CT
• 增强:无血栓时,全均匀一致强化,与 颈动脉强化曲线一致
• 有血栓时,可见强化部分与颈动脉强化 一致,周边有不强化的血栓
• 可见密度相反征象
• CTA可显示供血动脉. 及动脉瘤
42
鞍内占位
血管性病变
鞍内动脉瘤 MR
• 出血+SAH
• 无血栓动脉瘤 T1 低 流空效应 T2 低
• 混合性Pial-Dural AVMs 先天性
• 扩张A、V、毛细血管床(可无)
• 85%在幕上
• 20~40岁多发(75%)
• 出血,癫痫,神经功能障碍,杂音
• DSA:增粗A、V,毛细血管团
.
49
• V早期显影,肿块效应轻
鞍内占位
血管性病变
➢动静脉血管畸形(AVMs )
• NECT:等/稍高密度,可见纡曲血管影,有血 栓形成时,可有钙化,或软化灶,局限性脑萎 缩
.
21
鞍内占位
垂体生理性肥大 • 垂体高度8~13mm • 中央部实 • 密度均匀 • 多见于女性青春发育期,产后哺乳期 孕期,甲低等
.
22
.
23
.
24
鞍内占位
空蝶鞍
鞍隔缺损 • 鞍内被CSF充填,CT呈脑脊液密度 • MR:在各序列中均呈CSF信号 • DDX,囊肿,扩大的三脑室
.
25
.
.
18
鞍区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 四、各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鞍内占位
生理性及囊肿类
垂体生理性肥大 空蝶鞍 Rathke’s囊肿 鞍内蛛网膜囊肿 胶样囊肿 血管性病变 鞍内动脉瘤 动静脉血管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炎症 脓肿 垂体炎 肿瘤 垂体微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