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维与孟浩然山水诗之异同
孟浩然_王维山水诗的比较

孟浩然_王维山水诗的比较孟浩然与王维都是唐代诗人中以山水诗著名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诗歌往往以亲近自然的情感为主题,抒发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描绘出了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和壮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下面就来比较一下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诗。
首先,从表现手法来看,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诗在表达自然景观和情感时有所不同。
孟浩然的山水诗实际上是以写真为主的现实主义作品,表现出了自然景观的真实面貌和作者的真实情感。
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山水之间的关系、景物之间的差异和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透彻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登幽州台歌》中的“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的对比,表达出作者的追思之情;《旅次寄南阳崔少府》中“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的景象则表现出荒凉和孤独之感。
而王维的山水诗则更多的是以写意为主,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理性表现和隐含的哲学思考。
他借助描写自然景象,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哲学观点,一些时候甚至超越了现实的范畴。
例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则表现出作者的政治意愿和人道主义精神;而《终南别业》中“夜泊牛渚怀旧”则寓意深远,别离之苦、天地之宽广、生死之无常、人生之短暂等等都体现在其中。
其次,从主题和情感来看,孟浩然的山水诗更多的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向往,更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诗中的动物、植物和人物都被赋予了具体的情感和形象,以此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感悟。
例如《登幽州台歌》中“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中的别离之苦,以及《游山西村》中“野蔬不可久,夏鼓复何益”的现实意味,展示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感悟,更多地幻想着与自然、与人共处的欣赏和平静的生活。
而王维的山水诗则更多的表现出他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洞察和思考,更为超越性和哲学化。
他常常利用旷远的山水和历史文化背景,表达出人物对人生和理想的追求和探寻的精神,例如《竹里馆》中“身外身,身内身,不知身外身,何为身内身”等等,更多反映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思维和探究。
《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比较山水田园诗》

陕西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美在深情意在田园——试比较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姓名:准考证号:指导教师:写作时间:2010年03月联系方式:目录引言 (3)一、王维和孟浩然与山水田园诗的发展 (3)二、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相同点 (4)(一)、从题材方面 (4)(二)、在意境风格方面 (4)(三)、艺术手法及表现手法 (5)(四)、从语言方面 (5)(五)、在对后代的贡献方面 (5)三、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不同点 (6)(一)、从题材方面比较 (7)(二)、从意境方面比较 (8)(三)、艺术手法方面比较 (10)(四)、表现技巧方面比较 (11)(五)、语言特点方面比较 (12)四、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现实意义 (14)结论 (15)美在深情意在田园——试比较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内容摘要盛唐时代,涌现了一个灿若星汉的诗人群体,他们诉诸笔端的情怀,在中华文学史上留下了华彩浓重的一道风景。
在这文学的时代,在这才华横溢的群体中,有两位极具代表性的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他们就是王维和孟浩然,文学史上并称“王孟”。
历代综评,同属清淡型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诗在冲淡中显现高雅清秀,时见彩绘;孟浩然的诗在冲淡中显现淳朴清旷,时见白描。
本文运用比较法,意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王维与孟浩然诗歌在题材、意境风格、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语言特点几方面的同异进行比较,论述了王维与孟浩然的艺术创造与成就,揭示诗歌创造艺术创作的个性规律,进而引发思考王维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乃至于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题材、意境风格、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语言特点Aimed At Rural America In The Deep Feelings—A Comparison Of Wang Wei And Meng Haora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Landscape And Pastoral PoetryAbstractTang Dynasty, the emergenc of a star illuminating as heavenly poet Han group, they are resorting to Biduan feelings,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has left a landscape thick CLS. In this era of literature, in this talented group, there are two highly representative Pastoral Poetry poets, they are Wang Wei and Meng Haora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that "Meng." Ages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he same type of landscape light pastoral poet, Wang Wei's poem apeared in the watered down in an elegant handsome, when see the painting; Meng Haoran's poem appeared in the watered down in the Qing Kuang honest, when see thestraightforward style of writing. In this paper, coparative law, imagey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Wang Wei and Meng Hao-ran poetry on the theme, style, mood, performance practices, language features in several areas compared with the differences, discusses the art of Wang Wei and Meng Hao-ran the creation and success, revealng the personality poetry and create art law triggering Thinking Wang Wei and Meng Haoran's nature poetry and eve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era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 theme, style, mood, artistic techniques, performance skills, language feature引言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唐代诗人孟浩然与王维的山水诗对比研究

唐代诗人孟浩然与王维的山水诗对比研究简介山水诗在唐代被广泛流传和发展,两位重要的诗人孟浩然和王维都以其出色的山水诗作品而闻名。
本文将就他们的山水诗作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他们在题材、意境、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
孟浩然的山水诗孟浩然是唐代初期著名的山水诗人之一,他以写意温婉、旷达开阔的风格而著称。
孟浩然的山水诗在题材上涵盖了广泛的自然景观,包括山、水、云、雨等元素。
他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和思考,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登科后》。
孟浩然的山水诗不仅注重描绘具体景物,更强调情感和主观色彩。
通过用意象丰富、抒情深沉的语言表达出内心对自然美的赞叹与思考,使读者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并引发更深层次地思考。
王维的山水诗王维是唐代杰出的山水诗人,他以其含蓄深邃、清新雅致的风格而被人称赞。
王维的山水诗作多注重于意境的营造和感受的传达,他擅长通过独特的笔触和构图方式,展示出诗中景物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内涵。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作品之一是《登临秋晚楼》。
王维的山水诗作往往显得较为抒情,但同时也带有一种超然离世、宁静淡远的特质。
通过宛如画卷般的描写手法和富有哲理性质疏阔感,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恢弘苍茫、超越尘世纷扰的心境。
对比分析1.题材:孟浩然和王维都善于描绘自然景物, 但孟浩然更注重具体元素(如山、水), 而王维更重视表达景物背后所蕴含的内涵。
2.意境:孟浩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 强调主观色彩;而王维则着重于意境的营造, 突出超然离世的氛围。
3.表达方式:孟浩然倾向于用描写手法表达情感,使用丰富的意象和抒情语言;王维注重构图,通过恢弘疏阔的笔触引导读者进入宁静淡远的心境。
结论孟浩然与王维都是唐代杰出的山水诗人,他们在山水诗创作中有着差异化的风格。
相较于孟浩然追求具体元素和情感抒发,王维更偏向隐喻和意境营造。
不过,无论是孟浩然还是王维的山水诗作都蕴含了深邃内涵与美感,对后世的山水诗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唐代诗人孟浩然与王维的山水诗对比研究的内容。
论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异同

论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异同摘要:王维、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的山水田园诗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诗与画结合的范例,都具有闲适、恬淡、宁静的风格,都是以禅入诗。
他们的山水田园诗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孟浩然的诗以描写南方山水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王维的诗以描写北方田园生活为主。
王维的诗比较偏重于对客观描绘,孟浩然的诗则偏重于对主观抒情。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相同;不同生活在盛唐时期的诗人,是幸运的。
大唐盛世的文化氛围富有浪漫气质。
成为山水诗滥觞的沃土。
大唐盛世时期是开明开放的,这是一个游山玩水的时代,人们释放激情,追求生命的质量,热爱生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兼容并包。
诗人们在自由自在的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山川给予他们作诗的灵感,大自然带给他们无限的遐想。
此时的王维与孟浩然又恰恰都是吮吸盛唐山水养分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中都有遨游天下,耽情山水的经历。
襄阳境内本就多名山胜水,孟浩然又是襄州襄阳人氏,并隐居于此。
孟浩然在四十岁时仍未中进士,怀着满腔的失意与落寞漫游吴越,时间长达三年之久。
期间游历了几江东、江浙、湘桂、巴蜀等地。
把愁怀之情寄托于游山玩水之上。
而王维的三水之路不曾停止,先后在终南、辋川隐居过,而且由于受到仕途的影响,不得不在两京之间来回,趁此机会又先后游历了中原、汉水一带。
一、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相同之处(一)王维、孟浩然山水诗都是诗与画结合的范例王维孟浩然的诗讲求山与水的结合,因而其山水诗堪称诗与画相结合的典范。
王维常以画家的思想和眼光观察大自然,又用画家的笔法把大自然描绘得很形象,他的每一首诗都像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
对于笔下所描绘的事物善于运用运用一些技巧,如:色彩的生成、色彩的对比,光影的变化等,而且对于事物敷彩着色很是到位。
以此来唤起人们的直观印象,尤其是诗中对于自然景观的刻画,唤起的印象更加深刻。
而且他们二人的诗比较善于写形,在写形的同时注重写意,形意结合,传达出诗的意韵来。
简单比较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简单⽐较王维、孟浩然的⼭⽔⽥园诗⼭⽔⽥园诗是古类型代汉族诗歌之⼀,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在盛唐时期,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清丽洗练,多⽤⽩描⼿法。
王维和孟浩然是⼭⽔⽥园诗派最具代表性的两名作家。
王维,祖籍在⼭西祁县,是唐朝时期著名诗⼈、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他擅长写五⾔诗,且多数作品都以歌咏⼭⽔⽥园为主题,因此成名。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世⼈称之为孟襄阳,是唐代著名的⼭⽔⽥园派诗⼈。
他的诗绝⼤部分为五⾔短篇,多写⼭⽔⽥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役的⼼情,多属于诗⼈的⾃我表现。
他的诗虽不如王维的诗那般境界⼴阔,但是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较王维和孟浩然⼆⼈的⼭⽔⽥园诗会有许多新的认识。
王孟⼆⼈的⼭⽔⽥园诗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先是王孟⼆⼈的⼭⽔⽥园诗都创造了⼀种闲静淡泊,清远安宁的意境,营造了淡雅的氛围,并且都继承了六朝以来,⼭⽔⽥园诗的艺术传统。
其次是王维、孟浩然⼆⼈的诗风都带有⼀种盛唐诗派的诗风雄浑明丽的共同特征,和⼭⽔⽥园诗派平淡⾃然的诗风特征。
最后⼀点就是王孟⼆⼈的诗都具有⽤叙述的笔调来写诗的艺术特⾊,并通过描写来传达诗⼈⾃⼰对⾃然、⽣活、⼈⽣特有的观察和体验。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树叶。
他们的⼭⽔⽥园诗也具有许多的不同之处。
⾸先可以从王维孟浩然⼆⼈的营造的诗境上来看。
王诗注重营造⼀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境。
注重将静态的画⾯观点融⼊到⼭⽔⽥园之境⾥,将⼆者有机融合为⼀体,给予读者独特的审美体验。
孟浩然则喜欢将景物描写作为作者⽣活环境⾥的⼀部分,,即兴⽽法,对营造的意境不加雕饰。
其次是王孟⼆⼈诗的画⾯之美。
王维的诗中多为静态的画⾯,有⼀种静态之美。
⽽孟浩然的诗中多为动态的画⾯,有流动跳跃之美。
最后⼀点是写作⼿法上的不同。
王维与孟浩然的山水诗风格对比与评析

王维与孟浩然的山水诗风格对比与评析引言王维和孟浩然都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们以其独特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比和评析王维和孟浩然的山水诗风格,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艺术创作方式。
王维的山水诗风格王维以其疏朗、含蓄、意境深远而闻名。
他善于利用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王维的作品中常常出现“青山”、“明月”、“流水”等意象,他通过精炼而雅致的文字描绘出宁静、恬淡、虚无缥缈的山水景色,让读者产生一种超越现实世界、思考生命意义的感觉。
孟浩然的山水诗风格与王维不同,在孟浩然笔下,山水始终与人文相结合。
孟浩然的作品往往融入自己的感情和哲思,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展示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敬畏。
孟浩然笔下的山水常常充满着奔放、豪迈、富有激情和感性色彩,他以此来抒发自己对人世间纷繁复杂、人生命运变幻不定的思考和感受。
对比与评析王维与孟浩然在山水诗创作中虽然都表现出了对自然景色深入探索的意愿,但他们选择角度和表达手法上有所区别。
王维注重山水场景本身所带来的宁静和超越感,而孟浩然则更加注重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强调山水景色与内心情感之间的呼应。
这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不同风格也反映了他们对世界观、审美理念以及诗歌理想等方面的不同追求。
其中,王维倾向于追求“道”的意境,强调超凡脱俗、恬淡宁静;而孟浩然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通过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思考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结论王维与孟浩然都是杰出的山水诗人,他们在表达自然景色、描摹情感以及传递思想理念方面各有独到之处。
无论是王维还是孟浩然,他们的山水诗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独特而迷人的一面。
通过对两位诗人作品的对比与评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欣赏到他们在山水诗创作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字数:296)。
浅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诗的不同

浅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诗的不同孟浩然和王维是唐代山水诗中的两大代表。
虽然他们都创作了许多关于自然风光的诗歌,但在形式、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方面有不同之处。
本文将通过对他们的诗歌进行分析,探讨其山水诗的不同之处。
首先,从诗歌形式上来看,孟浩然和王维有明显的区别。
孟浩然的山水诗形式多为七绝和律诗,其中七绝以句式简短、言简意赅、语言朴实为特点,律诗则更为严谨、工整、韵味深厚。
而王维则更多创作绝句和五言诗,绝句常常通过细腻、含蓄的笔触,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五言诗则以清丽、流畅的节奏,吟哦出深情的赞美和悠远的思索。
其次,在表现手法上,孟浩然和王维也有差异。
孟浩然的山水诗多以现实为基础,注重临场感受和随笔记录,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亲身体验和直接感受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例如《登高》中“人行涧底花纷飞,巨落无人见泪垂”这样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自然景观所带来的情感冲击。
而王维则更多以情感为主导,偏向于抒发脱俗之情,诗人常以自然山水作为情感表现的依托,将自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例如《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方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另一方面也借景抒发了对离群、追求自由和洒脱人生的恒久追求和向往。
最后,在思想情感上,孟浩然和王维也存在差异。
孟浩然的山水诗更加接近生活,体现了人文关怀和生态意识。
他的山水诗语言真实自然、朴素质朴,在诗中常常反映出对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平等、共生、信任和敬畏的思考和体验。
而王维则更多从情感层面出发,展现了脱俗的佛家情怀和惟物的哲学思考,它的核心在于通过对外部景物的描写,抒发出对内心境界的透彻分析和准确表达,借大自然之力寻求自我跨越和境界的升华。
总之,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诗在形式、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方面都存在差异,但不同的艺术手法却表达出相似的庄严和豁达,让人在欣赏山水诗中体验文学的魅力,也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无限情感共鸣。
论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异同

论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异同摘要:王维、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的山水田园诗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诗与画结合的范例,都具有闲适、恬淡、宁静的风格,都是以禅入诗。
他们的山水田园诗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孟浩然的诗以描写南方山水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王维的诗以描写北方田园生活为主。
王维的诗比较偏重于对客观描绘,孟浩然的诗则偏重于对主观抒情。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相同;不同生活在盛唐时期的诗人,是幸运的。
大唐盛世的文化氛围富有浪漫气质。
成为山水诗滥觞的沃土。
大唐盛世时期是开明开放的,这是一个游山玩水的时代,人们释放激情,追求生命的质量,热爱生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兼容并包。
诗人们在自由自在的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山川给予他们作诗的灵感,大自然带给他们无限的遐想。
此时的王维与孟浩然又恰恰都是吮吸盛唐山水养分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中都有遨游天下,耽情山水的经历。
襄阳境内本就多名山胜水,孟浩然又是襄州襄阳人氏,并隐居于此。
孟浩然在四十岁时仍未中进士,怀着满腔的失意与落寞漫游吴越,时间长达三年之久。
期间游历了几江东、江浙、湘桂、巴蜀等地。
把愁怀之情寄托于游山玩水之上。
而王维的三水之路不曾停止,先后在终南、辋川隐居过,而且由于受到仕途的影响,不得不在两京之间来回,趁此机会又先后游历了中原、汉水一带。
一、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相同之处(一)王维、孟浩然山水诗都是诗与画结合的范例王维孟浩然的诗讲求山与水的结合,因而其山水诗堪称诗与画相结合的典范。
王维常以画家的思想和眼光观察大自然,又用画家的笔法把大自然描绘得很形象,他的每一首诗都像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
对于笔下所描绘的事物善于运用运用一些技巧,如:色彩的生成、色彩的对比,光影的变化等,而且对于事物敷彩着色很是到位。
以此来唤起人们的直观印象,尤其是诗中对于自然景观的刻画,唤起的印象更加深刻。
而且他们二人的诗比较善于写形,在写形的同时注重写意,形意结合,传达出诗的意韵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王维与孟浩然山水诗之异同内容摘要: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并称“王孟”。
盛唐山水田园诗始于孟浩然而成于王维,二者都擅长山水诗,王维的诗是丰润而富有生趣,孟浩然的诗是清淡而韵味悠长。
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和气质性格的不同,其经历和思想不一样,所以他们的诗歌艺术风格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因此对二者山水诗风的探讨,对于了解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诗比较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在盛唐诗坛的灿烂星空中,山水田园诗是一条绚丽壮阔的星河。
盛唐山水田园诗始于孟浩然成于王维。
因此,王维、孟浩然是这条绚丽壮阔星河中两颗最璀璨的星星。
山水田园诗,许多诗人学者是指歌咏寄情山水自然之景,田园生活的诗歌然而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人等劳动人民为题材。
田园诗不管是以田的性格,还是以园的性格出现,都离不开山水景物。
在此也把描绘山水和田园的诗结合而言,称为山水田园诗,或简称田园诗。
古代描写山水田园的诗人有许多,其中以“开千古平淡之宗”的陶渊明,创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和诗风自然淡雅的孟浩然最具代表性。
后两者在盛唐诗坛享有盛誉,在中国古代田园诗史上影响很大。
王士源更说孟浩然的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孟浩然集序》)。
而王维、孟浩然同属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题材体裁、意境风格方面看上去也是大体相同的,故而称之为王孟诗派。
但认真研究,由于他们的经历、性格、志趣,特别是世界观中在仕、隐心态上的差异,使得王、孟对生活体验的程度、观察事物的角度、选择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法所塑造的意境和形成的艺术风格方面都有相异之处。
下面,我将粗浅谈论王、孟山水田园诗歌的异同。
说到王孟诗风不能不说王孟的共同生活归宿——隐逸。
在古人的心目中,孟浩然是天生的隐士。
其实不然,孟浩然不是天生的高士隐士,他憧憬、渴望过仕途,然而却因种种的原因使他在仕与隐的矛盾中过日子,看他飘逸、出世,其实不然。
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多才多艺的文人。
他21岁考取进士,曾任过太乐丞,因故被贬后,受张九龄的提拔重回朝廷,但又因张九龄“以贤治国”斗不过李林甫的“以党营私”,随之张九龄的被逐,王维也产生了“自顾长无策,空知反旧林”的愿望。
安史之乱时,王维被迫做了“伪官”;当时,他发出:“万户伤心生淹淹,百官何El再朝天?”的沉痛感慨!“安史之乱”平定以后,王维在其弟的力保下,虽未处罚,官复原职,但仕途的坎坷,已使他心灰意冷,终于“退朝之后,焚香独望,以禅三诵为乐”。
孟浩然因仕途无路而隐逸;王维因仕途曲折而隐逸,两者殊途同归。
共同的生活归宿使他们有相同的诗风——清淡。
一、王维与孟浩然山水诗的相同点(一)、王维与孟浩然的山水诗具有相同的清淡之风孟浩然山水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清淡,闻一多先生在《唐市诗杂论》中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
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在孟浩然的诗中,这种清淡具体表现为语言的浅淡、意象的疏淡、情感的冲淡。
孟浩然的大部分诗都体现出这种特色,但是他的《临洞庭》却气势宏阔,在他的作品中显得与众不同,这首诗和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起成为描写洞庭湖的佳作。
孟浩然的山水诗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表现出朴素自然的生活情调,其代表作如《夜归鹿门山歌》、《过故人庄》、《夏日南亭怀辛大》、《秋登兰山寄张五》、《山中逢道士云公》等,无论是高士形象的塑造、山中登览的意趣,还是乡村风光的勾勒、偕隐过从的情谊,都既见淡远清旷、超然脱俗的诗境,又不失朴素真诚、生动活泼的生机。
王维擅长山水之美的诗篇创作。
关于王维山水诗歌的风格,历来诗评家们有过许多评述.诗歌的艺术风格,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个性,审美爱好以及诗歌的意境,意境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优美,清雅冲淡是王维诗歌最突出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诗人的那些反映隐逸生活情趣的山水诗中.请看诗作《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选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诗描写的是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村风光.随意挥写,语出自然.在这首诗里,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流动的声响,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小渔船缓缓穿过荷花的情态,都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象是一幅清新秀丽的有声画,又像是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我们仿佛呼吸到了雨后清新的空气.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洋溢着诗情画意,最能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诗人在有限的篇幅中,选择最富有感染力的自然景色和山色风光,以灵活多变的手法交织成一幅清新和谐、宁静高远的图画,借以表现山水之美。
诗中描绘的清新、美好的生活画面,反衬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而映现在画面中的泉水、翠竹、莲花,既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对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烘托。
(二)、王维与孟浩然的山水诗描绘山川景物,抒写农家生活,都不求词藻华美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诗都不追求辞藻的华美,而是力求极自然地表现山水本身的美。
同时他们也都在山水诗中尽力表现自己的个性。
孟浩然常在山水描写中融入游子漂泊之感,由于心情孤寂,山水也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色彩,有时诗人被作为画面的一部分而写进诗里,孟诗缺乏对理想的追求,其基本风格是恬淡孤情。
读他的诗,总给人一种宁静而清冷夫人感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这些诗都是为人所熟知的,足以表现孟浩然诗境所呈现出的宁静清冷之风。
王维的山水诗则往往渗透着佛家虚无冷寂的情调,诗人努力去追求那种远离尘嚣的空而寂的境界,故许多山水诗不见诗人的影子,却能感到他沉浸在寂静的快乐中,表现了对的自然的浓厚兴趣。
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瞑》)。
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了空明无滞碍的饿境界,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比较而言,孟浩染的诗歌偏于冷峻,偏于枯淡。
正像王维喜欢用“静”字,孟浩然太喜欢用“清”了,孟浩然对于“清”的情韵风度的追求,实乃其主体精神和清高性格的必然所致,也是其人生际遇的暗示。
这种以“清“为其艺术人格的景语构图,由于失意的惆怅、哀怨的情绪的介入,使其诗显得格调下沉,风仪瘦峻,情韵寒淡。
如“坐听闲猿鸣,弦清尘外心(《武陵泛舟》)。
而孟浩然诗歌也有时有“静”,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孟诗只是静其表,而王诗内外俱静,静成为他的一种生命风采,成为一种宇宙情怀,一种诗性精神。
王维既能从感性的自然山水里看到静谧的本质,又能超越山水景象而达到精神的心无挂碍的境界,物我融为一体,天人合一。
诗人在与山水同静的交流中获得了身心的极大放松和自由,从感性时空里感受生命之永恒。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是诗人超意识的灵觉与幽深清远的宇宙意志形成的契应,摇曳出一种无为无碍的生命情态。
二、王维与孟浩然山水诗的不同之处(一)、王维与孟浩然山水诗中所体现的内容不同1、题材有区别。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在他的诗中有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有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有旅途情景的叙述,也有田园农家的生活的反映。
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王维反映生活的深广度虽有限,却比孟诗略胜一筹。
王诗的题材既有山水田园之作,又有抒发理想抱负之作,也有讴歌边塞将士之作,揭露社会现实之作,宣传佛家教义之怍以及倾诉妇女怨情之作。
王维则是昌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代表了中国山水诗的最高水平。
王维的歌,现存四百多首,题材相当广泛。
其中以山岳江河,风露花草,鸟兽虫鱼等大自然的事物为题材,描绘其生动的形象,艺术地反映千姿百态的自然美,体现作者审美情趣的山水诗,约有百篇左右,占其全部诗作的四分之一,居其他各类题材的篇什之首。
而这百篇左右的山水诗,就其艺术创作性而言,远远超越了前人,并对后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不同孟浩然的山水诗描绘山水田园清新秀丽,写故人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亦复简朴可爱,表达出诗人欢快的心情,如《过故人庄》等。
还有不少诗是写自己幽栖的生活,洁身自好的情趣,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如《宿建德江》。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多写在后期,此时的王维抱着消极出世的态度,沉溺于内心生活,寄情山水逃避现实,往往渗透着佛家虚无冷寂的情调。
如《山居秋日冥》《终南山》他的这些山水诗在客观上产生了粉饰现实,引导人们追求清静孤寂生活的消极影响(二)、王维与孟浩然诗中所蕴含的情调不同王孟都乐于表现隐逸生活的闲适逸趣。
但王诗往往夹杂着“幽冷寂灭”的心绪,孟诗往往夹杂着耿介郁勃的心态。
如孟浩然《晚春卧疾寄张八小容》,“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狭径花将尽,闲庭竹归净。
翠雨戏兰苕,赤贞鳞动荷杨。
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
”此诗写晚春游园的景色,笔调清新、闲雅,表达了“知音难觅,功业无望”的惆怅。
孟诗《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矢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谈罢泪沾襟。
”此诗表露了诗人自叹不如羊祜的心情。
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辋川集》20首、《赠裴十迪》等。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
(三)、王维与孟浩然诗中所体现的意境不同孟浩然的诗意境深沉,王维的诗意境高远。
王维与孟浩然同为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他们田园山水诗的相似与不同,突出地表现在意境上。
王维的诗主要表现生活在政务纷繁和斗争激烈的官场上的官吏的情趣,他喜欢乡村生活的和平宁静和自然风光的清幽美好;孟浩然的田园山水诗则主要表现布衣之上的情趣,生活在田园山水中的闲适自在和与田园山水的天然融洽,抒发没有出仕的苦闷,表达出仕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