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相控阵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相控阵培训教材(第四版)

相控阵培训教材(第四版)

02
防空反导系统
相控阵雷达可以实现对高速、 高机动目标的精确探测和跟踪 ,为防空反导系统提供重要的
目标指示和制导信息。
03
气象观测
相控阵雷达可以实现对气象目 标的实时探测和成像,为气象 观测和预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
持。
04
海洋监测
相控阵雷达可以实现对海洋表 面和海底目标的实时探测和成 像,为海洋环境监测、资源调 查和军事侦察等提供支持。
典型相控阵天线设计案例
线性相控阵天线设计
以一个具体的线性相控阵天线为例, 详细阐述其设计过程、仿真结果和性 能评估。
平面相控阵天线设计
共形相控阵天线设计
探讨共形相控阵天线的设计挑战和解 决方案,并以一个实例说明其设计过 程和性能表现。
介绍一个典型的平面相控阵天线的设 计思路、实现方法和性能特点。
03
性能指标评价体系建立
波束宽度
衡量相控阵系统波束的宽窄程 度,通常以角度或波长表示。
增益
衡量相控阵系统放大信号的能 力,通常以分贝表示。
波束指向精度
衡量相控阵系统波束指向的准 确程度,通常以角度或弧度表 示。
扫描速度
衡量相控阵系统波束扫描的快 慢程度,通常以度/秒或弧度/ 秒表示。
噪声系数
衡量相控阵系统引入噪声的程 度,通常以分贝表示。
利用电磁波反射原理,通 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其反 射信号来探测目标。
雷达系统组成
包括发射机、天线、接收 机、信号处理等部分。
雷达信号特性
包括频率、波长、幅度、 相位等参数,以及脉冲信 号和连续波信号等不同类 型。
相控阵雷达优势分析
波束指向灵活
通过控制阵列天线中每个单元的相位和 幅度,可以实现波束的快速扫描和指向 。

相控阵形式

相控阵形式

相控阵形式相控阵(Phased Array)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元件组成的阵列天线,通过控制每个天线元件的相位来实现波束的方向图变化。

相控阵技术在雷达、通信、无线电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相控阵的基本概念、原理、分类以及应用领域进行详细介绍。

一、相控阵的基本概念相控阵是一种由多个天线元件组成的阵列天线,通过对每个天线元件的相位进行独立控制,实现对波束方向图的动态调整。

相控阵的核心思想是将传统的机械扫描方式改为电子扫描方式,从而提高天线的性能和灵活性。

二、相控阵的原理相控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阵列中每个天线元件的相位,使得阵列波束在一个平面内实现动态扫描。

当所有天线元件的相位相同时,阵列波束最大;当相邻天线元件的相位差为180度时,阵列波束为零;当相邻天线元件的相位差为任意值时,阵列波束将沿着相位差的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改变每个天线元件的相位,可以实现对波束方向图的动态调整。

三、相控阵的分类根据阵列中天线元件的数量和排列方式,相控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线阵:线阵是由一系列沿直线排列的天线元件组成,适用于需要大范围扫描的场景。

线阵可以分为一维线阵和二维线阵。

一维线阵只有一个维度上的天线元件,适用于单向扫描;二维线阵有两个维度上的天线元件,适用于双向扫描。

2. 面阵:面阵是由一系列分布在一个平面内的天线元件组成,适用于需要高分辨率的场景。

面阵可以分为矩形面阵和圆形面阵。

矩形面阵中的天线元件呈矩形排列,适用于需要高增益的场景;圆形面阵中的天线元件呈圆形排列,适用于需要低副瓣的场景。

3. 子阵列:子阵列是由一组相互独立的子阵列组成,每个子阵列可以独立控制其相位。

子阵列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

四、相控阵的应用相控阵技术在雷达、通信、无线电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 雷达系统:相控阵雷达通过控制阵列中每个天线元件的相位,实现对波束方向图的动态调整,从而实现对目标的快速跟踪和高分辨率成像。

相控阵天线eirp计算

相控阵天线eirp计算

相控阵天线eirp计算(原创实用版)目录1.相控阵天线的基本概念2.相控阵天线的工作原理3.相控阵天线的 EIRP 计算方法4.EIRP 计算的实际应用案例5.结论正文1.相控阵天线的基本概念相控阵天线是一种高精度、高性能的天线系统,由多个辐射单元组成。

这些辐射单元可以通过控制其相位和幅度来实现对波束指向和形状的控制。

相控阵天线在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相控阵天线的工作原理相控阵天线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各辐射单元的相位和幅度来调整天线波束的方向和形状。

当各辐射单元的相位相同且幅度相等时,天线波束呈球面波;当各辐射单元的相位不同且幅度相等时,天线波束呈平面波;当各辐射单元的幅度不同且相位相同时,天线波束呈椭圆波。

通过改变各辐射单元的相位和幅度,可以实现对天线波束的指向和形状的控制。

3.相控阵天线的 EIRP 计算方法EIRP(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是指天线实际辐射功率与理论辐射功率之比,单位为分贝(dB)。

相控阵天线的 EIRP 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基于天线单元的 EIRP 计算方法,另一种是基于系统级的 EIRP 计算方法。

基于天线单元的 EIRP 计算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每个天线单元的辐射功率,然后乘以天线单元的数量得到总的 EIRP。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析天线单元对 EIRP 的贡献。

基于系统级的 EIRP 计算方法主要通过测量系统的总辐射功率和系统在天线指向方向上的辐射功率,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得到 EIRP。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析系统的整体性能。

4.EIRP 计算的实际应用案例在某卫星通信系统中,需要对相控阵天线的 EIRP 进行计算,以确保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都能满足性能要求。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系统要求,确定天线单元的数量、尺寸和形状。

(2)计算每个天线单元的辐射功率。

(3)计算天线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天线间的互相关和互相干。

相控阵波控

相控阵波控

相控阵波控
摘要:
一、相控阵波控简介
1.相控阵波控基本概念
2.相控阵波控系统组成
二、相控阵波控原理
1.相控阵波控工作原理
2.相控阵波控信号处理方法
三、相控阵波控应用领域
1.通信技术
2.雷达技术
3.其他应用领域
四、相控阵波控发展趋势
1.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
2.行业发展前景
正文:
相控阵波控是一种先进的无线电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等领域。

它通过控制阵列中各天线发射信号的相位来实现对波束指向、形状和幅度的控制,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系统性能。

相控阵波控系统由阵列天线、相位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等组成。

阵列天线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相位控制单元用于控制
阵列中各天线发射信号的相位,实现波束指向和形状的控制。

信号处理单元负责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提取所需信息。

相控阵波控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阵列中各天线发射信号的相位,从而改变波束的方向和形状。

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时域处理和频域处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控阵波控在通信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卫星通信、地面移动通信等。

在雷达技术中,相控阵波控可以提高雷达系统的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目标识别能力。

此外,相控阵波控还在其他领域如电子对抗、声呐、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控阵波控技术也将不断发展。

未来的相控阵波控系统将更加小巧、集成,性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应用将降低系统的成本,使其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控阵雷达的原理

相控阵雷达的原理

相控阵雷达的原理
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超酷的相控阵雷达的原理。

你知道吗,相控阵雷达就像是一个超级敏锐的“电子眼”!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热闹的广场上,你的眼睛可以同时看向四面八方,快速地捕捉到每一个细微的变化,这差不多就是相控阵雷达的厉害之处啦。

比如说在军事领域,它就像一个警惕的卫士,时刻保卫着国家的安全。

相控阵雷达是咋做到这么厉害的呢?简单来讲,它是通过很多个小天线组成的天线阵来工作的哟!就好比一群小伙伴齐心协力干一件大事。

每个小天线都可以单独调节信号的相位和幅度,这可太神奇啦!这不就像是一个舞蹈团队,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动作和位置,一起跳出精彩的舞蹈一样嘛!
比如说飞机在天上飞,相控阵雷达就能迅速地锁定它的位置,然后准确地跟踪它的飞行轨迹。

哇塞,这可真是太牛了!再想想,如果没有相控阵雷达,那我们的安全岂不是少了一道强有力的保障?“哎呀,那可不行呀!”
而且相控阵雷达还超级灵活呢!它可以快速地改变波束的方向和形状,适应不同的情况。

这就好像你在玩游戏的时候,可以随时根据局面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策略,是不是很厉害?
在现代社会,相控阵雷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军事到民用,都离不开它的功劳。

它就是那个默默守护我们的“超级英雄”呀!
我的观点就是相控阵雷达真的是一项超级伟大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保障和便利!咱可得好好珍惜和利用它呀!。

相控阵工作原理

相控阵工作原理

相控阵工作原理
相控阵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元件的敏捷的信号传输和接收系统。

该系统基于一种称为干涉的原理,通过调整每个天线元件的相位和幅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波束的形状和方向,从而实现各种应用。

相控阵的工作原理涉及三个关键步骤:信号接收、波束形成和波束扫描。

首先,相控阵通过每个天线元件接收到来自目标的信号。

每个天线元件可以独立接收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然后,这些电信号被送入一个称为波束形成器的单元。

波束形成器利用相控技术,对每个天线元件的信号进行相位和幅度的调整。

这种相位和幅度的调整可以使得信号在特定方向上具有相干叠加效应,从而形成一个狭窄而集中的波束。

最后,通过改变每个天线元件的相位和幅度,相控阵可以实现波束的扫描。

通过在不同的方向上改变相位和幅度,相控阵可以将波束进行精确的定向,实现接收或传输特定方向上的信号。

相控阵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实现快速而精确的波束调整和扫描。

这使得相控阵在无线通信、雷达、无线电望远镜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相控阵还能够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减轻多径干扰等问题,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相控阵等pfd-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相控阵等pfd-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相控阵等pfd-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相控阵技术是一种通过多个发射和接收单元之间的相位差来实现波束的控制和定向的技术。

它可以实现对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方向的精确控制,具有高速、高精度和灵活性等优点。

在军事、通信、雷达和天文等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相控阵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及优势。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论文的整体框架和组成部分的简要介绍。

在这篇关于相控阵的文章中,可以简要描述文章的总体结构如下:文章结构:引言- 1.1 概述:介绍相控阵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1.2 文章结构: 简要介绍文章的组成部分- 1.3 目的:阐明文章的目的和意义正文- 2.1 什么是相控阵:详细介绍相控阵的定义和原理- 2.2 相控阵的应用:探讨相控阵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 2.3 相控阵的优势:分析相控阵相比传统技术的优势和价值结论- 3.1 总结:总结相控阵的重要性和潜力- 3.2 展望:展望相控阵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3.3 结论: 总结全文,并强调相控阵的重要性和前景以上是文章结构的简要介绍,每个部分会在正文中进一步展开和详细阐述。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相控阵技术在现代通信和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和优势。

我们将介绍相控阵的基本概念,探讨其在通信和雷达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分析相控阵技术相对于传统天线系统的优势所在。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相控阵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其在提高通信和雷达系统性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希望本文能够使读者对相控阵这一先进技术有更全面的认识,促进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发展。

2.正文2.1 什么是相控阵:相控阵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元件实现波束的控制和调制的技术。

在传统的天线系统中,只能通过改变整个天线的朝向来调整波束的方向。

而相控阵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各个天线元件的相位和幅度,实现对波束的精确调控,可以将信号集中在特定方向,达到更加精准的信号传输和接收效果。

相控阵由许多天线元件组成,这些天线元件可以通过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和控制系统来实现协同工作。

相控阵工作原理(业内参考)

相控阵工作原理(业内参考)
相控阵仪器是一种先进的超声波检测设备,其核心是相控阵换能器晶片阵列。这种阵列的特点是每个晶片的激发时间都可以单独调节,从而精确控制声束的轴线和焦点等参数。相控阵仪器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线形扫查、扇形扫查和动态深度聚焦,这使得它在不移动探头的情况下就能对目标区域进行全面的检测。在工作原理上,相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仪器依赖于惠更斯原理在楔块中产生超声波束,并通过软件施加精确的延时来控制波束的角度和聚焦。这种技术使得相控阵仪器能够产生带角度的波束,并在接收过程中只有符合延时法则的信号才能保持同相位,进而产生有效的检测信号。因此,相控阵仪器在检测缺陷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高效率和无损检测的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电子聚焦
• 对利用超声波探伤的超声相控阵装置来说,探头的位置一 但确定,期望的聚焦区的位置也就确定了,即确定了各波 源发出的波的声程xi,我们可以先发射声源组中声程最长 的波即对应的声源先激发,声程短的声源依次延迟一个很 小的时间间隔激发,则各声源上所产生的声脉冲也获得相 应的延迟,这些波的叠加效应可以实现声束角的偏转和聚 焦,以达到在规定区域聚焦的目的。随着发射延迟时间的 改变,偏向角也将随着改变。如果使左右两边的激励脉冲 互易,则合成波束的方向移至法线的另一侧。如果对对各 声源的激励脉冲的延迟时间进行控制,就可以使发射的超 声波束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变化。这种用控制激励脉冲延 迟时间来操纵超声波波束方向的扫查方式就是相控阵扫查。
X=-7.9, Y=-8.0 --> X=7.9
Y=6.5 47 48
Y=4.4
46 45 29 28 44 43 16 7 2 1 15 27
30
2 1
3
4
5
7 6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 圆形阵
– 1维 环形阵 维 – 2维 扇形阵 维
51 52
49 50
31 17 18
扇形(带方位角的) 扇形(带方位角的) 扫查
扇形扫查 – 不改变位置而改变入射角 – 检测缺陷时很有用。 检测缺陷时很有用。
扇形扫查
✦扇形扫查可以不移动探头就检测整个待检工件 ✦检测表面复杂或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大有用武之地 ✦一个相控阵探头结合了宽波束探头和多焦点探头
的优势
N 2...... 1
扇形扫查图例
引言
• 相控阵用电子技术虽然属于无损探伤领域, 但主要技术领域全部都是计算领域内的软 硬件技术。在此技术中,除了超声探伤技 术外,更多地采用数学建模技术、相控阵 技术、高速并行采样及流水线阵列处理技 术、A超B超C超图像重建技术,多轴自动 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
引言
• 超声波相控阵技术的软件与数学建模的关键对象是相控阵。 它最早用于雷达技术,由于其系统的复杂性、固体中波动 传播的复杂性及成本费用高等原因使其在工业无损检测中 的应用受到限制。但与传统超声检测技术相比,相控阵技 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检测速度快,现场检测时只需对环焊 缝进行一次简单的线性扫查而无需来回移动即可,检测结 果直观,可实现实时显示等。目前我国的主要应用集中在 管道焊缝的无损检测,但其有更为宽广的应用空间,特别 是在核工业及航空工业等领域。如核电站主泵隔热板的检 测、核废料罐电子束环焊缝的全自动检测、火力发电厂各 类零部件等。
引言
• 通常情况下,相控阵的实现方法是通过多通道信 号发射系统来改变每路信号的延时,控制相控阵 传感器的各个阵元,使它们发出的声束在空间某 点进行实际聚焦。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相控阵处 理技术,可用相同的信号激励各个晶片,采集回 波信号存入计算机。然后,根据各个晶片到达虚 拟焦点的位置计算出声程差并转换成时间差,把 原本是同时发射的信号进行平移,虚拟延时发射, 定点聚焦。基于这种思路,我们研制了一套实验 系统,用以求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叶片根部的扇形扫查
扇形扫查和线形扫查结合
• 将两种扫查结 合起来可以得 到独特的视图 • 使用Tomoview 软件使设置更 简单
电子/ 电子/扇形扫查动画
动态深度聚焦示意图
动态深 度聚焦 (DDF) 在用一 个脉冲 检测薄 件时十 分有效。 波束在 返回时 重新聚 焦
Mechanical Displacement
超声相控阵换能器
• 超声相控阵换能器按其晶片形式主要分三类,即 线阵、面阵和环形阵列。线阵最为成熟,己有含 256个单元的线阵(Nx1),可满足多数情况下的应 用要求;面阵又叫二维阵列,可对声束实现三维控 制,对超声成像及提高图像质量大有益处,目前 已有含128x128阵列的超声成像系统应用于金属 和复合材料的检测与性能评价,然而同线阵相比, 面阵的复杂性剧增,其经济适用性影响该类探头 在工业检测领域的应用;环形阵列在中心轴线上的 聚焦能力优异、旁瓣低、电子系统简单、应用广 泛,但不能进行声束偏转控制。
标准的相控阵 动态深度聚焦
动态深度聚焦动画
相控阵 T.O.F.D. ~ 线形扫查
相控阵的优点
• • • • • • 检测复杂型面 检测速度快 检测灵活性更强 探头尺寸更小 检测难以接近的部位 由于以下因素可以节约系统成本:
– 探头更少 – 机械部分少
32
8 3
33
19
9
6
14
26
42
34
20
10
4 11 22
5 12 23
13
25

61
53
35
21 36
24 39
40
60
54
59
37 55 56 X=-6.5, Y=-6.5 --> X=6.5
X=-4.4, Y=-4.4 --> X=4.4
38 58 57
超声聚焦的方法
• 为使超声聚焦有很多方法,声束的聚焦与 光束一样,可以用几何透镜、物理透镜 (非涅耳条带)、或将换能器直接做成凹 面阵实现聚焦。这些声束聚焦的方法,其 焦点都是固定的,为改变焦点,只有用机 械方法调焦,但机械方法调焦很不方便, 速度也很慢,这就限制了它的应用。这种 方法可以称之为物理聚焦方法。
Beam displacement
FOCUS DEPTH (PULSER)
DYNAMIC FOCUSING (RECEIVER)
c = velocity in material
动态深度聚焦
DDF 在扫查时 不断为接收信号 重新载入聚焦法 则。 这一操作 靠硬件完成, 所 以很快。 现在 用一个脉冲可以 从0聚焦到100㎜ 深度的地方。
相控阵定义
• 一种晶片的激发时间可以单独调节,以控 制声束轴线和焦点等参数的换能器晶片阵 列。
Source: NDT On-line On-
超声相控阵换能器的原理
• 超声相控阵换能器的设计基于惠更斯原理。 换能器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压电晶片组成阵 列,每个晶片称为一个单元,按一定的规 则和时序用电子系统控制激发各个单元, 使阵列中各单元发射的超声波叠加形成一 个新的波阵面。同样,在反射波的接收过 程中,按一定规则和时序控制接收单元的 接收并进行信号合成,再将合成结果以适 当形式显示如图1所示。
扇形扫查动画
扇形扫查对 “难以接近” 的复杂型面十 分适合如,涡 轮叶的根部检 测
涡轮焊接转子检测
相控阵检测: 相控阵检测 •30-60度的横波做扇形扫查 度的横波做扇形扫查 •步进为 度 步进为1度 步进为 •沿圆周轴向做机械扫查 沿圆周轴向做机械扫查 相控阵探头: 相控阵探头: 5 MHz, 16晶片 16 mm x 16 晶片, 晶片 mm 固定在楔块上 试块: 试块 EDM槽2 mm x 0.5 mm 槽
电子技术调整焦点位置和聚焦方向
• 于是相控阵的方法就被提出来了,它是用电子技术调整焦 点位置和聚焦方向,实现动态聚焦调节。其基本做法是调 整各独立振动声源发射信号的相位,使得各独立振动声源 到达焦点的声束具有相同的相位,就实现了聚焦。初期完 成相位调整的移相器是依靠模拟电路来实现的,但模拟调 相的精度不高。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改为数字式延迟线进 行调相。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很快,已经可以进行信号的全 数字控制,即不但信号的延时、相移可以控制,信号的波 形如频率、幅度、包络线等也可以任意改变。全数字电路 不但可以在连续波状态下工作,也可以在脉冲波状态下工 作。这种方法就是电子聚焦。
试样及传感器阵列
由其原理可知,相控阵换能器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灵 活、便捷而有效地控制声束形状和声压分布。其声束角 度、焦柱位置、焦点尺寸及位置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动 态可调;而且探头内可快速平移声束。
相控阵技术的优势
• 用单轴扇形扫查替代栅格形扫查可提高检测速度。 • 不移动探头或尽量少移动探头可扫查厚大工件和 形状复杂工件的各个区域,成为解决可达性差和 空间限制问题的有效手段。 • 通常不需要复杂的扫查装置,不需更换探头就可 实现整个体积或所关心区域的多角度多方向扫查, 因此在核工业设备检测中可减少受辐照时间。 • 优化控制焦柱长度、焦点尺寸和声束方向,在分 辨力、信噪比、缺陷检出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 越性当然,相控阵技术在实现上要面临诸多挑战, 如要求压电晶片电声性能好;
动态电子聚焦
• 动态电子聚焦的物理基础是波的干涉效应。设由波源S1和 S2发出的两列波,其频率相同,波型相同即同为纵波或横 波,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在行进中相遇,在M点波的 叠加效应。 • 当波程差ε=|x1―x2|为波长λ整数倍时,M处合振幅为二 波振幅之和。 • 当波程差ε为λ/2奇数倍时,M处合振幅为二波振幅之差 的绝对值。
波束偏转
对横波而言, 延时参数是 “倾斜的” 如图所示。
波束偏转和聚焦
图中有阵列里的各 个晶片; 加在每个 晶片上的延时; 产 生的波束在早期、 中期和焦点处的形 状。 为了聚焦和倾斜, 我们采用复合曲线 和抛物线。
✦不依靠任何机械运动
电子扫查
就将波束沿阵列的一 个轴线移动的能力。 ✦这种移动是靠晶片的 时间多路传输技术实 现的。 ✦波束的移动取决于探 头的几何外形 可能出 现以下几种情况: –线形扫查 –扇形扫查 –横向扫查 –以上扫查的组合
相控阵工作原理
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池永斌
引言
• 相控阵用电子技术调整焦点位置和聚焦方 向,以实现动态聚焦,与以前的机械调焦 法相比,具有快速、准确、适应性强的优 点,而且成像质量好,因此在无损检测的 很多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由 于相控延时发射电路的复杂性,使其对发 射信号的同步和延时要求很高,而且随着 阵元数目的增加,控阵电路的制作的复杂 性和成本都显著增加,因此,其广泛应用 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