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法国学前教育的比较

合集下载

中法学前教育课程比较

中法学前教育课程比较

中国和法国在学前教育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下面是中法学前教育课程的一些比较:
1.入学年龄:中国学前教育通常是从3岁开始的,而法国学前教育则是从2岁开始的。

2.课程内容:中国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比较多元,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
育、音乐等。

而法国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比较灵活,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创造力。

3.教学方式:中国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注重讲授知识和技能。

而法国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更加重视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究,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
习能力和创造力。

4.教学环境:中国学前教育的教学环境通常是以教室为主,而法国学前教育的教学环
境则注重自然和实践,幼儿在自然界中学习和体验。

总的来说,中国和法国在学前教育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中外学前教育比较研究报告

中外学前教育比较研究报告
〔1〕促进公平教育:开端方案以贫困儿童,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处境不理的家庭儿童、残疾儿童为效劳对象,为他们提供学期教育的时机。
〔2〕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开展:为少数名族的贫困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效劳,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及大量多元文化资料。
〔3〕提高家长及儿童素质:为家长提供学习和职业开展的时机。
49、国新村幼儿园
46、试述中外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意义
1.加深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通过对各国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了解各国学前教育的现状、特点、问题和趋势,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加深对各国学前教育的认识。通过探讨较深层次的学前教育规律等问题,掌握了世界学前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加深对本国学前教育的认识。
34、进步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霍尔;皮亚杰×
35、请解释俄罗斯的教学—训导型模式。
1.俄罗斯学前教育的模式之一。
2.教育目的:用知识和技能武装儿童,培养听话的儿童
3.特点:教师主导、小学化
36、开展适宜性涵
年龄适宜性,即早期教育必须要考虑儿童自身开展的年龄特点和开展趋势,针对儿童开展的最近开展区对儿童进展因势利导;个体适宜性:及强调适宜的教育方案必须要考虑儿童个人的开展速度、认知方式、学习风格等个性特征;文化适宜性:强调有效地早期教育需要将教育对象的独有文化背景考虑进来,并使之成为有效地教育资源。
2、幼儿学校的开展趋势。幼儿学校和小学低年级呈现出合并的趋势。人们试图以保育中心的形式将教育和保育结合在一起。它们提供全年效劳,家长也积极参与其活动
3、学前游戏小组,已成为英国学前教育设施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它们与公立机构一样,为儿童提供廉价的、灵活的效劳,使家长可有真正的选择。
48、试述美国开端方案的容和作用
1、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展比较研究,就这一类问题从比较中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势.这种研究类型属于〔专题比较〕

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nch Preschool
Education
作者: 左茹
作者机构: 陕西省西安市第二保育院,西安710068
出版物刊名: 学前教育研究
页码: 49-5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法国 学前教育 政府职责
摘要:发达的学前教育是法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学前教育的性质与经费投入,学前教育的目标,幼儿园课程设置和职能以及幼儿教师的定位等方面。

借鉴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经验,我国学前教育要在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拓展多种运营手段,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与法国学前教育的比较

中国与法国学前教育的比较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比较教育论文题目:中国与法国学前教育的比较学院:文史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学号:************年级:10级汉语言文学三班2012年6月21日中国与法国学前教育的比较(10级中文3班毛爱娜,学号:201051010330,文史学院)内容摘要:回顾我国的教育发展过程,尽管步履沉重、道路缓慢曲折,我们的教育体制基本恢复为传统的教育体制,实行科考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而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却显得单一和教条,缺乏创造和灵活,着重知识教育而忽视思想教育,在乎是什么而不知为什么,“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

对于生命、对于人性、对于理想、对于信仰等等问题,则几乎不能或不敢涉足或辩驳。

从中国教育历史和现状知道中国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为国家政治利益服务的。

毋庸置疑,我们现代的科举教育制度,也正是为了方便教育者的教学管理而制定的一种制度,而不是真正体现邓小平临终倡导的教育要三个面向:“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而是面向“吏政”制度。

而学前教育犹为重要。

关键词:科学;实践;借鉴;学习在法国观看6岁左右幼儿进行“认识人体”科学教育系列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法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差异究竟在何处呢?静心反思,以下三方面的差异是不容置疑的:一、法国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定位明确而又有价值的我们的科学教育目标却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

就科学教育的宏观目标而言,法国明确提出要从小培养儿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为了实现该目标,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引导儿童实践与验证,使孩子从小就懂得用事实来说话;而我们在宏观目标上,对此缺少明确性,因而导致在具体实施中忽视让孩子真正探索实践的过程,更多的实验都是过场,或直白地传授知识,告诉答案与结果。

二、法国教师能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而我们给孩子的探索时间是短暂而匆忙的,好似蜻蜓点水走过场。

三、“让幼儿如实记录自己实验的进程”是法国科学教育又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我们在此方面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特点自英国的欧文创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以来,社会性的学前教育机构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正规的学前教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启蒙教育,原先具有浓郁的慈善性兼福利性色彩的学前教育机构,正日益转变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

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机构的管理,也从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社会慈善机构、私人基金会、教会等的分散进行与运行,渐趋转为由国家运用法制进行规范以及政府通过公共政策与权力的使用予以支持、资助。

幼儿教育的这种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国政府采取的积极的发展策略。

因此,国家及政府是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最重要角色,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与策略对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突出表现在立法、经费资助、建立体系及培训师资等方面。

一、通过立法保证学前教育的发展各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并非是一开始就有的,其中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虽然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18世纪,但其地位直到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之后才逐渐被各国以立法的形式得以确立。

(一)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叶的立法策略自艾伦·凯在1899年出版《儿童的世纪》一书,做出“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这一预言之后,各国政府才开始重视儿童的地位,注意保护儿童的权利,并在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和法律中有所体现。

这对形成新的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英国于1918年颁布了《费舍法案》,国会规定地方教育当局要为2~5岁的儿童设立保育学校,教育内容应以活动和艺术课为主,以“儿童为中心”,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法国政府于1881年命令组织“母亲学校”,将学前教育机构转变成了国民教育事业的一部分。

1887年又颁布法令,指出母育学校是初等教育的一部分,并对其招收对象、办学要求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德国在1922年颁布了《儿童福利法》,成立了儿童保护局,指导儿童的福利事业,鼓励举办公立、私立等各种形式的幼教机构。

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各个国家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以规范和发展本国的学前教育事业。

法国在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承续其人文教育传统,在学前教育的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据统计,1985~1986年法国幼儿教育入学率为:2~3岁32%,3~4岁94%,4~5岁100%,5~6岁100%。

本文立足于实地考察,结合相关文献、访谈以及见闻,对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一、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一)法国学前教育的性质与经费承担情况法国实行中央集权管理体制,其教育系统主要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构成,学前教育即为其初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法国,学前教育被定为非强制性的免费教育。

幼儿园含公、私立两类。

家庭可以按自己的收入水平寻找相应的幼儿园,费用不超过家庭全年收入的14%到16%。

公立幼儿园仅收餐费和校外时间的看护费,而且餐费的标准还取决于家长的工资水平,通常情况下各个幼儿园一般都会给孩子准备午餐和下午的加餐,家庭只需要为此每月支付20欧元左右。

另外,幼儿一周在园时间通常为26个小时,这既照顾到了幼儿的社会发展需要,也照顾到了家庭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法国幼儿园之间没有等级划分,幼儿园的声誉取决于督学的评语。

(二)法国学前教育的目标法国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幼儿身体、智力、性格和感情的全面发展。

在体育方面,法国学前教育强调锻炼儿童的身体,发展儿童的动作,增强儿童的体质,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在社会发展方面,注重培养儿童自我服务的能力,发展儿童的独立性,提高儿童的交往能力,使其学会关心和友爱,能与人分享、协商和合作;智力方面,注重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探索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读写算做好准备,同时努力发展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儿童的思维水平,充分发展儿童的各种潜能;艺术方面,注重培养儿童的乐感、绘画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儿童对美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法国学前教育政策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法国学前教育政策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法国学前教育政策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法国学前教育政策内容法国学前教育作为全球领先的学前教育体系之一,其政策内容具有独特的价值。

首先,法国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将其视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通过立法、财政和行政手段对学前教育进行全面规划和管理。

其次,法国学前教育政策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旨在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此外,法国学前教育政策还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创造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具体来说,法国学前教育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立法保障:法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管理和运营,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2.财政支持:法国政府为学前教育提供财政支持,包括对家庭的经济补助、对幼儿园和小学的经费投入等,以保障学前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

3.教师队伍建设:法国政府对学前教育教师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培训,确保教师具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4.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法国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5.家长参与和合作:法国学前教育政策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与学校和教师进行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法国学前教育政策对中国的启示1.加强立法保障:中国应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管理和运营,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2.加大财政投入:中国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和覆盖面,为更多家庭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国应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和选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4.注重儿童综合素质培养:中国应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创造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5.加强家校合作:中国应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与学校和教师进行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近代各国的学前教育

近代各国的学前教育

近代各国的学前教育近代各国的学前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学前教育是指在孩子正式进入小学之前接受的教育,对于孩子的综合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实施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将对近代各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发展美国被誉为学前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其学前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备受瞩目。

在美国,学前教育主要由私立和公立两部分组成。

公立学前教育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并实行普惠性政策,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私立学前教育则借助市场机制和家庭投资来运作。

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全方位的发展。

在学前教育中,美国注重培养孩子的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身体等多个方面的能力,通过创造性的游戏和互动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能。

二、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在于其普遍性和普惠性。

法国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并通过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来保障每个孩子都能免费接受到学前教育。

此外,法国还提供了广泛的托儿服务,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也强调对孩子的个体化关注。

法国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培训,鼓励教师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德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发展德国学前教育体系的特点在于其多元性和灵活性。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公立和私立幼儿园、托儿所和家庭保育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同时,德国还支持家庭提供学前教育,为家庭提供培训和经济支持。

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注重综合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在德国的学前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并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和发展自我。

四、中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发展中国学前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注重习惯养成和社会适应。

在中国,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和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日常生活和社区活动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比较教育论文题目:中国与法国学前教育的比较学院:文史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学号:************年级:10级汉语言文学三班2012年6月21日中国与法国学前教育的比较(10级中文3班毛爱娜,学号:201051010330,文史学院)内容摘要:回顾我国的教育发展过程,尽管步履沉重、道路缓慢曲折,我们的教育体制基本恢复为传统的教育体制,实行科考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而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却显得单一和教条,缺乏创造和灵活,着重知识教育而忽视思想教育,在乎是什么而不知为什么,“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

对于生命、对于人性、对于理想、对于信仰等等问题,则几乎不能或不敢涉足或辩驳。

从中国教育历史和现状知道中国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为国家政治利益服务的。

毋庸置疑,我们现代的科举教育制度,也正是为了方便教育者的教学管理而制定的一种制度,而不是真正体现邓小平临终倡导的教育要三个面向:“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而是面向“吏政”制度。

而学前教育犹为重要。

关键词:科学;实践;借鉴;学习在法国观看6岁左右幼儿进行“认识人体”科学教育系列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法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差异究竟在何处呢?静心反思,以下三方面的差异是不容置疑的:一、法国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定位明确而又有价值的我们的科学教育目标却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

就科学教育的宏观目标而言,法国明确提出要从小培养儿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为了实现该目标,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引导儿童实践与验证,使孩子从小就懂得用事实来说话;而我们在宏观目标上,对此缺少明确性,因而导致在具体实施中忽视让孩子真正探索实践的过程,更多的实验都是过场,或直白地传授知识,告诉答案与结果。

二、法国教师能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而我们给孩子的探索时间是短暂而匆忙的,好似蜻蜓点水走过场。

三、“让幼儿如实记录自己实验的进程”是法国科学教育又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我们在此方面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在法国,每个幼儿都记录着他们的一个个学习的过程,每位教师也记录着幼儿对某个学习内容最初的问题、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最后的结果。

应该说,记录对于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建构有着独特的作用。

在我们的科学教育中,记录的意义与作用还未被我们完全认识……因此,法国科学教育中的记录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

接下来我们谈谈中法幼儿园之比较。

中法幼儿园之比较-家长观感(北京某女士提供)。

今年九月份女儿就要上小学了,屈指算来,从两岁上幼儿园至今,她也有了四年多的幼儿园经历,先后进过北京和巴黎的三所幼儿园,现在做些比较,希望孩子们能接受更完善的学前教育。

一、教育投入大不同中国家长自从有了孩子以后,相信大部分都会感觉到自己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留给孩子,为他/她的将来做准备。

(一)、在北京的费用女儿满二周岁,上的第一家幼儿园是街道办的,规模较小,不入级和类,但是可以接收一岁半以上的孩子,于是送去了。

赞助费3000元,可以一直呆到上小学为止,但中途退学不退赞助费。

每月交300元左右各种费用。

(北京的幼儿园都提供一日三餐,包括餐费85元。

)无奈这个幼儿园硬件软件都较差,到三岁半的时候转到一家中央机关特级,相当于北京市一级一类的幼儿园,条件确实好得多,还是体育特色幼儿园。

赞助费为一年4000元,三年一共12000元;统一配备全套被褥,共600元。

这些费用报名时一次交清。

因为正当理由退园,可以按年退回赞助费。

如果不参加各种班,在这家幼儿园每月费用大约500元(包括餐费150元)。

但从中班开始,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各种特色班,如游泳、网球、舞蹈、电子琴等,还有每个孩子都要上的英语课,形体课和绘画课等,所有这些都是需要家长另外付钱的。

因为这些课都由幼儿园组织,不用家长利用业余时间陪同,比较省心,所以颇受欢迎。

我们替孩子报了网球、游泳和舞蹈班。

每月一共交费在900元左右。

平均下来,每个孩子在幼儿园的月费在1000元以上。

我女儿是在2000年进的这家幼儿园。

2001年进的孩子赞助费是每年5000元。

后来听说因为国家政策不让收赞助费,要改用新的收费方法,但算起来实际费用比原来还高。

这家幼儿园还办有蒙氏实验班,班里的孩子每年的赞助费为10000元。

北京市还有一些特级幼儿园,赞助费收每年8000-10000元。

但北京很多幼儿园都是由不同的单位创办的,如果是这些单位职工的孩子,就免收赞助费。

(二)、巴黎的费用:法国的幼儿园被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孩子年满三岁,不用交钱,到市政府办一下手续,就可以入园。

大班的孩子由专业人士进行免费的游泳、滑冰和音乐教育。

但法国的幼儿园是不提供正餐的,中午如果在幼儿园吃饭,需要另外交钱,每天2.75欧元,经济困难家庭可打折。

每天上午给孩子吃点心,需要家长提供饼干糕点之类食品。

幼儿园每年一次向家长要求捐赠,以便给所在班级添加各种用品。

捐赠以后会向大家公布总数,我女儿所在幼儿园今年平均每个孩子的家长捐了15欧元左右。

最大的不同是,有孩子上学的法国家庭,每年都会收到政府提供的补助金。

法国良好的社会福利,我们似乎只能望洋兴叹。

2001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9%,是进行此项指标测算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1999年,法国把国内生产总值的7.2%贡献给教育事业。

中法幼儿园之比较—艺术教育。

二、手工和绘画法国是一个人文艺术气息很浓厚的国家,他们的幼儿园非常重视对孩子的艺术熏陶。

我女儿是在三月底开始上法国幼儿园的,不久就赶上春天节表演。

虽说在北京的幼儿园也有类似的表演,但这次还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各班孩子穿戴着自己做的花冠和花衣服,中、小班孩子画了脸,大班孩子举着自制面具,鱼贯出场,轮番向家长表演唱歌和舞蹈。

我女儿所在的班级表演了非洲舞蹈,用的是自己制作的乐器!表演结束,女儿带回家的物品有:一个花皇冠:自己按老师画的样子用硬纸板剪出形状,涂上颜色,老师给钉上皮筋。

一件花衣:事先老师让家长提供成人穿的白色体恤衫一件,孩子们自己用纸剪出大花朵,涂上各种颜色,然后粘在体恤衫上。

孩子往身上一套,就是一件花袍子。

一个非洲风格的鼓:老师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陶制的普通花盆,孩子们自己给花盆涂上各种鲜艳的色彩,然后在花盆口上先后粘上几层纸,晾干了,就能拍出咚咚的鼓声。

还有一件乐器,就是用50毫升的矿泉水瓶,让孩子们涂上颜色,里面装入米粒,瓶口饰以彩纸,拿手一摇,发出沙沙的声音。

这些用廉价材料制作的作品,不见得有多精美,但因为是孩子自己做的,所以弥作珍贵。

女儿进入大班,手工和绘画活动的花样就更多了。

母亲节,女儿在幼儿园做好了礼物带回家,是自制的贺卡和挂饰。

贺卡里面是女儿写的"母亲节快乐"(法文),封面很别致,原来是老师教他们自己涂上绿色,然后在上面洒粗盐粒,盐粒溶化,画面斑驳,别具一格。

听我女儿讲,挂饰是这样做成的:老师用面粉揉成面,放入颜料,孩子们用心型模子各印出三颗心,然后用圆珠笔的笔帽在心的中间戳出小花,在周围再粘小粒的面球装饰。

这些心晾干后,粘在一块黄色的帆布上,帆布后面粘上挂钩。

这样的礼物,没有哪个妈妈会不喜欢。

父亲节,送的是一幅牙签画:先在纸上斜画出多种色彩,然后盖上一层黑色。

孩子们就用牙签在上面作画。

把画贴在裁好的硬纸板上,四周粘上彩色的鸡蛋碎壳。

纸板后面也粘挂钩。

北京的幼儿园也做手工,但最后变成类似艺术品的作品很少。

比方说剪纸撕纸这类活动,中国法国都有,北京的老师让孩子剪完后,碎纸收拾好,就扔垃圾桶了;巴黎的老师则让孩子们把印有黑字的报纸撕成长条,粘在大白纸上,这样就成了作品,贴在幼儿园的墙上,供大家欣赏。

(别说,还真有点当代艺术的味道!)进入法国幼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一些大幅的作品,生动夺目。

曾经有一次我女儿指着其中一幅说:"这是我们班做的。

"仔细一看,原来都是半张半张的非洲脸谱,由孩子们涂出各种颜色,然后密密麻麻地粘在一张涂黑了的纸上。

远看,还真是不错的装饰画。

每学年刚开学,过道教室的墙上是空空的,过一段时间,就慢慢地贴上了孩子们各种各样的作品。

北京的幼儿园里,孩子的作品上墙展出的机会不多,也不成规模。

我记得女儿所在的教室当时贴了一些孩子的照片,还有一些印刷品。

过节时也会挂上一些漂亮的装饰品,但经常不是买的就是老师做的。

有那么一次,让家长提供白色纸盘。

过几天,开家长会,老师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剪下一些图形,涂上颜色,贴在白纸盘上,做成装饰盘,后来摆放在教室里。

本来这是个好主意,可惜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和家长一起做,搞得象一次竞赛,到底孩子做了多少,谁也说不清。

还有一次,整个幼儿园组织利用废物做手工的活动,还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家里做,最后进行评比。

但看那些作品,得奖的,不象是孩子能做出来的,家长估计花了很大的力气。

虽然这种活动有好于无,但给人感觉有点象是家长在比赛。

北京的幼儿园给中、大班上付费的绘画课,我女儿曾经拿回家她画的蝴蝶和金鱼,画得还挺象。

后来在幼儿园的黑板上看到了老师画的蝴蝶,看来是一笔一笔模仿老师的画法。

法国幼儿园的做法很不同。

通常老师用一部分的时间讲课,另外的时间孩子们都是分组活动。

轮到画画的孩子,就穿上专用套衫,跑到画板前面,用笔和颜料在大白纸上任意挥洒,画什么是他们自己的事。

中班孩子画的经常是不同的颜色而已,大班的孩子就能画出些具体的东西来,花、树、房子、人等等,各不相同。

这些作品轮番上墙展出,学年结束都带回家。

除了这个,孩子们画画的机会很多。

新学年开始,老师就让每个孩子画一个自己,然后就贴在挂外套的挂钩上面的墙上,孩子们画的自己可谓千人千面。

在人手一本的家长联系本封面上,也贴着孩子们的画作,都是孩子随意画的,然后自己贴上名字。

法国幼儿园还教一些有趣的作画方法。

今年当地市政府组织的幼儿园作品展,我女儿这个班的参展作品是吹画,就是把几种彩色墨水倒一点在纸上,然后用嘴巴吹出一条条的线,吹得越长越好。

吹完后,在每条线的顶端粘个彩色的小纸球。

整幅画看起来象一片长满小花的树枝。

另外她还带回来一幅画,严格说来应该是手工作品,就是把牛皮纸撕开做树干,用各色皱纹纸揉成小团粘在上面,就成了一棵生计盎然的大树。

三、音乐教育两国的幼儿园都教孩子们唱歌,这点是相同的。

法国幼儿园到了大班,有专业的音乐老师上音乐课。

上课内容是教孩子们认识一些乐器,学习辨认高低音等基本乐理,有时也教他们跳舞。

星期三和课后也有收费的"音乐学园",但只教音乐欣赏和基本乐理,不教乐器弹奏。

市政府下属有一个收费的业余音乐学校,只招收六岁以上的孩子。

第一年上启蒙班,每周一次,每班30个孩子,分5组。

前45分钟每组学一种乐器,过几个星期换一种乐器,这样一年可以接触6种乐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