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的社会主义思想探析

合集下载

蔡和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蔡和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蔡和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08年第1期(总第147期)世纪桥ShiJiQiaoNo.1,2008(GeneralNo.147)蔡和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颜微,王大鹏(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蔡和森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党的建设基本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关键词:蔡和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就是把马克思主要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首先,要坚持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次,必须从中国的实践出发,在中国革命的建设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再次,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最后,要实现理论创新,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蔡和森的贡献是卓着的.蔡和森在党的初创时期,对党的建设有过重大的贡献,是党的光荣创始人之一.在党还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实践经验的幼年时期,他最先根据列宁的建党学说,比较系统和正确地阐述了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的理论原则.这些原则不仅系统,而且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同时还提出了许多卓越见解和光辉思想,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萌芽蔡和森不仅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政论家,宣传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他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对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思想作了可贵的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对我党革命战略策略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认清中国国情,是确定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要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必须走"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道路.蔡和森的思想中不乏闪现着"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的萌芽,对后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蔡和森指出,必须先在"两湖及其他领域下实行土地革命",彻底"改革国民革命军"和"改革财政","巩固后方各省,肃清后方的反动派,尤其巩固两湖",然后才能进行北伐. 特别是当夏斗寅,许克祥相继叛变革命后,蔡和森与李立三及时向中共中央提出"积极准备武力,以暴动对付暴动"的建议,主张在两湖发动工农群众,扩大工农武装,开展土地革命,建立两湖革命根据地.蔡和森认为:"北伐是冯玉祥的事,东征是唐生智的事,都与我们无关,我们不要再为他人作嫁衣裳,伐来伐去,依然两袖清风,一无所得!这便是说现在我必须坚决的自觉的来干我们自己的事,来找我们自己的地盘和武力.这便是指摆在我们面前的两湖问题应首先解决"."摆在我们面前的两湖反革命大暴动不解决,而高唱东征,北伐,只是一句空话!".为此,他提出了在两湖号召和发动农民起来举行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和建立乡村政权, 实行赤色恐怖为中心内容的"两湖方案",要求政治局讨论. 蔡和森的这种建议,是共产国际五月指示到达以前提出的, 反映了他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独立见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蔡和森根据局势的发展变化,把在两湖地区发动和组织农民暴动,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党的中心任务提了出来.蔡和森的这一主张与毛泽东提出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激进的土地政策和大力组织农民"的主张完全一致.这是在革命危急关头,挽救中国革命所应采取的正确方针.正如毛泽东后来所指出的那样g"如果当时比较彻底地把农民运动组织起来,把农民武装起来,开展反对地主的阶级斗争,那么,苏维埃就会在全国范围早一些并且有力得多地发展起来".蔡和森在"八七会议"上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强调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共"五大"后的根本错误就是不执行"五次大会的中心集中到土地革命"的决议, "完全受了小资产阶级的影响而反对一切'过火'的运动".他认为南昌起义后"未宣布没收土地,掀起江西本省的农民暴动,未完全解除敌人的武装而即出走为失策",提议会议讨论此问题.但因形势紧迫,没有时间容许会议讨论蔡和森提出的这一问题.他主动请求中央让他回湘参加秋收暴动工作,实现自已提出的两湖暴动计划.这表明了蔡和森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并和武装斗争紧密结合的观点.1928年6月至7月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蔡和森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第一,他批评了盲动主义的形势估计,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他说,瞿秋自在政治报告中说革命形势仍在"一直高涨","我觉得不妥";"这种分析是非列宁主义的,是非马克思主义的.不间断革命论的分析,是在'八七'后大毛子罗明纳兹同志发明的,'八七'以来党所采用的."这种分析所以错误,是因为它"偏于否认敌人的力量和作用,只看见敌人的弱点,没有看见敌人的强点,只估计了自己的强点,没有估计到自己的弱点.""我们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在与敌人斗争时,一定要能够估计敌人的强点和弱点,也应该估计到我们自己的强点和弱点.如果我们忽视这些,就不啻帮助敌人来消灭自己".同时,蔡和森也反对张国焘发言中"完全否认一切直接革命形势"的看法.他说:"我想要决定这个问题,首先应该问到,所谓直接革命形势,到底有不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是包括整个全国而言,或是仅仅指部分地方而言……另一方面,中国革命,还有它发展的特性,这就是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在估量革命形势上,当然收稿日期:2007—12—08作者简介:颜微(1982一),女,湖南攸县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王大鹏(1981一),男,山东济南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5?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的确可以使我们走到极左和极右的道路上去.的确,我们看到了有些地方的革命发展是向高涨的,如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的农民斗争及情绪的高涨……可是这是不是说,全国范围内有直接革命形势呢?事实告诉我们是没有的."由此,蔡和森作出结论:"大会固然不应放松右的机会主义的倾向,同时尤不应放松左的盲动主义.""我提议大会要铲除过去一切不好的遗传,尤其要打倒不断革命的理论.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能走上真正布尔什维克的道路."第二,蔡和森从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总结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党领导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得出了在农村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军和红色割据局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结论.他说:"游击斗争方面,这个问题在策略上的主要问题首先要问,游击斗争是不是农民运动的主要方式?是主要方式.不但在南方,北方亦如此.以事实看,无论哪个地方,农民运动起来,很快的就转到武装斗争方面.阶级斗争一激烈,一定向这方面走.现在分几方面来看:(1)游击斗争与过去零碎斗争方式已改变,零碎斗争易被敌人分段击破;(2)游击斗争得到的是什么?从前说大一点游击斗争得到割据局面,现在切实说得到建立红军,得到使敌人军队瓦解,这不仅在组织农民武装和建立红军而已,现在的问题在游击斗争的出路怎样?…这里讲到分配土地和政权问题,我不同意国焘的意见, 土地分配不一定要有全国形式.农民打倒劣绅,夺取乡村政权,可以没收土地.部分的建立政权和部分的没收土地,在斗争过程中有可能,而且是必需的."如果游击斗争的发展一旦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那夺取城市可以干的".这样,由于认真地总结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实际经验,蔡和森在"六大"上的所阐述的关于从农民游击战争到建立根据地的思想中,闪现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甚至体现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道路的思想萌芽. 二,对党的建设基本思想的重要贡献蔡和森在北京学习的过程中,在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下,对社会主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初步的认定中国应该学习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了进一步了解世界革命形势,学习先进思想,他来到了欧洲..蔡和森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专着的系统学习,深入了解欧洲革命情况,并认真研究俄国的十月革命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思考,完成了自己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转变.并在此期间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一系列着作,对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正确结论,从而成为勤工俭学学生中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苏联苏维埃政党的学习,感到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共产主义政治组织.通过学习理论和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同各种朋友的讨论,蔡和森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完成了从改良的空想社会主义向革命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从而成为一个"极端马克思派".在对俄国革命经验的研究中,深刻认识到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并在1920年下半年至1921年初,他先后致信毛泽东等同志,指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与改造世界,建议"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他强调,共产党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只有首先组织共产党,"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他的主张得到毛泽东等同志的"深切赞同".并在法国学习期间,就开始了建党的活动,为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毛泽东和曾经是中共旅欧总支部一员的廖焕星对蔡和森的这一功绩作了充分的肯定.毛泽东指出: "罗迈和蔡和森也是法国支部的创始人."廖焕星说:"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是党的最早的组织之一",蔡和森同志"也是与它有关系的".蔡和森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理论,方针及组织原则作了比较系统完整的阐述,对于党的创建和早期党的建设卓有建树.他极力主张应该学习俄国,建立一个与俄国一致的政党,也就是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模式,在中国建立一个6?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这就深刻表明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性质.并且认为应该通过阶级战争也就是通过暴力来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为说明这一主张,他专门列了这样的公式:"方法=阶级战争+阶级专政","目的=创造共产主义社会".而且参照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原则和吸收党员的方法,认为党组织必须有严格的纪律. 他主张:"党的最高机关为中央委员会","无论报纸,议院,团体及各种运动,绝对受中央委员会的指挥和监督,绝不准单独自由活动","党的组织为极集权的组织,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必如此才能养成少数极觉悟极有组织的分子,适应战争时代及担负偌大的改造事业".蔡和森关于建党问题若干方面的论述,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毛泽东对他的观点和建议百分之百地赞成,从蔡和森在党的"一大"以前的革命活动的经历可以看出,蔡和森在党的创建中起过独特的重大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满怀深情地说:蔡和森"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这其中包含了对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中杰出作用与地位的充分肯定.三,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贡献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个人的产物,党的许多卓越的领导人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党的早期的领导人蔡和森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第一,对毛泽东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蔡和森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通过深入学习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先于毛泽东转变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此后.蔡和森致毛泽东的信对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是"引导毛泽东认识和接受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特别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走出空想的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蔡和森在信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社会主义必要之方法: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在一定的程度上,毛泽东早期还是赞同杜威思想的,例如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称,他所主张的改革,"见于思想方面,为实验主义".在读了蔡和森的信以后,毛泽东开始认识到"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不承认无政府的原理是可以证实的原理"."急(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由此可见,毛泽东接受唯物史观,阶级战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从而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深受蔡和森思想的影响,尽管当时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都还是很大的局限性.第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是确定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在我党二大就初步认识了我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蔡和森不仅是二大起草人之一,也是首次"半封建半殖民地"概念的提出者.根据二大的分析,蔡和森明确提出中国革命的对象,即: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国际帝国主义.他最先提出帝国主义及反革命派是"纸老虎"的战略思想,同n,-j-y.要求人们认真扩大反帝战线,把他们作为真老虎来打.这种对帝国主义二重性,还缺乏科学的论述,但对当时的反帝斗争运动,却有巨大的鼓舞作用,是难能可贵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动力问题,蔡和森有也论述.1923年,蔡和森在《外力,中流阶级与国民党》一文中指出:中国国民运动的要素"除占人口最大部分的工农阶级外,当然同被外资压迫而不能有多大发展的幼稚资产阶级——即中流阶级也是革命的基本动力,是革命的台柱子.这样鲜明的论断,代表了当时党内在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认识上的最高水平. 但是对于中国的资产阶级,蔡和森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大革命失败之前,蔡和森就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是不革命的,因阶级使然,所以我们只应与小资产阶级联合,即是与国民党联合,因为他们是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大革命失败后,蔡和森更是把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客观任务之一.以上简要论述蔡和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贡献,但还有待于深入系统地研究.[责任编辑:李伟]。

留法期间蔡和森对引进“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留法期间蔡和森对引进“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一、“原生态”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与蔡和森的猛看猛译在五四运动之前,马克思主义主要通过四种途径传入中国,即日本、俄国、美国、法国。

在这四种历史语境中,日本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

但经过日本语境过滤过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难免会产生偏差。

俄国革命对中国先进分子具有强大的感召,但是革命的经验也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美国“空想的和基督教的”马克思主义显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清末的中国的留美学生都没有成为向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从日本传入中国,但这种学理上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长时间处于书本之上,原因之一是其没有实践上的借鉴价值。

有学者指出,“这种一定程度上被抹杀了革命性的日本语境的留法期间蔡和森对引进“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贡献石晓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天津 300350)摘要:“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动,掀起了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的思想解放运动。

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出现了各种新的思潮,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传播。

1919年3月到1920年底,中国大约有1900人到法国留学,国内掀起了留法勤工俭学的热潮。

中国早期共产党人蔡和森于1919年底携家眷到法国勤工俭学。

当时法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已经建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发行了大量马列主义学说的印刷品,社会主义思潮活跃。

在法国期间,蔡和森认真研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成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源源不断地将“原生态”马克思主义1传回国内。

关键词:蔡和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留法1 “原生态”马克思主义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期间,从法国传回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日本、俄国、美国等传入中国的非欧洲本土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同欧洲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精神武器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1因此,法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勤工俭学运动传入到了中国,这种在欧洲土生土长的“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谈谈蔡和森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

谈谈蔡和森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

谈谈蔡和森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

蔡和森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和追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不平等和经济剥削意识:蔡和森生活在中国晚清和民
国初期,亲眼目睹了社会的不平等和经济剥削问题。

他深
深感受到中国农民和劳动者受到封建势力和外国列强的压
迫,认为这是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所在。

2.受到国内外思潮的影响:蔡和森在留学期间接触到了西方
的启蒙思想、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

他受到国内外智
识革命的影响,开始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和问题,并发展
了对社会变革的兴趣。

3.接触和了解马克思主义:蔡和森在留学期间,接触到了马
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提供一种解
释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框架,并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
思想基础。

4.同盟会的影响:蔡和森是中国同盟会的重要成员之一,同
盟会是中国早期共产主义领导力量的前身之一,倡导了马
克思主义的思想。

加入同盟会使蔡和森接触到更多的马克
思主义理念和同志,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
认同。

总体而言,蔡和森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他对社会不平等和经济剥削问题的关注,同时受到国内外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解决方案,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解放。

蔡和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了他的政治观念和行动,并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试论蔡和森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试论蔡和森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试论蔡和森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蔡和森(1895-1931)是中国无产阶级杰出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宣传家,新民学会发起人之一,法国勤工俭学组织者、实践者之一。

蔡和森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为我党思想理论的成熟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蔡和森在留法期间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蔡和森生于1895年湖南省湘乡县,1913年蔡和森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时与毛泽东结为挚友,他们从立志改革社会的思想出发,共同探讨人生与救国的道路。

1918年4月,他们经过充分的酝酿筹备,共同创办了新民学会,在湖南青年中产生了深远的感召力。

1919年12月,蔡和森与30多名热血青年离开祖国赴法国留学寻找救国真理,在留学期间,他刻苦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理论著作,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他先后与毛泽东,陈独秀多次通信,阐述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具体内容。

(一)社会主义必将是世界的发展趋势蔡和森认为目前世界有四种形势:已经完成无产阶级革命的俄国式,正在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中欧式和巴尔干式,无产阶级革命正在酝酿的五大强国,以及发生阶级觉悟后由爱国主义引导到无产阶级革命的被压迫的民族和地区,如朝鲜,波斯,中国等。

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一个高潮的时期,第三国际的成立表明进行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观此亦可知世界大势所趋。

”(《蔡和森文集》第69页)指出要立即行动起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准备应对国内出现的革命高潮。

他赞扬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认为只有“打倒有产阶级的迪克推多,非以无产阶级的迪克推多压不住反动,俄国就是个明证。

所以我们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和方法。

”(《蔡和森文集》第51页)蔡和森还深刻的分析了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的必然性,指出由于“农民和无产阶级受国际经济压迫便异常之大,加以大战破产,社会革命遂起。

蔡和森对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蔡和森对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三、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蔡和森在当时所提出的对中国共产党的设想, 包括党的 指导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在如今看来很普遍,但是在中国共 产党建立初期,确是很难得的。 在当时蔡和森的思想被毛泽东 评价为非常具有个人看法的重要思想, 足以说明蔡和森对中 国共产党建党思想的贡献。 蔡和森回国后就积极的加入了中 国共产党,积极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工作,了解人们的实际 需求,与此同时,蔡和森仍然积极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将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在一起,研究中国现状,探讨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出自身的看法 和意见。 在后期的工作中,蔡和森负责党中央的重点工作,主 要宣传中国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对传统封建社会的革命思想。 在一九二二年时,蔡和森参加会议,对和国民党合作问题发表 了自己的看法,并对这个问题做了细致的研究。 蔡和森赞成中 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合作, 提出中国共产党可以适当的发 起国民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后期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四、结语 蔡和森在中国革命时期立场坚定,思想敏捷,很好的坚持 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又紧密的联系了中国的实际国情,及 时的成立了新民学会,改变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为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和后期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简介:向雨欣,现就读于长沙市明德中学 K399 班, 连续三年担任校学生会干部,热爱文学、历史和中文写作,其 作品《追忆我的爷爷》、《诸君莫作等闲看》等多篇文章曾在校 刊上发表。 )
118 祖国 2017.11.下
一、蔡和森成立新民学会 蔡和森在青年时代就曾经立誓要拯救中国, 改变当前的 社会现状,对于革命真理的追求十分热衷。 一九一八年四月, 蔡和森和毛泽东等人成立了新民学会,新民学会以革命学术、 改良当代人心风俗为目的, 新民学会的成员大部分是当代爱 国青年,成员们的精神目标一致,立志要改造国家,为社会做 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与蔡和森的思想精神相同。 新民学会不满 旧社会的阴暗和陈旧的思想观念, 一心想要完成改造社会的 伟大理想。 蔡和森在新民学会创立初期提出要勇敢的与恶势 力战斗,要通过新时代的人民将旧社会的恶习和观念改掉,只 有改变原本的旧思想、旧观念,人们的生活才会有希望。 在新 民学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蔡和森又提出过,新民学会不应 该只将眼光放在改造中国上,还应该改造世界,改变人们内心 的思想观念,这也是新民学会的初衷。 为了寻找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在一九二零年初期,蔡和 森曾经到法国去参加学习和培训,在法国学习期间,蔡和森仔 细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俄国革命历程。 在此期间,收集了 上百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和报刊, 为后期中国革 命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蔡和森在 学习期间,用法文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国家的改革历程》、 《社会主义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 蔡和森在翻译的过程 中,对这些著作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分析,很快的成为了一名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回国后,蔡和森给毛泽东写了一些自 身对于社会改革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想法和观念, 坚定的表 明了自身的立场, 分析了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 识,以及马克思主义、列宁思想对于改造国家的重大意义。 蔡 和森明确指出,当代的社会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的问题,不仅会 影响人民的生活,还会影响国家的发展,中国的社会革命势在 必行,是不可避免的一场改革风暴,并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改 变中国目前的现状。 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杰出贡献 蔡和森在法国留学期间深入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 社会的改革有自身独特的看法,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 杰出的贡献。 蔡和森指出,在传统帝国主义和封建社会的统治 下,中国人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被压制, 行为被束缚, 中国人民在目前的国家制度下看不到生活的希 望,找不到任何出路,这也是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原因。 在 中国共产党的统治下, 人人平等, 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法治社 会,与传统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区别。 在十月革命之后,中国 共产党终于正式成立,成功的掀起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潮。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明显的社会阶级基础, 这足以证明了 没有阶级便不能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片面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

论蔡和森的唯物史观

论蔡和森的唯物史观

绪论论蔡和森的唯物史观绪论蔡和森同志(1895—1931)是我党早期杰出的理论家、宣传家和卓越的领导人,他在辉煌而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曾在一次谈话中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作到了”。

周恩来也说过:“和森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

[1](P91-92)在纪念蔡和森诞辰八十五周年时,邓小平题词:“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

陈云题词:“向为革命而牺牲的蔡和森同志致敬”。

聂荣臻题词:“我党早期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2](卷首插页)蔡和森同志不仅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还留下了宝贵丰富的理论遗产。

他的理论著述和政论文章,大约有60多万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蔡和森文集》、《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回忆蔡和森》等文献的出版,理论界对蔡和森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综观理论界对蔡和森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1、蔡和森早期思想的转变。

主要探讨蔡和森由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思想转变历程。

学界一致认为,蔡和森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标志是1920年7月召开的新民学会蒙达尼会议以及随后写给毛泽东和陈独秀的三封信件。

在会议和信件中,蔡和森明确表达了阶级战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根据列宁的标准——“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3](P454),可以认为蔡和森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至于蔡和森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的思想,有的认为属于激进民主主义,有的认为已开始向马克思主义转变。

2、蔡和森的建党思想。

这是蔡和森思想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学界普遍认为,蔡和森是最早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名称是他首次提出来的。

蔡和森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列宁的建党思想和建党实践,并且把它应用于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还在法国进行了建党的初步尝试。

3、蔡和森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贡献。

蔡和森的墨学观及其启示

蔡和森的墨学观及其启示

2019年第11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蔡冲(1991-),女,河南南阳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30日。

蔡和森作为我党早期著名的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为新中国的诞生耗尽了心血,始终记着人民和国家,不断汲取前人思想,试图找到改造中国的新出路,在成长过程中,墨子思想对他影响颇深。

他始终以墨子思想为标准要求自己,挽救中国千千万万个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中。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面对国内国际多重挑战,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年轻一代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加强当代青年人的思想建设有助于早日实现“中国梦”。

今年又恰逢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蔡和森的墨学观对于当前青年人思想建设具有深远地理论指导意义,我们要学习他的爱国爱民情怀、匡复中华历史担当精神。

1蔡和森的墨学观形成历史脉络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

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蔡和森也在此时出生。

随着辛亥革命的到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蔡和森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这一重大事件,对其之前较为封闭的思想也产生了冲击。

但不幸的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被袁世凯窃取,社会上孔学会、尊孔会等组织渐渐浮现,极为推崇孔孟之道,此时蔡和森却特别喜欢墨子的著作。

沈宜甲回忆说:“那时和森不信鬼而非乐,为百分之九十九墨子之徒”[1](P99)。

蔡和森认为袁世凯复辟帝制不成,乃在民心拥护共和。

袁世凯后来复辟失败,中国步入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时期,广大人民群众依然处于苦难之中,这对成长中的蔡和森影响是非常大的。

他经常提到墨子,提起墨子的“兼爱”思想,希望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一些激进的民主人士认识到需要重塑国民性格,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陈独秀率先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一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不断加入其中,而这些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者大多对墨子思想有较深入的研究,通过阅读《新青年》,蔡和森的思维更加活跃,眼界更加开阔。

试论蔡和森的政党思想

试论蔡和森的政党思想

试论蔡和森的政党思想
孙晓春
【期刊名称】《政治思想史》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蔡和森建立马列主义政党的思想形成于赴法勤工俭学以后,共产国际有关文献是其政党思想的主要来源。

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走社会革命的道路以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蔡和森政党思想的棱心内容。

蔡和森的政党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平等的追求。

【总页数】10页(P12-21)
【作者】孙晓春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5
【相关文献】
1.试论执政党与自我监督——学习邓小平有关执政党自我监督思想的论述 [J], 朱联平
2.试论蔡和森早期政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J], 谢起章
3.试论蔡和森的政党思想 [J], 孙晓春
4.试论墨子及其学说对蔡和森早期思想的影响 [J], 张朝晖
5.试论蔡和森早期建党思想形成的标志和特点 [J], 王学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革命 之爆 发 乃是 必 然 的趋 势 , 如 自然 力 的雷 也
割让 , 各大 都会 , 莫不有 外兵 的驻扎 ; 长江 内河 , 简
直任 外舰 横 冲直 撞 ; 关 盐政 早 已共 管 , 路 交 海 铁 通, 现又继 之 ; 外交 内政 , 无一 事能容 中国人 自主 ; 文化教育 也几 乎 全归外 力 支 配 …… ” 外 国 资 一 本 以 自身 的 利益 为标 准 , 们 的 目的 “ 在永 远 他 就
第 7卷
第 3期
南 京 审 计 学 院 学 报
Jun l f a j gA dt nvr t o ra o N n n u i U i s y i e i
Vo . .No 3 17 .
21 0 0年 7 月
J 1 ,2 0 u. 01
蔡 和森 的 社会主 义 思想探 析

85 —
如果 中国通过发 展 资本 主 义成 为 工业 国 , 国物 中
二 、建 立 无产 阶级 专 政 是 实 现
美价廉 的 商 品同英 、 、 、 美 法 日等 国相 比更具 有 国 际贸易 的优势 , 就 等 于断 绝 了这 些 国家 商 品 的 那
销路 , 因此 帝 国主义 不 允 许 中 国发 展 资本 主义 。 其 次 从 国 内 来 看 , 和 森 认 为 资 本 主 义 在 中 国 蔡 “ 必然要倒霉 、 要短命 ” 。因 为 中国没 有独 立 的资 产 阶级 和资本主 义 , 国资 产 阶级 是 由帝 国主义 中
关键词: 蔡和 森 ; 社会 主义 ; 思想
中 图分 类 号 :2 1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编 号 :62— 70 21)3一 O5— 4 收 稿 日期 :0 0— 5— 6 D3 A 1 7 85 ( 0 0 O8 0 0 2 1 0 0
作者简介: 张恒(92 17 一 ) 男, , 山西太原人 , 南京 审计 学院政 治 与行政 学 院讲 师 , 海大学公 河
史 地位 。中国共 产党 创建 前 后 , 在 认 真研 究 中 他 国国情 的基 础上 , 论述 了只有 社会 主 义 才能 救 中 国的观点 , 出 了 中国实 现社 会 主义 的途 径 与 方 指 法, 并且提 出了 中国社 会 主义 建设 的初 步构想 , 形 成 了较 为完 整 的社 会 主义 思想 体 系。 于今 而 言 , 蔡和森 的社会 主义思 想不仅对 毛泽东思 想的形 成
有重大影 响 , 而且 对 当今 正在 进行 的 中国特 色社
劳 力” 。“ 大 强 的 商 品 , 始 由大 炮 送 进 儿 五 开
来, 继之 由本身的需要 扯进来 , ……大机器 生产 品 日日浩浩荡 荡 的输 进 来 , 于是 三 代 以上 的手 工业 者 一批一批 地失其 职业 ” 从 而使 “ , 现在 中国 四万 万人有确指 出中国社会 的半殖 民地半 封建性 质 J 。他说 : “自鸦 片 战 争 、 法联 军 、 国联 军 英 八 以及 中 日战争等 役 以来 , 中国 已被 国际 帝 国主义
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
蔡和森 在 中国较早地提 出了无 产 阶级专 政思
想 , 认为建 立无 产 阶级 专 政是 实 现社 会 主 义 的 他 途径 和方法 。他 于 12 9 0年 8月写 给 毛 泽东 的
会 主义事业也 有积极 的借鉴意 义。


中国走 社 会 主 义道 路 的历 史 必 然性
夷 为半殖 民地 , 人 知道 他实 际 上 已不 是独 立 国 人 了。 _ 他 又说 : 中 国现 在 半封 建 的武 人政 治 ” j 町 “ 之 下 。中国的 内乱 都是帝 国主义在军 阀的背后借
款 卖械助成 的 , 国的 内乱史 已经成 为帝 国主义 中 侵 略 中国的一部分 。 ¨ 总之 , 国际帝 国 主义既 ” “ 是 压迫 中国 的仇 敌 , 又是 军 阀存 在 , 国家分 裂 , 内 乱 永续 的原 动 力 ” _ ¨2 。因此 , 和森 指 出 , 国 蔡 中
蔡 和森运 用马 克思 主义 的观点分析 中 国经 济
共 管理 学院博 士生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马 克思主 义中国化 。
基金项目: 0 2 9年度 南京 审计 学院课题 ( S 2 0 / 3 ) 0 N K 09 B 2
蔡和森是 中 国共产 党早期杰 出的马 克思主义
握住 中国的经济生 命 , 掠夺 中 国的 自然 的富 源与
理论家 和宣传 家 , 在党 的 思想 史上 具 有重 要 的历
电之爆发 一 样 。 l 在这 里 , 和 森 指 出 了 帝 国 ”l j 蔡 主义是 中国革命 的 首要 敌人 , 阐明 了 中国走 革命
道 路 的历 史必然性 。
蔡 和森分析 了 国际 和 国内 的情 形 , 认为 中国 都 没有发 展资 本 主义 的 条件 。首先 从 国 际来看 ,
张 恒
( 南京审计学院 政治与行政学院 , 江苏 南京 20 2 ) 10 9
摘 要: 中共早期 杰 出的马克思 主义理 论 家蔡 和 森在认 真研 究 中国 国情 的基 础 上 , 述 了只 论 有社会 主义 才能救 中国的观 点 , 出了中国 实现社会 主 义的途径与 方法 , 指 并且探 讨 了中 国社会主 义政 治和经 济建设 的初 步构 想, 形成 了较 为完整 的社会 主 义思 想 。这 对今 天 中国正在进 行 的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义事业有积极 的借鉴 意 义。
社会情况 , 阐明 了中国爆发革命 , 走社会 主义道 路
的历 史必 然性 。
蔡和森 首先分析 了帝 国主 义的侵略 给近代 中
国带来 的危 害。他指 出 , 从鸦 片战争 以来 , 国主 帝 义凭借武力从 各方 面侵 入 中 国 , 水 陆要 塞 , “ 大半
人 民 只 有 进 行 社 会 革 命 才 能改 变 自 己的 命 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