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国外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学前教育是孩子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国外,学前教育有着很多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也有很多启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国外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吧!我们来看看国外学前教育的一些特点。
在国外,学前教育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他们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来设计不同的课程和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
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国外学前教育还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情感教育。
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能力,让孩子们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和合作共赢。
那么,这些国外学前教育的特点对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有哪些启示呢?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的经验,更加注重孩子们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来设计不同的课程和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
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的经验,更加注重孩子们的情感教育。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能力,让孩子们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和合作共赢。
我们在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的经验的也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改革和创新。
我们要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来设计适合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课程和活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学前教育的作用,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国外学前教育有很多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也有很多启示。
我们应该在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的经验的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改革和创新,让我们的学前教育更加符合我们国家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孩子们。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试述法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及主要特点

试述法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及主要特点
法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私人幼儿园教育、国家教育的发展和现代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早期的私人幼儿园教育可追溯到19世纪早期,由于当时的法国法律禁止3岁以下儿童上学,因此许多家庭将孩子送到私人幼儿园教育机构接受教育。
这些机构通常由中产阶级家庭经营,除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教育外,还注重音乐、美术、手工艺等方面的培养。
随着国家教育体系的发展,法国政府开始注重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1882年,查尔斯·路易斯法案正式将幼儿园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规定所有3岁以上儿童必须接受教育。
同时,政府还成立了国家幼儿教育学院,负责培训和选拔幼儿教育工作者。
在这一阶段,国家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注重智力和品德的培养,课程内容涵盖语言、数学、科学等多个领域。
到了20世纪,法国的学前教育开始出现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除了传统的幼儿园教育,还有类似于美国的“托儿所”和“学前班”的教育形式。
这些机构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包括情感、社交、体育等方面的培养。
同时,政府也逐渐开始鼓励私人机构介入幼儿教育领域,推出了多样化的教育补贴政策,以支持私人机构的发展。
总体而言,法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由私人机构先行,后由国家正式纳入教育体系,注重智力和品德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多元化教育模式。
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nch Preschool
Education
作者: 左茹
作者机构: 陕西省西安市第二保育院,西安710068
出版物刊名: 学前教育研究
页码: 49-5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法国 学前教育 政府职责
摘要:发达的学前教育是法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学前教育的性质与经费投入,学前教育的目标,幼儿园课程设置和职能以及幼儿教师的定位等方面。
借鉴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经验,我国学前教育要在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拓展多种运营手段,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学前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学前教育是指为3-6岁儿童提供教育和照顾的机构和活动,旨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受到高度重视,并在不同国家存在着各自独特的教育体系和方法。
通过对国际学前教育的比较与借鉴,可以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学前教育的国际比较1. 法国学前教育:法国学前教育实行全日制,针对3-6岁儿童开设幼儿园和小学部。
法国强调学前教育的多元性,注重发展儿童身心、智力、情感和创造力等各个方面。
法国的学前教育注重游戏、音乐和美术等课程,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美国学前教育:美国学前教育注重发展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倡导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美国家庭和幼儿园共同育儿,注重家园合作。
美国学前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鼓励儿童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学习。
3. 日本学前教育:日本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礼仪和纪律观念。
日本学前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开展户外活动和自然教育,鼓励儿童亲近大自然。
日本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国际学前教育的借鉴意义1. 多元化课程:从法国学前教育可以借鉴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开展音乐、美术、游戏等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2. 以儿童为中心:美国学前教育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的个体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可以引入美国学前教育的理念,更加关注儿童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3. 自然教育:日本学前教育注重户外活动和自然教育,可以借鉴其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儿童的环境意识和亲近自然的能力。
三、我国学前教育的改进措施1.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
2. 完善课程:构建多元化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儿童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开展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课程活动。
3. 推进家园合作:加强家庭和幼儿园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和教育。
国外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新一代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我国的学前教育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外学前教育历经几十年发展,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那么,国外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什么呢?一、注重幼儿个性化发展在国外,学前教育的课程体系注重幼儿个性化发展,以幼儿为中心,针对孩子不同的特点和阶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形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和创造力,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对于我国学前教育来说,意味着我们需要重视幼儿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
二、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国外学前教育注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不仅包括传统课堂教学,更多采用游戏、娱乐等形式教育孩子,让孩子在玩中学、在乐中成长。
比如,游戏、艺术、音乐等课程的设置,可以让幼儿在放松的环境下学习,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探究和创造力。
这对于我国学前教育来说,也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三、重视家长与社会协作国外学前教育注重家长与社会协作,认为幼儿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的责任。
因此,学前教育会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如儿童家长参观日、亲子互动等活动,来促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
这对于我国学前教育来说,也需要加强家长与师生之间的沟通,让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肩负教育责任,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总之,国外学前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改进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该注重幼儿个性化发展,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加强家长与社会协作,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改革,为孩子的未来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特色及其启示]法国学前教育启示
![[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特色及其启示]法国学前教育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14e5f22195f312b3069a542.png)
[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特色及其启示]法国学前教育启示法国是全球学前教育发展速度最快、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自近代以来,由于法国政府特别重视从立法、资金、政策等方面保障儿童早期的教育与发展权,因此法国的学前教育在欧洲乃至全球都保持着领先的位置。
据统计,早在1980年,法国4岁儿童入园率已达到100%;1989年,3岁儿童的入园率达到了97%,2岁儿童的入园率也达到了33.7%。
[1]由此可见,法国在学前教育方面取得的骄人成就。
在迅速发展过程中,法国学前教育在其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育机构、教育活动,以及立法、师资培训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当前,在我国以“十二五”为契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背景下,分析和研究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特色,对我国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性质、保障学前教育地位、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一、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特色(一)秉承人文教育传统,发展人性化的学前教育自古以来,法国人形成了以人为本、关注人性、重视人的发展的教育传统观念,认为教育应该为人的发展而服务,不应当以控制和约束人的本性为目的。
尤其在针对0~6岁的幼小儿童时,教育更应当体现其人文特色,建立一种充满关爱的人性化教育大氛围。
在这种理念的倡导下,法国不断秉承其人文教育传统,在学前教育的性质、目标、活动方式等方面处处体现了人性化色彩,形成了人性化的学前教育。
法国政府和社会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在法律条文中明确了学前教育具有奠基性和公益性的性质。
从奠基性角度来看,法国民众一致认为学前教育对于儿童日后的成长与成功,尤其是对于小学教育具有特别有益的影响,应该使学前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
从公益性角度来看,法国实行免费的学前教育,公立幼儿园仅收取少量的餐费,其目的就是要让适龄儿童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较多,但无论是在何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其教育目标都是从促进儿童自身发展出发来制定,其主要目标就是促进儿童身体、智力、性格、感情的全面发展,强调锻炼儿童身体,培养自我服务能力,提高社交技能,激发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此外还特别关注艺术欣赏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教育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在尊重儿童学习习惯和学习节奏的基础上帮助儿童获得有益的经验。
法国学前教育PPT课件

法国通过教育法令把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作为整体加以统一规划。 我国在幼小衔接方面只关注了幼儿园做出的努力,而小学教育也应该思 考关于幼小衔接的相关对策和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衔接和适应的效果。
我国学前教育应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吗?一年or三年?
10
二、经费保障
(一)经费来源 (二)投入体现 (三)分析与启示
b、1837年,法国政府发布了最早的有关托儿所管理和监督体系的 规定。并以“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招收2~6岁儿童,并根据 年龄男女混合编班。
c、1881年,《费里法案》宣布国民教育的三个原则为免费、义务、 世俗化。同年8月,政府颁布教育法令,将托儿所等幼教机构并入公共 教育系统,统一改称“母育学校”。规定法国实行免费的学前教育,并 由政府投资为主体,保障经费来源。
身体的活动又分为三种: 一是身体机能活动,主要有速度、反应能力、克服障碍、解决问题及走、跑、 跳等训练活动; 二是动作协调的训练活动,主要有连贯动作、姿势训练、韵律活动、相反动 作反应、游戏、舞蹈等; 三是身体表达的活动,如哑剧、歌剧、舞蹈及自编动作等。
23
2.2 口语和文字表达及沟通活动的教学
口语和文字表达及沟通活动是指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想法、 经验等。 口语和文字表达及沟通活动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口语沟通方面有木偶故事、排演歌剧、角色扮演等活动; 二是语法、语调训练方面有在分组活动,做实验、调查、请教师或谈见闻、 感想、听故事等活动; 三是文字书写方面有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辨别图示符号图形、 符号、文字的形状及其意义和书写方法。
4.结构化学习
33
1.开放的大课程观
法国的幼儿学校必须向家庭开放,并与之建立和保持彼此信赖的关系, 同时还必须考虑与其他儿童教育机构的合作和协同工作。
法国当代学前教育实践

摘要:法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全球学前教育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本文将从法国学前教育的背景、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探讨法国当代学前教育的实践情况。
一、背景法国学前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
法国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将其视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儿童提供全面、均衡的发展机会。
二、教育目标法国学前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儿童的身体、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 培养儿童基本能力: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为儿童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通过集体生活,使儿童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4. 培养儿童个性品质: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等品质。
三、课程设置法国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教育:包括母语和第二外语的学习,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2. 数学教育: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使儿童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科学教育: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儿童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4. 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绘画、手工等,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5. 社会教育:通过集体生活、游戏等活动,使儿童了解社会规范,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6. 健康教育:关注儿童的健康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方法法国学前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使儿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兴趣和好奇心。
2. 活动教学法: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使儿童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儿童的互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发达的学前教育是法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本文对法国学前教育的法规制度,师资培养以及幼小衔接措施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借鉴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经验,我国学前教育应在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教师素质能力提高,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法国学前教育特点启示
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各个国家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以规范和发展本国的学前教育事业。
法国是一个高度重视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国家,在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延续其人文教育传统。
在学前教育的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法国,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但实行免费制,所以法国的学前教育入学率很高。
而且相当稳定。
1、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
1.1健全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法国是最早制定保护和教育幼儿的法令的国家。
1835年,法国政府颁布关于在各县设立初等教育特别视学官的规定,提出视学官对托儿所有视察和监督的权力,这是国家正式管理幼儿学校的开端。
1837年,法国政府发布有关托儿所管理和监督体系的规定。
1975年,法国政府颁布《哈比改革法案》,有效地促进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1977年,法国教育部进一步明确规定幼儿学校的3项目标:教育、学前准备和照料。
20世纪80年代以后,法国的学前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颁布了有关幼儿学校办学目标的学前教育法案,进一步奠定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1986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幼儿学校:作用与任务》,1989年颁布《教育方针法》。
1990年颁布的《教育法案实施条例》等法令又重新规定了幼儿学校的总目标。
同时,1995年《幼儿学校教学大纲》的颁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1.2全面的师资培养
1886年,法国政府规定,母育学校的教师与小学教师是同级教学人员,都由省级师范学校培养,因此可以互换。
入职后,按照国家规定,所有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必须定期接受职后考核与检查督导。
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工资、调动、晋升等直接挂钩。
此外,法国对母育学校教师的职后培训也相当重视。
法国教育部规定:每个初等教育教师(包括母育学校教师),从工作第五年起至退休前五年止。
有权带薪接受累计一学年的继续教育。
目的旨在提高教学能力,更新知识,了解当前与教育相关的各种理论、观念的发展状况。
母育学校的校长是从有经验的教师中选拔的,要经过120小时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教育制度与组织管理、对教学大纲的评价、学校的内部和外部交流与活动等。
1.3独特的幼小衔接制度
为加强母育学校和小学的一体化,完善幼小衔接,确保学习机会均等。
同时又保证儿童教育的个性化,法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在母育学校和小学教育中建立起一项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阶段”。
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把2至11岁的教育分为三个连续的学习阶段,每个阶段一般由三个学年组成:第一阶段为“前学习期”,包括母育学校的小班和中班;第二阶段为“基础学习期”,包括母育学校5岁儿童和小学前两年级的儿童:第三阶段为“巩固期”,包括小学最后三个年级的儿童。
“教学阶段”制度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它在明确的阶段学习目标的保障下,注重儿童的智力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有利于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有效促进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一体化。
2、启示与思考
2.1完善幼儿园法律法规,加强立法保障
欧洲国家的教育体制及法规建设很完善,且较为公平。
政府投入的公办学校从硬件配备到师资分配都很均衡,私立幼儿园的收费也有章可循。
而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规模各异的私立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收费可观。
办园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却没有规范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的制约。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政府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首先要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应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与措施,以保障学
前教育的基础地位及其价值的实现,保障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
2.2重视教师职前职后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在师资培养上,法国强调不论是园长还是教师,都需有较强的专业背景。
在经过层层选拔之后。
刚毕业的学生才能成为一名新手型教师,入职之后紧接着就是教师培训。
目前,我国教师人才的选拨起点也在逐步增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质量的提升,但对于各类人才的职后培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培训往往是行内专家作的理论讲座,理论上大大提高,但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
另外,政府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投资是微乎其微的。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在幼儿教师的学历教育费用上,教师全部或部分自费的机率是83%,幼儿园支付的机率较小,上级部门基本不负担教师学历教育的费用。
在幼儿教师的非学历教育费用上,幼儿园负担的较多,上级部门全部负担的机率是6%。
负担1/3费用的机率是9%。
因此,政府应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进行统一管理,保证经费投入,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教育资源,科学地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3加强幼儿园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幼小衔接
法国“教学阶段”制度中教育三阶段的划分,无论是在培养目标、课程计划,还是在评估标准上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它将幼儿园和小学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效的促进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条提出:“幼儿园应与小学相互衔接。
”该条例虽提出了幼小衔接的方向,但没有具体的要求,所以在实践中带来了一点偏差。
如何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的衔接是我国学前教育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需加大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力度;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研究与实践:还要注意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
参考文献:
[1]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赵继政,法国学前教育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1994(3).
[4]戴莉,法国幼儿教育师资的培训[J],幼儿教育,1998(2).
[5]叶平枝,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学前教育,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