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尿路感染的特点及其诊治现状

合集下载

尿路感染事件分析报告

尿路感染事件分析报告

尿路感染事件分析报告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女性身上。

通过分析尿路感染的事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有效降低患者的发病率。

首先,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

细菌通常通过尿道进入尿液中,进而进入膀胱和其他尿路器官,导致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尿管位置过近、女性尿道长度短等生理因素都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加之不良的卫生习惯,如不懂得正确的擦拭方式、漏尿等现象也容易引起感染。

其次,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另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尿色混浊、尿道流血等症状。

尿路感染一旦得到确诊,应及时接受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然后,尿路感染的预防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每天擦拭尿道区域、勤洗手等。

其次,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导致感染。

另外,要注意个人防护,例如在公共厕所使用护垫、避免过度清洁等。

此外,女性还可以选择穿棉质内裤,避免过于紧身的裤子,以保持透气性,减少感染的机会。

最后,治疗尿路感染的方法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生素、阴道凝胶等。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增加尿量。

总之,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且易发的疾病,但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情的恶化程度。

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尿路感染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特点以及临床诊治要点。

方法选择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70例,按照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年龄不低于60岁的归为观察组(37例),其余归为对照组(3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观察组在首发症状、诱发因素、尿培养阳性率、耐药情况以及治疗周期方面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患者尿路感染不存在典型首发症状,具有较低的尿培养阳性率,且耐药严重,治疗周期较长,应结合临床症状,尿培养结果等及时制定有效的诊疗方案。

关键词:老年人;尿路感染;临床特点;诊治要点尿路感染作为一种炎症性疾病,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其主要表现为大量微生物在患者泌尿道繁衍,若没有在最佳治疗时期采取针对性措施,患者肾功能将会受到损伤,且存在出现菌血症的可能[1]。

笔者为了给老年患者尿路感染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选择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7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如下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进过全面检查,确诊为尿路感染,且不存在重要脏器官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以及精神障碍等情况。

70例患者中,包括21例男性,49例女性,年龄介于20岁-87岁之间,平均为(48.49±13.41)岁;病程介于1d-8d之间,平均为(4.39±1.42)d。

按照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年龄不低于60岁的归为观察组(37例),其余归为对照组(33例)。

组间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取北京第一三共制药生产的国准为H20040091的左氧氟沙星片(规格0.5g/片)给予患者口服,单次剂量0.5g,每日给药1次。

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实施药敏试验、尿细菌培养。

尿路感染: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尿路感染: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ystitis, pyelonephritis, abdominal pain,
膀胱炎的临床表现除了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血 尿。血尿是指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表现为尿液颜色呈现红色、红褐 色或红色带褐色,在膀胱炎患者中常常见到。血尿的出现提示炎症 已经累及到了膀胱粘膜,需要及时诊治。在诊断膀胱炎时,除了尿 常规检查外,还可以通过尿液细菌培养、尿道、膀胱等部位的影像 学检查,以及细菌药敏试验等多种方法进行确诊。治疗方面,抗生 素是膀胱炎的主要治疗药物,但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 生素,同时还需要注意补充充足的水分、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卫生 等措施。
One More Things
2023-04-13 |
肾盂肾炎:高热、寒战、腰痛、恶 心
肾盂肾炎是尿路感染常见的一种类型,常常伴随高热、寒战、腰痛和恶心等症状。在诊疗方面,可采用药物治疗及辅助疗法。
一方面,在药物治疗方面,应根据细菌的敏感性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复发性肾盂肾炎患者,应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更换强效抗生素进行治疗。 另外,若患者表现为重度高热、寒战、严重腰痛等症状,应尽快进行抗生素的静脉注射治疗,以降低病情发展的风险。
02 病因:感染口入
尿路感染一般是通过感染口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口包括尿道口、阴道口和肛门等。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感染口的受损,如过度清洁、不洁性行为、长 期使用造成刺激的避孕套等。这些因素会使感染口处的细菌易于侵入体内,引发尿路 感染。
另外,如果人体免疫力低下,也容易引发尿路感染。免疫力低下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 的,如营养缺乏、长期慢性感染、肿瘤、药物治疗等。当身体抵抗力下降,细菌随之 有机可乘,就容易造成尿路感染。

让你了解尿路感染

让你了解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本知识点来源于药学专业大学专业书籍,文中涉及药品知识只做简单分享,切勿自行购买口服使用,具体病情用药请咨询药师或医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泌尿系统各器官均可发生疾病,种类较为繁多,其主要表现为排尿改变、尿液性状改变、肿块和疼痛等。

尿路感染是仅次于呼吸道及消化道的感染性疾病。

本节主要介绍尿路感染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1.疾病介绍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膀胱/ 下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肾脏/ 上尿路感染)。

下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区不适和腰骶部疼痛。

上尿路感染患者除了排尿症状外,还多表现为寒战、发热、腰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有膀胱炎症状的患者也可能同时存在上尿路病变。

尿路感染是由来自粪便菌群的尿路病原体先定植于阴道口或尿道口,随后经尿道上行进入膀胱,病原体经输尿管上行至肾脏时,即可发生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也可由菌血症时细菌播散至肾脏,或由淋巴管中的细菌播散至肾脏所致。

尿路感染根据感染发作时的尿路状态可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

①单纯性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腐生葡萄球菌,偶见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及肠球菌属等。

②复杂性尿路感染同时合并有泌尿系统疾病或者诱发尿路感染的潜在疾病。

2.治疗药物选择(1)化学药物。

①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可选用呋喃妥因、磷霉素氨丁三醇、头孢类(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克洛)、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等。

②急性单纯性上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类(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唑肟)、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③学龄前儿童、孕妇无症状菌尿,可根据尿培养结果制订治疗方案,可选呋喃妥因、阿莫西林或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

(2)中成药。

中成药可选用三金片、尿感宁冲剂等。

3.健康管理①注意休息。

②多饮水,勤排尿。

尿路感染汇报ppt课件

尿路感染汇报ppt课件
治疗。
合理用药
根据医生建议,选用合 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按时服药,确保疗程足
够。
定期复查
治疗结束后应定期复查 ,确保感染完全治愈,
防止复发。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
尿路感染基础知识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尿路感染的基本概念、发病原因、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包括女性生理结构特点、性生活活跃 、导尿等侵入性操作、免疫力低下、 尿路结石等。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的症状因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腰部疼痛、发热等。严重者 可出现脓尿、血尿甚至败血症等。
分型
根据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如 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其中,上 尿路感染症状较重,易并发全身感染;下尿路感染症状相对 较轻,但易反复发作。
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会阴部清洁干 燥、避免使用公共浴池和浴巾等。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心理干预和辅导服务提供
心理评估
01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情绪状态、心理需求及应对能力
,为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计划提供依据。
合并症处理及注意事项
合并症处理
尿路感染可能合并其他疾病,如 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治疗时 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积
极治疗合并症。
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充足 的水分摄入,避免憋尿等不良习 惯,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
染复发。
预防措施

尿路感染介绍、检查及病例分析

尿路感染介绍、检查及病例分析

(一)概念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生长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慢性炎症反应。

多见于育龄女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肾移植和尿路畸形者。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临床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

95%为上行感染,多发生于尿道插管、尿路器械检查及性生活后,全身抵抗力低下及尿流不畅者更易发生。

此外,还有血行感染、直接感染和淋巴道感染途径。

(二)临床表现1.膀胱炎女性多发,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烧灼感、下腹部疼痛。

尿液常混浊、恶臭;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

全身症状不明显。

体检可能只有耻骨上区域压痛。

2.尿道炎发病较急,尿道口粘膜红肿、发痒或刺痛。

尿道排出多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继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女性患者症状较轻。

3.急性肾盂肾炎①发热:急性肾盂肾炎发病急骤,可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上升至39℃以上,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②腰痛:患侧或双侧腰痛,多呈胀痛。

肋脊角有明显的压痛和叩击痛;③膀胱刺激症状:由下尿路感染上行所致的急性肾盂肾炎,先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以后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

4.慢性肾盂肾炎50%的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

表现为慢性腰部酸痛不适、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可伴有乏力、低热、食欲减退及体重减轻。

5.无症状性菌尿不同日的2次以上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均≥l05 cfu/ml,且为同一菌种;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称之为无症状性菌尿。

(三)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尿常规外观可浑浊伴腐败味;肉眼和/或镜下血尿;尿白细胞增多(新鲜清洁中段尿沉渣>5/Hp);可见白细胞管型和/或上皮细胞管型;亚硝酸还原试验阳性。

2.细菌学检查1)细菌定性检查新鲜中段非离心尿革兰染色后油镜观察,>1个菌/视野。

2)细菌定量检查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105/ml;耻骨上膀胱穿刺的尿标本出现任何程度的菌尿;导管获得的尿标本细菌含量≥102/ml。

3)细菌定位检查下列检查提示上尿路感染:①尿抗体包裹细菌;②尿液NAG酶升高;③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④Tamm-Horsfall蛋白;⑤输尿管插管获得的尿液培养细菌阳性可直接诊断肾盂肾炎。

尿路感染的最新诊治进展

尿路感染的最新诊治进展

流行病学
Clin Infect Dis 2000,30:152-6
前瞻性研究显示青年女性(18-35岁)发生 率为0.5-0.7次/人.年
40-50%女性一生中曾发生症状性尿路 感染
65岁以上老人尿路感染发生率女性为9.3 %,男性为2.5-11%
女性菌尿发生率65-70岁为10-15%, >80岁为15-20%
尿路感染诊治进展
概述 部分指南解读 复杂尿感的诊治
定义 致病微生物侵入尿路引起尿路非特 异性炎症,简称尿感。
通常,中段尿中某菌体的含量超过105个菌落 形成单位(CFU)/ml时就可确诊为尿路感染。
(1)有症状的女性,中段尿中的大肠菌类 ≥102CFU/ml或非大肠菌类≥105CFU/ml。
(2) 有 症 状 的 男 性 , 中 段 尿 中 菌 体 ≥103CFU/ml。
TMP/SMX抗药率 0% 10% 20% 30%
细菌学清除率 93% 89% 84% 80%
临床成功率 95% 92% 88% 85%
解释: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医学系(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alth System)尿路感染临床指南
对于复杂尿路感染妇女: 1.培养 获得治疗前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
解释: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医学系(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alth System)尿路感染临床指南
对于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是否预防以及用何种药物预防,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 每天一次或在性交后应用抗生素预防,能够减少性交频繁妇女尿
路感染复发频率 曼越橘汁或曼越橘片能够有效减少具有复发性尿路感染病史的性
May. 9 p. [10 references]

尿路感染诊治新进展

尿路感染诊治新进展
演讲人
尿路感染诊治新进展
尿路感染的定义和分类
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
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
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尿路感染的定义和分类
尿路感染的定义
尿路感染是指尿路上皮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性反应。
1
尿路感染包括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输尿管炎等,下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尿道炎等。 Nhomakorabea02
定期进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了解泌尿系统健康状况
03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了解肾脏功能状况
04
定期进行尿培养检查,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类型和耐药性
05
定期进行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了解泌尿系统病变情况
06
定期进行尿路感染治疗效果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2
尿路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腰痛等。
3
尿路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等。
4
尿路感染的分类
急性尿路感染:发病突然,症状明显,病程较短
慢性尿路感染:发病缓慢,症状较轻,病程较长
复杂性尿路感染:感染部位广泛,涉及多个器官或组织
复发性尿路感染:多次发病,间隔时间较短,症状相似
04
抗生素的副作用:注意抗生素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非抗生素治疗
免疫疗法:通过增强免疫系统来抵抗感染
01
益生菌疗法:使用益生菌来平衡肠道菌群,减少感染风险
02
草药疗法:使用天然草药来治疗尿路感染
03
饮食疗法:通过调整饮食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04
辅助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喝水、避免久坐等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澡、勤换内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兰氏染色 1000×
电镜扫描 10000×
纳米级图像
五、发病机制
最重要的因素是细菌本身的毒力和宿主的抗感染能力 细菌毒力因素 :细菌的种类、结构,决定细菌的毒
力 。最常见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具有O、H、K三种 抗原。 (1)O1、O2、O4、O6、O18、O75等菌株在会阴和尿道 能够集群并迁移至泌尿系统,附着于尿路上皮,导致 局部炎症 。 (2)细菌的抗杀菌活性和产生溶血素的能力。 (3)菌伞能够使细菌附着于尿路上皮,利于细菌集群。 (4)细菌黏多糖能够抑制细胞的吞噬作用,而溶血素 使组织损伤。
泌尿系超声作为首选项目,可以发现合并的尿路梗阻、 积脓、结石等病变。在超声有阳性发现时,螺旋是进 一步明确病变的有效检查,优于。
尿路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可以发现上尿路结 石和畸形。
十二、侵入性检查
对于女性患者和无法配合的男性患者,推荐通 过导尿获取中段尿标本。
根据疾病具体情况可以考虑选择膀胱镜等相关 检查。
其发病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都有所不同。除新生 儿外,其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性50岁后因 前列腺疾病引起尿路梗阻的发生率增加,其尿路感染 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
目前国内在尿路感染性疾病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研究 较少,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同 时由于泌尿外科各类导管的普遍使用、内镜操作的增 加等,使得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加,而在治疗 方面却存在诸多的问题。
下尿路感染的特点及其 诊治现状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泽轩 李文浩
一、概念
尿路感染( ),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肾脏、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 的总称。
尿路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应, 通常伴随有细菌尿和脓尿。
正常尿液是无菌的,然而这并非意味着所有出 现在尿液中的细菌都是致病菌。只有当尿液中 检出可以在泌尿系生长繁殖的菌株,并引起感 染才可确诊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
四、致病菌
单纯性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 (70-95%)、腐生葡萄球菌(5-19%),偶见 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 枸橼酸菌属及肠球菌属等。再发性尿路感染的 病原菌可为上述任何一种。
复杂性尿路感染: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变形 杆菌、克雷伯菌、假单胞菌、粘质沙雷菌和肠 球菌,大部分是肠杆菌科(60-75%),其中最 常见是大肠埃希菌,特别是首次感染的患者。
五、发病机制
宿主的易感性因素:阴道上皮对细菌集群的易感性是 女性易患上行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阴道上皮细胞有 较多的细菌结合部位,尿路上皮的细菌受体对宿主感 染的易感性影响较大,易患尿路感染人的尿路上皮细 菌受体较多。血型抗原与上皮对细菌的易感性有密切 的关系。
膀胱能否有效排空、膀胱分泌黏液的能力、尿液中抗 体、尿液渗透压和酸碱度等都会影响尿路对细菌的抵 抗力。输尿管瓣膜的抗反流和其本身的蠕动作用也是 宿主抗感染的很重要机制。
四、致病菌
与尿路结石相关的复杂性尿路感染:大肠埃希 菌和肠球菌较少见,而变形杆菌和假单胞菌则 较常见。可产生尿素酶的细菌主要为变形杆菌, 普罗威登斯菌、摩根氏菌和棒状杆菌,但克雷 伯菌、假单胞菌、沙雷氏菌和葡萄球菌在某种 程度上也可产生尿素酶。有文献报道约82%的 鹿角型结石患者并发可产生尿素酶的细菌感染。
六、感染途径
七、细菌耐药性
国内资料显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 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的耐药近50%或以上,对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和复方磺胺甲惡唑的耐药分别为31%和71%。 国外报道有50.1%和22.1%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苄西 林和复方磺胺甲惡唑耐药,而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 星的敏感性较高达到91.9%。
尿路感染的诊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床诊断基础上,并符合下述四个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1)中段尿或导管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氏阳性球
九、体征
除了一般查体外,应进行全面的泌尿系统体检, 男性患者行外生殖器和直肠指诊检查。
急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耻骨上区压痛,但缺乏特 异性。
盆腔和直肠检查对鉴别是否同时存在的合并疾 病有意义。女性慢性、复发性、难治性尿路感 染必须行盆腔检查。
十、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理学检查、尿生化检查 和尿沉渣检查。
二、分类
尿路感染根据感染的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 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
二、分类
根据有无尿路功能上或解剖上的异常,以及是否存在全身背景性疾病, 又可将尿路感染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大类 。近年来,这种分类方 法因更具临床意义而被越来越多地接受和采用。
三、流行病学
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约占门诊就诊病 例的60%以上,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
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有很高的敏感 性。
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更容易产生耐药现象。
八、临床表现
下尿路感染相关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 耻骨上区不适和腰骶部疼痛,门诊尿路感染就 诊患者95%为急性膀胱炎,最常见的症状依次 为尿痛、尿急、和尿频,可有肉眼血尿。
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痛、 尿频、血尿、背部疼痛和肋脊角压痛,如果女 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和尿频,则尿路感染的可 能性为90%。
尿培养:治疗前的中段尿标本培养是诊断及指 导治疗尿路感染最可靠的指标。
十一、影像学检查
年龄小于45岁的男性尿路感染患者通常不需要进一步 的影像学检查。对于女性单纯性膀胱炎也不推荐行静 脉尿路造影或膀胱镜检查。
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复发性肾盂肾炎、合并无痛血 尿或怀疑合并有泌尿系结石或梗阻时,推荐进一步影 像学检查。
四、致病菌
尿脓毒血症:主要病原体是革兰氏阴性菌,且 真菌引起的脓毒血症比率逐渐上升。
有关尿脓毒血症的细菌菌谱文献报道不多,通 常以复杂性和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细菌菌谱 来替代。大肠埃希菌大约占50%,变形菌15%, 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15%,铜绿假单胞菌5%, 革兰氏阳性菌15%。
大肠埃希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