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分子间有存在相互作用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二、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三、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分解

结合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电解水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

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为:2H 2O 通电2H 2↑+O 2↑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反应的微观过程:

由电解水微观过程可知:

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②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即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形成新的分子。

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④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6、注意事项:

①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 ②现象要点:“正氧负氢”;“氢二氧一”—V 氢气:V 氧气=2:1。描述体积比时要注意比例顺序。

③在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主要原因是:由于氢气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

二、水的合成—氢气燃烧

1、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 2+O 点燃2H 2O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多种物质组成 微观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性质 具有固定的组成、固定的性质

一般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的性质 举例

水、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等

矿泉水、钢材,纯净的空气等

2、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

【知识解读】

1、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O .0899g /L ,其质量约是同体积的空气质量的2/29,是最轻的气体。

2、氢气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纯净的氢气能在空气中安静燃烧,但是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验纯”的方法:如图所示,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②还原性:氢气夺取某些金属氧化物(如CuO 、Fe2O3等)中的氧元素,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氢气是二十一世纪最理想的能源:①氢气燃烧释放的热量多;②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③可以用水为原料制取氢气,原料易得且可以循环利用。

三、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带正电,占体积小,质量大)

原子(不带电)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占体积大,质量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关于原子的结构

①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②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有中子;一种氢原子,原

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同种元素的原子有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

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 多变一 一变多

形式

A+B →AB

AB → A+B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二章探秘水世界知识点归纳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分解 结合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三、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电解水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为:2H 2O 通电2H 2↑+O 2↑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反应的微观过程: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多种物质组成 微观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性质 具有固定的组成、固定的性质 一般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的性质 举例 水、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等 矿泉水、钢材,纯净的空气等

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节运动的水分子时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第2课时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学号班级姓名 1. 下列关于净化水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B ) A.蒸馏、煮沸都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B.用过滤的方法得到的水为纯水 C.使浑浊的水变澄清的一种方法是静置沉淀 D.可用明矾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杂质 2.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 示装置进行过滤。 (1)加明矾的作用是__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沉降__。图中还缺少一种仪器是__玻璃棒__,其作用是__引流__;图中还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漏斗下端没有__紧靠烧杯内壁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防止液体直接滴入 而飞溅出来__。 (2)过滤时,先静置一会儿再过滤,这是为了____使较大的固体颗粒沉降下来,使过滤速率加快__。 (3)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__液面高于滤纸边缘__、__滤纸破损__。(合理即可)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D )

4.区分硬水与软水可用( B ) A.蔗糖水B.肥皂水C.食盐水D.食醋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新鲜空气B.橙味汽水 C.二氧化碳D.水泥砂浆 6.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 D.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7.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 A ) 8.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 1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C .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D) C 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不锈钢A.食盐水B .洁净的空气C.蒸馏水D) A 10.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煮沸可以使硬水软化A .地球表面淡水资源非常丰富B C.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D.明矾净水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1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B.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C.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D.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 D 12.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X,↓)→ⅢⅡ.吸附液氯,↓)→净化的水河水→Ⅰ.沉降、过滤→…→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13.小明将取来的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静置后,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判断下列说法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二章探秘水世界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三、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一、水的分解—电解水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时 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 一、水分子的运动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 快,间隙增大,由液态变为气态;失去能量,运动减慢,间隙减少,由气态变为液态。 2、固态的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 在一定的体积内较自由的运动;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 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和一种粒子,基本属性是: a)分子体积很小,质量轻,(如:1滴水中有1021个水分子) b)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相互作用。(如:气体受压,体积缩小) ③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受热运动加剧,遇冷运动减慢。(如:酒香不怕巷子深) 4、水的三太变化是物理变化,仅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变化,水分子的 大小和数目不会变化。 5、水分子存在的佐证-布朗的花粉运动 6、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能;水天然循环的作用①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完成水资源的重 新分配 二、水资源、、水的净化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大约97.5%的水集中在海洋和咸水湖中 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占水总量的 0.3%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的净化 ①天然水的净化成纯水的步骤: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沉降、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②各步骤的作用: 静置沉降-是除去较大颗粒的不溶性杂质, 过滤-是除去不溶性杂质(较小颗粒的悬浮杂质用明矾吸附沉降再过滤) 吸附-是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有色或有气味的杂质;(吸附是物理变化) 蒸馏-是除去可溶性杂质。 (3)自来水的净化步骤:①沉降②过滤③灭菌(为化学变化) 消毒剂有:氯气、漂白粉、二氧化氯、紫外线。 (4)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如:矿泉水) B 软水 C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一、运动的水分子 1、水的三态变化: ②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 ③用分子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增大,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气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存在相互作用。 ③分子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 ⑤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3、分子性质的应用:解释宏观现象 误区: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隔变大或变小造成的,而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二、自然界中的水 1、水的天然循环: ^ 过程: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地球上的水通过海水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腾作用、冰雪升华等形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并在空气中凝结成云,遇冷后以雨雪的形式再降到地面以及江河湖海。 意义: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水的人工净化: (1)沉降(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明矾: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 [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加速沉降] & (2)过滤(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的速率) 二低: 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防止滤纸被润湿后破损) ②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隙流下,过滤失败) 三靠: ①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面) ; ②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戳破滤纸) ③漏斗末端管口长角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 (3)吸附(颜色、异味) 活性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很大,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4)蒸馏(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蒸馏水 (5)消毒杀菌(氯气Cl2) 3、物质的分类: ` ①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②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4、硬Array水和软 水:

《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 本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2.对水的沸腾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水分子体积增大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水分子质量变轻 D.水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入固体药品 C.检查气密性 D.熄灭酒精灯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5.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D.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 中 6.右图是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净水器中的石子、细 沙、纱布、棉花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吸附 D.过滤 7.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过滤完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A.滤纸与漏斗内壁未紧贴 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8.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精盐 B.白酒、糖水 C.自来水、雨水 D.氧气、蒸馏水 9.下列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 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③硬水不可以转化为软水 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下列操作①静置、②过滤、③煮沸、④蒸馏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1.蒸发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 B. C. D. 1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B.水氢气 + 氧气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氧气水 13.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点燃 点燃 通电 点燃

2013-201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检测题 (新版)鲁教版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2013·重庆)重庆是温泉之都,对温泉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澈的温泉水是溶液 B.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温泉水 C.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 D.过滤可以除去温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2.(2013·兰州)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2O B.2O2 C.O2 D.2O2- 3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 B.Mg C.H D.N 4.(2013·成都)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D.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5.(2013·烟台)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6.(2011?赤峰)下图是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净水器中的石子、细沙、纱布、棉花的作用 是() 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吸附 D.过滤 7. 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过滤完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A.滤纸与漏斗内壁未紧贴 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8. 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精盐 B.白酒、糖水 C. 自来水、雨水 D.氧气、蒸馏水

九年级化学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三、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鲁教版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B)

鲁教版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B ) 一. 选择题 1. 纯净的水是( )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2.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食盐水 B. 水蒸气 C. 氢气 D. 氧气 3. 发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拉瓦锡 B. 门捷列夫 C. 舍勒 D. 道尔顿 4.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C.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 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C.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 原子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 6. 经分析知道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 可能是混合物 B. 一定是纯净物 C. 一定是单质 D. 可能是化合物 7.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蒸发 B. 水结冰 C. 水电解 D. 水沸腾 8.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 A. 2:1 B. 1:2 C. 8:1 D. 1:8 9.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 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D. 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10.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净水器过滤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是( ) A. 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 B. 除去原有的臭味 C. 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 D. 除去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 11. 下列各组物质的类别,其中后一种从属前一种的是( ) A. 混合物 单质 B. 化合物 单质 C. 化合物 氧化物 D. 单质 纯净物 12.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 A. 氢气氧气水点燃+?→?? B. 水氧气氢气通电 ?→??+ C. 碳酸水二氧化碳→+ D. 氢气氧化铁铁水高温 +?→? ?+ 1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14. 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A. Cl Cl 、- B. CO CO 2、

复习提纲第二章探秘水世界

第二章探秘水世界 1、水的三态变化:水由固态液态气态,分子运动速度,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气态液态固态,分子运动速度,分子间的间隔。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变化,是。 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静置沉降 (1)沉降 吸附沉降(明矾:加速沉降) (2)过滤:使用的仪器:,,,。液体过滤的基本操作“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边缘,滤液液面低于的边缘;三靠:烧杯口靠玻璃棒靠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 靠。 (3)吸附(活性炭——吸附作用,吸附有色和和有气味的杂质) (4)杀菌(化学变化) (5)蒸馏:使用的仪器:,,,。 3、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灭菌、这样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4、软水和硬水 (1)概念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2)区分:用,搅拌后,产生泡沫较多的为,产生泡沫较少且有不溶物产生的为。 (3)硬水的软化方法:生活中,工业上。 5、水的电解和合成 (1)水的电解: 仪器:,电源是电源;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负极产生的气体是,能,发出的火焰;体积比是,质量比是。(正氧体大能燃烧,负氢体小能助燃) 表达式:。 (2)水的合成 点燃氢气前,一定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表达式:。 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且燃烧热值高,所以氢气是一种清洁的高能燃料。 (3)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变化,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原子不发生改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6、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组成:由组成,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子(不带电) 构质子(+) 成原子核(+) 2)构成: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 得失电子(—) 电子阳离子(+) 离子(+/—) 阴离子(—) 混合物 3)分类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9、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同一种原子中,其原子核里的和相等,所带的电量且电性,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10、(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一定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4)构成分子的粒子是; (5)构成原子的粒子是; (6)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7)原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8)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9)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10)带负电荷的粒子是、; (11)不带电的粒子是、、; (12)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二章探秘水世界知识点归纳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二章探秘水世界知识点归纳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3)分子间存在间隔;(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三、水的净化方法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分解 结合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电解水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 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 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为:2H 2O 2↑+O 2↑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反应的微观过 程: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多种物质组成 微观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性质 具有固定的组成、固定的性质 一般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的性 质 举例 水、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等 矿泉水、钢材,纯净的空气 等

第二章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分解 结合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液态变为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气态变为液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水 一、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二、水的人工净化(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3、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过滤:把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分离。如:除去黄泥水中的泥沙。 (1)用到的主要仪器: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和玻璃棒。 (2)操作注意事项: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湿润并用玻璃棒赶走气泡)。 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漏斗下端管口靠烧杯内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 ②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将滤纸划破,(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③倾倒液体时,烧杯嘴轻靠在玻璃棒上,防止液体外溅。 三、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硬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四、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电解水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 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 通电 氢气+氧气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反应的微观过 程: 由电解水微观过程可知: 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②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即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多种物质组成 微观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性质 具有固定的组成、固定的性质 一般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的性质 举例 水、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等 矿泉水、钢材,纯净的空气等

《探秘水世界》测试题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苛性钠 C.稀盐酸 D.空气 2.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3.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 A、液面高将滤纸压破 B、液体会溢出漏斗 C、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受器 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 4.下列有关微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B、同种单质可由不同种微粒构成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运动 D、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构成它的微粒无关 5.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静置沉淀 D.吸附沉淀 6.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问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7.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 水→氢气+氧气 C.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 镁+氧气→氧化镁 8.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A、32m B、2m C、1m D、不能确定 9.利用水电解器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阳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阳极玻璃管与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l C.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时发出“噗”声 D.向电解后的残留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呈蓝色[来源:m] 10.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D、在硬水里用肥皂洗衣服会出现泡沫少浮渣多的现象 1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点的粒子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1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14.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 15.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16.下列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钠晶体 D.水银 1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没有间隔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8.在H2,H2O,H2SO4,H2O2 四种物质中都含有的是()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氢分子 D、氢气 19.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2 8 7 2 8 2 2 +11 +2 +1 +17 + + 1 1 2 + 1 1 2 8 + 1 7 2 8 7 + 2 2

新编: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2、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3、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二、学习重点:分子的特征 预习案 1、水受热时,水分子获得能量,分子的运动速率_______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____,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遇冷,水分子失去能量,分子的运动速率________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_______,水又有气态变成液态。 2、分子的特征主要有三点:(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变化完成的,在此过程中,为水提供了能量。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水的,完成率水资源的。 探究案 知识点1、水的三态变化 探究一、怎样从粒子的角度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汽后,水分子本身改变了。 B、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都不会发生变化。 C、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水由水分子构成,冰由冰分子构成,水蒸气有水蒸气分子构成。 变式演练:1、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约长10c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盛碘的一端,可观察到管内充满了紫色的碘蒸气,而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蒸汽消失,又重新变为固体碘。 试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变化过程。

知识点2 分子的性质 探究二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 例2、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是() A 给篮球充气,分之间有间隔。 B 夏天湿衣服干的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 D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变式演练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盛白酒的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会变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和固体难以压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水的天然循环 (1)水通过(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实现自身循环。 (2)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A、地球B、太阳C、风D、海洋 (3)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循环图中①②这两个转化过程: ①,②。 归纳总结: 水的三态变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在变化中_________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是___________。 当堂训练案 1、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是() A.气态 B.液态 C.固态 D.三态均有 2、水变成水蒸气是() A.水的微粒发生了变化 B.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水的微粒由静止变成了运动 3、 0 ℃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4、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干燥,这种现象说明( )

九年级化学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探秘水世界 知识点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三、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一、运动的水分子 1、水的三态变化: ②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 ③用分子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增大,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气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存在相互作用。 ③分子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⑤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3、分子性质的应用:解释宏观现象 误区: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隔变大或变小造成的,而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二、自然界中的水 1、水的天然循环: 过程: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地球上的水通过海水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腾作用、冰雪升华等形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并在空气中凝结成云,遇冷后以雨雪的形式再降到地面以及江河湖海。 意义: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水的人工净化: (1)沉降(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明矾: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 [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加速沉降] (2)过滤(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的速率)

二低: 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防止滤纸被润湿后破损) ②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隙流下,过滤失败) 三靠: ①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面) ②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戳破滤纸) ③漏斗末端管口长角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 (3)吸附(颜色、异味) 活性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很大,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4)蒸馏(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蒸馏水 ) (5)消毒杀菌(氯气Cl 2 3、物质的分类: ①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②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4、硬水和软水: (1)概念: ①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 ②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 (2)鉴别: 取等量的硬水和软水,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搅拌,出现较多泡沫的是软水,而出现很少或不出现泡沫的为硬水。 (3)硬水软化: ①生活中——煮沸法。②实验室——蒸馏法。③工业上——离子交换法、药剂软化法。(4)硬水的危害: ①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 [肥皂中的成分会与硬水中的钙离子形成沉淀,使肥皂失去原有的功效,导致衣服难以洗净] ②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Ca2+、Mg2+) ③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5、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o o d f o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一、运动的水分子1、水的三态变化:①水分子的排列与运动冰水分子排列紧密有序只能在固定位置上振动水水分子间隔较小一定程度上自由运动水蒸气 水分子间隔较大 完全自由运动 ②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 ③用分子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增大,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气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存在相互作用。③分子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⑤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3、分子性质的应用:解释宏观现象误区: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隔变大或变小造成的,而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二、自然界中的水1、水的天然循环: 过程: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地球上的水通过海水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腾作用、冰雪升华等形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并在空气中凝结成云,遇冷后以雨雪的形式再降到地面以及江河湖海。 意义: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2、水的人工净化: (1)沉降(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明矾: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加速沉降] (2)过滤(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的速率)二低:

t h e i r b e i n g ②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隙流下,过滤失败)三靠: ①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面)②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戳破滤纸)③漏斗末端管口长角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3)吸附(颜色、异味) 活性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很大,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4)蒸馏(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蒸馏水(5)消毒杀菌(氯气Cl 2)3、物质的分类: ①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②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4、硬水和软水: (1)概念: ①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②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 (2)鉴别:取等量的硬水和软水,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搅拌,出现较多泡沫的是软水,而出现很少或不出 现泡沫的为硬水。(3)硬水软化:①生活中——煮沸法。②实验室——蒸馏法。③工业上——离子交换法、药剂软化法。 (4)硬水的危害: ①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 [肥皂中的成分会与硬水中的钙离子形成沉淀,使肥皂失去原有的功效,导致衣服难以洗净]②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Ca 2+、Mg 2+)③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5、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概念:①提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里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组成固定由多种物质组成,组成不固定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性质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无固定的性质,组分中各种物质仍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 举例水、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 海水、矿泉水、空气、合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