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必修)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必修)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必修)

信息技术与社会相关知识点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

2.一般我们可以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载体这三个方面来认识信息。

3.信息的作用: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可被用于控制的作用,有告知作用。

4.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可转换性等。

(二)信息技术与社会

1.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称之为信息技术。

2.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语言的使用;

(2)文字的创造;

(3)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5)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3.神奇的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中国的超级计算机。4.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因特网是基于TCP/IP协议的。今天的因特网正在从各个方面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方面的应用。

5.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友好的人机界面意味着技术工具的简单易学和易于操作,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轻松驾驭。

6.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的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7.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信息技术正向低消耗、高速度的方向发展。

8.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发展趋势,必然给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快速发展的通信网络使地球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村落”。E-mail、移动电话和PDA、3G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发展,随时随地为我们提供网页浏览、视频会议、电子商务以及远程教育等信息服务。

9.良莠并存的信息世界。垃圾邮件、网络病毒、电脑黑客、网络诈骗等给网络应用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要客观认识,既不要过度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应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信息获取的相关知识点

(一)信息的获取过程

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1)直接获取信息。直接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人的感官与事物接触,使事物的面貌和特征在人的大脑中留下印象,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渠道之一。例如,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与各种科学实验等;参观活动,包括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

(2)间接获取信息。间接获取信息就是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鉴别和挖掘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信息。例如,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查阅书刊资利、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获取的信息。

2.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工具。

(1)扫描仪可以扫描图片,还可以扫描印刷体文字,并能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自动识别文字。

(2)录音设备可采集音频信息。

(3)数码相机可采集图像信息,部分相机还兼有摄像功能。

(4)数码摄像机可以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

(5)计算机可以通过多种软件,获取来自光盘、网络和数码设备的多种类型的信息。3.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1)信息的数字化就是利用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把各类非数字化资料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存储保存。

(2)OCR技术就是利用专用设备对印刷文字或手写文字进行识别并转化为文字编码的一种实用技术。

(3)图像的数字化就是将图像上每个点的颜色信息按某种规律编成一系列二进制编码,即用O和1的组合来表示图像信息的过程。

(4)数据与代码间的对应规则叫做编码。

(5)目前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编码规则是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二)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与下载

1.因特网的服务功能和应用。

(1)电子邮件: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务功能,是最为便捷的全球通信工具之一。

(2)文件传输:通过文件传输协议(FTP)可以将不同计算机之间、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文件进行传递。

(3)远程登录:通过远程登录协议(TELNET),可以将本地计算机作为远程计算机的终端进行工作,充分共享网络资源。

(4)电子公告牌系统(BBS):主要进行信息的发布和讨论。

(5)信息浏览与检索(WWW):通过浏览器可以浏览信息和检索信息。

(6)电子商务(EC):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活动。

2.因特网的通信协议。

(1)TCP协议:数据传输控制协议。它规定如何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分组和在网上传输。

(2)IP协议:网络互联协议。它主要规定因特网中计算机地址的统一表示方法,IP地址由四段O~255的数字组成。TCP和IP协议是因特网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

(3)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以便各种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在网上传输。

(4)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

(5)邮件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3(邮局协议)。

3.通用资源定位符的组成。

(1)通用资源定位符(URL):又称为统一资源定位器。它用来表示网页所在的WWW服务器的名称以及存放路径。

(2)ORL的组成:协议名或传送方式://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端口号/路径/文件名。其中:

①协议名或传送方式:有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TELNET(远程登录协议)。常用的传输方式有电子邮件传送、新闻组传送等。

②服务器名或IP地址:IP地址由四组O~255数字组成,是因特网上分配的唯一地址标识。计算机域名则是为了便于记忆,用字母、数字形式表示的计算机的IP地址。

③端口号/路径/文件名:是各种协议约定的逻辑端口,一般省略不写,路径/文件是指所访问文件在服务器中存储的路径和文件名。例如:用域名表示的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网站的URL是:http://xxks.jsjyt.edu.cn。用IP地址表示的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网站的URL是:http://202.119.135.100。当键人上面任何一种形式的URL后,计算机都会链接到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网站。

4.使用IE搜索和浏览网页。

(1)IE浏览器窗口的组成。

(2)浏览信息的方法:在地址栏中输人网址,通过超级链接可以浏览新的页面,通过“历史”按钮查阅已浏览的网页,通过“收藏夹"快速浏览经常需要访问的网页。

(3)搜索信息的方法有:分类搜索信息和关键字搜索信息。了解“or”、“and”的功能。

(4)比较著名的搜索信息网站有:百度、Google、雅虎、搜狐等。

(5)浏览网页:当我们登录一个网站浏览时,网页上通常含有多种元素,如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移动鼠标,如果鼠标变成手状,表明此处有超级链接,单击鼠标就可以显示相应的页面。

(6)HTML。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网页都是按照超文本的格式书写的,它在普通文本(用ASCII代码)的基础上,增加链接(LINK)功能,可以方便地从一页跳转到另一页。5.IE浏览器中的常用工具。

(1)前进、后退、停止按钮。

(2)刷新:单击“刷新"按钮,可获得最新的Web页。

(3)主页:单击“主页”按钮,可以返回到每次启动IE浏览器时所显示的页面。掌握设置主页的方法。

(4)历史:单击“历史”按钮,显示最近访问过的站点列表,并可以选择站点,再次快速访问该网站。历史记录列表显示以前查看过的文件和文件夹。掌握删除历史记录的方法。

(5)收藏:单击“收藏”按钮,可以从收藏夹列表中选择一个站点,快速访问该网站;或者添加一个网站地址。掌握收藏按钮的操作。

(6)在“工具”菜单中选择“Internet选项”,弹出“Internet选项”对话框,掌握几个常用选项卡的使用方法。

6.信息下载。

信息下载就是将网上信息保存到用户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上。掌握信息下载的基本知识和

基本操作。

(1)下载网页上的一段文字:选中一段文字,再使用“复制”、“粘贴"、“保存"等操作命令。

(2)下载图片:选中图片,右击鼠标,出现快捷菜单,使用“图片另存为(S)…”命令。

(3)下载网页:将当前浏览的网页保存到用户计算机的存储器上。操作方法为:用“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A)…”选项。文件类型是网页类型(htm)。(4)下载文件:选中文件并右击鼠标,出现快捷菜单,选择“目标另存为(A)…”选项或者利用网页上的“下载”按钮之类的图标、文字信息的提示进行文件下载。

(5)利用因特网所提供的文件传输功能下载文件。一般将计算机连接到FTP服务器,可以下载文件。

(6)用下载工具软件下载文件,如网络蚂蚁。其特点是可以断点续传,即当下载文件过程中,如果遇到断线,它会保存已下载的部分信息,再上网时,可以从断点继续下载,而不必从头开始下载,大大提高下载效率。

7.OutlookExpress的使用。

(1)设置收发电子邮件服务器。

①电子信箱地址格式:用户名@网络服务器的主机名。例如,zhangsan@sina.com.cn,liming@jlonline.com。

②电子邮件服务器。邮件接收服务器:POP3服务器名。邮件发送服务器:SMTP服务器名。

③设置收发电子邮件服务器:打开OutlookExpress窗口,选择“工具”菜单中的“帐户”命令,打开“Internet帐户(A)…”对话框,单击“邮件”选项卡,选择“添加”、“邮件”命令,根据“Internet连接向导”的提示完成电子邮件接收服务器和外发电子邮件服务器的设置任务。

④掌握通讯簿的建立和设置方法:选择“工具”菜单中的“通讯簿(B)…”命令,打开“通讯簿一主标识”窗口,利用窗口中的“文件”菜单中的一些命令,掌握新建组、新建联系人、新建文件夹的操作。

⑤通讯簿中存放许多通信地址,通过建组方法,将通讯地址进行归类,以方便通讯地址的查找和使用。

(2)发送电子邮件。

①掌握新建邮件命令的操作:收件人地址、抄送、主题以及邮件正文编写。

②掌握带“附件”邮件的操作方法。③掌握发送电子邮件的几种方法:“发送”、“以后发送”、“保存”、“另存为”操作的区别。

④掌握邮件发送给多个人时,每个邮件地址之间用“,”或“;”隔开。

⑤多媒体邮件发送:信的背景,信中插入图片、动画、声音等。

(3)收阅电子邮件。

①“发送/接收”按钮作用:单击该按钮,先发送发件箱中没有发送的邮件,再接收外部的电子邮件。

②打开“收件箱",选中一个邮件,在预览窗口中可以阅读邮件全文。如果有附件,单击附件图标,打开相应附件,可以查看附件内容。

③收件箱标题窗显示内容:电子邮件发件人、主题和接收时间,可以按照用户要求对信箱中的邮件进行排序。

④电子邮件排序方法:可以利用“查看”菜单中的“排序方式”命令,选择排序方法;也可以单击标题框中“发件人”、“主题”、“接收时间”等按钮进行排序。例如,单击“接收时间"按钮,则按照邮件接收时间的顺序排列邮件(升序/降序)。

⑤转发邮件:打开一个邮件,单击工具栏中的“转发”按钮,填写“收件人"和“抄送人”地址,再单击“发送"按钮,可将邮件原样发送给其他人。转发邮件时,可以编辑原文件和添加“附件”。

⑥回复邮件:与转发邮件的区别在于:邮件回复给“发件人”.邮件正文内容是收件人自己撰写的内容。

⑦信件的分组归类操作:将电子邮件移动到一个信箱中或复制到一个菜单中。

⑧掌握“工具”菜单中“帐户”、“选项”对话框的一些设置操作。

⑨掌握网上免费电子信箱的申请方法。例如,在新浪网站申请一个免费信箱。学会用免费电子信箱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三)信息的甄别与评价

1.信息获取过程中,能理解并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识别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2.能恰当地选择获取信息的方法、合法地取得信息。能辨证地认识信息的有效获取对于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际问题的影响。

主题三信息加工

总体要求

本模块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信息的加工,要求学生能了解信息加工的重要性,熟悉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理解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能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本信息加工;能根据需求合理使用表格进行信息加工,并实现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能对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数据进行简单加工;利用计算机语言实现编程加工,也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加工;还可综合应用信息加工工具,多方面、多角度地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从而得到新的有用的信息。

相关知识与具体要求:

(一)信息加工的方式和过程

l·信息加工是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计算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资源。信息加工是信息利用的基础,是信息成为有用资源的重要条件。

2·信息加工的目的在于发掘信息的价值,通过信息加工,创造出新的信息。

3·计算机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用大众化的计算机工具软件进行人性化加工;用程序设计进行自动化加工;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加工。

4.信息加工的特点。

用人工方式来加工信息:方法灵活,使用方便,但较繁琐,易出错,费时。

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的精度,增强了信息加工的能力。

5·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是:记录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发布信息、存储信息。

6·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是: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加工软件或者自编程序,实现信息录人、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以及信息存储。

(二)文本信息的加工.

1·文本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二进制、ASCII码)。.

2·汉字的常用编码有:输人码、机内码、输出码。

3·输出码的表示方法有:点阵表示法、曲线表示法、矢量表示法。对应的字库为:点阵字库、曲线字库、矢量字库。

4.常见的文字编辑(字处理)软件有:Word、写字板、记事本、WPS等。

5.文字编辑软件的特点为:界面相似(GUI界面,有菜单栏、工具栏、编辑区、滚动条等);基本功能相近(字体字号选择、新建文件、打开文件、保存文件、打印、关闭等);文字处理功能各具个性,都有多种文本的存储格式,便于不同软件之间信息的共享。6.利用字处理软件可以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字的颜色、上下标、行距、对齐方式、首行缩进、页面纸型、页边距、页码,还可以插入表格、艺术字、图像,绘制图形,制作结构图等,实现图文混排。

(三)表格信息的加工

1.根据需求合理地建立表格、录人信息、设计表头(如合并居中)。

2.能进行表格数据的计算(利用公式或函数进行计算):求和、求平均。

3.对表格数据进行筛选、排序。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建立柱形图、饼图、折线图等图表。

(四)多媒体信息的加工

1.图像信息的加工。理解图像的类型有点阵图像、向量图像;了解常见图像格式;利用自选图形制作较复杂的图形;图像的简单裁剪、修复等。

2.音频信息的加工。了解常见音频文件格式,能对音频信息进行简单编辑o

3.视频信息的加工。了解常见视频文件格式,能对视频信息进行简单编辑。

(五)信息的编程加工

1.编程加工信息的基本过程分为:算法设计、界面设计、代码编写、调试运行。

2.界面是人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接口。设计界面的原则是美观、大方、界面友好。3.调试运行是程序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程序能否正确运行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步骤。

(六)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1.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2.人工智能是人造的智能,是对人脑思维机理的模拟。

3.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1)模式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手写字识别等。

(2)机器翻译:把一种自然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

(3)其他应用:智能机器人、计算机博弈、智能代理、专家系统、机器证明、数据挖掘等。主题四信息资源管理

总体要求:

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能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通过典型数据库的简单操作,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相关知识与具体要求:

(一)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方法

1.管理伴随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和发布等信息活动的全过程。

2.各种信息资源管理活动都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从具体需要出发,对信息资源分类、组织和存储,继而提供方便的信息服务。

3.信息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价值,为正确决策提供大量的、准确的、全面的和及时的信息资源支持,是知识发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4.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人工管理灵活、简便,无需依赖环境设备,但对大量信息资源进行重新组织管理比较困难。

文件管理以文件和文件夹为信息单位,方便信息的整理、加工和检索,但需要人与计算机的高度交互。

数据库信息资源管理便于信息的分类、排序、检索、统计等,处理速度快,效率高,但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要求较高,适合于大数据量、专门化的信息资源管理。

(二)常用信息资源管理

1.用PDA管理个人日常事务。

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俗称掌上电脑,是常用个人信息管理工具,可以记录个人日程安排、待办事项,具备电话簿、计算器、电子词典等功能,还可以与计算机相连进行息交换。

2.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管理工具,它采用树型结构实现目录管理,可以方便、直观地管理和查找文件。

3.用收藏夹分类管理喜爱的网站。

收藏夹是浏览器提供的管理工具,可按一定主题分类,通过创建、重命名、删除等操作,分类管理常用网站。

4.用Blog管理网上资源。

Blog(Weblog,博客或网络日志)是网络上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存储信息资源的工具,可用来保存学习笔记,上传文档、图片、声音、视频文件等资源。

5.用电子表格实现统计资源管理。

电子表格具有信息管理和数据统计的双重功能,可用于电话号码簿、统计报表管理等。6.用共享文件夹实现协作资源管理。

通过“我的电脑”、“网上邻居”或者其他途径,可访问网络计算机上的共享文件夹的内

容,实现协作资源管理。

(三)数据库信息管理

1.数据库的概念。

数据库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方便地收集、加工、存储和管理信息。

数据库技术在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避免数据重复问题,节约存储空间,同时也能减少数据更新时由于数据的重复问题造成的不一致现象。

2.数据库的组成。

数据库包含数据表、查询等多种对象,所有对象都存放在同一个数据库文件中,以方便对数据的管理。

关系数据库以各种二维表格形式管理信息;一个数据表包含若干行记录,一条记录对应一个实体;数据表记录的每一列对应实体的一个属性,称之为字段。

3.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关系。

(1)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它可以让用户方便地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2)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开发的针对具体行业或部门的信息管理软件,其人性化的图形用户界面和所见即所得的操作风格,可以使一般用户在不熟悉数据库技术的情况下,方便、快速地实现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查询及报表生成等功能。

(3)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之间组成一个有机的层级关系。数据库与数据库应用系统之间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连结,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在操作系统基础之上,负责处理数据库应用系统存取数据的各种请求,实现对数据库的底层操作,并把操作结果返回给数据库应用系统。

4.Access的基本操作。

Access是一个典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应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为.MDB,其基本操作有:

(1)启动和退出;

(2)打开已有的数据库;

(3)创建简单表;

(4)选择查询字段;

(5)设置查询条件;

(6)对查询结果排序;

(7)利用更新查询改变数据;

(8)在查询结果表中添加计算字段。

网站规划设计与网页制作相关知识点

4、HTML语言的基本应用

能读懂普通网页的原代码,并能根据要求在文本编辑器中对原代码作适当修改。具体要求如下:

⑴基本信息标记:

HTML标记:

头部信息:

主体标记:,常用属性:background=”url”,text=”#rrggbb”,link=”#rrggbb”,vlink=”#rrggbb”,alink=”#rrggbb”,bgcolor=”#rrggbb”,leftmargin=n ,topmargin=n。

⑵文字设置

标题级别

对齐方式:align=对齐方式。三种方式:left ,right ,center 。

字体设置: ,主要属性:size=”n”,color=”#rrggbb”,face=”字体”。

其它标记:粗体,下划线,斜体

⑶表格设置

表格标记:

,常用属性:border,width,bgcolor,background,cellpadding,cellspacing。

表格标题:。

表头:。

单元格:。

和标记的常用属性:width,height,align,valign(取值top,middle,bottom),bgcolor,background,bordercolor,colspan,rowspan。

⑷图片设置

,常用属性:width,height,align,border,hspace,vspace,alt。

⑸背景声音设置

,常用属性:loop。

⑹视频设置

,常用属性:width,height,align,loop。

⑺超级链接设置

通过文字链接到另一页面:链接文字 通过图片链接到另一页面:

< a herf=”链接页面路径及文件名”>

定义锚点:锚点文字

链接锚点:链接文字

⑻框架设置

①纵向排列多个窗口示例

②横向排列多个窗口示例

③纵横排列多个窗口示例

④框架常用属性

frameborder,border,framespacing,bordercolor。

⑤子窗口常用属性

frameborder,border,framespacing,bordercolor,scrolling,noresize,target。

5、CSS层叠样式表的简单使用

能读懂简单的CSS样式表代码,并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内联样式表,外部样式表)和适当的层叠样式表,插入到当前网页的HTML代码中。

⑴内联样式表

⑵外部样式表

6、JavaScript的简单使用

能读懂常见的JavaScript代码(如日期显示、下拉菜单、计数器、动态字幕、跟随鼠标的图片、跟随鼠标的滚动文本、标题栏里的闪烁效果等)。并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JavaScript代码插入到当前网页的HTML代码中。

标记对。该标记对可以放在和标记对之间,也可以放在和标记对之间。可以在一个HTML文件中使用

标记对任意多次。

⑵指定使用的JavaScript的版本。

例:

⑶插入JavaScript代码的方法。

标记对之间插入JavaScript代码。

网站规划设计与网页制作相关知识点

(一)网站的概念

1.网站、网页、主页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静态网页、动态网页及其相互区别。

(二)网站规划与设计。

选择网站主题,制定网站栏目,设计网站风格(标志、主色调、文字效果、版面布局),规划网站结构,确定网站运行环境,选择网站开发工具,分配网站开发任务。(三)网页制作。

能熟练使用常用网页设计软件(如FrontPage2002或Dreamweaver MX 2004)制作网页。

需要掌握的主要操作有:建立站点,添加表格(插入表格、修改表格、调整单元格、表格的标题和表头、跨列和跨行的单元格),设置超链接(绝对路径、相对路径、锚点),设置图像(插入图像、修改图片属性、图像超链接、热区链接),设置框架(框架的定义、框架属性设置、子窗口属性设置),添加动画、声音和视频。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上

基础知识单元(上) 基础知识单元复习两节课,这是第一节。蓝色、下划线字为考纲上原文。 《考试说明》及详细知识点 (1)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载体所包含的意义,抽象概念,无实体。载体:承载信息的媒介物,如声音、文字、影像等,实体、可感知。区别:电视是载体,电视的内容是信息。 2.信息在计算机内使用二进制的形式表达。国内外使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ASCII码。(2)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3.计算机发展趋势: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 (3)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4.电子计算机的历史按元件不同分为四代,按时间顺序为:(1)电子管;(2)晶体管;(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4)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目前所用)。 5.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C,、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 6.电子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超强记忆力、逻辑判断力;(4)实现自动控制;(5)可靠性高。 7.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分类:(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5)人工智能。(要求能分类;比如:计算卫星轨迹、天气预报属于科学计算;学生成绩管理、预订机票属于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属于辅助系统;导弹、卫星发射属于过程控制;电脑下棋属于人工智能); (4)理解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硬件的关系,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认识计算机的主要硬件并了解其作用。 8.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软件。硬件按功能分为5大类: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如windows)和应用软件(如:word)。 9.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电脑的元件,如键盘、鼠标、麦克风、扫描仪、摄像头。输出设备:将信息从电脑输出的元件,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 10.信息存储的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为B,为8个二进制位。存储一个英文字符使用一个字节空间;存储一个汉字使用2个字节。 11.存储单位换算:1Byte=8bit(比特,二进制位);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 12.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最核心的部件,集成了运算、控制两大功能。我们经常说:pentiumⅣ2.0Ghz;其中pentiumⅣ(奔四)是CPU的型号;2.0Ghz 是主频。 13.存储器包括内存(主存)和外存(辅存。内存主要指内存条,存储速度快,但内容在断电后会丢失。外存有:硬盘、软盘、光盘、优盘等,存储速度慢,但可以长期保存数据。(5)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14.计算机病毒:人为编写的起破坏作用的程序。特征:潜伏性、传染性、破坏性。

信息技术必修一_信息技术基础试题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 5、()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 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确的是(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 ) A:价值性B:可伪性C:具有可传递性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确的是: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A:可以共享的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C:可以增值的D:具有实效性 14、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特征。 A、可传递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价值性 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这体现了信息的( ). A、可以共享的 B、可以增值的 C、需依附一定载体 D、具有时效性 1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最新整理高中通用技术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 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b 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1.设计的内涵:b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1.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知识点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课程结构如下表: 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 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 选择性必修: 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 模块2:网络基础; 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 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 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 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选修:模块1:算法初步; 模块2:移动应用设计; 二、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三、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4.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四、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五: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应公平公正,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4.评价应科学合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七、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过程) 1.确定评价目标与内容 2.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的具体指标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1 重点知识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1.有关信息的定义和解释 几种影响较大的对信息的定义和解释: (1)信息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容。 (2)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容。 (3)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信息是物质系统中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通俗地说:信息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反映,是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容。 2. 信息的主要特征 社会性、传载性、不灭性、共享性、时效性、能动性。 3. 信息的分类 对信息进行分类的常见的8 种方法:容上、存在形式上、状态上、外化结果上、符号上、信息流通方式上、信息论方法上、价值观念上。 (二)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简要掌握信息在现代中的5 点作用:认知作用、管理作用、控制作用、交流作用、娱乐作用。 (三)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这些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指完成信息产生、获取、检索、识别、变换、处理、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 2. 信息技术的三个发展时期 ⑴以人工为主要特征的古代信息技术;⑵以电信为主要特征的近代信息技术;⑶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的体系信息技术是一个由若干单元技术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又是一个多 层次、多侧面的复 杂技术体系。信息技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层次。 ⑴主体层次: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①信息存储技术;②信息处理技术;③信息传输技术; ④信息控制技术。 ⑵应用层次:是信息技术的延伸部分。 ⑶外围层次:是信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信息技术的特点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完整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1.设计的内涵:b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 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1.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 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基础知识点汇总

1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 2 2、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3 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4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5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6 3、 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7 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8 4、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如:3D 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试验;9 语音技术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 )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 10 4、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 )11 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12 6智能代理技术主动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13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 、硬盘、内存、显示器 14 三、信息的获取过程 15 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1)直接获取信息: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加各种科学实验等,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 16 (2)间接获取信息:人与人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获取的信息 17 2、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信息来源分类(1)文献型信息源:报纸、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论文、专刊(2)口头型信息源:通过交谈、聊天、授课、讨论等方式进行口头相传的信息(3)电子型信息源:广播、26 电视、电话、因特网(4)实物型信息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 27 信息获取的工具:(1)扫描仪扫描图片、印刷体文字,并能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 自动识别文字。(2)录音设备可采集音频信息。(3)数码相机可采集图像信息部分相机还有摄像功能。(4)数码摄28 像机可以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5)计算机可以获取来自光盘、网络和数码设备的多种类型的信息。 29 四、网络信息的检索 30 定位信息需求 选择信息来源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评价信息 调整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最全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 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 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除了一般特征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信息技术三年级上知识点

信息技术三年级知识点 1、桌面上的这些小图形称为图标。 2、桌面下面的一行称为是任务栏。左面是一个开始按钮,用来执行各种应用程序。右面有时间显示。 3、硬件就好比是电脑的身体,而软件是电脑的灵魂。软件就是使用计算机的所有技术,没有软件的电脑就成了一堆废铁,什么都不能干。 4、鼠标上通常有两个键,左边的键是最常用的,简称左键;右边的键简称右键。鼠标的正确握法是:把右手食指轻轻放在左键上,中指或无名指轻轻入在右键上,大拇指和小指轻轻握住鼠标两侧。 5、快速连按两下鼠标左键,再松开手,注意两次单击的速度一定要快,这样的两次单击操作就叫做双击。 6、一开机,Capslock指示灯灭,可以输入小写字母。按一下该键,指示灯亮,可以输入大写字母。再按一下该键,又可以输入小写字母。 按下该键的同时,再按双字符键,可以输入双字符键的上档字符。利用该键也可以实现大小写的互换。当处于大写字母锁定状态时,先按下该键不放再按相应的字母键,可以输入小写字母。当处于小写字母锁定状态时,先按下该键不放再按相应的字母键,可以输入大写字母。 7、 8、橡皮键)按一下该键,光标回退一格,可以删掉光标左边的一个字符。 9、 10、 序运行。 11、中英文切换键:control+shift(空格) Word知识

“帮助”9个菜单项。每个菜单项都包含了若干个菜单命令,其中包括了Word 中的所有功能。 (3) 工具栏 列出了各种常用命令的快捷按钮,Word 中包含多个工具栏,如“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绘图” 工具栏等。 (4) 标 尺 利用水平标尺、垂直标尺与鼠标可以进行文本定位、改变段落的缩进、调整页边距、改变栏宽、设置 制表位等。 (5) 文本区(编辑区) 1.Word 的启动和退出(5分钟) (1)Word 的启动(两种方法) a. 在“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Micorsoft Word”选项。 b. 双击桌面建立了的Word 的快捷图标。 (2)Word 的退出(四种方法) a. 单击 Word 窗口右上角的 “ 关闭 ” 。 b. 双击 Word 2000 窗口标题栏上的控制菜单图标 。 c. 单击“文件”→“退出”命令。 d. 使用键盘组合键 Alt+F4 。 2. Word 工作窗口的基本组成元素(10分钟) 启动Word 后,打开名称为“文档1”的Word 窗口,如下图所示。窗口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如下: (1)标题栏 标题栏包含了程序图标、程序名称、正在编辑的文档名称以及标题栏右边控制窗口的三个按钮(最小化按钮 、 还原按钮 、 关闭安钮)等。 (2)菜单栏 在默认状态下,菜单栏包含了“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

高一通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1.技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使自然造福人类。 2.技术对自然产生负影响,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发利用自然。 二、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目的性;技术的创新性;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专利性 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创新推动技术的发展。 2.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技术发明。 科学是发现规律并对其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对大自然的改造。 侧重:科学发现什么,为什么; 技术回答怎么办; 过程:科学用实验证明理论规律;技术用试验验证可行、合理性联系: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发展促进科学的应用。 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专利权申请: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技术可以提出申请。 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

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1)设计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技术的创新、技术产品的更替、工艺的改进都需要设计。 (2)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3)设计促进了技术的革新。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1)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技术的进步直接制约着设计的发展。(2)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3.设计的丰富内涵 技术设计侧重:功能、材料、程序、工艺;艺术设计侧重:色彩、造型、欣赏、审美、感觉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满足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了更可靠的保证;第页共页载体举例:报纸、课本、光盘等信息举例: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播出的新闻等价值性举例: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学习材料、生产技术商业信息、定位系统时效性举例:天气预报、股市信息交通信息共享性举例:网络信息、课本图书等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 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意义: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在不断,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电脑配置说明:虚拟现实技术举例:物理仿真实验室、大型游戏或视频、汽车碰撞计算机模拟实验等语音技术举例:语音拨号、语音查询、语音自动定票系统、语音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信号、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a)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信息的表现载体: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等 信息的实物载体:CD、U盘、硬盘、纸张等 b)信息是可加工处理的 c)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d)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e)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f)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1.下列情形可能引起信息丢失的………………………………………() (A)载体的损坏(B)共享范围扩大(C)获知人数增加(D)有效期限延长 2.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 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机器人、数字地球、虚拟现实、云技术、物联网等。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 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频率越大运算速度越快)、硬盘(存储空间)、内存、显示器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无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讲义和练习 第二章 信息获取 相关知识点: 一、信息的获取过程 1. 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1)直接获取信息(相对而言,获得的信息最可靠):如,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会劳动、参 与科学实验;参观活动等 (2)间接获取信息,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 2.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3. 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工具 信息来源分类 (1)_文献型_信息源:报纸、期刊、图书、辞典、论文、专刊 (2)_口头型_信息源:通过交谈、聊天、授课、讨论等方式进行口头相传的信息 (3)电子型_信息源: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 (4)实物型_信息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 信息获取的工具 (1)扫描仪扫描图片、印刷体文字,并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 自动识别文字。 (2)录音设备可采集音频信息(麦克风、录音笔、mp3) (3)数码相机可采集图像信息,部分相机还有摄像功能 (4)数码摄像机可以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 (5)计算机可以获取来自光盘、网络和数码设备的多种类型的信息 二、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与下载 1. 搜索引擎及其类型 搜索引擎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 定位信息需求 选择信息来源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评价信息 调整

按工作方式划分为: (1)全文搜索引擎(_关键字_查询) -----全自动 代表网站:百度_(baidu)_、_ _谷歌(google)_、_北大天网__ (2)_目录索引类_搜索引擎(分类搜索引擎)-------人工 代表网站:_搜狐(sohu)_、_新浪(sina)__、__网易(163)__、雅虎(yahoo) 实际上,当前许多搜索引擎都在朝着两者兼备的方向发展,Google、新浪、搜狐等都设置了以上两种搜索方式。 (3)元搜索引擎能方便地检索多个搜索引擎,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的全面性。 2. 信息下载与保存 (1)下载文字:选中指定文字,再使用“_复制_”、“__粘贴__”命令,将其保存到word(doc)或记事本(txt)中 (2)下载图片:__右击图片__——“_图片另存为__”命令——选择保存路径,输入文件名(3)下载网页:“文件”菜单——“_另存为_”命令——命名和选择保存类型,再按保存按钮。(4)下载文件、软件: ?文件——“目标另存为……”下载(适合小文件下载) ?利用FTP服务(适合大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利用下载工具软件:如_网络蚂蚁_(NetAnts)、_网际快车__(FlashGet),其他还有迅雷(ThunderBird)、影音传送带(Net Transport)、BT下载等(适合大文件下载)(特点:断点续传、批量下载、多线程) 关键词解释: 断点续传:当下载文件过程中,如果断网,它会保存已经下载的部分信息,当再上网时,可以从断点处继续下载,而不必从头开始下载,大大提高效率。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课本P25补充三种存储位置) (1)统一资源定位器,表示网页所在的WWW服务器的名称以及存放路径 (2)URL的组成:协议名或传送方式://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端口号/路径/文件名。 例如:https://www.360docs.net/doc/8f7929546.html,:80/index.jsp UNC(通用命名约定)用来标识局域网中的共享网络资源 例如:“\\计算机01\计算机技术\复习资料.doc” 本机路径本机中的文件的位置例如:“C:\Windows\复习资料.doc”

浙江省高中通用技术知识点汇总.-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 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三、技术的未来 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b 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设计的内涵:b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1.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 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①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 ②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例:宾馆床位之间距离的设计) ③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生理需求(例:咖啡屋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 ④信息的交互(例: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案例:汽车的颜色) 三、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技术试验的重要性:b 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例:技术试验卫星) 重要性: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例: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分类,技术试验可以分为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2.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a ①优选试验法:例: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②模拟试验法:例:汽车碰撞试验;大坝水利试验(缩小比例模拟)等。 ③虚拟试验法:例: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用计算机模拟)。 ④强化试验法:例:砖块等施工材料的抗压试验、耐火试验、水管抗压试验 ⑤移植试验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许多生物领域的试验。 3.简单的技术试验:c 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 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技术试验试验报告项目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 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特别是在设计的后期,对设计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试验,可以为设计的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1.设计的一般过程: a 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模型或原型、④测试、评估及优化、⑤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方案优化可以对三种典型人群,即专家、潜在客户、用户进行征求意见。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循环,不能将 科学是通过各种方法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理论,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达尔文发现进化论、居里夫人发现镭等。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如: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恩格尔巴特发明鼠标、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 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