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料髋关节假体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人工髋关节假体材料-马瑞

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用途:用于骨水泥型假体的固定
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优点:生物相容性好,质轻,强度较高
缺点:塑型变形,表面磨损率高
用途:关节内衬
问题:⑴ 灭菌方法会影响磨损性能
⑵ 磨损颗粒导致骨溶解
⑶ 硬度偏低,长期使用会产生精度偏差
3. 高交联UHMWPE
加强聚乙烯的抗磨损性能
③ 复 涂合层涂(层多表孔面金:属材复料合复HA合,涂金层属(喷H砂A+表T面iO复2/Z合rOH2A/T,i/生多物孔玻表璃面)+B,M结P)构复合
表面处理方法
① 等离子喷涂技术(应用最广泛,涂层不均匀,制备过程中HA产生裂纹, HA因高温分解)
② 电泳沉积(需对基体进行热处理) ③ 高温烧结 ④ 溶胶-凝胶 ⑤ 微弧氧化 ⑥ 快速仿生化学沉积
的皮质骨和松质骨之间,具有一定延展性
生物学固定
表面类型
① 巨孔型表面:早期,孔径1-2mm左右,孔隙率50%,有孔金属型,珊瑚面 型,珍珠面型
② 微孔型表面:最佳孔径150-400/700μm,孔隙率在30-60%,厚度0.8-2mm, 二维微孔表面(钴铬钼珠粒烧结,HA喷砂),三维微孔表面(离子喷涂, 化学沉积)
.
2
☞人工关节材料
1
金属类
2
高分子类
.
3
陶瓷类
3
金属材料
1. 不锈钢
优点:强度高(屈服强度860-1000MPa)
缺点:生物相容性差,疲劳强度低,耐磨损性能差
用途:已淘汰
2. 钴基合金
优点:在体内接近完全惰性,对裂痕内氯化物的侵蚀220 Gpa),应力遮挡效应高
优点:耐磨损,低摩擦,组织相容性好(组织对磨 损颗粒的反应轻)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时假体的选择及术后疗效分析

• 临床研究 •139.[12] 张毅,李智勇,黄东峰,等.SPR 术及康复治疗对痉挛性脑瘫患者的姿势及行走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0,15(3):138-140.[13] 徐罗刚,李珊.脑瘫SPR 术后肌兴奋仪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1):684-684.[14] 张宗红,高年进,曾惠英.小儿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的康复护理[J].华夏医学,2015,28(5):116-118.[15] 陈章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2): 244-247.[16] 孙昊.运动功能训练在高危脑瘫患儿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65):161.[17] Mu Xiao-hong,XU Lin,et al.Application of exercise therapy onrehabilitation after 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SPR) inchildren with cercbral palay[J].Zhongguo Gu Shang,2009,22 (9):674-676.[18] Steinbok P,Reiner A,et al.Therapeut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following 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diplegic cercbral pala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Dev Med Child Neurol,1997,39(8):515-520.[19] 胡雁.循证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0] 程志.痉挛性双瘫患儿高危因素、GMFM 评估以及SEP 检测临床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21] 郝江丽.GMFM 在小儿脑性瘫患康复治疗中的临床运用及意义[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0.[22] 赵志霞.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8):59-60.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时假体的选择及术后疗效分析吕大鹏(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1)【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时假体的选择及术后疗效。
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应用比较

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应用比较对于髋关节退化、创伤后或风湿性疾病髋关节磨损及髋关节骨折或缺血坏死等,现多选用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及康复较快及较好。
但对于选择选择骨水泥型的假体还是非骨水泥型的假体来进行治疗却争论不休。
现普遍认为使用骨水泥型的假体在置换后很少会出现肢体的疼痛,且较少发生股骨干劈裂,置换后可获得很好的髋部活动功能,并且降低了假体的翻修率。
但选择非骨水泥型的假体,其费用低,手术时间断,且不会因骨水泥而引起类似的并发症。
现分别对文献中报道的骨水泥型假体及非骨水泥型的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分析,从中对比出两者在其中的疗效、使用年限的长短及舒适度,及其适合的人群。
标签:骨水泥型髋关节;非骨水泥型髋关节;髋关节置换术;应用比较在股骨颈骨折后,最常发生的并发症是股骨头的缺血坏死,但对于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目前还没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Ⅲ期以上的股骨头坏死[1-3]。
曾有文献报道,用旋转截骨、髓内减压及带血管或不带血管骨移植等方法把股骨头保留下来并让它生存下去,但以上的治疗效果均不太理想[4-5]。
对于股骨头坏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选择的最终治疗方法,在掌握好了恰当的手术指征后,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加上正确的手术操作手法及术后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1 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
其中,骨水泥由粉剂和液剂(丙烯酸粘固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双组分构成的黏结剂或骨填充剂。
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是用骨水泥对骨折后的置换人工髋关节进行粘接固定,对骨折进行固定及作为药物控释载体等,骨水泥型假体对髋关节的固定是属于“机械固定”。
而非骨水泥中生物固定型的假体常用Zweymuller人工关节假体,它是由钛合金锻造出来的,具有良好的生物间相容性,能把髋关节假体与自身骨组织之间进行直接的固定。
全陶关节在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

6.假体之间的紧密贴合
臼杯内壁和股骨柄颈上被制作出许多沟槽, 镜下表现为一系列凸起和凹槽。当安装上 股骨头或髋臼内衬时会压平这些凸起,这 样力的传导就会均匀的分布在陶瓷假体之 间的连接部位。
7.选用大直径股骨头
陶瓷股骨头直径的增大并不增加关节面的
磨损。使用36mm的大直径的股骨头不仅降 低了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提高了术后 髋关节的稳定性,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有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康复。
一.常用人工关节陶瓷材料的种类
• 氧化铝陶瓷
• 氧化锆陶瓷
氧化铝陶瓷
目前常用的高纯度氧
化铝是氧化铝粉末在 1600~1800℃的高温 下烧结而成。 氧化铝陶瓷韧性较金 属低,氧化铝陶瓷制 成的股骨头直径必须 大于或等于28mm。
氧化锆陶瓷
氧化锆陶瓷的密度、韧性和强度都高 于氧化铝陶瓷,降低了陶瓷假体破裂的风 险,而且可以制成22mm的股骨头。
1970年法国Pierre Boutin医生首次将氧化铝陶 瓷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但当时: 材料的质量 —— 较差 假体的设计 —— 不成熟 手术技术 —— 不完善 早期的陶瓷全髋关节并未取得 满意的结果。
几十年来,随着材料制作工艺的不断改 进,新型假体的设计和手术操作技术的日 益成熟,使得陶瓷全髋关节取得了巨大的 进步。
谢 谢!
Thank you!
氧化锆陶瓷可制成小于 22mm直径的股骨头
二.陶瓷的材料学特点
• 出色的耐磨损性 • 极高的硬度
•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出色的耐磨损性
陶瓷表面为离子型结构,高负电荷,因而有良好的浸 润性。体液可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关节面得到良好的润 滑,降低了摩擦系数。因而具有出色的耐磨损性。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的治疗效果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的治疗效果分析尚俊;张建【摘要】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需重建患侧髋关节,其中颈干角是重要的解剖学结构,但临床使用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的治疗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明确。
目的:分析THA中采用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的疗效差异。
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94例THA患者,根据使用不同颈干角的股骨柄将患者分为颈干角为127°的小颈干角组和颈干角为135°的大颈干角组各47例,对患者术后生物力学指标、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小颈干角组1例和大颈干角组2例共3例失访,其余小颈干角组46例和大颈干角组4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5~30个月,平均(26.2±3.1)个月。
小颈干角组术侧股骨偏心距(FO)相对于健侧的变化值(xFO)、该变化值与健侧FO的比值(sdFO)显著大于大颈干角组(P<0.05),而两组的FO、股骨头旋转中心高度相近(P >0.05)。
术前及术后1、3、6、12、24个月进行Harris评分及双下肢长度的测量,两组患者的Harris 评分及双下肢长度差均得到明显改善(P均<0.05);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 >0.05)。
小颈干角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大颈干角组(P<0.05),而小颈干角组假体脱位、松动的发生率与大颈干角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两种不同颈干角的股骨柄假体均能较好的恢复髋关节功能,但颈干角为135°的假体能够更好地重建髋关节解剖结构,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期刊名称】《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11)011【总页数】4页(P832-835)【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颈干角;股骨假体【作者】尚俊;张建【作者单位】[1]临汾市人民医院骨科,山西临汾041000;[2]渭南市中心医院骨二科,陕西渭南7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4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髋关节坏死或退变性疾病的有效外科手段[1]。
Wagner—SL生物固定型股骨柄假体在复杂髋关节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Wagner—SL生物固定型股骨柄假体在复杂髋关节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复杂髋包括:髋关节翻修、骨质疏松的高龄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发育不良、既往截骨术病例、现对复杂髋的假体选择目前争议较大,但生物型长柄固定假体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wagner SL生物固定型股骨柄假体通过远端紧压配合获得初始稳定性,通过骨整合获得远期稳定性,临床报道的中远期疗效良好。
该文就wagner SL生物固定型股骨柄假体设计特点、临床应用中远期效果及近年设计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随着髋关节置换术的增加,关节假体使用寿命及人们寿命的延长,关节翻修数量逐渐增加。
现已成为各大三甲医院主要复杂大型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尤以老年人多见。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发病率及发病年龄都有增高的趋势。
因保守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术后生活质量差,手术治疗成为首要选择,高龄患者多伴有明显骨质疏松,同时合并有多种内科疾病,无法耐受长时间卧床及创伤较大手术。
故关节置换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早期下床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而髋关节先天性发育不良及既往截骨术病例均有股骨近端发育不良,无法进行近端固定,故远端固定假体柄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1 生物固定型股骨柄设计Wagner SL股骨柄是远段固定为主锥形的长柄假体,1987年由Wagner报道,早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远端的锥形设计钛合金柄在欧洲日渐流行。
多数报道假体为Wagner SL stem这是种一体式的远端锥形固定柄,大量报道证实了这种远端锥形设计的优点[6]。
这种假体是专门为髋关节翻修所设计,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并进行了许多改进,其锚定的设计理念和骨整合能力的理论也得到了验证。
股骨柄为锥形几何形态设计8条纵向锐利侧棱嵴及圆形的截面,整个假体柄锥度呈2°,假体的材料是钛铝铌合金,假体表面为金刚砂粗糙面支持骨整合,假体侧棱嵴间的沟槽也为髓腔内血管再生提供了空间,假体长度为190~385 mm,有效地增加了假体柄与髓腔的接触面积和界面长度.此种假体早期稳定性来源于股骨柄假体和髓腔的压配,后期稳定性是依靠骨整合长入,其早期稳定性并不依赖于股骨距的完整,而是依靠股骨柄中远段与髓腔的压配。
生物医用材料在髋关节系统中的磨损性能

生物医用材料在髋关节系统中的磨损性能摘要长期以来,磨损一直是限制人工关节假体服役性能与寿命的瓶颈。
关节面磨损产生的磨屑而导致的无菌性松动是人工关节失效的主要原因。
目前,影响髋关节系统磨损最重要的因素便是生物医用材料的选择。
本文综述了应用于髋关节系统的生物医用高分子、生物医用金属和生物医用陶瓷等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磨损、无菌性松动、髋关节系统、生物医用材料引言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和创伤,是世界上成功率最高的外科手术之一。
据统计,人工髋关节的使用寿命为10-15年,远低于人工髋关节的预期寿命,显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节奏和老龄化的社会需求,其功能也远远达不到临床要求。
而人体髋关节中由于滑膜、滑膜液和软骨在关节面之间能提供足够的润滑[1],很少发生磨损。
因此,研究人工髋关节系统的磨损性能尤其重要。
人体正常关节软骨和附近肌肉构成接触,而在人工髋关节中,关节面基本上被认为是点接触。
外来材料一旦放入体内,骨的模量受到影响,载荷会转移到模量值较高的材料(Co、Cr、Ti等金属植入物)上。
因此在一定的时间点,骨变得相对脆弱,导致应力屏蔽效应,最终可能面临灾难性的失效。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植入技术和医学科学使得新材料、新设计和测试技术的发展。
市场上最常见关节面材料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陶瓷材料。
1.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髋关节系统在金属-金属组合磨损时,金属离子会持续被释放出来,最终造成磨损行为。
这些金属离子进入血液,沉积在肝脏和肾脏,严重时会使病人致癌。
为了防止这些影响,研究人员创造聚乙烯(UHMWPE)衬垫起到了某种缓冲作用。
对取出的髋臼部位进行观察,通常能发现亚微米级长的细纤维。
这些细纤维在屈伸方向(即髋关节运动的原始弧线)的纵向方向上定向,且在横向上的弱化。
因此,在运动过程中,这些定向表面层往往会破裂,在人体内释放出微米和亚微米大小的磨损颗粒。
陶瓷材料人造髋关节的探索

陶瓷材料人造髋关节的探索摘要:本文将总结最近在髋关节假体材料这一领域收集到的信息来开发一个理论上的声音髋关节假体探索,从而找到适合身体的最佳材料。
关键词:陶瓷材料髋关节探索“外科医生不听材料科学家”这是菲舍尔博士(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在最近的髋关节置换讨论会在皇家外科医学院得出的结论。
这是一个不应该发生但是实际存在的情况。
本文将讨论一些更精细的细节材料的选择,从材料科学家的角度来看,材料科学洞察髋关节假体材料的新品种,纳米复合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将可以作为一个新的选择。
本文将总结最近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使用收集到的信息来开发一个理论上的声音髋关节假体探索,将通过理论测试,以评估材料的适用性,从而找到适合身体的最佳材料。
1 髋关节材料髋关节置换需要支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力量,在1公里每小时的步行速度平均峰值的力量是病人的身体体重(BW)的约280%,在5公里每小时是1480%BW,而且步行的峰值力将总是高于在其他的运动模式的峰值,例如跑步,跳跃。
植入物也需要有良好的循环疲劳,平均1840万步每年的力量需要克服。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体内的材料必须是稳定的,特别是在通常植入在年轻患者的髋关节表面的植入物。
的植入物必须生存恶劣的环境中的任意组合组成的水,水+水合离子,氨基酸,核酸,脂类,脂膜,肽,糖类,多糖类,泡囊,脂质体,蛋白质,ECT。
最后,该材料还必须同周围的骨组织有相似的刚度和抑制应力。
应力会导致骨吸收按照沃尔夫的法律。
正如你可以看到性能的材料必须符合所有这些标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目前的大部分材料是根据其要求取自航空航天业,然而最近的证据已经发现,许多这些材料实际上是有缺陷的。
本文将讨论的陶瓷材料将会根据以上的要求进行探索。
从前几代的氧化铝植入得出的教训是高脆性是一个病态通缉。
氧化铝和氧化锆的韧性和疲劳极限的差别是基于较高的韧性氧化锆相变增韧。
转型增韧是高强度的一个关键。
裂缝成因亚稳四方谷物转变成单斜相的裂纹尖端应力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关节材料的发展已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而且 在最近 20 年中发展迅速。人工关节的作用是置换人体 关节中的某一肢体关节,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其关 节功能[1]。对人工关节材料的基本要求:①生物相容性 好。所谓生物相容性是指生物材料和人体组织接触后, 在材料-组织界面发生一系列相互作用后最终被人体组 织所接受的性能,且材料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 影响、无毒、无排异反应等[2]。②生物力学相容性好。 生物力学相容性是指植入材料和所处部位的生物组织 弹性形变特性相匹配的性质;在负荷情况下,材料与其 接触的组织所发生的形变是否彼此协调。因人工关节在 体内所承受的应力,通过人工关节材料-组织界面进行 传递,如果两者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不匹配,则 将使人工关节松动而导致植入失败。为此,人工关节材 料与骨骼的弹性模量、热膨胀性能及其强度应尽量一 致。③生物结合性能好、固定好:即要求人工关节与周 围的骨组织结合良好、不发生相对移动和下沉等。人工 髋关节置换的成功取决于优良的假体设计,制造工艺和 手术操作。全髋关节假体必须长时间反复承受至少相当 于人体质量 3~8 倍的负载[3]。这样就要求术后髋关节必 须有满意的材料学和生物力学基础。④寿命长。人工关 节一般设计寿命为 20~50 年。
收稿日期:2011-02-19 修回日期:2011-03-20 (20110219014/GW·W)
姚进.不同材料髋关节假体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7):3196-3199. [ ]
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 Meta 分析类文章。 1.2 资料提取策略
检索人相关内容:第一作者。 检索时间范围:1990-01/2011-02。 关键词:中文关键词为“髋关节置换;髋关节假体 材料” 。 检索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1.3 对纳入文献的评价 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 170 篇。 经阅读标题、摘要、全文后,排除内容重复、普通综述 后筛选纳入 18 篇文献进行评价[1-18]。文献的类型主要包 括对髋关节假体新材料及相髋关节置换材料选择及临 床应用。
摘要 背景: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等制作的人工髋关节关节都已成功应用于临床,产品也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 段,但是每种材料依然存在各自的优缺点。 目的:评价不同材料髋关节假体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 1999-01/2011-02 有关髋关节假体材料的研究,关键词为“髋关节置换”。 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 Meta 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 18 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金属材料在髋关节置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髋关节置换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金属关节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 烯髋臼的组合,但金属的弹性模量与人体骨骼相差甚远,导致应力遮挡效应,容易引起假体的疏松和不稳定;生物惰性陶 瓷在活体内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很好的机械强度,而生物活性陶瓷具有骨传导的特点以及与活骨整合的性能;复合材料假 体因其可调的弹性模量和足够的力学强度,力学性能接近人体骨骼而逐渐被重视。但目前还缺乏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力学 相容性好的理想假体材料。因此,应从改进人工髋关节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材料的耐磨性与力学性能,增强假体与宿主 骨的结合性,减少应力遮挡,寻找新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材料等方面来提高置入物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延 长假体使用寿命。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髋关节假体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7.037
Yao J. Different prosthesis materials in hip replacement.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11;15(17):
3196-3199.
[ ]
Received: 2011-02-19 Accepted: 2011-03-20
Abstract BACKGROUND: Prostheses made of metallic materials, polymer materials and ceramic material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clinic, and the product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a more mature stage, but there are stil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each material.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tur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hip prostheses. METHODS: An online search of Wanfang database was performed to retrieve articles about hip prosthesis materials published from January 1999 to February 2011 with keywords of “hip replacement”. Repetitive articles, reviews and Meta analysis were excluded, and finally 18 articles were includ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Metal joint head and polyethylene acetabular combination is used most in hip replacement. However,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metal is far from that of the human skeleton, which leads to stress-shielding effect, and is likely to cause instability and loose of prostheses. Bio-inert ceramics is regarded as high stability and good mechanical strength in vivo, while bioactive ceramics have abilities of bone conduction and osseointegration in vivo. Composite prosthesis has been emphasized because of its adjustable elastic modulus and adequate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simi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with human bone. At present, there is no ideal prosthesis with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mechanical compatibility. Therefore, we should modify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processes of hip prosthesis to improve the wear resistan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enhanc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prosthesis and the host bone, reduce stress shielding, and hope to find a new hip prosthesis so as to promote the biocompatibility with the host and prolong the prosthesis life.
郑明等[18]研究不同材料假体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近期临床效果的影响。研究选择了 85 例 92 髋人工全髋 关节置换患者,通过 X 射线影像资料,对不同材料髋关 节假体对股骨近端、髋臼周围骨质的应力影响进行临床 观察。结果显示各组均未发现髋臼及股骨假体松动的临 床表现,髋臼及股骨假体周围的骨量无明显应力性骨吸 收影像,金属-金属组、陶瓷-陶瓷组未发现有碎屑反应, 陶瓷-聚乙烯组、金属-聚乙烯组部分有碎屑反应。结果 说明使用不同材料假体组合并不会导致股骨假体、髋臼 假体与骨界面应力的显著差别,其远期效果差别除了与 假体的制作水平、患者的骨质条件及医生的手术技术等 密切相关外,聚乙烯材料产生的磨损碎屑所致的骨溶解 应该是最关键因素。以下分别评估各种假体材料的特点 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2.1 生物医学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在髋关节置换中占有 重要的地位,目前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金属 关节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髋臼的组合,并且随着金属 材料配方和制造工艺的改进,金属/金属关节的组合越来 越受到重视。但是金属的弹性模量(100~200 GPa)与人 体骨骼(1~30 GPa)相差甚远,导致应力遮挡效应,从而 引起假体的疏松和不稳定;并且由于金属是生物惰性材 料,植入人体后始终作为宿主的异体存在,容易变形和 松动;另外金属在人体内的富氧环境中能在其表面形成 2~5 nm 厚的氧化层,其在摩擦作用下容易脱落,在脱 落部位金属假体释放金属离子和颗粒,一方面增大了磨 损率,另一方面释放的金属离子具有潜在的毒性[5],这 些缺点严重影响了金属型人工髋关节的长期应用效果。 经过长期国际范围内的研究与探讨,目前用于关节置换 的基础金属材料常为医用不锈钢、钴基合金和钛合金。 钴基合金是各种骨科内植物的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生 物材料。因钴基合金较不锈钢强度高、模量低,生物相 容性好,且抗腐蚀能力强、耐磨性能好等,故在关节置 换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6]。但其也具有不可矿局的缺点: 韧性差而不适合机械加工,并且钴、铬金属离子具有毒 性。
Yao Jin, 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ianji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20, China yaoji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