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指南
如何做好一台完美的初次髋关节置换,技巧全在这!

如何做好一台完美的初次髋关节置换,技巧全在这!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精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败的决定因素每台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之前至少需要回答以下问题:•该患者具备手术适应证并且排除了禁忌症。
(经得起同行评议)•该患者术前身体状况是否已调整到耐受麻醉和手术风险的状态。
•该患者的手术难以程度(常规与非常规),以现在的医院设备、技术团队、器械商准备假体种类和配合能力是否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完成手术,并保证至少八成以上优良率,如果不能,请不要尝试冒险。
•非常规手术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后有个预判,如果不能获得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信任理解,不要尝试挑战高难度。
如何制定手术方案?1.怎么样才是一个接近完美的初次全髋置换?•合适的外展角、前倾角、联合前倾角(防止脱位和延长假体使用寿命);•正确的旋转中心(将髋臼放入真臼、双下肢基本恢复等长);•合适的偏心距、保持臀中肌张力(良好步态和远期假体生存率);•尽可能多保留骨量情况下获得可靠的初始稳定性(促进骨长入及为下次翻修保留骨量);•在骨性结构改造与软组织松解间取得某种平衡(不能为了恢复长度牺牲过多软组织)。
2.如何设计一个完美的髋关节置换?入路选择,后外?前侧?前外?•术前模板测量,假体安放设计:(可借助模板或CT测量)•髋臼侧:需要多大的臼,是涂层还是金属骨小梁,是否需要加强杯;准备把髋臼放在什么位置?(旋转中心)多大角度?(前倾,外展),有没有足够的骨量(是否需植骨);•股骨侧:是否存在明显畸形,需要准备何种假体,是否需要股骨近端截骨、骨重建?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四步曲髋关节术前计划髋臼侧操作股骨侧操作术后影响学评估1.术前评估:如何从一张普通骨盆片中获取足够信息中心边缘角(CE角):髋臼外上缘到股骨头中心连线与垂线所成之角,正常20°~30°,DDH患者此角变小,反应股骨头旋转中心移位程度,小于20°提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Sharp角:在骨盆正位片上,双侧泪滴下缘连线与泪滴下缘至髋臼上缘连线的夹角,正常值为33°~38°,此角大于40°提示髋臼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人工置换髋关节,缓解因髋关节疾病或损伤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该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水平,更与术后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手术前、手术后和康复期的角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进行详细阐述。
一、手术前的健康教育1. 术前评估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病史询问,以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此过程中,患者需要提供详细的病史信息,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情况,以及过去的手术史等。
同时,医生还会进行各种检查,如X光、CT、MRI等,以评估患者的髋关节状况和手术风险。
2. 了解手术过程和风险在确定手术适应症后,医生需要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和风险,以帮助患者做出决策。
手术前的健康教育应包括手术的目的、方法、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告知患者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血栓等。
患者应该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利弊,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3.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如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清洁身体、停止服用某些药物等。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准备,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患者还应该了解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以便术后能够顺利恢复。
二、手术后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1. 术后恢复手术后的恢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恢复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指导,包括进行物理治疗、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休息,避免过度活动等。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康复训练,逐渐恢复关节的活动能力和肌肉力量,以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2. 术后护理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护理工作,包括伤口护理、药物治疗、预防感染等。
患者应该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患部受到外力碰撞或挤压。
同时,患者还应该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药物治疗,如镇痛药、抗生素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要点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要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如髋关节退行性变、髋关节炎和髋关节骨折等。
该手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术前评估、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
下面将介绍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技术要点。
1.术前准备:在进行手术之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对患者的身体状况、髋关节功能、相关疾病和手术适应症进行评估。
同时,还需要进行髋关节的影像学检查,如X线、CT和MRI等,以确定髋关节的病变程度和手术方案。
2.麻醉选择:一般情况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采用全身麻醉,但也可以选择脊髓麻醉或者局部麻醉。
其中,脊髓麻醉可以减少手术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而局部麻醉则具有无神经系统损伤和较低的术后镇痛需求的优势。
3.手术切口:手术切口选择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方法是侧卧位切口和背部切口。
侧卧位切口是较为常用的切口方式,对于严重髋关节弯曲或髋关节骨折患者,可以选择背部切口。
4.骨组织切割:首先,需要对髋关节进行切割,包括股骨头和髋臼。
髋臼切割一般采用髋臼杯的形式,股骨切割则选用相应的人工股骨头。
切割骨组织时要保持平直的切削面,确保人工髋关节的固定和稳定。
5.病变组织清除:在骨组织切割之后,需要彻底清除病变组织。
这包括清除关节囊的炎症组织、髋关节软骨的损伤以及髋关节周围的纤维组织。
清除病变组织可以减少术后感染和滑膜炎的发生。
6.人工关节植入:一旦骨组织和病变组织被清除,就可以开始植入人工关节了。
人工关节包括股骨头和髋臼杯,可以选择金属、陶瓷或者塑料材料。
植入人工关节时,要确保精准的骨骼重建和良好的关节稳定。
7.关节功能恢复:手术结束后,需要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康复训练包括肌力锻炼、活动幅度恢复、走路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
术后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水平。
总体来说,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术中需要精确、细致地进行骨组织切割、病变组织清除和人工关节植入,术后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
a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指南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指南什么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替换髋关节的一种手术,关节由两部分组成:髋臼(骨盆内杯状骨)和股骨头。
手术过程中,这两部分被去除并由人工假体替代,人工髋臼由高分子材料组成,人工股骨头及相连的柄由粗大的合金材料组成。
这些人工部件安置于正常的骨盆及股骨组织内。
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非骨水泥全髋关节假体有可能使骨质长入,并且比骨水泥假体耐用,这种假体主要为年轻患者设计,在某些病例,只有一或二个组成部分用骨水泥固定,其余的部件不用骨水泥,该假体称混合型髋假体。
什么时候我们考虑全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常用于严重关节炎,该手术有时也用于诸如髋骨骨折或无菌坏死(股骨头坏死),很多病人55岁以上行手术,但该手术偶尔用于较年轻患者情况不同,但绝大多数患者有如下病变要考虑手术:①严重的疼痛,不仅限制工作、娱乐,而且影响日常起居活动,②疼痛使用抗关节炎药物无效,限制活动,③明显髋关节僵硬,④X线显示关节炎或其它疾病。
全髋关节置换术预期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能使90-95%患者完全减轻或大部分减轻疼痛,允许患者做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动作,在康复师指导下允许你进行激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很多髋关节僵硬的患者术后重获接近正常的活动度,几乎所有患者均有改善。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大手术,各种并发症的结果可归结为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最常见并发症并不与髋关节直接相关且不会影响手术效果,它们包括:小腿血栓、脑血栓、泌尿系感染或尿潴留。
影响全髋关节的并发症很少,但这些病例中手术会不很成功:下肢不等长,关节僵硬,髋关节脱位(球自臼中脱出),髋关节感染。
一些并发症例如感染或脱位可能要求重新手术,感染的髋假体有时不得不取出,残余肢体短缩(约1-3英寸),而且是患肢,但那样会使患者感觉较舒适且行走时用手杖或拐杖扶持。
髋假体如何耐用按我们早期观察,90-95%髋假体能成功使用10年以上,主要的远期问题是松动或磨损,松动发生即可以是骨水泥碎裂,也可以使骨质吸收引发。
髋关节置换指南精选文档

髋关节置换指南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髋关节置换指南第一章髋关节解剖髋关节是球窝关节,它允许股骨(大腿骨)和骨盆(髋骨)之间发生运动。
位于骨盆的球窝关节称为髋臼。
股骨球形的头部与髋臼相匹配,组成球窝关节。
它可以使下肢有广泛的活动。
股骨头的外表面和髋臼的内表面有关节软骨覆盖,关节软骨坚韧,非常光滑,允许两个关节面之间在活动时轻易的相互活动。
骨盆和股骨之间有坚韧的连接,包括韧带和关节囊覆盖关节,使其稳定。
髋关节的活动由周围有力的肌肉引发及控制。
健康的髋关节允许下肢在其活动范围内自由活动,支撑上部肢体,吸收从走路及奔跑活动中产生的冲击力。
第二章需要髋关节置换的疾病有一些疾病导致病人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必须进行关关节置换手术,最常见的情况可能是骨关节炎,通常指软骨有磨损,破裂表现的关节炎。
骨关节炎可以在病人没有先前髋关节损伤的情况下,由髋关节磨损而发病。
在某些人身上,可能有某些遗传的倾向,使他们增加了患骨关节炎的可能性。
缺血性坏死是另一个可能需要髋关节手术的病症。
此时股骨头球部丧失了其血供的一部分,相应地组织开始坏死,这导致了股骨头的塌陷及髋关节的退变,缺血性坏死与酗酒,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及其他疾病治疗时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有关。
髋关节功能的异常由髋关节创伤,髋关节骨折和儿童时期出现的髋关节疾病有关,例如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多年后能导致髋关节退变。
机械性异常导致过度的磨损和撕裂。
第三章治疗选择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使您的髋关节痛疼缓解,这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或服止痛药,另一种选择是手术置换您的髋关节。
置换髋关节通常在疼痛变得持久,并影响您的日常生活,且您和您的医生共同认为这是最好的治疗方案是才被推荐采用。
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目的是:缓解疼痛纠正任何畸形,如:下肢不等长恢复髋关节丧失的功能改善您的生活质量髋关节置换手术包括采用人工制造的,称为假体的装置置换股骨头(球部)和髋臼(球窝)。
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手册概要

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手册现代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并逐步得以迅速发展的一项骨科新技术。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人工关节置换术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治疗晚期关节病变行之有效的方法,被誉为二十世纪骨科发展史中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欧美国家十分普遍,在人口仅2.6 亿的美国,每年施行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的病例就达50余万之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理念转变的进步,目前我国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数量正在明显增加。
人工关节置换术对医生的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均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议您在做出治疗决定之后,应该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对该项手术有专长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治疗。
对疾病的治疗,一半来自医生的辛勤劳动,一半来自病人本身的配合,二者缺一不可。
这本手册的目的,是将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作一个简要的概述,使需要做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本人及您的家人能够在术前对手术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术后的注意事项及如何进行功能锻炼有较好的理解,以便在配合医生治疗和功能锻炼方面带来更多的方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将尽全力使每一位患者在我们的精心治疗后都能正常走路,享受生活的灿烂阳光。
最后祝您健康!请注意:本手册是仅供有关病人参考的知识性读物,每一位病人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情况和条件,应根据手术医生的指导来配合治疗。
全髋关节置换(THA )简介当您决定接受或已同医生商定要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来减轻髋关节的疼痛,这本宣传手册将有助于你了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一些优缺点,你将了解正常髋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引起髋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术后从事那些活动和锻炼可以帮助你恢复肌力和关的活动度,以便重新从事日常活动。
为什么要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由于疾病导致髋关节破坏,出现疼痛、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非手术方法治疗无效时,就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置换的病例有100 余万例。
人工髋关节置换诊疗流程

人工髋关节置换诊疗流程适应证及禁忌证:1.适应证:股骨颈骨折:65岁以上Garden III型及以上的头下型或经颈型骨折;Pauwel角>45°。
均可考虑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根据患者身体耐受情况决定全髋或半髋,通常>70岁,ASA麻醉分级3级或以上患者,建议行半髋置换。
ASA分级小于3级的可行全髋关节置换。
粗隆间骨折:通常首选内固定,如髓腔宽大,骨质疏松,或伴有髋臼病变可考虑关节置换。
骨性关节炎:髋关节明显疼痛,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
伴有活动痛,尤其是外旋诱发疼痛、活动受限者,可行关节置换。
股骨头坏死:IV期坏死,或伴有明显的髋关节炎。
髋关节发育异常: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 ,髋臼内陷,髋臼撞击综合征伴严重的髋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2.禁忌证:感染:任何形式的活动性感染,均需等感染痊愈后3个月以上手术。
神经肌肉病变:瘫痪、下肢肌力显著下降者。
严重的臀中肌无力患者。
精神及认知障碍:不能自主控制自身行为,无法配合康复锻炼患者,不宜行关节置换手术。
一、术前谈话及患者教育:1.人工全髋关节首要的手术目的是缓解疼痛,或改善严重的功能障碍。
2.手术后可以早期下床行走(2-3天),但是推荐在术后2周内以卧床休息为主。
3.根据手术入路不同,早期关节活动范围有差异,后外侧入路早期限制屈髋、内收、内旋。
直接外侧入路没有体位禁忌。
远期活动度二者没有差异。
但高龄患者均建议限制髋关截活动度。
4.如手术得当,髋关节假体的30年生存率大约为80%,10年生存率超过90%。
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forgotten hip”,完全无不适感。
5.术后4周推荐在助行器辅助下行走。
一般不需要特意锻炼髋关节周围肌肉,如较瘦弱者,可行股四头肌、臀中肌、臀肌功能锻炼。
6.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无菌性松动(金属对聚乙烯产生磨屑较多)是术前需要与患者重点交代的几个问题。
二、术前准备:1.皮肤:需要观察患者全身皮肤有无破损;背部、下肢、会阴部是否有红肿,是否有疖或痈;如有需予以治疗,治愈后择期手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一、手术适应症非手术治疗和其它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患者,包括:1原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炎2类风湿性关节炎3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髋关节病变4部分严重的髋臼骨折5股骨颈骨折,包括少部分新鲜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及经保守治疗和其它内固定术后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髋部创伤后骨关节炎7特发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髋臼发育不良所致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9髋部周围肿瘤10特殊疾病,如肾病性、血红蛋白S病、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对于年轻病人的选择,一定慎之又慎.二、手术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主要包括髋关节活动性感染和结核的存在,以及威胁病人生命的合并症的存在.2.相对禁忌症:神经营养性疾病和外展肌力严重不足的患者.三、手术入路选择1.前外侧入路:经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间隙进入.2.外侧入路:通过臀中肌和臀小肌于转子附着处前部的松解而达到外展肌群的松解.3.后外侧入路:经臀中肌后方和臀大肌间隙进入.4.经大转子入路:采用大转子截骨.四、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失误和并发症(一)合并神经损伤1.发生原因:1直接损伤;2骨水泥及电刀所致热灼伤;3神经周围血管损伤.2.预防:(1)术中小心牵拉;(2)保护坐骨神经;(3)防止骨水泥渗透到神经周围;(4)避免过度延长肢体,术前应根据X线片及假体型号,计划下肢延长长度;(5)熟练的手术技巧.(二)合并血管损伤1.原因:1手术器械因素;2骨水泥因素;3血管因素.2.预防:(1)术中仔细和轻柔操作;(2)髋臼边缘放置牵开器应靠近骨面(3)髋臼假体固定螺钉应固定在骨中,避免损伤血管及软组织. (三)骨折1.原因:患者骨质疏松及先天性或后天性骨质结构异常改变和手术医师操作失误等.2.防治:(1)髋臼骨折:如伴有骨质疏松,可采用同等大小的髋臼打磨器或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避免髋臼骨折.(2)股骨骨折:①术中骨折:多出现在以下情况:取内固定物所遗留的空洞造成应力增高;骨骼发育不良或存在畸形;软组织严重挛缩;插入过大的假体锉或假体;骨质疏松造成骨强度下降.②术后骨折:骨质出现过分应力集中、严重创伤、假体松动、骨质量下降.采用的原则按术中骨折处理.(四)感染1.原因:包括术中污染、体内其它部位存在感染病灶、病人体质差、长期服用激素、手术期间存在隐匿感染等.2.预防:选择最佳手术时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采用层流手术室、使用紫外线、仔细手术区域消毒和覆盖、严格无菌操作、精细熟练的手术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抗生素骨水泥的应用、手术室内流动人员的限制、防止切口污染等.(五)术后脱位1.原因:1术前因素:有患髋术前手术史、翻修术;2术中因素:后侧手术入路的选择、假体头的尺寸、假体放置失误;3术后因素:关节活动过早,尤其术后早期过早屈髋超过90°,或过早进行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活动.2.治疗:治疗前需详细研究脱位原因.(六)术后假体松动:1.原因:1生物力学因素:作用于界面的应力、界面结合强度、应力遮挡和骨吸收;2生物性因素:磨损颗粒的产生和扩散、界面纤维膜的形成、破骨细胞的激活和骨溶解;3外科技术.2.预防:1改进外科技术,获得假体-骨水泥-骨组织或假体-骨组织界面间的最大结合力,同时减少作用在界面上的应力强度.2减少应力遮挡.3减少磨损颗粒的产生.4骨质疏松的治疗.七双下肢不等长1. 原因:1股骨颈截骨面不准确;2选用股骨颈过长;3特殊手术要求.2. 预防:1准确的术前测量;2术中测量比较.五、术后注意事项(一)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应用时机:术前半小时、术中、术后两日内合理使用药物选择:盐酸去甲万古霉素400mg 1次/12小时;广谱抗菌素尤其是针对G–细菌用量按说明书中重度感染标准剂量使用,抗生素选用时注意格兰阴性菌及阳性菌的覆盖,避免重复.常规患者术后第3天停止抗炎治疗医嘱,若患者体温异常或存在其它特殊情况,经责任医师同意后可调整或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二)辅助性用药和补液量手术当天补液量正常生理需要量3000ml+术中失血量+预估追加失血量补液内容钾溶液能量,以糖水为主糖尿病患者禁忌平衡液胶体液包括血浆及代血浆制品患者血压偏低或白蛋白低于30g/L,建议补充血浆预防应激性溃疡甲氰咪胍、奥美拉唑根据病情及说明书口服药物术后根据病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对症治疗.术后根据病情口服铁剂及叶酸片.三输血量和时机常规手术出血量在200-300ml,术后引流量在200-400ml,绝大部分患者不需要输血支持.术中失血过多或术后引流较多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时,建议输血.尤其是高龄、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术前即贫血、一般情况相对较差、病变复杂、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出血较多的患者要考虑.根据综合判断出失血量,在术后1-2天迅速补齐损失血液量.通常输血量在400ml左右,以纠正患者贫血症状,辅助检查时血色素在90g/L以上.四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易患人群VTE易患于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群:1. 原发性因素:术前有凝血异常疾病2. 继发性诱因:高龄、既往有DVT病史、心脑血管疾病、下肢浅静脉曲张、糖尿病、长期卧床或瘫痪、创伤、恶性肿瘤、肥胖高胆固醇水平、口服避孕药、吸烟、酗酒等基本预防措施1. 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术前有深静脉血栓既往史、血小板计数>×109/ L 、静脉曲张2.解决静脉淤滞:①抬高患肢、尽早离床活动②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③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3.避免血管内膜损伤:禁忌在下肢同一静脉进行反复穿刺4.选择性强化监测尽早明确诊断:对有高危风险的患者在不同时间连续检查以排除VTE5.加强临床护理观察:患肢皮色、皮温、感觉、肿胀程度、浅静脉充盈、下肢周径、腓肠肌压痛试验.观察引流液颜色、量、引流通畅情况等.1.术中监护:确保术中体位垫的使用选择低压硬膜外麻醉:引起下肢血管舒张改善静脉淤滞小腿为主保持充足血容量,尽量自体输血密切注意血压鼓励深呼吸加压注入骨水泥和插入股骨柄2.手术操作技术改进:术中避免长时间关节内收位及过度牵拉手术的操作尽量轻柔无创术中止血彻底少用止血药避免高凝机械预防措施术后早期开始下肢肌肉收缩训练足泵练习以及患肢屈伸功能锻炼注意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药物预防措施1、利伐沙班拜瑞妥:术后6小时开始采用利伐沙班10mg 口服 1次/日预防深静脉血栓,连续用药35天,首次服用前需观察术肢感觉、动度、血循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应暂停用药并作急诊CT排除硬膜外血肿压迫可能.怀疑DVT患者及时查患肢血管彩超并联系专科会诊.2、低分子肝素针剂速碧林:围手术期使用.五切口、引流管管理术后12小时开放负压引流每日记录引流量、引流液性状每日引流量小于40ml,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拔出引流管,最迟不超过术后48小时拔管时同时更换切口敷料,观察切口情况.切口出现明显发红,周围皮温明显升高,皮缘出现水疱、发黑坏死表现需每天更换敷料,必要时需在手术室行清创缝合术.切口正常愈合则住院期间敷料保持绝对干燥的情况下不需更换敷料;一旦敷料轻度渗出,立即换药观察切口,更换敷料.六术后康复治疗1、术前教育练习腓肠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各个动作并掌握要领熟练进行床上大小便深呼吸锻炼维持肺部功能2、医生根据科内相应病种康复锻炼标准,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功能康复训练计划,从术前、术后当日至出院前,每日由医生或护士指导督促患者行功能康复锻炼.3、科室配备CPM机、蜡疗仪、红外线理疗仪等相关器材.4、给每位患者发放纸质康复训练计划要求,要求每位患者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由门诊医师继续根据患者出院后训练情况进行阶段情康复指导.5、定期电话等随访,行术后Harris功能评分,必要时行功能录像.七内科原有疾病治疗1、术前详细了解患者原有内科疾病史:冠心病、高血压病、肺部病史肾病史、肝、肾病史、糖尿病史血液病史、消化道溃疡、神经系统等病史2、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制定、调整围手术期相关治疗计划3、术中术后加强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六、出院医嘱1.手术切口出现红肿痛、液体流出,或连续2天体温超过38度,或无疼痛的人工关节新发生的疼痛或疼痛、不适加剧应及时来院诊治.2.在家人或护理人员充分保护下扶双拐行走,量力而行,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根据行走的情况逐渐改双拐为单拐直至弃拐,最好终生使用手杖在您的手术医师指导下进行,以减轻人工关节的负重.3.防止跌伤以免发生骨折、关节脱位等.4.术后半年内、最后终生禁止以下活动:原则: 髋关节活动不能超过髋屈60度、内收20度、内旋20度;外展20度、外旋20度、后伸10度等以防止人工关节脱位.具体如下:1)不能坐低于1米的矮板凳、沙发、床、马桶等,不能下蹲.2)不能翘二郎腿、打盘腿、双大腿交叉等.3)卧床休息时不能翻身,两大腿间垫压缩后厚度仍为20-25厘米的软枕.4)平卧时臀后不能垫厚度大于5厘米的便盆、气圈、枕等以防止髋关节过度后伸.5)坐卧时不能向健侧侧身取物、接电话等.5.增强抵抗力,防治感染性疾病.有拔牙、口腔皮肤感染、消化道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各类可能发生感染和已发生的感染性疾病一定积极治疗,以防止发生人工关节感染.并最好咨询您的手术医师.6.进行以下检查和治疗,必须使用抗菌药来预防可能发生的感染风险1)膀胱镜、结肠镜、直肠镜检查2)包括洁牙在内的口腔科治疗3)任何种类的手术4)留置导尿管3.肌力锻炼:直腿抬高屈髋小于20度..4.体重超重患者应适当减轻体重.采取不增加膝关节负荷的锻炼方式如游泳.5.防治骨质疏松和其它疾病如糖尿病.6.防止深静脉血栓:踝关节主动伸屈、股四头肌主动收缩;长时间站立时穿弹力袜;长时间站立、坐、卧,如长途旅行坐飞机、汽车等定时作上述练习、行走,高危病人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髋部多次手术等患者咨询医生并酌情使用预防性药物.7.禁止剧烈运动如剧烈的跑、跳、登山等.避免翘二郎腿.8.门诊随访:手术后的1月、2月、3月、4月、6月、9月、1年、1年半、2年,以后每半年或1年随访一次.有任何可能与关节有关的不适、病变等必须急诊或门诊随访.门诊随访时请到您的手术医师处或关节外科医师处咨询9.门诊随访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四上午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门诊部骨科,电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髋关节置换指南
第一章髋关节解剖
髋关节是球窝关节,它允许股骨(大腿骨)和骨盆(髋骨)之间发生运动。
位于骨盆的球窝关节称为髋臼。
股骨球形的头部与髋臼相匹配,组成球窝关节。
它可以使下肢有广泛的活动。
股骨头的外表面和髋臼的内表面有关节软骨覆盖,关节软骨坚韧,非常光滑,允许两个关节面之间在活动时轻易的相互活动。
骨盆和股骨之间有坚韧的连接,包括韧带和关节囊覆盖关节,使其稳定。
髋关节的活动由周围有力的肌肉引发及控制。
健康的髋关节允许下肢在其活动范围内自由活动,支撑上部肢体,吸收从走路及奔跑活动中产生的冲击力。
第二章需要髋关节置换的疾病
有一些疾病导致病人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必须进行关关节置换手术,最常见的情况可能是骨关节炎,通常指软骨有磨损,破裂表现的关节炎。
骨关节炎可以在病人没有先前髋关节损伤的情况下,由髋关节磨损而发病。
在某些人身上,可能有某些遗传的倾向,使他们增加了患骨关节炎的可
能性。
缺血性坏死是另一个可能需要髋关节手术的病症。
此时股骨头球部丧失了其血供的一部分,相应地组织开始坏死,这导致了股骨头的塌陷及髋关节的退变,缺血性坏死与酗酒,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及其他疾病治疗时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有关。
髋关节功能的异常由髋关节创伤,髋关节骨折和儿童时期出现的髋关节疾病有关,例如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多年后能导致髋关节退变。
机械性异常导致过度的磨损和撕裂。
第三章治疗选择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使您的髋关节痛疼缓解,这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或服止痛药,另一种选择是手术置换您的髋关节。
置换髋关节通常在疼痛变得持久,并影响您的日常生活,且您和您的医生共同认为这是最好的治疗方案是才被推荐采用。
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目的是:
缓解疼痛
纠正任何畸形,如:下肢不等长
恢复髋关节丧失的功能
改善您的生活质量
髋关节置换手术包括采用人工制造的,称为假体的装置置换股骨头(球部)和髋臼(球窝)。
髋关节假体的设计的目标使用来最大程度的模拟人体解剖。
基于您髋关节的损伤,您的医生可能决定给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人工股骨头或髋关节表面置换。
有很多种不同的髋关节假体设计,您的医生会选择最合适您的那一种,但最后决定需要在您手术的时候完成。
第四章髋关节置换假体
每一个髋关节假体由几部分组成:
1.髋臼假体或髋臼杯:髋臼假体可由金属合金外杯及塑料,金属或陶瓷材料的内衬组成,或为一整块塑料假体。
2.股骨假体:股骨假体可以使单一或双部件设计。
单一部件为金属合金。
双部件设计包括材质为金属的股骨柄和连接与股骨柄的股骨头。
股骨头可以使陶瓷或金属合金材质的,这称为组配式假体。
第五章准备手术
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非常成熟的手术,安全有效。
就如所有手术一样,医生会要求您做一些准备,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如果您有任何的疑问或疑虑,去询问您的医生。
下一步是您
需要理解住院前,住院期间,及当您回家恢复时将被要求所作的准备。
一去医院之前
在你手术之前有如果能做好如下准备,将使你的恢复更容易,更安全。
担负起您对手术成功的责任。
作为一个团队,您的医生。
理疗师和您的家庭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手术。
共同的工作会使您对将达成的目标和对手术的结果有更明晰的理解。
尽量保持积极主动。
在等待手术时保持积极主动是通向您手术成功的很重要的钥匙。
研究显示手术前您越强壮灵活,您术后恢复得越快,灵活性越高。
轻微的运动,例如走路。
适当范围的活动,游泳,可以帮助你保持强壮和灵活。
开始任何运动志强请征求您医生的意见。
停止吸烟。
如果您还没有这样做,至少在您手术前四星期停止吸烟,这会帮助您降低术中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
保证手术前清除所有的感染。
这包括牙龈脓肿,膀胱感染,下肢溃疡或足癣,感冒和流感等炎症。
这是因为感染可以在手术中通过您的身体扩散,感染您新置换的关节。
因此您必须立即通知您的医生您被怀疑或诊断为某种感染。
因为他们可能会重新安排您的手术。
二在医院期间
您应该在手术前良好的状态下入住医院,以使自己安定下来。
手术组医生和麻醉师惠来检查您的身体,同时,这是您术前提问的很好的机会。
手术当天通常医生会要求您不要喝水或进食任何东西。
您髋关节周围的区域可能被剃去体毛以减少感染的危险。
手术前约一小时您将服药片或进行肌肉注射以使您放松,这是术前用药。
然后宁被带到手术间进行麻醉,手术。
手术通常需要一道两个小时完成。
手术后,您会被一道恢复时进行监护。
在您的手臂上将有一到两个输液滴管将液体输入您的身体。
当从手术过程中清醒过来时,您的下肢可能有肿胀及表皮伤痕,肌肉可能僵硬酸痛。
您的信关节不会引起任何不适,但是您可能经受外科手术本身所带来的疼痛。
在您恢复期间,您会被有规律的予以止痛药。
当您完全清醒,呼吸血压和脉搏稳定是,您将会被送到病房,很是可以进食包括喝水,请遵从麻醉师和手术的医生嘱咐进行。
髋关节侧面的伤口会逐渐消失为一条白颜色的细长疤痕。
在随后几天里,会逐渐停止输液。
手术后次日您的理疗师或手术医生会拜访您,帮助您开始恢复训练,以便您重新开始步行。
最初您可能会感觉到不稳定和一些疼痛。
最初行走时需使用助步器,然后是拐杖。
这过程需要四到六周恢复时间,当然最终取决于医生的指示。
一旦您的医生和理疗师对您的状况及活动度满意,就可以出院了,通常髋关节置换住院时间为7-10天。
三家庭恢复
回家以后,您需要继续有规律的用药,继续锻炼,按照理疗师和医生的指导,继续保持积极主动地练习时完全康复的最快的方法。
恢复期待获得你下肢的完全的功能,需要时间。
在手术后几个月内,在于您的医生协商后,您可以恢复正常的活动,这包括开车,大力花园,轻微的运动。
在最初的十二个月内,生活质量会有持续的改善。
当您完全康复时,很多人看不出来,你安装过人工髋关节。
第六章特殊提示
为最小化任何危险和并发症,需庆祝巨大的努力,但是如同所有其他手术一样,危险和并发症是有可能出现的。
以下列出的是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它可以提示您新关节并发症的存在。
请联系您的医生,如果你感觉您可能有问题后经历下面的任何一种症状或体征:
*体温持续38摄氏度以上
*伤口部位的不寻常的发红,发热,渗出
*呼吸困难或呼吸短促
*疼痛增加,药物不能缓解
*小腿疼痛增加或者肿胀
*下肢肿胀增加,不能有下肢抬高而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