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思潮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忆那一个时代的悲伤——伤痕美术

1976年“四人帮”的倒台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美术就此步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在新时期里,“伤痕美术”作为一种思潮出现在日渐复苏的中国画坛,这股强劲的思潮在1978年初显端倪,并一直蔓延到80年代,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崭新天地。

“文革”结束后,不少文学作品从原来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转向悲情现实主义和平民主义;从表现英雄,塑造典型,转为对大时代里普通人命运现实的描绘。画家们也是一样,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里那支专画阶级斗争的画笔,开始发自内心地重新打量这个平凡的世界。油画创作也开始脱离政治束缚走上艺术本身的发展轨道,开始探索“形式美”。其中,“回溯“文革”的“伤痕绘画”与回归现实的“乡土绘画”成为主流。其实“伤痕美术”和“乡土绘画”在刚产生之时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开来。当时的评论家对其一概而论,将两者均笼统地归为“伤痕美术”。【1】直到1984年12月份,《美术》杂志刊登的水天中的《关于乡土写实绘画的思考》一文第一次提出了“乡土绘画”的概念。这才将二者区分开来。

“伤痕美术”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率先反叛了自解放之后30多年来粉饰生活的假现实主义,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对后来的艺术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品通过对残酷的战争场景的描绘,表现了民族历史的“悲剧”。美术评论界借用“伤痕”文学一词,称之为“伤痕”美术。

“伤痕美术”的产生,并不是一个仅以艺术作品的风格演进为中心构成的艺术现象,而是由政治、传媒、艺术家、作品等多重复杂因素构成的社会文化现象。在这样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艺作品已与艺术家、受众、媒体等整个社会构成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正是因为艺术创作具有社会合力的属性,作品才具有了多重解读的可能性。【2】“伤痕美术”最早是由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所引发的一场全国性大讨论而波及开的,罗中立也因此在中国美术史上享有了较特殊的地位。高小华被誉为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有杰出贡献的画家。1978年他创作的

油画《为什么》,首开“伤痕美术”先河,其代表作《赶火车》更是被中国美术界誉为油画的“清明上河图”。

1979年“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这是文革结束之后大陆首届全国美展,特别令人关注。此时出现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里的几幅“伤痕”作品,均出自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之手。《为什么》、《我爱油田》、《1968年×年×月雪》、《春》、《哀魂曲》、《孤儿》等。在整个“伤痕美术”思潮期,除东北三青年(陈宜明、刘宇谦、李斌)所作的连环画《枫》之外,其他大部分作品无论是绘画表现,还是题材内容的深度与震撼力,似乎都没有超过《为什么》和《1968年×月×日雪》所开创的局面。虽然连环画《枫》造成了轰动的效应,但连环画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在美术领域还只是一个小门类,它一方面要受到文学原作无法避免的牵制,另一方面也不可能产生油画那样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在当时作为“伤痕美术”的真正代表作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高小华的油画《为什么》。

关于《为什么》的产生背景,前面已经提到过,伤痕美术的出现是在文革结束之后。以高小华为例,他的作品的产生就与他文革经历有着直接的联系。在重庆的生活经历是高小华生命中重要的成长时期,对他后来的人生道路和创作风格具有重要影响。“重庆这座中国西南近代的兵器工业城,文革中成为闻名全国的“武斗”之城。重庆给少年高小华留下的印象是:硝烟血迹、野蛮贫穷。高小华的母亲是军医,许多在武斗中惨遭不幸的人都在母亲所在的陆军医院里接受急救治疗或死去。武斗开始时,有门路的人都抢先举家逃离灾祸之地,而高小华却无路可逃。父亲是“罪人”(走资派)早已被隔离审查,母亲戴罪工作终日在外难见身影,他被红卫兵开除之后同姐姐护着仅有3岁的妹妹,整日处在朝不保夕的惶恐悲苦之中,被迫耳闻目睹了持续半年之久的血腥武斗。【3】“紧张的对峙,激烈的武斗,断垣残壁,在少年高小华的心灵中一定会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很多年里,高小华或许都会噩梦连连——梦见那些恐怖的惨景与奇形怪状的死人……。

1978年初夏,高小华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半年后即开始起草《红卫兵》组画——那是《为什么》之前的一个构想:将自己文革的经历及红卫兵时代的故事绘制成艺术作品。《为什么》以四个有血有肉、不同性格的“红卫兵”武斗后歇息的情景构图,画面紧凑。通过铅灰色调及笔触厚重的处理,辅之俯瞰的视觉角度,

在视觉上造成相当的压迫感。四个人物的姿态、表情、服饰、道具及周围的环境安排,都是围绕着主题思想精心设计的,其用心是营造一种悲剧性的气氛。几个红卫兵于武斗停火间隙坐在街头歇息的场面设计的非常巧妙,他们有的胳臂挂彩躺在地上,有的头扎绷带怀抱步枪,有的耷拉着脑袋在沉思,总体都显露出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状态,都在追问同样的问题——自己如此狂热的投入到这场并不能称之为革命的乱斗中到底是“为什么”。

特别是画面居于画面中央的那一个头缠绷带的红卫兵,只要是见过此画的人几乎都不能逃开他那双包含太多情感的眼神的追问。他头上绷带说明他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武斗,从他的眼神之中可以感觉到他的内心深处的极度痛楚与迷茫,也许他的某位朋友在刚才的那场武斗中已然离开人世。但自己身处时代的洪流中一直在被推着向前走着,在不远的将来自己或许也会撒手而去。为什么他的眼神中饱含着悲伤,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整幅画造型娴熟,色彩沉着,构图完整,反映出画家非同一般的表现能力以及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控制力。技法上,《为什么》没有采用当时油画界普遍风行的马克西莫夫和梅尔尼科夫画法——跳跃帅气的笔触和漂亮的银灰色调画风,而是沿袭借鉴了苏联现代画家科尔热夫的绘画风格:粗狂笨拙的笔触、斑斓沉着的色彩以及厚重丰实近乎浅浮雕的肌理效果,有一种粗糙的美感。

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受文革时期定式思维的影响,艺术创作依然沿袭这文革时期的“红光亮”的风气。“伤痕美术”的出现也几经波折,高小华的《为什么》于1979年刊登于《美术》杂志第7期。“高小华在《为什么画<为什么>》一文中谈到,“去年九月份,它(《为什么》)还是素描稿的时候,曾托人转给你们(《美术》杂志编辑部)提意见,但没有得到积极的支持。不过我还是坚持把它画成了油画。”【4】由此可见,《为什么》在78年9月份时已成雏形,然而或许是处于某种政治上的考量,直到79年7月才刊登在《美术》杂志上。

虽然伤痕美术的产生出现并不顺畅。但自其产生之初就以极强的画面震撼力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并在随后的几年里成为了一个席卷全国的艺术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在今天看来,“伤痕美术”似乎已经成为我们记忆中的存在,与当下的艺术状态相去甚远。但这并不能抹杀其在中国油画史上的重要地位,它代表着在文革结束初期的那一段时间里,人们悲伤记忆的缩影。追忆着那一个时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