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机循环冷却水方案

合集下载

连铸循环水系统设计

连铸循环水系统设计

浅议连铸循环水系统设计概述连铸是用连续铸钢机将经过预处理的1100-1200℃的钢水在结晶器内通过水的间接冷却,初步凝固20%左右,形成具有一定断面尺寸坯壳的钢坯。

带有液芯的钢坯继续通过二冷段直接喷水(或水气)冷却至全部凝固。

然后经过拉矫机矫直,再用切割机切成一定长度的合格铸坯。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冷却水,冷却水在连铸生产中,对于保证铸机的常年稳定生产是十分重要的。

连铸机的主要用水工序有:结晶器冷却,设备间接冷却,铸坯喷淋冷却,设备喷淋冷却,切割渣粒化用水,冲氧化铁皮用水及零星洒水等。

各工序对水质的一般要求见表[1]。

径/mm总含盐量≤500 ≤3000 ≤3000/(mg·L-1)油类/(mg·L-1) ≤2 ≤2 ≤15水温/℃≤35 ≤35 ≤35水压/MPa 0.5~0.7 0.4~0.6 0.7~1.21 常见的连铸循环水工艺流程根据用户对水质、水压、水量、水温的不同要求,一般采用分质、分压、分系统处理方案,主要的水处理系统有:净循环水系统、浊循环水系统。

1.1 净循环水系统净循环水系统主要供结晶器、设备间接冷却等用水。

用后的水温度升高,水质没有受到污染。

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降温、浓缩率的管理和水质稳定等。

其流程见图1。

由于净循环水系统具有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设备少,投资低,便于管理等特点,所以在原水硬度不太高的地区,被广泛采用。

1.2 浊循环水系统浊循环水系统主要供设备和铸坯喷淋冷却、切割渣粒化水及冲氧化铁皮用水。

用后水温升高,水质受到污染,水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皮微粒和少量油类。

除冲氧化铁皮用水(水质、水温要求低),只经一级沉淀即可循环使用外,其余水一般经二级沉淀、过滤、除油、冷却后循环使用,其一般流程见图2。

2 净、浊循环水系统的确定2.1 连铸机净循环水系统的确定对于供结晶器、设备间接冷却等用水以净循环水为主体,工艺系统大体与图1类似。

在水质稳定方面,为防止各循环水系统经长期运行,使设备、管道发生结垢与腐蚀,确保连铸的正常生产,延长设备与管道的使用寿命。

连铸坯热装热送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优化策略

连铸坯热装热送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优化策略

连铸坯热装热送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优化策略连铸坯热装热送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对连铸坯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直接的影响。

为了提高连铸坯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我们需要优化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操作策略。

本文将探讨连铸坯热装热送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优化的一些策略。

一、优化冷却水流量控制策略冷却水流量控制是冷却水循环系统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

合理的冷却水流量控制可以保证连铸坯在冷却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冷却效果,同时避免流量过大导致资源的浪费。

在优化冷却水流量控制策略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根据连铸坯的尺寸和材料特性,确定合理的冷却水流量范围。

其次,通过监控连铸坯的温度变化和冷却水流量的实时数据,调整冷却水流量,保证连铸坯的冷却效果。

最后,结合连铸坯的生产进度和产能要求,灵活调整冷却水流量,合理分配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二、优化冷却水温度控制策略除了合理控制冷却水流量外,冷却水的温度也是影响连铸坯冷却效果的重要因素。

优化冷却水温度控制策略可以提高连铸坯的冷却质量,降低能耗。

在优化冷却水温度控制策略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根据连铸坯的尺寸和材料特性,确定合理的冷却水温度范围。

其次,通过监控连铸坯的温度变化和冷却水温度的实时数据,调整冷却水温度,保证连铸坯的冷却效果。

最后,结合连铸坯的生产进度和产能要求,灵活调整冷却水温度,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三、优化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管道布局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管道布局是影响冷却水流动和循环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管道布局可以减小冷却水流阻力,提高冷却水的流动速度和循环效果。

在优化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管道布局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理规划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管道走向,避免死角和复杂的弯曲装置。

其次,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直径,降低冷却水的流动阻力。

最后,定期清洗管道,确保冷却水的流通畅通,提高循环效果。

四、优化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水质管理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水质管理是确保冷却水质量稳定的重要措施。

连铸循环水系统设计

连铸循环水系统设计

洗并连续供水, 不需设置备用过滤器及相应的反洗系统, 特别是在北 方地区,省掉了高大的过滤间,土建费用低。同时关键部件采用了不 锈钢材质, 构造简单, 寿命长,检修方便。 缺点是单体设备价格偏高, 但从总体上分析, 采用压力过滤器的一次性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远高 于自清洗过滤器, 因此自清洗过滤器在各钢铁企业的连铸及轧钢浊环 水系统中得到推广应用。 经过多家连铸生产实践表明, 采用自清洗过 滤器运行效果好,出水悬浮物含量小于 15mg/L,克服了其它类型的 水过滤器因滤料板结失效,水质恶化,二冷喷嘴堵塞,引起铸坯冷却 不均,产生裂纹,拉漏跑钢等生产事故。
7~ 9
悬浮物 20~50 50
/(mg ·L-1 )
≤ 50
悬浮物最大粒 ≤0.2 ≤0.2
≤ 0.2
径/mm
总含盐量 /(mg ·L-1 )
≤500 ≤3000
油类 /(mg · L-1 ) ≤ 2
≤2
≤3000 ≤ 15
水温 / ℃
≤35 ≤35
≤ 35
水压 /MPa 0.5 ~0.7 0.4 ~0.6 0.7 ~1.2
பைடு நூலகம்
由于各地的原水、运行工况、设备材质不同,以及水质稳定试验 条件与实际生产条件不同,因此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必须不断积累经 验,调整加药品种和投药量,寻求最优的药剂配方,不断提高水质管 理水平。 2.2 连铸机浊循环水处理流程的选择
连铸机浊环水要求较高, 特别是二次喷淋和设备喷淋冷却, 要求 冷却水中悬浮物含量小于 20~50mg/L,喷嘴直径一般小于 2mm。所以 水处理流程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连铸的正常生产。 浊循环水处理 的主要任务是除浊、除油、降温和浓缩率管理;除浊主要是去除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铁皮,一般占铸坯产量的 0.2 %~ 0.5 %;除浊的 主要手段为沉淀和过滤。

连铸过程的冷却制度

连铸过程的冷却制度

连铸过程的冷却制度1.结晶器冷却(一次冷却)2.二冷区冷却(二次冷却)铸坯冷却的控制钢水在结晶器内的冷却即一冷确定,其冷却效果可以由通过结晶器壁传出的热流的大小来度量。

1、一冷作用:一冷就是结晶器通水冷却。

其作用是确保铸坯在结晶器内形成一定的初生坯壳。

2、一冷确定原则:一冷通水是根据经验,确定以在一定工艺条件下钢水在结晶器内能够形成足够的坯壳厚度和确保结晶器安全运行的前提。

通常结晶器周边供水2L/min.mm。

进出水温差不超过8℃,出水温度控制在45-50℃为宜,水压控制在0.4-0.6Mpa.结晶器水质一般达到以下技术条件以免结晶器水槽内铜板表面结垢,影响结晶器传热。

固体不大于10㎎/L。

总悬浮物不大于400㎎/L。

硫酸盐不大于150㎎/L。

氯化物不大于100㎎/L。

总硬度(以CaCO3计)不大于10㎎/L。

PH值为7.5---9.5.小方坯用工业清水,板坯常用软水。

结晶器的作用◆在尽可能的拉速下,保证铸坯出结晶器是形成足够厚度的坯壳,使连铸过程安全的进行下去,同时决定了连铸机的生产能力;◆结晶器内的钢水将热量平稳的传导给铜板,使周边坯壳厚度能均匀的生长,保证铸坯表面质量。

结晶器内坯壳生长的行为特征(1)钢水进入结晶器,与铜板接触就会因为钢水的表面张力和密度在杠爷上部形成一个较小半径的弯月面。

在弯月面的根部由于冷却速度很快(可达100℃/s),初生坯壳迅速形成,钢水不断流入结晶器,新的初生坯壳就连续不断的生成,已生成的坯壳则不断增加厚度。

(2)已凝固的坯壳,因发生δ→γ的相变,使坯壳向内收缩而脱离结晶器铜板,直至与钢水静压力平衡。

(3)由于第(2)条的原因,在初生坯壳与铜板之间产生了气隙,这样坯壳因得不到足够冷却而开始回热,强度降低,钢水静压力又将坯壳贴向铜板。

(4)上述过程反复进行,直至坯壳出结晶器。

坯壳的不均匀性总是存在的,大部分表面缺陷就是起源于这个过程之中。

(5)角部的传热为二维,开始凝固最快,最早收缩,最早形成气隙。

连铸坯热装热送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优化方案

连铸坯热装热送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优化方案

连铸坯热装热送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优化方案在连铸工艺中,冷却水循环系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通过对连铸坯进行冷却,有效控制坯料温度,确保铸造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针对连铸坯热装热送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提出优化方案。

一、现状问题分析在连铸坯热装热送过程中,冷却水循环系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水循环系统的流量调节不够灵活,无法根据连铸坯的不同要求进行精确调整。

其次,由于冷却水中存在悬浮物和杂质,会导致管道堵塞、水泵损坏等问题。

此外,冷却水的温度也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控制,以保证连铸坯的质量。

二、优化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案:1. 系统流量调节优化引入智能流量控制器,通过传感器感知连铸坯的温度和速度等参数,精确调节冷却水的流量。

根据不同的铸造要求,自动调整水的流速,以实现坯体的均匀冷却。

同时,结合先进的调节算法,动态跟踪坯体温度变化,及时调整水温和流量,以确保铸造质量。

2. 悬浮物过滤处理在系统的进水口设置合适的过滤装置,及时去除冷却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可以采用微孔滤网等过滤器,有效阻止固体颗粒进入系统,减少管道堵塞和水泵损坏的风险。

此外,定期对过滤器进行清洗和更换,保证其正常工作。

3. 温度控制手段改进运用先进的温度控制技术,通过空气冷却和冷却剂循环等方式,确保冷却水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稳定控制。

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水温,通过PID控制算法进行精确调节。

同时,根据连铸坯的特点和要求,合理设定温度范围,以保证坯体的冷却效果。

4. 系统检修与维护加强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检修与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保养,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定期清洗水泵、管道和冷却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需要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培训操作人员,提高其对系统的了解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效果与可行性分析通过以上优化方案的实施,可以取得以下效果:1. 提高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灵活性,根据连铸坯的不同要求进行精确调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连铸二次冷却技术

连铸二次冷却技术

连铸二次冷却技术连铸二次冷却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冶金技术,广泛应用于钢铁生产中。

它能够有效地改善钢材的质量和性能,并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连铸二次冷却技术的原理、应用和优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连铸二次冷却技术是在连铸过程中对钢坯实施二次冷却的一种方法。

连铸是将熔融的钢液直接注入铸型中,通过快速凝固形成钢坯的过程。

然而,由于连铸速度较快,钢坯内部的温度梯度较大,容易产生缺陷,如结晶器板裂纹、气孔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连铸二次冷却技术应运而生。

连铸二次冷却技术的原理是在钢坯连铸过程中,通过在连铸机出口处设置冷却装置,对钢坯进行高效冷却。

冷却装置通常由喷淋系统和冷却器组成。

喷淋系统通过喷嘴将冷却介质均匀地喷洒在钢坯表面,使其迅速冷却。

冷却器则通过引入冷却介质,使钢坯内部也能得到充分的冷却。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钢坯的温度梯度,降低缺陷的产生。

连铸二次冷却技术在钢铁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改善钢材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控制钢坯的冷却速度和温度分布,可以使钢材的晶粒细化,晶界清晰,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其次,连铸二次冷却技术还能降低钢铁生产的能耗和生产成本。

由于钢坯冷却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能耗也相应降低。

此外,冷却介质可以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与传统的连铸技术相比,连铸二次冷却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连铸二次冷却技术可以灵活地调整冷却参数,适应不同钢种和规格的生产需求。

其次,该技术的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再次,连铸二次冷却技术具有较高的冷却效率,能够快速冷却钢坯,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该技术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由于冷却介质可以循环利用,减少了废水和废气的排放。

连铸二次冷却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冶金技术,对于改善钢材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钢坯的温度梯度,减少缺陷的产生,提高钢材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连铸二次冷却技术还能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循环冷却水系统施工方案

循环冷却水系统施工方案

循环冷却水系统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与图纸会审在项目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全面的材料采购与调配,确保施工所需的管材、管件、阀门等物资齐全,质量合格。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理解设计意图,确定施工中的重难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人员配备、安全防护等内容的规划,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二、作业指导书报审与技术交底编制作业指导书,明确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将作业指导书报请监理单位审查,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三、现场预制与安装检查在施工现场进行管道预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切割、焊接等工序,确保预制质量。

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安装位置、坡度、间距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定期对安装完成的管道进行检查,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规范标准。

四、水压试验与管道保温在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水压试验,检查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承压能力。

根据设计要求,对管道进行保温处理,选用合适的保温材料,确保管道系统的热效率。

五、管道吹扫冲洗与验收在水压试验合格后,对管道进行吹扫冲洗,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和焊渣。

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确保循环冷却水系统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六、管材管件验收与标识对进场的管材、管件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确保材质、规格等符合设计要求。

对验收合格的管材、管件进行标识,标明规格、材质、生产厂家等信息,方便后续使用和管理。

七、管道预制与切割要求在管道预制过程中,采用机械化切割,确保管道切割质量,减少人工操作误差。

严格控制管道预制精度,确保管道接口的平整度、圆度等参数符合规范要求。

八、阀门压力测试与记录对阀门进行压力测试,确保阀门的承压能力和密封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对阀门测试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作为阀门验收和使用的依据。

通过上述各项内容的细致安排和实施,可以确保循环冷却水系统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为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的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炼钢厂连铸冷却水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

炼钢厂连铸冷却水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

炼钢厂连铸冷却水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摘要:冷却水系统在连铸机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西钢钒炼钢厂冷却水系统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保证了供水水质,降低新水及除盐水补水量,实现了节能降耗、降本增效。

关键词:冷却水;连铸;水质;节能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炼钢厂现有1 650 mm、1 930 mm两台连铸机,其冷却水分为除盐水系统、净循环系统、浊循环水系统三类。

冷却水系统是板坯连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冷却效果及其均匀性直接影响连铸坯的质量和连铸机的寿命。

尤其是结晶器冷却水和二冷水,结晶器冷却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铜板的使用寿命,二冷水冷却不匀是板坯产生变形、鼓肚、中心裂纹等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1 除盐水系统1.1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结晶器冷却用水采用除盐水,西钢钒公司采用安宁河地表水为水源,河水经混凝、澄清和过滤处理后通过泵加压送至一级除盐水系统做超滤源水,采用超滤预处理+反渗透处理获得,供水水质情况如表1所示。

冷却水运行时先利用补水泵组将整条管道充满水,压力达到0.3 MPa时,停补水泵组,启动结晶器供水泵,供水水压为1.1 MPa,回水经过自清洗过滤器,利用余压进入板式换热器进行冷却。

1.2 系统组成主要包括供水泵组、冷媒水供水泵组、补水泵组、稳压罐、自清洗过滤器、板式换热器等。

①供水泵。

1 650 mm连铸机采用三台离心式水泵,泵组运行方式两用一备;1 930 mm连铸机采用两台离心式水泵,泵组运行方式一用一备。

冷媒水供水泵采用三台离心式水泵,为板式换热器提供冷却水,泵组运行方式两用一备。

②补水泵。

补水泵组采用CGIR型泵系列单级单吸抗汽蚀离心泵。

③调压罐。

1 650 mm、1 930 mm结晶器供水系统各配置一个稳压罐,主要是补充系统水的损耗及稳定系统压力,液位作为补水泵启停的自动控制信号。

④可拆式板式换热器。

由许多有波纹槽的金属换热板片按一定间隔排列,四周通过密封垫片密封,并用夹紧螺柱压紧而成,其角上的孔构成了连续的通道,介质从入口进入各自通道,在通道内逆流流动,通过热传递将热介质温度降低,冷介质温度升高返回冷却塔循环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公司
3#连铸机循环水系统日常运行
技术文件
文件编号: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2010年6月25日
目录
一、质量保证---------------------------------
二、服务承诺书--------------------------------
三、部分销售业绩------------------------------
四、企业情况介绍-----------------------------
五、资质证明文件-----------------------------
六、3#连铸机循环水系统日常加药运行技术方----
3#连铸机循环水系统日常运行加药技术方案
###########有限公司
2010年6月25日
目次
第一部分:各系统基本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循环水系统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水质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二冷水及设备开路日常运行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水质稳定状况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连铸二冷水的特征及治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连铸二冷水系统处理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各系统基本参数
一、循环水系统参数:
项目浊内循环水浊外循环水备注保有水量,m32500
循环量,m3/h300800
供水温度,℃
温差,△T
二、水质情况: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
1全硬度毫克/升
2钙硬毫克/升
3甲基橙碱度毫克/升264
4Cl-毫克/升
5电导率μs/cm1497
6pH 值----
备注:钙离子、镁离子、全硬度及总碱度均以碳酸钙计
第二部分:二冷水及设备开路日常运行方案
一、水质稳定状况分析
1.判断依据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分别对其朗格利尔(Langlier)饱和指数和雷兹纳(Ryzner)稳定指数判定:
(1)(Langlier)饱和指数(L·S·I)
饱和指数ISI为系统补充水实测pH值与碳酸钙饱和时PHs之差值,即 LSI=PH-PHs pHs=+A+B)-(C+D)
(2)(Ryzner)稳定指数(R·S·I)
PHs=+A+B)-(C+D) RSI=2PHs-PH
ISI > 0结垢RSI=轻微腐蚀
ISI =0稳定RSI=水质较稳定
ISI < 0腐蚀RSI=轻度结垢RSI=严重腐蚀RSI < 严重结垢2.软件分析结果
图1循环水水质稳定情况分析
从软件分析结果来看,二冷水具有严重结垢倾向,必须采用阻垢分散剂对循环水进行处理。

二、连铸二冷水的特征及治理
连铸二冷水主要来自轧机机组、磨辊间和带钢脱脂机组等,废水排放量大、水质变化大。

含油废水中含有乳化剂、脱脂剂、固体粉末以及氧化铁皮等悬浮物,因而化学稳定性好,难以通过静置或自然沉淀法分离,本二冷水系统为异形坏连铸系统,其二冷水流道复杂,对水质要求比较高。

由于乳化液特殊的结构和极小的分散度,在水分子热运动的影响下,油滴在水中是非常稳定的,就如同溶解在水中一样。

因此乳化液一般需要采用化学药剂进行破乳,使含油废水中的乳化液脱稳,再通过架桥吸附作用使脱稳的油滴与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颗粒,并通过重力沉降作用进行去除。

在二冷水系统中,随着循环的进行,悬浮物和溶于水中的盐类物质因水的蒸发而得到了浓缩,带来结垢和腐蚀以及粘泥等水质障碍。

同时,由于喷水喷嘴经常在高温状态下工作,极易结垢,造成喷嘴堵塞。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高效进行,需要对系统进行水质稳定处理。

该水系统的水质特点是浓缩倍率高,结垢倾向严重,通过向该系统中投加分散阻垢剂,可以降低结垢附着速率,满足生产要求。

三、连铸二冷水系统处理方案
连铸二冷水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因结垢造成的管道及设备的堵塞,尤其是冷却喷嘴的堵塞。

造成结垢的原因有两点,一、水中油与悬浮物结合沉积,形成油泥垢;二、水中结垢离子形成的水垢,尤
其是喷嘴处温度较高,更易发生结水垢现象。

因此,必须对二冷水系统进行降浊及除油处理和阻垢缓蚀处理。

二冷水悬浮物含量高,COD高,含有油及其它杂质,其运行条件非常适宜细菌、藻类的繁殖,必须对二冷水系统进行杀菌灭藻和粘泥剥离处理。

1、除油降浊处理
降低平流池出水悬浮物及油含量,以降低由泥垢结垢趋势。

通过试验发现,该水系统现投加的絮凝剂絮凝效果不佳。

经试验选定更适用于该系统水质的除油降浊剂,除油降浊剂使水中悬浮颗粒絮凝成大絮体,加速沉降;并通过除油降浊剂上的活性基团吸附水中油,使水中悬浮物与油结合,形成共沉体,沉淀去除。

投加药剂:除油絮凝剂1#;除油絮凝剂2#
投加方式:根据循环水量均匀连续投加;
投加地点:漩流井或铁皮坑提升泵后;
油絮凝剂
漩流井泵平流池/化池除
油器
2、阻垢处理
采用进入用水点前投入阻垢分散剂的方法,在药剂螯合、分散的作用下,能较成功地防垢、除垢,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其分散稳定原理为:
①、利用低剂量螯合作用,分散稳定水中大量的硬度离子;
②、通过占领垢粒晶核的高势能点,使垢粒晶核发生严重畸变,以防止垢粒长大;
③、通过吸附、网捕及改变颗粒物自身的电负性。

在静电作用下,颗粒互相排斥,使已形成的细微垢粒及水中悬浮颗粒稳定在水体中,同时使沉积物在设备及管路上不能紧密相接,形成疏松的、非粘着性的沉积物,易于被水冲走。

通过以上三个作用,使水体中结垢离子及细小悬浮物稳定于水体中,达到系统水质稳定。

具体加药方案如下:
投加药剂:阻垢分散剂
投加方式:根据循环量连续均匀投加;
投加地点:吸水池泵后。

阻垢分散剂
吸水池泵连铸机
3、杀菌灭藻处理
通过投加菌藻抑制剂杀死或抑制二冷水中的细菌和藻类的繁殖。

通过投加粘泥剥离剂使粘附在设备上的细菌粘泥重新分散到水中。

4、日常加药量表
药剂类型加药方式加药量
阻垢分散剂根据循环水量连续投加80 KG/天
菌藻抑制剂根据保有水量不定期投加
每半月投加一次
除油絮凝剂1#根据循环水量连续投加150-300KG/天
除油絮凝剂2#根据循环水量连续投加10-20 KG/天
注:本表格中加药量是以设计水质为以据为计算,若水质变动,则加药量应随之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