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药理学》“案例式”课堂授课设计

(完整版)《药理学》“案例式”课堂授课设计
(完整版)《药理学》“案例式”课堂授课设计

《药理学》“案例式”课堂授课设计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药理学》课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老师只是作为引导、把握教学内容和目的,以及点评讨论观点,使课堂教学达到学生之间交流、师生之间互动,学生置身于课堂教学当中,在交流和互动中掌握学习内容,完成教学要求,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课程共24学时,12次课,但上课内容按每个系统来进行“案例式”教学排课,共6次。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次课:这一次课很重要,为讨论互动式教学做好准备工作,是完成本次授课的基础,要精心组织和安排。

1.讲清本课程的上课要求、安排和评分标准。

2.按组进行讨论。分组(8人/组或自然组),选组长,组长负责本组的案例分析工作和贯彻老师的教学要求、内容、目的,所有学生与老师一道总结每次讨论课的效果,改进下一次的授课安排,考勤等等。

3.讲授《药理学》的基本概况,让学生对本课程总体上有一定的了解。

4.给出下次课讨论的题目和要求。

第二次课:正式进入“案例式”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4学时

【内容】药效学

【案例一】患者,男,55岁,腹部绞痛,腹泻急诊。诊断:急性胃肠炎。治疗:洛美沙星片0.3g,每天2次,阿托品注射剂1mg,立即肌肉注射。给药后腹痛减轻继而消失,但患者皮肤干燥,面部潮红,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

问题:(1)两种治疗药物,哪一个是对因治疗?哪一个是对症治疗?他们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2)用药后,什么是症状改善属于治疗作用?什么症状属于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能避免吗?

患者,女,23岁,由于精神受到刺激一时想不开,欲自杀一次口服了大量的安眠药,急诊入院。体检:患者意识消失,反射减弱,呼吸变慢变浅,血压90/60mmHg。诊断: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案例二】患者,男,25岁,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复方新诺明2片,一天2次,口服。用药后第2天全身出现小红点,并伴有瘙痒。诊断:药物过敏反应(药疹)。

问题:(1)上述2病例出现何种药理效应?

(2)不良反应有几类?

【案例三】1998年一种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蓝色小丸伟哥(virgra,万艾可,西尔特奈菲尔柠檬酸盐)第一次在美国上市就轰动了整个世界,该药是世界第一个通过以磷酸二酯酶为作用靶点,促进男性勃起为药理作用,达到治疗阳痿目的的传奇药物,由美国辉瑞制药公司制造。这一个轰动全球的蓝色小丸的发现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要从扎普司特(zaprinast)说起,扎普司特有抗过敏作用,其作用靶点是磷酸二酯酶。尼古拉斯·特瑞德

(Nicholas Terrett)通过构效关系(SAR)研究后,以扎普司特作为出发点,去除三唑环上的一个氮原子,添加一个磺酰胺基团来减少分子的脂溶性,并将分子用一些取代基来修饰,于1989年合成了1600个化合物,其中一个是UK-92480(伟哥)。研究发现,UK-92480对5型和6型磷酸二酯酶活性有高选择性抑制作用,于1991年进行了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试验,很不幸,没有任何效果。这一个蓝色小丸的故事似乎就要平淡无奇地谢幕了。可是,以伊恩·奥斯特洛赫(Ian Osterloh)为领导的聪明的临床实验人员了解到此药对一些男性受试者有意外的副作用——可以促进男性生殖器勃起。这一“副作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应该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这时候故事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了,辉瑞公司于1994年进行了伟哥治疗男性勃起障碍的临床试验,取得了“神化般”的效果,不久,这一传奇故事就在全球开始了……

问题:(1)为什么新药开发研究要从“靶点”入手?构效关系研究与“靶点”有什么联系?

(2)本案例研究人员发现的“伟哥”的哪个“副作用”后来为什么会“轰动了整个世界”?伟哥还有的哪些不良反应?有报道该药会出现阴茎坏死和心脏猝死,你可以从药理学角度找到原因吗?

(3)从本案例中你如何体会“新药研究”与“老药新用”?

(4)“在实验领域,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是哪一位科学家说的?

【思考与讨论】药物作用靶点与受体。

【总结】

第三次课:

【教学时数】4学时

【内容】药动学

【案例一】哮喘患者张××,男,65岁,体重70 kg。平时治疗时常以36 mg/h的速度(按茶碱的量计算)静脉注射氨茶碱,比较安全有效。茶碱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一般维持在12 μg/m l,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为98%,总清除率为 3.0 L/h,这种氨茶碱制剂中含茶碱为85%。如果该病人一次口服羟丙茶碱的剂量为500mg,在临床按规定取血,测定不同时间内羟丙茶碱的血药浓度(见下表),并根据其血药浓度用药动学软件计算出氨茶碱在该患者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K,t1/2,K a,V d和AUC。

表 羟丙茶碱在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值

问题:(1)如何制订该病人口服氨茶碱的给药方案? (2)如果该病人同时患慢性肝炎,其总清除率降为 2.0 L/h ,又如何制订该病人

口服氨茶碱的给药方案?

(3)请根据上述主要药动学参数t 1/2设计口服氨茶碱的给药方案。

【思考与讨论】药动学参数与给药方案设计。

【总结】

第四次课:

【教学时数】10学时

【内容】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案例一】第一个神经递质的发现是由奥地利Graz 大学的德国科学家Otto Loewi(奥托?洛伊)的“梦中的设计” 证明的。根据他本人在自传中的描述:“那年(1921年)复活节星期日前夜,我从梦中醒来,开亮了灯,在一片小纸上匆匆记录下梦中所想到的,一躺下又进入梦乡。第二天早晨6点钟起床后,想起晚间曾写下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由于太潦草,无法辨认。 第二个夜晚3点钟,这个想法又在梦中出现。这是一个实验设计……。醒后,我立即起床,奔赴实验室,按照梦中的设计完成了这个简单的实验”。实验(图 5-1)是用两个离体蛙心进行的,如图所示,当刺激甲蛙心的迷走交感神经时,其心脏受到抑制,而将其灌注液注入乙蛙心,则乙蛙心也表现出抑制。这个实验表明,神经并不直接作用于肌肉,而是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发挥作用。

Otto Loewi (奥托?洛伊) 心脏1心脏2心脏1

心脏2

电刺激

迷走神经

电刺激

图5-1双蛙心实验

问题:(1)如何从上述Loewi 的实验推测迷走神经释放神经递质?

(2)交感神经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副交感神经与胆碱能神经的异同点是什么?迷

走神经属于哪一类神经?

(3)传出神经在解剖学上由哪些神经组成?按神经递质可分为哪几类?

(4)传出神经系统在整个神经系统中的位置是什么?

【案例二】人为什么会怯场?怯场是一部分人在考场、与人交际、面试等场面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严重的怯场甚至可丧失展现个人的良好机会。怯场被认为是高度紧张所致。在正常情况下,当大脑皮层等高级神经中枢兴奋时,引起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使人大脑反应敏捷,动作配合协调,可使人状态处于最佳水平。但如果精神过度紧张,应激状态会超出最佳临界点,则会出现焦虑不安,心慌意乱,头晕,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行动笨拙,语无伦次,出汗,导致在比赛、演出、面试等场合中不能正常发挥水平。平时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多参加集体活动,密切与人交往有助于克服怯场。

问题:(1)怯场时的机体反应与哪种植物神经的过度兴奋相关?其神经递质和相关受体是什么?

(2)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什么药物?理由是什么?

【案例三】患者,女,16岁。因与父母争吵,服下敌敌畏300mL,10分钟后出现呕吐症状,被送到医院。入院时,患者脸色发灰,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间停呼吸,全身颤抖,并出现呼吸衰竭、昏迷症状。抢救:立即放置通气导管,然后插胃管洗胃,导尿,碘解磷定1.5g静脉滴注、阿托品10mg静脉推注。开始患者无反应,阿托品静脉推注量从20mg、40mg 到80mg,5分钟之内,随着剂量的加大,患者心率加快,瞳孔由1mm渐渐增大至4mm,皮肤由潮湿变为干爽。患者阿托品化后,医生一边用药,一边严密观察病情,至次日清晨6时,患者开始苏醒。

问题:(1)有机磷中毒时解救的原则是什么?

(2)有机磷中毒时为什么要用大剂量阿托品?什么是阿托品化?

(3)有机磷中毒时用碘解磷定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案例四】患者,男,36岁,因进食不洁食物,1小时后出现腹痛、呕吐和腹泻,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阿托品片止痛、止呕、止泻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抗菌药对因治疗。用药约2小时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缓解,3小时后症状消失。

问题:(1)阿托品止痛、止呕、止泻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

(2)试述阿托品的临床应用。

【案例五】患者,女,28岁。溺水致心搏骤停,约18分钟后送至医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脏按压,但心脏未能复跳。随即用盐酸肾上腺素(1mg/1mL)1mL 进行心室内注射,3分钟后,心脏恢复跳动。在病情不稳定情况下,边抢救边急送ICU继续

抢救。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与护理,1天后病情较为平稳,神志有所恢复,于第6天停用呼吸机,改气管切开处给氧,第20天拔除气管插管并封闭切口。1个月后,患者基本能够对答如流,生活能够自理,出院。

问题:(1)该患者为什么可选用肾上腺素治疗?说明原因?

(2)肾上腺素有哪些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案例六】患者,男,8岁。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无痰。入院检查:体温38.9℃,咽部充血,呼吸音粗;胸片可见右肺片状高密度阴影;化验检查:支原体抗体(+),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给患者静脉输注头孢他啶时,突然出现双上肢充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检查:呼吸33次/分,脉搏134次/分,血压70/50mmHg,四肢湿冷,心音低钝。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终止静脉输注头孢他啶,给予吸氧,同时应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mg。10分钟后,患者呼吸平稳,呼吸24次/分,脉搏110次/分,血压98/64mmHg,四肢温暖,心音有力。继续给予吸氧,并采取支持疗法,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问题:(1)发生过敏性休克时,为何首选肾上腺素进行抢救?

(2)肾上腺素的禁忌证有哪些?

【案例七】患者,男性,32岁。阵发性心悸3年,因过劳加重入院。心电图检查提示异位心律,室上速,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群增宽。查体:体温36.5℃,血压140/105mmHg,消瘦,面色苍白,叩诊心界无扩大,心率200次/分,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后立即口服普萘洛尔15mg,于两小时后患者症状消失,查体:心率91次/分。心电图:恢复窦性心律,继续观察4天未复发,痊愈出院。

问题:(1)普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是什么?

(2)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有哪些?

【思考与讨论】Loewi的实验给你什么样的提示?

【总结】

第五次课:

【教学时数】4学时

【内容】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惊厥药

【案例一】李某,女,43岁,近2月晚上睡眠不好,入睡困难,夜里易醒,一夜醒来4~6次,有时很难再入睡,多梦甚至做恶梦,自觉晚上像没睡似的。白天精神不振、头昏脑胀、困倦、疲乏无力、烦躁、情绪失调、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差。诊断:失眠症。药物治疗:艾司唑仑3mg睡前口服。用药后晚上能很快入睡,做梦减少,一觉睡到天亮,白天精神状态较好。

问题:(1)艾司唑仑为什么可以治疗失眠症?

(2)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还有那些?

(3)为什么苯二氮卓类是目前治疗失眠最常用的药物?

(4)新型的镇静催眠药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

【案例二】王某,女,50岁,患有失眠症2年,今晨丈夫唤其不醒送入院。据说昨晚曾与家人发生争执,心情不好。家中一直备有艾司唑仑安眠药,昨天刚又从医院开了20片,发现药袋中药物已经没了。患者表现是嗜睡、头晕、言语含糊不清,意识模糊、共济失调,Bp90/60mmHg,呼吸表浅。诊断: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治疗:立即采取吸氧、洗胃和口服硫酸钠导泻;间羟胺10mg加于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呋塞米20mg 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等,除采取其他常规的药物中毒解救措施之外,应用氟马西尼0.2mg 缓慢静脉注射,每隔20min重复给药1次,总给药5次患者意识清醒,呼吸、血压及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问题:(1)苯二氮卓类中毒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2)氟马西尼为什么可以拮抗苯二氮卓类中毒?

【案例三】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突然发作,短暂运动、感觉功能和精神异常,伴有脑电图异常,其发作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和反复性等特点。某男性患者,30岁,不明原因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2分钟后患者抽搐停止继而转为昏睡状态,脑电图异常,半小时后患者清醒,医院诊断为癫痫。但当时只给予对症治疗,未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随后患者的癫痫开始频繁发作,医生给予苯妥英钠0.1g,3次/天,睡前加服25mg,症状控制。患者坚持服用苯妥英钠一年,期间未发生癫痫,但患者出现小脑平衡失调,说话迟钝,且牙龈明显增生等反应,患者自行停药,一周后出现癫痫频繁发作,医生再次给予苯妥英钠治疗,监测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为16μg/ml,故进行换药,在继续运用苯妥英钠的同时加用卡马西平0.1g,3次/日,治疗期间监测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当其浓度达到8μg/ml时苯妥英钠开始逐渐减量,半年后苯妥英钠全部停用,患者癫痫控制,也未出现任何不适的感觉。

问题:(1)为何患者第一次就诊医院没有抗癫痫治疗?治疗期间为何要将苯妥英钠换成卡马西平?

(2)抗癫痫合理应用原则有哪些?

(3)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如何防治?

【思考与讨论】是什么使你“反转”难眠?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总结】

第六次课:

【教学时数】2学时

【内容】抗精神失常药

【案例一】患者男,大学生,23岁,言行怪异、出现幻觉妄想1年入院。患者自小少语寡言,交往少,脾气暴躁,1年前因父亲病故和失恋,开始失眠、呆滞、郁郁不乐, 逐渐对社交、工作和学习缺乏应有的要求,不主动与人来往,对学习、生活和劳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行为懒散,无故不上课,朋友和同学发现,病人的言语或书写中,语句在文法结构虽然无异常,但语句之间、概念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失去中心思想和现实意义。听到火车鸣响就害怕,见到鸡鸣狗叫也恐慌,见到公安人员就称“我有罪",不时侧耳倾听“地球的隆隆响声”;患者记忆智能无障碍,只是孤独离群,生活懒散,时而恐惧、激越,时而自语自笑、凝神倾听。认为自己被监视,“监视器就是邻居家的录音机和自己的手表";声称自己被死者控制,哭笑不受自己支配。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经给予氯丙嗪治疗数3个月,病情好转。

问题:(1)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是什么?

【案例二】患者男,38岁。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急起精神失常,表现为兴奋话多,无故指责他人,无理取闹,易怒,稍不顺心就发脾气,骂人,有时动手打人砸毁家具,不能正常劳动,四处乱走,称要做生意,赚大钱,有钱即乱挥霍,买些烟酒、图书散发给不认识的人。夜间睡眠少,个人生活料理可。逢人一见如故,滔滔不绝,自吹自擂,情绪高涨,整日忙碌,自制力差。经精神病院诊断为"躁狂症"。经过住院给予3个月的碳酸锂口服治疗,症状,易怒、发脾气、骂人、情绪高涨,整日忙碌等症状明显改善。

问题:(1)碳酸锂为什么可用于临床治疗躁狂症?

(2)在使用碳酸锂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哪些内容?

【案例三】患者女,26岁,现公司职员,近来晨起觉得浑身不舒服,头晕、乏力、无食欲。上班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大脑反映迟钝、整日感觉空虚,心情抑郁、情绪低落,常出纰漏。自己认为有“抑郁症”,怕公司同事看出来,内心苦闷,还要强装什么事也没有。恨自己,不时头脑中会闪出“死了算了,早晚要被这个世道淘汰出局”。后在家人的帮助下去精神病院就诊,确断为抑郁症,开始用丙咪嗪,由于视力模糊、头晕、失眠等不良反应,后改为氟西汀治疗,结合心理治疗,3个月后自觉得浑身不舒服、头晕、乏力等明显改善,精神振奋,情绪明显好转。

问题: (1)氟西汀为什么能够治疗抑郁症?

(2)三环类抗抑郁症药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哪些?

【思考与讨论】如何拯救我们的精神崩毁?

【总结】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心得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心得“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重点、难点、疑点、教学环节、实践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互动式活动的全过程。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心得这次有机会参加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其中微课的制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在电大听老师讲课,在看课件,我受益匪浅。各位指导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一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微课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我选的是《秋思》,确定了主题后就要搜集材料了。 接着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

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二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语文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录象专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厂”,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回放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成就感。 篇二:微课程制作学习培训总结(杨晓蓉) 为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我和申玉虹老师很荣幸参加了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协办“微课设计及制作培训”,培训时间为XX年7月14日至7月18日,历时5天。收获很大,受益多多,现总结如下: 这次培训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基础理论课程讲座,二是技术实践课。在几个专家的基础理论课讲座中,我了解到了信息化基础理论、未来课堂、微课的设计流程、类型以及发展等。使我对微课程的制作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我们更好的

微课脚本设计范例

微课脚本设计范例 录制时间:2013年5月24 日微课时间:5分钟 本微课名称美妙的数学模型——一道提高探究能力的三视图好习题 知识点来源学科:数学年级:高一教材:按照课程标准设计,适合各版本教材章节:必修2第一章第3节(三视图) 基础知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教学类型探究答疑型 设计思路 在学完组合体的三视图后,教材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将这两节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学生认图,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如何利用三视图和实物图解决问题,同学们还是感到困难,因此我们制作了本微课. 教学过程 内容画面时间 一、片头(20秒以内)内容:您好,本节微课是“美 妙的数学模型---一道提高探 究能力的三视图好习题” 第 1 张PPT20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4分20秒左 右)1.分析:在学完三视图后,我 们已具备一定的认图与识图 的能力,但是对于仅给出一些 几何体的信息探讨其三视图 和实物图的问题,还感到困 难,下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第 2 张PPT 30 秒以内 2.点拨: (1).由题中的信息,三个面, 我们可以理解成从三个角度 看的投影. (2).通过这三个投影的信息 大致绘出几何体的图形. 第 3 张PPT 2分10 秒以内

3.展示:利用flash动画展示 几何体第 4 张PPT 1分以内 4.分析:(1)由三视图还原实 物图时要注意观察,想象图形 与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一般来 说,采用以下思路:①先选择 两个图形想象出一个大概的 几何体②将这个几何体进行 改造以满足第三个图形的要 求. (2)由简单几何体画三视图时 要注意三个图形的位置以及 实线和虚线的用法. 第 5 张PPT 1分以内 三、结尾(20秒以内)点评:这道题曾经在教材中出 现过,是一道好题,既能将对 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又可以提 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探究 的能力. 第 6 张PPT20秒以内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学生学到三视图这一节时,学习内容已经有深度与难度了,对于那些不喜欢三视图的学生,我觉得关键要解除他们畏难的情绪,本节课设计了美妙的几何模型,精彩的动画展示,让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下轻松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授课教师姓名甘罗红学科英语教龄 7 讲解 Have,has 与there 微课名称视频长度 2分10秒录制时间 2014年12月 be 的区 别 知识点来源学科: 英语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 各种教学设计均可 让学生了解Have,has 与there be 的区别知识点描述 。 预备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无 教学类型讲授型问答型练习型 (待定) 适用对象七年级学生 七年级学生对Have,has 与there be 的句型基本熟悉, 但是他们对此缺乏比较系统的认识,鉴于教学他们的区别的重 要性,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归纳Have,has 设计思路与there be 的 特点和作用,然后让学生区别判断,增进理解。最后学生就会 形成自己对Have,has 与there be的初步理解。当老师和学 生接触到Have,has 与there be 的区别就可以利用此微课。 教学过程 内容时间 Have,has 与there be 的区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

一、片头 30秒以内(30秒以内) 别 一 There be 和have(has)都表示“有”的含义。 60 秒 二,1 There be 表示“某处存在某物或某人”此时 不强调物归谁有。 例:There is a pen in my hand. 我手里有一只笔 50 秒 2have(has) 表示“某人拥有某物(某人)“,此时强二、正文讲解调所有、拥有关系。 (8分钟左右) e.g:I have a pen. 我有一支笔。(强调笔为我所有) 三用“there be, have, has ”填空 (1.) I have a nice puppet. 150秒 (2.)There is some milk in the glass (3. )She has a duck. 三、结尾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30秒以内 (30秒以内) 自我教学反思因时间关系,例子举得不是很多,学生认识没那么深刻

幼儿园微课教学设计范例

篇一: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级学科:____ 教育学_______________ 所属专业: ____ 学前教育_____________ 课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适用对象:_本科_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闫芃________ 滨州学院 二零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1 2 3 篇二:微课教学设计样例 教学设计 1 2 3 4 5 篇三:微课教学设计 小班科学活动微课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小班科学活动 知识点名称:神奇的指纹 教学对象:小班幼儿及家长 授课时长:8分钟 设计者:刘冉冉12032030 一、教学内容 认识和了解指纹,指纹的特点.种类及功能,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主发现了解指纹的种类和用途,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2.简单了解指纹的特点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指纹的种类及特点和作用 难点:解说词汇“指纹”,介绍指纹形状,指纹的形成过 程解说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总结总结归纳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1)导入新课: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秘密,找找看是什么秘密?让幼儿 观察自己的小手 (2)学习新课: 1.引导幼儿认识指纹 1*了解指纹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教师指着手指肚)这里叫手指肚

2*仔细看看你的手指肚的皮肤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有细纹)这些细纹我们叫它指纹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指纹 1*你个旁边的小朋友比较一下,你两个的指纹一样吗? 2*请小朋友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 3*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手上的指纹和纸上印的指纹说一说指纹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3.讨论指纹的形状 指纹的形状有:箭形水波形漩涡状 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指纹,每个人的指纹一生都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指纹辨别人 4.发现触摸过的地方能留下指纹 1*教师演示蘸有红色印泥的手指触摸玻璃杯,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 教师: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2教师演示不蘸印泥去触摸这些东西,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 (会不会留下指纹呢?) 教师:我们用眼睛看不到,也会留下指纹,会留下许多汗孔,从汗腺分泌出的汗通过汗孔到达手,手指上的汗碰到物体时就会留下指纹 (3)归纳总结:教师:你们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了!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谢玉燕湘潭市雨湖区江南中学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突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要以知识的生成为主线,认为新知识是学生在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构建起来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顺应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群体和个性特点(思维与情感特征)、学习类型,合理设计教学事件,用以支持各个阶段的学习,教学实践中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促进学习者自我“意义建构”和个性发展,营造学习者积极参与、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学习。本节教学设计将充分利用教材、媒体等课程资源,创设适于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景,促进不同层面和特征差异的学生在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有个性地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必修模块2,第一章,孟德尔从个体性状出发,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和第二章的第一节,从细胞水平通过对蝗虫等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发现了染色体(遗传物质的载体)的传递情况,那么本节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萨顿的实验观察和类比推理以及摩尔根的实验论证,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即基因)与染色体联系起来,解决了基因在哪里的问题,是对遗传定律的进一步学习与强化,也为后续的伴性遗传以及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是什么)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本节栏目内容丰富,为教师设计学习环境提供重要素材。 学生情况:学生(高一下学期)通过初中和前面的学习,已经具有关于人类眼皮及豌豆等生物的性状遗传规律,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基本知识。学生的思维形式已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具有辨证思维特征,情感方面更趋向于独立和自主。本校学生由于生源较差,整体素质远远低于示范性中学的学生,而且同班学生表现出明显差异,但是班级人数较少。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培训 心得体会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11月29日上午,学校领导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微课制作培训。两节课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从来不知道故事可以这样来叙述,可以这样直入人心,让人过目不忘。培训开始后,我开始追寻微课的脚步,步入微课的世界。 我开始跟着陈主任的讲解一步一步学习,知道了什么是微课,微课的特点,设计和制作微课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我知道了,其实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时听数学老师说,数学中的除法那一部分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

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课制作脚本案例

微课制作脚本案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案例: 表一: 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作者: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王奕标

微课的录制脚本设计

小学语文微课文脚本——排比微课解读 时间:2016-05-25 07:35:51来源:作者:信息管理员 小学语文微课文脚本——排比微课解读 肥城市老城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学校马静静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和修辞手法——排比。在这节课中,我们将解读排比的概念,了解排比的分类,认识排比的作用,并且知道使用排比需要注意的原则和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排比排比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接二连三地说明同范围、同性质的相关事物、意象,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的修辞手法。例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样结构相似的句子,从三个方面强调青春易逝的同一意象,表达岁月流逝的感怀,这样的句子就是排比句。 排比的句子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的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关系是并列或递进的,一般情况下,各部分又常用共同或相近的提示语。例如: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三个并列的句子用三个起来了描述了春天景物的变化过程,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脚步的到来。 了解了排比的特点和概念,我们再来看看排比的分类。排比可分为成分排比,单句排比,复句排比。成分排比,即以接二连三的结构,表达相同的意象的短语组成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这个单句中,主语是延安的歌声,宾语是三个比喻组成的一组排比,把歌声比作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和大旱的甘霖,三个短语都在表现给人带来希望的意象,在这个句子中就是宾语构成的成分排比。再如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传道、授业、解惑三个短语表达教师的为师之道。 单句排比是以接二连三的结构,表达相同意象的单句。例如:雪峰插天,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雪峰插天,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都是完整的单句,用来铺排出人间仙境的意象,属于单句排比。再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几个单句从几个方面不同人的不同表现,阐明了大丈夫应有的品格。 复句排比,即以接二连三的结构,表达相同意象的复句。例如: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用三个复句描述夏夜的星光,群山的诗意,原野的纯朴等意象,属于复句排比。古诗中也有许多复句排比句,如《木兰诗》中的: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也是一组并列的复句,描绘了木兰归来时亲人迎接烈而喜悦的场景。 最后,我们来看排比的作用。在文章中适当地使用排比,可以使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说理周密,论证有方。 我的微课脚本设计 文/海燕 作品题目:仿写《咏鹅》 作品摘要:让学生通过快乐吟诗,轻松品诗,开心展示,快乐改诗等几个环节引领学生明白仿写诗歌并不难,做到观察事物按一定顺序,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就能创作出自己的诗歌,最后总结仿写规律。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pdf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 1 课程基本描述 课程内容所属学科:管理学 微课程名称: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 模式 课程所属专业:电子商务 所属课程:电子商务适用专业: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物流 教材选用:《电子商务基础》(第三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课程时长:13分钟主讲人:程传旭 所在院校:西安航空学院所在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2 教学背景 本微课“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模式”属于“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电子商务系统”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的主干专业必修课,信息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也是国家电子商务师职业鉴定的核心课程,在这些专业中属于核心 职业技能课。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2.1 电子商务概论程课程背景及特点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定位是建立在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分析调研的基础上进行 的。在此过程中,按照电子商务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通过采用毕业生回访,用人单位调研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等多种形式,确立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并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分析,进一步明确《电子商 务概论》的课程定位。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本课程主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方法,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真实环境(网络开店)下的创业平台和工作情境,设计一个完整的创业项目推动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并将项目分解为基本操作工作任务和扩展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各种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课程设计还注重与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通过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为学生考取“电子商务师”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程。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电子商务模式,是电子商务系统的重点内容,主要对电子商务模式设计要素、B2C电子商务模式内涵、特点等阐述,并分析电子商务模式分类、典型案例的分析来说明电子商务发展, 并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引作用。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2.2 本微课程特点 本微课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案例讨论、网站策划等内容,通过讨论、分工合作完成工作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处理能力,锻炼学生在团队开发中的分工和协作能力。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本微课程在专业教室进行录制,课程达到主要目标是观察、研究对象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它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根据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多角度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3 教学目标 3.1 微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微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熟悉电子商务模式设计要素 2、掌握B2C电子商务模式的主要形式 3、熟练掌握B2C电子商务模式处理流程

中文版PhotoshopCS5平面设计高级案例教程

中文版Photoshop CS5 平面设计高级案例教程

项目一认识Photoshop CS5 1. Photoshop CS5应用领域 在平面设计方面 在绘画方面 在数码照片处理方面 2.图像处理基础知识 (1)位图与矢量图 (2)像素与图像分辨率 (3)图像颜色模式 (4)图像文件格式 位图与矢量图 位图 位图是由许多细小的色块组成的,每个色块就是一个像素,每个像素只能显示一种颜色。像素是构成位图的最小单位,放大位图后可看到它们,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马赛克效果。下图显示了位图放大前后的效果对比。 位图与矢量图 矢量图 矢量图主要是用诸如Illustrator、CorelDRAW等矢量绘图软件绘制得到的。矢量图具有占用存储空间小、按任意分辨率打印都依然清晰(与分辨率无关)的优点,常用于设计标志、插画、卡通和产品效果图等。矢量图的缺点是色彩单调,细节不够丰富,无法逼真地表现自然界中的事物。下图显示了矢量图放大前后的效果对比。 像素与图像分辨率像素:如前所述,像素是组成位图图像最基本的元素,每个像素只能显示一种颜色,共同组成整幅图像。 图像分辨率:通常是指图像中每平方英寸所包含的像素数,其单位是“像素/英寸”(pixel/inch,ppi)。一般情况下,如果希望图像仅用于显示,可将其分辨率设置为72ppi或96ppi(与显示器分辨率相同);如果希望图像用于印刷输出,则应将其分辨率设置为300ppi 或更高。 图像的颜色模式 颜色模式是图像设计的基础知识,它决定了如何描述和重现图像的色彩。 在Photoshop中,常用的颜色模式有: RGB CMYK Lab 位图模式 灰度模式 索引模式 图像文件格式 图像文件格式是指在计算机中存储图像文件的方式,每种图像文件格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用途,在Photoshop中常用的几种图像文件格式如下。 PSD格式(*.psd) TIFF格式(*.tif) JPEG格式(*.jpg) GIF格式(*.gif) BMP格式(*.bmp)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1、微课设计与制作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那么,如何设计一节好的微课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了解微课的定义及作用 要想设计一节好的微课,我认为,首先要了解微课的定义和作用: 1、微课是指利用5-10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例题、作业题、或教学经验的一种微视频。 2、微课的作用:启惑、解惑而非授业,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教育,不能代替课堂新知识的教学。

二、选择和分析处理知识点 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常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热门的考点、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我选择了“数字one-ten(1-10)”作为一个知识点设计一节微课,让学生在短暂的10分钟内整体感知、认读并且能够初步使用数字one-ten(1-10),突破了课本单元教学中的两个重难点。 三、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 微课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授类--适用于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 2、问答类--适用于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检查知识。

感叹句微课教学设计

感叹句教学设计 梁格庄中学李颖教学目标: 1、掌握由What和How 引导的两种感叹句的结构和用法。 2、能够用所学的知识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学会交际。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掌握感叹句的结构与用法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老师漂不漂亮? 生:漂亮/老师你真漂亮/老师你非常漂亮、老师你是多么的漂亮啊!师:刚才有同学夸奖老师漂亮说到了一句话“老师你是多么的漂亮啊!”那么这句话是一句……疑问句?感叹句?还是? 生:感叹句。 师:对,是感叹句。那么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感叹句。 教学环节: 感叹句的基本句型 [句型一] What +a/an+adj+c.n.单+(主语+谓语)! eg.(他是个)多么聪明的男孩啊! What a clever boy he is! (这是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啊! What an interesing story it is!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学句型造句并板书展示,由教师点评。[句型二] What +adj+可数名词复数+(主语+谓语)! eg.What interesting stories(they are)! What beautiful flowers they are! 同学们独立思考造句,并由4号同学展示,由其他同学点评纠错。[句型三] What +adj+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 eg.What fine weather it is! 多好的天气啊! What important news it is! 多么重要的消息啊! 同学们独立思考造句,并由3号同学展示,由其他同学点评纠错。在本环节中,会有同学提出质疑,那么教师进行点拨以下内容: 注意:有些不可数名词,如rain,surprise,breakfast,lunch等,如当前面有形容词修饰,使抽象名词具体化时,则要用what a/an,如:多大的一场雨啊! What a heavy rain it is! 这么多令人惊奇啊! What a great surprise it is! 总结What引导的感叹句 What +a/an+adj+可数名词单数+(主语+谓语)!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实例

精品文档,值得拥有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实例 一、教材分析: 在新课标的倡导下,仁爱版教材避免了传统课程的缺点,强调了学生的兴趣、经验等,能结合实际,贴近生活,插图生动活泼,重视了学生的情感。本节课我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 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 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要充分发挥起思想情感的教育作 用,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使学生在思想上、价值观上受到很好的教育和熏陶.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于开口,勇于实践,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二、设计理念: 以听说训练为主线,通过看、听、说、演练、唱、动手操作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 最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并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发 展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1、透过多媒体教学资源中图片的应用与提示,提供有意义的代换练习,以利学生由大量练 习中熟悉本课句型。 2.、透过上网的使用,提供学生可以反复练习的多元化、适性化学习环境 3、.运用小组讨论、相互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 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课件的辅助。恰当、合理地使用课件,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这可以帮助学 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得主动,学得愉快。但是,如果课件使用不当,只会浪费时间, 根本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使用课件前一定要考虑到本设计是否有效。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 我相信,只要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灵活处理课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感兴趣 的活动形式组织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坚持寓教于乐,肯定能探索出更多的富有创意的教学 方法,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的生动活泼。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 三、设计特色: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为了初中英语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和 立足点,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基本理念,使学生能充分树立自 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其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设语言课堂的情景,从新课导入开始进行创新教学设计,可以激活学生,有助于优化语言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如:预习作业的设计――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澳 大利亚等),收集查找相关资料,如:它的国旗、国名、人民、语言、著名人物等,并能用 英语做简单介绍。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亿鳔简。 四、设计教法: 让学生自己动手归纳知识框架,这一做法使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网 络;同时,这也对学生后期复述课文及掌握全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模仿写作也是一个可取之举,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也可以在分享成果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提高性格内向的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可以在小范围内展示自己的才能。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篓鳐驱。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法也是如此。只有依据切合学生实际的学法来确定教法,才是最佳的教法。 1 / 5

高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高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高二选修六Unit2 Poems 第一课时Warming up & Reading)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英语教学是一种动态教学或活动教学,教学过程是交际活动过程。只有从组织教学活动入手,大量地进行语言实践,使英语课堂交际化,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新课标提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和“……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结合本年段国家级子课题“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了操作性较强的处理。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Poems为话题,从学生初次接触英文诗歌,扩展到英文诗歌创作的动机、有关诗歌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的种类、风格)等。旨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在初步了解和掌握英文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的基本常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本课时是人教版高二英语选修六Unit 2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里,我将Warming up, Pre-reading和Reading部分整合成了一篇阅读课。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从回顾所学中文诗歌到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中文诗歌并阐明理由;然后通过快速阅读Reading部分了解几种形式简单的英语诗歌,从而激发他们诗歌创作的热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很理解中文诗歌的种类、风格、特色,对诗歌的学习充满了兴趣,想知道中英文诗歌是否一样?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说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英语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好,但他们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认可,有些学生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和表现能力较好,因此,要设计出符合他们认知范围和感兴趣的教案,因材施教,让全班学生都投入到教学中来。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理解并能熟练运用本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微课教学设计_范例

《点菜技巧》微课教学设计录制时间:2016年9月 20日微课时间:10分钟左右 本微课名称点菜技巧 所属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 适用对象酒店管理大二学生 教学背景 点菜服务技巧是《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菜单设计环节的基础上,学生来掌握利用菜单帮助客人点菜的基本技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都有较多的就餐经历,了解服务员点菜的一般过程,为本课程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体验。本课的重点在于点菜服务流程的掌握,熟悉点菜的基本要求以及在整个流程中应掌握的基本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比较之前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点菜环节的不足,将点菜的基本技巧应用于日后的实习及生活实践中。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点菜的流程,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点菜的基本技巧 【情感目标】通过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情感,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点菜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对点菜的注意事项有基本了解; 2. 视频教学:通过观看点菜的微视频,让学生对于点菜的技巧加深印象; 3. 现场教学:通过创造餐厅点菜的真实场景,让学生能深刻全面的了解点菜的流程; 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对点菜要求及基本技巧灵活掌握。 设计思路 在回顾上节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本次课程内容,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示出点菜的流程、基本要求、技巧,在展示点菜环节的过程中,一边展示主要的知识点,一边让学生自行模拟各个要点,视频教学与模拟教学同步进行,最后进行总结。

场地要求酒店中餐厅 教学过程 视频展示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时间 一、导入(1分钟以 内) 首先,教师进行导入,说明本次课程 的主要内容,并通过PPT显示导入案例, 启发学生思考:点菜前的准备工作? 案例讨论 PPT1-8 页,显示 本节课的 教学内 容,重难 点,案例 说明的问 题:点菜 前的准备 工作 1分钟 二、点菜技巧展示(7分钟左 右)1.客人入场,服务员迎宾引座。给客 人倒茶水,一边观察客人的穿着以 及言谈举止,判定客人的身份,(弹 幕:箭头指向服务人员的眼神,并 打出字幕“观察”) 2.教师入镜介绍:首先要注意观察, 在交流中用眼神不留痕迹的观察客 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大概判 定客人的身份,掌握点菜的价格区 间。 模拟眼神 观察 PPT第9 页,显示 点菜前的 准备工作 流程环 节,第12 页三个关 键词 1分钟 以内 3.上茶水后,服务人员询问客人是否 点菜,客人同意,拿菜单给客人, 站在主人身后做好点菜准备,正式 点菜之前,首先询问客人是否有饮 食禁忌,客人告知没有。(弹幕:箭 头指向服务人员嘴巴,打出字幕 “询问”), 4.教师入镜介绍:点菜之前必须要询 问客人在饮食方面的禁忌。 5.首先开始点冷菜(弹幕:冷菜要求: 荤素搭配,色彩搭配) 模拟询问 内容 PPT显示 第12-15 页 1分钟 以内

音乐微课设计与制作

音乐微课设计与制作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 便于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分钟,时间较短),(一般5-10软件就可以完成最方便、快捷网络传输与播放。而且利用平板电脑上的Showme 的微课制作。因此,我们也可以用4个字来记住微课的本质特征 短:教学活动短、视频时长短(10分钟内) 小:资源容量小、教学主题小 精: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活动精彩 悍:交互性强、功能强大、应用面广 正是微课的这些特点,让它在教育领域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提高学习效果;作为创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手段,与课程教学整合;同行交流分享,促进教师教学水平。 3.微课的设计类型 在我们脑海中已经能够呈现:短、小、精、悍这四个字的时候,我们应该稍微深入的知道一些微课设计是如何能用自身的特点发挥极致的。而且特别是应用在我们音乐课堂中。我们一起来先了解它有的一些类型以及在设计上的一些关注点。(音画结合): 微课对于学生而言:可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用于课堂教学,用于课后巩固复习等等。对于教师而言:可以服务课堂提升效率,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可以积累教育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等等。可以说核心还是为了课堂教学,因此我们不妨称之为”学生课堂微课。“教师成长微课”。 一节完整的音乐微课的诞生,大致要从分析,设计,制作,应用,评价等五课件音响等音乐知识点的选取,个阶段层层把控。设计是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录制方式选择等方面都是需要精心设教学过程设计,思维展示方式,资源准备,计。的设计……6、5、3例如:认识音名 音乐微课设计与制作

我们音乐微课的制作目前主要有上述四种方式:PPT+录屏软件,手机+纸笔,手写板+录屏软件,课堂+摄像机。 PPT+录屏软件这种形式较为普遍,我们这次微课的录制就是采用这种形式。 手机+纸笔,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要注意录制画面要清晰,就是用笔在纸上边讲解边写画,用手机将这个过程录下来;比如我们音乐课堂中指挥拍式的运行图示,可以以这种形式展示,边讲解边演示,简洁易懂。 课堂+摄像机,就像课堂实录,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为了可以得到大多数播放器支持,便于在移动终端播放。建议存储格式为.mp4 或.avi。微视频大小建议控制在50M内。 另外在很多细节处也要注意,例如时间的把控,音乐的插入,字体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内容设计及讲解时,要做到精准控制,要将设计的精华部分展示出来。整体效果追求“妙”,就是要达到讲解时将设计思想完美展示,传达的是清晰的知识点,在有限的时空内做到结构又相对完整,语言准确,让教师观看了,能清楚地明白其设计意图,领悟其设计的与众不同的精妙之处,让学生看了,能因精巧的设计、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解而印象深刻,达到掌握该知识点之目的。微课时长限制在5——10分钟,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音乐微课内容可选择的题材有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音乐教材的解读、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音乐片段的赏析等。题材多种多样,不用局限于音乐课堂教学之中。 1.选取教学知识点—— 2.进行教学分析—— 3.制定教学目标—— 4.设计详细的教学过程四大块内容。 步骤一、选择“小而精”的教学知识点。 微课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反映了微课是要集中表现或传递给学习对象什么样的内容。教学知识点应该尽量选取那些有学生通过自学理解不了、具有较大教育教学价值且相对简短又完整的知识内容。简单的说,就是选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以一年级欣赏教学《三个和尚》的微课设计为例,我把该课的教学知识点定 音乐微课设计与制作 位为:1.听辨三个主奏乐器,2.听辨三个和尚的不同主题,分别用两节微课完成。步骤二、进行教学情况分析 主要从“学情分析”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讲清该微课的用途。 “学情分析”主要是教师根据已有经验,分析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以“听辨三个主奏乐器”为知识点的《三个和尚》的微课设计,学情分析如下: 一年级学生在前面的教材中,只接触过二胡,若不着重进行听辨,学生很容易混淆板胡和坠胡的音色。这三种都属于中国民族拉弦类乐器,音色相近,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难以区分。 可对该微课进行如下“教学现状”分析: 很多教师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甚至需要不断重复,花好几节课的时间去不断操练巩固,即使如此,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所以,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能要花多重精力。 在这一板块的最后,可简单讲讲该微课的设计目的:如基于以上学情与教学现况,我制作了这个微课,帮助学生准确区分三个不同的主奏乐器,并希望以此能减轻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在独秀搜索、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索"翻转课堂案例",可得文献数量并不可观。如:在中国知网,以"翻转课堂案例"为主题或关键词,文献仅有五篇左右,而以"翻转课堂"为主题或关键词,"案例"为并含词频,则搜索到85篇相关文献。由于本研究"中美翻转课堂之比较",着重于通过中美典型案例分析进行几个方面的比较,最后试图进行不同背后的原因探析,故在此对现有的中美翻转课堂案例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一、翻转课堂案例相关研究国内现有的翻转课堂研究,在理论研究上,有对国内外翻转课堂案例的介绍,并进行个案分析,提出自己的反思或介绍。大致有如下几方面:1、介绍翻转课堂的概念,引入精彩案例。如张渝江的关于翻转课堂的来源,概念以及翻转课堂典型范式的介绍,遵循了这一思路。文中写道:随着翻转课堂的实践者越来越多,一些有特色的典型范式浮出水面。这里归纳了5种模型。希望能给后来者以借鉴和参考[1]。文中提到的五种模型分别是:林地公园高中模型、可汗学院模型、河畔联合学区模型、哈佛大学模型、斯坦福大学模型,而这些模型的提出一方面为给后来人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是为了澄清翻转课堂的概念以及含义。再如上海《文汇报》刊发了上海市教委装备部孙爱青提供的十个美国"翻转课堂"的案例,不仅有小学的翻转课堂,还有高中、大学预科的课堂。从案例中回答了"翻转课堂到底是什么模样?"再如杨刚,杨文正,陈立的《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2],文中罗列了十大精彩案例。2、鉴于案例,提出自己的反思。如顾一凡根据国内外教学案例及翻转课堂研究专家的

共识,在《"翻转课堂"面面观》一文中详细阐明何为"翻转课堂",概括归纳出"翻转课堂"的具体教学实践运用、辩证分析"翻转课堂"的利弊及出路,试图建构起关于"翻转课堂"的框架[3]。再如,有学者在分析国内外翻转课堂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教学实践构建出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下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也将该模式应用于笔者所参与的"天云项目"中,从而在研究和实践中对其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4]。 二、国内外翻转课堂典型案例国外典型案例:据多数文献提供的案例,国外大多是美国,迄今为止成功的案例有多个,在此仅罗列本人认为有代表性的案例六例:1、林地公园高中的开创性实践。美国林地公园高中是翻转课堂的起源地,该校两名科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想出的方法是为学生录制在线视频课程,起初,这只是为那些耽误上课的学生而准备的讲解,后有所发展。2、加州河畔联合学区的数字化互动教材。美国加州河畔联合学区的翻转课堂最大特点是采用基于ipad的数字化互动教材,融合了丰富的媒体材料,包括文本、图片、3D动画和视频等,还结合笔记、交流与分享功能。3、高地村小学的"星巴克教室"。美国高地村小学许多教师在尝试翻转课堂,他们鼓励学生带技术入课堂,包括电子书、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传统教室中排列整齐的课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圆桌、沙发和一排电脑终端。学生们更喜欢在这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他们的表现也越来越好。4、石桥小学的数学翻转课堂。xx年秋天,美国明尼苏达州斯蒂尔沃特市石桥小学开始了数学翻转课堂试点计划。五六年级的学生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高一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介绍 该课是根据高一英语新教材第一模块第三单元Travel Journal中课后学生用书中的Writing Task扩展而成的一节活动课,是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次较为大胆的尝试。该课教学抛开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制作英语旅游海报和课件,并在课堂上开展大量的“任务型”活动来让学生体验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互助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设计理念 (一)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要达到这些任务,首先,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若继续沿用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讲授、重译写和语法教学、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调动不起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次,应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情绪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越好。再者,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更新观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证。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自觉转变过去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特点,以突出教材的交际功能为主线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尽快解决教材新与方法旧的矛盾,变“不适应”为“适应”,掌握教学的主动权。 (二)运用交际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绝大部分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英语,而在现实生活中缺少语言交际的环境和场所。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常用、最有效、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交际能力是指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和提供情景操练的机会,尽可能地将真实生活搬进课堂,注意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的环境。同时,还注意到交际是双向性的,是说者和听者双向交流思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地位是不断发生变化,互相转换的。所以,尝试着将上课开始教师问、学生答的free talk模式改为放手让学生互相问答,自由对话。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他们不满足于教科书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